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創傷知情的復原力實務工作: 與兒少、家庭、學校、社區合作
作者: Ritblat
譯者: 吳書昀, 徐宜瑩
ISBN: 9786269769292
出版社: 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4/10
頁數: 288
#心理學
#輔導、諮商與心理治療
定價: 320
售價: 288
庫存: 庫存: 2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簡介】 「本書有針對性少數群體、受虐待單親家庭兒童、受戰爭摧殘的軍人與婦女移民、喪親兒童和參與社區幫派等受創傷人群的實務操作程序與方法。每一章在論證理論基礎之後,針對如何培育服務對象有復原力,提出整合醫療、心理諮商、輔導、營養和社會工作等團隊可供操作的實務介入方案或療法。諸如,提出5R的程序、整合調節治療法、認知行為治療法、遊戲治療、藝術治療、社區支持和營養教育等等,可運用在不同人口群和學校與社區的服務。……本書強調理論與實務整合一致的專業性服務,明確定義創傷知情介入的理論基礎,特別強調實務介入的整合性取向,強調創傷知情介入方案需要組織行政和政策搭配,以確保能提供個案高品質的服務。」--曾華源 【目錄】 導論 創傷知情與關係為本實務:促進復原力為目標 創傷與復原的研究背景 創傷知情實務與介入 創傷知情體系與政策 全書結構 結語 PART 1 以兒童與家庭系統為焦點 第1章 與經濟弱勢的憂鬱母嬰攜手工作 前言 產婦憂鬱與嬰幼兒發展 介入 結語:政策改革建議 第2章 支持軍人家庭幼兒茁壯成長 理解與支持軍人家庭 嬰幼兒心理健康:理論基礎 建立軍人兒童及其家庭之復原力 預防和介入服務 家庭支持方案:家訪 嬰兒家庭與兒童早期心理健康治療 透過反思性督導支持服務提供者 建議:共同為有幼兒的軍人家庭服務 結語 第3章 隱蔽但普遍的創傷:遭受性虐待兒童及其父母之影響與療癒歷程 誰是加害者? 性虐待事件對兒童及其家庭的影響 揭露童年和青少年時期遭受性虐待的阻礙和促進因子 倖存者如何有復原力 運用創傷知情實務介入遭受性虐待之兒童及其家庭 同儕輔導員方案 結語:討論與建議 第4章 透過藝術介入發展兒童復原力:優勢觀點 案例故事:長期重複受創的單親家庭 藝術治療:創傷知情與優勢為本取向 運用藝術介入創傷到復原力的旅程 結語:討論與建議 第5章 戰爭創傷與難民婦女之安置經驗與復原 難民、創傷和重安置 與創傷有關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影響 女性難民及其子女的經歷 難民的復原力和創傷後成長 創傷知情介入 案例故事:運用創傷知情實務與中東難民婦女一同面對創傷經歷 結語:討論與展望 第6章 共同成長:在創傷知情學校中培育拉丁裔家長的領導力 美國拉丁裔移民家庭面臨之挑戰 促進因應創傷的代際復原力 學校為本的創傷知情方案 拉丁裔家長的參與和領導能力之重要性與阻礙因素 發展創傷知情社區學校(TICS)方案 共同成長:創傷知情的家長領導力方案 以創傷知情實務與兒童早期知能作為家長領導力方案之指引 共同成長家長領導力方案之亮點 第7章 驕傲與羞愧:創傷知情取向的性少數實務 相關名詞之意涵 精神疾病診斷演變史與理解性少數的創傷 證據為本實務 性別肯認的學校政策 優勢與復原力 組織與實務工作者指引 處遇指引 重構性少數壓力與創傷 PART 2 以學校與社區系統為焦點 第8章 創傷知情的幫派預防與介入實務:以社區為中心 前言 吉甦的敘事:創傷的事件、經歷及影響br> 系統引起的創傷和再創傷:參與幫派的原因 青年參與幫派活動的風險和保護因子 社區為本的幫派介入:雙管齊下取向 創傷知情取向之幫派介入:關鍵要素 結語:建議與啟發 第9章 經歷喪親失落兒童之創傷知情照顧與關係為本實務 創傷與失落對兒童的影響 失依兒童的照顧體系 創傷知情照顧與關係為本實務 結語:討論與建議 第 10 章 餐桌上的療癒:創傷知情取向的社區營養教育 創傷知情營養安全:社區營養的新取向 餐桌計畫:創傷知情的營養與烹飪課程 參與者為中心之服務視角 操作指引架構 發展回應措施的基石:營養方案中的創傷知情原則 抵抗(對抗/防止)再次創傷 營養可以增強復原力和促進療癒 創傷知情的營養健康模式 結語 第11章 創傷知情的兒童福利體系變革 在兒童福利體系中推動創傷知情照顧之挑戰 兒童福利體系推動創傷知情變革的兩個案例 結語:討論與建議 全書專業機構及專有名詞全名及英文簡稱表 專有名詞中英文對照表

為您推薦

社會工作管理 (4版)

社會工作管理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社會工作管理(四版) 作者:黃源協, 莊俐昕 出版社:雙葉 出版日期:2019/09/00 ISBN:9789579096584 內容簡介   隨著治理理念介入社會服務領域,社會工作管理更加重視績效、網絡、團隊等概念。本書期望能與作者另一本著作《社會福利行政》充分結合,主要管理理論與職能於《社會福利行政》之中介紹,而本書重心將置於社會工作管理的項目與實務,且將吸收網絡治理、策略管理、績效與責信的新治理模式等觀點,期能更有系統與深入提供當代新穎的社會工作管理新知。   與《社會福利行政〉相輔相成: 本書與《社會福利行政》一書有所連貫,且相輔相成,皆為社工師考試的必備用書。   觀念新穎: 注入新穎的治理觀念,強調治理、策略與績效的重要性。   理論與實務結合:強調管理、治理相關理論與社會工作管理實務的結合。 目錄 第01章 社會工作與管理 第一節 社會工作管理的緣起與發展 第二節 新管理主義與社會工作 第三節 最佳價值與社會工作 第四節 社會工作管理的環境脈絡 第五節 社會工作管理的內涵 第02章 社會工作管理的相關理論 第一節 行政、管理與治理 第二節 古典管理學派 第三節 人群關係學派 第四節 組織環境觀點 第五節 組織學習觀點 第03章 社會工作管理的職能 第一節 管理的意涵、運作與技能 第二節 社會工作的規劃 第三節 社會工作的組織 第四節 社會工作的領導與激勵 第五節 社會工作的決策 第04章 社會工作的人力資源管理 第一節 人力資源管理的意涵 第二節 員工管理 第三節 員工生涯發展管理 第四節 員工協助方案 第五節 志工管理 第六節 社會工作督導 第05章 社會工作的績效管理 第一節 績效管理的意涵與要素 第二節 目標管理系統 第三節 績效監測系統 第四節 員工績效管理技術—對「人/員工」的績效考核 第五節 組織績效管理技術—對「事/作業」的績效管控 第06章 社會工作的品質管理 第一節 社會服務品質的意涵與觀點 第二節 社會服務品質的要素、標準與測量 第三節 社會服務品質管理的重要性與因應策略 第四節 全面品質管理的意涵與策略 第五節 社會服務專業與品質管理 第07章 社會工作的網絡與團隊管理 第一節 網絡的意涵、功能與代價 第二節 網絡治理與網絡管理 第三節 夥伴關係的意涵、效益與風險 第四節 團隊的意涵、特性與類型 第五節 專業團隊的意涵與管理 第六節 衝突管理的意涵與策略 第08章 社會工作的資源、契約與資訊管理 第一節 社會資源的開發與運用 第二節 社會資源網絡的建構與維繫策略 第三節 契約委外的意涵與管理機制 第四節 社會服務契約委外的問題與挑戰 第五節 社會工作的資訊管理 第09章 社會工作的行銷與財務管理 第一節 社會服務行銷管理的意涵 第二節 社會服務策略性行銷的步驟 第三節 社會工作的財務管理 第四節 預算的意涵、功能與編列步驟 第五節 募款的意涵與操作過程 第10章 社會工作的變革、風險與災難管理 第一節 社會工作的變革管理 第二節 社會工作的創新管理 第三節 社會工作的風險管理 第四節 社會工作的危機管理 第五節 社會工作的災難管理 第11章 社會工作的方案管理 第一節 方案與方案管理的意涵 第二節 方案評估的意涵、類型與步驟 第三節 方案籌備期 第四節 方案規劃期/設計期 第五節 方案執行期與結束期 第六節 方案評估應有的態度與倫理議題 第12章 社會工作管理的未來 第一節 社會企業 第二節 社會工作者的自我管理 第三節 壓力、時間與向上管理 第四節 社會工作專業主義的挑戰 第五節 社會工作管理的趨勢:邁向真正的專業

原價: 670 售價: 603 現省: 67元
立即查看
高齡學 (8版)

高齡學 (8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中文書】 書名:高齡學 第八版 作者:黃富順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6/08/24 ISBN:9789571186092 內容簡介   在全球人口高齡化聲中,有關高齡人口的相關議題備受重視。本書即在探討老化及老人的相關議題,包括個體的老化及集體的高齡化兩部分,以提供有志研究高齡學的人士,能有基本而整體的認識,而為繼續探究相關議題之基礎。      全書計分為16章,主要包括:高齡學的重要概念、理論基礎、個體的老化及集體的高齡化等。在重要概念部分,包括:緒論、人口結構高齡化、國際組織與合作交流、及高齡學與未來等四章;在理論部分,包括:生理、心理及社會的老化現象與理論等三章;在個體的老化部分,包括:認知、自我及人格、心理健康與心理失常、工作、休閒、退休與居住安排、家庭與人際、角色等六章;在集體的高齡化部分,包括:社會政策與社會福利、健康促進與照護、教育型態與教育活動等三章。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黃富順   學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   美國奧斯汀德州大學進修   美國北卡州立大學博士後研究   經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授兼成教中心主任   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教授兼所長   國立嘉義師範學院校長   國立嘉義大學副校長   玄奘大學講座   中華民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秘書長、理事長   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理事長   考試:公務人員普考、高考、甲等特考最優等及格   現職:   朝陽科技大學銀髮產業管理系講座   中華民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理事長   國立中正大學榮譽教授   東亞成人教育論壇(EAFEA)榮譽會長     撰寫:1、2、4-11、16等章 楊國德   學歷:   英國諾丁漢大學成人教育博士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博士後研究   經歷:   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系教授兼系主任所長   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推廣教育中心主任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現職:朝陽科技大學銀髮產業管理系教授兼系主任   撰寫:3、12-15等章 目錄 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高齡學的意義與性質 第二節 高齡學的範圍、任務與相關學門 第三節 高齡學的緣起、發展與趨勢 第二章 人口結構的高齡化與因應 第一節 全球人口的發展與分布 第二節 全球老年人口的分布及發展趨勢 第三節 我國人口的高齡化現象及未來發展 第四節 人口高齡化對社會的影響與因應 第三章 生理老化現象與理論 第一節 生理老化的現象 第二節 生理老化的理論 第三節 生理老化的因應 第四章 心理老化現象與理論 第一節 心理老化的現象 第二節 心理老化的理論 第三節 心理老化的因應 第五章 社會老化現象與理論 第一節 社會老化的意義及現象 第二節 社會老化的理論 第三節 社會老化的因應 第六章 高齡期的認知發展 第一節 認知與高齡學 第二節 認知老化方向與現象 第三節 認知老化的原因 第四節 認知老化的因應 第七章 高齡期的自我與人格發展 第一節 高齡期自我的發展 第二節 高齡期人格的發展 第三節 高齡期人格發展的理論 第四節 影響高齡期人格改變的因素 第八章 高齡期的心理健康與心理失常 第一節 高齡期心理健康的定義與指標 第二節 高齡期的壓力與情緒 第三節 高齡期的憂鬱症與焦慮症 第四節 失智症與阿茲海默氏症 第五節 高齡心理健康的促進 第九章 高齡期的工作、休閒、退休與居住安排 第一節 高齡期的工作 第二節 高齡期的休閒 第三節 退休 第四節 高齡者的居住安排 第十章 高齡期家庭與人際關係 第一節 老年與家庭 第二節 高齡期的配偶及與成年子女的關係 第三節 祖孫關係及與手足關係 第四節 高齡期的朋友關係 第十一章 高齡期角色的發展 第一節 老化與角色發展 第二節 高齡期角色發展的理論 第三節 高齡期重要的社會角色 第四節 高齡角色改變的適應 第十二章 高齡的社會政策與社會福利 第一節 高齡的社會政策 第二節 高齡的社會工作 第三節 高齡的社會福利 第十三章 高齡期的健康促進與照護 第一節 高齡期的健康促進 第二節 高齡期的醫療照護 第三節 高齡期的社區照顧服務 第十四章 高齡的教育型態與教育活動 第一節 高齡教育的意涵與發展 第二節 高齡的教育型態 第三節 高齡的教育活動 第十五章 高齡國際組織與合作交流 第一節 聯合國有關的高齡國際組織與活動 第二節 高齡學有關的國際組織與活動 第三節 高齡學研究的組織與合作交流 第十六章 高齡學與未來 第一節 未來全球人口高齡化的現象與政策挑戰 第二節 科技發展與老人 第三節 未來社會的老人 第四節 未來高齡學的重要議題

原價: 550 售價: 468 現省: 82元
立即查看
社會工作督導:理論與實務工作手冊 (2版)

社會工作督導:理論與實務工作手冊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特色 在社會工作中,督導者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本書邀請學術界相關專長教授及實務界資深督導們,以基礎、進階、實務三個面向為分類,分別討論社會工作督導實務工作與挑戰。藉此,引導讀者思考和尋找解決策略;本書是實務經驗產出的著作,除嘉惠更多有需要的實務工作者,以及幫助臺灣社會工作督導夥伴們增進相關知能;同時期盼本書能成為實務工作中最佳工具書,更能累積本土社會工作實務專書出版。 ☛ 具多年督導者之經驗產出,深刻描繪於章節文字間。 ☛ 架構清晰、文字淺顯易懂,使讀者更能融會貫通。 ☛ 藉由實際案例說明理論,並以實務議題討論方式,提供社會工作者反思學習的機會。 ☛ 本版增加最近研究文獻、政策方案及實務範例,使讀者能擷取最新資訊,靈活運用於實務工作中。 適用課程︰「社會工作督導」、「臨床督導」等相關訓練及課程。 適用對象︰大學及技專校院、研究所相關科系學生,社會工作督導者、社會工作督導之專業教育與訓練者、社會工作實習生督導,以及對督導實務與議題有興趣者。 PART 1 基礎篇 目錄 第01章 社會工作督導概論(游美貴、鄭麗珍)  第一節 社會工作督導的意涵與功能  第二節 督導實施模式  第三節 督導的準則 第02章 督導倫理與關係界線(廖美蓮)  第一節 督導者與受督者的權力關係  第二節 督導關係中的界線議題  第三節 提升督導者的效能 第03章 團體督導與團體動力(吳敏欣)  第一節 團體督導  第二節 團體動力 第04章 領導與督導能力培養(戴世玫)  第一節 領導的基本概念與相關理論  第二節 社會工作督導帶領團隊的激勵方法  第三節 思考方式、衝突與協商  第四節 溝通模式與溝通技巧 PART 2 進階篇 第05章 方案規劃與評估(鄭怡世)  第一節 對方案的定義與取向  第二節 理解服務對象  第三節 界定方案的範圍與勾勒其整體圖像  第四節 進行方案的成效評量 第06章 人力資源管理(陳淑蘭)  第一節 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與應用  第二節 人力資源管理的議題 PART 3 實務篇 第07章 督導在組織中——責信時代的行政管理(周雅萍)  第一節 督導管理上的挑戰與內涵  第二節 督導者的行政管理  第三節 建立制度與培力人才  第四節 委託服務的督導角色 第08章 實務督導技巧——新手督導實務(姚智仁)  第一節 新手督導前置準備與調適  第二節 督導須具備的特質與價值  第三節 新手督導的挑戰與因應 第09章 實務督導技巧——受督者對個案處遇技巧(吳敏欣)  第一節 個案處遇技巧  第二節 個案會談演練技巧  第三節 個案紀錄書寫 第10章 實務督導技巧——提供受督者情緒支持(鍾佩怡)  第一節 組織使命與工作承諾  第二節 替代性創傷的處理  第三節 專業耗竭的因應 第11章 實務督導技巧——實習生督導(黃綵宸)  第一節 實習生帶領目標與內容規劃  第二節 帶領實習的學習歷程與需要  第三節 實習生帶領經驗與案例分享 第12章 督導者自我覺察與壓力調適(王芬蘭)  第一節 督導的覺察與風格  第二節 督導者的壓力  第三節 督導者的自我調適

原價: 520 售價: 468 現省: 52元
立即查看
悲傷治療的技術-創新的悲傷輔導實務

悲傷治療的技術-創新的悲傷輔導實務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悲傷治療的技術:創新的悲傷輔導實務 作者:Neimeyer(章惠安) 出版社:心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2/00 ISBN:9789861916385 內容簡介   《悲傷治療的技術》在悲傷與喪慟諮商及治療的領域中,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實務指南,書中64則創新實用的悲傷治療技術,提供了最具創造性且鼓舞人心的介入方法。個別來說,每一技巧都強調了創意和實務性;整體而言,它們抓住了這個領域在實務工作上的豐富性,以及治療師在各種不同情境中發展出來的多元做法,有效處理了喪慟者的需求。本書富含以下特色:   ● 主題性的組織架構,可為特定情況找到適用的技巧;   ● 針對每一技巧的運用提供專家指導,和避免一般易犯的錯誤;   ● 詳細說明某些特定技巧的使用方法、條件限制及適用對象;   ● 案例描述和文字紀錄。   人生的路途上,失落無可避免,人們因失去摯愛而失落、跌落絕望黑暗的幽谷之中。如何扶起喪慟者,讓他們重新學會愛、付出愛、感受愛,是悲傷輔導助人者心之所向。 目錄 第一部 建立工作架構   1 專注當下、歷程與步驟:悲傷治療中技巧精熟的關係架構   2 悲傷治療中的同理精神   3 細拉:進入悲傷境地的正念導引   4 喪慟歷程的軌跡:介入架構 第二部 調節情緒   5 悲傷觀察日誌   6 繪製失落之境的地圖:屬於悲傷的和不屬於悲傷的   7 成年悲傷者使用的精神科藥物   8 正念療法   9 重整惡夢故事 第三部 與身體工作   10 類比傾聽法   11 拍手功   12 維持連結的身體想像   13 身體託管 第四部 轉化創傷   14 複雜性悲傷和創傷:優先處理什麼?   15 重述死亡事件   16 暴力死亡之後喚出與逝者的同盟關係   17 眼動減敏重整療法(EMDR)   18 重現畫面的意義建構 第五部 改變行為   19 行為啟動   20 度過佳節倍思親的時刻   21 自我肯定訓練   22 尋求平衡的寫作介入療法 第六部 重建認知   23 以行為實驗改變災難式的錯誤解讀   24 以理情治療 ABC 模式回應失落   25 接受與承諾療法(ACT)   26 針對失落關係的基模治療法   27 針對孩童長期性悲傷進行認知重建 第七部 面對抗拒   28 「你可以接受自己是 OK 的嗎?」   29 深度悲傷治療的公開聲明   30 悲傷管理中有控制的逃避 第八部 發現意義   31 透過個人態度發現意義   32 以引導式日誌促進意義建構   33 對喪慟父母運用失落特質技巧   34 隱喻式重整 第九部 重寫生命故事   35 生命回顧   36 失落時間軸   37 虛擬夢境故事   38 聽見你的心聲:建立療癒性對話   39 記錄孩子的生命故事   40 故事山 第十部 鞏固記憶   41 開啟家庭相簿   42 串起記憶的列車   43 兒童的回憶作品   44 記憶盒   45 大自然回憶 第十一部 更新連結   46 介紹逝者   47 透過導引畫面開啟視覺化連結   48 與逝者通信   49 與逝者的引導性想像對談   50 椅子操作法   51 生命標記   52 穿透憂傷看到傳承   53 「抓住片刻」的記錄 第十二部 修改目標   54 在悲傷歷程中設定自我照顧目標   55 界定與展望自我 第十三部 動用資源   56 詩和書目療法   57 兒童書目療法 第十四部 悲中有伴   58 編織社會支持的交響曲   59 處理喪慟支持團體的治療衝突   60 談談與夫妻和家庭的會談 第十五部 儀式性的轉化   61 治療性儀式   62 提供自殺身亡後「錯過的儀式」 第十六部 助人者的療癒   63 助人者療癒智慧圈   64 試穿鞋子

原價: 450 售價: 383 現省: 67元
立即查看
依附關係的修復:喚醒嚴重創傷兒童的愛 (2版)

依附關係的修復:喚醒嚴重創傷兒童的愛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依附關係的修復:喚醒嚴重創傷兒童的愛(第二版) 作者:Hughes(黃素娟) 出版社:心理 出版日期:2019/11/00 ISBN:9789861918884 內容簡介 當一再受虐、一再被忽視的孩子已學會用冷漠疏離、 自我防衛的眼光看世界, 要如何才能拆去他們築起的層層心牆, 重建孩子與世界之間信任的橋梁?   本書描述一位小女孩凱蒂,在她成長的過程中,多年來遭遇虐待及情感忽視的經過;同時也呈現了特殊心理治療及親職如何促進受創孩子心理發展及依附安全的歷程。作者透過DDP模式(Dyadic Developmental Psychotherapy)的各種技巧與觀念,將依附和創傷理論與教養策略以及兒童和家庭治療的一般原則相結合,為那些經歷嚴重創傷的兒童提供了促進依附的有效方法。無論是為人父母及照顧者、助人專業者、治療師、社工人員或培訓中的學生,相信都能在這愛與淚交織的旅程中有所啟發。 目錄 第 1 章 親職教育與心理治療的一般原理 第 2 章 被虐待與疏忽的凱蒂 第 3 章 露絲‧戴利(第一個寄養家庭) 第 4 章 凱倫‧米勒(第二個寄養家庭) 第 5 章 蘇珊‧柯敏斯(第三個寄養家庭) 第 6 章 可以做些什麼? 第 7 章 新的模式 第 8 章 賈姬‧凱勒(第四個寄養家庭) 第 9 章 和賈姬共同生活 第 10 章 織布 第 11 章 與賈姬對抗 第 12 章 感恩節的晚餐 第 13 章 賈姬與莎拉 第 14 章 緬因州的冬天 第 15 章 緬因州地方法院 第 16 章 春天來臨 第 17 章 夏天再臨 第 18 章 害怕與喜樂 結語 參考文獻

原價: 420 售價: 357 現省: 63元
立即查看
DSM-5臨床個案實戰手冊 (1版)

DSM-5臨床個案實戰手冊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DSM-5臨床個案實戰手冊 作者:林奕萱 出版社:合記 出版日期:2016/01/00 ISBN:9789863681076 簡介: DSM-5R是目前全世界通用在精神疾病的診斷準則,藉以評估各年齡層所罹患之疾病,當個案之症狀符合診斷準則且功能缺損達到相關閾值時,即可做出診斷。本書主要探討神經發展障礙症類別下的自閉症障礙、智力功能缺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溝通障礙症、特定的學習障礙症等內容,並透過眾多醫師的個案經驗分享,指導讀者如何辨識典型及非典型的精神疾病症狀,進而瞭解共病狀況。這是一本精神科專科醫師、相關領域讀者和學生最佳的臨床演練教材!

原價: 750 售價: 713 現省: 37元
立即查看
DSM-5-TR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 (5版)

DSM-5-TR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 (5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量:0.34kg 頁數:400 裝訂:平裝 開數:21 x 10.8 cm 印刷:單色 審閱:張復舜 譯者:張復舜.陳泰宇.楊子清.羅羿凡.蔡楚葳.李嵩濤.林奕萱.戴瀅純.李方齡.鄒黃龍 原著序 DSM-5-TR®的出版更新了DSM-5® 精神疾病的診斷分類和編碼,並對70多種精神疾病的診斷準則做了解釋說明。為了方便快速參考,臨床醫師可能會發現這本小而方便的手冊非常有用,其中僅包含DSM-5-TR®分類 (即按照DSM-5-TR®章節排列的疾病、亞型、特別註記 [specifier] 和診斷編碼的完整列表)、更新過的手冊使用方式的小節,以及更新過的DSM-5®診斷準則組套 (diagnostic criteria sets) 和編碼註 (coding notes)。《DSM-5-TR®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The Desk Reference to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From DSM-5-TR®》旨在與全面更新過的DSM-5-TR®結合使用。正確使用本手冊需要熟悉準則組附帶的每種疾病的內文描述。DSM-5-TR®的內文描述也進行了全面的更新,以反映最新的文獻以及文化、種族主義和歧視對精神醫學診斷的影響。 本手冊提供了所有包含在DSM-5-TR®中更新過的ICD-10-CM編碼、編碼註及記錄程序 (recording procedures),還包括了新加入的診斷「延續性悲慟障礙症(prolonged grief disorder)」的診斷準則。新加入的還有用於指示當前(和過去的)自殺行為和非自殺性自傷行為 (nonsuicidal self-injury) 的症狀編碼。 臨床醫師在DSM-5-TR®中可以找到更多參考資訊,包括第三部分:新興評估方法和模型(包含評估方法、有關精神疾病診斷和文化的更新版內文、文化整合闡述和會談、人格障礙的DSM-5®替代模型,以及有待進一步研究的狀況)和DSM-5-TR®附錄 (包含 DSM-5®疾病診斷的按字母及按數字排列的ICD-10-CM編碼列表)。評估方法和其他資訊可線上獲取:www.psychiatry.org/dsm5。 請參閱 www.dsm5.org 以了解定期的DSM-5-TR®編碼和其他更新。 目錄 (Contents) 原著序 v 譯者序 vi DSM-5-TR®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修訂版分類 ix SECTION I DSM-5基礎知識 手冊使用說明 3 DSM-5®在司法醫學使用之提醒聲明 15 SECTION II 診斷準則及編碼 神經發展障礙症 19 思覺失調類群及其他精神病症 41 雙相情緒及其相關障礙症 57 憂鬱症 81 焦慮症 99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 111 創傷及壓力相關障礙症 121 解離症 133 身體症狀障礙症 137 餵食和飲食障礙症 143 排泄障礙症 149 睡眠-覺醒障礙症 151 性功能障礙 167 性別不安 177 侵擾行為、衝動控制及行為規範障礙症 181 物質相關及成癮障礙症 187 認知障礙症 235 人格障礙症 269 性偏好症 279 其他精神疾病與附加編碼 285 藥物引發的動作障礙症及其他醫藥副作用 287 其他可能成為臨床關注焦點的情況 305 索引 325

原價: 650 售價: 605 現省: 45元
立即查看
DSM-5精神疾病鑑別診斷手冊 (1版)

DSM-5精神疾病鑑別診斷手冊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DSM-5精神疾病鑑別診斷手冊 作者:孔繁鐘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8 條碼:9789863682271 簡介: DSM-5R是目前全世界在精神疾病通用的診斷準則,藉以評估各年齡層所罹患之疾病,當個案之症狀符合診斷準則且功能缺損達到相關閾值時,即可做出診斷。 然而,作個案診斷需要有能力自個案取得資訊、找出症狀及辨識模式、決定可能的原因,才能在最後作出正確的診斷。為此,本書提供多種趨近個案的方式,包括6個步驟的診斷架構、29個由下到上的「診斷樹狀圖」及診斷時可運用的66個鑑別診斷表,不僅能協助相關科系學生學習精神科診斷的程序,更可提升精神科臨床工作者作出完善鑑別診斷的技能! 目錄: 序言 v 1 逐步進行鑑別診斷 1 2 經由樹狀圖作鑑別診斷 17 2.1 學業表現不良的決策樹狀圖 22 2.2 兒童或青少年行為問題的決策樹狀圖 25 2.3 言語障礙的決策樹狀圖 30 2.4 易分心的決策樹狀圖 35 2.5 妄想的決策樹狀圖 38 2.6 幻覺的決策樹狀圖 44 2.7 僵直症狀的決策樹狀圖 49 2.8 高昂或開闊的心情的決策樹狀圖 52 2.9 易怒心情的決策樹狀圖 56 2.10 憂鬱心情的決策樹狀圖 61 2.11 自殺意念或行為的決策樹狀圖 67 2.12 精神運動遲滯的決策樹狀圖 72 2.13 焦慮的決策樹狀圖 75 2.14 恐慌發作的決策樹狀圖 80 2.15 畏避行為的決策樹狀圖 83 2.16 病因涉及創傷或心理社會壓力源的決策樹狀圖 87 2.17 身體抱怨或疾病/外觀焦慮的決策樹狀圖 91 2.18 食慾改變或異常進食行為的決策樹狀圖 94 2.19 失眠的決策樹狀圖 99 2.20 嗜睡的決策樹狀圖 104 2.21 女性性功能障礙的決策樹狀圖 109 2.22 男性性功能障礙的決策樹狀圖 113 2.23 攻擊行為的決策樹狀圖 116 2.24 衝動或衝動控制問題的決策樹狀圖 122 2.25 自我傷害或自殘之決策樹狀圖 126 2.26 過度物質使用的決策樹狀圖 129 2.27 記憶喪失的決策樹狀圖 135 2.28 認知障礙的決策樹狀圖 139 2.29 病因學身體病況的決策樹狀圖 149 3 藉由表格作鑑別診斷 157 神經發展障礙症 162 3.1.1 智能不足(智能發展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162 3.1.2 溝通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164 3.1.3 自閉症類群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166 3.1.4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鑑別診斷 168 3.1.5 特定的學習障礙症之鑑別診斷 172 3.1.6 抽搐症的鑑別診斷 174 思覺失調類群及其它精神病症 175 3.2.1 思覺失調症或類思覺失調症的鑑別診斷 175 3.2.2 情感思覺失調症的鑑別診斷 177 3.2.3 妄想症的鑑別診斷 178 3.2.4 短暫精神病症的鑑別診斷 180 3.2.5 非特定的僵直症之鑑別診斷 181 雙相情緒及相關障礙症 182 3.3.1 第一型雙相情緒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182 3.3.2 第二型雙相情緒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185 3.3.3 循環型情緒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188 憂鬱症 189 3.4.1 鬱症的鑑別診斷 189 3.4.2 持續性憂鬱症的鑑別診斷 192 3.4.3 經期前情緒低落症的鑑別診斷 194 3.4.4 侵擾性情緒失調症的鑑別診斷 196 焦慮症 198 3.5.1 分離焦慮症的鑑別診斷 198 3.5.2 選擇性不語症的鑑別診斷 201 3.5.3 特定畏懼症的鑑別診斷 202 3.5.4 社交焦慮症(社交畏懼症)的鑑別診斷 204 3.5.5 恐慌症的鑑別診斷 208 3.5.6 特定場所畏懼症的鑑別診斷 210 3.5.7 廣泛性焦慮症的鑑別診斷 212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 215 3.6.1 強迫症的鑑別診斷 215 3.6.2 身體臆形症的鑑別診斷 218 3.6.3 儲物症的鑑別診斷 220 3.6.4 拔毛症的鑑別診斷 222 3.6.5 摳皮症的鑑別診斷 224 創傷及壓力相關障礙症 225 3.7.1 創傷後壓力症或急性壓力症的鑑別診斷 225 3.7.2 適應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27 解離症 229 3.8.1 解離性失憶症的鑑別診斷 229 3.8.2 失自我感障礙症/失現實感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31 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 234 3.9.1 身體症狀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34 3.9.2 罹病焦慮症的鑑別診斷 236 3.9.3 轉化症(功能性神經症狀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39 3.9.4 受心理因素影響的另一身體病況之鑑別診斷 241 3.9.5 人為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43 餵食及飲食障礙症 244 3.10.1 迴避/節制型攝食症(ARFID)的鑑別診斷 244 3.10.2 厭食症的鑑別診斷 246 3.10.3 暴食症的鑑別診斷 249 3.10.4 嗜食症的鑑別診斷 251 睡醒障礙症 252 3.11.1 失眠症的鑑別診斷 252 3.11.2 嗜睡症的鑑別診斷 255 性功能障礙 258 3.12.1 性功能障礙的鑑別診斷 258 性別不安 260 3.13.1 性別不安的鑑別診斷 260 侵擾行為、衝動控制及行為規範障礙症 262 3.14.1 對立反抗症的鑑別診斷 262 3.14.2 間歇暴怒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64 3.14.3 行為規範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66 物質相關及成癮障礙症 268 3.15.1 物質使用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68 3.15.2 嗜賭症的鑑別診斷 270 神經認知障礙症 271 3.16.1 譫妄的鑑別診斷 271 3.16.2 認知障礙症與輕型認知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73 人格障礙症 276 3.17.1 妄想型人格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76 3.17.2 孤僻型人格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77 3.17.3 思覺失調型人格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78 3.17.4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79 3.17.5 邊緣型人格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81 3.17.6 做作型人格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82 3.17.7 自戀型人格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83 3.17.8 畏避型人格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84 3.17.9 依賴型人格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85 3.17.10 強迫型人格障礙症的鑑別診斷 286 3.17.11 另一身體病況引起的人格變化之鑑別診斷 287 性偏好症 288 3.18.1 性偏好症的鑑別診斷 288 附錄:DSM-5R精神疾病診斷分類 291 依英文字母排序的樹狀圖索引 319 依英文字母排序的鑑別診斷索引 321

原價: 700 售價: 665 現省: 35元
立即查看
識別精神疾病─你的DSM-5指南(Understanding Mental Disorders: Your Guide to DSM-5(R)) (1版)

識別精神疾病─你的DSM-5指南(Understanding Mental Disorders: Your Guide to DSM-5(R))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識別精神疾病:你的DSM-5®指南 ISBN13:9789863683544 出版社:合記 作者: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原著 譯者:林奕萱 裝訂:平裝 規格:23cm*17cm*2cm (高/寬/厚) 出版日:2020/08/01 中國圖書分類:神經系統疾病;精神醫學 內容簡介 序言: 全世界有超過四億五千萬人,在一生中的某個時間點罹患精神疾病;而美國有超過六千一百萬的成人、超過七百萬的孩子,在一生中也曾經困擾於精神疾病。雖然有些人的確風險較高,但其實每個人都有可能得到精神疾病。大部分人的朋友、同事或深愛之人中,可能都曾經有人罹患精神疾病。這本書就是寫給所有人的一本書。 對抗精神疾病的關鍵點,在於辨識症狀、了解何時應該求助,以及得到正確的治療。和精神疾病奮戰是件辛苦的事。此書就是設計來幫助這些辛苦的人們,以及他們的親友。這本書會讓人們知道「疾病可能是什麼樣子」,並且了解治療的主要方式。 一個好的治療,必須由健康照護提供者為每一個人及其需求和症狀精心規劃。這本書並不能取代任何治療,也沒有提供特定疾病之相關治療的深入細節。不過,這本書可以提供精神疾病相關治療的概略治療方式—包含談話治療和精神相關藥物。 本書的內容基礎來自於最新版本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簡稱DSM),也就是目前的DSM-5®。DSM-5®的目的,在於讓所有診斷精神疾病的健康照護提供者,能有共通的語言。DSM於1952年初版,成為精神健康照護提供者的主要工具,也是其他健康照護人員定義和診斷精神疾病的主要工具。 這本書是DSM-5®的「大眾版本」—但這並不代表可以用來自我診斷,只是這本書描述了DSM-5®中的大部分精神疾病。在與精神健康照護提供者見面談話之前,或者在知道自己的診斷之後,這本書會是一本很有幫助的資源。書中的內容與DSM-5®相互呼應—描述了症狀、危險因子和相關的疾病,根據症狀來定義精神疾病,並指出特別需求或考量。 這本書也討論了因應方式、個案小故事及其他資源—例如詞彙表、藥物列表和可能幫得上忙的相關機構(書中的小故事取材自真實個案,但姓名、年紀和其他資訊均已變更以保護個案,讓其他人無法得知個案身份。如果任何人符合其中任何一個故事,純屬巧合,也並非作者本意)。 就像是其他任何疾病一樣,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會讓恢復的機會更高、恢復得更好。這本書將協助病患和照顧者得到他們所需要的照護。 此書是由一群國際知名的精神科醫師和心理師團隊所撰寫,他們也參與了DSM-5®的制定。我們要特別對參與本書和DSM-5®的所有人致上謝意,謝謝您們致力於改善全世界的精神健康。 目錄 前言vi 序言ix 導論xii 1 從兒童時期發生的疾病3 2 思覺失調症及其他精神病症29 3 雙相情緒障礙症47 4 憂鬱症61 5 焦慮症77 6 強迫症相關疾病95 7 創傷和壓力障礙症109 8 解離症129 9 身體症狀障礙症137 10 飲食障礙症147 11 排泄障礙症161 12 睡醒障礙症169 13 性功能障礙189 14 性別不安203 15 侵擾行為和行為規範障礙症213 16 成癮障礙症225 17 失智和其他記憶問題243 18 人格障礙症267 19 性偏好症285 20 治療重點295 詞彙表315 附錄 A.DSM-5疾病完整列表325 B.藥物331 C.實用資源339 索引355

原價: 700 售價: 665 現省: 35元
立即查看
您也害怕孤獨嗎?解析邊緣性人格

您也害怕孤獨嗎?解析邊緣性人格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你也害怕孤獨嗎?解析邊緣性人格 作者:高育仁 出版社:心理 出版日期:2014/08/00 ISBN:9789861916064 內容簡介 本書是寫給:   心理治療專業人員:   若您的案主在處理感情過程中,出現情緒失控、極端反應,透露出害怕分離與被遺棄而抗拒孤獨的內在恐懼,雖未出現自殺、自傷等問題,仍可考慮將其界定為中度邊緣性人格而非重度患者。有部分心理治療人員受教科書及DSM診斷標準影響,遇到邊緣性人格個案,可能因其過度依附及嚴重自傷、自殺企圖而抗拒或轉介,本書將協助您克服障礙,讓您輕鬆愜意的歡喜接納此症個案。   邊緣性人格者的親友:   如何深入了解,並協助陷入感情困境的親友,乃現代人極重要的學習課題,本書將詳盡為您揭露邊緣性人格的神秘面紗,找出答案,幫助您改善邊緣性人格親友的情感困境。   邊緣性人格者的伴侶:   若您與伴侶的關係不佳,且對方個性強勢急躁、情緒化,不時有操控等反應,並因害怕孤單,有過度依附現象。這都是典型邊緣性人格現象,如果我們不明究裡,可能會與對方衝突不斷,長此以往,便可能因抑鬱而罹患憂鬱症,本書將引導您面對感情苦海,改善與伴侶的互動。      邊緣性人格者:   邊緣性人格是最複雜難懂的心理症狀之一,如能通曉此症狀的來龍去脈,將產生事半功倍的療癒效果,本書將帶您從童年經驗、父母性格、家庭氣氛等因素探索此人格的樣態、成因及解決辦法。   為人父母:   這本書最希望讓哪一族群者閱讀?答案是為人父母者,尤其每位父母在心中都期許未來能孕育出健康、快樂的下一代,然而若不先了解孩子出生後的內心世界與基本需求,這小小的生命可能因此受到無法抹滅的傷害。這本深入淺出、適合所有教育程度閱讀的書,將教導您教育出健康的下一代。 目錄 Part 1 認識邊緣性人格  第一章 邊緣性人格的歷史與由來:      從 1684年的瑞士醫師波耐到 1980年的DSM-III3  第二章 美國精神醫學會九大診斷標準:      精神醫學史上的正式標示  第三章 邊緣性人格該有中、重度之分 :      中度邊緣性人格者也該受到良好照護  第四章 邊緣性人格與相似症狀比較 :      釐清邊緣性人格與其他心理症狀的共病問題  第五章 認識邊緣性人格小常識 :      台灣本土邊緣性人格者的可能樣貌 Part 2 為何罹患邊緣性人格  第六章 大師們的理論發展  第七章 中國文化影響下的邊緣性人格  第八章 罹患邊緣性人格的五大因素 Part 3 如何改善邊緣性人格  第九章 當親友出現邊緣性人格問題,我們該怎麼辦?  第十章 各生命階段的提醒  第十一章 人口與兒童福利政策  第十二章 邊緣性人格的自我陪伴療法  第十三章 治療邊緣性人格者的建議 Part 4 邊緣性人格個案分析  第十四章 邊緣性人格自殺傷人案例分析  第十五章 邊緣性人格心理諮商個案分析

原價: 280 售價: 238 現省: 42元
立即查看
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學習手冊

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學習手冊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學習手冊 系列名:心理學叢書 ISBN13:9789579272933 替代書名:Student Manual for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undeling and Psychotherapy 出版社:揚智文化 作者:Gerald Corey 譯者:李茂興 裝訂/頁數:平裝/310頁 出版日:1997/01/01 中國圖書分類:天文 內容簡介   本學習手冊為搭配《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原文第五版]而設計。旨在促進學子掌握諮商理論的精髓與治療實務的學習。內容包括各種測驗、討論問題及個案範例等。 目錄 第一篇 諮商實務的基本議題 1.緒論與全覽 前言 本手冊與教本如何搭配使用 理論重點回顧 態度與價值觀自評量表 2.諮商員——具人性之專業人員 態度與信念自評量表 個人應用專題 建議活動:建立個人對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看法檔案 涉及價值觀處理的案例 歧視傾向測驗 建議活動:建立對於諮商實務中的多元文化課題之個人看法檔案 3.諮商實務的道德議題 道德議題與問題 關於道德議題方面的態度自評量表 涉及道德兩難的案例研討 第二篇 諮商的理論與技術 精神分析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4.精神分析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建議活動與練習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5.阿德勒學派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阿德勒學派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個人的應用:生活方式的評鑑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6.存在主義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存在主義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建議活動與練習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7.個人中心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個人中心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實務應用:反射當事人的感受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8.完形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完形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個人應用上的議題與問題 建議活動與練習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9.現實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現實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問題狀況:現實治療法的實務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10.行為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行為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個人的應用:擬訂自我管理方案 實務應用 建議活動與練習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11.認知行為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理情行為治療法與認知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個人應用的課題與問題 實務應用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12.家族系統治療法 章前自評量表 家族系統治療法複習 重要名詞解釋 討論問題 個人應用上的建議活動與練習 個案範例 綜合測驗 第三篇 整合與應用 13.治療技術的整合 治療取向在特定當事人族群或特定問題上的應用 問題與議題:培養個人諮商風格之指南 建議活動與練習:培養自己的諮商哲學觀 思考與討論的問題 14.個案示範——以整合取向輔導史天恩 思考與討論的問題 額外的個案演練 附錄:綜合測驗答案

原價: 350 售價: 315 現省: 35元
立即查看
兒童心理創傷後的遊戲治療:實務工作者應該知道的事:實務工作者應該知道的事

兒童心理創傷後的遊戲治療:實務工作者應該知道的事:實務工作者應該知道的事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280 售價: 238 現省: 42元
立即查看
其實,你不是你以為的自己:療癒成長的創傷,還原靈性的美好

其實,你不是你以為的自己:療癒成長的創傷,還原靈性的美好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380 售價: 323 現省: 57元
立即查看
兒童與青少年創傷知情實務工作 (Trauma-Informed Practices With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兒童與青少年創傷知情實務工作 (Trauma-Informed Practices With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320 售價: 288 現省: 32元
立即查看
你發生過什麼事 關於創傷如何影響大腦與行為,以及我們能如何療癒自己

你發生過什麼事 關於創傷如何影響大腦與行為,以及我們能如何療癒自己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480 售價: 432 現省: 48元
立即查看
創傷會遺傳:解開創傷的世代遺傳之謎,卸下潛意識擔在身上的痛楚 (1版)

創傷會遺傳:解開創傷的世代遺傳之謎,卸下潛意識擔在身上的痛楚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暢銷書《你發生過什麼事?》、《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作者一致盛讚!   ★譯為23種語言的精神分析代表作     你的傷痛裡,可能住著父母祖輩不曾言說的故事   打破創傷的循環,找回身心的平靜     你,為什麼這麼難過?   憂鬱、焦慮、失眠、自卑等種種症狀纏身,卻莫名找不到原因,更不知該如何解決。   其實,問題的根源,可能早在我們童年,甚至出生之前,就已埋下。     父母、祖父母所經歷的創傷,不論是兒時的忽視、痛失至親,還是性侵與家暴……即使被當成祕密埋藏,也會透過潛意識、表觀遺傳等神祕的方式,在我們的身體和心靈留下痕跡,使我們無意間背負起世代的創傷。     多次獲獎的精神分析師加莉特.阿特拉斯博士,在陪伴個案探尋「創傷遺留」的過程中,交織自身生命經驗。看似描繪別人,讀來卻發現刻劃的是我們自己:對愛與理解的渴望、不被認可的難過、遭人忘卻或鄙棄的記憶、被壓抑的無名恐懼……。也許,不全是快樂的情節,但卻都是真實、屬於我們的故事。     第一部 糾纏我們的不是逝者,而是那些不能言說的故事   這是關於祖父母留下的傷痕。性侵、禁忌之愛、走過大屠殺的經驗,如何撼動孫子女的人生?   而「缺席的母親」、「語言的混淆」、「抑鬱的哀悼」等精神分析的概念,又能帶來什麼幫助?      第二部 接受不能改變的事,才能哀悼,迎接新生   這是關於父母的祕密。痛失手足的孩子、不受歡迎的寶寶,以及不能哭泣的男人……。   不論我們看起來堅強或淡漠,在意識深處,我們仍然渴望知道、渴望被愛、渴望治癒父母受傷的靈魂。     第三部 看見我們對自己隱瞞的祕密,讓傷痕到此為止   這是關於自己藏匿的真相。失去摯友、被暴力相向的童年,以及父母離婚的拉扯……。   我們不僅繼承了世代的創傷,也繼承了畏懼,於是許多時候我們努力瞞著自己,藉此自我保護。   然而,不去觸碰,真能「讓一切隨著時間過去」嗎?或者,只是令我們在不知不覺之間將傷痛傳給下一代?     當我們準備好面對自己背負的傷痕時,才能讓心靈騰出空間,才能開始真正認識自己,進而選擇想要的人生,讓創傷的世代傳遞到此為止。   得獎紀錄   ★2022年,榮獲美國精神分析發展協會 格拉蒂娃「最佳圖書獎」   ★亞馬遜編輯團隊選評 2022年最佳圖書 國內推薦   心理界專家一致療心推薦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周志建|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   周慕姿|心曦心理諮商所 創辦人、諮商心理師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留佩萱|美國諮商教育與督導博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蘇絢慧|璞成心遇空間心理諮商所 所長   (以上按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當有些話不再是祕密,家族的故事自然流傳。隨著時間的流逝,讓彼此的傷口漸漸的癒合,情感的連結更加緊密。――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糾纏我們的不是逝者,而是那些不能言說的故事」、「接受不能改變的事,才能哀悼,迎接新生」、「看見我們對自己隱瞞的祕密,讓傷痕到此為止」,就這三句話,簡要地講到了面對世代傳承的創傷的方式。也許基因的部分,在我們自己身上無法輕鬆改變,但我們如何回應基因傾向與家族文化,卻可以透過不同的覺知程度,進行調整。很期待看到這本書上市,並且帶領我們回到過去,展望未來!――洪仲清 | 臨床心理師     這本書讓我們看到父母或祖父母的創傷是如何「遺傳」給下一代,而藉由「看見」,這些過去的傷痛就能轉化為我們能敘說的故事、讓我們展開新的療癒。――留佩萱|美國諮商教育與督導博士     跨世代的悲慘際遇會以無意識的方式傳遞,即使年輕的一代不再重複經驗那些事件,但卻不小心繼承了不屬於他們的心理傷痛。這本書的每個案例都是如此深刻動人,讀來引人入勝,又引人深思。――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國際推薦     精緻優美。阿特拉斯博士巧妙運用心理治療的故事,考究前人遺留的跨世代創傷。治療過程的描述令人欲罷不能,繼而認識個案,乃至治療師。與此同時,你也忍不住反思自己的人生。《創傷會遺傳》對任何人而言都是珍寶,對於想要了解創傷、治療與痊癒過程的人,更是必讀。――布魯斯.培理醫師(Bruce D. Perry, MD, PhD),與歐普拉合著《你發生過什麼事?》(What Happened to You?)     啟發人心的著作。阿特拉斯博士分享的故事,揭露了我們繼承的傷痛有什麼威力,長輩的經驗如何無聲又深刻地形塑我們的生活,以及我們所具備的治癒潛力。――蘿蕊.葛利布(Lori Gottlieb),《也許你該找人聊聊》(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作者     加莉特.阿特拉斯送了我們一份禮物,就是這本《創傷會遺傳》。她用溫暖關懷的筆觸告訴讀者,眼前的困難其實可以溯及我們繼承的過去。個案的故事和她本人的經歷鼓勵我們踏上探索的旅程。我們聆聽這些故事的同時,亦窺探自己被遮掩的地方,於是明白,倘若我們懷抱希望,現在也許正是時候,打破長輩們長久以來保持的沉默。――雪倫.薩爾茲堡(Sharon Salzberg),《靜心冥想的練習》(Real Happiness)作者     有些人的身體、心靈、精神、靈魂,背負著他們受傷的長輩最不可言說的祕密與創傷,而阿特拉斯博士帶著深刻的關懷為這些人書寫。我的家庭命運多舛,既是戰爭難民,因種族清洗被驅逐出境,也是生活困頓的移民。我身為這個家庭在美國成長的第一代,請容我宣稱,我非常清楚跨世代的創傷。我認為阿特拉斯博士完整細緻地寫下我在自己書中所謂的「世代傷口」。――克萊麗莎.埃思戴絲博士(Clarissa Pinkola Estés, PhD),《與狼同奔的女人》(Women Who Run with the Wolves)作者     加莉特.阿特拉斯文筆優美,娓娓道來情緒遺傳困擾我們、亦滋養我們的面向。她巧妙呈現為何我們其實可以面對那些帶來磨難的傷痛與困頓,又為何可以化解。這本書是當代精神分析的極致之作,故事也相當動人。――蘇西.歐巴賀(Susie Orbach),《肥胖是男女平等的議題》(Fat Is a feminist Issue,暫譯)作者     加莉特.阿特拉斯的《創傷會遺傳》觀察敏銳、充滿洞見、激動人心;同時,卻又溫柔、感人、關乎個人。有才華的臨床治療師不一定是才華洋溢的作家,但阿特拉斯博士正是這樣的角色,她訴說的故事將長伴你我。雖然對多數人而言,表觀遺傳學才剛萌芽,但阿特拉斯博士用平易近人的話語說明,我們何以一出生就承接了前人的心理重擔;儘管我們逃脫不了,但是在她的幫助之下,我們將能理解。――茱麗葉.羅森斐德(Juliet Rosenfeld),《不願相信的狀態》(The State of Disbelief,暫譯)作者     本書充滿智慧、專業和人性。絕佳的重要著作,令人不忍釋手。――安.奧瓦雷茲博士(Dr. Anne Alvarez),《陪伴當下》(Live Company,暫譯)作者     如果你感覺人生卡住了,不斷重複同樣的模式、被家人的幽暗過往給糾纏,《創傷會遺傳》將帶來非凡的洞見。阿特拉斯博士靈巧地分享自身經歷和個案的故事,同時與心理學研究天衣無縫地交織在一起。翻開她的書就停不下來,也會對世代傳遞的創傷與家族祕密獲得深刻的心理學觀點。本書無疑會改變許多人的生命,幫助我們解鎖尚未實現的潛能。――克莉絲蒂.塔特(Christie Tate),《你不需治療,只需說出口》(Group)作者     加莉特.阿特拉斯書寫每個家庭特殊的創傷時,是在接續托爾斯泰的話:「幸福的家庭都很相似,不幸的家庭苦難大不相同。」阿特拉斯訴說她個案的故事,而個案的創傷也與她自己過去的創傷與失落相互呼應。阿特拉斯細膩親近地說故事,捕捉到了她和個案一起獲得的認可與療癒。他們一起挖掘那些祕密和背負、掩埋創傷的幽魂,藉著過去發生的事帶領讀者進入當下,進而開啟未來的可能。這樣的可能並非陽光普照的河谷。不幸福的家庭不會不假思索就變得幸福。然而,阿特拉斯以優雅、寬大的姿態展現給我們看,只要引領祕密與幽魂重見光明,新的故事、更多的生命力,以及名為幸福的解脫,就有可能。――肯.科爾貝特(Ken Corbett),《謀殺一個女孩》(A Murder Over a Girl,暫譯)作者     充滿智慧、大膽,實至名歸。《創傷會遺傳》描繪了心理治療如何揭露世代之間無意識的創傷傳遞,令人折服。阿特拉斯博士的文筆渲染力十足,讓人身歷其境,見證被埋藏的悲傷故事,看著那些背負傷痛的孩子對於籠罩他們人生的陰影似懂又非懂。本書見解獨到,闡明這些往事具有的意義,亦深深滿足我們對於精神分析在當代能提供什麼貢獻的好奇心。――潔西卡.班傑明(Jessica Benjamin),《愛的羈絆》(The Bonds of Love,暫譯)作者     強而有力、洞若觀火,深具同理心地探索創傷的世代遺傳。《創傷會遺傳》一書顯示加莉特.阿特拉斯不僅是天賦異稟的精神分析師,也是天賦異稟的作家。我極愛這本書,內心也為之翻騰激動。――丹尼.夏普洛(Dani Shapiro),《繼承》(Inheritance,暫譯)作者     這是一趟親近人心、筆觸細膩、充滿關懷的旅程,探索跨世代的創傷,以及人們如何背負這些傷痛,再傳遞給家人;同時也關注創傷如何在治療的關係之中,被巧妙地帶上檯面,進而被看清、削弱,甚至是化解,讓這些至今無以名狀的事物,經過轉化而得以宣洩重生。――強.卡巴特-辛(Jon Kabat-Zinn),《正念的療癒力量》(The Healing Power of Mindfulness,暫譯)作者 【目錄】 作者序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第一部 祖父母――糾纏我們的不是逝者,而是那些不能言說的故事 第 1 章 出軌,觸碰失落的兒時願望 第 2 章 你當小紅帽,這次沒有狼 第 3 章 爸爸緊握了一輩子的花瓶 第 4 章 夢裡,抱著孩子拚命奔逃 第二部 父母――接受不能改變的事,才能哀悼,迎接新生 第 5 章 不曾出生的寶寶,難以解釋的連結 第 6 章 曾經失去的我們,和無從開始的你 第 7 章 不能流淚的男人,可以哭泣的男孩 第 8 章 死去的哥哥,活著的妹妹 第三部 自己――看見我們對自己隱瞞的祕密,讓傷痕到此為止 第 9 章 為完美的好友保守祕密,直到永遠 第 10 章 離開那個家不是逃跑,是追求希望 第 11 章 原諒爸爸,不再需要效忠哪一邊 後記 開啟一扇門 看更多

原價: 420 售價: 378 現省: 42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