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工程數學(上)( Kreyszig: Advanced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10/E)10/e (10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原文書資訊
書名:Advanced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台灣版) 10/E 2018 <Wiley>
作者: Kreyszig
ISBN: 9781119934165
出版社: John Wiley
出版年: 2018年
中文書資訊
書名: 高等工程數學(上) Advanced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高等工程數學(下) Advanced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作者: Kreyszig / 江昭皚
ISBN: 9789572185100,9789572186404
出版社: 全華
出版年: 2012年
立即查看
高等工程數學(下) (10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原文書資訊
書名:Advanced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台灣版) 10/E 2018 <Wiley>
作者: Kreyszig
ISBN: 9781119934165
出版社: John Wiley
出版年: 2018年
中文書資訊
書名: 高等工程數學(上) Advanced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高等工程數學(下) Advanced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作者: Kreyszig / 江昭皚
ISBN: 9789572185100,9789572186404
出版社: 全華
出版年: 2012年
立即查看
軍事倫理: 從觀念到實踐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軍事倫理:從觀念到實踐
ISBN13:9789865221560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尤淑如;康經彪;張文杰;厲復霖
裝訂/頁數:平裝/400頁
規格:23cm*17cm*1.2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0/09/25
中國圖書分類:職業倫理
內容簡介
教學是教育活動的核心,而教材則是教與學的核心,因此想要提升教學的品質與成效,首先就要從編撰符合教學需求的教科書上著手。軍事倫理之教學必須結合道德培養、倫理認知、法治服從與實踐例證,方可藉以培育軍事美德,成就一位有人性、能「慎獨」的卓越軍人,因此在教學上必須透過倫理學理論、軍事實務與主、客觀條件及情境互動的軍事倫理決策分析,才能使學生明瞭軍事倫理規範的重要性與實用性。
本書的章節設計,依序區分「認識軍事倫理」、「武德思想的歷史內涵及其現代意義」、「軍人倫理」、「軍隊倫理」、「廉政倫理」、「軍事倫理規範與實踐的法制化」、「戰爭倫理:正義戰爭思想與實踐」、「軍事倫理的實踐技術」八個章節,其編排是考量教師在教學實務的需要,及利於學生學習進度的安排進行規劃,此外,本書還加入了國防廉政相關的各項內容,以符合當前社會對軍隊的期許。透過本書,期望使讀者了解當代軍事專業倫理的核心價值與規範趨勢,省察國軍軍事倫理體系,據以暸解軍事專業倫理的知識基礎,並進而培養其具備軍事專業倫理的正確觀念,使軍事倫理價值觀念深植於軍校生及國軍官兵心中,確達「培養有為有守之典型幹部與現代化軍人」的武德教育目標。
目錄
主任序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推薦序三
推薦序四
作者序
第一章 認識軍事倫理
第一節 「軍事倫理」的定義
第二節 軍事倫理的特質
第三節 軍人倫理
第四節 軍隊倫理
第五節 整體軍事倫理的範疇
第六節 軍事倫理的功能和價值
第二章 武德思想的歷史內涵及其現代意義
第一節 傳統武德思想的緣起
第二節 先秦兵家的武德思想
第三節 先秦儒家的武德思想
第四節 儒兵融合的型範
第五節 現代知識軍人的革命志氣
第三章 軍人倫理
第一節 軍人倫理的內涵與倫常基礎
第二節 軍人專業責任要義:使命與任務
第三節 軍人專業倫理規範與守則
第四章 軍隊倫理
第一節 文人領軍
第二節 軍隊精神與軍風
第三節 倫理領導與管理倫理
第四節 軍階倫理
第五節 職場倫理
第五章 廉政倫理
第一節 廉潔治理
第二節 設置國軍廉政專責機關
第三節 國軍廉政倫理規範
第四節 國防廉政之具體行動策略
第六章 軍事倫理規範與實踐的法制化
第一節 道德、倫理與法律的關係
第二節 軍事倫理守則
第三節 廉政相關法律條令
第四節 我國之軍事司法制度及變革
第七章 戰爭倫理:正義戰爭思想與實踐
第一節 一個戰爭、二場辯論
第二節 正義與利益
第三節 正義戰爭思想的內容
第四節 正義戰爭思想的問題
第八章 軍事倫理的實踐技術:判斷、推理與決策
第一節 道德推理
第二節 倫理決策
第三節 基礎倫理學在道德推理與倫理決策中的作用
第四節 執行倫理決策的步驟
第五節 強化道德能力
立即查看
農業概論
ISBN13:9789576167843
出版社:藝軒
作者:鄭詩華
譯者:柯勇
裝訂:平裝
出版日:2004/09/01
中國圖書分類:農業
本書為中興大學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所推出的農資叢書第一本。農資學院集結相關教授的著述,分門別類,取材新穎,兼具實用,以期發揮促進本土農業及國際化之功。其內容領域不只涵蓋動植物生產與栽培管理,自然資源利用與維護,亦包含農村社經、政策與規劃等。農學知識日新月異,本書的出版可提供教學之教科書或參考資料,極為實用。
目 次
第一章 總 論劉欽泉、徐姣姣 1
一、農業的意義範圍、特色與重要性 1
農業的意義與範圍 1
農業的特色 4
農業的重要性與農業的問題 5
二、世界農業發展概況與台灣農業資源的現況 8
世界農業的發展概況 8
台灣農業資源的現況 9
三、農業與農學 12
農藝、園藝方面 12
林業經營方面 13
畜產方面 13
植病、昆蟲方面 14
農業土壤環境方面 15
農業水土保持方面 15
農業經濟方面 16
食品科學方面 16
鄉村社會與農業推廣方面 16
農業行政與農業法規 16
農業機械方面 16
第二章 土壤與環境黃政恆、吳正宗、譚鎮中、劉黔蘭、申 雍、林正 17
一、土壤的生成 17
二、土壤的功能 17
植物生長的介質 19
水源供應的調節者 19
生質的再循環 19
土壤生物的棲息地 19
工程的介質 19
三、土壤的重要性質 19
土壤的組成 19
土壤物理性質 20
土壤化學性質 23
四、土壤與植物生產 24
植物生長的基質 24
植物養分的寶庫 24
土壤與作物產量及品質 25
五、土壤與環境生態 26
土壤與生態平衡 26
土壤與物質循環 28
土壤與污染 30
土壤與微氣象環境 32
土壤與精準農業 34
六、土壤與生活 37
農產品加工 37
農藝、園藝與地質 38
禽畜與土壤環境 39
病蟲害與土壤環境 39
藥用植物與土壤環境 39
第三章 水土保持林昭遠 43
一、水土保持之回顧 43
水土保持的定義與內涵 43
水土保持的沿革 44
二、坡地開發與水土保持 45
沖蝕原理 45
坡地災害類型 49
三、水土保持處理與維護 50
水土保持農藝方法 50
水土保持植生方法 50
水土保持工程方法 51
生態工法 51
四、水土保持相關法規 52
水土保持法 52
水土保持相關法規 52
五、水土保持科技整合 53
坡地監測與管理技術 53
土石流防治技術 53
六、坡地災害照片集 54
第四章 森 林呂金誠 57
一、森林、林業與林學 57
森林 57
林業 58
林學 58
二、林學之起緣與發展 59
林業的發展沿革與林學的興起 59
現代林業的方向 60
三、林學的內容 60
四、林學與其他科學的關係 60
與基本科學的關係 60
與其他應用科學的關係 61
與人文及社會科學的關係 62
五、森林的功能與使命 62
生物多樣性 62
環境維護 64
對人類生活上的貢獻 67
六、森林的地理分布及分類 69
全球的森林地理分布 69
臺灣的森林分布 71
七、森林之培育 73
森林之建造 73
森林之撫育 74
八、森林之經營 74
森林經營之指導原則 74
多目標之實施 74
永續經營之推行 75
森林生產之促進 75
集水區經營之施行 75
森林保護之實行 75
九、森林之利用 75
木材之性質 75
木材工業 76
第五章 農 藝王慶裕、周煒裕 81
一、農業生產的自然環境 81
氣候 81
土壤 83
二、台灣農業的自然環境 84
台灣的自然環境 84
台灣的農業區域 85
三、農藝作物的定義與分類 85
食用作物 85
特用作物 85
雜用作物 86
四、台灣地區農藝作物生產況 86
稻米 87
雜糧作物 87
特用作物 87
五、農藝作物改良品質與產量的流程與基礎 87
農藝作物的改良目標、手段、途徑及需具備之理論基礎 87
經由栽培方式增進作物生產之案例 87
經由遺傳育種方法增進作物生產之案例 89
作物育種工作配合生物技術 90
六、世界作物增產與品質改進之措施與展望 91
增進農業研究機構之功能 91
發揮作物生產之潛力 91
化學肥料與優良品種的充分配合 91
政府政策配合財力支持 92
有效利用地球資源 92
確立研究方向與理想目標 93
七、台灣農藝作物研究發展現況 93
推展有機農業 93
健康種苗繁殖 94
作物種原保存 96
推廣良質米 96
發展休閒農業 97
中草藥研究 97
茶樹產期調節 97
生物技術與轉殖作物 97
八、台灣農藝生產未來的發展 99
自然資源之永續利用經營 99
推廣有機農法、化學肥料合理化施肥及減少使用農藥 99
農作物生產自動化及監控 100
農作物生產多樣化及考慮地區特性 100
應用生物技術生產基因轉殖作物 100
統合農業研究機構之功能 100
第六章 園 藝王才義 103
一、傳統農業與園藝的關係 103
作物生產 103
農耕的起源 103
農耕的動機 104
馴化和農耕的關係 104
農業與生命科學 104
二、園藝分科的內容 105
生產園藝 105
再生產園藝 105
景觀園藝 107
三、台灣園藝的現況及如何與世界接軌 107
四、有機農業與園藝的發展 110
1900~1930年 110
1930~1960年 110
1960~1980年 110
1980~2000年 110
新千禧年以來 110
五、有機園藝的實踐 111
第七章 植物病 柯勇、孫守恭 115
一、植物病害之起源 115
二、植物病害與農業生產之關係 115
自然生態與植物病害 115
農業與作物病害發生之關係 115
三、植物病害與人生 120
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120
對人畜健康的影響 121
對人類有益之植物病原菌 121
四、植物病理學的內容與植物病害的概念 122
植物病害的定義 122
植物病害的類型 123
植物病害發生基本因素 124
五、傳染性病害的主要病原 126
真菌 126
細菌 128
植物菌質體 130
病毒及類病毒 131
線蟲 132
寄生性高等植物 134
其他 134
六、非傳染性病害(生理病害) 134
溫度134
水分135
空氣135
營養135
土壤酸鹹度135
農藥135
...
立即查看
圖解生產與作業管理
ISBN13:9786263175525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歐宗殷;蔡文隆
裝訂/頁數:平裝/306頁
規格:23cm*17cm*1.7cm (高/寬/厚)
版次:3
出版日:2022/03/01
中國圖書分類:生產管理
內容簡介
#改版新增最新趨勢:數位轉型與人工智慧(AI)。
#一單元一概念,迅速掌握生產計劃與管理的實用技巧。
#提供大量實用管理技術、規劃技巧,具體提昇工作成果。
#企業主管、生管人員、企管系學生最佳學習工具書。
#圖文並茂‧容易理解‧快速吸收。
生產與作業管理(Production & Operation Management)所涉範疇,隨著科技及產業的快速變遷,涵蓋層面大幅提升。舉凡企業組織內的生產、行銷、人事、研發、財務、會計、採購、外包及其他相關功能,均需透過資訊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IT)歸納與整合,由原先單純的製造規劃延伸至客戶與供應商的整合服務。此次改版新增數位轉型與人工智慧章節,探究數位轉型的價值也分析AI新興產業的發展趨勢及成熟度。
本書內容涵蓋三大面向:
1.策略面。探討企業在進行生產策略的制定與長程生產規劃時,所需考慮的範疇及可使用之規劃工具。
2.制度面。探討企業在執行生產計劃時所涉及的中、短程規劃內容,以及制度施行時所使用的各項管理技術。
3.整合面。探討企業欲連結內部及外部功能和資訊時,所需考量之管理及系統整合概念與技術。
目錄
作者序
第一篇 生產與作業管理策略面
第1章 生產與作業管理導論
Unit 1-1 生產管理的基本架構與功能
Unit 1-2 生產管理的循環
Unit 1-3 生產管理的意義
Unit 1-4 生產型態與策略(I)-製程定位策略
Unit 1-5 生產型態與策略(II)-產品定位策略
Unit 1-6 生產型態與策略(III)-數量定位策略
Unit 1-7 製造業與服務業於生產管理之差異
Unit 1-8 生產管理與創新的歷史進程
第2章 生產力與競爭策略
Unit 2-1 生產力及其影響因素
Unit 2-2 策略管理的基本概念
Unit 2-3 企業經營的使命、目標與內外部分析
Unit 2-4 企業經營組織的策略(I)-公司整體策略
Unit 2-5 企業經營組織的策略(II)-事業單位策略及功能策略
Unit 2-6 企業經營的競爭策略及優先順序
Unit 2-7 企業經營之決策模式(I)-不確定模式下的決策
Unit 2-8 企業經營之決策模式(II)-風險模式下的決策及決策樹
第3章 預測
Unit 3-1 企業經營預測的基礎與工具
Unit 3-2 預測的目的以及優良預測所需具備的條件
Unit 3-3 預測方法介紹(I)-定性預測方法
Unit 3-4 預測方法介紹(II)-定量預測方法及自然推論法
Unit 3-5 預測方法介紹(III)-移動平均及加權移動平均預測法
Unit 3-6 預測方法介紹(IV)-指數平滑預測法
Unit 3-7 預測方法介紹(V)-趨勢調整指數預測法
Unit 3-8 預測方法介紹(VI)-季節指數預測法
Unit 3-9 預測誤差之控制方式(I)-誤差估算指標
Unit 3-10 預測誤差之控制方式(II)-追蹤信號法與管制圖法
Unit 3-11 預測誤差所產生的問題及對策
第4章 產品設計
Unit 4-1 產品策略簡介
Unit 4-2 產品設計的驅動力與趨勢
Unit 4-3 產品設計的目的
Unit 4-4 新產品上市的程序與步驟
Unit 4-5 產品與服務之標準化與模組設計
Unit 4-6 產品設計與開發的工具與技術(I)-價值分析與逆向工程
Unit 4-7 產品設計與開發的工具與技術(II)-穩健田口設計與同步工程
Unit 4-8 產品設計與開發的工具與技術(III)-設計配合產品
Unit 4-9 產品設計與開發的工具與技術(IV)-品質機能展開
Unit 4-10 產品設計與開發的工具與技術(V)-產品可靠度分析
Unit 4-11 產品與服務系統設計之範圍與特性
Unit 4-12 服務設計方法與準則
Unit 4-13 服務設計思考的五大原則
第5章 生產程序的決策與選擇
Unit 5-1 生產程序之策略(I)-生產型態與產品結構觀點
Unit 5-2 生產程序之策略(II)-製程結構與產品結構觀點
Unit 5-3 製造結構與生產佈置(I)-常見的設施佈置
Unit 5-4 製造結構與生產佈置(II)-功能佈置與群組技術
Unit 5-5 製程平衡的技術-生產線平衡
Unit 5-6 生產策略之重要觀念- Little’s LAW
第6章 設施規劃與廠址決策
Unit 6-1 廠址決策之特性、方案與程序
Unit 6-2 製造業與服務業廠(場)址決策之考慮因素
Unit 6-3 評估廠址方案之技術(I)-重心法
Unit 6-4 評估廠址方案之技術(II)-從至圖法
Unit 6-5 評估廠址方案之技術(III)-重要性與靠近程度之評等
Unit 6-6 評估廠址方案之技術(IV)-損益兩平法
Unit 6-7 運輸問題求初始解之技術(I)-西北角法與最小成本法
Unit 6-8 運輸問題求初始解之技術(II)-佛格法
Unit 6-9 運輸問題求最佳解之技術-踏石法
第7章 工作系統規劃與設計
Unit 7-1 工作系統之定義與特性
Unit 7-2 工作系統流程分析工具(I)-流程程序圖
Unit 7-3 工作系統流程分析工具(II)-人機圖
Unit 7-4 工作系統流程分析工具(III)-動作研究
Unit 7-5 工作系統流程分析工具(IV)-馬錶時間研究
Unit 7-6 工作報酬制度設計
第二篇 生產計劃與管理制度面
第8章 策略性產能規劃
Unit 8-1 產能之定義及有效產能的內、外在決定因素
Unit 8-2 策略規劃與組織架構(I)-功能別組織
Unit 8-3 策略規劃與組織架構(II)-地區別組織與產品別組織
Unit 8-4 策略規劃與組織架構(III)-製造階段別組織與集團式組織
Unit 8-5 服務業產能規劃與產能擴充四階段
Unit 8-6 產能方案的評估模式(I)-損益兩平點分析
Unit 8-7 產能方案的評估模式(II)-資本預算技術
第9章 總合性產能規劃
Unit 9-1 產能規劃之綜觀
Unit 9-2 淡季旺季之需求與產能規劃
Unit 9-3 總合規劃之生產策略簡介
Unit 9-4 總合生產規劃之計算
Unit 9-5 MPS與生產型態的分類
第10章 物料需求與產能需求規劃
Unit 10-1 物料需求規劃之定義與延伸
Unit 10-2 MRP的重要概念
Unit 10-3 MRP計算程序及關鍵名詞說明
Unit 10-4 MRP訂購批量大小之決策
第11章 生產排程與工作分派
Unit 11-1 生產排程的意義、目的與大量生產的排程問題
Unit 11-2 批量生產的排程問題
Unit 11-3 零工生產的排程問題
...
立即查看
NETTER圖解動作解剖學:用瑜伽與皮拉提斯精通肌肉骨骼運作原理 (Netter’s Moving AnatoME)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24
立即查看
超輕黏土的不思議森林:大人系動物擺飾製作圖解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圖解宋詞100:大考最易入題詞作精解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圖解唐詩100:大考最易入題詩作精解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