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 下冊 (13版)
人氣推薦!已有136位會員共同選購!!
【簡介】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貫穿理論、立法與實務的教科書。首要是理論方面,特別著重於基礎觀念的建立及我國法與普世人權基準的銜接。立法規範的闡釋,以截至2024年7月修正的刑訴新法為本。裁判引介的重心,放在憲法法庭及最高法院截至同年5月底止的最新發展趨勢。這是本書的三根支柱。
為了突破傳統刑訴教科書的格局,本書重新分配刑訴議題的比重,將論述重點移轉至刑事訴訟的構造原則、辯護權利、強制處分、證據法則、證據禁止及法庭活動等。
此外,為了「冀以理論、契入實例」,本書每章契合數則案例輔助理解,其中多數取材、改編自台灣實際的案例。畢竟,訴訟法的生命在於運用,而解決台灣本土的實務問題,更是台灣刑事訴訟法的不二任務。
本書亦朝承先啟後的方向努力,故除傳述、批判我國刑訴傳統見解之外,亦歸納、評析國內的最新文獻,並佐以國外的學說與實例為借鏡,期使讀者能夠一目了然,掌握國內外刑訴的演進趨勢。
【目錄】
第十二章 證據禁止法則 1
壹、證據禁止導論 5
貳、證據禁止之內涵及類型 10
參、證據使用禁止之功能 18
肆、證據使用禁止之理論 21
伍、證據使用禁止之放射效力 37
陸、我國實務之回顧與展望 40
第十三章 裁判 49
壹、裁判之意義 51
貳、裁判之種類 51
參、裁判之成立與生效 55
肆、裁判之確定力 59
伍、無效之判決 72
第十四章 偵查通則 77
壹、偵查之目的 79
貳、偵查之主體 81
參、偵查之原因 84
肆、偵查之進行 87
伍、偵查之終結 100
陸、改革之芻議 103
第十五章 偵查各論-告訴 107
壹、告訴之概念 110
貳、告訴權人 112
參、告訴之期間 124
肆、告訴之程式 126
伍、告訴之不可分效力 130
陸、告訴之撤回 132
第十六章 偵查各論-不起訴 141
壹、不起訴之緒論 145
貳、不起訴之原因 146
參、緩起訴之新制 154
肆、不起訴之內部救濟:再議 163
伍、不起訴之確定力 167
陸、無效之不起訴 173
柒、不起訴之外部監督:轉軌准提自訴新制 178
第十七章 公訴 185
壹、公訴之提起 188
貳、公訴之審查:起訴審查制 197
參、公訴之效力 203
肆、公訴之撤回 214
第十八章 自訴 219
壹、自訴之緒論 222
貳、自訴之提起 225
參、自訴之限制 228
肆、自訴之效力 235
伍、自訴之承受與擔當 235
陸、自訴之撤回 239
柒、自訴之審判 242
捌、改革之芻議 249
第十九章 通常審判程序 253
壹、審理之原則 257
貳、審判之準備 264
參、審判之期日 273
肆、審判之應變 296
伍、審判之結果 312
第二十章 簡易型程序 325
壹、概論:簡易判決處刑、簡式審判與協商程序 328
貳、簡易判決處刑 333
參、簡式審判程序 346
肆、協商程序 349
第二十一章 上訴通則 367
壹、上級審之概論 370
貳、上訴權人 372
參、上訴之範圍 381
肆、上訴之程式 389
伍、上訴權之喪失 394
陸、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 397
第二十二章 上訴第二審 407
壹、第二審之審級構造 410
貳、原審法院之處理 412
參、第二審法院之審理 414
肆、第二審法院之判決 423
第二十三章 上訴第三審 435
壹、第三審之審級構造 440
貳、第三審上訴之限制 441
參、判決違背法令 453
肆、第三審上訴之程序 472
伍、第三審法院之審理 474
陸、第三審法院之判決 478
第二十四章 抗告 485
壹、抗告之概念 488
貳、普通抗告 490
參、再抗告 502
肆、準抗告 503
第二十五章 再審 511
壹、再審之概念 514
貳、再審之原因 515
參、再審之程序 533
肆、再審之撤回 545
第二十六章 非常上訴 547
壹、非常上訴之概念 550
貳、非常上訴之對象 553
參、非常上訴之原因 558
肆、非常上訴之審理 570
伍、非常上訴之判決 575
第二十七章 執行 583
壹、執行之概念 585
貳、執行之指揮 586
參、執行之程序 587
肆、執行之救濟 597
第二十八章 附帶民事訴訟 603
壹、附帶民事訴訟之概念 604
貳、附帶民事訴訟之當事人 605
參、附帶民事訴訟之提起 607
肆、附帶民事訴訟之審判 608
伍、附帶民事訴訟之救濟 610
第二十九章 沒收特別程序 615
壹、沒收特別程序之概念 618
貳、保全執行之扣押 622
參、第三人參與程序 632
肆、事後(撤銷)程序 638
伍、單獨宣告沒收程序(客體程序) 640
陸、執行程序及其他配套修正 645
柒、立法之展望 649
◎法條索引 653
◎關鍵字索引 661
立即查看
刑事訴訟法實例解析 (7版)
人氣推薦!已有14位會員共同選購!!
【簡介】
【本書特色】
■本書搭配教科書使用,案例編排順序亦同。
■兼顧學術性與實用性,從具體實例及問題意識出發,據此開展體系性、交錯性的案例解析。
■案例解析包含我國立法動向(至2024.07)、最新實務見解(至2024.06)及國內外學說發展,於具體案例的運用與說明。
■諸多實例取材自我國最新裁判(如GPS、M化車案),另從問題意識延伸角度,予以改編、設例,以期舉一反三。
■本書各篇主題的寫作體例,依序皆為:〔案例〕→〔壹、提要〕(提綱挈領,點出問題意識及案例爭點所在,包含相關法條及關鍵詞指引)→〔貳、解析〕(案例解析正文,所涉相關爭議之詳細說理及論述)→〔參、結論〕(案例結論摘要)→〔肆、附錄〕(相關實務見解及其他指引)。
■本書強調案例解析的審查結構與檢驗順序,不論刑事訴訟上的基本權干預、犯罪挑唆、起訴法條變更、不利益變更禁止等重要刑訴議題,皆是按照審查順序,逐一鋪敘。
【目錄】
◎罪疑唯輕原則之適用範圍(例1) 1
◎被告地位之形成與告知義務之違反(例2) 13
◎規避被告地位之證人訊問(例3) 29
◎非任意性自白之繼續與放射效力(例4) 41
◎不自證己罪於非刑事程序之前置效力(例5) 57
◎強制辯護案件及其判定基準(例6) 75
◎多數辯護與共同辯護(例7) 91
◎羈押審查、被告本人及被害人之閱卷權(例7-1) 103
◎辯護人之抗告權:禁止偵察在場及延長羈押(例7-2) 117
◎刑事訴訟上之基本權干預體系:GPS案(例8) 127
◎限制出境、羈押替代措施及暫行安置處分(例8-1) 147
◎逕行搜索與偶然發現物之扣押(例9) 159
◎保全執行扣押、扣押種類及其競合(例10) 175
◎犯罪挑唆之檢驗層次及法律效果(例11) 193
◎雲端硬碟搜索與來源端通訊監察(例11-1) 209
◎嚴格證明與被害人、告訴人之證人原則(例12) 223
◎對質詰問觀點的傳聞續造:基本原則(例13) 239
◎隔別訊問、被告缺席審判與異議方案(例14) 259
◎人之證據方法、鑑定證人與機關鑑定(例15) 277
◎撤銷緩起訴處分之瑕疵與救濟(例16) 291
◎緩起訴期間內之提起自訴與公訴(例17) 313
◎牽連管轄、追加起訴與漏判救濟(例18) 325
◎效力範圍、聲請准提自訴之程序與救濟(例19) 337
◎案件同一性與變更起訴法條(例20) 349
◎被告防禦權與事實基礎變更(例21) 365
◎論罪、科刑與沒收之一部上訴(例22) 377
◎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之審查順序(例23) 399
◎被告缺席審判及法律審之救濟(例24) 413
◎第三人沒收之聲請參與、漏未判決及救濟(例25) 431
立即查看
現代公司法 (18版)
人氣推薦!已有13位會員共同選購!!
【簡介】
本書是作者多年專研公司法精心之作。除了對公司法現代重要理論有精緻而不繁瑣的介紹外,書中並大量引用我國最新法院判決及2024年8月為止最新公司法令(含新的商業事件處理法、投保法),希望能兼顧學術與實務的觀點,以方便各界使用。書中另一特色,係實例思維教學方法的強調,藉此希望能對我國公司法學的研究注入新活水,並啟發使用者培養精確適用抽象法律規範於具體案例之應用能力。
【目錄】
增訂十八版序
增訂十七版序
增訂十六版序
增訂十五版序
增訂十四版序
增訂十三版序
增訂十二版序
增訂九版序
增訂八版序
自序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公司法的歷史基礎與商業事件審理法的制定 1
第二節 公司法在法律體系上之地位及其編制體例 6
第二章 總則 9
第一節 企業組織型態 9
第二節 公司治理 18
第三節 公司社會責任 23
第四節 公司捐贈之法律問題 54
第五節 公司的設立、國籍、認許之廢除、分公司及股東資格 71
第六節 公權力監督、透明度資訊平台與公司設立登記撤銷或廢止 76
第七節 公司名稱之保護 83
第八節 一人公司 91
第九節 揭穿公司面紗 99
第十節 章程中有關所營事業之記載 112
第十一節 公司轉投資 114
第十二節 公司資金貸放與保證 121
第十三節 公司負責人之侵權責任 127
第十四節 公司負責人之忠實義務與注意義務 136
第十五節 事實上董事及影子董事 153
第十六節 法人之代表人及法人董監事 158
第十七節 企業併購 170
第一項 公司合併 170
第二項 合併異議股東之股份收買請求權 182
第三項 股份轉換、股份交換與股份收購 196
第四項 公司分割與營業讓與 208
第五項 表決權拘束契約與表決權信託 222
第六項 企業併購法新修正概論 229
第十八節 公司之變更組織 244
第十九節 經理人 247
第一項 經理人的基本問題 247
第二項 經理人之認定與經理人之職權 258
第三章 股份有限公司 264
第一節 公司之設立 264
第二節 資本三原則 266
第三節 企業所有與企業經營之分合 276
第四節 發起人、發起人合夥、設立中公司及發起人權限 289
第五節 創立會 299
第六節 發起人責任 302
第七節 股東的地位與股東權 305
第八節 股東出資之標的 313
第九節 面額股、無面額股與記名股票 321
第十節 強制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票之基準 332
第十一節 發行股票之方式 334
第十二節 股票之公開發行 338
第十三節 特別股 347
第一項 特別股的發行 347
第二項 特別股股東的保護 361
第十四節 股份之轉讓 366
第十五節 股份自由轉讓原則 373
第十六節 股份回籠禁止之例外 383
第十七節 股份之設質 393
第十八節 股東(份)平等原則 397
第十九節 股東會 401
第一項 股東會之召集權人 401
第二項 股東會之召集 415
第三項 股東提案權 428
第四項 股東表決權行使之限制 435
第五項 表決權之代理行使 441
第六項 股東分割投票制度 447
第七項 視訊會議、書面投票與電子投票 453
第八項 股東會決議之方法 462
第九項 讓與主要之營業或財產 468
第十項 股東會決議之瑕疵 478
第二十節 董事與董事會 497
第一項 董事之資格 497
第二項 董事與公司間之法律關係 520
第三項 股東會決議解任董事 527
第四項 裁判解任董事 534
第五項 公司經營權爭奪與定暫時狀態之處分制度 540
第六項 董事之當然解任 556
第七項 董事競業禁止義務與臨時動議 563
第八項 董事之責任 571
第九項 代表訴訟 582
第十項 董事與公司間為法律行為之規範 594
第十一項 董事會之權限與義務 602
第十二項 董事會違法行為之制止請求權 615
第十三項 董事會會議 620
第十四項 董事會決議之瑕疵 636
第十五項 董事長、常務董事與常務董事會之權限 639
第十六項 少數股東股東會召集權與臨時管理人 646
第二十一節 監察人 654
第一項 監察人的基本問題 654
第二項 監察人之股東會召集權 665
第二十二節 公積 670
第二十三節 分派盈餘 675
第二十四節 獎勵員工之制度 685
第二十五節 員工認股選擇權之實務運用 699
第二十六節 公司債 704
第二十七節 公司債債權人之保護 711
第二十八節 公司債之私募與發行新型金融商品 716
第二十九節 新股認購權 727
第三十節 變更章程 734
第三十一節 公司重整 737
第三十二節 清算 751
第三十三節 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 755
第四章 有限公司 783
第一節 有限公司之股東與資本 783
第二節 有限公司之業務執行機關與監督機關 790
第三節 有限公司之資合與人合性質及相關立法之趨勢 797
第五章 關係企業 803
第一節 現行關係企業法解析 803
第二節 關係企業設有「總管理處」組織之法律問題 824
第六章 外國公司 827
第七章 公司之登記制度 831
立即查看
保險法 (8版)
人氣推薦!已有12位會員共同選購!!
本書簡介
.本次改版補充最新的保險法第116條修正條文以及最高法院大法庭關於人壽保險契約得由法院以執行命令加以終止,命保險公司償付解約金,以進行強制執行之裁定。
.案例性的教學法,對於學習極具啟發性,輔以相關學理的介紹和實務判決的印證,對於學習效果有極大的幫助。
.本書之撰寫係以法律系學生及實務工作者為主要對象,除講述保險契約法之基本原理之外,更蒐集整理相關案例及判決見解,俾便讀者得以掌握保險法學理在實際案例上的運用成果。
圖書目錄
八版序
初版序
使用說明
第一編 總 論
第一章 緒 論
壹、保險法的性質/3
貳、保險之概念與分類/13
第二章 保險契約之性質
壹、雙務契約/46
貳、不要式契約、諾成契約/47
參、最大善意契約/56
肆、附合契約/62
第三章 保險利益
壹、意 義/98
貳、功能(作用)/99
參、學說發展/101
肆、適用範圍/105
伍、分 類/107
陸、存在對象/119
柒、存在時點/122
捌、變 動/124
第四章 保險契約之當事人、關係人、輔助人
壹、保險契約當事人/128
貳、保險契約的關係人/130
參、保險輔助人/147
第五章 要保人之義務
壹、給付保險費/161
貳、告知義務/186
參、危險增加及通知義務/233
肆、危險發生之通知義務/248
伍、救助義務/255
陸、約定行為義務(特約條款)/256
柒、協力義務/264
第六章 保險人之義務
壹、危險承擔/270
貳、負擔必要費用/302
第二編 損害保險
第七章 損害保險總論
壹、概 說/306
貳、利得禁止原則的規範/307
參、與保險價額有關的規範/328
肆、救助義務與救助費用償還的規範/338
伍、調查與證明損失之費用負擔的規範/344
第八章 保險代位
壹、立法理由/347
貳、要 件/349
參、效 力/357
肆、再保險與保險代位/366
第九章 複保險與保險競合
壹、複保險/375
貳、保險競合/391
第十章 火災保險
壹、概 說/397
貳、種 類/398
參、承保之危險/399
肆、保險損害/403
伍、契約之履行與終止/407
陸、其他險種之準用/411
第十一章 責任保險
壹、概 說/416
貳、一般責任保險/418
參、強制汽車責任保險/441
第十二章 保證保險
壹、概 說/504
貳、誠實保證保險/506
參、確實保證保險/519
肆、保證保險與保險代位/521
第三編 人身保險
第十三章 人壽保險
壹、概 說/526
貳、人壽保險之種類/527
參、道德危險之防止/529
肆、契約效力的特別規定/550
伍、保單價值準備金之權益保障/560
第十四章 其他人身保險
壹、健康保險/575
貳、傷害保險/589
參、年金保險/628
索 引/633
附 錄 保險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總說明/639
主要參考書籍/663
立即查看
新刑法總則 (12版)
人氣推薦!已有10位會員共同選購!!
【簡介】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以2006年7月起施行的新刑法總則為本,而全新撰寫的教科書;本版(第12版)更新最新立法動態至2024年6月前之最新修正,並蒐集至同年5月之最新實務見解,期能使讀者掌握我國刑法總則的新脈動。全書編排皆從具體案例出發,輔以數十則圖表,細說刑法總則的體系結構與基礎知識。除著重近年來知名的本土實例外,以及我國釋憲實務和大法庭新制的發展外,本書論述兼及刑法國際化的發展,讓讀者窺見跨國性刑事法與人權法整合的新趨勢。
【目錄】
第一章 序說刑法 1
壹、刑法是什麼? 4
貳、犯罪與刑罰 7
參、刑罰目的何在? 13
肆、刑法之雙軌制裁體系 20
◎自我評量 31
第二章 刑法之運用與解釋 33
壹、罪刑法定原則 36
貳、刑法之解釋 45
參、刑法之效力範圍 58
◎自我評量 84
第三章 犯罪之基本類型 87
壹、故意犯V.過失犯 89
貳、作為犯V.不作為犯 90
參、行為犯V.結果犯 91
肆、實害犯V.危險犯 100
伍、繼續犯V.狀態犯 104
陸、一般犯V.特別犯V.己手犯 107
柒、單一犯V.結合犯 109
◎自我評量 110
第四章 行為與行為理論 111
壹、犯罪行為的基礎:人類行為 113
貳、行為理論 116
參、附論:法人犯罪能力 124
◎自我評量 126
第五章 構成要件之概念與學說 127
壹、構成要件之概念 129
貳、構成要件之學說 130
參、基本構成要件及其變體 137
肆、不法構成要件之要素 140
◎自我評量 147
第六章 客觀不法構成要件-因果關係與客觀歸責 149
壹、客觀不法構成要件概說 152
貳、行為與結果之因果關係 154
參、行為與結果之客觀歸責 162
◎自我評量 180
第七章 主觀不法構成要件-構成要件之故意與錯誤 183
壹、主觀不法構成要件概說 187
貳、構成要件故意之型態 190
參、構成要件之故意要素與對應關係 201
肆、構成要件錯誤 209
◎自我評量 220
第八章 違法性總論 223
壹、違法性概說 225
貳、阻卻違法事由概說 231
◎自我評量 238
第九章 阻卻違法事由各論 239
壹、正當防衛 244
貳、緊急避難 264
參、依法令之行為 277
肆、業務上之正當行為 283
伍、得被害人之承諾(超法定阻卻違法事由) 285
◎自我評量 290
第十章 罪責(有責性) 293
壹、罪責概說 296
貳、罪責理論 299
參、罪責要素 301
肆、原因自由行為 312
◎自我評量 324
第十一章 不法與罪責以外之犯罪成立要件 325
壹、概說 326
貳、客觀處罰條件 327
參、個人排除及解除刑罰事由 329
◎自我評量 332
第十二章 刑法上之錯誤 333
壹、錯誤理論概說 336
貳、關於犯罪構成事實之錯誤 339
參、關於禁止規範之錯誤 340
肆、關於阻卻違法事由之錯誤 345
伍、關於寬恕或減輕罪責事由之錯誤 353
陸、關於不法與罪責以外之犯罪成立要件的錯誤 353
◎自我評量 355
第十三章 犯罪之階段-預備、未遂與既遂 357
壹、故意犯罪行為之階段 361
貳、預備犯 364
參、未遂犯 366
肆、不能未遂(犯) 378
伍、中止未遂(犯) 385
◎自我評量 400
第十四章 正犯與共犯 403
壹、正犯與共犯之概說 411
貳、正犯與共犯之區別 417
參、正犯 424
肆、(狹義)共犯 461
伍、正犯與共犯之特殊問題 493
◎自我評量 500
第十五章 過失之作為犯 505
壹、過失作為犯之概述 509
貳、過失作為犯之構成要件 515
參、過失作為犯之違法性:以正當防衛為例 530
肆、過失作為犯之罪責 533
◎自我評量 534
第十六章 故意與過失之不作為犯 537
壹、不作為犯之概說 541
貳、不純正不作為犯之構成要件 555
參、不作為犯之違法性/義務衝突 560
肆、不作為犯之罪責 563
伍、不作為犯之行為階段 564
陸、不作為犯之參與型態(正犯V.共犯) 568
◎自我評量 571
第十七章 犯罪之競合-行為與犯罪之單數與複數 575
壹、競合論概說 584
貳、行為單數V.行為複數 591
參、行為單數之犯罪競合 613
肆、行為複數之犯罪競合 632
◎自我評量 643
第十八章 犯罪之法律效果-刑罰、保安處分與沒收 649
壹、刑罰之種類 656
貳、刑罰之適用 660
參、刑罰之執行 681
肆、保安處分及其執行 697
伍、處罰之障礙 706
陸、其他法律效果:沒收新制 714
◎自我評量 736
◎附錄:新刑法立法理由 740
◎附錄:新刑法立法理由(沒收) 780
◎參考文獻 799
◎圖表索引 824
◎法條及關鍵字索引 826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共分為六篇,將刑事訴訟程序之總論以及各個程序階段分篇分章加以編排並完整介紹。第一篇為總論共有六章,分別是刑事訴訟法基本構造與理論、刑事訴訟法的效力、訴訟主體、訴訟相關人、被害人、訴訟行為。第二篇為偵查階段共有三章,分別是偵查總論、偵查的實施、偵查的終結。第三篇為起訴階段共有二章,分別是公訴與自訴。第四篇為審判階段共有六章,分別是審判程序、證據、裁判、一般救濟、沒收特別程序、特別救濟。第五篇為執行。第六篇為國民法官法共有十二章,分別是概論與基本原理原則、適用範圍與轉軌、起訴、準備程序、選任程序、解任與保護措施、宣誓程序與審前說明程序、審判程序、終局評議、宣示判決與判決書之製作、第一審的抗告審、第一審的上訴審、再審。本書各章除了學理式的論述外,尚輔以圖表或重點說明,並且在相關處穿插重要的實務見解,以及國家考試例題與擬答,俾使讀者能全盤掌握刑事訴訟程序的理解與應用。
【目錄】
第一篇 總論
第一章 刑事訴訟法基本構造與理論
第二章 刑事訴訟法的效力
第一節 刑事訴訟法的效力
第二節 地的效力
第三節 人的效力
第四節 事的效力
第五節 時的效力
第三章 訴訟主體
第一節 法院
第二節 公平法院概念
第三節 當事人──檢察官、自訴人
第四節 當事人──被告
第四章 訴訟相關人
第一節 辯護人
第二節 輔佐人
第三節 代理人
第五章 被害人
第一節 我國犯罪被害人訴訟程序上現有權利
第二節 被害人訴訟參與
第三節 被害人訴訟程序的保護
第六章 訴訟行為
第一節 訴訟行為的意義
第二節 訴訟行為之時間
第三節 訴訟行為之生效──送達
第二篇 偵查階段
第一章 偵查總論
第一節 偵查的開始
第二節 偵查的基本介紹
第二章 偵查的實施──強制處分
第一節 強制處分概說
第二節 對人的強制處分
第三節 對物的強制處分
第四節 其他類型的強制處分
第三章 偵查終結
第一節 不起訴
第二節 緩起訴
第三節 不起訴處分、緩起訴處分與禁止再訴原則
第四節 行政簽結
第五節 不起訴、緩起訴處分的監督
第三篇 起訴階段
第一章 公訴
第一節 公訴的程序
第二節 公訴的範圍──人
第三節 公訴的範圍──案件
第三節 同一性
第四節 單一性與同一性之重新建構──本書見解
第五節 公訴的追加與撤回
第二章 自訴
第一節 自訴的概念
第二節 自訴權人
第三節 自訴的提起與律師強制代理
第四節 自訴的限制
第五節 自訴的效力
第六節 自訴的程序
第七節 判決的後續程序
第八節 自訴的追加、反訴與撤回
第九節 自訴的承受與承擔
第十節 自訴制度問題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特色
刑事訴訟之內涵,近年一直處於變動狀態,稍不留意,昔日熟悉之條文或判決,即遭廢止或變更。在此變革中,一些新興的重要理論也逐漸浮現與建立,如何掌握這些理論,成為學習刑事訴訟法最重要的課題。我國近來修法方向,多採美國、日本之經驗,如證據排除法則、當事人進行主義、認罪協商、傳聞法則等等。
本書由台灣大學、輔仁大學、台北大學的王兆鵬、張明偉、李榮耕三位具留美背景之教授合著,三位教授各有所長,許多論文已成為大法官解釋、增修法律、最高法院判決之內容。本書儘可能囊括當今刑事訴訟重要議題,詳細整理、分析、闡釋相關理論與實務見解,更重要者,本書提出許多新的議題及新的理論,希望能引領我國刑訴發展,也讓讀者預知未來可能之變動。
【目錄】
七版序 i
六版序 iii
五版序 v
四版序 vii
三版序 ix
二版序 xi
序 xiii
第一篇 導 論
第一章 刑事訴訟的目的 3
第二章 刑事訴訟的歷史 9
第三章 刑事訴訟與憲法之關係 15
第四章 當事人進行主義與職權主義 23
第五章 證據用語辨析 35
第六章 法 院 41
第七章 訴訟程序 79
第八章 案件的單一性與同一性 95
第二篇 強制處分
第一章 概 說 117
第二章 證據排除法則 121
第三章 相當理由 161
第四章 令狀原則 181
第三篇 搜索、扣押及通訊監察
第一章 搜索扣押介紹 197
第二章 搜索扣押之客體 219
第三章 搜索票之核發與執行 237
第四章 附帶搜索 253
第五章 緊急搜索 267
第六章 同意搜索 299
第七章 扣 押 313
第八章 身體檢查處分 333
第九章 通訊監察 337
第十章 盤查與路檢 351
第四篇 拘提及羈押
第一章 短期拘束人身自由 367
第二章 限制出境、出海 399
第三章 長期拘束人身自由—羈押 415
第四章 暫行安置 453
第五篇 自白與不自證己罪
第一章 自白法則 465
第二章 審判階段之緘默權 501
第三章 緘默權之效力 513
第四章 不自證己罪保護之客體 537
第五章 測謊之證據能力 547
第六章 自白與毒樹果實原則 555
第七章 緘默之證據能力 569
第六篇 受律師協助的權利
第一章 辯護制度重要理論 583
第二章 受有效律師協助的權利 597
第三章 律師權的內容 627
第七篇 起訴、不起訴裁量及控制
第一章 偵查前之調查程序 643
第二章 檢察一體 651
第三章 偵查不公開 657
第四章 告 訴 667
第五章 起訴裁量 685
第六章 起訴審查 705
第七章 撤回起訴與一事不再理 717
立即查看
《系列》刑事訴訟法(上) &(下)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1900
售價:
1786
現省:
114元
立即查看
刑事訴訟法(上)
系列名:律師司法官
ISBN13:9789862696767
出版社:高點文化
作者:王子鳴
裝訂:平裝
規格:23cm*17cm*2.2cm (高/寬/厚)
版次:4
出版日:2021/07/01
中國圖書分類:刑事訴訟法
刑事訴訟法(下)
系列名:律師司法官法研所
ISBN13:9789862696989
出版社:高點文化
作者:王子鳴
裝訂:平裝
規格:23cm*17cm*2.5cm (高/寬/厚)
版次:4
出版日:2021/07/01
中國圖書分類:刑事訴訟法
(上冊)目錄
第一編 序論
第一章 序章
第一節 刑事訴訟之意義
第二節 刑事訴訟之基本原則
第二章 程序的參與者
第一節 法院
第二節 檢察官
第三節 被告/辯護人
第二編 偵查階段
第一章 偵查總論
第一節 偵查之開始
第二節 偵查之構造
第二章 偵查的實施
第一節 傳喚與通知
第二節 拘提與逮補
第三節 羈押
第四節 鑑定留置
第五節 身體檢查
第六節 搜索
第七節 扣押
第八節 通訊監察
第九節 犯罪挑唆
第十節 測謊
第三章 偵查終結
第一節 起訴與緩起訴
第二節 再議與交付審判
第三編 起訴階段
第一章 公訴
第一節 公訴之程式與訴訟之形成
第二節 公訴之效力
第三節 公訴之追加與撤回
第二章 自訴
第一節 提起自訴之要件
第二節 提起自訴之限制
附錄一 新進實務見解
附錄二 歷屆試題索引
(下冊)
第四編 審判階段
第一章 審判的開始與進行
第一節 起訴審查與準備程序
第二節 審判程序的進行
第三節 選擇其他程序
第二章 證據法則
第一節 證據法則之基本概念
第二節 法定之證據方法及調查程序
第三節 傳聞法則
第四節 證據禁止法則
第三章 裁判
第一節 裁判之意義與成立
第二節 裁判之確定效力
第四章 通常救濟程序
第一節 判決之救濟
第二節 裁定之救濟
第五章 非常救濟程序
第一節 回復原狀
第二節 再審
第三節 非常上訴
附錄一 新進實務見解
附錄二 一試歷屆試題
附錄三 二試最新試題
附錄四 國民法官法
附錄五 歷屆試題索引
(下冊)目錄
第四編 審判階段
第一章 審判的開始與進行
第一節 起訴審查與準備程序
第二節 審判程序的進行
第三節 選擇其他程序
第二章 證據法則
第一節 證據法則之基本概念
第二節 法定之證據方法及調查程序
第三節 傳聞法則
第四節 證據禁止法則
第三章 裁判
第一節 裁判之意義與成立
第二節 裁判之確定效力
第四章 通常救濟程序
第一節 判決之救濟
第二節 裁定之救濟
第五章 非常救濟程序
第一節 回復原狀
第二節 再審
第三節 非常上訴
附錄一 新進實務見解
附錄二 一試歷屆試題
附錄三 二試最新試題
附錄四 國民法官法
附錄五 歷屆試題索引
立即查看
圖說:刑事訴訟法(上)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圖說系列)律師、司法三等、法研所:刑事訴訟法(上)
作者:路律師
出版社:高點
出版日期:2018/11/01
ISBN:9789862693674
內容簡介
在學習刑事訴訟法時,應該採取「由遠到近,由宏觀到微視」的方式。先對於整個刑事訴訟程序的流程加以理解,再來理解流程中的各階段與概念,如此才可以建立一個前後連貫且完整的刑訴體系。 本書在設計上,期望能兼顧作為打底的一本書,以及實務學說資料全面搜集的功能。因此,無論是希望尋找一本書作為刑事訴訟法基本教材的讀者,抑或是已經閱讀過本科教科書,希望能夠在有限時間裡,補充其他教科書、期刊論文與新實務脈動的讀者們,衷心期盼能夠透過本書,滿足自己的需求,順利在國家考試或法研所考試中,克服刑事訴訟法的難關。
本次改版,除了配合刑事訴訟法發生諸多重大修正與變革,也有幾號與刑事訴訟法相關的大法官解釋作成。包括閱卷權的行使擴大至偵查中羈押程序、閱卷內容的放寬、羈押修法與不得上訴三審案件範圍的改變。偵查機關的偵查方式也日新月異,促成最高法院重要判決的誕生,例如GPS定位追蹤的性質、電子 的性質及與通訊的差異等。為了因應這些重大變革,提供讀者們更多的新資訊。
除了上開修法、釋字與新判決進行修訂外,也配合如林鈺雄老師第八版教科書的內容,進行了補充與修訂。期望本書第二版的修正,能夠為依然苦惱於刑事訴訟法的讀者們,提供國考長路上的一些幫助。
本書特色
(一)作者整合各教科書、實務見解與文章,並搭配自身學習心得的參考書產出。可以讓讀者不需要費心搜集新資料與閱讀多本教科書,這樣在學習上會更快速,也不會流於單純死背爭點,並足以應付國家考試的刑事訴訟法。
(二)在考題頻繁出現的章節末,作者精選包括2018年國家考試的重要考題,讀者可透過演練相關的題目,有效率輸入,也學習怎樣有效地輸出。考題選擇上,本書除收錄改制前考題,希望讀者們在閱讀完某一章節後,可以對該章節的爭點有較深入的練習機會,藉此複習該章節的內容外,也收錄了2011年國考改制後,新制國考的刑訴與刑法合併的考題。雖然近來出題取向略有改變,但此種一題中跨越多個章節的考題,可以讓讀者同時複習多章內容,仍有其價值。對此,作者將其放於《刑事訴訟法(下)》,使讀者可一邊複習上冊內容,一邊通盤了解本法。
目錄
第一部分 刑事訴訟法的目的與原理原則
第一章 刑事訴訟法目的與基本架構
第二章 刑事訴訟法原理原則
第三章 刑事訴訟法的效力範圍
第二部分 總論(一):訴訟參與者、客體對象與訴訟程序
第四章 訴訟主體論-法院
第五章 訴訟主體論-檢察官
第六章 訴訟主體論-被告
第七章 辯護人與其他訴訟關係人
第八章 訴訟客體-案件總論
第九章 訴訟程序與訴訟行為
第三部分 總論(二):訊問、強制處分與證據法
第十章 強制處分與證據法概論
第十一章 被告訊問
第十二章 強制處分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