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體適能評估與運動處方(Advanced Fitness Assessment and Exercise Prescription (8ed))3/e (3版)
作者: Gibson、Wagner、Heyward
譯者: 林貴福、李水碧、朱嘉華、林嘉志、張正琪、郭育瑄、林瑞興、洪暐、黃泰諭
版次: 3
ISBN: 9789869702461
出版日期: 2020/02
書籍開數、尺寸: 21x26x2.48
重量: 0.92 Kg
頁數: 496
內文印刷顏色: 單色
#觀光與休閒餐旅
#運動、體適能治療/肌動學
#運動管理
#健康科學
#復健醫學
定價: 580
售價: 551
庫存: 庫存: 1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為您推薦

特殊族群運動處方: 慢性病獨特人群與具挑戰性的診斷 (1版)

特殊族群運動處方: 慢性病獨特人群與具挑戰性的診斷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特殊族群運動處方:慢性病,獨特人群與具挑戰性的診斷 ISBN13:9789860610017 替代書名:Exercise prescription for special populations 出版社:易利圖書 作者:布萊恩‧萊托爾茨 譯者:林冠廷 裝訂/頁數:平裝/176頁 規格:20.5cm*12.8cm*1.2cm (高/寬/厚) 出版日:2021/07/01 中國圖書分類:其他治療法 每個運動從業人員都想要為自己的學生制定最佳的客製化運動處方,但這並不容易,特別是當對方有相關的慢性疾病時更是如此。特殊族群運動處方本書根據不同的慢性疾病分類,並且提供合適的運動處方原則,其包含了心臟疾病,糖尿病以及高血壓等患者;也特別針對孕婦,輪椅族群與青少年等特殊族群給予相對應的運動處方建議特殊族群運動處方一書融合了傳統的醫學元素與相關領域參考資料,將內容統整成為一個重點式的分類表格,提供學生與相關工作者例如運動生理師,健身教練或任何於運動中心與醫院相關領域工作者一個最簡單且快速的參考工具

原價: 500 售價: 475 現省: 25元
立即查看
特殊族群運動訓練(修訂版)(NSCA's Essential of Training Special Populations)

特殊族群運動訓練(修訂版)(NSCA's Essential of Training Special Populations)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原價: 500 售價: 475 現省: 25元
立即查看
健康體適能評估標準手冊

健康體適能評估標準手冊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健康體適能評估標準手冊 作者:吳志銘 出版社:易利 出版日期:2008/10/01 ISBN:9789868456518 內容簡介 體適能的推廣與教育是當前行政院體委會、教育部體育司乃至國民健康局的重要施政主軸。體適能分「運動體適能」與「健康體適能」兩大類,前者主要牽涉運動技巧與表現的發揮,而後者則與個人的健康息息相關。其中,健康體適能更是上述各單位強調的重點。 「健康體適能評估手冊」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運動學術組織美國運動醫學會所出版第二版的ACSM’s Health 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Assessment Manual之中譯本。本書介紹的檢測項目相當多元,一共呈現50種測驗項目,項目數約為國內所強調實施重點項目的10倍之多。本書內容之深入詳實,絕對超乎一般人之想像。 如在本書第一章所提的,體適能雖然重要,概念卻相當模糊,非常容易混淆。由於美國運動醫學會是運動醫學與運動科學相當權威的組織,運動能力評估與體能檢測,非常重視檢測規範,希望本書能夠幫助國內同好進一步釐清概念,作為項目選擇與解釋檢測結果的重要參考。透過國人精確的檢測方法與詮釋,提升國人健康與體適能水準。

原價: 600 售價: 570 現省: 30元
立即查看
WATERFIT水中體適能教學手冊 (1版)

WATERFIT水中體適能教學手冊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內容完整解說水中特殊的運動環境,包括水中運動、水中訓練理論與方法、動作設計與變化、課程設計..等. 本書為專業教學書籍,提供準備考證照主要研讀講義,對於想從事水中運動教學的人來說,是一本必備實用的教學工具書

原價: 800 售價: 760 現省: 40元
立即查看
健康體適能指導手冊 (4版)

健康體適能指導手冊 (4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現代生活與健康 運動健康管理 體能評估 應用運動基礎科學 體適能與運動處方 運動安全 ......... 【目錄】 第一章 現代生活與健康 第二章 運動健康管理 第三章 題能評估 第四章 應用運動基礎科學 第五章 體適能與運動處方 第六章 運動安全 第七章 運動指導 第八章 健身運動領導的心理學基礎與倫理規範 第九章 食品營養與體重控制 第十章 代謝的評估 第十一章 特殊族群運動 第十二章 水中體適能

原價: 700 售價: 665 現省: 35元
立即查看
運動科學及體適能實務手冊 (1版)

運動科學及體適能實務手冊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運動科學及體適能實務手冊” 第一版由亞洲運動與健身專業人士學院 (AASFP) 撰寫 THE PRACTICAL GUIDE TO EXERCISE SCIENCE 亞洲運動及體適能專業學院(ASIAN ACADEMY FOR SPORTS & FITNESS PROFESSIONALS, AASFP) 於1992年成立,在過去30多年中,AASFP在專業教育領域及業界成為領導機構,並與不同的院校及商業單位合作,在亞洲區為運動及體適能專業人士及熱愛者提供優質課程、職涯導向及專業發展。 【目錄】 第1章 體適能訓練發展和歷史 第2章 體適能的定義和重要性 2.1 健康相關體適能 2.2 競技運動相關體適能元素 第3章 有氧運動與心肺系統的關係 3.1 心肺系統簡介 3.2 有氧訓練區域 3.3 常見有氧訓練種類 3.4 有氧訓練計劃範例 第4章 有氧及無氧運動與能量系統 4.1 能量的產生與釋放 4.2 三大能量系統的特點 4.3 不同運動項目的能量系統需求 4.4 能量系統的訓練設計 第5章 阻力訓練與神經肌肉系統 5.1 神經系統簡介 5.2 肌肉系統簡介 5.3 提升阻力訓練效果的因素 5.4 常見訓練種類 5.5 同步訓練 5.6 兒童及青少年與阻力訓練 5.7 肌肉疲勞與痠痛 第6章 短期及長期體適能訓練與身體的變化 6.1 無氧訓練的短期反應 6.2 無氧訓練的長期適應 6.3 有氧訓練的短期反應 6.4 有氧訓練的長期適應 第7章 運動營養及健康飲食 7.1 宏量營養素 7.2 微量營養素 7.3 運動時應如何補充水份 7.4 體重管理:飲食與運動的配合 7.5 增加肌肉:飲食與運動的配合 7.6 運動前、中、後的營養需要 7.7 運動營養補充劑的使用 第8章 了解體適能及健康水平:測試及分析 8.1 體適能測試程序及事前篩查 8.2 一般健康相關測試 8.3 體能測試 8.4 精神壓力 8.5 總結 第9章 姿勢及常見功能動作分析 9.1 姿勢分析的分類 9.2 靜態姿勢分析 9.3 功能動作及動態姿勢分析 9.4 肌肉長度及靈活性測試 第10章 訓練前準備、熱身及恢復 10.1 熱身元素及流程 10.2 常用熱身程序 10.3 恢復 第11章 常見心肺功能訓練技巧 11.1 最大攝氧量 11.2 乳酸閾值 11.3 心肺耐力訓練的方法和計劃 第12章 常見柔韌性訓練技巧 12.1 柔韌性提升理念 12.2 一般自主靜態伸展技巧 12.3 被動靜態伸展技巧 12.4 本體感覺神經肌肉促進法 12.5 動態伸展 12.6 自我肌筋膜及泡沫軸放鬆 12.7 關節活動及簡易鬆動術 第13章 常見阻力訓練技巧 13.1 阻力訓練的基本理念 13.2 各類阻力訓練器材特性 13.3 阻力訓練常用系統或分類方式 13.4 常用增肌及肌力訓練動作 第14章 常見高危訓練方式及潛在危險 14.1 訓練動作的三大類別 14.2 常見訓練動作的高危之處 第15章 平衡及核心訓練技巧 15.1 核心穩定 15.2 重要核心穩定肌群及軟組織 15.3 核心穩定及平衡訓練大原則 15.4 核心穩定及平衡訓練矩陣圖 15.5 常見核心穩定訓練技巧 15.6 平衡 15.7 常見平衡訓練技巧 第16章 功能力量訓練技巧 16.1 功能力量訓練 16.2 爆發性功能力量訓練 第17章 健美訓練專門技巧 17.1 促進肌肉生長的五大元素 17.2 加速恢復的策略 第18章 腦適能( 神經認知) 訓練 18.1 姿勢控制之同步雙工/多工訓練 18.2 平衡及穩定之同步雙工/多工訓練 18.3 動作變異及運動記憶印跡優化 18.4 感知認知技巧、反應及決策訓練 第19章 全方位體適能訓練優化系統 19.1 AFTES 模型的結構及元素 19.2 健康及不良的發展階梯 第20章 體重管理及增肌 20.1 有關體重管理的體力活動指引 20.2 增加肌肉對體重管理的好處 20.3 針對肥胖人士的運動建議 第21章 增肌健美訓練方案設計原則 21.1 增肌的基本概念 21.2 分化或分部計劃 21.3 高階增肌訓練法 21.4 睡眠和荷爾蒙分泌的影響 第22章 訓練計劃及方案設計原則 22.1 訓練方案設計流程 22.2 目標設定SMART原則 22.3 制定訓練計劃 22.4 運動選取及訓練方案:FITT 及CO-FIVR-PT 22.5 有氧、能量代謝及心肺訓練方案設計 22.6 抗阻力訓練方案設計 第23章 嶄新訓練方法 23.1 高強度間歇訓練法 23.2 速率為本訓練法 23.3 流行訓練工具列表 第24章 骨骼肌肉損傷及預防 24.1 骨骼肌肉系統損傷的定義與分類 24.2 常見受傷的原因 24.3 常見的運動損傷 第25章 慢性病患者與體適能 25.1 肥胖 25.2 高血壓 25.3 糖尿病 第26章 癌症與體適能 26.1 預防和康復 26.2 簡單了解癌症 26.3 運動處方 26.4 癌症康復者的心理狀態 26.5 與其他醫護和專業人員的溝通 26.6 總結 第27章 女性相關訓練 27.1 20S 27.2 30S 27.3 40S 27.4 50S 27.5 60S 第28章 兒童與青少年體適能訓練 28.1 兒童與青少年階段畫分 28.2 兒童與青少年生長發育特徵 28.3 兒童與青少年長期發展模型及敏感期 第29章 產前產 後體適能訓練 29.1 懷孕期/ 產前體適能 29.2 懷孕期間運動的益處 29.3 運動處方 29.4 產後體適能 29.5 產後運動階段 29.6 總結 第30章 長者體適能訓練 30.1 認識長者身體機能衰退 30.2 長者運動設計原則 第31章 智障人士體適能訓練 31.1 運動及測試指引及建議 31.2 特別注意事項 31.3 智障精英運動員訓練 第32章 矯正姿勢或動作偏離 32.1 頭部前引 32.2 圓肩 32.3 骨盆前傾 32.4 脊柱側彎 32.5 足弓下塌 32.6 膝外翻 第33章 筋膜放鬆、治療及力量訓練 33.1 筋膜線和動作力量輸出的關係 33.2 筋膜的特性 33.3 筋膜放鬆 33.4 常用的筋膜線 33.5 筋膜訓練及伸展的例子 第34章 社區常見體適能訓練 第35章 全民健身對社區的影響 35.1 什麼是全民健身 35.2 市民體能活動水平概覽 35.3 全民健身對社區的影響 第36 章 體適能作為預防醫學中扮演角色 36.1 預防醫學是什麼? 36.2 何謂健康體適能? 36.3 健康體適能的健康方向 36.4 總結 第37章 體適能對精神心理及壓力管理的正面影響 第38章 體適能與腦適能對兒童學習及身體發展的價值 38.1 兒童智力發育水準 38.2 運動影響兒童腦發育 38.3 運動提升兒童認知水準 第39章 COVID-19 期間相關運動及訓練指引 39.1 COVID 期間身體活動參與現況 39.2 COVID 期間的運動及訓練建議 第40章 進修及相關課程 40.1 健身行業的演變及需求 40.2 如何把健身工作成為事業 40.3 教練事業發展的三大範疇 40.4 如何裝備自己與進修的專業階梯 第41章 未來體適能發展 — 科技及人工智能於體適能應用 41.1 傳感器的世界 41.2 擴增及虛擬實境 41.3 人工智能對體適能行業的革命性影響 第42章 體適能相關職業及與其它專業人士合作 42.1 不同專業的角色與責任 42.2 專業相互轉介的概念 42.3 教練與醫護專業 第43章 健身行業與器材的演變 43.1 昔日 43.2 今日 43.3 明日 第44章 健身業務、前景及工作室規劃 44.1 健身業務 44.2 香港健身業前景 44.3 工作室規劃 第45章 法律及道德考慮 45.1 專業責任與保險概念 45.2 優秀教練的五個主要元素 45.3 教練操守

原價: 4300 售價: 4085 現省: 215元
立即查看
運動生理學:體適能與運動表現的理論與應用 (3版)

運動生理學:體適能與運動表現的理論與應用 (3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第12版《Exercise Physiology: Theory and Application to Fitness and Performance》是專為「運動生理學」、「臨床運動生理學」、「人體表現」、「運動學/運動科學」、「物理治療」和「體育」感興趣的學生而規劃。本書經過重大修訂,內容分為:(1)運動生理學;(2)健康與體適能生理學;(3)運動表現生理學。中譯本(第三版)定名為《運動生理學:體適能與運動表現的理論與應用》,特色如下: • 納入最新運動生理學的研究。 • 所有章節均增加新的推薦讀物與參考文獻。 • 增加三個聚焦在「運動是良藥」(Exercise is Medicine, EIM)的新章節。 • 為了改進本書的其餘章節,每一章都包含新的及延伸的討論、新的文字方框,以及增加100多張新的圖示。 • 回顧研究及大量使用臨床應用,清楚呈現運動生理學的最新發展。 • 本書是綜合性教材,適用於一學期、二學期、高年級大學生或研究所的運動生理學課程,教師可以自由選擇最重要的課程內容進行教學。 【目錄】 第一篇 運動生理學(Physiology of Exercise) 第0章 運動生理學簡介(Introduction to Exercise Physiology) 第1章 運動生理學的常用測量(Common Measurements in Exercise Physiology) 第2章 內部環境的控制(Control of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 第3章 生物能量學(Bioenergetics) 第4章 運動代謝(Exercise Metabolism) 第5章 細胞中資訊傳遞與運動後荷爾蒙的反應(Cell Signaling and the Hormonal Responses to Exercise) 第6章 運動與免疫系統(Exercise and the Immune System) 第7章 神經系統:構造與動作控制(The Nervous System: Structure and Control of Movement) 第8章 骨骼肌:結構與功能(Skeletal Muscl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第9章 循環系統對運動的反應(Circulatory Responses to Exercise) 第10章 運動時的呼吸(Respiration during Exercise) 第11章 運動時的酸鹼平衡(Acid-Base Balance during Exercise) 第12章 溫度調節(Temperature Regulation) 第13章 訓練生理學:有氧和無氧訓練的效果(The Physiology of Training: Effect of Aerobic and Anaerobic Training) 第14章 阻力訓練生理學(The Physiology of Resistance Training) 第二篇 健康與體適能生理學(Physiology of Health and Fitness) 第15章 運動是良藥-第1部分:預防慢性疾病(Exercise Is Medicine-Part 1: Prevention of Chronic Disease) 第16章 運動是良藥-第2部分:治療慢性疾病與預防年齡相關生理功能障礙(Exercise Is Medicine-Part 2: Therapy for Chronic Disease and Prevention of Age-related Physiological Dysfunction) 第17章 運動是良藥-第3部分:健康與體適能的運動處方(Exercise Is Medicine-Part 3: Exercise Prescriptions for Health and Fitness) 第18章 營養、身體組成與體重管理(Nutrition, Body Composition, and Weight Management) 第三篇 運動表現生理學(Physiology of Performance) 第19章 影響運動表現的因素(Factors Affecting Performance) 第20章 運動表現的訓練(Training for Performance) 第21章 女性運動員、兒童、特殊群體及高齡運動員的訓練(Training for the Female Athlete, Children, Special Populations, and the Masters Athlete) 第22章 營養、身體組成及運動表現(Nutrition, Body Composition, and Performance) 第23章 運動與環境(Exercise and the Environment) 第24章 增補劑(Ergogenic Aids) 附錄A 計算攝氧量與二氧化碳產生量 附錄B 飲食參考攝取量:能量需求估計 附錄C 飲食參考攝取量:維生素 附錄D 飲食參考攝取量:礦物質與微量元素 附錄E 男性體脂肪百分率估計:肱三頭肌、胸部與肩胛下皮脂厚的總和 附錄F 女性體脂肪百分率估計:肱三頭肌、腹部與腸骨頂皮脂厚的總和 附錄G 運動、日常生活活動與家務活動的代謝當量(MET) 名詞解釋 索引

原價: 1650 售價: 1485 現省: 165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