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植生工程
作 者:林信輝 、張集豪 、陳意昌
出版社別:五南
書 系:圖解系列
出版日期:2021/08/23(1版4刷)
ISBN:978-957-11-8844-7
書 號:5I39
頁 數:296
開 數:20K
輕鬆理解植生工程的相關技術與理論
以簡潔扼要的方式,清楚說明、重點整理
配合圖表輔助,加深學習記憶
植生工程之內容範疇,在不同的研究領域、區域環境及不同植生目標時,其規劃設計之理念與工法之選用有所不同,亦常因施工地點、工程屬性或特定景觀生態之考量而異。植生工程係一可依規劃流程、設計圖說及現地操作之應用技術體系,但植生材料具多樣性, 在規劃設計階段, 要明確規範各施工細項步驟或限定工法材料等,常有困難。故常需賴有經驗的技師或現地施工人員,視實際需要與現地作業情況調整之。
本書分為緒論、植物材料特性與環境保育功能、植栽工法、播種工法、景觀生態考量規劃設計、植生調查與植生導入成果驗收等章節。內容的撰寫大抵以一頁文字、一頁圖表之方式呈現,配合繪製設計示意圖,並將繁瑣文字表格化及輔以實際案例照片等說明之。本書可做為一般植生工程規劃設計之參考, 亦可做為現地施工作業方法之導引,及相關課程教學與教育訓練之參考資料。
目錄
第1章 緒 論
1-1 植物之定義與分類
1-2 植物與植生
1-3 植生工程之定義與內容
1-4 植生工程基本設計類型
第2章 植物材料特性與環境保育功能
2-1 木本植物生長類型與應用(一)
2-2 木本植物生長類型與應用(二)
2-3 木本植物生長類型與應用(三)
2-4 草本植物生長類型與應用(一)
2-5 草本植物生長類型與應用(二)
2-6 草本植物生長類型與應用(三)
2-7 藤本植物生長類型與應用(一)
2-8 藤本植物生長類型與應用(二)
2-9 環境與植物生長(一)
2-10 環境與植物生長(二)
2-11 環境與植物生長(三)
2-12 環境與植物生長(四)
2-13 植生對微氣候調節之功能
2-14 植生對空氣淨化之功能
2-15 植生覆蓋與土壤沖蝕
2-16 植物群落與水文循環(一)
2-17 植物群落與水文循環(二)
2-18 植物與邊坡穩定(一)
2-19 植物與邊坡穩定(二)
2-20 植物與邊坡穩定(三)
第3章 植栽工法
3-1 植栽工法應用植物材料(一)
3-2 植栽工法應用植物材料(二)
3-3 植栽工法應用客土材料
3-4 草苗、草花、草藤苗栽(鋪)植(一)
3-5 草苗、草花、草藤苗栽(鋪)植(二)
3-6 坡地草藤苗栽植
3-7 草皮鋪植與草莖鋪植(一)
3-8 草皮鋪植與草莖鋪植(二)
3-9 草皮鋪植與草莖鋪植(三)
3-10 苗木栽植作業流程
3-11 栽植前準備作業(一)
3-12 栽植前準備作業(二)
3-13 栽植前準備作業(三)
3-14 大型苗木斷根處理與移苗作業(一)
3-15 大型苗木斷根處理與移苗作業(二)
3-16 苗木栽植作業(一)
3-17 苗木栽植作業(二)
3-18 苗木栽植作業(三)
3-19 苗木栽植作業(四)
3-20 苗木栽植後之維護管理工作(一)
3-21 苗木栽植後之維護管理工作(二)
3-22 苗木栽植後之維護管理工作(三)
第4章 播種工法
4-1 播種法特性與分類
4-2 人工播種(一):撒播與條播
4-3 人工播種(二):草花播種
4-4 人工播種(三):植生帶鋪植
4-5 人工播種(四):肥束網帶鋪植
4-6 噴植工法(機械播種)之類型
4-7 噴植工法應用資材(一)
4-8 噴植工法應用資材(二)
4-9 噴植工法應用資材(三)
4-10 噴植工法之應用案例(一)
4-11 噴植工法之應用案例(二)
4-12 航空植生(航空噴植)
4-13 噴植工法施工作業常見問題
第5章 景觀生態考量規劃設計
5-1 道路植生綠化與行道樹植栽規劃設計(一)
5-2 道路植生綠化與行道樹植栽規劃設計(二)
5-3 綠籬、綠壁與活牆系統規劃設計(一)
5-4 綠籬、綠壁與活牆系統規劃設計(二)
5-5 綠籬、綠壁與活牆系統規劃設計(三)
5-6 誘鳥、誘蝶植生規劃設計(一)
5-7 誘鳥、誘蝶植生規劃設計(二)
5-8 誘鳥、誘蝶植生規劃設計(三)
5-9 水域植栽規劃設計(一)
5-10 水域植栽規劃設計(二)
5-11 水域植栽規劃設計(三)
5-12 生態水池景觀與植栽設計
5-13 生態島與生態浮島之植栽設計
5-14 生態水池護岸保護與植栽設計
5-15 海岸防風措施(一)
5-16 海岸防風措施(二)
5-17 海岸定砂措施(一)
5-18 海岸定砂措施(二)
5-19 海岸定砂植物
5-20 海岸防風林(一)
5-21 海岸防風林(二)
5-22 坡面安定工程配合植生處理(一)
5-23 坡面安定工程配合植生處理(二)
5-24 坡面安定工程配合植生處理(三)
5-25 打樁編柵配合植生處理(一)
5-26 打樁編柵配合植生處理(二)
第6章 植生調查與植生導入成果驗收
6-1 植物物種與植物相調查(一)
6-2 植物物種與植物相調查(二)
6-3 植物群落調查(一)
6-4 植物群落調查(二)
6-5 植物之物候調查
6-6 植物自然度調查
6-7 植物群落樣區取樣調查(一)
6-8 植物群落樣區取樣調查(二)
6-9 植物群落樣區取樣調查(三)
6-10 植生成果檢驗與評估(一)
6-11 植生成果檢驗與評估(二)
6-12 植生成果檢驗與評估(三)
6-13 植生成果檢驗與評估(四)
6-14 主要外來侵略種植物與防治方法
主要參考文獻
附 錄
立即查看
實用水文學 3版9刷 (3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本書共有八章,其中「水文與生活」、「水文與環境」兩部分,為本書所獨有。本書各章節分二部分編撰,首先是理論重點整理,繼之是精選範例供實際演練。全書依內容深淺分級,並加註說明使讀者方便研讀所需內文。此次改版增加了近年來侵襲台灣之象神、納莉及海棠等颱風資料,別針對欲參加研究所或高考的讀者,各章習題中增列了90至94年度國家考試與水文學有關:包括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環境工程等職類之高普考、技師、檢覈及升等考試之歷年考題,將有助於考生瞭解命題之方向及準備。
【目錄】
立即查看
營建鋼筋損耗控制實務(附鋼筋裁切規劃系統軟體光碟)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營建鋼筋損耗控制實務(附鋼筋裁切規劃系統軟體雲端下載版)
作者:楊秉蒼
出版社:詹氏
出版日期:2023/03/01
條碼:9789577053640
■ 內容簡介
國內營建工程每年鋼筋使用量平均為700~900萬噸,若以現階段國內2%~10%常態鋼筋損耗來看,總體營造業每年因不適當鋼筋損耗控制,造成工程利潤損失達40億~180億元;其中,多數為不適當鋼筋殘料控制造成的損失,故建立科學化之有效鋼筋殘料控制技術,有其必要性。試想,您的公司每年使用10,000噸鋼筋,如能透過科學化之分析技術,降低2~5%鋼筋殘料損耗,使公司每年節省500萬~1,300萬元,難道您不心動嗎?
本書為作者所寫「營建鋼筋裁切規劃系統實作與應用」之修訂版,為符合廣大實務界讀者使用,本書將前版內容較為艱深之理論及實作部分刪除,直接建構完整之套用軟體,避免讀者使用過程須重新改寫之困擾,藉以達成實務應用零障礙之目標。
另外,須感謝台灣中小型營造業協會傅義信理事長伯樂之抬愛,及林貝真秘書協助推廣,使本項技術逐漸於各地開花結果。著者才疏學淺,內容如有疏漏誤謬之處,尚祈各界先進不吝賜教。並向目前仍為營建工程未來奮鬥之工程先進,致上崇高的敬意。
■ 軟體需求
Microsoft Excel
■ 光碟目錄
個案一(建築工程)\透天住宅工程.xls
個案二(基礎工程)\連續壁工程(分段).xls
個案二(基礎工程)\連續壁工程(總體).xls
個案三(橋樑工程)箱型橋樑工程.xls
個案四(水利工程)\排水箱涵工程.xls
個案五(大地工程)\懸臂式擋土牆鋼筋工程.xls
鋼筋裁切組合計算
基本模式應用(2~10).xls
基本模式應用(11~20).xls
第二章範例.xls
第五章範例.xls
第六章範例.xls
第八章範例.xls
第九章範例.xls
第十章範例.xls
第十一章範例.xls
立即查看
工地主任試題精選解析(第二版)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工地主任試題精選解析
ISBN13:9786263283077
出版社:全華圖書
作者:陳佑松;江軍;關韻茹;許光鑫
裝訂/頁數:平裝/712頁
規格:26cm*19cm*2.6cm (高/寬/厚)
重量:1166克
版次:2
出版日:2023/05/04
中文圖書分類:房屋建築學
內容簡介
工地主任評定考試必須先完成220小時(共13單元)之訓練課程,考試一年舉辦三次,採不公開題庫之命題方式,分成第一科目與第二科目兩科,每一科目則再調整題目順序分成AB兩卷(但兩卷之題目內容一樣只是順序不同),考試內容則為工地主任訓練班課程之教材。
本書特色
1.內容收錄近年最新考題。
2.濃縮13本講義精華,完整解析歷屆試題。
3.每章均有解析,讓考生在最短時間建立實力。
目錄
(一)營建、政府採購、品質管理、環保及勞工安全衛生法規
(二)工程圖說判識
(三)工程材料檢測及判識
(四)測量放樣
(五)假設工程
(六)工程施工管理
(七)工程施工機具及工程施工技術
(八)土方及地下基礎工程
(九)工程結構
(十)機電及設備
(十一)契約規範
(十二)職災案例之分析及預防
(十三)工地治安
立即查看
(實力AA45) 111年土木結構高考試題解說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111年土木結構高考技師試題解析
系列名:試題解析系列叢書
ISBN13:9786269645176
出版社:實力圖書
作者:實力土木編輯委員會
裝訂/頁數:平裝/320頁
規格:26cm*19cm*1.5cm (高/寬/厚)
出版日:2023/05/01
中文圖書分類:基礎工程學
本書特色
蒐集當年度土木、結構技師高考、公務高普特考等相關考題,提供最正確詳盡的解答。
特別增加其他國家考試土木類相關試題以供參考。
編排方式為:先分科目,各科目再細分考試類別,讓您能快速找到您要的題目和解答。
由實力名師詳細解題,再為您作剖析及探討。
立即查看
水土保持工程
ISBN13:9786263172135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黃宏斌
裝訂/頁數:平裝/568頁
規格:25.7cm*19cm*2.5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21/10/10
中國圖書分類:作物栽培與管理
內容簡介
自從臺灣省主席黃杰先生於1964年著手推動水土保持工作和人才培育以來,隨著臺灣經濟發展,氣候變遷、環境保護與生態棲地保育等意識興起,水土保持以水土資源保育為核心,與時俱進調整內容以營造生產、生活和生態三生互利共存環境,水土保持工程之理解與應用也益形重要。
本書第一版係配合水土保持技術規範和水土保持手冊內容撰寫;第二版則是從臺灣水文和地文特性出發,以水文分析和土壤沖蝕之理論分章節闡述泥砂生產、土壤流失,與野溪治理、崩塌地處理、土石流防治、排水系統規劃設計等工程項目,並介紹滯洪池、沉砂池、擋土牆、防砂壩、生態工程、防災工程等設計單元,以及工程規劃設計相關內容,適合專業人員參考使用。
目錄
第一章 水土保持概論
1.1 水土保持重要性
1.2 演進與發展
1.3 水土保持處理與維護範圍
1.4 工程手冊與水土保持手冊
1.5 水土保持法規
參考文獻
習題
第二章 臺灣地理特性與氣候變遷
2.1 形成
2.2 地形
2.3 工程地質
2.4 全球氣候變遷
2.5 全球暖化對於氣候變遷的影響
2.6 全球暖化對於臺灣地區的影響
參考文獻
習題
第三章 水文分析
3.1 流域與集水區
3.2 設計洪峰流量
參考文獻
習題
第四章 土壤沖蝕
4.1 土壤沖蝕
4.2 土砂生產
4.3 岩石之風化 7
參考文獻
習題
第五章 泥砂生產量及土壤流失量計算
5.1 集水區土砂生產量
參考文獻
習題
第六章 野溪治理/坑溝整治
6.1 野溪治理
6.2 整流工程
6.3 防災設施設計
6.3.5 土石流
6.4 蝕溝控制
參考文獻
習題
第七章 邊坡穩定與崩塌地處理
7.1 邊坡穩定
7.2 崩塌
7.3 地滑
7.4 防治工程
7.5 大規模崩塌
7.5.2 危險等級評估
參考文獻
習題
第八章 土石流防治
8.1 土石流
8.2 土石流發生臨界公式
8.3 土石流流速公式
8.4 土石流防治之規劃目標
8.5 土石流影響範圍
8.6 土石流潛勢溪流
參考文獻
習題
第九章 排水系統規劃設計
9.1 地表逕流
9.2 排水系統
9.3 流速公式
9.4 河床阻力
9.5 綜合粗糙係數
9.6 複式斷面
9.7 現地流量量測
9.8 最佳水力斷面
9.9 堰壩水理
9.10 排水溝設計步驟
9.11 主支流匯流之水文分析
9.12 彎道水理、泥沙與工程規劃
參考文獻
習題
第十章 滯洪池
10.1 滯洪設施種類及適用範圍
10.2 滯洪量
10.3 在槽式滯洪池
10.4 離槽式滯洪池
10.5 抽排式滯洪池
10.6 各項工程單元
10.7 規劃設計原則
10.8 規劃設計流程
10.9 設計洪峰流量
10.10 滯洪池透水保水指標
10.11 滯洪池規劃設計與出流管制、雨水流出抑制設施之關係
參考文獻
習題
第十一章 沉砂池
11.1 沉砂池種類及適用範圍
11.2 沉砂池設計
11.3 沉砂池設計步驟
11.4 注意事項
參考文獻
習題
第十二章 擋土牆
12.1 擋土牆
12.2 作用力
參考文獻
習題
第十三章 防砂壩
13.1 防砂壩特性
13.2 防砂壩設計
13.2.1 溢洪口設計
13.2.2 壩翼設計
13.2.3 壩體作用力
參考文獻
習題
第十四章 生態工程
14.1 生態工法與生態工程
14.2 生態工程發展
14.3 基本原則及考量重點
14.4 目前常見河溪工程影響環境之問題
14.5 道路規劃設計對生態考量之原則
14.6 森林對水土保持功能
14.7 生態工法執行原則
14.8 生態保護計畫
14.9 生物環境影響
14.10 生態河溪工程
14.11 河川評估方法
14.12 生態系統服務
14.13 永續發展目標
14.14 河溪工程構造物常見生態影響
14.15 魚類棲地基本要求
14.16 生態影響評估程序
14.17 工程生態檢核
4.18 研擬減輕對策
14.19 棲地單元
14.20 河溪治理工程生態保育
參考文獻
習題
第十五章 防災工程
15.1 前言
15.2 洪災與坡地災害
15.3 防災設施設計
參考文獻
習題
第十六章 工程規劃設計
16.1 基本資料調查與分析
16.2 河床沖淤和河道變遷
16.3 河床型態
16.4 水土保持計畫撰寫
16.5 目的事業水土保持規劃
16.6 生態工法
參考文獻
習題
附 錄
附錄一 計算案例
附錄二 相關表格
附錄三 各雨量站無因次降雨強度公式係數表
附錄四 土壤流失公式
附錄五 降雨沖蝕指數
附錄六 土壤沖蝕指數
附錄七 土壤粒徑分級
附錄八 採樣點曼寧 n 值計算
附錄九 水土保持計畫內容(一般性適用)
附錄十 水土保持計畫格式(含水土保持規劃書)
立即查看
Fundamentals of Fluid Mechanics SI (9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Munson, Young, and Okiishi`s Fundamentals of Fluid Mechanics SI 9/e
+作者:Gerhart
+年份:2021 年9 版
+ISBN:9781119703266
+書號:ME0431PC
+規格:平裝/彩色
+頁數:784
+出版商:John Wiley
●Learning Objectives at the beginning of each chapter, and the Chapter Summary, Study Guide and Key Equations at the end of each chapter, guide the reader in the key knowledge they are to gain from the chapter.
●Many photographs, illustrations, and videos that help students visualize fluid flow, and connect the math and theory to physical real-world applications.
●Numerous examples that provide detailed solutions to a variety of everyday examples of fluid-flow phenomena All of the example problems are out and carried out with the problem-solving framework of “Given, Find, Solution, and Comment” to inculcate good problem-solving practices in students.
●The Wide World of Fluids: Set of about 60 Short stories that reflect some important and novel ways that fluid mechanics affects our lives. Many of these stories have homework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m.
●A wide variety of homework problems that build o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principles. The problems are grouped and identified according to topic.
目錄
1 INTRODUCTION
2 FLUID STATICS
3 FLUID KINEMATICS
4 ELEMENTARY FLUID DYNAMICS--THE BERNOULLI EQUATION
5 FINITE CONTROL VOLUME ANALYSIS
6 DIFFERENTIAL ANALYSIS OF FLUID FLOW
7 DIMENSIONAL ANALYSIS, SIMILITUDE, AND MODEL
8 VISCOUS FLOW IN PIPES
9 FLOW OVER IMMERSED BODIES
10 OPEN CHANNEL FLOW
11 COMPRESSIBLE FLOW
12 TURBOMACHINES
APPENDIX A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APPENDIX B Physical Properties of Fluids
APPENDIX C Properties of the U.S. Standard Atmosphere
APPENDIX D Compressible Flow Functions for an Ideal Gas with k = 1.4
APPENDIX E Comprehensive Table of Conversion Factors
原價:
1680
售價:
1562
現省:
118元
立即查看
明渠水力學 2版修訂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本書是在第一版的基礎上,蒐集、整理了更多文獻和歷年高考題目重新編寫,同時為了使水利相關專業的工程人員和專上程度讀者易於研讀,在文字語法的使用上,也力求通俗易懂,由簡入繁,循序漸進,儘量作有系統和完整地說明。因此,在闡述基礎理論時,避免繁瑣的數學推演,而著重於有關公式的物理意義,並舉出範例,清楚地描述解題的概念及流程,與基本理論和觀念相呼應。
本書共分成九章,除了第一章為明渠水力學之基本概念外,從第二章至第九章均為明渠水力學之重點內容。不過,依據各章節難易程度及學分數之限制,第一章至第五章之相關內容適合一般程度的大學部學生修讀,而第六章至第九章,則適合高年級及研究生進行研修。
【目錄】
1 緒 論
2 臨界流
3 等速流
4 定量緩變速流
5 急變速流 (一):水躍
6 急變速流 (二):堰流與閘流
7 變積流
8 變量流
9 相似原理與模型試驗
參考書目
中英文索引
立即查看
Practical Magnetotellurics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The magnetotelluric (MT) method, a technique for probing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structure of the Earth, is increasingly used both in applied geophysics and in basic research. This book, first published in 2005, goes into detail on practical aspects of applying the MT technique. Beginning with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in the Earth, this introduction to magnetotellurics aims to guide students and researchers in geophysics and other areas of Earth science through the practical aspects of the MT method: from planning a field campaign, through data processing and modelling, to tectonic and geodynamic interpretation. The book will be of use to graduate-level students and researchers who are embarking on a research project involving MT; to lecturers preparing courses on MT; and to geoscientists involved in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projects who wish to incorporate MT results in their interpretations.
原價:
2320
售價:
407
現省:
1913元
立即查看
作(編/譯)者 : 環境科學課程編輯小組 編著 出版年份 : 2021
ISBN : 9789867688910 類別 : 環境科學
書號 : 32015 幾色 : 1
規格 : 16K 發行公司 : 普林斯頓
版權日期 : 2021/09/01 版次 : 二版十一刷
頁數 : 368 分別 : 普林斯頓
環境科學是一門綜合性及跨學科領域的科學。本書主要從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及科技科學三大學科領域,論述環境科學之基本概念。內容包含大氣變遷與空氣污染防治、水資源、水污染及其防治、固體廢棄物、有害廢棄物及放射性廢棄物、噪音污染及其控制、土壤資源、能源、生態環境與自然保育、環境影響評估等。
本書內容論述力求層次分明,簡易流暢,各章適時加入圖、表、照片,並儘量以台灣環境現況做為實例說明,使讀者在學習環境科學基本概念之時,亦能融入日常生活環境中。
本書每章末圴附有習題,以幫助學生動腦思考,提高學習成效。
目錄
第一章 緒 論
第二章 大氣變遷與空氣污染防治
第三章 水資源
第四章 水污染及其防治
第五章 固體廢棄物
第六章 有害廢棄物及放射性廢棄物
第七章 噪音污染及其控制
第八章 土壤資源
第九章 能 源
第十章 生態環境與自然保育
第十一章 環境影響評估
附錄 ─ 環境保護法規
英中文索引
立即查看
書名:臺灣地質(修訂版)
作者:陳培源
出版社:科技圖書
出版日期:2008/05/00
ISBN:9789576554421
內容簡介
編撰本書之原意是提供大學講授《台灣地質》課程之教本,或給各界有關人士欲知台灣地質概要的讀本。本書內容是作者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講授《台灣地質》多年之講稿,現從其中挑選28個不同講題,彙編成書。內容涵蓋台灣地質各層面,有台灣地質調查小史(第一篇)、台灣地形(第二篇)、各時代地層之論述(第四至第十二篇)、其他區域地質(第三篇、第十三篇至第十六篇)、岩石學(第十七篇至第二十二篇)、地質構造與板塊構造(第二十三篇至第二十七篇),以及台灣礦產資源(第二十八篇),是一本台灣的區域地質學。現今重加修訂,更新資料,以期能以新面目與讀者見面。
推薦語
民國五十年以後,多所大學先後成立與地質科學相關之科系,培育更多地質人才。民國六十年左右起,板塊構造學說興起,台灣地處歐亞板塊與太平洋板塊(菲律海板塊)之聚合邊緣,深引世界地質學者之重視,常有學者來台考察觀摩,也有國外教授受聘來台協同研究,使台灣地質更受到世界之重視。自民國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在台灣工作的中、外學者的努力和國家的重視,使對台灣地質的了解又由傳統的觀點進入一以板塊構造為主題的新階段。
詳細資料
ISBN:9789576554421
規格:平裝 / 500頁 / 16k / 19 x 26 x 2.5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再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 天文學/地球科學> 地形/地質
立即查看
圖解快速學習腎臟系統 (The Renal System at a Glance)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圖解快速學習腎臟系統
作者:王水深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2
條嗎:9789861268354
新書簡介
腎臟系統是人體中較複雜的系統,並與其他系統共存互動以維持身體的恆定性。本書精簡的文字配合大幅的機制圖引導主題,從腎臟與泌尿系統的解剖構造開始,循序介紹腎臟之功能、生理機制、代謝與調控,以及對疾病之異常狀態與治療方式等。圖文對頁的編排設計,方便讀者快速熟悉整體的架構,瞭解內容且融會貫通。書末的臨床病例讓學生可應用所學。本書對醫學生、醫師及醫療相關人員想要重溫腎臟系統的精華,是快速的複習工具,更可作為臨床診斷時最佳的參考書。
目錄 (Contents) 前言 3
譯者序 4
如何使用本書 5
縮寫 6
詞彙 7
專有名詞對照 9
正常值對照表 10
簡介
1 腎臟:構造學概論 12
2 腎臟:功能學概論 14
3 腎臟的胚胎發育 16
4 腎臟疾病的臨床表現 18
5 腎臟:實驗室檢查以及影像學檢查 20
基礎腎臟科學
6 腎臟對鈉離子的調控 22
7 腎臟對鉀離子的調控 24
8 腎臟的酸鹼平衡以及緩衝機制 26
9 腎臟調節酸鹼值的機制 28
10 鈣、鎂、和磷的代謝 30
11 腎臟以及水的調控 32
12 紅血球生成素以及腎臟疾病造成的貧血 34
13 腎臟血管生物學 36
14 腎臟對藥物和有機分子的調節 38
15腎臟藥物學:利尿劑 40
腎臟代謝功能的異常
16 和腎小管運輸相關的遺傳性疾病 42
17 身體鈉離子和水分的調節 44
18 鈉離子和水分的代謝異常 46
19 低血鈉和高血鈉 48
20 水腫狀態:鈉離子和水的過度滯留 50
21 鉀離子代謝的調控 52
22 低血鉀和高血鉀 54
23 二價離子的調控以及鎂和磷酸根離子的異常 56
24 低血鈣和高血鈣 58
25 酸鹼平衡的調節以及酸鹼不平衡時的反應 60
26 酸鹼代謝異常以及代謝性酸血症 62
27 代謝性鹼血症、呼吸性酸血症,以及呼吸性鹼 血症 64
28 腎小管酸血症 66
腎臟疾病的病程發展
29 腎絲球疾病概論 68
30 腎絲球的病理變化和相關疾病 70
31 影響腎絲球的特定疾病 72
32 腎小管間質疾病 74
33 蛋白尿和腎病症候群 76
34 高血壓:造成原因和臨床評估 78
35 高血壓:併發症和治療 80
36 糖尿病對腎臟的影響 82
37 腎血管疾病 84
38 多囊性腎病 86
39 急性腎臟傷害:病生理學 88
40 急性腎臟傷害:臨床要點 90
41 老年人的慢性腎病和腎功能變化 92
42 嚴重的慢性腎病以及腎骨病變 94
43 嚴重慢性腎病:臨床併發症和處置方法 96
44 腎衰竭的透析治療 98
45 腹膜透析和持續性血液過濾 100
46 腎臟移植 102
47 泌尿道感染 104
48 泌尿道結石 106
49 泌尿道癌症 108
50 懷孕對腎臟系統的影響 110
自我測試 病例研究和問題 112
解答 116
索引 121
立即查看
混凝土工程設計規範與解說(土木401-100)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混凝土工程設計規範與解說(土木401-100)
作者: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混凝土工程委員會
出版社:科技圖書
出版日期:2011/11/00
ISBN:9789576554919
內容簡介
混凝土結構可單一或配合其他建材,建造各種土木工程結構體與建築物。鋼筋混凝土結構體具有耐火功能及外型之可塑性外,在建造過程之延續性與結合性亦為其他建材所不及,故而鋼筋混凝土已為最廣泛應用的土木建築材料。鋼筋混凝土之組成為鋼筋、水泥、碎石、砂及水等諸多原始材料,所以鋼筋混凝土結構之設計與施工,均需經過繁複的產製程序方得完成,所以相關的規格與規範之制訂就非常重要。
目錄
第一章 總 則
1.1 符號
1.2 範圍
1.3 設計原則
1.4 載重
1.5 材料
1.6 設計與施工之配合
1.7 混凝土規定抗壓強度
1.8 鋼筋強度限制
1.9 彈性模數
1.10 設計圖說
第二章 分析與設計
2.1 符號
2.2 強度設計法
2.3 設計強度
2.4 設計載重
2.5 分析方法
2.6 ?續受撓構材負彎矩之調整
2.7 勁度
2.8 跨度
2.9 柱
2.10 活載重之分佈
2.11 撓度之控制
2.12 T型梁構造
2.13 ?柵版構造
第三章 撓曲與軸力
3.1 符號
3.2 範圍
3.3 設計基本假設
3.4 設計通則
3.5 受撓構材之橫支撐間距
3.6 受撓構材之最少鋼筋量
3.7 梁與單向版內受撓鋼筋分佈
3.8 深梁
3.9 受壓構材之設計尺寸
3.10 受壓構材之鋼筋限制
3.11 受壓構材之長細效應
3.12 彎矩放大法-通則
3.13 彎矩放大法-無側移構架
3.14 彎矩放大法-有側移構架
3.15 支承版系之受軸力構材
3.16 合成受壓構材
3.17 承壓強度
第四章 剪力與扭力
4.1 符號
4.2 剪力強度
4.3 輕質?料混凝土
4.4 非預力構材之混凝土剪力計算強度
4.5 預力構材之混凝土剪力計算強度
4.6 剪力鋼筋之設計
4.7 扭力設計
4.8 剪力摩擦
4.9 深梁
4.10 托架之特殊規定
4.11 牆之特殊規定
4.12 彎矩傳遞至柱
4.13 版及基腳之特殊規定
第五章 鋼筋之伸展與續接
5.1 符號
5.2 鋼筋之伸展-通則
5.3 受?竹節鋼筋與麻面鋼線之伸展
5.4 受壓竹節鋼筋與麻面鋼線之伸展
5.5 成束鋼筋之伸展
5.6 受?鋼筋標準彎鉤之伸展
5.7 機械式錨定
5.8 受?銲接麻面鋼線網之伸展
5.9 受?銲接光面鋼線網之伸展
5.10 預力鋼絞線之伸展
5.11 受撓鋼筋之伸展-通則
5.12 正彎矩鋼筋之伸展
5.13 負彎矩鋼筋之伸展
5.14 腹筋之伸展
5.15 鋼筋之續接-通則
5.16 受?竹節鋼筋及麻面鋼線之續接
5.17 受壓竹節鋼筋之續接
5.18 柱筋續接之特別規定
5.19 受?銲接麻面鋼線網之搭接
第六章 雙向版系
6.1 符號
6.2 範圍
6.3 定義
6.4 版之鋼筋
6.5 版之開孔
6.6 設計步驟
6.7 直接設計法
6.8 相當構架法
第七章 牆
7.1 符號
7.2 範圍
7.3 通則
7.4 最少鋼筋量
7.5 牆作受壓構材之設計
7.6 牆之經驗設計法
7.7 非承重牆
7.8 牆作地梁之設計
7.9 牆具長細效應之替代設計
第八章 基 腳
8.1 符號
8.2 範圍
8.3 載重與反力
8.4 支承圓形或正多邊形之柱或墩柱之基腳
8.5 基腳彎矩
8.6 基腳剪力
8.7 基腳鋼筋之伸展
8.8 基腳之最小厚度
8.9 柱、牆或墩柱底部力之傳遞
8.10 斜面或階式基腳
8.11 聯合基腳與筏基
第九章 預鑄混凝土構材
9.1 符號
9.2 範圍
9.3 通則
9.4 構材間作用力之分佈
9.5 構材設計
9.6 結構整體性
9.7 接合與支承設計
9.8 混凝土澆注後埋設物
9.9 標記
9.10 儲放、搬運及吊裝
9.11 預鑄混凝土構材之強度評估
第十章 合成混凝土受撓構材
10.1 符號
10.2 範圍
10.3 通則
10.4 支撐
10.5 垂直剪力強度
10.6 水平剪力強度
10.7 傳遞水平剪力之繫筋
第十一章 預力混凝土
11.1 符號
11.2 範圍
11.3 通則
11.4 假設
11.5 受撓構材之使用性需求
11.6 預力鋼筋之容許應力
11.7 預力損失
11.8 撓曲強度
11.9 受撓構材之鋼材量限制
11.10 最少黏裹鋼筋
11.11 靜不定結構
11.12 承受撓曲與軸力之預力混凝土受壓構材
11.13 預力版系
11.14 後?預力鋼腱錨定區
11.15 無黏裹預力鋼筋之防蝕
11.16 後?法套管
11.17 黏裹預力鋼腱之灌漿
11.18 預力鋼筋之保謢
11.19 預力之施加及測定
11.20 後?預力之錨定器與續接器
11.21 外置後?法預力
第十二章 薄殼與摺版
12.1 符號
12.2 範圍及定義
12.3 分析及設計
12.4 材料之規定強度
12.5 薄殼內鋼筋
12.6 施工
第十三章 設計細則
13.1 符號
13.2 鋼筋
13.3 標準彎鉤
13.4 最小彎曲內直徑
13.5 鋼筋間距之限制
13.6 鋼筋之保護層
13.7 柱筋細則
13.8 接頭
13.9 受壓構材之橫向鋼筋
13.10 受撓構材之橫向鋼筋
13.11 乾縮與溫度鋼筋
13.12 結構整體性之要求
13.13 混凝土中管道之埋設
13.14 接縫
13.15 混凝土?版之表面修飾
第十四章 結構物之強度評估
14.1 符號
14.2 強度評估通則
14.3 分析所需構材尺寸與材料性質之決定
14.4 載重試驗程序
14.5 載重準則
14.6 認可準則
14.7 ?低使用載重之核定
14.8 安全措施
第十五章 耐震設計之特別規定
15.1 符號
15.2 定義
15.3 通則
15.4 構架內之撓曲構材
15.5 構架內承受撓曲與軸向載重之構材
15.6 構架之接頭
15.7 預鑄抗彎矩構架
15.8 結構牆與?接梁
15.9 橫膈版與桁架
15.10 基礎
15.11 構架內非抵抗地震力之構材
第十六章 純混凝土構材
16.1 符號
16.2 通則
16.3 限制條件
16.4 接縫
16.5 設計方法
16.6 強度設計
16.7 牆
16.8 基腳
16.9 墩柱
16.10 預鑄構材
16.11 耐震結構中之基礎
附篇A 壓拉桿模式
A.1 符號
A.2 定義
A.3 壓?桿模式設計程序.
A.4 壓桿強度A.5 ?桿強度
A.6 節點區強度
附篇B 鋼筋(含預力)混凝土受撓曲與軸力構材替代設計規定.
B.1 符號及範圍
B.2.6 非預力?續受撓構材負彎矩之調整
B.3.4 設計通則
B.11.2 範圍
B.11.9 受撓構材之鋼筋限制
B.11.11 靜不定結構
附篇C 強度折減因數與設計載重之替代值
C.1 符號及通則
C.2.3 設計強度
C.2.4 設計載重
附篇D 混凝土結構用錨栓
D.1 符號
D.2 定義
D.3 範圍
D.4 一般
立即查看
混凝土工程設計規範與解說(土木401-108)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混凝土工程設計規範與解說(土木401-108)
作者: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混凝土工程委員會
出版社:科技
出版日期:2020/03/00
ISBN:9789576555527
內容簡介
混凝土結構始終在土木建築工程中扮演重要腳色,是最為廣泛使用的結構型式之一,其設計成果與品質要求將直接影響結構物的強度,且亦關係民眾生命財產安全。惟混凝土結構是諸多材料與構件的組合,其材料間須要良好結合,使能一起組成合適構件,且各構件間亦須能發揮整體組合能力,使能理想的依力學原理與結構特性,去承受各種外力與變 形,因此從材料規格、設計分析至施工要求均須要有完整的規定,使混凝土結構能具有 足夠強度、韌性與耐久性,能發揮預期的功能,達到使用目的。
本學會曾獲美國混凝土學會授權,於民國106年出版「ACI 318結構混凝土建築規範與解說」,惟該規範為美國ACI 318-14規範的中文翻譯本,其規範架構、數字單位、章節名稱與編排方式等均依美國ACI 規範,不同於我國過去規範方式與常用單位,因此為使工程界能更容易使用與方便查閱,本學會混凝土工程委員會再依〔土木401-100〕之格式與基 礎,導入ACI 318-14內容,重新編寫本版新規範,期望有助提升與推廣鋼筋混凝土工程,更增進國內各界對最新混凝土結構技術之瞭解,並供工程師在實務工作上採用,並做為我國後續修訂新版結構混凝土設計與施工規範之重要參考。
目錄
第一章 總 則 / 1
第二章 分析與設計 / 9
第三章 撓曲與軸力 / 25
第四章 剪力與扭力 / 53
第五章 鋼筋之伸展與續接 / 101
第六章 雙向版系 / 133
第七章 牆 / 155
第八章 基 腳 / 161
第九章 預鑄混凝土構材 / 167
第十章 合成混凝土受撓構材 / 177
第十一章 預力混凝土 / 181
第十二章 薄殼與摺版 / 211
第十三章 設計細則 / 219
第十四章 既有結構物之強度評估 / 235
第十五章 耐震結構 / 241
第十六章 純混凝土構材 / 293
第十七章 材料之品質要求 / 301
第十八章 耐久性要求 / 319
第十九章 混凝土品質、拌和與澆置 / 327
附篇A 壓拉桿模式 / 343
附篇B 鋼筋(含預力)混凝土受撓曲與軸力構材替代設計規定 / 357
附篇C 強度折減因數與設計載重之替代值 / 365
附篇D 混凝土結構用錨栓 / 369
附篇E 符號與名詞定義 / 415
附篇F 工作應力法 / 433
收回
詳細資料
ISBN:9789576555527
規格:平裝 / 452頁 / 19 x 26 x 2.2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工程類> 土木工程
立即查看
結構混凝土建築規範與解說(ACI 318-14)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結構混凝土建築規範與解說(ACI 318-14)
作者: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
出版社:科技圖書
出版日期:2016/04/00
ISBN:9789868401273
內容簡介
《結構混凝土建築規範 (Building Code Requirements for Structural Concrete)》(簡稱「本規範」)針對混凝土建築結構物及可適用之非建築結構物,提供材料、設計及細節上之最低要求。本規範闡明包括場鑄、預鑄、純混凝土、非預力、預力和合成建造物之結構系統、構材和接頭,其中項目涵蓋:強度、使用性和耐久性之設計與施工;載重組合、載重因數和強度折減因數;結構分析方法;撓度限值;混凝土之機械和黏結式錨栓;鋼筋伸展和續接;施工圖說資料;現場檢查與試驗;評估既有結構強度之方法。本規範亦參考《混凝土薄殼建築規範 (Building Code Requirements for Concrete Thin Shells)》(ACI 318.2)。
本規範使用者會發現 ACI 318-14已大幅改編,並將前版本重新規格化。本次重組之主要目標為在個別專門章節中,提供結構系統或個別構材之所有設計及細部需求,並符合一般設計與施工之過程及順序下安排章節。構材設計共用之資訊及流程,則位於公用章節。
而解說中討論了一些318委員會在發展「結構混凝土建築規範 (ACI 318-14)」條文過程之考量,以下簡稱「規範」或「2014年規範」。對規範使用者可能較不熟悉之新條文或更新條文,也加強了該條文的解釋。此外,也針對前版規範之某些項目提出評論,使本解說獨立於前版。特定條文之評論也依照規範的相應章節號碼進行。本解說並不打算提出有關規範發展過程之完整歷史背景,亦不想提出委員會在制定規範過程,針對學術研究和調查數據之詳細簡歷。然而,提供某些研究數據之參考文獻,給那些想要更深入了解背景資料者。顧名思義,「結構混凝土建築規範」就是要作為一個合法建築規範的一部分,因此必須與那些提供詳細的規定、推薦實務的做法、完整的設計流程、設計輔助工具之文件,在形式和內容上有所不同。
本規範和解說不能取代健全的工程知識、經驗和判斷。建築規範只規定為了公眾健康和安全,必要之最低要求,而本規範即基於這個原則。對於任何結構,所有者或有照設計專業人員可能需要比本規範為保護公共安全所訂必要之最低要求,更高的材料和施工品質,然而,比本規範更低標準是不被允許的。解說將注意力導引至提出建議去執行本規範條款及內容之文獻,但這些文獻和解說不是規範的一部分。本規範不具法律地位,除非它被具有管轄權的政府機構有系統地用於建築設計及施工。當本規範未被採用,即使它不具法律地位,但仍可將它視為優良施工的參考。本規範提供了一個方法,讓合法任命的建築官員或其指定的代表,可藉以建立設計和施工的最低驗收標準。本規範和解說不用於解決業主、工程師、建築師、承包商或者其代理商、分包商、材料供應商或試驗機構之間的紛爭。
目錄
第一章 總則
1.1 ACI 318之範圍 001
1.2 通則 001
1.3 目的 002
1.4 適用性 002
1.5 解釋 004
1.6 建管官員 004
1.7 證照設計專業人員 005
1.8 施工文件與設計紀錄 005
1.9 試驗與檢驗 005
1.10 特殊設計系統、施工或替代施工材料之核可 005
第二章 符號與名詞定義
2.1 範圍 007
2.2 符號 007
2.3 名詞定義 026
第三章 引用標準
3.1 範圍 045
3.2 引用標準 045
第四章 結構系統要求
4.1 範圍 051
4.2 材料 051
4.3 設計載重 051
4.4 結構系統與載重傳力路徑 051
4.5 結構分析 053
4.6 強度 054
4.7 使用性 055
4.8 耐久性 055
4.9 永續性 055
4.10 結構整體性 055
4.11 防火 056
4.12 特定施工類型之要求 056
4.13 施工及檢驗 057
4.14 既有結構物之強度評估 058
第五章 載重
5.1 範圍 059
5.2 通則 059
5.3 載重因數及其組合 060
第六章 結構分析
6.1 範圍 065
6.2 通則 065
6.3 分析模型假設 069
6.4 活載重之分布 070
6.5 非預力連續梁及單向版之簡易分析方法 071
6.6 一階分析 072
6.7 彈性二階分析 080
6.8 非彈性二階分析 081
6.9 有限元素分析可接受度 082
第七章 單向版
7.1 範圍 083
7.2 通則 083
7.3 設計限制 083
7.4 需求強度 085
7.5 設計強度 085
7.6 鋼筋限制 086
7.7 鋼筋細部配置 088
第八章 雙向版
8.1 範圍 093
8.2 通則 093
8.3 設計限制 094
8.4 需求強度 096
8.5 設計強度 101
8.6 鋼筋限制 102
8.7 鋼筋細部配置 105
8.8 非預力雙向格柵版系統 114
8.9 昇版構造 115
8.10 直接設計法 115
8.11 相當構架法 121
第九章 梁
9.1 範圍 125
9.2 通則 125
9.3 設計限制 126
9.4 需求強度 127
9.5 設計強度 130
9.6 鋼筋限制 132
9.7 鋼筋細則 135
9.8 非預力單向格柵小梁系統 144
9.9 深梁 145
第十章 柱
10.1 範圍 147
10.2 通則 147
10.3 設計限制 147
10.4 需求強度 148
10.5 設計強度 149
10.6 鋼筋限制 150
10.7 鋼筋細則 151
第十一章 牆
11.1 範圍 157
11.2 通則 157
11.3 設計限制 158
11.4 需求強度 158
11.5 設計強度 159
11.6 鋼筋限制 162
11.7 配筋細部 163
11.8 面外長細牆分析替代方法 165
第十二章 橫膈版
12.1 範圍 167
12.2 通則 167
12.3 設計限制 169
12.4 需求強度 169
12.5 設計強度 172
12.6 鋼筋規定 178
12.7 鋼筋細則 178
第十三章 基礎
13.1 範圍 181
13.2 通則 182
13.3 淺基礎 185
13.4 深基礎 186
第十四章 純混凝土
14.1 範圍 189
14.2 通則 190
...
立即查看
混凝土工程施工規範與解說 (土木402-94A)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混凝土工程施工規範與解說
作者: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
出版社:科技圖書
出版日期:2007/11/00
ISBN:9789576554346
內容簡介
有鑑於近年來混凝土工程,不論在技術方面或工法上,都有長足之進步與突破,且配合美國ACI 301之改版,本規範蒐集了北、中、南所舉辦過之研習會中各界建言,根據最新之技術發展與相關規定重新編修。其中經過多次的檢討、修正及編審,以嚴謹的態度,將之付梓出版。希望能提供業界工程師們一本執行實務工作時,合乎時宜的重要參考依據。
目錄
第一章 總 則 1-1
第二章 混凝土材料 2-1
第三章 混凝土配比 3-1
第四章 模板工程 4-1
第五章 鋼 筋 5-1
第六章 接縫與埋設物 6-1
第七章 混凝土產製與輸送 7-1
第八章 混凝土澆置 8-1
第九章 混凝土表面修補與修飾 9-1
第十章 混凝土養護與保護 10-1
第十一章 巨積混凝土 11-1
第十二章 預力混凝土 12-1
第十三章 自充填混凝土 13-1
第十四章 噴凝土 14-1
第十五章 品質管制 15-1
第十六章 檢驗及查驗 16-1
第十七章 混凝土施工品質之評定與認可 17-1
第十八章 驗 收 18-1 附篇A 預力混凝土材料試驗 A-1
附篇B 後拉法預力混凝土施預力有關數據之測定 B-1
附錄甲 混凝土常用鋼筋 甲-1
附錄乙 參考標準 乙-1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