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農業淨零策略管理技術及推動 (1版)
作者: 主編:陳尊賢
版次: 1
ISBN: 9786263931206
出版社: 五南
出版日期: 2024/08
書籍開數、尺寸: 16開
頁數: 320
#生活
#農業
定價: 750
售價: 638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簡介】   世界各國在因應氣候變遷環境下,均有不同的策略與管理,依據農業領域各不同產業實際產生之溫室氣體排放情況,提出如何減少碳排放至大氣中及增加碳匯至土壤系統的各種策略研發、土壤管理與耕作制度之技術開發、以期於2040年或2050年達到碳淨零之目標。我國農業部於2022年2月召開全國研討總結論大會,提出減量、增匯、循環與綠趨勢等四大主軸策略規劃,經過近兩年各大學及農業試驗研究與改良場所等機構的研究,已彙整許多國際實務田間試驗成果及累積國內研究成果評估,可以提供讀者農業碳淨零系統性的入門知識介紹,在臺灣農產業實際土壤管理及耕作制度之效益評估、微生物應用、水田與旱田低碳耕作管理、農業剩餘資材再利用及生物質的負碳技術實務案例,讓讀者實際了解可行管理技術、應用成果及未來應用與發展。   第一章為國際淨零農業政策發展趨勢,第二章為國際土壤管理技術對土壤碳匯影響,第三章為節能減碳的微生物應用與開發,第四章為水田低碳耕作管理,第五章為臺灣農地土壤碳匯分布,第六章為旱田低碳耕作管理,第七章為農業剩餘資材再利用及其減碳效益,第八章為臺灣農地土壤碳匯增加潛力與面臨的問題,第九章為農業生態系服務價值與綠色環境給付,第十章為生物質的負碳技術發展。整本書內容包括國際氣候變遷主要問題與淨零農業發展趨勢、如何碳減排與增匯之策略規劃、各國在減排增匯田間長期10年至50年試驗成果、未來在臺灣可能面臨之問題與挑戰、節能減碳的微生物之應用開發效益、國際對水田與旱田低碳耕作管理經驗、農業剩餘資材再利用及其減碳效益及生物質的負碳技術等實際案例分享等,期望提供讀者在此領域系統性知識與管理技術之介紹,作為農企業因應氣候變遷未來執行之重要參考資料。 【目錄】 序言 作者簡介 第1章 各國農業淨零減碳政策與措施(鄭又綺、潘述元) 一、前言 二、研析農業減碳政策與管理措施架構 三、歐盟 四、英國 五、美國 六、澳洲 七、韓國 八、西班牙 九、致謝 參考文獻 第2章 國際土壤管理技術對土壤碳匯影響(張必輝、陳逸庭、簡靖芳、游慧娟、許正一、陳尊賢) 一、彙整25 個國家近80 篇發表論文土壤碳匯之土壤管理技術 二、選擇30 篇國際高引用論文逐句或重點翻譯成中文,並彙整可增加土壤碳匯管理技術 三、結論 四、致謝 參考文獻 第3章 節能減碳的微生物應用與開發(羅朝村) 一、前言 二、微生物在淨零碳排時代的角色 三、替代化學肥料與農藥可應用的微生物 四、微生物製劑商品化的要件與案例說明 五、案例說明 參考文獻 第4章 水田低碳耕作管理(郭鴻裕) 一、為什麼低碳農耕如此重要? 二、臺灣的水稻栽培面積的變遷 三、水田溫室氣體排放量的田間量測方法 四、降低稻田溫室氣體排放的田間操作方法研究 五、水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管理策略 六、臺灣減少水稻溫室氣體排放的創新農業管理及科技研發 七、大顆粒尿素(USG)水稻深層施肥機械 八、SAR 影像估測水稻產量技術 九、臺灣在水田負碳行動的激勵措施的工作進展 參考文獻 第5章 臺灣農地土壤類型與土壤碳匯地圖分布(簡靖芳、謝宏鑫、簡士濠、賴允傑、郭鴻裕、陳尊賢) 一、臺灣農地土壤類型與分布 二、土壤碳匯量計算方法 三、盤點臺灣各縣市農地土壤調查時土壤碳匯數據及各縣市分布圖 四、致謝 參考文獻 第6章 旱田低碳耕作管理(郭鴻裕) 一、為什麼要進行作物的低碳耕作管理? 二、土壤需要多少量的有機物質就夠了? 三、負碳的農業技術 四、混林農業 五、提高農業管理效率 六、改善農業用水管理 七、新農機提升政策 八、生物炭 九、負碳與氣候智慧型農業(CSA) 參考文獻 第7章 農業剩餘資材再利用及其減碳效益:以稻草為例(鄭又綺、潘述元) 一、前言 二、我國稻草處理現況 三、建構稻草多元再利用體系 四、建立減碳效益評估:生命週期角度 五、建構完善永續農業政策與農民合作平台 六、結論與展望 七、致謝 參考文獻 第8章 利用各種土壤管理對臺灣農地土壤碳匯增加潛力與面臨的問題(張必輝、陳逸庭、簡靖芳、陳尊賢) 一、評估未來在土壤管理技術及作物耕作制度下面臨的潛力與挑戰策略 二、研提適用於全臺不同農業區位之水稻田複合式低碳農耕策略,並評估實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及土壤有機碳提升之效益 三、致謝 參考文獻 第9章 農業生態系服務價值與綠色環境給付(林冠廷、袁美華、張翊庭、郭鴻裕、黃妤婕、潘述元) 摘要 一、前言 二、農業生態系服務價值評估方法 三、生態系服務政策應用:綠色環境給付政策與農業淨零政策 四、結論與展望 五、致謝 參考文獻 第10章 生物質的負碳技術發展(郭鴻裕) 一、生物質能源化與淨零 二、原料和生質能源產品類型 三、利用生物質創造新材料和新產品 四、創新的機會與挑戰 參考文獻

為您推薦

農業群歷屆試題與模擬百分百–歷3 (1版)

農業群歷屆試題與模擬百分百–歷3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產品特色: ★收錄試題共500題 1.收錄完整歷屆試題與模擬考題 依考試年度收集最新與完整統測歷屆試題及NSET模擬考試題與詳解。 2.線上資源持續更新 可透過MOSME線上資源,取得每年最新的統測歷屆試題,確保與時俱進。同時,試題的解答也在線上提供,方便隨時查閱。 3.試題難易度標示 每題旁依據答對率設有難易度標示,掌握試題的難易度程度,規劃複習策略。 4.MOSME行動學習一點通功能 使用「MOSME行動學習一點通」,登入會員與書籍序號後,可自我練習,即學即測即評。 評量:多元線上評量方式(歷屆試題,名師分享)。 詳解:可於線上閱讀本書詳解。 【目錄】

原價: 350 售價: 298 現省: 52元
立即查看
臺灣製茶學 (4版)

臺灣製茶學 (4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臺灣風土相當適合茶樹生長,各茶區因應其環境條件發展出風味獨特之特色茶。茶業改良場曾於民國91 年修訂出版茶業技術推廣手冊《製茶技術》,惟經20 年來製茶技術不斷推陳出新,遂召集本場專業同仁共同撰寫並更新臺灣製茶技術相關資料及圖片,以圖文對照方式介紹臺灣八大特色茶之原料選擇與適製性、茶葉製造技術與品質特色,期對茶農、農學相關科系學生及製茶有興趣的人士更易於學習、理解臺灣特色茶之製程及關鍵技術,加以參考運用並持續精進改良製茶技術,讓臺灣茶產業永續發展。 【目錄】 臺灣風土相當適合茶樹生長,各茶區因應其環境條件發展出風味獨特之特色茶。茶業改良場曾於民國91 年修訂出版茶業技術推廣手冊《製茶技術》,惟經20 年來製茶技術不斷推陳出新,遂召集本場專業同仁共同撰寫並更新臺灣製茶技術相關資料及圖片,以圖文對照方式介紹臺灣八大特色茶之原料選擇與適製性、茶葉製造技術與品質特色,期對茶農、農學相關科系學生及製茶有興趣的人士更易於學習、理解臺灣特色茶之製程及關鍵技術,加以參考運用並持續精進改良製茶技術,讓臺灣茶產業永續發展。

原價: 480 售價: 408 現省: 72元
立即查看
臺灣咖啡栽培管理與產業應用 (1版)

臺灣咖啡栽培管理與產業應用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臺灣咖啡種植分布於中高海拔產區面積約占30%,中及低海拔產區各占35%,因國外引進咖啡在中低海拔地區之適應力不佳,如一般阿拉比卡咖啡品種在較低海拔的種植有表現不佳的情況,長期以來產量與品質較不穩定,因此農業試驗所致力於咖啡品種改良,並於2021年培育出本土咖啡品種「台農1號」,可適應各海拔區域的環境條件,並具有精品咖啡之品質。除此之外,本所對於咖啡栽培、肥培管理及病蟲害防治投入相當多的研究,穩定產量與品質,另面對人力短缺,致力發展田間自動化管理之機械應用,亦利用農業化學基礎解析咖啡採後處理及烘焙原理,以生物技術的角度剖析咖啡成分之萃取與風味。上述成果集結農業試驗所專家的研究精華,在本書均有深入淺出的說明,因此本書的內容兼具學理與實用性,希望能提供咖啡農民或對咖啡有興趣的民眾對臺灣咖啡產業樣貌更進一步的瞭解,進而支持讓日益進步的咖啡產業永續發展。 【目錄】 01 臺灣咖啡歷史與品種發展 02 咖啡繁殖與園區管理 03 咖啡肥培管理 04 咖啡病蟲害管理 05 栽培管理與加工處理機械之應用 06 咖啡之採後處理及烘焙 07 咖啡之成分萃取及風味

原價: 550 售價: 468 現省: 82元
立即查看
亞/美環境人文:農業、物種、全球環境變遷 (1版)

亞/美環境人文:農業、物種、全球環境變遷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360 售價: 306 現省: 54元
立即查看
農業概論題庫解析完全攻略 (2版)

農業概論題庫解析完全攻略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目錄】 作者的話 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考試課綱—農業概論歷屆試題分布一覽表 試題評析 第一單元 農業的起源 焦點一:農業的涵義、範圍及重要性 焦點二:農業的演進歷程 焦點三:農業生產的特色 焦點四:學習農業的方法與態度 第二單元 農業環境與發展 焦點一:農業生產環境 焦點二:臺灣農業現況及發展 焦點三:世界貿易組織與相關貿易協定對臺灣農業的影響 焦點四:世界農業生產概況及發展趨勢 第三單元 作物生產 焦點一:作物的構造、生長及繁殖 焦點二:作物栽培模式及管理方法 焦點三:作物生產機具與自動化 焦點四:農業設施栽培 第四單元 土壤肥料 焦點一:土壤的意義及生成 焦點二:土壤性質與管理 焦點三:肥料的意義及功用 焦點四:常用肥料的種類及性質 第五單元 植物保護 焦點一:植物保護的意義及重要性 焦點二:植物病、蟲、草害 焦點三:植物病、蟲、草害的防治 焦點四:其他類危害及防治 第六單元 農藝 焦點一:農藝的意義、範圍及重要性 焦點二:主要農藝作物的栽培 第七單元 園藝 焦點一:園藝的意義、範圍及重要性 焦點二:主要園藝作物的栽培 第八單元 林業經營管理 焦點一:森林的意義、範圍及重要性 焦點二:森林經營保育 焦點三:森林產業與利用 第九單元 水產養殖 焦點一:水產養殖的意義、分類及重要性 焦點二:水產養殖的管理 第十單元 畜牧 焦點一:畜牧的意義、範圍及重要性 焦點二:家禽家畜的生長及繁殖 焦點三:禽畜飼養 焦點四:禽畜衛生管理 第十一單元 農產加工 焦點一:農產加工的意義、範圍及重要性 焦點二:農產加工原理 焦點三:常見的農產加工方法 第十二單元 農業經營管理 焦點一:農業經營與休閒農業 焦點二:永續農業與有機農業 焦點三:農產行銷 焦點四:農業金融與保險 第十三單元 農民組織與農業推廣 焦點一:國內外主要農業團體的認識 焦點二:臺灣農民組織與教育的運作及思辨 焦點三:農業推廣體系及運作 焦點四:農業技藝訓練

原價: 430 售價: 366 現省: 64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