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大數據判決考點解讀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刑法大數據判決考點解讀
ISBN13:9786269735358
出版社:波斯納
作者:柚律師
裝訂/頁數:平裝/712頁
規格:23cm*17cm*2.7cm (高/寬/厚)
版次:二版
出版日:2023/08/01
內容簡介
◎判決精選:本書選錄101年到112年6月最新刑事判決,詳盡說明實務的見解。
◎案例思考:藉由改編實際案例,反覆操作練習爭點,掌握最新考題趨勢。
◎爭點核心:清楚點出實務邏輯與學理爭議的不同,迅速建立論證結構。
◎實務點點名:全面篩選重要刑事裁判,比較相關爭點下不同實務見解,建立答題邏輯。
◎學說名言堂:整理學者近期見解並深入說明該爭點議題,掌握刑法學中學術動向。
◎延伸爭點:同主題下一併收錄其餘爭點,通盤的了解該主題爭議。
目錄
二版序
初版序
本書使用方法與特色
第一章 刑法總則
第一節 刑法之解釋與效力
第一項 公務員身分之認定
主 題 公務員身分之類型——公立大學教授是否為公務員?(103年第13次刑庭決議)
第二項 重傷害之認定
主題一 重傷害之概念——其他於身體健康有重大不治或難治之傷害?(84台上6545決)
主題二 重傷害時點之認定?(109台上4701決★)
第三項 刑法之效力
第一款 時的效力
主題一 繼續犯於行為實行時法律有變更?(108台上1179決★)
主題二 從舊從輕原則於法規變更之適用(109台上2479決★)
第二款 地的效力
主題一 地的效力——在我國駐外使領館內犯罪之適用?(58年第1次民刑庭總會決議(二))
主題二 詐騙集團在中國大陸如何適用法律?(108台上334決★)
第二節 犯罪類型
第一項 作為犯與不作為犯
第一款 作為犯
主 題 己手犯(107台上4227決★)
第二款 不作為犯
主題一 故意危險前行為是否能建構保證人地位?(100台上2643決)
主題二 不純正不作為犯之保證人地位(110台上4257決★)
主題三 不純正不作為犯之「作為可能性」(109台上4212決★)
主題四 不純正不作為犯之「因果關係」(106台上3780決★)
主題五 以不作為參與作為犯犯罪時,應論以共同正犯或是幫助犯?(105台上88決)
主題六 過失之不純正不作為犯(110台上5331決★)
第二項 實害犯與危險犯
主題一 危險犯之定義(110台上187決)
主題二 適性犯(105年第18次刑庭決議)
第三項 繼續犯與狀態犯
主 題 繼續犯罪行為中另犯他罪之評價?(102台上235決)
第四項 單一犯與結合犯
主題一 結合數罪間是否需有犯意聯絡?(108台上1197決)
主題二 基礎行為與結合行為之既未遂?(108台上343決)
第三節 犯罪成立
第一項 故意既遂犯
第一款 客觀構成要件
主題一 相當因果關係之審查?(108台上127決)
主題二 累積因果關係?(109台上3578決★)
主題三 擇一因果關係(桃園地方法院104矚重訴12決)
主題四 超越因果關係(臺灣高等法院108交上易414決)
主題五 客觀歸責理論(108台上1808決)
主題六 客觀歸責理論——被害人自我負責(110台上5318決)
第二款 主觀構成要件
主題一 殺人犯意與傷害罪故意之區別(110台上4504決)
主題二 犯意變更與另行起意之區分?(107台上4013決★)
第三款 違法性
主題一 正當防衛——不法侵害現在性之認定?(111台上3235決★)
主題二 正當防衛——侵害時點之判斷(臺灣高等法院108上易173決)
主題三 正當防衛——防衛行為之限制(107台上2968決★)
主題四 正當防衛——挑唆防衛之認定?(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09上訴1569決)
主題五 正當防衛——互毆得否主張正當防衛?(110台上3427決)
主題六 正當防衛——延展型防衛過當之認定?(臺灣高等法院105上易1232決)
主題七 緊急避難——自招危難之容許性?(107台上2618決)
主題八 論強制型之緊急避難(109台上5037決★)
第四款 罪責
主題一 原因自由行為之判斷(108台上1292決★)
主題二 停止服藥與原因自由行為不作為之判斷(110台上3741決★)
第二項 過失作為犯
主題一 過失犯之成立要件(109台上458決)
主題二 過失犯之客觀歸責理論——構成要件效力範圍(110台上3063決★)
主題三 過失犯之客觀注意義務——兼論車前資訊蒐集義務(110台上183決)
主題四 加重結果犯(109台上2948決)
主題五 超越承擔過失——以維冠大樓案為例(107台上1283決★)
主題六 醫療過失之客觀注意判準(107台上4587決★)
第三項 未遂犯
第一款 既遂時點之認定
主 題 故意作為犯之著手判準?(111台上2831決★)
第二款 不能未遂
主 題 行為不能發生犯罪結果,又無危險?(110台上3511決★)
第三款 中止未遂
主題一 己意中止之判準?(108台上2649決★)
主題二 既了未遂和未了未遂之區辨(107台上483決)
主題三 準中止未遂(108台上584決)
主題四 預備犯得否主張中止犯之優惠?(臺灣高院臺南分院109選上更一字45決)
第四節 錯誤論
第一項 構成要件錯誤
主題一 談「所知.所犯原則」(110台上2005決)
主題二 客體錯誤(108台上801決★)
主題三 打擊錯誤(108台上2428決)
主題四 因果歷程錯誤——結果提前發生(107台上847決★)
主題五 因果歷程錯誤——結果延後發生(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108上更一15決)
主題六 空白構成要件錯誤(110台上4120決)
第二項 違法性錯誤
主 題 正面容許構成要件錯誤(106台上3989決★)
第三項 法律層面之錯誤
主 題 直接禁止錯誤與間接禁止錯誤(109台上5405決★)
第五節 犯罪參與論
第一項 間接正犯
主 題 間接正犯之成立(108台上2657決)
第二項 共同正犯
主題一 共謀共同正犯(108台上957決)
主題二 相續共同正犯(106台上527決)
主題三 共同正犯之逾越(110台上3655決)
主題四 共同正犯既未遂的認定與脫離(106台上3352決★)
主題五 過失犯之共同正犯?(107台上2決)
主題六 加重結果犯之共同正犯(110台上4561決)
第三項 共 犯
第一款 教唆犯
主 題 教唆犯與錯誤(89台上1675例)
第二款 幫助犯
主題一 幫助犯之因果關聯(111台上1003決★)
主題二 中性幫助行為(109台上979決★)
第六節 沒收論
主題一 沒收之計算(108台聲108裁★)
主題二 犯罪之孳息(108台抗458裁★)
主題三 共同正犯犯罪所得之沒收(107台上2989決★)
主題四 利得沒收封鎖(108台上562決★)
主題五 沒收之整理(107台上2697決★)
主題六 供犯罪所用之物(106台上1374決★)
第七節 競合論
第一項 行為數
主題一 行為數之區辨(109台上2785決★)
主題二 法益與行為數之計算(109台上3475決★)
主題三 集合犯(108台上2666決★)
第二項 法條競合
主 題 法條競合無刑法第55條但書輕罪的封鎖效果之適用(105年第10次刑庭決議)
...
立即查看
透明的刑法-分則編 (6版)
新版、翻譯版本推薦給您
【簡介】
不同於刑法典以國家法益、社會法益及個人法益的順序編排,本書將考試中最重要的「個人法益」放在第一篇,第二篇則放入「社會與國家法益」,並統稱為「集體法益」。而為了讓大家在考試時能夠迅速地連結每個罪名,作者特地把時常放在一起考的條文,或是可以一併學習的犯罪類型,放在同一個章節下以便大家理解與記憶。
本次改版更新了這一年來公布的憲法法院判決(公然侮辱罪、侮辱公務員罪)、最高法院具參考價值裁判、其他重要判決及其判決事實,也增加112~113年重要國考與法研所考題;已收錄的舊年度解析,亦因實務與學說見解的增補而做調整。
本書將眾多複雜的刑分概念體系化,並且以白話的方式交代理論背景,讓考生得以理解諸多爭議背後的來源,以免流於形式上的背誦,如此也可以在考試上靈活運用。
主要內容架構如下:
一、體系建構輔以實務見解、學者見解說明
主要參考國內學者的教科書與文章,並補充相關的實務見解,重要議題再輔以學者的見解。對於考生而言,熟讀一種體系下的內容已經綽綽有餘,若心有餘力,可再參考阿榮之聲!
二、阿榮之聲打通任督二脈
在刑分的學習上,掌握理論脈絡是打通任督二脈的第一步。阿榮之聲以白話的口吻,讓讀者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整個爭議的脈絡。知道這些脈絡後就可以發現,許多的概念都是互通的,學習刑分的路也可以因此擺脫單純背誦看不懂的緊箍咒了!
三、小撇步釐清觀念
作者以圖表的方式搭配白話文,替讀者解構一些常常容易混淆的概念。
四、TRY IT反覆練習,提升解題實力
一般而言,出題老師會在題目中用某些用語或段落編排來提示考生爭點,而對於爭點的敏感度,必須留意題目中的關鍵字,才能漸漸累積經驗培養爭點意識。如何讓閱卷者一眼看到他要的爭點,便是考生需要多加費心的了。為了讓讀者有更多的機會練習題目,作者挑選許多歷年來的經典試題供讀者反覆練習,加強解題實力。寫完之後請參照《透明的刑法解題書》核對擬答。
另讀者除本書外,建議搭配《透明的刑法-總則編》一起研讀,必可建立完整的刑法體系和打好基礎。
【目錄】
第一篇 個人法益
第一章 殺人、墮胎、傷害及遺棄罪章
第一節 殺人罪章(§271~§276)
第二節 墮胎罪章(§288~§292)
第三節 傷害罪章(§277~§287)
第四節 遺棄罪章(§293~§295)
第二章 妨害自由、性自主及風化罪章
第一節 妨害自由罪章(§296~§308)
第二節 妨害性自主罪章(§221~§229-1)
第三節 妨害風化罪章(§230~§236)
第三章 妨害名譽及信用罪章
第一節 基本概念
第二節 條文解釋
第四章 妨害秘密罪章及相關犯罪
第一節 私的秘密(§315~§316)
第二節 公的秘密(§109、§132)
第五章 妨害性隱私及不實性影像罪
第一節 保護法益
第二節 性影像(§10VIII)
第三節 妨害性隱私罪
第四節 製作不實性影像罪(§319-4)
第六章 財產犯罪
第一節 個別財產利益vs整體財產利益
第二節 侵害個別財產犯罪(一):竊盜罪與侵占罪
第三節 侵害個別財產犯罪(二):搶奪罪、強盜罪及準強盜罪
第四節 侵害個別財產犯罪(三):毀損罪章
第五節 侵害整體財產犯罪(一):恐嚇取財得利罪與擄人勒贖罪
第六節 侵害整體財產犯罪(二):詐欺罪、背信罪及重利罪
第七節 妨礙財產請求權犯罪:贓物罪(§349)
第七章 電腦犯罪
第一節 廣義電腦犯罪vs狹義電腦犯罪
第二節 廣義電腦犯罪:電腦詐欺罪(§339-1~§339-3)
第三節 狹義電腦犯罪:妨害電腦使用罪章(§358~§363)
第二篇 集體法益
第一章 社會法益
第一節 公共危險罪章(§173~§194)
第二節 偽造罪章(§195~§220)
第三節 妨害婚姻及家庭罪章(§237~§245)
第二章 國家法益
第一節 瀆職罪章(§120~§134)
第二節 妨害公務罪章及妨害秩序罪章(§135~§141、§149、§150)
第三節 妨害投票罪章(§142~§148)
第四節 司法罪(§161~§172)
立即查看
票據法
系列名:律司‧高考法制‧法研所
ISBN13:9789578148710
出版社:高點文化
作者:賴宏宗
裝訂/頁數:平裝/656頁
規格:23cm*17cm*3.3cm (高/寬/厚)
版次:11
出版日:2020/11/01
中國圖書分類:公司法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本書為全面性著作,以期使讀者能同時兼顧「實體面的法學實力」及「程序面的答題能力」,作者於此詳加整理教科書、期刊論文、實務見解、教科書例題、國家考試試題、法律研究所考試試題。因作者本身同時兼具學術及實務背景,故本書不但所含內容既廣且深,且作者能以極平易近人的寫作方式,帶領讀者自淺而深地研習票據法,以助讀者兼顧國考及法研所考試之準備。
本書取材及內容涵蓋以下:
(一)教科書部分:本書大量參考梁宇賢、李欽賢、王志誠、曾宛如、王文宇、楊竹生等教授之著作,並整合鄭洋一、曾世雄、陳世榮、鄭玉波、楊與齡、劉興善、施文森等教授之看法,廣度及深度俱足。
(二)期刊論文部分:大量補充學者之文章及特別見解,使讀者省去自行蒐集及重新理解期刊論文之不便。
(三)實務見解部分:收錄重要之實務見解,並為讀者以粗體字標明重點所在,使讀者能快速掌握實務之核心及結論。
(四)試題部分:除解說「教科書例題」、「國家考試試題」之外,並蒐集「法研所考試試題」,細細解說獨特見解之處。
(五)主題式考前重點複習:此單元之內容涵蓋記憶題型及申論題型常考之重點,並整合圖表,使讀者能於考前一天,及考前的一個小時,快速地以「主題式」的方法複習,熟悉考點。
(六)綜合演練專章(一)──律師/司法官考試之「選擇」題型:作者從109~99年試題中挑選具代表性的試題,並說明各選項之正確或錯誤之理由,以使讀者知悉國家考試之出題模式及深度為何。至於全面之考題範圍及解答,建議可搭配作者所著之《考點式票據法一本通》乙書演練。
(七)綜合演練專章(二)──國家考試之「申論」題型:作者為讀者精心挑選多年具代表性、高複雜性之國家考試申論綜合題型試題(本版新增至109年之高考法制及地特法制試題),帶領讀者以分析爭點或判斷試題重心所在之方式,進行完整之解題。
(八)各學者特有學說&法研所考試相關議題:就某些學者獨有之見解,主要出現於法研所試題,作者特意將其與國家考試之共通議題予以區隔,讓讀者能依己需求來加強研讀之範圍。
另建議搭配作者所著之《圖解式法典-票據法》,透過案例分析的圖示方法,釐清複雜的構成要件,並且理解不同法條間之關係與體系,快速掌握法條重點。
目錄
主題式考前重點複習
起手式 基礎功
第壹編 總論
第一章 「票據權利」與「票據關係主體」(主觀面)
第二章 票據之法律關係(客觀面)
第三章 票據行為(一)─基礎說明
第四章 票據行為(二)─票據行為性質之爭論及票據行為之「交付要件」
第五章 票據行為(三)─票據行為之「實質要件」
第六章 票據行為(四)─票據行為之「形式要件」
第七章 票據行為(五)─票據行為之代理
第八章 票據行為(六)─票據行為之特性
第九章 票據之瑕疵─偽造、變造、塗銷、毀損
第十章 票據權利之取得、行使與保全
第十一章 票據之抗辯
第十二章 票據之喪失及救濟
第十三章 票據時效
第十四章 票據之利益償還請求權
第貳編 各論-「匯票」
第一章 概說─意義及種類
第二章 發票
第三章 背書
第四章 承兌
第五章 參加承兌
第六章 保證
第七章 到期日
第八章 付款
第九章 參加付款
第十章 追索權
第參編 各論-「本票」
第一章 概說─意義及種類
第二章 本票之發票
第三章 本票之見票
第四章 本票之強制執行
第五章 甲存本票
第六章 本票準用匯票之規定
第肆編 各論-「支票」
第一章 概說─意義、種類、支票之法律關係
第二章 支票之發票
第三章 支票之付款提示
第四章 支票之付款
第五章 特殊支票之一─保付支票
第六章 特殊支票之二─平行線支票
第七章 特殊支票之三─遠期支票
第八章 支票之追索權
支票準用匯票之規定
附錄一 綜合演練專章(一)-律師/司法官考試之「選擇」題型」
附錄二 綜合演練專章(二)-國家考試之「申論」題型
附錄三 各學者特有學說&法研所考試相關議題
第一章 李欽賢教授之學說
第二章 曾宛如教授之學說
第三章 王志誠教授之學說
第四章 梁宇賢教授之學說
附錄四 票據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總說明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分成「刑法基本概念」、「犯罪論」、「競合論」以及「刑罰論與制裁措施」四個主架構:第一篇到第四篇(刑法ABC講述刑法的基本概念、故意作為犯、過失作為犯、故意與過失不作為犯)屬於「犯罪論」;最後兩篇(競合論、刑罰論與制裁措施)則是在犯罪論後,其中最重要的「犯罪論」和「制裁措施(沒收)」部分,無論如何在考試前一定要弄熟,其他部分也要稍微有個概念,考試時才能得心應手。
本次改版,新增這一年來公布的憲法法庭判決及最高法院具參考價值裁判,並增加112年重要國考試題。本書的特色在於將複雜的刑法概念體系化,並以白話的方式交代理論背景,讓考生得以理解諸多爭議背後的來源,以免流於形式上的背誦,如此也可以在考試上靈活運用。特色如下:
一、體系建構輔以實務見解、學者見解說明
主要參考國內學者的教科書與文章,並補充相關的實務見解,重要的議題再輔以學者的見解。對於考生而言,熟讀一種體系下的內容已經綽綽有餘,若心有餘力,可再參考阿榮之聲!
二、阿榮之聲打通任督二脈
在刑總的學習上,掌握理論脈絡是打通任督二脈的第一步。阿榮之聲正是以白話的口吻,讓讀者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整個爭議的脈絡。知道這些脈絡後就可以發現,許多的概念都是互通的,學習刑總的路也可以因此擺脫單純背誦看不懂的緊箍咒了!
三、小撇步釐清觀念
作者以圖表的方式搭配白話文,替讀者解構一些常常容易混淆的概念。
四、TRY IT反覆練習,提升解題實力
一般而言,出題老師會在題目中用某些用語或段落編排來提示考生爭點,而對於爭點的敏感度,必須留意題目中的關鍵字,才能漸漸累積經驗培養爭點意識。如何讓閱卷者一眼看到他要的爭點,便是考生需要多加費心的了。為了讓讀者有更多的機會練習題目,這個部分挑選許多歷年來的經典考題供讀者反覆練習,加強解題實力。寫完之後請參考《透明的刑法解題書》核對答案。
另讀者除研讀本書之外,可相互配合《透明的刑法-分則編》一起研讀,相信即可充分應付所有考試。
【目錄】
第一篇 刑法ABC
第一章 刑法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刑法的效力與解釋
第三章 犯罪之基本類型
第二篇 故意作為犯
第一章 犯罪階層體系
第二章 刑法上的行為
第三章 客觀構成要件(一):因果關係與客觀歸責
第四章 客觀構成要件(二):未遂犯與預備犯
第五章 主觀構成要件:故意與意圖
第六章 違法性
第七章 罪責
第八章 刑法上之錯誤
第九章 正犯與共犯
第三篇 過失作為犯
第一章 犯罪階層體系
第二章 無認識過失vs有認識過失
第三章 不法構成要件
第四章 違法性
第五章 罪責
第四篇 故意與過失不作為犯
第一章 純正不作為犯vs不純正不作為犯
第二章 不純正不作為犯(§15) 第五篇 競合論
第一章 基本概念
第二章 行為數的計算
第三章 法益數的計算
第四章 行為單數的競合
第五章 行為複數的競合
第六章 新舊法之適用
第六篇 刑罰論與制裁措施
第一章 刑罰論
第二章 沒收
立即查看
【透明的刑法概要】重點整理 (3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的特色在於將眾多複雜的刑法概念體系化,並且以白話的方式交代理論背景,讓想考四等國考或三四等移民特考的考生,得以理解諸多爭議背後的來源,以免流於形式上的背誦,如此也可以在考試上靈活運用。
本書內容主要架構如下:
一、體系部分
主要參考自國內學者的教科書與文章,並補充相關的實務見解,在重要的議題再輔以學者的見解。對於考生而言,熟讀一種體系下的內容已經綽綽有餘,若心有餘力,可再參考「阿榮之聲」!
二、阿榮之聲
讀完各種見解的爭議後,若還覺得霧煞煞,或覺得這個議題與某個爭點很類似,甚至被混淆了。「阿榮之聲」正是以白話的口吻,讓讀者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整個爭議的脈絡。知道這些脈絡後就可以發現,許多的概念都是互通的,學習刑法的路也可以因此擺脫單純背誦看不懂的緊箍咒了!
三、小撇步
有時候把爭議讀到滾瓜爛熟後,仍然沒辦法在考試時立即反應,其實是因為對於同一個爭點而言,讀書與答題的切入面向可能不一樣,作者會在這個部分提供一些考試時比較能夠快速切入爭點的「小撇步」供大家參考。
四、練習要趁熱
本書蒐集了近10年重要考古題,包括「選擇題」與「實例題」,讀者可藉此測試自己是否已弄懂這些問題,並且嘗試找出其中的考點,然後思考如何編排實例題答案。
寫完之後要去哪裡找實例題的擬答?請參考《透明的刑法解題書》吧!
【目錄】
第一編 總則編
第一篇 刑法ABC
第一章 刑法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刑法的效力與解釋
第三章 犯罪之基本類型
第二篇 故意作為犯
第一章 犯罪階層體系
第二章 刑法上的行為
第三章 客觀構成要件(一):因果關係與客觀歸責
第四章 客觀構成要件(二):未遂犯與預備犯
第五章 主觀構成要件:故意與意圖
第六章 違法性
第七章 罪責
第八章 刑法上之錯誤
第九章 正犯與共犯
第三篇 過失作為犯
第一章 犯罪階層體系
第二章 無認識過失vs有認識過失
第三章 不法構成要件
第四章 違法性
第五章 罪責
第四篇 故意與過失不作為犯
第一章 純正不作為犯vs不純正不作為犯
第二章 不純正不作為犯(§15)
第五篇 競合論
第一章 基本概念
第二章 行為數的計算
第三章 法益數的計算
第四章 行為單數的競合
第五章 行為複數的競合
第六章 新舊法之適用
第六篇 刑罰論與制裁措施
第一章 刑罰論
第二章 沒收
第二編 分則編
第一篇 個人法益
第一章 殺人、墮胎、傷害及遺棄罪章
第二章 妨害自由、性自主及風化罪章
第三章 妨害名譽及信用罪章
第四章 妨害秘密罪章及相關犯罪
第五章 妨害性隱私及不實性影像罪
第六章 財產犯罪
第七章 電腦犯罪
第二篇 集體法益
第一章 社會法益
第二章 國家法益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的特色在於將眾多複雜的刑法總則概念體系化,且以白話方式交代理論背景,使得考生得以理解諸多爭議背後的來源,以免流於形式上的背誦,如此也可在考試上靈活運用。
目前市面上亦缺乏專為轉學考設計的解題參考書,本書特在各章後附上近年各校轉學考經典試題,並給予解題架構,以提供考生練習考古題時參照使用!
本書主要架構如下:
一、內文整理
內文裡的每一字、每一句及每段語句的前後連結,都不只是把別人的說法複製貼上,全部是比較過各方說法後,把最精確、最清楚的描述放進來並附上註腳。
二、阿榮之聲
「阿榮之聲」以白話的口吻,讓讀者能清楚知道整個爭議的脈絡,以及如何去理解這些甲說乙說丙說。除此之外,作者也收錄一些進階的爭議和學說,有興趣或考法研所的人可以特別注意這塊。
三、小撇步
有時把爭點讀到滾瓜爛熟後,仍無法在考試時立即反應,其實是因為對於同一個爭點而言,讀書與答題的切入面向可能不一樣,作者特在「小撇步」提供一些考試時較能快速切入爭點的撇步給大家參考。
四、範題精選
各章後蒐錄近幾年轉學考試題,讀者可藉此測試自己是否有讀懂該章的爭議,並且嘗試找出其中的關鍵字,再思考如何寫出自己的答案。若還有一些解題上的問題,請參考作者另著之《透明的刑法解題書》,可迅速增強應試答題的能力。
【目錄】
第一篇 刑法ABC
第一章 刑法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刑法的效力與解釋
第三章 犯罪之基本類型
第二篇 故意作為犯
第一章 犯罪階層體系
第二章 刑法上的行為
第三章 客觀構成要件(一):因果關係與客觀歸責
第四章 客觀構成要件(二):未遂犯與預備犯
第五章 主觀構成要件:故意與意圖
第六章 違法性
第七章 罪責
第八章 刑法上之錯誤
第九章 正犯與共犯
第三篇 過失作為犯
第一章 犯罪階層體系
第二章 無認識過失vs有認識過失
第三章 不法構成要件
第四章 違法性
第五章 罪責
第四篇 故意與過失不作為犯
第一章 純正不作為犯vs不純正不作為犯
第二章 不純正不作為犯(§15)
第五篇 競合論
第一章 基本概念
第二章 行為數的計算
第三章 法益數的計算
第四章 行為單數的競合
第五章 行為複數的競合
第六章 新舊法之適用
第六篇 刑罰論與制裁措施
第一章 刑罰論
第二章 沒收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