【中文翻譯書】
書名:電機機械基本原理 第五版
英文書名: Electric Machinery Fundamentals 5/E
作者: Stephen J. Chapman
譯者: 王順忠 陳秋麟
出版社: 東華
ISBN: 9789861578491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完整介紹直流機和交流機基本動作原理
●書中涵蓋各種交 / 直流旋轉電機、變壓器(非旋轉電機)、與特殊用途電機之結構、運轉原理、數學模型、與啟動機制
●利用MATLAB軟體作電機特性、磁路行為模擬,透過電腦輔助模擬學習可提升學生對於電機機械電、磁特性行為模型的瞭解與學習興趣
●每章習題皆定期更新,使同學可學(練)習到最新的電機機械發展技術
●相關補充教材、MATLAB範例程 式原始檔與工具、以及書本內沒提到的補充內容,皆放於www.mhhe.com/chapman網址供自由下載
目錄
第一章 電機機械原理簡介
第二章 變壓器
第三章 交流電機基本原理
第四章 同步發電機
第五章 同步電動機
第六章 感應電動機
第七章 直流機原理
第八章 直流電動機與發電機
第九章 單相及特殊用途電動機
立即查看
Engineering Mechanics Statics SI Units (15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MX0560] Engineering Mechanics-Statics 15/E (SI Units)
作(編/譯)者 : HIBBELER 出版年份 : 2023
ISBN : 9781292444048 書號 : MX0560
幾色 : 4 規格 : 平裝
發行公司 : PEARSON 英文書名中譯 : 應用力學-靜力學
版次 : 15E 頁數 : 672
Table of Contents:
1. General Principles
2. Force Vectors
3. Equilibrium of a Particle
4. Force System Resultants
5. Equilibrium of a Rigid Body
6. Structural Analysis
7. Internal Forces
8. Friction
9. Center of Gravity and Centroid
10. Moments of Inertia
11. Virtual Work
Appendix
原價:
1350
售價:
1269
現省:
81元
立即查看
書名:機械製造(SI制)7版
作者:Kalpakjian(蘇春熺)
出版社:高立
出版日期:2019/09/00
ISBN:9789863782278
內容簡介
本書之編著朝向最先進的製造工程與技術的教科書目標前進,且希望刺激學生藉由本書開始研究此重要的工程專業。內容除了有鑄造、成型、切削與接合製程等傳統主題,也含括了微電子裝置及微機電系統之製造與奈米製造等先進主題,並特地著重於展現大量的製造科學、技術與實務。
引言與總結
本書每章最前面都有引言,讓讀者事先了解其內容大綱,且在每章最後放置總結,讓讀者在看完了每一章內容後都可以再次複習其中之重點,以達事半功倍之學習效果。
範例及實例研究
本書包含大量的範例及符合現代社會之實例研究,讓讀者可在吸收了理論知識之後再將其應用到現實生活中,達到理論與實務兼顧之目的。
關鍵詞
本書各章末皆有整理各章的中英文對照之關鍵詞,讓讀者可以輕鬆學習並熟記專有名詞。
QR code
為了跟上資訊爆炸的現代生活,本書特別加入了 QR code 科技,讓讀者可以直接使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隨時連結至製程影片,觀看相關議題或問題解答策略的互動示範,以便清楚了解書上所說的各項製造步驟。
相關章節連結
為了讓讀者可以將所有章節融會貫通,故在每章節內文中加入了本書中其他相關章、節、表與圖之連結,加強了主題間交互參考及深入了解的機會。
目錄
第 0章 概論
單元 I 材料之基本原理:行為及製造性質
第1章 材料的結構、機械行為、測試與製造性質
單元 II 金屬鑄造之製程與設備
第 2章 金屬鑄造的基本原理
第 3章 金屬鑄造製程及設備
第 4章 金屬鑄造:設計、材料與經濟效益
單元 III 成型及造形之製程與設備
第 5章 金屬輥軋、鍛造、擠製的製程與設備
第 6章 板金成型的製程與設備
第 7章 粉末金屬的製程及設備
第 8章 陶瓷、玻璃及超導體:製程與設備
第 9章 塑膠及複合材料:成型與造形
單元 IV 切削製程與工作母機
第 10章 切削的基本原理
第 11章 切削刀具材料及切削液、車銑拉鋸銼等切削製程
第 12章 磨粒切削與精加工作業
第 13章 先進切削製程與設備
單元 V 微製造與微電子裝置之製造
第 14章 微電子裝置的製造
第 15章 微機電裝置及系統的製造與奈米尺度製造
單元 VI 接合之製程與設備
第 16章 熔合熔接及固態熔接的製程
第 17章 硬焊、軟焊、黏接與機械固定的製程
單元 VII 表面技術
第 18章 表面粗糙度與量測、表面處理
立即查看
微電子學(第八版)(上冊)(Sedra 8/e) (8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微電子學 中譯本 第8版(上冊)
原文書名: Microelectronic Circuits 8/e
原文作者:Adel S. Sedra、Kenneth C. Smith
中文譯者:曹恆偉、林浩雄、呂學士、郭建宏
ISBN: 9786269505067
書名:微電子學 中譯本 第8版 (下冊)
原文書名:Microelectronic Circuits 8/e
作者:Adel S. Sedra、Kenneth C. Smith
翻譯:曹恆偉、林浩雄、呂學士、郭建宏
出版日期:2023/03/00
ISBN:9786269653676
書名:微電子學題解 第七版(上冊)
原文書名:Instructor's Solutions Manual for Microelectronic Circuits, 7th IE
作者:Adel S. Sedra
翻譯:江昭暟
出版社:滄海
出版日期:2017/01/00
ISBN:9789865647605
書名:微電子學題解 第七版(下冊)
原文書名:Instructor's Solutions Manual for Microelectronic Circuits, 7th IE
作者:Sedra Smith
翻譯:江昭暟
出版社:滄海
出版日期:2017/10/00
ISBN:9789865647872
上冊目錄
第一部分 元件及基本電路
第1章 電子學與半導體
第2章 運算放大器
第3章 二極體
第4章 雙載子接面電晶體(BJTs)
第5章 金氧半場效電晶體(MOSFETs)
第6章 電晶體放大器
第二部分 積體電路放大器
第7章 積體電路放大器的建構模塊
第8章 差動與多級放大器
下冊目錄
第9章 頻率響應
第10章 回授
第三部分 類比積體電路
第11章 輸出級與功率放大器
第12章 運算放大器電路
第13章 濾波器及調諧放大器
第14章 信號產生器和波形成形電路
第四部分 數位積體電路
第15章 CMOS數位邏輯電路
第16章 進階之數位積體電路設計
第17章 記憶體電路
附錄 G MOSFET與BJT的比較
附錄 J 標準電阻值以及單位前置因子
附錄 K CMOS及雙載子製程之IC元件典型參數表
立即查看
書名:通訊原理(第四版)
作者:藍國桐
出版社:全華
出版日期:2015/08/00
ISBN:9789572199565
內容簡介
本書重點在介紹通訊系統的架構及原理,內容共有六章,分別是通訊原理的概念介紹及系統的描述、信號與頻譜、振幅調變(AM)、頻率調變(FM)、脈波調變、數位調變。適合私立大學、科大電子、電機系「通訊系統」、「通訊原理」課程使用。
本書特色
1.本書對通訊系統的架構、原理做全盤性的觀念介紹,且列舉各式通訊系統作為實例,如廣播、電話、傳真、數據機等。
2.本書重點在介紹通訊系統的架構與原理,內容分為六章,分別是通訊原理的概念介紹級系統的描述、信號與頻譜、振幅調變(AM)、頻率調變(FM)、脈波調變、數位調變,並在章末補充副載波的原理。
目錄
第1章 導 論
1.1 何謂通訊(Communication)
1.2 信號的種類
1.3 通訊系統簡介
第2章 信號與頻譜
2.1 信號的種類
2.2 傅氏級數(Fourier Series)
2.3 傅氏轉換(Fourier Transform)
2.4 連續頻譜的計算
2.5 功率頻譜
2.6 線性系統與濾波器
2.7 信號的正交性(orthogonal)及可區別性(distinguishability)
第3章 振幅調變
3.1 前 言
3.2 頻率遷移(frequency shift)
3.3 雙旁波帶大載波調變(Double SideBand Large Carrier;
DSB-LC)─振幅調變(Amplitude Modulation;AM)
3.4 雙旁波帶抑制載波調變(Double SideBand Suppressed
Carrier;DSB-SC)
3.5 單旁波帶調變(Single SideBand;SSB)
3.6 殘邊帶調變(Vestigial SideBand;VSB)
3.7 分頻多工(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FDM)
3.8 帶通傳輸分析(bandpass Transmission)
3.9 結 論
第4章 頻率調變
4.1 角度調變(angle modulation)
4.2 頻率調變(Frequency Modulation;FM)
4.3 FM信號的產生
4.4 FM信號的解調
4.5 調頻系統
第5章 脈波調變
5.1 前 言
5.2 取樣程序(sampling process)
5.3 脈波振幅調變(PAM)
5.4 其他種類的類比脈波調變
5.5 分時多工(TDM)
5.6 數位信號的功率頻譜
5.7 脈碼調變(PCM)
5.8 差異調變(DM)
第6章 數位調變
6.1 前 言
6.2 振幅鍵送(ASK)
6.3 相移鍵送(PSK)
6.4 頻移鍵送(FSK)
6.5 結 論
附 錄
立即查看
書名:工程數學(第七版)
作者:張傳濱
出版社:新文京
出版日期:2019/07/00
ISBN:9789864305193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依據技職院校多年教學經驗與心得編寫而成,以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各項工程數學課程,在例題設計上以簡單多樣為原則,配合詳細的說明,讓讀者能在最輕鬆情況學習各項課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全書分為四大部分:1.微分方程式(第1至4章);2. 線性代數與向量分析(第5、6章)章;3.傅立葉級數(第7章)與偏微分方程式(第8章);4.複變函數(第9章),這四大部分可以分開教學而不影響連續性,學習上可依學分及時數來彈性做部分或全部的教學。
各章除了豐富的例題外,章末均設計習題,並提供解答,方便讀者自我演練並驗證學習成果。第七版中新增第0章為基礎微積分以供初學讀者順利修讀本書。
目錄
Ch 00 基礎微積分
0-1 常用基本微積分公式
0-2 偏導數
0-3 常用基本積分
0-4 定積分
0-5 積分方法
Ch 01 一階微分方程式
1-0 簡介
1-1 可分離微分方程式
1-2 可化成可分離微分方程式
1-3 正合微分方程式
1-4 積分因子
1-5 一階線性微分方程式
1-6 柏努利方程式
1-7 模型化:電路
1-8 正交軌跡
Ch 02 線性微分方程式
2-1 二階線性微分方程式
2-2 二階常係數齊次方程式
2-3 初值問題、邊界問題
2-4 模型化
2-5 尤拉─柯西方程式
2-6 二階線性非齊次方程式
Ch 03 微分方程式的級數解
3-1 冪級數的回顧
3-2 微分方程的冪級數解法
Ch 04 拉普拉斯轉換
4-1 簡介
4-2 拉普拉斯轉換
4-3 導數和積分的拉氏轉換
4-4 移位性質
4-5 拉氏轉換式的微分與積分性質
4-6 反轉換技巧
4-7 週期函數之拉氏轉換
4-8 摺合積分
Ch 05 矩陣與行列式
5-1 矩陣的基本觀念
5-2 矩陣基本運算
5-3 矩陣轉置
5-4 線性方程式組:矩陣化
5-5 矩陣的秩
5-6 反矩陣
5-7 行列式
5-8 柯拉瑪法則
5-9 特徵值,特徵向量
Ch 06 向量分析
6-1 向量與純量
6-2 向量運算
6-3 向量微分
6-4 梯度、散度、旋度
6-5 線積分
6-6 格林定理
6-7 面積分
Ch 07 傅立葉級數
7-1 傅立葉級數:概觀
7-2 任意週期的週期函數
7-3 對稱在求傅立葉係數上的應用
7-4 半幅展開式
Ch 08 偏微分方程
8-1 基本觀念及常見之偏微分方程
8-2 分離變數法
Ch 09 複變函數
9-1 基本觀念
9-2 複數平面上的曲線表示式
9-3 複變函數之極限,導函數
9-4 解析函數,柯西黎曼方程式
9-5 指數、對數、三角函數
附錄A 積分表
立即查看
書名:金屬熱處理(第十八版)
作者:黃振賢
出版社:新文京
出版日期:2002/07/00
ISBN:9789575123338
內容簡介
本書的主要對象是大專程度初學「金屬熱處理」的學生,敘述內容儘量避免技術上的細節,而注重熱處理的基本事項。 本書內容在編排上儘量依照專課程標準,但為了學習的方便,章節的次序調整如下:1~7、12章注重介紹「金屬熱處理」的基本事項;8~11章注重說明實際材料的熱處理;13章則介紹其他關聯事項。相信如果具有本書所述的基本概念,定可進一步自修自己所需要的有關知識,而適應熱處理在理論及技術上的進展。
目錄
第1章 熱處理總論
第2章 一般熱處理
第3章 熱機處理
第4章 表面強化處理
第5章 熱處理時所發生的各種現象
第6章 熱處理設備
第7章 輝面熱處理
第8章 構造用鋼的熱處理
第9章 工具鋼的熱處理
第10章 其他鋼料和鑄鐵的熱處理
第11章 非鐵合金材料的熱處理
第12章 熱處理件的試驗和檢查
第13章 其他與熱處理有關聯的事項
立即查看
半導體製程與整合(THC)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本書詳述了西元2010年後的實際量產之半導體技術,首先介紹基礎半導體知識,以及基礎的模組製程。此外,本書更以四百張以上圖例,詳細說明二維平面式電晶體之製程整合技術,以及三維鰭式電晶體之製程整合技術。
先進的半導體製程技術,如受應力之矽通道、高介電閘極氧化層、金屬閘極、元件閘極設計考量、MOSFET 遷移率、先進的源極與汲極工程,都有詳細的說明與探討。
材料分析技術,如掃描式電子顯微鏡、穿透式電子顯微鏡、X光光譜分析、拉曼光譜儀等,都涵蓋實例應用說明。
半導體製程未來發展趨勢,包含有鰭式場效電晶體的微縮極限、環繞式閘極場效電晶體(GAAFET)、互補式場效電晶體 (CFET)、垂直傳輸場效電晶體、三維積體電路技術 (3D IC),皆有詳細說明。
本書為半導體製程與整合相關知識內容之教科書,適合大專院校相關理工科系,也適合給從事半導體產業相關人員與相關領域專家參考。
【目錄】
第一章 半導體積體電路發展
第二章 基礎半導體材料
第三章 基礎半導體元件
第四章 氧化與加熱製程
第五章 微影製程
第六章 擴散與離子佈植製程
第七章 蝕刻製程
第八章 介電質薄膜與化學氣相沉積
第九章 半導體金屬化製程
第十章 CMOSFET製程整合
第十一章 先進元件製程
第十二章 FinFET製程整合
第十三章 半導體材料分析技術
第十四章 半導體元件製程發展趨勢
立即查看
空氣污染防制工程 (2版)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中文翻譯書】
書名:空氣污染防制工程 第二版
原文書名:Ai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2/e
作者:Noel De Nevers
翻譯:賴以賢
出版社:滄海
出版日期:2002/10/01
ISBN:9789574936427
立即查看
綠色能源科技(第五版) (5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綠色能源科技
ISBN13:9789864309221
出版社:新文京開發出版
作者:鍾金明
裝訂/頁數:平裝/245頁
規格:23cm*17cm*1.6cm (高/寬/厚)
重量:523克
版次:5
出版日:2023/05/20
內容簡介
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與圖表,闡述能源科技之種類原理與應用方法,讓各種不同領域背景的讀者均能夠融會貫通,有系統的瞭解各種潔淨能源架構與實務應用,不僅適合做為大專院校教科書,亦可作為從事能源開發、環境保護等領域之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資料。
全書共分11章,第1章為能源科技概論、第2章起依序講述汽電共生、太陽能發電系統、風力發電系統、燃料電池、生質能、小水力發電、地熱能、海洋能、節能技術、儲能概論與應用等內容。
能源是經濟的動力,21世紀人類面臨永續發展最重要議題包括:能源、環境、經濟與水資源及糧食等,其中以能源排第一順位。
為了維持全球永續發展,減緩地球暖化和溫室效應,避免其引起的氣候變化威脅人類生存,聯合國透過公約,制定減碳節能的能源政策。想在人類生活中的能源需求與環境保護之間取得平衡,加速綠色能源科技之發展是刻不容緩的事。
第五版依政府最新頒訂的相關法規、數據及能源科技最新資訊修訂,並於每章新增「選擇題」,配合原有的「問題討論」一起有效顯示各章節的核心內容。各章選擇題附有解答,問題討論則不提供解答,請自學讀者選購前先行知悉。
目錄
Chapter 01 能源科技概論
1-1 能源與科技之探討
1-2 能源與氣候環境之關係
1-3 能源之種類與能源之形態轉換
1-4 熱與能量
1-5 熱力學第一定理
1-6 熱力學第二定理
1-7 能源科技現況與未來發展
課後評量
Chapter 02 汽電共生
2-1 汽電共生之概念與架構
2-2 汽電共生系統之類型
2-3 汽電共生系統之實務應用
課後評量
Chapter 03 太陽能發電系統
3-1 太陽電池之基本原理
3-2 太陽電池之種類
3-3 太陽能之發電系統
3-4 太陽光能之應用與發展
課後評量
Chapter 04 風力發電系統
4-1 風力發電之基本原理及種類
4-2 風能發電系統架構
4-3 風力發電之應用與發展
課後評量
Chapter 05 燃料電池
5-1 燃料電池之發展史及運作原理
5-2 燃料電池之種類及特性
5-3 燃料電池發電系統
5-4 燃料電池之實務應用
5-5 氫能源技術
課後評量
Chapter 06 生質能
6-1 生質能之定義及種類
6-2 生質能之轉換能源技術
6-3 生質能之實務應用
課後評量
Chapter 07 小水力發電
7-1 水力發電之原理
7-2 國內外水力發電之現況
7-3 水力發電系統
課後評量
Chapter 08 地熱能
8-1 地熱起源與本質
8-2 地熱應用與資源
8-3 地熱發電系統
8-4 國內外地熱發展現況
課後評量
Chapter 09 海洋能
9-1 海洋能之概論及發電系統
9-2 海洋能目前發展狀況
課後評量
Chapter 10 節能技術
10-1 節能技術之概念
10-2 照明方面之節能
10-3 動力方面之節能
10-4 空調方面之節能
10-5 建築方面之節能
10-6 電能管理系統
10-7 智慧型電網
課後評量
Chapter 11 儲能概論與應用
11-1 電池概論
11-2 鋰離子電池
11-3 超級電容
11-4 釩液流電池
11-5 儲能系統
課後評量
評量解答
參考資料
立即查看
綠色能源科技原理與應用(第五版) (5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探討許多全球備受關注的環保議題,舉凡再生能源的開發技術與困境、核能發電的利與弊、太陽能所帶來的能源效益等,於各章節討論開發再生能源所必須克服的技術問題以及建造上面對的挑戰,並加入許多歷史上發生的能源相關話題,引導讀者了解能源危機已是不可不去重視的議題。
【目錄】
第 1 章 能源概論
一、 能源概說
二、 能源的分類
三、 能源價值的品評
四、 能源運用趨勢與能源安全第 2 章 能量的分類與單位
一、 能量與功的定義
二、 能量的形式
三、 能量的單位與轉換第 3 章 能源應用與環境生態維護
一、 有害物質的排放與汙染
二、 溫室效應與溫室氣體排放管制
三、 綠色能源的開發與應用
四、 能源轉換與效率第 4 章 太陽輻射能的熱應用
一、 太陽輻射能的來源
二、 太陽輻射能的吸收
三、 太陽輻射能的傳遞
四、 太陽輻射能的熱應用第 5 章 太陽能發電
一、 太陽能熱發電
二、 太陽能光伏發電
三、 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新發展第 6 章 風力發電原理與技術應用
一、 全球風力發電發展概況
二、 風力發電的原理
三、 風力發電機的分類與構造
四、 風力發電系統之應用第 7 章 生質能源與生質能源作物栽培
一、 生質物的光合作用
二、 生質物的能量轉換
三、 生質能源作物栽培技術第 8 章 水力發電
一、 水力發電概說
二、 水力位能的釋出及其效率
三、 水力動能的應用
四、 水渦輪機的型式第 9 章 海洋能
一、 潮汐能
二、 海流能
三、 波浪能
四、 其他型式的海洋能第 10 章 燃料電池
一、 燃料電池簡介
二、 燃料電池堆與燃料電池系統
三、 燃料電池的種類與應用第 11 章 其他可再生能源
一、 地熱能
二、 氫能
三、 廢棄物轉換成能源再利用
四、 核融合第 12 章 低碳經濟學
一、 碳權與碳權交易
二、 氣候科學評估報告
三、 淨零排放與碳中和
四、 碳捕捉與碳封存
五、 ESG企業永續發展第 13 章 溫室氣體盤查
一、 溫室氣體排放邊界設定
二、 基準年擬定與排放源範疇設定
三、 排放源鑑別
四、 溫室氣體排放係數與排放當量
五、 溫室氣體盤查流程第 14 章 產品碳足跡估算
一、 何謂碳足跡
二、 個人、家戶與活動碳足跡估算
三、 產品碳足跡估算書末習題
立即查看
書名:綠色能源與永續發展(第三版)
作者:陳維新
出版社:高立
出版日期:2018/11/01
ISBN:9789863781820
內容簡介
內容淺顯易懂,易於吸收綠色能源相關知識。
參考資料來源眾多,綠色能源相關知識豐富。
針對全球及臺灣綠色能源現況詳加說明。
包含能源管理法及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使讀者瞭解國內能源法令。
本書內容適用於各類領域之專業及通識課程。
目錄
Chapter 1 緒 論
Chapter 2 生質能-固態燃料
Chapter 3 生質能-液態燃料
Chapter 4 生質能-氣態燃料與微生物燃料電池
Chapter 5 太陽光電
Chapter 6 太陽熱能
Chapter 7 風 能
Chapter 8 水力發電
Chapter 9 海洋能
Chapter 10 地熱能
Chapter 11 氫 能
附錄A 能源管理法
附錄B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
附錄C 能源單位換算表
參考文獻
相關網站
中英文索引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