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實體法與程序法爭議問題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民事實體法與程序法爭議問題
作者:楊淑文
出版商:元照
ISBN:9789574168231
立即查看
民事程序法爭點理論與實務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內容主要就民事程序法重要與新穎的爭點,進行重要理論、實務與案例之分析,並設計實用性之圖表以供參考。探討重要爭點如下:訴訟標的理論、違約金過高及與有過失、一貫性審查與爭點整理與法院闡明義務、第二審當事人變更追加要件、獨立第三人反訴、言詞辯論終結後繼受人既判力與爭點效、代位訴訟、連帶債務、連帶保證、準公同共有債權、袋地通行權共同訴訟之爭議、醫療訴訟與商品瑕疵舉證減輕、既判力、爭點效與參加效之爭議。
此外,尚就契約損害賠償、共同侵權行為與法人侵權行為與訴訟法結合之爭議進行分析。於家事事件部分,則著重家事訴訟與家事非訟事件之定性、未成年子女聽審請求權保障、婚姻訴訟事件、親子關係訴訟事件、終止收養關係事件、婚姻非訟事件、親子非訟事件、扶養費事件與暫時處分事件相關重要爭點之分析。
【目錄】
序 言
導 論
◎民事程序法理論與實務之重要爭點(從民事訴訟法學方法論觀察民事訴訟之重要爭點)/1
一、法條文義的探求/1
二、民訴法第63條第1項與第2項:參加效/8
三、規範漏洞之填補/12
四、類型與體系之建立/19
五、體系解釋──實體法與訴訟法之連結/28
六、修法論/37
爭點1 處分權主義適用理論與實務之爭點
壹、基本概念解析/43
一、處分權主義之意義、根據與內容/43
二、處分權主義缺點之補救──法院闡明義務之履行/46
三、補充處分權主義法院闡明義務內涵與界限實例之類型化/48
四、處分權主義與訴訟標的理論/50
貳、案例解說/59
爭點2 訴訟標的理論與重複起訴之禁止/61
爭點3 辯論主義與協同主義適用理論與實務之爭點
壹、基本概念解析/74
一、前 言/74
二、辯論主義之意義/74
三、辯論主義之根據/75
四、辯論主義之三命題/76
五、辯論主義之補充/76
六、德國立法實務與通說採取辯論主義,而非協同主義/77
七、修正辯論主義與協同主義於我國爭論之狀況/79
八、與有過失相關爭議問題/88
貳、案例解說/89
爭點4 違約金過高辯論主義與法院闡明義務適用之爭議
壹、爭 點/92
貳、基本概念解析/92
一、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497號民事判決/92
二、違約金過高之事實是否有辯論主義之適用?/95
三、第一審被告未主張違約金過高之事實,其可否於第二審再提出此項主張?/97
四、違約金過高抗辯法院闡明義務之問題?/98
五、違約金過高事實之主張責任與舉證責任/99
參、案例解說/99
爭點5 事實主張一貫性、爭點整理與法院闡明義務
壹、基本概念解析/102
一、民事訴訟新程序基本原則──第一審程序充實與集中原則/102
二、言詞辯論準備程序與調查證據程序及主要言詞辯論程序(主要期日)兩階段之區分/112
三、爭點整理方式與爭點曉諭義務/115
貳、案例解說/117
一、事實主張欠缺一貫性法觀點闡明義務與訴訟標的及訴之聲明變更闡明義務/117
二、就事實上爭點曉諭義務部分/118
爭點6 第二審當事人變更、追加與第三人反訴
壹、當事人變更追加容許要件/122
一、過去實務見解:依照客觀訴之變更追加相同容許要件判斷/122
二、新實務見解:最高法院106年度第13次民事庭會議決議/126
三、本文見解/129
四、第一審與第二審變更或追加被告相關案例之說明/132
貳、第二審提起獨立第三人反訴爭議問題/135
一、第三人反訴的兩種類型/136
二、第一審獨立第三人反訴/137
三、第二審獨立第三人反訴/139
參、案例解說/141
爭點7 獨立第三人反訴
壹、爭 點/143
貳、解 析/143
一、獨立第三人反訴之意涵/143
二、第一審獨立第三人反訴之容許性/143
三、第二審獨立第三人反訴之容許性/145
四、案例解說/146
爭點8 連帶債務共同訴訟之爭議
壹、基本概念解析/148
一、普通共同訴訟與必要共同訴訟之區分標準/148
二、固有必要共同訴訟與類似必要共同訴訟區分之標準/150
三、連帶債務共同訴訟型態之爭議/151
四、不真正連帶債務共同訴訟型態之爭議/159
貳、案例解說/160
爭點9 連帶債務共同訴訟人上訴與撤回上訴之效力
壹、連帶債務人訴訟行為之效力/163
一、實務見解是否採取類似必要共同訴訟說之看法?非基於個人關係抗辯可否直接適用我國民訴法第56條之規定?/164
二、連帶債務人主張非基於個人關係抗辯之情形,可否準用我國民訴法第56條之規定或者類推適用第56條之規定?/164
三、是否有必要為連帶債務共同訴訟創設出一個特殊共同訴訟類型?/165
貳、連帶債務人上訴之效力/165
參、連帶債務人之上訴人撤回上訴之效力/167
肆、案例解答/168
一、乙就共同侵權行為判決部分提出上訴,其效力是否及於丙、丁?/168
二、乙撤回上訴之效力是否會及於丙、丁?/168
三、丁就僱用人侵權行為判決之部分提出上訴,其效力是否會及於乙、丙?/169
四、丁撤回上訴之效力是否會及於乙、丙?/169
爭點10 主債務人與連帶保證人共同訴訟型態之爭議問題
壹、爭 點/171
貳、基本概念解析/172
一、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2466號判決之見解/172
二、連帶保證債務性質之實體法爭議/174
三、主債務人與連帶保證人共同訴訟型態之爭論/177
參、案例解說/181
爭點11 共同訴訟型態之爭議問題──準公同共有債權共同訴訟
壹、基本概念之解析/183
一、準公同共有債權共同訴訟/183
二、請求共有物返還共同訴訟之爭議問題/187
三、裁判分割共有物訴訟之爭議問題/189
四、袋地通行權訴訟類型與共同訴訟型態之爭議/191
貳、案例解說/194
一、準公同共有債權共同訴訟/195
二、確認共有所有權存在之訴/196
三、共有物返還訴訟(分別/公同)/196
爭點12 裁判分割共有物訴訟(一)形成訴訟說之立場
壹、基本概念解析/200
一、請求分割共有物之要件/200
二、訴請法院裁判分割共有物之要件/200
三、裁判分割之方法/201
四、共有物分割之效力/202
五、形式形成訴訟之學說主張/203
貳、案例解說/205
爭點13 裁判分割共有物訴訟(二)給付訴訟說之立場
壹、基本概念解析/210
一、給付之訴、確認之訴或形成之訴──給付判決、確認判決或形成判決/210
二、訴訟類型之具體判斷基準──主要以實體法上之權利性質或狀態決定/211
三、判決分割共有物之性質/212
貳、案例解說/213
參、訴訟種類與判決分割共有物之訴/214
爭點14 請求履行分割協議之訴訟/215
爭點15 將來給付之訴
壹、爭 點/217
貳、基本概念解析/218
一、訴訟類型/218
二、將來給付之訴之立法方式/218
三、將來給付之訴之三種不同類型/219
參、案例解說/221
爭點16 代位訴訟
壹、基本概念解析/223
◎關於代位訴訟之相關問題/223
貳、案例解說/226
爭點17 特定繼受既判力主觀範圍之劃定與運用
壹、爭 點/231
貳、解 析/231
一、訴訟繫屬中之特定繼受/231
二、案例解答/234
爭點18 非基於己意喪失占有之善意取得與既判力主觀範圍之擴張
壹、基本概念解析/236
一、動產善意取得之正當化基礎/236
二、我國民法第949條回復請求權之問題/237
三、非基於己意喪失占有之善意取得與既判力主觀範圍之關係/242
貳、案例解析/244
爭點19 醫療訴訟舉證責任分配與舉證減輕
一、醫療瑕疵之舉證責任分配與舉證減輕/250
二、責任成立因果關係舉證責任分配與舉證減輕/251
爭點20 交通事故與商品瑕疵事件舉證責任分配與舉證減輕
一、商品瑕疵、瑕疵領域、過失與責任成立因果關係舉證責任分配與舉證減輕/255
二、甲駕駛行為之過失舉證責任分配與舉證減輕/257
三、甲駕駛行為之責任成立因果關係有舉證責任未轉換之舉證減輕的適用/258
爭點21 醫師用藥瑕疵與藥師調劑瑕疵之舉證責任問題
壹、醫師用藥瑕疵之舉證責任問題/261
貳、藥師調劑瑕疵之舉證責任問題/263
參、案例解答/265
爭點22 既判力理論與實務之爭議
壹、基本概念解析/267
一、既判力客觀範圍/267
二、既判力主觀範圍/270
貳、案例解說/280
爭點23 爭點效之爭議
壹、基本概念解析/282
一、爭點效之意義與目的/282
二、爭點效之性質──與既判力性質之不同/282
三、爭點效之要件/284
四、爭點效之客觀範圍/285
五、爭點效主觀範圍/286
六、爭點效承認與否之考量因素/286
貳、案例解說/288
爭點24 輔助參加、訴訟告知與法院職權通知之確定判決效力
壹、基本概念解析/290
一、參加效之明文規定/290
二、輔助參加人、受訴訟告知之人與法院職權通知之人與被輔助當事人之間確定判決效力/291
三、他造當事人間與輔助參加人、受訴訟告知之人與受法院職權通知之人間可否發生既判力與爭點效之爭議/292
貳、案例解說/295
爭點25 對僱用人侵權行為與契約債務人損害賠償請求與訴訟法訴訟標的理論
壹、案例解說/298
貳、實體法給付請求權與訴訟法之關係/303
爭點26 法人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與訴訟法舉證減輕之爭議問題
壹、基本概念解析/309
一、實務見解/309
二、學說見解/311
貳、案例解說/318
爭點27 共同侵權行為請求與共同訴訟
壹、基本概念解析/329
一、共同侵權行為共同訴訟型態於學說上之爭論狀況/329
二、本文見解/330
貳、案例解說/333
爭點28 債務不履行損害賠償、契約解除與訴訟救濟之方式
壹、基本概念之解析/335
一、因違反債之關係義務而生損害賠償請求權之規範設計/335
二、契約之解除/352
貳、案例解說/354
參、圖 表/362
一、債務不履行損害賠償請求權之構成要件/362
二、給付遲延/364
三、給付不能/364
四、不完全給付/364
五、給付拒絕/365
六、對債權人契約上債務不履行損害賠償請求權較為有利(包括先契約義務違反之情形)/365
七、以義務違反為核心之損害賠償與契約之解除/366
八、不完全給付之損害賠償請求權與物之瑕疵擔保損害賠償請求權/367
爭點29 買賣標的物之瑕疵不能修補之實體法律關係與客觀訴之合併、變更及追加/373
爭點30 買賣標的物之瑕疵可修補瑕疵情形之實體法律關係與訴訟標的理論之運用(重複起訴之禁止)
壹、基本概念之解析/386
貳、案例解說/392
爭點31 承攬工作物之瑕疵可修補情形之實體法律關係與訴訟標的理論之運用(既判力)
壹、基本概念解析/398
一、修補優先原則/398
二、承攬人未於期限內修補之法律效果/399
三、加害給付損害賠償請求權與消滅時效期間/401
貳、案例解說/403
爭點32 給付遲延、給付不能與客觀預備合併/407
爭點33 家事訴訟事件──婚姻訴訟事件
壹、基本概念解析/415
一、導 論/415
二、婚姻事件/416
三、裁判離婚訴訟事件/422
四、家事財產訴訟事件/432
貳、案例解說/433
爭點34 家事訴訟事件──親子關係訴訟事件
壹、基本概念解析/435
一、親子關係事件/435
二、否認子女訴訟/438
三、法理適用/442
四、認領子女之事件/442
貳、案例解說/443
爭點35 終止收養關係事件爭議問題之探討
壹、爭 點/446
貳、未成年人終止收養關係事件究為家事訴訟事件抑或家事非訟事件之爭議/446
參、成年人終止收養關係事件究為家事訴訟事件抑或家事非訟事件之爭議/447
一、實務見解/447
二、學說見解/450
肆、本文之綜合評估/452
伍、案例解說/458
爭點36 家事非訟事件──婚姻非訟事件
壹、基本概念解析/461
一、婚姻非訟事件之適用範圍/461
二、扶養費爭議問題/462
三、婚姻非訟扶養費事件之和解/465
四、基礎法律關係之闡明義務/466
貳、案例解說/466
爭點37 家事非訟程序──親子非訟事件與暫時處分事件
壹、基本概念解析/468
一、親子非訟事件/468
二、暫時處分事件/478
貳、案例解說/508
爭點38 扶養費請求金額之聲明拘束性
壹、基本概念解析/513
一、扶養請求之爭執性與聲明拘束性之適用/513
二、婚姻扶養費請求金額聲明之拘束性/514
三、未成年子女扶養請求金額聲明之拘束性/515
貳、案例解說/516
爭點39 扶養事件事實與證據提出之基本原則
壹、基本概念解析/518
一、德國扶養事件之事實與證據提出基本原則/518
二、我國扶養事件之事實與證據提出原則/519
貳、案例解說/521
爭點40 扶養事件舉證責任分配與舉證減輕
壹、基本概念解析/523
一、扶養費請求事件舉證責任分配與舉證減輕之爭議問題/523
二、扶養費請求事件之舉證責任分配與舉證減輕/524
貳、案例解說/530
爭點41 家事事件之合併、追加與移送
壹、爭 點/534
貳、基本概念解析/534
一、家事事件合併、移送與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之保護/534
二、家事事件之追加、移送與身分關係迅速終結利益及審級利益之保護/536
參、案例解說/537
爭點42 第二審家事事件請求之追加與反請求
壹、基本概念解析/540
一、於第二審離婚事件為剩餘財產分配請求之追加或反請求/540
二、於第二審為確認婚姻關係存在之反請求/541
三、於家事非訟事件之抗告審為扶養費聲請之追加/542
貳、案例解說/543
立即查看
程序理論之創新與踐行—民事程序法學之方法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民事程序法學應協同審判實務促進民事保全、訴訟及執行等法規範之形成和發展。為此,針對法解釋及法續造之緊迫議題,運用周延的法律思維與現代的法學方法,提出具說服力之開創性論述,乃斯學所不能迴避之課題。本書即係克盡此項法學任務,就晚近十大爭議程序問題,提供現行法制下較為完善之解決方案,以踐行程序理論之創新。
【目錄】
序言 I
第1章 執行力客觀範圍及其擴張之學說理論上發展 1
第2章 拍賣最高限額抵押物裁定之執行力客觀範圍擴張 31
第3章 人壽保險解約金債權之扣押及變價 73
第4章 宣告終止收養關係事件之非訟化審理 109
第5章 成年養子女終止收養事件之程序法理交錯適用 133
第6章 附帶民事訴訟之訴權保障 167
第7章 對起訴時已卸任董事之裁判解任訴權 211
第8章 民事程序法學之方法 253
第9章 請求確認袋地通行權之訴權保障與上訴效力 295
第10章 抵銷抗辯之上訴權保障 341
第11章 上訴權之要件及裁判 381
第12章 商業事件假扣押債務人之抗告權保障 415
事項索引 457
實務索引 471
立即查看
民事訴訟法之解釋方法論: 民事程序法焦點論壇. 第十七卷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來自無,去至無,理法無常,虛實交錯,結論自明,諭示為主,無待論證,是為玄學。惟人間之學,當重於溝通及理解,結論之合理正當及具說服力,應係立基於裁決者論證過程之合理性及檢驗可能性。而在法學方法上,若欠缺法權力決定之授者與受者間存在一可溝通性、可檢驗性之足以透明化擔保之方法論,則法治國之法安定性,便難獲周全,又豈能不慎哉?
【目錄】
主編序 i
民事訴訟法解釋方法論引言稿 姜世明 001
民事訴訟之法律續造──以客觀訴之合併中一訴訟標的專屬管轄之管轄權決定為例 吳從周 061
程序法規範解釋與法續造之界限──最高法院110年度台簡抗大字第33號民事大法庭裁定(終止收養事件之定性)之評析 魏大喨 085
法學方法與民事程序法 游進發 123
行政訴訟之訴訟參加與民事訴訟之訴訟參加之比較 張文郁 147
民事訴訟現行法學方法論爭議問題之研究 劉明生 187
上訴的經濟分析探微 曹志勛 233
爭點效之研究──自美國法反思 王怡蘋 261
立即查看
民事訴訟中之秘密保護: 民事程序法焦點論壇. 第十六卷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本書特色
民事訴訟中秘密保護之議題,依隨對於當事人之事證開示義務之理解及非負舉證責任一造當事人之事案解明義務之理論發展,在民事訴訟場域之重要性,與日俱增。尤其若一國對於證據偏在理論之適用要件,忽略其須配合領域理論及須要求應負舉證責任一造當事人對於其未能掌握事證係屬不可歸責,而對不負舉證責任一造有任意性課以事案解明義務,則破壞隱私及窺伺營業秘密之事便啟其端,而有另尋節制之必要。亦因此,在諸多國家,迄今仍多致力研究此一議題,值得重視。
目錄
主編序 i
民事訴訟中當事人隱私及營業秘密之保護──引言稿 姜世明 001
文書提出義務之適用範圍──觀察民事訴訟法第344條第1項第5款「就與本件訴訟有關之事項所作者」修法後之實務發展 吳從周 039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344條第1項第5款文書提出義務範圍與功能之研究 劉明生 075
日本における民事訴訟手続IT化と秘密保護 町村泰貴 109
日本民事裁判IT化改革與秘密保護 町村泰貴 譯者:張子弦 143
大陸民事訴訟中的秘密保護──以《個人信息保護法》的施行為背景 歐元捷 171
日本民事訴訟程序上秘密保護之規範 劉玉中 203
美國聯邦保護營業秘密法(DTSA)之檢視──以單方扣押為中心 徐應松 239
美國民事訴訟之秘密保護 葉庭嘉 291
民事訴訟法上情報請求及秘密保護──比較法觀察 李冠儀 327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