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與文化冷戰: 美國外交與亞洲電影網絡的起源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電影與文化冷戰》探索了在冷戰政治高峰時期,新興獨立國家和殖民國家之間的跨國合作和競爭,如何形塑了二戰後的亞洲電影。李尚埈在對亞洲電影文化和產業的分析中,同時採用了全球和區域取向的研究方法。亞洲地區的新經濟格局和早期電影創業家間共通的戰後經驗,受到冷戰政治、美國文化外交,以及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期間更加旺盛的文化流動所影響。作者詳細審視此混亂時期的文化現實,並根據冷戰時期因「不結盟」運動的影不斷擴大而形成、破裂和重建的國際關係,在此脈絡下全面重建亞洲電影史。
作者闡述了當時東亞和東南亞電影界高層、創意人員、政策制定者及學者力求將他們受好萊塢啟發的體系產業化,進而擴大市場,並提高其文化產品的競爭力。為此,他們成立了亞洲電影製片人聯盟,共同主辦亞洲影展,並聯合製作電影。《電影與文化冷戰》闡明,亞洲戰後最初密集形成的電影製片人網絡體系,很大程度上是冷戰文化政治的結果和美國霸權的產物。在東京、新加坡、香港、吉隆坡等眾多城市舉辦的亞洲影展,是冷戰期間電影人才一年一度的展示場合,而中央情報局也藉此機會,建立並維持美國與亞洲之間在文化、政治和制度各方面的聯繫。《電影與文化冷戰》以躍然紙上的筆觸,高度還原了這段幾乎被遺忘的亞洲劇院和電影產業史。
學界推薦
王萬睿|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副教授
王潔瑩(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視覺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
施茗懷(Evelyn Shih)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助理教授
孫松榮|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陳柏旭|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謝欣芩|國立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依中文姓氏筆畫排序)
【目錄】
導讀|地緣政治的微觀與感官/楊子樵
《電影與文化冷戰》中文版作者序
致謝
縮寫詞
前言|文化冷戰與亞洲電影網絡的誕生
第一部分:第一個網絡
第一章∣亞洲基金會的電影計畫
第二章∣FPA、美國宣傳和戰後日本電影
第三章∣奧斯卡光臨亞洲!
第四章∣建立反共製片人聯盟
第五章∣將亞洲電影推向世界
第二部分:第二個網絡
第六章∣發展型國家製片廠的興衰
第七章∣香港、好萊塢與網絡的終結
結 語|從亞洲到亞太
附錄一|延伸閱讀推薦書目
附錄二|參考書目
立即查看
世界文明史(上)─文明的興起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世界文明史(上):文明的興起
作者:劉增泉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9/09/00
ISBN:9789577636553
內容簡介
帝國的盛衰,朝代的更迭,造就當今人類文明的包羅萬象,便是不朽歷史所積累的精華。人們建立起無數帝國,不斷征戰,在一片戰爭星火中,又重生出另一璀璨文化。古代希臘世界,城邦戰爭摧毀愛情海文明,卻也誕生出偉大的羅馬帝國;而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將黑暗壟罩於歐洲,卻也締造出絕代風華的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科學革命,足以讓人們歌誦千年。
本書描繪世界歷史的過去,橫跨數千年,所遵循的是延續和變化的幾個階段。這些階段可以概括為三個重大要件:第一個要件是生存,它包括人類從遠古開始的歷史,從西元前5000年過渡到農業社會出現,人們有了安定的生活,進而開展出輝煌的人類文明。第二個要件是宗教,從遠古至現代,宗教信仰和人類文明發展息息相關;而基督教的出現,更是為歐洲人的生活和思想帶來深遠的影響,也為世界文化增添一筆神祕的宗教色彩。第三個要件是探索時代的開始,人們發現一個更遼闊的世界,走出狹隘的框架,將世界文明交織成一頁華麗的新篇章。
文明,不斷地自我毀滅,不斷地自我重生;從舊文化灰燼中燃起新的火焰,撿起破碎的歷史殘骸,拼湊出另一耀眼光輝,照亮當代人類世界。
目錄
序
第一編 歷史的開端
第一章 初 曙
第一節 文化的意義
第二節 史前時代
第三節 早期思想
第四節 歷史與紀錄
第二章 埃及文明
第一節 從起源到西克索人的入侵
第二節 新王國時期
第三節 東方世界—印歐民族到來和海上民族的入侵
第三章 美索不達米亞
第一節 蘇美、阿卡德、巴比倫
第二節 腓尼基和希伯來
第三節 波斯對亞述的征服
第二編 古代希臘羅馬文化
第四章 愛琴海文明
第一節 歐洲文明的起源
第二節 最後的大遷徙和動亂時期
第三節 希臘殖民
第四節 古代希臘世界
第五章 古希臘大陸
第一節 希臘城邦
第二節 古代希臘文化
第三節 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和波希戰爭
第四節 城邦的鬥爭到馬其頓人的征服
第五節 貴族和君主制度
第六節 雅典帝國(西元前五世紀到四世紀)
第七節 亞歷山大及其帝國
第六章 羅馬王政與共和時期
第一節 羅馬的誕生與發展
第二節 平民與貴族
第三節 羅馬人民、宗教、家庭
第四節 羅馬征服義大利
第五節 羅馬與迦太基的三次布匿戰爭
第六節 羅馬征服地中海地區
第七節 大舉征服的結果
第八節 羅馬的衰落
第九節 內戰初期
第十節 龐培、西塞羅與凱撒
第七章 羅馬帝國時期
第一節 第一位皇帝屋大維‧奧古斯都
第二節 帝國最初兩百年昏庸與有為的皇帝
第三節 帝國最初兩個世紀的義大利羅馬文化
第四節 帝國最初兩個世紀的羅馬行省
第五節 新宗教:基督教
第六節 西元三、四世紀帝國的衰落
第七節 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第三編 遠東文化
第八章 中國古代文化
第一節 先秦文化
第二節 大漢天國
第九章 印度、日本古代文化
第一節 不同的地貌、文化和語言
第二節 古代日本文化
第四編 中世紀早期歷史
第十章 西元五世紀到八世紀的歐洲狀況
第一節 蠻族王國
第二節 墨洛溫王朝統治下的高盧
第三節 羅馬帝國在東方的延續以及羅馬教廷在西方的發展
第四節 穆罕默德和阿拉伯帝國
第五節 查理曼的征服
第六節 查理曼的統治
第五編 中世紀中期歷史
第十一章 西元八世紀到十二世紀的歐洲狀況
第一節 法蘭克王國的解體
第二節 西元1000年左右的世界狀況
第三節 西元十一至十三世紀的貴族
第四節 西元十一至十三世紀的農民
第五節 城市的復興、市民階級的快速發展
第六節 西元十一世紀的基督教會
第七節 最初幾次的十字軍東征
第八節 卡佩王朝的初期與英格蘭的建立
第九節 西元十二和十三世紀的教皇與皇帝
第六編 中世紀後期歷史
第十二章 西元十三世紀到十五世紀的歐洲狀況
第一節 西元十三世紀教會的成功與困境
第二節 腓力‧奧古斯都統治下王權的發展
第三節 聖路易的統治
第四節 英俊腓力的統治
第五節 西元十三世紀英格蘭議會的發展
第六節 中世紀的工業
第七節 貿易及市集
第八節 西元十二和十三世紀的日常生活
第十三章 法蘭西的復興
第一節 西元十二和十三世紀的教育、文學 與藝術
第二節 百年戰爭
第三節 法蘭西的復興與衰落
第四節 聖女貞德與百年戰爭的結束
第五節 查理七世統治下的法國復興
第六節 路易十一的統治
第十四章 中歐與亞洲各領域的新事物
第一節 中世紀末期的英國和西班牙
第二節 中世紀末的義大利和德國
第三節 西元十三至十五世紀的亞洲和東歐
第四節 西元十四和十五世紀的天主教會
第五節 精神及藝術生活中的新事物
第七編 近古時代的世界
第十五章 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
第一節 人文主義
第二節 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
第三節 英、法的人文主義
第四節 智力思辨與科學
第十六章 宗教改革運動
第一節 宗教改革運動原因
第二節 馬丁‧路德與脫離教派的宗教改革
第三節 喀爾文和第二次宗教改革浪潮
第四節 英格蘭的宗教改革和天主教改革
第十七章 新大陸
第一節 歐洲人在美洲建立的機構
第二節 美洲的殖民地
第十八章 十六世紀末宗教戰爭和政治危機
第一節 法國的宗教戰爭
第二節 荷蘭的宗教暴動和戰爭
第三節 宗教戰爭的後果
第十九章 君主國家的命運:西班牙和法國
第一節 西班牙王權的衰落
第二節 亨利四世時期法國的復興
第三節 路易十三和李希留統治下的法國
第四節 投石黨運動和王室權威的重新確立
第二十章 英國和荷蘭的社會等級
第一節 君主專制制度在英國的嘗試
第二節 革命與共和國
第三節 共和國
第四節 聯合省的鼎盛期
第二十一章 歐洲各國
第一節 政治方針
第二節 君主政體的形式
第二十二章 歐洲古典主義的誕生
第一節 宗教的復興
第二節 科學思想的覺醒
第三節 巴洛克與古典主義
第四節 專制主義理論的發展
第二十三章 路易十四時期的法國
第一節 法國社會
第二節 專制君主政體的鼎盛時期
第三節 盛大的王國
第二十四章 歐洲溫和的君主專制以及國家干涉主義
第一節 英國社會的演變
第二節 國家主義在歐洲的發展
第三節 彼得大帝和俄羅斯的變化
第二十五章 歐洲文明及歐洲社會
第一節 西元1661年後的巴洛克主義和古典主義
第二節 科學的急速發展
第三節 新思想
第四節 社會觀念的變遷
第二十六章 歐洲啟蒙專制時期
第一節 啟蒙專制政治構成要素
第二節 普魯士和俄羅斯
第三節 啟蒙專制政治的實踐
第四節 奧地利的情況
第二十七章 世界和國際關係
第一節 歐洲各國關係
第二節 歐洲的衝突
第三節 中華世界的演變
第四節 美國的誕生
第二十八章 遠東和印度地區
第一節 明朝統治下的中國
第二節 日本
第三節 印度
第二十九章 穆斯林地區和非洲內陸
第一節 穆斯林國家
第二節 非洲內陸
參考書目
立即查看
聞起來像大人的氣息:二〇二四桃園鍾肇政文學獎長篇小說正獎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黃帝內經表解記憶法:清楚的歸納表格.深入解析.化繁為簡,讓您記憶起來倍感輕鬆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黃帝內經表解記憶法:清楚的歸納表格.深入解析.化繁為簡,讓您記憶起來倍感輕鬆
作者:喬文彪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4
條碼:9789861269962
簡介:
《黃帝內經》是中國傳統醫學相當具代表性之作品,其內容涵概有中醫學的理論架構、學術思想和思維方式,爲中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本書廣博精深,作者為了拉近讀者與傳統中醫知識的距離,針對《黃帝內經》進行歸納與分析,特別擇其精要,由題解、古文、注釋、分析及複習思考題等五個部分,並配合圖表解析爲主,簡明扼要,是一本值得中醫相關科系學生、中醫師及任何有興趣之讀者,在學習中國傳統醫學時最佳的選擇!
前言
《黃帝內經》(簡稱《內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醫學專著,它比較全面地闡述了中醫學的理論體系、學術思想和思考方法,為中醫學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2000年以來,歷代醫家正是在《內經》所創立的理論、確定的治則、應用的技術與方法論的指導下,透過不斷探索、實踐與創新,才使中醫學術得以持續健全發展,而且,時至今日仍有學術研究和指導臨床實踐的重要價值,是學習中醫學的必讀之書,也是高等中醫藥院校的主要課程之一,更是申請中醫師資格、升等的常考科目。但其文字古奧,內容廣博精深,給現代人學習《內經》造成了巨大的困難。
有鑒於此,編者以中國大陸21世紀課程教材《內經講義》(王洪圖主編)為藍本,編寫了《黃帝內經表解記憶法》一書,緊扣教學大綱,按照《內經》原文順序,先《素問》、後《靈樞》,對《內經》的主要內容進行了圖解和直覺的歸納分析,以圖表解析為主,使經文通俗易懂而不失經旨,理論條理清晰而不致呆板,可起舉一反三之功,以期能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興趣,方便理解經文,加深對《內經》理論的掌握和發揮。本書可作為《內經》教學參考材料,便於教師授課;亦可作為學習《內經》的入門讀物,便於學生學習。全書編寫由題解、原文、注釋、分析、複習思考題五個部分組成,題解以簡練的語言介紹本篇題目含義、經文的主要內容;原文按照經文所述之內容作劃分;注釋主要對疑難字詞進行解釋,包括句讀、音義和校注;分析是本書的重點,先以精鍊的語句總結概括經文主旨,然後用直覺、圖示的圖表闡釋《內經》的義理,並融入編者長期教學中的一些新體認,力求簡明扼要,重點突出,便於理解和記憶;複習思考題是針對本篇主要內容、重點理論提出的,是學習者在學習完本篇經文後檢驗學習效果的「試金石」。本書的編寫汲取了學術界同行前輩的研究心得,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
此書是編者多年來學習、研究、傳授《內經》的心得體會,在工作過程中,雖然勤勤勉勉、殫精竭慮,不敢有絲毫懈怠,但因學識所限,管窺之見,難識全貌,難盡人意之處肯定有之,懇請讀者、專家予以批評指正,以便今後能更臻完善。
編 者
目錄
上篇 概論
一、《黃帝內經》釋名……………………………………………………2
二、《黃帝內經》成書時代………………………………………………3
三、《黃帝內經》沿革……………………………………………………4
四、《黃帝內經》的注家與注本…………………………………………5
下篇 原文選讀
素問˙上古天真論篇第一…………………………………………………8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17
素問˙生氣通天論篇第三…………………………………………………24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36
素問˙靈蘭秘典論篇第八…………………………………………………56
素問˙六節藏象論篇第九(節選)………………………………………60
素問˙五臟別論篇第十一…………………………………………………65
素問˙異法方宜論篇第十二………………………………………………71
素問˙湯液醪醴論篇第十四………………………………………………75
素問˙脈要精微論篇第十七(節選)……………………………………81
素問˙平人氣象論篇第十八(節選)……………………………………96
素問˙玉機真臟論篇第十九(節選)…………………………………107
素問˙經脈別論篇第二十一(節選)…………………………………116
素問˙臟氣法時論篇第二十二(節選)………………………………123
素問˙太陰陽明論篇第二十九…………………………………………128
素問˙熱論篇第三十一…………………………………………………134
素問˙評熱病論篇第三十三……………………………………………142
素問˙咳論篇第三十八…………………………………………………149
素問˙舉痛論篇第三十九………………………………………………155
素問˙風論篇第四十二…………………………………………………162
素問˙痺論篇第四十三…………………………………………………169
素問˙痿論篇第四十四…………………………………………………178
素問˙骨空論篇第六十…………………………………………………184
素問˙調經論篇第六十二(節選)……………………………………194
素問˙標本病傳論篇第六十五(節選)………………………………208
素問˙至真要大論篇第七十四(節選)………………………………213
靈樞˙本神第八…………………………………………………………229
靈樞˙經脈第十…………………………………………………………236
靈樞˙營衛生會第十八…………………………………………………257
靈樞˙決氣第三十………………………………………………………265
靈樞˙血絡論第三十九…………………………………………………269
靈樞˙天年第五十四……………………………………………………274
靈樞˙水脹第五十七……………………………………………………279
靈樞˙百病始生第六十六………………………………………………285
靈樞˙九針論第七十八…………………………………………………295
參考文獻 ………………………………………………………………302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