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本次改版重點】
配合前版至今3年來的修法以及實務上重要的新見解進行修改,同時在部分環節增添些許內容。改動幅度較大者,像是【第二講】關於加重或減輕刑罰規定的審查架構建議,以及在【第六講】案例演練中所加入的國考案例:《狀似斷腕》。
這是一本犯罪審查體系的完整版使用說明書,主要任務就是解說如何進行完整的犯罪審查,以及怎樣把刑法課堂上所學到的抽象知識、理論,合乎犯罪階層體系地運用在具體案例中。打個比方,本書也就是要教導初學者如何蹲好刑法的馬步、如何打出刑法拳術的完整套路。儘管武林大會上不會有蹲馬步這項競賽,但不表示初學者無需學會並熟練這項基本功。此外,本書也同時整理了法律適用的基本觀念與一般性原則,適合作為法學院新生入門的基礎參考讀物。
目錄
【第一講】法律人的養成及考試
壹、本書定位:基本功教學/3
貳、法律人的學習目標與考試制度/6
一、考試目的為何?/6
二、台灣刑法教學的演進/9
【第二講】案例解析方法指引
壹、案例審查者的任務/15
貳、鑑定模式vs. 判決模式/18
參、法律適用的一般原則/20
一、法律語言的精準要求/20
二、法律適用與邏輯三段論法/24
三、涵攝/27
四、法律爭點的處理/33
五、事實不明的處理:罪疑唯輕原則/45
肆、處理刑法實例題的特殊原則/51
一、我國刑法典的適用準則/51
二、以個別犯罪參與者的人別作為單位/52
三、標題的寫法/54
四、個別罪名間的先後審查順序/58
五、加重或減輕刑罰規定的審查/62
六、犯罪審查架構:三階or 二階?/68
七、小結/71
【第三講】犯罪審查體系概說
壹、審查清單的功能/75
貳、體系演進的回顧與展望/78
參、三階層犯罪審查體系的基本架構/80
肆、不法與罪責的區分實益/82
伍、犯罪審查流程圖/84
【第四講】各種犯罪類型的審查架構
壹、故意作為既遂犯/89
一、前審查階層:行為/89
二、構成要件該當性/92
三、違法性/117
四、罪責/128
五、客觀可罰性條件/144
六、限制刑罰事由/148
七、審查流程簡表/152
貳、未遂犯/157
一、未遂理論的意義/157
二、現行法的設計/158
三、所謂的「前審查階層」/159
四、構成要件該當性/165
五、違法性與罪責/173
六、限制刑罰事由/176
參、正犯與共犯/190
一、犯罪參與體系:區分制度/190
二、正犯與共犯的區分爭議/191
三、參與者間審查順序的安排/194
四、正犯/196
五、共犯/202
六、刑法第31條的適用/209
肆、過失犯/219
一、概念釐清/219
二、理論史簡介/221
三、過失作為犯的審查架構/230
四、結果加重犯的審查/237
伍、不作為犯/244
一、純正不作為犯與不純正不作為犯/244
二、不純正不作為犯的犯罪結構/245
【第五講】錯誤與競合問題的處理
壹、錯誤問題的處理/263
一、鳥瞰錯誤理論/263
二、關於構成要件該當事實的錯誤/265
三、關於阻卻違法事實的錯誤(容許構成要件錯誤)/275
四、剩餘的事實錯誤類型/283
五、關於行為違法屬性的錯誤(禁止錯誤)/284
貳、競合關係的處理/287
一、概說/287
二、行為單數vs.行為複數/290
三、真正競合vs.不真正競合/293
四、不真正競合(含單一之構成要件實現)/299
五、審查技術提示/304
【第六講】案例演練
使用說明/315
1.雙重揍/317
2.在劫難逃/322
3.真假之姦/328
4.無毒有嘔/335
5.醉無可赦/344
6.刎頸之教/349
7.錯上加錯/356
8.謀財之悼/362
9.血上加雙/370
10.狀似斷腕/379
11.要命的招牌/392
立即查看
親屬法講義
系列名:大學用書
ISBN13:9789575116965
出版社:元照
作者:林秀雄
裝訂/頁數:平裝/432頁
規格:23cm*17cm*2cm (高/寬/厚)
版次:7
出版日:2022/03/01
中國圖書分類:親屬法
內容簡介
本書依條文之編排順序,將民法親屬編之相關問題予以體系化的介紹。為使讀者能夠容易掌握爭點,乃將學說加以詳述,並將實務見解列於註中,以便參照。書中之個人見解,大多為作者長期思考下之結晶,整體上呈現作者一貫之法解釋學方法論。
二〇二一年民法修正民法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第九七三條、第九八〇條、第一〇四九條、第一〇七七條、第一〇九一條、第一一二七條及第一一二八條等規定,同時刪除民法第九八一條與第九九〇條等規定。此等修正之條文,訂於民國一一二年一月一日施行。本版為配合上述條文之修正或刪除,乃就相關部分予以修訂。
目錄
改版序
自 序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親屬法之基本構造/1
第一項 親屬關係法── 親屬法之特色/1
第二項 親屬間之權利義務法──民法之共通點/1
第三項 婚姻法與親子法編排順序之邏輯分析/2
第二節 親屬法之特殊性/9
第一項 倫理道德性/9
第二項 傳統習俗性/9
第三項 弱者保護性/10
第三節 身分行為之特殊性/12
第一項 要式性/12
第二項 不得代理/13
第三項 不得附條件或附期限/13
第四項 身分行為之能力/13
第五項 身分行為之撤銷/14
第四節 親屬法之立法沿革/15
第一項 親屬法之制定/15
第二項 親屬法之修正/18
第二章 通 則
第一節 總 說/27
第二節 親屬之範圍及種類/28
第一項 親屬之範圍/28
第二項 親屬之種類/30
第三節 親系、輩分及親等/33
第一項 親 系/33
第二項 輩 分/34
第三項 親 等/35
第四節 身分關係之發生與消滅/36
第一項 身分關係之發生/36
第二項 身分關係之消滅/37
第三章 結 婚
第一節 婚 約/41
第一項 總 說/41
第二項 婚約之法定要件/42
第三項 婚約之效力/46
第四項 婚約之消滅/47
第五項 損害賠償/54
第六項 婚約贈與物之返還/59
第七項 短期消滅時效/61
第二節 結婚之要件/62
第一項 結婚之實質要件/62
第二項 結婚之形式要件/77
第三節 婚姻之無效與撤銷/86
第一項 婚姻之無效/86
第二項 婚姻之撤銷/92
第三項 損害賠償及離婚有關規定之準用/98
第四項 重婚例外有效時之處理/100
第四節 婚姻之普通效力/103
第一項 總 說/103
第二項 夫妻之稱姓/103
第三項 同居義務之履行/106
第四項 婚姻住所之決定/112
第五項 日常家務之代理/113
第六項 家庭生活費用之負擔與家事債務之清償責任/117
第七項 貞操義務/120
第五節 夫妻財產制/121
第一項 通常的法定財產制/122
第二項 非常的法定財產制/145
第三項 約定財產制/149
第四章 離 婚
第一節 婚姻關係之消滅/161
第二節 兩願離婚/164
第一項 總 說/164
第二項 兩願離婚之要件/165
第三項 法院之調解離婚與和解離婚/171
第三節 判決離婚/175
第一項 總 說/175
第二項 離婚原因/176
第三項 不得請求離婚之情形/191
第四節 離婚之效力/196
第一項 身分上之效力/196
第二項 財產上之效力/205
第五章 自然血緣親子關係之發生
第一節 婚生子女/215
第一項 婚生子女之定義/215
第二項 受胎期間之推定/216
第三項 婚生推定/217
第四項 婚生否認/219
第二節 非婚生子女/230
第一項 總 說/230
第二項 任意認領/232
第三項 強制認領/243
第四項 認領之效力/249
第五項 準 正/253
第六章 收 養
第一節 總 說/257
第二節 收養之成立/259
第一項 收養之實質要件/259
第二項 收養之形式要件/271
第三項 收養之無效及撤銷/274
第四項 收養之效力/280
第三節 收養之終止/286
第一項 合意終止/286
第二項 宣告終止/291
第三項 死後終止/295
第四項 終止收養之無效與撤銷/300
第五項 終止收養之效力/301
第七章 父母子女間之權利義務
第一節 子女之稱姓/305
第一項 總 說/305
第二項 婚生子女之稱姓/305
第三項 非婚生子女之稱姓/309
第四項 養子女之稱姓/311
第二節 親 權/314
第一項 總 說/314
第二項 行親權之人與服親權之人/316
第三項 親權之內容/317
第四項 親權之行使/329
第五項 親權之停止/333
第八章 監護與輔助
第一節 總 說/337
第二節 未成年人之監護/339
第一項 開始監護之原因/339
第二項 監護人之確定/341
第三項 監護人之辭任與消極資格/348
第四項 監護人之職務/349
第五項 監護關係之終止/355
第三節 成年人之監護/358
第一項 開始監護之原因/358
第二項 監護人之選定、另行選定或改定/358
第三項 監護人之辭任與消極資格/360
第四項 囑託登記/360
第五項 監護人之職務/361
第六項 監護關係之終止/362
第四節 輔 助/363
第一項 開始輔助之原因/363
第二項 輔助人之確定與輔助職務相關規定之準用/364
第三項 輔助關係之終止/364
第五節 成年人之意定監護/365
第一項 意定監護契約之定義/365
第二項 意定監護契約之成立與生效/365
第三項 監護人之選定、另行選定或改定/366
第四項 意定監護契約之撤回與終止/368
第五項 報酬及排除代為處分限制之約定/369
第六項 監護相關規定之準用/370
第九章 扶 養
第一節 總 說/371
第一項 扶養制度產生之背景/371
第二項 扶養義務之二大類型/371
第二節 扶養關係發生之要件/373
第一項 須有一定之親屬、家屬或配偶關係/373
第二項 受扶養權利人須有受扶養之必要/376
第三項 扶養義務人須有扶養能力/379
第四項 由法院裁判扶養義務之減輕或免除/380
第三節 扶養之順序/382
第一項 扶養義務人之順序/382
第二項 受扶養權利人之順序/383
第四節 扶養之程度與方法及其變更/384
第一項 扶養之程度/384
第二項 扶養之方法/384
第三項 扶養程度與方法之變更/386
第十章 家與親屬會議
第一節 家/387
第一項 總 說/387
第二項 民法上之家/389
第三項 家之構成員/390
第四項 家務之管理/393
第五項 家屬之分離/395
第二節 親屬會議/398
第一項 總 說/398
第二項 親屬會議之召集/399
第三項 親屬會議之組成/401
第四項 親屬會議會員之消
立即查看
債法原理:基本理論債之發生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民法總則(王)
ISBN13:9787770284281
出版社:王澤鑑
作者:王澤鑑
裝訂/頁數:平裝/692頁
規格:21cm*15cm*2.8cm (高/寬/厚)
版次:修訂新版
出版日:2020/09/30
侵權行為法(增補版)
系列名:民法叢書
ISBN13:9787770284304
出版社:王澤鑑
作者:王澤鑑
裝訂/頁數:平裝/816頁
規格:21cm*15cm*3.5cm (高/寬/厚)
版次:增補版
出版日:2021/11/01
中國圖書分類:民法總則
債法原理:基本理論債之發生(增訂4版)
ISBN13:9787770284298
出版社:王澤鑑
作者:王澤鑑
裝訂/頁數:平裝/509頁
規格:21cm*15cm*2.7cm (高/寬/厚)
版次:增訂4版
出版日:2021/03/01
中國圖書分類:債及債權
法律思維與案例研習-請求權基礎理論體系
ISBN13:9787770284274
出版社:王澤鑑
作者:王澤鑑
裝訂/頁數:平裝/614頁
規格:21cm*15cm*3cm (高/寬/厚)
版次:二版
出版日:2020/02/01
中國圖書分類:物權
損害賠償
ISBN13:9787770284250
出版社:王澤鑑
作者:王澤鑑
裝訂/頁數:平裝/492頁
版次:3
出版日:2018/08/01
中國圖書分類:民法總則
不當得利
ISBN13:9787770284151
出版社:王澤鑑
作者:王澤鑑
裝訂/頁數:平裝/490頁
版次:增訂新版
出版日:2015/01/01
中國圖書分類:債及債權
民法物權
ISBN13:9787770284328
出版社:王澤鑑
作者:王澤鑑
裝訂/頁數:平裝/895頁
規格:21.5cm*15cm*3.8cm (高/寬/厚)
版次:四
出版日:2023/02/01
中文圖書分類:物權
民法概要(王)
ISBN13:9787770284144
出版社:王澤鑑
作者:王澤鑑
裝訂/頁數:平裝/775頁
版次:4
出版日:2013/08/01
中國圖書分類:民法
人格權法
ISBN13:9787770284205
出版社:王澤鑑
作者:王澤鑑
裝訂/頁數:平裝/576頁
規格:21cm (高)
出版日:2012/01/01
中國圖書分類:法學叢書
立即查看
簡介
增補版序
不當得利法的發展體現於區別給付型不當得利與非給付型不當得利(尤其是權益侵害型不當得利),明確其規範功能及成立要件,使法之適用的涵攝及論證更為透明,更具可檢視性。本書旨在整合判例(裁判)學說,建構不當得利法釋義學的體系,穩定不當得利法的適用,減輕論證負擔,並提供未來開展的理論基礎。
這次修正除檢討全書的文字與內容外,特就下列重要課題作較深入的論述:
1. 給付目的不達不當得利。
2. 撤銷贈與契約與不當得利。
3. 借名登記與不當得利。
4. 事實上處分權與不當得利。
5. 無權占用(或租用)他人無權占用第三人土地所建造房屋的不當得利。
6. 最高法院關於無權占用他人土地不當得利的回顧與展望。
7. 不當得利法上所受利益與致他人受損害。
8. 不當得利請求權的客體及返還範圍。
9. 雙務契約上的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
10. 不當得利請求權的消滅時效。
本書承蒙劉春堂教授審閱全文,指正疏誤,使本書致臻完善,萬分感激。新學林出版公司許承先先生負責編輯本書、繕打稿件及繪製圖表,東吳大學博士生陳旺聖同學校閱全書、蒐集資料與提供法律見解,並致誠摯敬意。
王 澤 鑑
2023年8月15日
於日本北海道札幌
作者簡介
王澤鑑
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
前司法院大法官
國立台灣大學名譽教授
目錄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不當得利的意義、機能及體系構成 2
第二節 不當得利在比較法上的觀察 11
第三節 我國民法上不當得利制度的創設及發展 25
第四節 衡平思想與不當得利 34
第五節 不當得利的統一說、非統一說及類型化 39
第二章 不當得利請求權的發生(一):給付型不當得利 59
第一節 請求權基礎 60
第二節 給付型不當得利的意義、功能 64
第三節 給付型不當得利請求權的要件 74
第四節 給付型不當得利請求權的排除 170
第三章 不當得利請求權的發生(二):非給付型不當得利 207
第一節 權益侵害型不當得利 208
第二節 支出費用型不當得利 302
第三節 求償型不當得利 306
第四節 體系構成及適用關係 308
第四章 不當得利請求權的發生(三):多人關係的不當得利 315
第一節 緒說 316
第二節 給付連鎖 321
第三節 縮短給付 324
第四節 指示給付關係 327
第五節 第三人利益契約 339
第六節 債權讓與、債務承擔 346
第七節 保證 350
第八節 第三人清償 352
第九節 誤償他人之債 355
第十節 體系構成、案例研習 357
第五章 不當得利請求權的法律效果──內容與範圍 363
第一節 法律問題及規範模式 364
第二節 不當得利返還的客體 367
第三節 不當得利返還的範圍 385
第四節 不當得利的多數當事人:連帶責任? 415
第五節 無權占用他人土地不當得利請求權的消滅時效──困擾最高法院數十年的法學方法論上重要問題 419
第六章 「得依關於不當得利之規定,請求返還所受之利益」──要件準用(全部準用)或效果準用? 427
第一節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的消滅與不當得利的返還:民法第197條第2項規定 428
第二節 因不可歸責於當事人雙方給付不能的效力與不當得利:民法第266條第2項規定 435
第三節 贈與的撤銷與不當得利:民法第419條第2項規定 436
第四節 添附與不當得利:民法第816條規定 437
第七章 不當得利請求權與其他請求權的關係 439
第一節 不當得利請求權的獨立性 440
第二節 不當得利與契約 442
第三節 不當得利與無因管理 450
第四節 不當得利與物上請求權、占有回復關係 454
第五節 不當得利與侵權行為 460
第八章 民法上的不當得利請求權與公法上的不當得利請求權 461
第一節 公法上不當得利請求權的理論基礎及其發展 462
第二節 司法院釋字第515號解釋 463
第三節 公法上不當得利請求權的成立要件及法律效果 465
第四節 二個判決 467
第九章 不當得利法的體系構造、請求權基礎與案例法的形成 471
第一節 不當得利法的體系構造 472
第二節 不當得利請求權基礎的思考方法 476
第三節 不當得利案例法的形成 487
附錄:不當得利立法資料 553
主要參考書目 573
索 引 579
立即查看
兒少保護社會工作 (HELPING IN CHILD PROTECTIVE SERVICES:A COMPETENCY-BASED CASEWORK HANDBOOK)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家庭暴力法規之理論與實務 (5版)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家庭暴力法規之理論與實務
ISBN13:9789865220686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高鳳仙
裝訂/頁數:平裝/344頁
規格:17cm*23cm (高/寬)
版次:5
出版日:2020/08/10
中國圖書分類:各國刑法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在於析論我國家庭暴力防治法、民法、民事訴訟法、家事事件法、刑法、刑事訴訟法、兒童及少年福利法、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等家庭暴力相關法規之規範內容與具體適用,參酌外國相關法規及其實務運作,務求理論與實務兼顧,一方面使讀者明瞭我國家暴法規之立法精神與規範內容,在具體案例中加以妥善適用,另一方面探討我國之法規不足與執法缺失,尋求國人共同努力目標及改善方針。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家庭暴力防治法之修法運動與修法內容
第二章 論家庭暴力之定義
第三章 我國民事保護令制度之分析研究
第四章 家庭暴力防治法之刑事保護令解析
第五章 兒童及少年虐待之法律保護解析
第六章 從具體案例看家庭暴力防治法與其他相關法規之適用
第七章 諮商與調解在家庭暴力事件之法律界限
第八章 論美國法院之家庭暴力被害人服務處
第九章 家庭暴力整體防治網絡之建立
附錄一 家庭暴力防治法
附錄二 家庭暴力防治法施行細則
附錄三 行政機關執行保護令及處理家庭暴力案件辦法
附錄四 法院辦理家庭暴力案件應行注意事項
附錄五 檢察機關辦理家庭暴力案件注意事項
附錄六 家庭暴力加害人處遇計畫規範
附錄七 家庭暴力罪或違反保護令罪受刑人處遇計畫
附錄八 家庭暴力防治法102年2月4日修正條文與原條文對照表
立即查看
口述講義民事及家事程序法第一卷-民事訴訟法(下) (3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本書特色
本書係講授民事訴訟法課程之口述講義,其內容旨在闡述新民事訴訟法之基礎理論及基本構造,既就訴訟理論為體系性及批判性闡釋,又舉具體案例予以反覆演練及說明,助益於全盤理解新民事訴訟法學,並學會靈活運用之本領。本書下冊說明訴訟之審理及事案之解明、訴訟程序之終了及判決效力之範圍,與聲明不服及事後救濟。
作者簡介
許士宦
現職: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法學士、法學碩士、法學博士
經歷:
律師(1986年~2000年)
主授:
民事訴訟法、強制執行法、破產法、家事事件法
著作:
執行力擴張與不動產執行
程序保障與闡明義務
證據蒐集與紛爭解決
審判對象與適時審判
債務清理法之基本構造
集中審理與審理原則
訴訟參與與判決效力
訴訟理論與審判實務
爭點整理與舉證責任
家事審判與債務執行
民事及家事程序之新建構
執行力客觀範圍擴張論
家事事件法論
民事保全之理論與實務
民事及家事裁判之新發展
口述講義強制執行法
口述講義民事訴訟法(上)
口述講義家事事件法
序言
本書係筆者於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民事訴訟法課程之口述講義。為便利一學年上、下學期修習,將其分成上、下二冊。講義內容在於闡述新民事訴訟法之基礎理論及基本構造,期使讀者對新民事訴訟法學獲致整體及立體之理解,並學得靈活運用之本領,所以除就訴訟理論為體系性及批判性闡釋之外,並列舉具體事例予以反覆演練及說明。
本書所稱新民事訴訟法學係指一九八○年民事訴訟法研究會成立以後,經批判性、選擇性繼受之外國程序法學及具獨創性之本土化訴訟理論所形成之民事程序法學。斯學既前導我國廿一世紀民事訴訟法之修正,而成為新民事訴訟法之理論基礎,其並將繼續引導新民事訴訟法之解釋論、運作論甚至立法論,而開展為台灣民事訴訟法學。由於此項新學主要在民事訴訟法研究會中錘練及型塑,所以本書引據該會研討成果之內容,俾明其來源。在此意義上,本書可謂『民事訴訟法之研討(一)~(廿四)』之導讀或結晶。
本書異於一般教科書之處,在於一再利用具體事例說明我國民事訴訟法各項規定之立法旨趣及其法理根據,以論證新民事訴訟法應如何解釋適用,儘量避免淪為抽象論述或雜引異於我國法規所衍生之論著,便利讀者自行研讀及易於驗證。本書併配合講授內容而製作各樣圖表,致力釐清諸學說理論之差異或各爭議問題之層次,藉以促進讀者對各該規定旨趣及理論內容之理解,培養其分析、檢討及批判之法律思維能力。
本書旨在協助解讀及補充邱老師所著『口述民事訴訟法講義(一)~(三)』,從起訴、審理、裁判至聲明不服之訴訟過程,依序解說其基本構造,以利辨明各該程序制度在民事訴訟程序中之應有定位,及各項訴訟理論在整體民事訴訟法學上所屬領域。本書因以該講義為前提,故不再徵引其內容,如讀者自行比對,參照閱讀,當更加迅速及深入瞭解新民事訴訟法及新民事訴訟法學,從而掌握兩者之關係,並協同參與制度創設及理論創新或致力於審判革新,終於成為台灣民事訴訟法學之開創者、推進者或審判實務之改革者。
本講義第2版原稿係由張庭嘉(台大碩士生)錄音並加以整理。如無其辛勞,本書付梓將受推遲,特此誌謝。
2021年1月1日
許士宦
目錄
序言 I
詳目 V
第四章 訴訟之審理及事案之解明 1
第一節 審理原則及審理方式 3
第二節 辯論準備及爭點整理 85
第三節 舉證責任及無庸舉證 187
第四節 證據調查及事實認定 291
第五章 訴訟程序之終了及判決效力之範圍 365
第一節 依當事人意思終了 367
第二節 終局判決 417
第三節 確定判決之效力 455
第六章 聲明不服及事後救濟 639
第一節 再審訴訟程序及變更確定判決訴訟 641
第二節 第三人撤銷訴訟程序 689
附錄 民事訴訟法部分條文修正對照表 729
立即查看
口述講義民事訴訟法(上) (4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係筆者講授民事訴訟法課程之口述講義,其內容旨在闡述新民事訴訟法之基礎理論及基本構造,既就訴訟理論為體系性及批判性闡釋,又舉具體案例予以反覆演練及說明,助益於讀者全盤理解新民事訴訟法學,並學會靈活運用之本領。本書上冊說明民事紛爭之解決與民事訴訟之理念、訴訟程序之開始及本案審判之對象,複雜訴訟型態及訴訟繫屬告知,以及訴訟主體與訴訟要件。
【目錄】
序言 I
詳目 V
凡例 XXIII
第一章 民事紛爭之解決與民事訴訟之理念 1
第一節 民事紛爭解決之方法及程序 1
第二節 民事訴訟法之特性及發展 28
第三節 民事訴訟法之價值理念及基本要求 52
第二章 訴訟程序之開始及本案審判之對象 121
第一節 訴訟之提起及訴訟之類型 121
第二節 本案審判之對象 158
第三節 訴訟開始之效力 203
第三章 訴訟主體與訴訟要件 295
第一節 法 院 295
第二節 當事人 421
第三節 訴權及其他訴訟要件(本案判決要件) 506
第四章 複雜訴訟型態及訴訟繫屬告知 609
第一節 客體合併及主體合併 609
第二節 訴之變更、追加及反訴 715
第三節 第三人干預訴訟及訴訟參加 763
第四節 訴訟告知及職權通知 804
立即查看
口述講義強制執行法 3/E 2021 <新學林> (3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口述講義強制執行法
編/著者: 許士宦
出版社:新學林
出版日期:2021-02-26
ISBN:9789865260309
編號:5EB03
書系:入門教科書系列
版別:3版
裝幀:平裝 18開 524頁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本書係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強制執行法課程之口述講義。講義內容專注於強制執行法之基礎理論及基本構造,務使讀者在短期內就強制執行法學獲致整體及立體之理解。為此,首先說明強制執行之基礎,其次講解金錢執行之結構,最後則闡述執行力客體範圍之擴張。本書雖未就強制執行法相關規定為全面解說,但其內容不限於傳統的教科書所敘述者,故可據以引導思考、批判向來學說理論及審判實務所持見解之妥適性及合法性。
目錄
第3版序 I
詳 目 V
主要參考文獻 XV
第一編 強制執行之基礎 1
第一章 強制執行之實體面及程序面 3
第二章 執行機關與權利判定機關之分離及連攜 23
第三章 強制執行之種類及方法 45
第四章 強制執行之財產及人身開示制度 79
第二編 金錢請求權執行程序之結構 95
第五章 金錢執行程序第一階段─查封 97
第六章 金錢執行程序第二階段─變價 141
第七章 金錢執行程序第三階段─分配 175
第八章 金錢執行程序第四階段─點交 225
第九章 債權執行及其引發之訴訟 243
第十章 家事債權之預備查封 269
第三編 執行力客體範圍之擴張 285
第十一章 執行力之客體範圍 287
第十二章 命返還土地確定判決之執行力客體範圍擴張 305
第十三章 既判力及執行力擴張於系爭物特定繼受人之意義及效用 325
第十四章 合夥所受裁判之執行力如何擴張於合夥人 407
第十五章 既判力與執行力如何擴張於請求標的物之占有人 455
第十六章 假處分之當事人恆定效與本案判決效力之擴張 475
立即查看
取捨之間:從公共衛生到全人教育,梁賡義的人生探索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