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Up 3A (SB+WB+APP)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內容簡介
StartUp is an eight-level,general American English course for adults and young adults who want to make their way in the world and need English to do it. The course takes learners from CEFR A1 to C1 and enables students to track how their English is progressing in detail.
English for 21st century learners
Students learn the language in ways that work for them,so they can communicate in their personal,academic,and work life,while building the collaborative and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needed for the 21st century.
Personalized,flexible teaching
StartUp gives teachers the flexibility and resources to personalize their teaching to meet their students'specific teaching needs.
Motivating and relevant learning
Students will be immersed in an innovative world of interactive activities and a wide range of videos,including grammar and pronunciation coach videos,humorous character-based conversation videos,and high-interest talk videos.
Access at their fingertips: the Pearson Practice English App and Pearson English Portal
Students can extend their English studies anytime,anywhere with vocabulary, grammar,listening,and conversation activities on the go. They have access to all the audio tracks and video clips whenever and wherever they want on the app and in the Pearson English Portal.
培生數位產品技術支援
● 您可透過以下方式聯繫取得相關 服務 : ( 可中文書寫或溝通 )
● 培生數位產品技術支援熱線:0800 676 686
● 培生數位產品技術支援電子郵件: itsupport.tw@pearson.com
● 免付費熱線服務時間:週一至周五 早上 8:00 – 晚上 6:00,公休日除外 。
● (該合作服務團隊位於中國大陸地區,公休日以當地工作日為依據)
尋求技術支援時請提供相關資訊
● 請盡量附上個人基本資料
1. 您的英文姓名或註冊時您在 First name / Last name 登記的資料
2. 您在平台註冊的帳號及密碼
3. 您在平台註冊的e - mail 電子郵件
4. 學校中文全名
5. 採用書 ISBN 碼 : ( 範例 ) 9781292157429
6. 註冊使用的 Access Code : XXXXX - XXXXX - XXXXX - XXXXX - XXXXX - XXXXX
7. 需要技術支援的平台: Pearson English Portal , Pearson Practice English, Pearson Reader +
8. 若有老師有開課程及您有加入課程,請提供老師的Course ID
● 中文描述您碰到的問題,並請擷取遇到問題的相關畫面,若收到的任何英文或符號的錯誤訊息也請提供。
立即查看
研究所講重點【生物化學(上)】[適用研究所生化所、化學所考試](七版)(AE4013) (7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研究所講重點【生物化學(上)】[適用研究所生化所、化學所考試](七版)(AE4013)
作者 : 高宇
ISBN : 9786263276109
版本 : 七版
出版日期 : 2023-05-31
規格 : 平裝 / 664頁 / 19.0 x 26.0 x 2.5 cm / 單色印刷
研究所講重點【生物化學(下)】[適用研究所生化所、化學所考試](七版)(AE4014)
作者 : 高宇
ISBN : 9786263276116
版本 : 七版
出版日期 : 2023-06-26
規格 : 平裝 / 784頁 / 19.0 x 26.0 x 3.1 cm / 單色印刷
目錄
【上冊】
第一篇 糖類
Ch1 概論
Ch2 碳水化合物
Ch3 糖解作用及六碳糖的代謝
Ch4 糖質新生作用
Ch5 檸檬酸循環
Ch6 電子傳遞鏈及氧化磷酸化
第二篇 蛋白質
Ch7 蛋白質
Ch8 胺基酸的氧化作用及尿素的產生
Ch9 紫質及血色素基
第三篇 脂質
Ch10 脂質
Ch11 脂肪酸的生合成
Ch12 膜
【下冊】
第四篇 核酸
Ch13 核酸
Ch14 DNA的複製作用
Ch15 轉錄作用
Ch16 轉譯作用
Ch17 遺傳訊息的表現與調控
Ch18 突變
Ch19 核苷酸的代謝
第五篇 其它
Ch20 生物能量學及生物氧化作用
Ch21 細胞生物學
Ch22 病毒
Ch23 礦物鹽代謝
Ch24 胃腸道的消化和吸收
Ch25 血漿及血液蛋白
Ch26 酵素
Ch27 維生素
Ch28 訊號傳遞
Ch29 癌症及致癌基因
Ch30 生物技術
附錄
係數符號
立即查看
研究所講重點【生物化學(下)】[適用研究所生化所、化學所考試](七版)(AE4014) (7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研究所講重點【生物化學(下)】[適用研究所生化所、化學所考試](七版)(AE4014)
作者 : 高宇
ISBN : 9786263276116
版本 : 七版
出版日期 : 2023-06-26
規格 : 平裝 / 784頁 / 19.0 x 26.0 x 3.1 cm / 單色印刷
內容簡介
【講重點系列帶你制霸考科】
刷考古題之前先讀懂這一本!
面對考試不僅要會解題,更要有紮實基本功!
這樣的你適合這本書:
☆ 新手入門
☆ 加強觀念
☆ 考前重點複習
☆ 專業進修
一般所謂的生化(一)或一般生化考的主要是生化的基本觀念及原理;而生化(二)或代謝生化考的主要是物質的相關代謝作用,必須根據所要報考的類型做有系統的準備。
生化首重「理解」,弄懂每個原理或反應發生的本末後,再去記憶絕對會覺得格外輕鬆,本書依照考題類型與內容單元分門別類為(1)糖類 (2)蛋白質 (3)脂質 (4)核酸 (5)一般生化。讓您清楚掌握出題的方向,搭配大量的原文閱讀與圖表掌握學習重點,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本書特色
一、匯集補教名師多年教學經驗
綜合多本生化教科書精華,以專業內容掌握科學脈動及經典考題趨勢。
二、章節編排由淺入深、吸收效率倍增
重點歸納分析、圖表幫助理解、增加原文加強閱讀,讓你快速掌握學習重點。
目錄
【下冊】
第四篇 核酸
Ch13 核酸
Ch14 DNA的複製作用
Ch15 轉錄作用
Ch16 轉譯作用
Ch17 遺傳訊息的表現與調控
Ch18 突變
Ch19 核苷酸的代謝
第五篇 其它
Ch20 生物能量學及生物氧化作用
Ch21 細胞生物學
Ch22 病毒
Ch23 礦物鹽代謝
Ch24 胃腸道的消化和吸收
Ch25 血漿及血液蛋白
Ch26 酵素
Ch27 維生素
Ch28 訊號傳遞
Ch29 癌症及致癌基因
Ch30 生物技術
附錄
係數符號
立即查看
情報、反情報與變革(上、下冊合集不分售)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從安全角度言,二十一世紀面對的是更不容易區分及定位之混合性威脅態勢,包含人工智慧、無人載具、大數據等在內之不斷更新科技在網路空間之彈性應用,新型態之網路情報的浮現,各國間諜作為較以往更靈活的變化且從來沒有中斷,國家行為者與恐怖分子、跨國組織罪犯等非國家行為者及其代理人之偽裝、混淆,不論是實體或虛擬空間亦均成為全天候承載攻擊之平台,導致支撐國家安全之情報與反情報已較以往遭受更大之挑戰。也造成情報理論之概念與假設不斷被檢證及相對應之實踐也不斷的受到衝擊,因而學界不得不重新思考是否有必要進行情報事務革命之論辯。而在此等變革之脈絡下,國家安全機制厥為首要改革之目標,並可見諸於各國之國家安全委員會及情報體制與運作之改革,特別是戰略反情報之重新設計且必須承擔更大責任,並聚焦於危機決策時情報必須有更佳的支援,而有助提出更好的政策及進而更佳的落實與有效率。同時,當作為國家特殊功能之情報與反情報不得不更多侵入市民社會而可能衝擊民權時,情報之人權與監督就必須發揮較過去更大之制衡功能,亦必須強化情報倫理,而避免過於遷就安全而終究傷害人權。且在國土安全情報企業之必然發展趨勢下,國家情報之國內途徑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作為保護國家重大關鍵基礎建設運作一環之私部門如何能夠與國家情報結為更密切之夥伴關係,如何擴大公開來源情報等不同之情報來源,並能夠進行公私部門、情報與執法部門間之資訊分享,減緩內賊的破壞,強化企業之反情報努力,並充分發揮攻擊性與防衛性反情報之功能,才可能推動整合式之情報操作能力,並輔以虛擬情報圈之補充功能,而盼能夠逐步架構出完善且可以具體操作之情報與反情報安全網。
【目錄】
第一章 混合性威脅及混合性戰爭概念的發展及應對
第一節 有關概念的發展
第二節 應對的發展趨勢
第二章 間諜作為
第一節 數位時代之間諜挑戰
第二節 中國關切的境外間諜作為
第三節 美國關切的俄羅斯間諜作為
第四節 美國關切的中國間諜作為
第三章 網路情報──必須正視之浮現中議題
第一節 網路威脅與情報應對思考
第二節 公私夥伴關係與網路安全
第三節 應對威脅之必要網路情報
第四節 行動層次之網路情報
第五節 戰略網路情報
第六節 行動網路情報
第七節 戰術網路情報
第四章 情報理論與情報事務革命
第一節 情報理論
第二節 情報事務革命
第五章 國家安全機制
第一節 國家安全組織
第二節 台灣國安機制發展之思考
第三節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之演進
第六章 國家情報體制與運作
第一節 英國
第二節 德國
第三節 法國
第四節 日本
第五節 俄羅斯
第六節 以色列
第七章 美國情報體制與運作
第一節 國家情報圈體制
第二節 國家安全與情報、反情報之相關法令
第八章 情報之人權與監督
第一節 尊重人權之合法與制度架構
第二節 情報之行政督察
第三節 情報之國會監督
第九章 美國情報圈之情報改革檢討
第一節 1945 年至1985 年之情報檢討與改革
第二節 1990 年至2000 年之情報檢討與改革
第三節 「九.一一事件」後之情報改革檢討
第四節 美國情報體系因應反恐任務需求之調整
第五節 情報檢討下之反恐具體作為及有關之反恐戰略報告
第十章 國家情報工作及有關作為
第一節 國際環境變化對國家安全影響
第二節 情報在國家安全政策擬定中之角色與互動
第三節 情報工作應該發揮之功能
第四節 情報基本要素與情報循環
第五節 當前情報工作面對之安全環境問題
第六節 情報工作應有之新思維
第七節 情報脈絡下之全方位反恐作為
第十一章 國家情報之國內途徑
第一節 強化國內安全工作之情報作為
第二節 國土安全情報企業之發展思考
第三節 國土安全情報企業之實踐努力
第四節 國內企業的運作
第五節 第一線回應者應有之情報涵養與知識
第十二章 國土安全部情報企業改革努力及情報資訊分享
第一節 國土安全部情報改革發展方向
第二節 保護重大關鍵基礎設施之情報資訊分享
第三節 找出恐怖分子與進行資訊分享
第十三章 美國情報改革脈絡下之「公開來源情報」體系發展
第一節 持續軟性層面之情報改革作為
第二節 公開來源情報體系之發展
第三節 公開來源情報之市場發展
第十四章 情報資訊之必要知道與必要分享原則
第一節 運用大數據與資訊分享
第二節 必要知道與必要分享原則之運用
第三節 內賊威脅之防範計畫
第四節 執法人員之情報分享障礙及改善
第五節 資訊分享訓練的六個層面
第十五章 美國國家安全與秘密資訊維護政策
第一節 布希政府之安全與秘密政策檢討
第二節 愛國者法及秘密政策相關之法令
第三節 情報圈機密管理原則
第十六章 情報與倫理問題
第一節 情報不能迴避倫理問題
第二節 情報與秘密理論
第三節 情報功能與倫理之討論
第四節 有關案例與倫理思考
第十七章 情報、預警與危機決策
第一節 情報對於決策之重要性與可發揮作用
第二節 預警情報與情報分析
第三節 危機管理範疇下之情報與決策
第十八章 反情報之基本認識
第一節 美國官方對於反情報之認知
第二節 美國政策報告與學界對於反情報之認知
第三節 臺灣應思考之反情報作為
第十九章 反情報內涵及反情報理論
第一節 反情報有關的一些案例
第二節 反情報理論
第三節 反情報之基本要素
第二十章 戰略反情報之理論思考與實踐
第一節 間諜行為與檢討
第二節 重新認識與推動戰略反情報
第二十一章 反情報與保防工作之理論與實踐
第一節 安全環境變化及保防工作之挑戰
第二節 情報、反情報與保防
第三節 保防工作可以持續努力之方向
第二十二章 攻擊性反情報
第一節 攻擊性反情報信條
第二節 偵測之攻擊性反情報
第三節 欺騙之攻擊性反情報
第四節 抵銷之攻擊性反情報
第五節 反情報之倫理
第二十三章 防衛性反情報之計畫與信條
第一節 防衛性反情報之計畫
第二節 防衛性反情報之信條
第二十四章 防衛性反情報之安全防護
第一節 防衛性反情報之實體安全防衛
第二節 防衛性反情報之人員安全防衛
第三節 防衛性反情報之資訊安全防衛
第四節 防衛性反情報之通訊安全防衛
第二十五章 強化與私營部門合作之反情報改革
第一節 企業之情報鎖定目標與損失
第二節 美國以往商業反情報運作之實例
第三節 企業反情報努力之限制與改善途徑
第二十六章 整合式情報操作能力與虛擬情報圈之建構
第一節 強化整合式之情報操作能力
第二節 建構可以運作之虛擬情報圈
第三節 虛擬情報圈運用之限制
原價:
1200
售價:
1104
現省:
96元
立即查看
書名:國家安全情報監督之研究
作者:王政
出版社:中央警大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9865717186
內容簡介
情報是國家生存與安全的必要之物,然而,情報活動的隱密性與民主政治強調的公開、參與、互信的價值在本質上是衝突的;情報蒐集的手段甚至會與法治及人權保障相互違背。因此,民主國家會透過各種監督機制,確保情報機關的政策與運作得以落實公共課責的精神,情報活動皆能符合合法、適當、效能和效率的原則,使情報機關成為國家安定的磐石。然而,由於政府體制、政治發展經驗、安全威脅環境、以及政治文化等差異,不同國家的情報改革與監督制度也未盡相同。
本書分為八章,第一章闡述情報監督的緣起、重要研究文獻、個案選擇的理由及分析架構。第二章說明情報的概念與特質、情報對民主的威脅、情報監督的意義及目的。第三章介紹民主國家主要的情報監督機制,包括:國會監督、行政督控、督察長或督導專員、司法審查、調查委員會、媒體與社會監督等。第四至第七章分別探討美國、英國、澳洲及阿根廷等四個國家的情報體系、邁向情報監督的改革歷程,以及主要的情報監督機制。第八章對四個國家情報監督的特色及制度進行綜合比較,最後論述外國經驗對我國情報監督之啟示。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情報監督制度的精神與發展
第二節 情報監督的研究方法與文獻
壹 法律與制度研究
貳 Smist的國會監督模式
參 Johnson的衝擊理論
肆 Johnson的國會議員角色類型
伍 Bar-Joseph和Weeks的國家與情報關係理論
第三節 個案選擇與分析架構
壹 個案選擇理由
貳 本書分析架構
第二章 情報與民主的衝突及調和
第一節 情報的概念與特質
壹 情報的意義貳 情報的功能
參 情報的本質
第二節 情報對民主的挑戰
壹 機密文化與民主程序的衝突
貳 情報活動與民主價值的衝突
參 國家安全與人權保障的衝突
肆 情報機關對新興民主的威脅
第三節 情報監督的必要性
壹 情報監督的意義
貳 情報監督的目的
第三章 情報監督及運作機制
第一節 國會監督
壹 總統制國家的國會監督
貳 內閣制國家的國會監督
參 影響國會監督成效之因素
第二節 行政督控
壹 總統或首相(總理)
貳 主管部長
參 情報機關首長
第三節 督察長或督導專員
壹 督察長
貳 督導專員
第四節 司法審查
壹 司法不積極介入情報事務的因素
貳 司法部門對情報的監督途徑
第五節 調查委員會
第六節 媒體與社會監督
壹 媒體監督
貳 社會監督
第四章 美國的情報監督
第一節 美國的情報體系
壹 情報體系的成員與架構
貳 情報機關的沿革與任務
第二節 情報監督的發展歷程
壹 國會監督制度化以前(1976年以前)
貳 國會監督制度化以後(1976年以後)
第三節 情報監督機制探討
壹 國會監督
貳 行政督控
參 督察長
肆 司法審查
伍 調查委員會
第四節 小結
第五章 英國的情報監督
第一節 英國的情報體系
壹 情報體系的成員與架構
貳 情報機關的沿革與任務
第二節 情報監督的發展歷程
壹 國會監督制度化以前(1994年以前)
貳 國會監督制度化以後(1994年以後)
第三節 情報監督機制探討
壹 國會監督
貳 行政督控
參 督導專員
肆 司法審查
伍 調查委員會
第四節 小結
第六章 澳洲的情報監督
第一節 澳洲的情報體系
壹 情報體系的成員與架構
貳 情報機關的沿革與任務
第二節 情報監督的發展歷程
壹 國會監督制度化以前(2001年以前)
貳 國會監督制度化以後(2001年以後)
第三節 情報監督機制探討
壹 國會監督
貳 行政督控
參 督察長
肆 司法審查
伍 調查委員會
第四節 小結
第七章 阿根廷的情報監督
第一節 阿根廷的情報體系
壹 情報體系的成員與架構
貳 情報機關的沿革與任務
第二節 情報監督的發展歷程
壹 威權統治與軍人獨裁時期(1930-1982年)
貳 恢復民主時期(1983-1999年)
參 民主鞏固時期(2000年以後)
第三節 情報監督機制探討
壹 國會監督
貳 行政督控
參 司法審查
肆 調查委員會
第四節 小結
第八章 情報監督的跨國比較-代結論
第一節 各國情報監督之特色
壹 美國:行政與國會雙管齊下
貳 英國:行政獨大與國會賦權
參 澳洲:強化督察長輔助國會
肆 阿根廷:歷史經驗影響監督
第二節 各國情報監督之綜合比較
壹 國會情報委員會
貳 督察長或督導專員
參 通訊監察作業之監督機制
第三節 對我國情報監督之啟示
壹 情報委員會的職權應予明訂
貳 情報委員會應降低政黨意識
參 委員遴選應著重專業與久任
肆 保密與安全查核應建立規範
伍 強化督察單位的角色與職權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書名:國土安全專論(2版)
作者:陳明傳, 蕭銘慶, 曾偉文, 駱平沂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9/07/00
ISBN:9789577634481
內容簡介
本書乃接續主編前曾於民國102年出版之「國土安全導論」一書之研究主軸,對於國土安全之最新發展,予以更新且更有系統的補述。此外,慮及國土安全之學術體系牽涉之學門與範疇甚為廣泛,因此再邀請消防救災專業與情報管理專業之學者,共同來參與並研究此學術體系之內涵。因而本書從國土安全之新發展趨勢與策略、情報管理、消防救災及司法互助等面向作專題之探討。至於國土安全之新發展,則包含全球恐怖攻擊的新趨勢、對於恐怖主義之新見解、美國國土安全策略之新發展、司法互助以及國土安全警政發展之新策略等。另更延伸至情報管理,並且提供在國土安全架構之下,醫院緊急事故之應變模式,與其應變指揮系統等等之新資訊與文獻。
目錄
再版序
自序
第一章 國土安全的新發展(陳明傳)
第一節 全球恐怖主義定義之演變
第二節 恐怖主義之類型與對恐怖主義之新見解
第三節 恐怖攻擊之新趨勢
第四節 美國國土安全策略之新發展
第五節 我國國土安全因應之新方向暨本章小結
第二章 公私協力之國土安全新趨勢(陳明傳)
第一節 國土安全概念在公私協力方面之發展與演進
第二節 美國公私協力之國土安全新發展概況
第三節 我國國土安全在民間相關資源之運作概況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國土安全之新警政管理策略(陳明傳)
第一節 911事件之後美國的安全管理策略
第二節 美國社會安全維護之新發展策略
第三節 警政策略之新發展與我國社會安全維護之新策略
第四節 國土安全警政發展之新策略方向─以美國為例
第四章 我國國土安全情報體系之概論(蕭銘慶)
第一節 我國情報體系發展沿革
第二節 我國情報體系現況
第三節 國家情報體系成員之組織與任務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五章 以美國國土安全情報體系之整合論我國情報體系之發展(蕭銘慶)
第一節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與現階段的情報體系
第二節 美國設置國家情報總監對情報組織工作的啟示
第三節 我國情報組織工作參考借鏡之處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國土安全架構醫院緊急事故應變運作模式(曾偉文)
第一節 醫院緊急事故管理
第二節 醫院緊急事故管理體系
第三節 醫院緊急應變指揮系統
第四節 醫院緊急事故應變流程規劃
第七章 國土安全、移民與國境執法(陳明傳、駱平沂)
第一節 全球人口暨兩岸人口移動與執法問題概述
第二節 人口移動的理論基礎暨相關之人權議題
第三節 國土安全概念及其整合與運用
第四節 情資分享系統之發展與其在國境執法上之運用概述
第五節 我國對移民與涉外執法相關問題處理之基本方式概述
第六節 我國警政與移民單位處理涉外問題之小結與建議
第八章 兩岸跨境犯罪趨勢與刑事司法互助之研究(陳明傳)
第一節 兩岸跨境犯罪類型與問題探討
第二節 跨國(境)犯罪與刑事司法互助
第三節 兩岸司法互助之現況
第四節 兩岸四地刑事司法互助之可能模式
本書參考資料
立即查看
政治學(概要)重點整理 (9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坊間《政治學》考試用書汗牛充棟,但真正讀完可以順利考上公職,同時建立起完整政治學體系概念的,可說少之又少!本書以考選部公布最新命題大綱為「經」,歷年《政治學》的考古題為「緯」,參酌國內各大學政治系所常用的六本指定教科書,以及十餘本參考教材,有體系地編輯而出,提綱挈領的協助考生在極短的時間內掌握《政治學》精華。只要用心演練,考試成績必能名列前茅。本書有三大特色:
一、一本書主義
準備國家考試不是在學校做學問,本書編輯的基本原則就是「有考就編」,讀者只要依照章節閱讀,即可掌握《政治學》出題脈絡,讀通一本書能應對出題的變化,才是最經濟、有效率準備國考的方法。
二、讀得進寫得出
要能「讀得進」就要有體系,本書依照政治學發展史編寫,前半部是傳統研究途徑政治學,後半部是行為主義政治學脈絡清晰;要能「寫得出」就要有方法,本書清楚交代每個概念的起源背景,學者提出時希望解決的政治難題,同時附上最新的發展現況,讀懂就能下筆有神,取得高分。
三、緊跟出題趨勢
本書年年改版,增補最新《政治學》動態,內容都來自出題老師在各大學任教必用的五本《政治學》教科書,絕不東拼西湊剪貼充數。掌握《政治學》這門行政類科的母科,其他次學門包括行政學、公共政策、公共管理、國際關係等就能豁然開朗。
本書是作者編輯「國考政治學三書」的姊妹作。其他兩本分別是《政治學(概要)申論題完全制霸》以及《政治學概要選擇題完全制霸》,分別針對基礎概念、申論題型以及選擇題型編寫,三本一套是攻克政治學的考試利器。
【目錄】
第一章 政治、權力、權威和正當性
第一節 政治的意涵與政治衝突
第二節 權力內涵與分配
第三節 權威、正當性和影響力
第二章 政治學的發展與研究取向
第一節 政治學的發展與新研究途徑
第二節 民族主義、國家與主權
第三節 政治系統論與新國家論
第三章 意識型態
第一節 意識型態的意涵
第二節 意識型態的類型
第三節 新興意識型態
第四節 正義理論與意識型態終結
第四章 民主、威權與極權
第一節 民主理論
第二節 民主政治
第三節 極權與威權體制
第五章 憲法、人權與憲政體制
第一節 憲法
第二節 人權
第三節 憲政體制
第六章 行政機關與文官體系
第一節 行政權與制衡
第二節 政務機關
第三節 文官體系
第四節 公共政策與新公共管理
第七章 立法機關
第一節 代議理論
第二節 立法機關的功能與式微
第三節 立法部門的結構與立法程序
第八章 司法機關與法院
第一節 司法機關與司法獨立
第二節 法的分類與司法審核權
第九章 政府體制
第一節 總統制
第二節 議會內閣制
第三節 半總統制
第四節 我國政府體制
第十章 政治社會化與政治文化
第一節 政治社會化
第二節 政治文化
第十一章 利益團體
第一節 利益團體的涵義與類型
第二節 利益團體的運作與影響
第十二章 政黨與政黨體系
第一節 政黨
第二節 政黨體系
第十三章 民意、政治傳播與政治參與
第一節 民意與民意調查
第二節 政治傳播與政治溝通
第三節 政治參與
第十四章 選舉與投票行為
第一節 選舉
第二節 主要選舉制度
第三節 投票行為
第十五章 政治發展與政治經濟學
第一節 政治發展與危機
第二節 民主轉型
第三節 政治暴力與失敗國家
第四節 政治經濟學
第十六章 國際政治與全球政治
第一節 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
第二節 全球政治
第十七章 補論
附錄 精選試題
立即查看
2020國安五等【政治學大意】測驗題精解 (2版)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2020國安五等:政治學大意測驗題精解
作者:高凱
出版社:高點
出版日期:2019/04/01
ISBN:9789862692073
內容簡介
本書係為準備國家考試科目調查局(五)等「政治學大意」測驗題題庫書,其主要是依據考選部公布之命題大綱及政治學測驗題作一系統性的整理,以利考生在準備國家考試參考、使用。
本書特色如下:
一、焦點剖析:掌握重點事半功倍
焦點剖析是本書最重要的部分,其內容是根據該章在測驗題中國家考試最常命題的焦點加以編寫,可以說是考生上考場前必備的政治學精華重點,該章內容有助於考生迅速抓到政治學測驗題的命題方向,讓考生準備政治學測驗題時可以事半功倍。
二、歷屆試題:逐題解析,把握致勝先機
不同於坊間的測驗題庫只有少部分有解析,本書將95~101年普考、四等、五等特考的政治學測驗題作章節上的分類,去蕪存菁。在閱讀完焦點剖析,掌握該章節重點後,作立即性的試題演練,並針對難題部分逐題講解,讓考生除了知道正確的答案之外,還能知道為什麼選這個答案。在題題錙銖必較的考場中,更能比其他人穩穩的把握奪分先機。
目錄
第一章:序論
第二章:國家與主權
第三章:政府體制
第四章:政治文化與政治社會化
第五章:利益團體
第六章:民意與政治傳播
第七章:政治參與
第八章:民主與獨裁
第九章: 選舉與選舉制度
第十章:政黨與政黨制
第十一章:意識型態
第十二章:憲法與人權
第十三章:政治思想史
第十四章:國際政治與全球化
第十五章:政治發展
立即查看
新聞傳播、兩岸關係與美利堅:台灣觀點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新常態下的兩岸關係研究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由吳瑟致博士邀集國內研究國際關係與兩岸事務最傑出的學者專家,共同編撰而成,引導社會大眾與莘莘學子理解與認識兩岸關係變遷的發展脈絡,並提供最新的國際與兩岸不可或缺的必要資訊。同時,書中對於全球民主陣營與專制陣營對抗競合的國際最新情勢,以及中共習政權下中國大陸最新政治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對臺政策,都有精彩詳實分析。不僅有系統地重新歸納兩岸關係史演變,更是兩岸關係初學者最基礎的入門之作,適合做為大專院校兩岸關係相關課程的教科書。
全書分為11章,前3章介紹兩岸關係史及中共的對臺政策、中華民國的兩岸政策;第4至6章探討習近平治下的中共對臺政策以及中國的戰狼外交;第7至9章從疫情與公衛、軍力與軍事、經濟與經貿等層面剖析兩岸的交流與對照;第10章闡述美中爭霸對兩岸關係的影響;第11章討論臺灣民主發展及中國極權滲透。
除了作為課程教材之外,本書編輯宗旨也在於透過學者們與時俱進的知識分享與觀點交集,進行學術研究腦力激盪的辯證,進而為兩岸關係提出創新的發想。
【目錄】
Chapter 01 兩岸關係史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兩岸關係變遷史
第三節 中共二十大前後兩岸關係政治走向:蔡英文總統時期(2016年~目前)
第四節 結語
Chapter 02 中共對臺政策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影響中共對臺決策的環境因素
第三節 中共對臺政策的戰略與策略
第四節 結語
Chapter 03 中華民國的兩岸政策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戒嚴時期的兩岸立場(1949年〜1988年)
第三節 民主轉型時期(1988年〜2000年)
第四節 政黨輪替時期(2000年〜2016年)
第五節 民主深化時期(2016年〜 )
第六節 結語
Chapter 04 習李新政下的對臺政策走勢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習近平對臺談話與政策分析
第三節 中共對臺政策的調整
第四節 從2016年總統大選後看兩岸之間互動
第五節 結語
Chapter 05 習近平對臺總體方略在第三任期的延續與調適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一國兩制臺灣方案的「反獨促統」框架及侷限
第三節 對臺工作困境推進「總體方略」的促統進程
第四節 習近平對臺政策部署的政治邏輯
第五節 結語:中共未來對臺政策的展望
Chapter 06 中國「戰狼外交」與臺海情勢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習近平執政前的中共外交政策
第三節 習近平上臺後外交政策的轉變:從「奮發有為」到「戰狼外交」
第四節 中國對臺灣國際參與的壓制
第五節 臺灣國際參與與外交突破的機遇與展望
第六節 結語
Chapter 07 後疫情時代的兩岸交流變化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全球公衛挑戰
第三節 病毒來源
第四節 疫苗手段
第五節 兩岸防疫政策的比較
第六節 結語與建議
Chapter 08 兩岸軍力比較與潛在軍事衝突危機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地緣政治與區域衝突
第三節 中國軍力現代化發展
第四節 臺灣的軍事準備與國防政策
第五節 美國對臺支持與美日韓軍事合作形勢
第六節 結語
Chapter 09 經濟全球化與兩岸經貿關係
第一節 兩岸經貿的趨勢分析
第二節 兩岸經貿的結構分析
第三節 兩岸經貿的影響評估
第四節 兩岸經貿的風險評估
第五節 兩岸經貿的全球競爭
第六節 結語:兩岸經貿的展望
Chapter 10 美中爭霸對兩岸關係的影響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美中政治及外交對抗
第三節 美中經貿及科技對抗
第四節 「拜習對話」與美中關係發展
第五節 臺美關係深化
第六節 結語
Chapter 11 臺灣民主發展及中國極權滲透
第一節 前言:國際情勢與臺灣民主成就
第二節 中共維穩政權的專制思維
第三節 中國滲透及臺灣民主防衛
第四節 結語
立即查看
大陸研究與兩岸關係(五版) (5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台海兩岸關係定位之爭論:1949-2022台海風波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