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話新說:古典短篇小說選讀 (3版)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學習區123-1學習區初探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分成四篇:第一篇說明學習區的意義、功能,並介紹學習區有哪些。第二篇說明學習區如何規劃,提供規劃的流程。第三篇說明學習區的意涵、布置與引導,提供語文區、美勞區、積木區、組合建構區、數學區、扮演區、自然觀察區之意涵與布置,以及每個學習區如何引導不同年齡幼兒的示例。第四篇學習區盛裝容器製作,提供回收容器再利用的製作步驟,供教保服務人員運用。
【目錄】
第一篇 學習區是什麼
壹、 學習區的意義
貳、 學習區的功能
參、 學習區有哪些
第二篇 學習區怎麼規劃
壹、 扮演區的規劃
貳、 積木區的規劃
參、 組合建構區的規劃
肆、 美勞區的規劃
伍、 語文區的規劃
陸、 數學區的規劃
柒、 自然觀察區的規劃
第三篇 學習區怎麼引導
壹、 扮演區引導示例
貳、 積木區引導示例
參、 組合建構區引導示例
肆、 美勞區引導示例
伍、 語文區引導示例
陸、 數學區引導示例
柒、 自然觀察區引導示例
第四篇 學習區盛裝容器製作
壹、 牛奶盒
貳、 牛奶瓶
參、 洗衣精瓶
肆、 紙捲
伍、 紙盒
看更多
立即查看
NANDA International護理診斷:定義與分類2024~2026(10版) (10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結合理論與最新實證,
臨床、研究、學習時的經典護理診斷指南
.護理診斷:新增56個、大幅修訂123個護理診斷,共收錄277個護理診斷;修訂證據層級準則,以確保未來的診斷居於合適的證據層級。
.診斷指標:定義特徵、相關因素/危險因素、危險族群、協同狀況,搭配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醫學主題(MeSH®)術語嚴謹修訂,提供標準化的定義。
.軸向結構:概念焦點、背景/症狀焦點、照護對象、判斷、解剖部位、年齡上下限、臨床進程、診斷狀態、情境條件,爲每個診斷分配具有一致而合用的軸向用語。
【目錄】
第1篇 NANDA-I分類:評估與診斷
1. 護理診斷基礎
2. 從評估到診斷
第2篇 NANDA-I分類:結構與診斷
3. NANDA-I護理診斷分類
4. NANDA-I的軸向結構
5. 診斷在分類型態結構中的排序原則
第3篇 NANDA-I分類:更新概況與未來的建議
6. NANDA-I護理診斷2024~2026更新概況
7. 未來NANDA-I分類的改進
8. 診斷提交的證據層級準則之修訂
第4篇 NANDA International 護理診斷
領域1:健康促進
領域2:營養
領域3:排泄與交換
領域4:活動/休息
領域5:知覺/認知
領域6:自我知覺
領域7:角色關係
領域8:性學
領域9:因應/壓力耐受
領域10:生命原則
領域11:安全/保護
領域12:舒適
領域13:生長/發展
立即查看
新護理師實力評量(10)微生物及免疫學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依考選部命題大綱編寫,配合學校平時考、期中考之舉行,可收循序漸進之復習成效。
以專技高考、二技等考試為依據,使學生熟悉各類考題,難題附解析說明,可在各種大小考試中攻無不克。
【目錄】
第1回 緒論、細菌解剖學、細菌生理學
第2回 細菌的遺傳、滅菌與化學治療、寄生物與宿主之關係
第3回 免疫學(一)
第4回 免疫學(二)
第5回 化膿性球菌、白喉棒狀桿菌與分枝桿菌屬
第6回 第1~5回復習
第7回 革蘭氏陽性帶芽孢桿菌
第8回 腸內桿菌與其他腸內致病菌
第9回 革蘭氏陰性桿菌與其他致病菌
第10回 螺旋菌與放線菌、黴漿菌與L型細菌、立克次菌屬與披衣菌屬
第11回 黴菌學
第12回 第7~11回復習
第13回 噬菌體與病毒之特性
第14回 痘病毒、疱疹病毒、腺病毒與肝炎病毒
第15回 正黏液與副黏液病毒、德國麻疹病毒與冠狀病毒、小RNA病毒
第16回 狂犬病病毒、呼吸道腸道病毒、輪狀病毒、節肢動物媒介病毒、人類免疫缺乏及腫瘤病毒
第17回 寄生蟲學
第18回 第13~17回復習
第19回 總復習
解答及解析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架構
本書共分三篇25章,從急重症護理重要元素開始介紹,並採「橫向」及「縱向」的知識統合分析整理,全方面涵蓋及深入急重症護理之核心。
‧第一篇 急重症護理總論:介紹急重症護理基本概念、倫理與法律議題、感染與營養照護等重要元素。
‧第二篇 急重症單位之生理監測與照護:為橫向的監測構面介紹,包含:血液動力學、心電圖、呼吸道處置、胸部X-ray、顱內壓監測、血液成分、體液電解質、急救藥物、ACLS等。
‧第三篇 各系統常見之急重症個論:為縱向的各系統介紹,包含:心血管、呼吸、消化、腎臟、神經系統,以及休克、敗血症、多重器官功能失調症候群、燒傷照護、中毒及移植專章等。★改版重點
1.新增移植專章:捐贈者的器官移植護理、捐贈器官之保存、受贈者的器官移植護理、移植手術及術後重症照護(心臟、肺臟、肝臟)等。
2.血液動力學監測更新:如ICON®、PiCCO、FloTrac等。
3.手術治療走向微創:如血管腔內主動脈瘤修補、達文西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動脈內血栓移除治療、顯微皮膚移植術等。
4.結合AI與醫療科技:檢傷環(拍拍尺)、易多巴easy dopa等。
5.重要國際指引更新:ACLS流程、ROSC流程與照護、KDIGO腎臟相關指引、急性缺血中風靜脈血栓溶解治療指引、敗血症治療準則等。
【目錄】
Part 1 急重症護理總論
Chapter 1 急重症護理基本概念
Chapter 2 急重症倫理與法律議題
Chapter 3 感染管制
Chapter 4 重症病人代謝變化及營養照護Part 2 急重症單位之生理監測與照護
Chapter 5 血液動力學之監測
Chapter 6 心電圖之監測
Chapter 7 呼吸道處置與監測照護
Chapter 8 胸部X-ray判讀與處理
Chapter 9 顱內壓之監測
Chapter 10 血液成分療法
Chapter 11 體液電解質之平衡
Chapter 12 急重症常見藥物
Chapter 13 高級心臟救命術Part 3 各系統常見之急重症個論
Chapter 14 心臟血管系統
Chapter 15 呼吸系統
Chapter 16 消化系統
Chapter 17 腎臟系統
Chapter 18 神經系統
Chapter 19 內分泌系統急症疾病之護理
Chapter 20 休克、敗血症與多重器官功能失調症候群
Chapter 21 外傷病人的醫療處置與護理
Chapter 22 燒燙傷病人的醫療處置與護理
Chapter 23 器官移植病人之重症照護
Chapter 24 中毒病人之急性期護理
Chapter 25 急診特殊個案
索引
立即查看
【簡介】
榮獲護理師國家考試參考用書
預防及治療疾病是醫學發展的主要目的,而病理學便是探討這些疾病奧祕的一門學問。病理學中對疾病研究與探討的結果,是日後照護病人與措施的立論基礎,因此,病理學向來被視為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之間的橋梁,也是由學術理論轉為實際應用的最主要關鍵。本書針對醫護相關科系學生之需要,著重基本病理知識的分類與整理,以圖片及表格比較整理代替冗長的病理敘述,簡單明瞭;每章附有「課後評量」,讓讀者可即時性自我測驗;書末並附有詳細的病理學名詞索引,協助快速搜尋相關之內容。第九版修訂特色1.「傳染病」新增或更新:COVID-19、MERS-CoV Infections、SARS、M痘(舊稱猴痘)、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等感染性疾病皆在本版有所新增及更新;配合衛生福利部及WHO所公布的最新資料更新本書之數據及資料。2.「內容」新增或更新:發炎媒介因子、骨折癒合、色盲、鼻息肉、成人高血壓分類、黏膜相關性淋巴組織淋巴瘤、肺囊蟲肺炎、濾泡性淋巴瘤、空氣汙染、多發性骨髓瘤、自體免疫性胃炎、男性女乳症、乳房肥大、多囊性卵巢病、急性腎小管傷害、進行性多灶性白質腦病、硬皮病等;配合臺灣民眾十大死因與癌症趨勢等資料修訂本書相關內容。3.「圖片」新增或更新:血栓的形成、輻射劑量比較圖、酒精代謝過程、卡波西氏肉瘤、海因氏小體、伯基特氏淋巴瘤、快速進行性腎絲球腎炎之腎絲球內的新月體、乳房肥大、男性女乳症、格雷氏病的外貌、痛風石等;全書逾500幅圖照,圖文配合以加深印象。
【目錄】
Chapter 1 緒論
Chapter 2 細胞適應與細胞傷害
Chapter 3 炎症與修復
Chapter 4 體液代謝障礙
Chapter 5 遺傳與相關疾病
Chapter 6 環境與營養病理學
Chapter 7 腫瘤
Chapter 8 感染性疾病
Chapter 9 免疫系統
Chapter 10 心臟血管系統
Chapter 11 呼吸系統
Chapter 12 造血系統
Chapter 13 消化道
Chapter 14 肝臟、膽囊與胰臟
Chapter 15 腎臟與泌尿道
Chapter 16 生殖器官與乳房
Chapter 17 內分泌系統
Chapter 18 神經系統
Chapter 19 骨與關節
Chapter 20 皮膚、眼與耳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