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本書定位為體系書,與一般重點整理或解題書不同,對於刑事訴訟法介紹更為全面。本書相當適合初學者閱讀,有助於讀者建立完整的體系;此外,針對重要或進階的議題,另設有爭點探討與專題研究單元,即使是有相當基礎之讀者,亦非常適合作為複習或深入研究之用。同時,精選最新國考與研究所試題,且附上答題重點提示,讓讀者能清楚掌握考試得分要點。
作者依據多年來教學與編寫講義的經驗,精心整理並蒐集各家學說精要及重要實務見解,在每個章節的爭點,臚列實務學說爭議,並詳加分析說明,希望透過本書能有效節省讀者在學習刑訴這科所花費的時間。
本次改版重點,因應112年12月修正「鑑定」章節,大幅影響過往鑑定實務之操作、113年7月新增特殊強制處分專章,將部分科技偵查手段明文化,以避免法律保留原則之疑慮。這兩次修法,對刑事訴訟法影響甚深,故作者對此也進行較大幅度之增修。另外,配合修法、憲法法庭判決與大法庭裁定,針對科技偵查、迴避、傳聞法則、鑑定、一部上訴等章節與爭點亦進行增補。
作者在上、下冊之對應章節,均進行內容、爭點探討與實務見解之增刪;隨著科技進步,案件之證據資料越來越常出現「數位證據」。有關數位證據之證據能力等問題的討論,目前正處於方興未艾階段,值得讀者們留意。為此,作者於下冊將新增「數位證據」之專題研究,介紹數位證據之概念與爭點,供讀者參考。
建議可搭配作者另著《刑事訴訟法研析(上)》及《刑事訴訟法實戰解題書》,迅速增強刑訴應試能力。
【目錄】
第四編 審判
第一章 通常審判程序
第一節 法院
第二節 準備程序
第三節 審判程序
第四節 裁判
第二章 簡捷程序
第一節 簡式審判程序
第二節 簡易程序
第三節 協商程序
第三章 證據法
第一節 證據法導論
第二節 證據法則
第三節 證據之調查
第四節 舉證責任
第五節 證據保全
第五編 通常救濟程序
第一章 上訴通則
第一節 上訴制度概論
第二節 上訴權人
第三節 上訴之範圍
第四節 上訴之程式
第五節 上訴權之喪失
第六節 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
第二章 第二審程序
第一節 第二審之審級構造
第二節 原審法院之處理
第三節 第二審法院之審理
第四節 第二審法院之判決
第三章 第三審程序
第一節 第三審之審級構造
第二節 第三審上訴案件之限制
第三節 第三審上訴理由之限制
第四節 第三審上訴程序
第五節 第三審法院之審理
第六節 第三審法院之判決
第四章 抗告程序
第一節 概念
第二節 抗告
第三節 準抗告
第六編 特別救濟程序
第一章 再審
第一節 概念
第二節 再審之原因
第三節 再審之審理程序
第四節 再審之撤回
第二章 非常上訴
第一節 非常上訴之概念
第二節 非常上訴之對象
第三節 非常上訴之原因
第四節 非常上訴之審理
第五節 非常上訴之判決
第七編 特別專題-沒收
第八編 特別專題-被害人保護及訴訟參與
第九編 特別專題-國民法官法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定位為體系書,與一般重點整理或解題書不同,對於刑事訴訟法介紹更為全面。本書相當適合初學者閱讀,有助於讀者建立完整的體系;此外,針對重要或進階的議題,另設有爭點探討與專題研究單元,故即使是有相當基礎之讀者,亦非常適合作為複習或深入研究之用。同時,精選最新國考與研究所試題,且附上答題重點提示,讓讀者能清楚掌握考試得分要點。
作者以自己多年來教學與編寫講義的經驗,精心整理並蒐集各家學說精要及重要實務見解,在每個章節的爭點,臚列實務學說爭議,並詳加分析說明,希望透過本書能有效節省讀者在學習刑訴這科所花費的時間。
本次改版重點,因應112年12月修正「鑑定」章節,大幅影響過往鑑定實務之操作、113年7月新增特殊強制處分專章,將部分科技偵查手段明文化,以避免法律保留原則之疑慮。這兩次修法,對刑事訴訟法影響甚深,故作者對此也進行較大幅度之增修。另外,配合修法、憲法法庭判決與大法庭裁定,針對科技偵查、迴避、傳聞法則、鑑定、一部上訴等章節與爭點亦進行增補。
作者在上、下冊之對應章節,均進行內容、爭點探討與實務見解之增刪;隨著科技進步,案件之證據資料越來越常出現「數位證據」。有關數位證據之證據能力等問題的討論,目前正處於方興未艾階段,值得讀者們留意。為此,作者於下冊新增「數位證據」之專題研究,介紹數位證據之概念與爭點,供讀者參考。
建議可搭配作者另著《刑事訴訟法研析(下)》及《刑事訴訟法實戰解題書》,迅速增強刑訴應試能力。
【目錄】
第一編 刑事訴訟法導論
第一章 刑事訴訟法基本概念
第一節 刑事訴訟之意義
第二節 刑事訴訟之特色與流程
第三節 刑事訴訟法之目的
第四節 刑事訴訟法之憲法關聯性
第五節 無罪推定原則
第六節 罪疑唯輕原則
第二章 刑事訴訟法基礎構造
第一節 控訴原則
第二節 職權主義與當事人主義
第三章 刑事訴訟法效力範圍
第二編 偵查
第一章 刑事程序之開端
第一節 偵查之概念
第二節 偵查發動之原因
第三節 偵查機關與偵查權
第四節 偵查不公開
第二章 被告與犯罪嫌疑人
第一節 基礎概念
第二節 被告之權利
第三節 被告之義務
第四節 被告之訊問
第三章 辯護人
第一節 辯護制度理論基礎
第二節 辯護人之種類
第三節 辯護人之權利與義務
第四節 輔佐人及代理人
第四章 強制處分
第一節 強制處分總論
第二節 傳喚、通知
第三節 拘提、逮捕
第四節 羈押
第五節 提出命令
第六節 搜索、扣押
第七節 鑑定、勘驗、身體檢查
第八節 特殊偵查方式
第五章 偵查終結
第一節 起訴
第二節 不起訴與緩起訴
第三節 行政簽結
第三編 起訴
第一章 訴訟程序與訴訟行為
第一節 訴訟關係
第二節 訴訟條件
第三節 訴訟行為
第二章 公訴程序
第一節 公訴之提起
第二節 公訴之效力
第三節 公訴之撤回
第三章 自訴程序
第一節 自訴之主體
第二節 自訴之程式
第三節 自訴案件不可分
第四節 自訴之限制
第五節 自訴之效力
第六節 自訴之承受與擔當
第七節 自訴之撤回
第八節 自訴之審判
第九節 自訴之反訴
立即查看
80/20法則-刑事訴訟法-淚的果實(下) (8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學說無際、實務無涯,無法兼顧只好天天埋頭書海四處亂撞的你厭煩了嗎?
「與其求取面面俱到,不如針對重點突破」
本系列特別向在補教界面授超過3000小時以上的師資群們邀稿,依循80/20黃金法則以及一本書主義,為國考考生量身打造
—使20%的投入轉為80%的產出、以20%的努力得到80%的收穫。
你的生命,不該浪費在多餘的事物上。
輔以歷屆考題,按章節依序排列,得立刻演練並對照,熟悉真實考試之題型,掌握命題焦點,提升解題技巧。
本書於國考考點作重點說明,使考生快速吸收學習、正確答題。
80/20法則-刑事訴訟法-淚的果實(下) 絕對是你的最佳戰友!
│蕭雄老師推薦│人帥,書又讚,讀完這本一起享受人生勝利組的滋味吧!
│蘇試老師推薦│年紀輕輕就從三十年刑庭法官資歷的前輩身上習得一身好武功,可以賞口飯吃嗎?
本書特色
適用對象
1.司法考試族群
2.國家考試各類科
3.大專在校生
使用功效
1.本書於國考考點作重點說明,使考生快速吸收學習、正確答題。
2.輔以歷屆考題,按章節依序排列,得立刻演練並對照,熟悉真實考試之題型,掌握命題焦點,提升解題技巧。
改版差異
依照113年修法修訂內容
書籍特色
1.架構化學習、建立刑訴體系
2.圖形化解說、快速明白完整觀念
3.國考考點作重點說明,快速吸收學習、正確答題。
4.輔以歷屆考題,按章節依序排列,得立刻演練並對照,熟悉真實考試之題型,掌握命題焦點,提升解題技巧。
※釋字第670號解釋許宗力大法官協同意見書 (節錄)
「…所謂行為具反社會性的說法,事實上正清楚顯示了法官乃是『不無遺憾地』下了無罪判決,被告在法律上是無罪的,但在法官心裡其已是不折不扣的罪犯。這麼說並非在指責那些曾帶著遺憾判決被告無罪的法官,而是想指出:無罪推定不正是這樣一個常常令法官必須帶著遺憾、帶著對犯罪被害人難以交代的重擔、帶著真相永難釐清的無力感,而作出無罪判決的原則?有時無罪推定導致個案中的遺憾如此之深,常使我們忘記這個案子之所以要錯放,乃是為了不願在其他案子中錯殺。……」
【目錄】
第八篇 證據法/001
第一章 證據法總論/003
第一節 概說/003
壹、基本概念/003
貳、證據排除(禁止)法則/013
第二節 實務上之證據法體系/017
壹、六大法則/018
第三節 第158條之4大平台之判斷基準與確立/033
壹、條文與實務見解:權衡理論/033
貳、權衡基準的缺點與學說上之批評/034
參、林鈺雄教授─以第158條之4做為大平台之三階段審查基準說/035
肆、小結/036
第四節 證明力─自由心證/037
壹、自由心證之定位:證據評價/037
貳、自由心證之法例:證據評價之立法模式/037
參、自由心證之限制/038
第五節 私人不法取證/041
壹、前言/041
貳、實體不法與證據排除「掛勾」的見解/041
參、實體不法與證據排除「脫鉤」處理的見解/042
第二章 法院調查原則與澄清義務/053
壹、新法第163條之立法精神與相關決議/055
貳、法院有無蒐證之義務?-沒有/055
參、被動調查:依聲請而發動/056
肆、主動調查/058
第三章 傳聞法則/081
第一節 傳聞法則概述/081
壹、傳聞法則立法精神與現行架構/081
貳、傳聞法則概論:「傳聞」的確認/083
第二節 傳聞法則之例外/086
壹、被告以外之人在審判外向法官所為之陳述/087
貳、偵查中向檢察官所為之陳述,除顯有不可信之情形外得為證據/090
參、偵查輔助機關調查中之審判外不一致陳述(證人先前不一致陳述)/106
肆、審判中客觀不能到場,司法警察人員前製作之陳述筆錄/113
伍、特信性文書/121
陸、經當事人同意且法院審酌認為適當者/130
第三節 對質詰問之例外與傳聞法則例外之衝突與解決之道/142
壹、概說/142
貳、實務之問題點/142
參、對質詰問法則之概述/143
肆、對質詰問的容許例外/147
第四節 境外取證或跨境刑事案件之證言的證據能力/159
壹、概說/159
貳、實務見解/160
第四章 證據方法與調查程序/173
第一節 被告/173
壹、訊問之順序與目的/173
貳、被告自白作為廣義之證據方法/220
第二節 證人/253
壹、證人之概念/253
貳、拒絕證言權/258
參、人證之調查程序/282
第三節 鑑定與勘驗/295
壹、鑑定與勘驗之區別-實施者有無判斷必要與具特別專業知識/296
貳、鑑定/296
參、勘驗/322
肆、鑑定、勘驗之採樣行為-身體檢查處分/333
第四節 文書/353
壹、概念/353
貳、範圍/353
參、文書之朗讀/353
第九篇 自訴/363
第一章 自訴之意義/365
第二章 自訴權人/367
第一節 定義/367
第二節 得為提起自訴之人之種類/367
壹、犯罪被害人/367
貳、第319條第1項但書之人:法定代理人、直系血親或配偶/372
第三章 自訴不可分/375
第一節 追加自訴與不受理判決/375
壹、追加自訴準用追加起訴/375
第二節 刑事訴訟法第319條第3項/376
壹、典型說明/376
貳、例外限制:第319條第3項但書,不得提起部分/377
第三節 同一案件之先後告訴、公訴與自訴/378
壹、基本觀念:刑事訴訟法第323條公訴優先原則/378
貳、同一案件先後告訴、公訴與自訴之處理/382
第四章 自訴審前之調查程序/401
第一節 立法目的/401
第二節 需於第一次審判期日前/401
第五章 自訴之程式/403
第一節 強制律師代理/403
壹、條文與立法理由/403
貳、未委任律師代理之效果/403
第二節 最高法院94年第6、7次刑庭決議/405
壹、決議解析/407
第十篇 起訴對人之效力/417
壹、被告認定之判斷/419
貳、類型處理/419
第十一篇 審理程序/433
第一章 法院/435
第一節 緒論/435
壹、法院之審級/435
貳、狹義的法院/435
參、法官保留原則/436
肆、法官獨立原則/436
伍、公平審判原則與法官迴避/437
第二節 準備程序/465
壹、概說/465
貳、準備程序之進行/466
第二章 刑事訴訟法快速程序/483
第一節 簡式審判/483
壹、要件/484
貳、程序/487
第二節 簡易判決處刑/495
壹、開啟/495
貳、要件/495
參、簡易程序之量刑協商(偵查中之求刑協商)/502
第三節 認罪協商程序/504
壹、概說/504
貳、協商制度之立法類型與意義/505
參、協商程序之開啟要件/505
肆、協商程序之進行/507
伍、不得為協商判決之情形/510
陸、法院之裁判/511
柒、協商判決之上訴/511
捌、簡式審判、簡易判決、協商程序綜合比較/522
第三章 訴訟程序細說/525
第一節 訴訟關係/526
壹、訴訟繫屬/526
貳、訴訟關係/526
參、訴訟條件/529
第二節 訴訟行為/531
壹、方式/531
第三節 訴訟行為之時間 ─ 期日與期間/537
壹、期日與期間之概念與區別/537
貳、在途期間之扣除/538
參、回復原狀/542
第四節 裁定與處分之救濟/546
壹、抗告/547
貳、準抗告/554
第四章 裁判/557
第一節 重要區分/557
壹、本案裁判與非本案裁判/557
貳、實體裁判與形式裁判/558
第二節 裁判之成立與生效/558
壹、裁判之成立/559
貳、裁判之諭知與生效/559
第三節 裁判之效力/569
壹、拘束力/569
貳、形式確定力/569
參、實質確定力/575
第十二篇 上訴程序/585
第一章 通則/587
第一節 緒論/587
壹、上訴的意義/587
貳、合法上訴之效力/587
參、現行的上訴審級結構/588
第二節 上訴權人(這邊開始就很重要)/589
壹、公訴案件之檢察官/589
貳、自訴案件之自訴人/591
參、被告/592
肆、被告之法定代理人或配偶/596
伍、原審之代理人或辯護人/602
第三節 上訴之程式/607
壹、上訴書狀/607
貳、上訴期間/608
第四節 上訴權之喪失/611
壹、逾越上訴期間未上訴/611
貳、捨棄上訴/611
參、撤回上訴/612
肆、捨棄與撤回之效果/613
第五節 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615
壹、立法目的與定義/615
貳、適用範圍與對象/616
參、要件/624
肆、科刑輕重之比較/631
第六節 上訴不可分/640
第二章 分則-第二審上訴/665
第一節 第二審之構造與組織/665
壹、構造/665
貳、組織有三種/665
參、第二審之上訴程序/665
第三章 分則-第三審上訴/673
第一節 第三審之性質/673
第二節 第三審上訴之限制/673
壹、概說/673
貳、上訴理由之限制/685
參、第三審上訴之程式/696
肆、第三審法院之審理/702
伍、第三審法院之判決/706
第十三篇 特別救濟程序/711
第一章 非常上訴/713
第一節 非常上訴之意義與目的/714
壹、非常上訴之意義/714
貳、非常上訴之目的/714
第二節 非常上訴之對象/715
壹、第441條確定判決/715
貳、確定裁定/717
第三節 非常上訴之原因/719
壹、審判違背法令/720
第四節 非常上訴之審理/723
壹、立法內容操作/723
貳、事實之調查/724
第五節 非常上訴之判決/729
壹、非常上訴駁回:第446條/729
貳、撤銷其違背法令部分:第447、448條/729
第二章 再審/737
第一節 再審之概念/739
壹、意義/739
貳、目的/739
第二節 再審之客體/739
壹、確定判決(§420~§422)/739
第三節 再審之原因/740
壹、為受判決人之利益聲請再審(§420)/740
貳、為受判決人之不利益提起再審/754
第四節 再審程序/755
壹、合法性審查/755
貳、有無理由審查(合理性審查、實體審查)/762
參、重新審判:第436~440條/765
肆、再審撤回:第431~432條/766
第十四篇 附件/775
立即查看
伊谷、李星80/20法則-刑事訴訟法-禁忌的果實(上)(伊谷、李星)-004BF (8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