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丹佛早療模式:促進自閉症幼兒的語言、學習及參與能力 系列名:心理學叢書 ISBN13:9789866001437 替代書名:(Early Start Denver Model for Young Children with Autism--Promoting Language, Learning, and Engagement 出版社:洪葉文化 作者:莎莉˙羅傑斯;吉拉汀˙道森 譯者:姜忠信;劉瓊瑛;朱思穎 裝訂/頁數:平裝/400頁 規格:23cm*17cm*2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14/11/01 中文圖書分類:神經系統疾病;精神醫學 內容簡介 丹佛早療模式是一項對自閉症類幼兒、甚至是自閉症類嬰幼兒階段的綜合式早期療育模式,此模式在促進這些兒童能對他人有自發性的互動(也就是主動性),而能參與到他人之間。目前丹佛早療模式已經累積了不少實徵研究的報告,支持其對自閉症兒童及其家庭帶來的助益。 在台灣逐漸邁向以證據為導向(evidence-based)的早療方案規劃過程中,對丹佛早療模式的認識與學習,在台灣的醫療及教育領域裡,有其時代的重要意義。 卤卤丹佛早療模式奠基於西方發展心理學及應用行為分析的知識及技術,教學策略重視遊戲為本位、關係為核心的實踐方式。本書提供結構化、且容易上手的工作程序,對兒童在個別及團體情境中,促發下列關鍵能力的發展:模仿、溝通、社交、認知、動作、適應行為以及遊戲能力。對每位兒童的個別化教育計畫內容,必須經由丹佛早療模式課程檢核表評估之後才能擬定。 目錄 第一章 當代對嬰兒學習與自閉症之間的認識 嬰兒是如何學習? 大腦發展如何支持社交溝通技能的習取 患自閉症後怎麼影響了腦的發展及學習 早期兒童發展中大腦的改變及之後 早期療育對形塑自閉症腦部發展及成效的角色 第二章 丹佛早療模式綜論 丹佛早療模式的理論基礎 丹佛早療模式課程實務 丹佛早療模式的教學程序 療育成效的證據 針對自閉症類幼兒的療育,丹佛早療模式與其他介入模式的異同 結論 第三章 運用丹佛早療模式 實施場域 主要的服務對象是誰? 由誰提供這項服務? 丹佛早療模式的執行程序 採用整合模式提供介入 專業療育團隊 與家長成為工作夥伴 丹佛早療模式介入之後的轉銜 結論 第四章 擬定短期學習目標 運用丹佛早療模式課程檢核表進行評估 建構學習目標 各領域之間的目標能取得平衡 設定多少目標? 挑選出目標技能的內涵 目標的組成要素 撰寫功能性目標 艾薩克的12週學習目標 結論 第五章 擬定每日的教學目標以及追蹤孩子的進展 為每一個目標規劃周詳的學習步驟 追蹤進展 結論 附錄5. 1 艾薩克的學習目標和學習步驟 第六章 擬定計畫及教學架構 成為玩伴 相互參與的例行活動:教學架構 處理一些無用的行為 組成及規劃療程 孩子一直沒有進步時:決策樹 結論 第七章 建立模仿與遊戲能力 教導模仿 教導遊戲技能 結論 第八章 建立非口語溝通能力 協調性注意力強調溝通 建立自然姿勢動作的使用及理解能力 教導合乎習俗的姿勢動作 結論 第九章 建立口語溝通能力 促進口語的發展 接受性語言 結論 第十章 丹佛早療模式運用於團體場域 考量自閉症幼兒在教室環境中所呈現的特徵 物理環境的安排 規劃每日的課程表及例行活動 教室經營管理 工作人員的規劃及溝通 小團體和大團體教學 教室行為管理 轉換及個人課程表的規劃方法 同儕關係和自我照顧技能的課程 轉銜到幼稚園 結論 附錄A 丹佛早療模式之課程檢核表以及項目說明 前言 實施方式 計分 將評估項目轉換為教學目標 所需要的材料 自閉症幼童之丹佛早療模式課程檢核表 丹佛早療模式課程檢核表:內容項目說明 附錄B 丹佛早療模式教學真確度評分系統實施執行及評分計分 對治療真確度的評分程序 丹佛早療模式 丹佛早療模式真確度評分單 中英名詞對照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共有十三章,前五章介紹溝通障礙相關的基礎知識,包括:語言與溝通障礙、言語產生的機制、語言的習得、語言發展和語言評量。第六章開始主要是以學校、機構和醫院中較常見的溝通障礙為撰寫內容,包括:語音異常(障礙)、發展性語言異常(障礙)、口吃、迅吃、聽力損失和溝通困難(聽覺障礙)、腦性麻痺與溝通障礙、泛自閉症與溝通障礙和重度溝通障礙。每章除了說明其溝通困難的特徵和產生的原因,並提供實用的教學與治療策略和方法。 本書除了新增聽力損失和溝通困難(聽覺障礙)一章,並將發展性語言異常(障礙)一章做大幅度修正。此外,作者將迅吃獨立成章,詳細介紹其定義、特徵和訓練方法,迅吃者的溝通問題比口吃者更為複雜,且缺乏中文相關研究,在本書中有最完整的說明。本書除了採用國際上的最新觀念,包括:ICF、ICD-11(2022)和WHO(2023),讀者容易和國際接軌,還有許多本土研究資料,以及介紹與溝通障礙有關的基因研究和大腦功能研究,可作為溝通障礙課程的用書,也是進行溝通訓練時的最佳參考書。 【目錄】 第一章 語言與溝通障礙 第一節 人類的溝通 第二節 溝通障礙的定義和分類 第三節 語言的內涵 第四節 語言的形式、內容與功能 第五節 溝通障礙發生的可能原因 本章小結 第二章 言語產生的機制 第一節 中樞神經系統 第二節 周圍神經系統 第三節 呼吸與說話 第四節 發聲與構音 第五節 說話產生的過程 本章小結 第三章 語言的習得 第一節 行為理論觀點 第二節 心理語言學觀點:天生論(句法論) 第三節 心理語言學觀點:語意/認知模式 第四節 社會語言學觀點 第五節 產生論觀點 本章小結 第四章 語言發展 第一節 語言的準備期 第二節 語音的發展 第三節 語意的發展 第四節 語法的發展 第五節 語用的發展 第六節 敘事能力的發展 本章小結 第五章 語言評量 第一節 轉介與篩選 第二節 評估流程 第三節 標準化語言評估工具 第四節 語言樣本分析 第五節 語言樣本的深度分析 第六節 溝通障礙鑑定流程 本章小結 第六章 語音異常(障礙) 第一節 語音的組成 第二節 音韻和構音 第三節 語音異常的評量 第四節 語音異常的介入策略 第五節 訓練音韻覺識能力 第六節 語音異常教學實例 本章小結 第七章 發展性語言異常(障礙) 第一節 發展性語言異常的定義和特徵 第二節 發展性語言障礙的原因 第三節 語言障礙的內容 第四節 語言障礙的評量 第五節 語言障礙介入的理論根據 第六節 語言障礙的介入策略一:聽覺理解和記憶 第七節 語言障礙的介入策略二:提升語意和句法能力 第八節 口語表達(敘事)能力 本章小結 第八章 口吃 第一節 口吃的定義和發生學 第二節 影響口吃發生的因素 第三節 口吃的評估與診斷 第四節 口吃治療 本章小結 第九章 迅吃 第一節 迅吃的定義 第二節 迅吃的特徵 第三節 迅吃發生學 第四節 迅吃的評估與診斷 第五節 迅吃的發生率、普遍率與復原率 第六節 迅吃的介入 本章小結 第十章 聽力損失和溝通困難(聽覺障礙) 第一節 聽力損失的定義 第二節 聽力損失的出現率和原因 第三節 聽力損失和聽力異常的分類 第四節 聽力損失者的語言發展和困難 第五節 聽力損失者的介入方法與策略 本章小結 第十一章 腦性麻痺與溝通障礙 第一節 腦性麻痺的定義和發生原因 第二節 腦性麻痺個案的溝通問題和言語特徵 第三節 腦性麻痺個案的語言評估 第四節 腦性麻痺個案的語言介入 本章小結 第十二章 泛自閉症與溝通障礙 第一節 泛自閉症的定義和發生原因 第二節 泛自閉症個案的語言發展和特徵 第三節 泛自閉症個案的語言評估 第四節 泛自閉症個案的語言介入一:多層次教學 第五節 泛自閉症個案的語言介入二:環境教學法 第六節 泛自閉症個案的語言介入三:圖片兌換溝通系統 第七節 泛自閉症個案的語言介入四:視覺式社會故事 第八節 泛自閉症個案的語言介入五:輔助溝通系統 本章小結 第十三章 重度溝通障礙 第一節 溝通能力對重度溝通障礙個案之重要性 第二節 重度溝通障礙的評量和評量結果的應用 第三節 重度溝通障礙個案之溝通技能 第四節 教導重度溝通障礙個案溝通技能的策略 第五節 輔助溝通系統 本章小結 附錄 附錄一 老鼠理髮師 附錄二 語言障礙學生在教室中可能出現的行為 附錄三 語言問題調查表(教師版) 附錄四 語言問題調查表(家長版) 附錄五 言語-動作評估篩檢表 附錄六 音韻覺識訓練課程大綱 附錄七 動畫繪本教學範例 附錄八 聽損帶給我的人生 附錄九 身心障礙個案表現調查表 專業辭彙中英文索引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內容簡介 失語症與相關神經溝通障礙(中文二版)介紹失語症的定義、術語、分類、症狀及神經學,包含可塑性和復原的理論。本書以WHO ICF為框架並側重於循證實踐,新版在此部分提供了完整的介紹。本書也介紹了失語症的最佳評估和介入策略,包含最新的神經心理模式及正式與非正式的評估,以協助語言治療師做出正確的復健選擇。同時,也涵蓋失語症的治療理論,如何進行實證本位的治療,以及輔助溝通系統及電腦化治療在失語症領域之應用。 本書由國際間的專家共同完成,讓讀者可以更全面瞭解神經性溝通障礙與神經性溝通障礙的最新發展。讀者亦可透過個案實例專欄將章節中的理論做出應用,並可透過學習目標來檢視學習狀態,章節中也提供未來方向讓讀者瞭解在該領域的未來發展。 新版特色: ◉新章節:神經學、神經連結系統、與失語症的本質 ◉新章節:治療功效與結果 ◉新章節:與認知-溝通障礙共存 ◉新章節:神經外科中的語言障礙 ◉深入探討ICF架構及EBP 目錄 第一部 失語症 第1章 失語症及相關神經性溝通障礙:基本觀念、處置及科技在失語症領域的使用 第2章 失語症及其治療在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第3章 神經學、神經連結系統與失語症的本質 第4章 失語症的可塑性及恢復 第5章 失語症的正式及非正式評估 第6章 失語症的治療取向 第7章 治療功效與成效 第8章 失語症處置中語言外的認知考量 第9章 聽覺理解障礙與處置 第10章 詞彙提取障礙 第11章 後天性閱讀障礙:建模、評估與治療 第12章 書寫語言及其障礙 第13章 失語症的語句處理障礙 第14章 失語症日常談話:評估與治療 第15章 失語症的生活品質取向 第16章 與失語症共處:以個案為中心的方法 第17章 多元民族的多語組群失語症治療 第二部 失語症相關神經性溝通障礙 第18章 右腦傷相關的溝通障礙 第19章 右腦傷相關的認知障礙 第20章 創傷性腦傷 第21章 失智症及相關認知障礙 第22章 與認知-溝通障礙共存 第23章 神經外科中的語言障礙 第24章 後天性言語失用症 第25章 吶吃的處置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溝通障礙導論:以實證本位觀點為導向 ISBN13:9789864471249 出版社:華騰文化 作者:Robert E.Owens;Kimberly A. Farinella 譯者:林寶貴-等 裝訂/頁數:平裝/416頁 規格:26cm*19cm*2cm (高/寬/厚) 版次:3 出版日:2019/02/01 中文圖書分類:耳鼻喉科 內容簡介 介紹新版本總是令人雀躍。為顧及不同讀者(從老師到學生),我們兢兢業業盡心去達成各方皆可滿意的平衡點。 我們期盼對本書前面幾版非常熟悉的讀者也會跟我們一樣,同意本書是一本有價值的語言病理學與聽力學導論書籍,且其對培育語言治療師與聽力師有深遠的貢獻。 在本書各章中,我們嘗試描述某一特定的障礙與相關的評量及介入方法。除此之外,本書也含括終生的議題與實證本位的語言治療實務,以便讓讀者對溝通障礙有更多深刻的理解。每一種障礙也會以障礙者個人的故事加以補充說明。而每章結尾所提供的建議閱讀材料,則可幫助讀者去探索並獲得更深入的知識。 目錄 第1章 聽語領域、專業人員和個案 第2章 典型與溝通障礙 第3章 說話機轉的解剖與生理學 第4章 兒童期的語言障礙 第5章 語音障礙 第6章 讀寫發展障礙 第7章 成人的語言障礙 第8章 語暢異常 第9章 嗓音與共鳴異常 第10章 運動言語障礙 第11章 吞嚥障礙 第12章 聽力學與聽力損失 第13章 輔助溝通系統 附錄 專業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