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兒童權利公約〉到〈兒少權法〉的增修變革析論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兒少漫畫版】:世界傳奇首富想告訴你的「優秀」品格養成&「成功」必備信念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洛克菲勒這樣教兒子!「富過七代」傳家智慧變身漫畫故事,
從生活觀、學習觀、工作觀到金錢觀,
讓孩子也能輕鬆讀懂38封改變世界的經典家書!
以「全球首位億萬富翁」畢生實踐的人生哲理,
幫助孩子從小培養企業家思維,走上「優秀」與「成功」的道路!
育兒顧問大樹老師 趙崇甫、親職教育講師 魏瑋志(澤爸)、
親職教育諮詢師 陳其正,誠摯推薦──「洛克菲勒先生的家書向我們展示,
鉅額財富來自生命中更珍貴無價的內涵,超越時代限制,影響深遠。」
孩子對學習總是提不起勁?遇到困難容易退縮?
希望孩子積極追求目標,又擔心他壓力過大或迷失方向?
面對充滿競爭的社會,孩子該如何建立健康的心態,
才能在實現夢想的挑戰中,同時擁有內心的富足?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透過寫給兒子小約翰的38封信,
分享他從「一無所有」到「富可敵國」的成功經驗,
以及為什麼堅持正當、謙虛、毅力和合作的核心價值,
能夠幫助他翻轉人生,並成為富裕世家的養成基石!
本書將這些洛克菲勒的經典家書,改編成生動有趣的漫畫,引導孩子:
▶ 勇敢面對失敗與挑戰,將困難轉化為成長的跳板。
▶ 學會時間管理與資源運用,打造自己理想的人生。
▶ 建立健康金錢觀及商業智慧,學會理性管理財務。
▶ 理解合作與共贏的重要性,找到真正的成功之道!
讓孩子在歡笑與閱讀中啟發潛能,
成為自己最可靠的命運規劃師!
【目錄】
第1封信:贏在起點,不一定能笑到終點
第2封信:自己的命運自己規劃
第3封信:天堂還是地獄,是由態度決定
第4封信:保持積極心態,並實際付出行動
第5封信:勇敢面對競爭,不要害怕眼前的挑戰
第6封信:為了達成目標,抵押所有也值得
第7封信:挫折不可避免,但不要因此灰心喪志
第8封信:只要還沒放棄,就仍然走在通往成功的路上
第9封信:堅定的信念可以搬走高山
第10封信:不能隨便相信別人,但絕對不要欺騙自己
第11封信:不願意競爭,最後就只能面對失敗
第12封信: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第13封信:懂得裝傻的人,才是真正的聰明
第14封信:財富只是勤奮的附加價值
第15封信:為成功找方法,不要為失敗找藉口
第16封信:張開雙手,就會看見成功的種子
第17封信:不要當金錢的奴隸,要讓金錢成為自己的奴隸
第18封信:偉大的人生,從追求第一開始
第19封信:機會只留給勇於冒險的人
第20封信:把輕視當成激勵,把污辱變成動力
第21封信:了解對手和自己,用實力獲取勝利
第22封信:人多力量大,合作是達成目標的戰術
第23封信:相信自己做得到,便能朝成功之路前進
第24封信:善用金錢與時間
第25封信:衝動是阻礙人生的敵人,忍耐是一種策略
第26封信:幸運之神眷顧勇者
第27封信:保持開創性的思考,事情不會只有一種方法
第28封信:結束就是另一個開始
第29封信:不要跟消極的人來往
第30封信:成為一個目標主義者
第31封信:光會抱怨的人,成不了大器
第32封信:讓適合的人,出現在適合的位置
第33封信:策略性導向的思維,才是成功的關鍵
第34封信:優秀的領導者,會把部屬放在第一位
第35封信:財富越多,責任越重
第36封信:補充精神食糧,滋養自己的心靈
第37封信:每個人都能成為大人物
第38封信:永遠為夢想留一個好位置
立即查看
水滸傳(兒少彩色圖文版)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簡介】
兒少是一個謎,許多認真的老師和家長尋覓著解謎的資源,這本書正是要獻給這樣的親師朋友及教育團體。兒少研究是華德福學校獨有的技術,是華德福教師百年多以來的研究成果及永續的教育任務之一!
兒少研究在華德福學校裡並非個人的行動,而是教師團隊以施泰納所創的人智學(Anthroposophy)為基礎發展而得的「新心理學」的實務應用。為實現理想的自由華德福學校,施泰納在百年前即一再鼓勵教師們要「成為心理學家」,要去「撰寫心理學寶典」,這是他的願望。本書作者威歇特先生實現了施泰納博士的願望!而這裡所謂的新心理學一詞是以人智學為本,且是以源於理解的行動來展開工作的;因此當閱讀本書時你會見識到教師們活生生的社會性藝術、教學法途徑,與教育即療癒的原理及方法的發揮。
當教師團隊一起合作、一起找到共同的觀點與做法、一起完成重要事情的經歷,這種行動,不只能成就兒童,更重要的是能賦予學校整體社群信心與信任!教師會議是教師們應用人智心理學的實踐現場,本書將帶領讀者一一閱覽,從觀察兒童到兒童真實自我發展的解謎路徑。這是一本寶貴的工具書!
【目錄】
第一章 前言:個人與社群
第二章 概論
早期的原型:魯道夫‧施泰納(1919-1924年)斯圖加特華德福學校的領導者和啟發者
早期的兒少研究
鼓勵發展心理學及「心理圖像」
以師生的「合一」及與學科的關聯作為華德福教育的生命血脈
定義用語
對學生感興趣
熱情
心理學和心理圖像
第三章 兒少研究藝術的基礎
1924年的會議為兒少研究的起源背景
魯道夫‧施泰納與教師會議的實例
拓寬我們教師會議的視野
教育學會議如何能有效地工作?準備兒少研究所需的環境
準備兒少研究
第四章 兒少研究的架構
形成圖像
探尋原因
找尋有益方案
第五章 總結兒少研究
我們到底能否幫助這個孩子?
第六章 課程科目如何影響兒少?
兒少研究第三部分的教育學面向
第七章 實例研究
簡介
研究的第二階段可能包含什麼?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創傷知情的復原力實務工作: 與兒少、家庭、學校、社區合作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有針對性少數群體、受虐待單親家庭兒童、受戰爭摧殘的軍人與婦女移民、喪親兒童和參與社區幫派等受創傷人群的實務操作程序與方法。每一章在論證理論基礎之後,針對如何培育服務對象有復原力,提出整合醫療、心理諮商、輔導、營養和社會工作等團隊可供操作的實務介入方案或療法。諸如,提出5R的程序、整合調節治療法、認知行為治療法、遊戲治療、藝術治療、社區支持和營養教育等等,可運用在不同人口群和學校與社區的服務。……本書強調理論與實務整合一致的專業性服務,明確定義創傷知情介入的理論基礎,特別強調實務介入的整合性取向,強調創傷知情介入方案需要組織行政和政策搭配,以確保能提供個案高品質的服務。」--曾華源
【目錄】
導論 創傷知情與關係為本實務:促進復原力為目標
創傷與復原的研究背景
創傷知情實務與介入
創傷知情體系與政策
全書結構
結語
PART 1 以兒童與家庭系統為焦點
第1章 與經濟弱勢的憂鬱母嬰攜手工作
前言
產婦憂鬱與嬰幼兒發展
介入
結語:政策改革建議
第2章 支持軍人家庭幼兒茁壯成長
理解與支持軍人家庭
嬰幼兒心理健康:理論基礎
建立軍人兒童及其家庭之復原力
預防和介入服務
家庭支持方案:家訪
嬰兒家庭與兒童早期心理健康治療
透過反思性督導支持服務提供者
建議:共同為有幼兒的軍人家庭服務
結語
第3章 隱蔽但普遍的創傷:遭受性虐待兒童及其父母之影響與療癒歷程
誰是加害者?
性虐待事件對兒童及其家庭的影響
揭露童年和青少年時期遭受性虐待的阻礙和促進因子
倖存者如何有復原力
運用創傷知情實務介入遭受性虐待之兒童及其家庭
同儕輔導員方案
結語:討論與建議
第4章 透過藝術介入發展兒童復原力:優勢觀點
案例故事:長期重複受創的單親家庭
藝術治療:創傷知情與優勢為本取向
運用藝術介入創傷到復原力的旅程
結語:討論與建議
第5章 戰爭創傷與難民婦女之安置經驗與復原
難民、創傷和重安置
與創傷有關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影響
女性難民及其子女的經歷
難民的復原力和創傷後成長
創傷知情介入
案例故事:運用創傷知情實務與中東難民婦女一同面對創傷經歷
結語:討論與展望
第6章 共同成長:在創傷知情學校中培育拉丁裔家長的領導力
美國拉丁裔移民家庭面臨之挑戰
促進因應創傷的代際復原力
學校為本的創傷知情方案
拉丁裔家長的參與和領導能力之重要性與阻礙因素
發展創傷知情社區學校(TICS)方案
共同成長:創傷知情的家長領導力方案
以創傷知情實務與兒童早期知能作為家長領導力方案之指引
共同成長家長領導力方案之亮點
第7章 驕傲與羞愧:創傷知情取向的性少數實務
相關名詞之意涵
精神疾病診斷演變史與理解性少數的創傷
證據為本實務
性別肯認的學校政策
優勢與復原力
組織與實務工作者指引
處遇指引
重構性少數壓力與創傷
PART 2 以學校與社區系統為焦點
第8章 創傷知情的幫派預防與介入實務:以社區為中心
前言
吉甦的敘事:創傷的事件、經歷及影響br> 系統引起的創傷和再創傷:參與幫派的原因
青年參與幫派活動的風險和保護因子
社區為本的幫派介入:雙管齊下取向
創傷知情取向之幫派介入:關鍵要素
結語:建議與啟發
第9章 經歷喪親失落兒童之創傷知情照顧與關係為本實務
創傷與失落對兒童的影響
失依兒童的照顧體系
創傷知情照顧與關係為本實務
結語:討論與建議
第 10 章 餐桌上的療癒:創傷知情取向的社區營養教育
創傷知情營養安全:社區營養的新取向
餐桌計畫:創傷知情的營養與烹飪課程
參與者為中心之服務視角
操作指引架構
發展回應措施的基石:營養方案中的創傷知情原則
抵抗(對抗/防止)再次創傷
營養可以增強復原力和促進療癒
創傷知情的營養健康模式
結語
第11章 創傷知情的兒童福利體系變革
在兒童福利體系中推動創傷知情照顧之挑戰
兒童福利體系推動創傷知情變革的兩個案例
結語:討論與建議
全書專業機構及專有名詞全名及英文簡稱表
專有名詞中英文對照表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