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據法
系列名:律司‧高考法制‧法研所
ISBN13:9789578148710
出版社:高點文化
作者:賴宏宗
裝訂/頁數:平裝/656頁
規格:23cm*17cm*3.3cm (高/寬/厚)
版次:11
出版日:2020/11/01
中國圖書分類:公司法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本書為全面性著作,以期使讀者能同時兼顧「實體面的法學實力」及「程序面的答題能力」,作者於此詳加整理教科書、期刊論文、實務見解、教科書例題、國家考試試題、法律研究所考試試題。因作者本身同時兼具學術及實務背景,故本書不但所含內容既廣且深,且作者能以極平易近人的寫作方式,帶領讀者自淺而深地研習票據法,以助讀者兼顧國考及法研所考試之準備。
本書取材及內容涵蓋以下:
(一)教科書部分:本書大量參考梁宇賢、李欽賢、王志誠、曾宛如、王文宇、楊竹生等教授之著作,並整合鄭洋一、曾世雄、陳世榮、鄭玉波、楊與齡、劉興善、施文森等教授之看法,廣度及深度俱足。
(二)期刊論文部分:大量補充學者之文章及特別見解,使讀者省去自行蒐集及重新理解期刊論文之不便。
(三)實務見解部分:收錄重要之實務見解,並為讀者以粗體字標明重點所在,使讀者能快速掌握實務之核心及結論。
(四)試題部分:除解說「教科書例題」、「國家考試試題」之外,並蒐集「法研所考試試題」,細細解說獨特見解之處。
(五)主題式考前重點複習:此單元之內容涵蓋記憶題型及申論題型常考之重點,並整合圖表,使讀者能於考前一天,及考前的一個小時,快速地以「主題式」的方法複習,熟悉考點。
(六)綜合演練專章(一)──律師/司法官考試之「選擇」題型:作者從109~99年試題中挑選具代表性的試題,並說明各選項之正確或錯誤之理由,以使讀者知悉國家考試之出題模式及深度為何。至於全面之考題範圍及解答,建議可搭配作者所著之《考點式票據法一本通》乙書演練。
(七)綜合演練專章(二)──國家考試之「申論」題型:作者為讀者精心挑選多年具代表性、高複雜性之國家考試申論綜合題型試題(本版新增至109年之高考法制及地特法制試題),帶領讀者以分析爭點或判斷試題重心所在之方式,進行完整之解題。
(八)各學者特有學說&法研所考試相關議題:就某些學者獨有之見解,主要出現於法研所試題,作者特意將其與國家考試之共通議題予以區隔,讓讀者能依己需求來加強研讀之範圍。
另建議搭配作者所著之《圖解式法典-票據法》,透過案例分析的圖示方法,釐清複雜的構成要件,並且理解不同法條間之關係與體系,快速掌握法條重點。
目錄
主題式考前重點複習
起手式 基礎功
第壹編 總論
第一章 「票據權利」與「票據關係主體」(主觀面)
第二章 票據之法律關係(客觀面)
第三章 票據行為(一)─基礎說明
第四章 票據行為(二)─票據行為性質之爭論及票據行為之「交付要件」
第五章 票據行為(三)─票據行為之「實質要件」
第六章 票據行為(四)─票據行為之「形式要件」
第七章 票據行為(五)─票據行為之代理
第八章 票據行為(六)─票據行為之特性
第九章 票據之瑕疵─偽造、變造、塗銷、毀損
第十章 票據權利之取得、行使與保全
第十一章 票據之抗辯
第十二章 票據之喪失及救濟
第十三章 票據時效
第十四章 票據之利益償還請求權
第貳編 各論-「匯票」
第一章 概說─意義及種類
第二章 發票
第三章 背書
第四章 承兌
第五章 參加承兌
第六章 保證
第七章 到期日
第八章 付款
第九章 參加付款
第十章 追索權
第參編 各論-「本票」
第一章 概說─意義及種類
第二章 本票之發票
第三章 本票之見票
第四章 本票之強制執行
第五章 甲存本票
第六章 本票準用匯票之規定
第肆編 各論-「支票」
第一章 概說─意義、種類、支票之法律關係
第二章 支票之發票
第三章 支票之付款提示
第四章 支票之付款
第五章 特殊支票之一─保付支票
第六章 特殊支票之二─平行線支票
第七章 特殊支票之三─遠期支票
第八章 支票之追索權
支票準用匯票之規定
附錄一 綜合演練專章(一)-律師/司法官考試之「選擇」題型」
附錄二 綜合演練專章(二)-國家考試之「申論」題型
附錄三 各學者特有學說&法研所考試相關議題
第一章 李欽賢教授之學說
第二章 曾宛如教授之學說
第三章 王志誠教授之學說
第四章 梁宇賢教授之學說
附錄四 票據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總說明
立即查看
薏偉的民訴選擇題
系列名:律師、司法官
ISBN13:9789574643264
出版社:讀享數位文化
作者:薏偉
裝訂:平裝
規格:23cm*17cm*1.5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2/07/01
中國圖書分類:民事訴訟法
內容簡介
.內容絕不重複的第一試注意事項提醒
.重要民訴觀念以表格方式整理異與同
.重要法條規定統合處理方便理解記憶
.完整解析具參考價值之第一試考古題
目錄
1 基本法理
Section 01 辯論主義、處分權主義
一、第一試注意事項 1-3
㈠ 注意處分權主義第二層面之原則與例外 1-3
㈡ 注意辯論主義第一層面之例外 1-3
㈢ 注意家事事件法之不同 1-4
二、試題 1-5
Section 02 公開審理主義
一、第一試注意事項 1-9
二、試題 1-9
2 關於法院
Section 01 審判權
一、第一試注意事項 2-2
㈠ 注意審判權恆定主義 2-2
㈡ 注意「受訴法院」認無審判權之處理 2-2
㈢ 注意「受移送法院」認無審判權之處理 2-3
㈣ 注意「終審法院」之處理 2-3
㈤ 注意審判權錯誤之效果 2-3
二、試題 2-4
Section 02 管轄權
一、第一試注意事項 2-6
㈠ 注意侵權行為涉訟之管轄法院 2-6
㈡ 注意共同訴訟被告數人之管轄法院 2-6
㈢ 注意定型化契約之合意管轄 2-6
㈣ 注意專屬管轄之相關規定 2-8
㈤ 注意違反管轄權之處理及效果 2-9
二、試題 2-10
Section 03 迴避
一、第一試注意事項 2-16
㈠ 注意自行迴避法官「曾參與前審裁判」之意義 2-16
㈡ 注意聲請迴避中「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之意義 2-16
二、試題 2-17
3 關於當事人
Section 01 前提—當事人之確定
一、第一試注意事項 3-2
㈠ 注意冒名起訴(原告側)之處理 3-2
㈡ 注意冒名應訴(被告側)之處理 3-2
二、試題 3-2
Section 02 當事人能力
一、第一試注意事項 3-4
㈠ 注意胎兒之當事人能力 3-4
㈡ 注意獨資商號不具當事人能力 3-4
㈢ 注意分公司之當事人能力 3-4
㈣ 注意非法人團體之當事人能力 3-5
二、試題 3-5
Section 03 訴訟能力
一、第一試注意事項 3-7
㈠ 注意受輔助宣告人之訴訟能力 3-7
㈡ 注意外國人之訴訟能力 3-7
㈢ 注意特別代理人之產生與權限 3-8
二、試題 3-8
Section 04 當事人之延伸—訴訟代理人及輔佐人
一、第一試注意事項 3-10
㈠ 注意訴訟代理人之權限 3-10
㈡ 注意訴訟代理權之消滅原因 3-11
㈢ 輔佐人 3-11
二、試題 3-11
Section 05 當事人適格
壹 原則
一、第一試注意事項 3-14
㈠ 注意一般當事人適格判斷標準 3-14
㈡ 注意實務見解揭示之當事人適格 3-14
二、試題 3-15
貳 例外—訴訟擔當
一、第一試注意事項 3-17
㈠ 注意意定訴訟擔當與法定訴訟擔當之區分實益 3-17
㈡ 注意選定當事人之規定與實務見解3-18
㈢ 注意民事訴訟法第44條之1與第44條之3之不同 3-18
㈣ 注意法定訴訟擔當之重要考試類型 3-19
二、試題 3-20
Section 06 多數當事人—共同訴訟
一、第一試注意事項 3-26
㈠ 注意必要共同訴訟之一致性原則 3-26
㈡ 注意分割共有物訴訟之相關考點 3-26
㈢ 注意共同訴訟訴訟費用之分擔 3-27
二、試題 3-28
Section 07 既判力之主觀範圍
一、第一試注意事項 3-32
㈠ 注意民事訴訟法第401條規定之判決效力所及之人 3-32
㈡ 注意判決之對世效 3-33
二、試題 3-34
4 關於第三人
Section 01 程序參與之前提—訴訟告知與職權通知
一、第一試注意事項 4-2
㈠ 注意當事人訴訟告知的方式 4-2
㈡ 注意受訴訟告知之效力 4-2
㈢ 注意法院職權通知之方式及效力 4-2
二、試題 4-3
Section 02 參與方式一:參加訴訟
一、第一試注意事項 4-5
㈠ 注意民事訴訟法第58條第2項上訴、第3項再審之規定 4-5
㈡ 注意參加利益之認定與調查 4-5
㈢ 注意參加人不得為之訴訟行為 4-5
㈣ 注意參加效力與既判力的差異 4-6
二、試題 4-7
Section 03 參與方式二:主參加訴訟
一、第一試注意事項 4-11
㈠ 注意與民事訴訟法第54條相關之規定 4-11
㈡ 注意於第二審提起主參加訴訟而未以本訴訟之兩造為共同被告之處理 4-11
㈢ 注意本訴訟撤回後,主參加訴訟之效力 4-11
二、試題 4-12
5 關於訴訟上請求
Section 01 前提—訴之利益
一、第一試注意事項 5-2
㈠ 注意毋庸以提訴方式行使之權利 5-2
㈡ 注意將來給付之訴 5-2
㈢ 注意確認之訴 5-3
㈣ 注意形成之訴 5-3
二、 試題 5-4
Section 02 訴之聲明
一、第一試注意事項 5-7
㈠ 注意起訴狀之記載事項 5-7
㈡ 注意民事訴訟法第244條第4項之聲明明確性例外規定 5-7
㈢ 注意法院依民事訴訟法第244條第4項規定為判決後之效力 5-7
㈣ 注意一部請求之適用 5-8
㈤ 注意代位訴訟之訴之聲明 5-8
二、試題 5-8
Section 03 訴訟標的
壹 重複起訴禁止原則
一、第一試注意事項 5-11
㈠ 注意「同一事件說」之判斷標準 5-11
㈡ 注意對於已死亡當事人之繼承人另行起訴之效果 5-11
㈢ 注意前訴訟為給付之訴、後訴訟為確認之訴之效果 5-11
二、試題 5-12
貳 訴之客觀合併
一、第一試注意事項 5-15
㈠ 注意訴之客觀合併之合法要件及違反效果 5-15
㈡ 注意四種訴之客觀合併之法院判決模式及上訴效力 5-16
二、試題 5-18
參 訴之變更追加
一、第一試注意事項 5-22
㈠ 注意七種訴之變更追加之容許事由 5-22
㈡ 注意第一審、第二審為訴之變更追加之不同 5-22
㈢ 注意訴訟當事人(訴訟主體)之變更追加 5-23
㈣ 注意簡易、小額訴訟程序有關訴之變更追加之特別規定 5-23
㈤ 注意法院對於訴之變更追加之裁判 5-24
㈥ 注意訴訟費用之計徵 5-24
二、 試題 5-24
肆 反訴
一、第一試注意事項 5-26
㈠ 注意反訴與本訴撤回之關聯 5-26
㈡ 注意第二審提起反訴之限制 5-26
㈢ 注意訴訟費用之計徵 5-27
二、試題 5-27
伍 既判力客觀範圍
一、第一試注意事項 5-30
㈠ 注意既判力原則上僅就「訴訟標的」發生 5-30
㈡ 注意抵銷抗辯之既判力 5-30
㈢ 注意既判力之時的範圍 5-30
二、試題 5-31
6 關於訴訟程序之進行(形式面)
Section 01 送達
一、第一試注意事項 6-2
㈠ 注意應受送達人之例外規定 6-2
㈡ 注意幾種送達方式 6-4
二、試題 6-7
Section 02 期日及期間
一、注意通常法定期間與不變期間之不同 6-9
二、注意重要之期間規定 6-9
...
立即查看
就是這本民事訴訟法概要體系+解題書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將民事訴訟的一生區分成六大階段,每個階段要面臨的難題都不相同,請讀者將自己融入到整個民事訴訟程序中,隨著每個階段的進行,澈底掌握住民事訴訟法的重點,面對民事訴訟法概要的題目將無往不利!
另外本書使用大量表格方便讀者記憶,並且在考試上易產生誤會的地方,透過「咦~愛注意喔」提醒大家,以及在需要多一點思考的地方,透過「請你跟我這樣想」把難懂的概念一次想它個清清楚楚吧!!!
➤新增收錄試題
109-112年度國防法務官、關務/司法/地方特考試題
➤近年修法更新
配合110-112年數度修法一併微調解題內容
➤適用對象
三等、四等特考
【目錄】
本書使用說明 Ⅰ
案例事實 Ⅴ
1 基礎觀念確立
【第一節】民事訴訟法之訴訟流程 1-3
第一項 起訴前階段 1-3
第二項 起訴合法要件審查階段 1-4
第三項 訴之利益審理階段 1-6
第四項 本案請求有無理由審理階段 1-7
第五項 程序終結階段 1-11
第六項 起死回生階段 1-12
【第二節】民事訴訟法之基礎原則 1-13
第一項 處分權主義 1-13
第二項 辯論主義 1-16
第三項 言詞審理主義 1-19
第四項 直接審理主義 1-19
第五項 公開審理主義 1-20
【第三節】民事訴訟法之三種訴訟類型 1-21
第一項 給付訴訟 1-21
第二項 確認訴訟 1-21
第三項 形成訴訟 1-22
【第四節】民事訴訟之三種訴訟程序 1-23
第一項 通常訴訟程序 1-23
第二項 簡易訴訟程序 1-23
第三項 小額訴訟程序 1-23
2 起訴前階段
【第一節】調解程序 2-3
第一項 調解之類型 2-3
第二項 調解程序之進行 2-5
第三項 調解結果 2-6
【第二節】督促程序 2-7
第一項 要件限制 2-7
第二項 審理 2-9
第三項 失效與效力 2-10
【第三節】保全程序 2-15
第一項 假扣押──針對金錢請求 2-15
第二項 一般假處分──針對金錢請求以外之請求 2-23
第三項 定暫時狀態假處分──針對爭執之法律關係 2-25
3 起訴合法要件審查階段
【第一節】起訴合法要件之體系建構 3-3
第一項 消極要件(訴訟障礙事項) 3-3
第二項 積極要件 3-4
【第二節】關於起訴合法程式 3-6
第一項 起訴狀之記載 3-6
第二項 裁判費 3-15
【第三節】關於當事人 3-30
第一項 當事人能力 3-30
第二項 訴訟能力 3-34
第三項 訴訟代理人 3-41
【第四節】關於法院 3-48
第一項 第一關:受訴法院是否有民事審判權 3-48
第二項 第二關:受訴法院是否具有管轄權 3-53
【第五節】關於訴訟標的 3-73
第一項 訴訟標的之判斷 3-73
第二項 同一事件之禁止 3-75
4 訴之利益審理階段
【第一節】主觀訴之利益──當事人適格 4-3
第一項 一般之當事人適格──實體法上權利義務主體 訴訟上當事人 4-4
第二項 第三人之訴訟擔當──實體法上權利義務主體 訴訟上當事人 4-6
【第二節】客觀訴之利益──權利保護必要 4-31
第一項 將來給付之訴 4-31
第二項 確認之訴 4-32
5 本案請求有無理由審理階段
【第一節】一般程序性規定 5-3
第一項 送達 5-3
第二項 訴訟程序之停止 5-12
【第二節】爭點集中審理 5-19
第一項 當事人方面 5-19
第二項 法院方面 5-27
第三項 程序方面 5-33
【第三節】紛爭集中審理 5-85
第一項 原告側之紛爭集中審理 5-86
第二項 被告側之紛爭集中審理 5-135
第三項 第三人側之紛爭集中審理 5-143
6 程序終結階段
【第一節】法院所為──判決 6-3
第一項 判決主文 6-3
第二項 判決瑕疵與補救 6-10
第三項 效力 6-12
【第二節】原告所為──訴之撤回 6-45
第一項 要件 6-45
第二項 效果 6-46
【第三節】原、被告所為──和解 6-49
第一項 性質 6-49
第二項 要件 6-49
第三項 效力 6-50
7 起死回生階段
【第一節】再審 7-3
第一項 提出於管轄法院──管轄法院 7-4
第二項 表明再審理由及關於再審理由並遵守不變期間之證據──再審事由 7-5
第三項 再審期間 7-7
第四項 判決 7-8
【第二節】變更判決之訴 7-9
【第三節】第三人撤銷之訴 7-9
第一項 受判決效力所及之第三人 7-10
第二項 不受判決效力所及之第三人 7-10
索引 A
立即查看
就是這本民事訴訟法體系+解題書 (4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本書特色
★民訴體系最清楚
本書將民事訴訟法區分成「起訴前階段→起訴合法要件審查階段→訴之利益審理階段→本案請求有無理由之審理階段→程序終結階段→起死回生階段」,讓讀者可以輕易掌握一個真實民事訴訟事件之程序流動
★最高法院判決收錄最完整
最高法院判決在國考上的份量越來越重要,本書收錄超多具參考價值判決,並且將重要判決的案例事實整理出來
★學說見解整理最白話
我懂民訴法文章很難有耐性看下去,本書把老師們的見解用最白話的方式整理並比對彼此見解的差異
★統合處理最有效率
本書利用「統合處理」的小單元,將可能混淆的法律概念放在一起,使讀者可以輕易釐清
作者簡介
薏偉
台大法律碩士
律師高考及格
司法官特考及格
四版序
隨著可恨的疫情漸漸消失(雖然我本人在2023確診,痛苦到瘋掉,咳咳咳),大家的生活是否已經回到往昔正常的節奏,不停的唸書、查資料;不停的交男女朋友、一起規劃未來的人生等等,人生不再停滯的感覺真的好好!
而民事訴訟法在這被疫情困住的幾年間,也沒有什麼劇烈的變動或修正(就算有,也對考試沒什麼影響),讀者還是可以按照本書所創立的體系流程,對民事訴訟法做一個完整、有邏輯的認識,相信讀完本書,對於民事訴訟法的恨意應該會減少一點點!
雖然每一年的變動都滿大的,但對處在太歲年的筆者來說,各種人生的挑戰真的比以往失控,相信各位正拿起本書閱讀的大家,或多或少也面臨了不少的挫折、關卡,但與其擔心那些未知、無法改變的事情,真的就是好好專注眼前、過好每個當下,竭盡自己的所能,好好生活、用力生活,未來的你,會非常感謝現在的自己的~一起加油!願大家都能長成無比善良的人!
薏偉
目錄
1 起訴前階段
【第一節】督促程序 1-3
第一項 Step1 聲請支付命令合法要件審查階段 1-3
第二項 Step2 法院審理階段 1-4
第三項 Step3 支付命令之效力階段 1-5
第四項 Step4 債務人之救濟階段 1-8
【第二節】調解程序 1-12
第一項 Step1 聲請調解階段 1-12
第二項 Step2 調解程序進行階段 1-14
第三項 Step3 調解之效力階段 1-15
第四項 Step4 調解之救濟階段 1-17
【第三節】起訴前蒐證程序—證據保全 1-19
第一項 Step1 聲請證據保全階段 1-19
第二項 Step2 法院審理階段 1-22
第三項 Step3 證據保全實施階段 1-23
第四項 Step4 證據保全協議效力階段 1-26
第五項 Step5 與本案訴訟連結階段 1-28
【第四節】保全程序 1-30
第一項 假扣押程序—針對金錢請求 1-30
第二項 假處分—一般假處分 1-41
第三項 假處分—定暫時狀態假處分 1-48
2 起訴合法要件審查階段
【第一節】體系建立 2-3
第一項 積極要件 2-3
第二項 消極要件(訴訟障礙事項) 2-3
【第二節】濫訴禁止 2-6
第一項 立法理由 2-6
第二項 搭配效果 2-6
第三項 學說評析 2-7
第四項 實際案例 2-7
【第三節】關於其他起訴程式或要件(民訴§249Ⅰ⑥) 2-9
第一項 未踐行起訴前必要先行程序 2-9
第二項 訴之聲明不合法 2-9
第三項 訴訟費用 2-24
【第四節】關於當事人(民訴§249Ⅰ③、④、⑤) 2-35
第一項 前提—當事人存在 2-35
第二項 當事人能力 2-37
第三項 訴訟能力與法定代理 2-47
第四項 訴訟代理 2-52
【第五節】關於法院(民訴§249Ⅰ①、②) 2-64
第一項 國際管轄權之有無 2-64
第二項 民事審判權 2-74
第三項 管轄權 2-81
第四項 迴避 2-101
【第六節】關於訴訟標的(民訴§249Ⅰ⑦) 2-102
第一項 民事訴訟法核心—訴訟標的理論 2-103
第二項 訴訟繫屬中之一事不再理—重複起訴禁止原則 2-120
第三項 具體訴訟之套用 2-129
3 訴之利益審理階段
【第一節】主觀訴權要件—當事人適格 3-5
第一項 一般判斷標準 3-5
第二項 訴訟擔當 3-7
【第二節】客觀訴權要件—權利保護必要 3-72
第一項 一般判斷標準 3-72
第二項 三種訴訟類型之具體適用 3-73
4 本案請求有無理由之審理階段
【第一節】一般性規定 4-3
第一項 訴訟程序停止 4-3
第二項 送達 4-13
【第二節】紛爭集中審理 4-19
第一項 原告側 4-20
第二項 被告側—反訴 4-131
第三項 第三人側 4-142
【第三節】爭點集中審理 4-199
第一項 當事人面之要求 4-199
第二項 程序面之要求 4-223
第三項 法院面之要求 4-324
5 程序終結階段
【第一節】起訴後移付調解 5-3
第一項 原訴訟程序之處理 5-4
第二項 起訴後移付調解之救濟 5-4
【第二節】和解 5-5
第一項 要件 5-5
第二項 效力 5-9
第三項 救濟 請求繼續審判 5-11
【第三節】判決 5-13
第一項 前提 裁定vs.判決 5-13
第二項 判決之主文 5-17
第三項 判決之作成 5-25
第四項 判決之效力 5-27
第五項 判決之瑕疵 5-67
【第四節】訴之撤回 5-69
第一項 要件 5-69
第二項 效果 5-71
6 起死回生階段
【第一節】再審 6-3
第一項 Step1 再審之訴之當事人適格 6-3
第二項 Step2 向何法院提起再審之訴 6-5
第三項 Step3 受訴法院如何審理再審之訴 6-6
【第二節】變更判決之訴 6-15
第一項 Step1 向何法院提起變更判決之訴 6-15
第二項 Step2 受訴法院如何審理變更判決之訴 6-15
【第三節】第三人撤銷之訴 6-19
第一項 Step1 向何法院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 6-19
第二項 Step2 受訴法院如何審理第三人撤銷之訴 6-19
索引 A
立即查看
這是一本民事訴訟法解題書(進階篇) (9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這是一本民事訴訟法解題書(進階篇)
系列名:律師、司法特考、法研所
ISBN13:9789574643721
出版社:讀享數位文化
作者:薏偉
裝訂/頁數:平裝/632頁
規格:23cm*17cm*2.6cm (高/寬/厚)
版次:9
出版日:2023/05/03
中文圖書分類:民事訴訟法
內容簡介
為什麼要買這本?作者告訴你
「從頭到尾都好用」、「民訴神書」、「民訴救星」、「是一本可以一直看的解題書」……PTT鄉民真誠推薦的民事訴訟法解題書就是這本啊!本書所蒐集的考題,除了一定要有的律師、司法官、各校法研所考題外,更包括公費留學考試、高考法制二、三級,甚至校內期中、期末考都有,雖然厚歸厚,但每一題都讓您受用無窮!此外,針對部分題目還有作者親自口頭解說,搭配文字說明,幫助您加深印象到想用橡皮擦都擦不掉!
民事訴訟法一向是最高深莫測的學科之一,不論參考書買了幾本、看了幾遍,到考場上看到題目也只能流淚。不!民事訴訟法沒那麼難,一起照著本書所列的各種常見案例事實,一步又一步的抵達民事訴訟法的美麗殿堂吧!
目錄
本書使用說明 1
民事訴訟法考試大原則 5
本書架構 9
Chapter 1 訴訟要件怎麼考
Section1 關於法院 1-3
一、第一關卡—國際審判管轄權 1-3
二、第二關卡—民事審判權 1-3
三、第三關卡—土地管轄權 1-4
Topic1 國際審判管轄權之認定 1-4
Topic2 土地管轄權之認定 1-10
Section2 關於其他程式要件—尤指訴狀之表明 1-19
Topic3 訴之聲明之補正 1-19
Topic4 訴之聲明之明確性原則與例外 1-29
Topic5 代位訴訟之訴之聲明 1-35
Chapter 2 訴訟標的與既判力客觀範圍怎麼考
Section1 訴訟繫屬中—重複起訴禁止原則(指涉民事訴訟法第253條) 2-3
Topic1 一部請求 2-3
Topic2 票據債務與原因債務 2-8
Topic3 前置問題(基礎權利) 2-13
Section2 判決確定後—既判力客觀範圍(指涉民事訴訟法第400條)2-17
Topic4 既判力與爭點效 2-17
Chapter 3 當事人適格與既判力主觀範圍怎麼考
Section1 當事人適格 3-2
Topic1 撤銷詐害債權訴訟 3-2
Topic2 公同共有權利行使事件 3-10
Topic3 合夥團體涉訟事件 3-21
Topic4 分公司涉訟事件 3-25
Topic5 祭祀公業涉訟事件 3-31
Topic6 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涉訟事件 3-43
Section2 既判力主觀範圍 3-48
Topic7 對於訴訟繫屬後為當事人之繼受人者—原告側讓與 3-48
Topic8 對於訴訟繫屬後為當事人之繼受人者—被告側讓與 3-59
Topic9 為當事人或其繼受人占有請求之標的物 3-98
Topic10 對於為他人而為原告或被告者之確定判決—法定訴訟擔當3-103
Topic11 對於為他人而為原告或被告者之確定判決—意定訴訟擔當3-115
Topic12 對於為他人而為原告或被告者之確定判決—介於法定、意定訴訟擔當之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涉訟之判決效力 3-123
Topic13 職權通知作為判決效力擴張之正當化依據? 3-127
Chapter 4 多數請求紛爭怎麼考
Section1 訴之客觀合併—指涉民事訴訟法第248條規定 4-2
Topic1 訴之客觀合併與判決 4-2
Section2 訴之變更追加—指涉民事訴訟法第255條規定 4-8
Topic2 訴之變更追加之合法性 4-8
Topic3 訴之變更追加之容許性—訴訟客體之變更追加 4-15
Topic4 訴之變更追加之容許性—訴訟主體之變更追加 4-25
Section3 反訴—指涉民事訴訟法第259條規定 4-32
Topic5 反訴之容許性與反訴被告 4-32
Chapter 5 多數當事人紛爭怎麼考
Section1 共同訴訟—指涉民事訴訟法第53、55、56條規定 5-3
Topic1 共同訴訟之合法要件 5-4
Topic2 連帶債務共同訴訟 5-8
Topic3 必要共同訴訟之類推適用 5-19
Section2 團體訴訟 5-26
Topic4 意定訴訟擔當團體訴訟 5-26
Topic5 法定訴訟擔當團體訴訟 5-31
Chapter 6 第三人程序參與怎麼考
Section1 訴訟參加—指涉民事訴訟法第58條規定 6-2
Topic1 訴訟參加之效力 6-2
Topic2 訴訟參加與主參加訴訟之區分 6-5
Section2 主參加訴訟(干預訴訟)—指涉民事訴訟法第54條規定 6-8
Topic3 主參加訴訟之上訴 6-8
Chapter 7 爭點整理(舉證責任)與證據法怎麼考
Section1 爭點整理(包含舉證責任) 7-2
Topic1 最上位爭點之整理—訴之聲明之整理 7-2
Topic2 最上位爭點之整理—訴訟標的之整理 7-17
Topic3 事實上、證據上爭點整理 7-33
一、不當得利返還訴訟之爭點整理 7-33
二、塗銷抵押權登記請求之爭點整理 7-40
三、債務不履行損害賠償訴訟之舉證責任 7-45
四、所有物返還請求訴訟之舉證責任 7-50
五、醫療過失損害賠償訴訟之舉證責任 7-55
六、票據債務訴訟之舉證責任 7-60
Topic4 爭點簡化協議 7-67
Section2 證據調查程序 7-71
Topic5 證據聲明之具體化義務 7-71
Topic6 證據調查程序—鑑定人 7-75
Topic7 證據調查之必要性 7-80
Chapter 8 救濟程序怎麼考
Section1 上訴程序 8-4
Topic1 上訴合法要件 8-5
Section2 預備合併之上訴 8-10
Topic2 預備合併之上訴 8-13
Section3 當事人於第二審程序之行為 8-26
Topic3 擴張上訴聲明 vs. 附帶上訴 8-27
Topic4 第二審提出新攻擊防禦方法 8-33
Section4 針對確定判決之救濟—再審程序 8-38
Topic5 再審期間之起算 8-40
Topic6 再審之管轄與客體 8-46
Chapter 9 分割共有物請求怎麼考
Section1 訴之利益有無審理階段—當事人適格 9-5
Topic1 共有人於起訴前已死亡 9-5
Topic2 共有人於訴訟繫屬中死亡或移轉應有部分予第三人 9-10
Topic3 履行分割協議之訴之當事人適格 9-17
Section2 本案審理階段—分割、不分割協議之審理 9-22
Topic4 不分割協議 9-22
Topic5 分割協議 9-29
...
立即查看
民事訴訟法文章速覽
系列名:文章速覽
ISBN13:9789574642632
出版社:讀享數位文化
作者:薏偉
裝訂:平裝
規格:23cm*17cm (高/寬)
版次:4
出版日:2021/06/01
中國圖書分類:民事訴訟法
本書特色
看文章可以瞭解學界研究重點、加深答題深度及廣度。而且,法研所會考文章,國考也會考文章……
但修法後,舊文章還有新讀法?新文章怎麼看?重點到底在哪裡?
本系列書不但幫你做摘要、整理爭點、搜尋相關考題用白話文告訴你重點到底是什麼,還幫你把重點回顧都做了!想要考上的你,怎麼可以錯過?!
目錄
導讀 1
本書使用說明 5
Chapter1 保全程序
Topic1 假扣押1-2
不當保全命令之損害賠償責任—以民事訴訟法第531條第1項所定「自始不當」之責任事由為中心—民事訴訟法研究會第一百四十五次研討紀錄【陳瑋佑,法學叢刊第65卷第3期】 1-2
Topic2 定暫時狀態假處分1-6
定暫時狀態處分之保全必要性及其釋明—以最高法院108年度台抗字第213號民事裁定為例;定暫時狀態處分之被保全權利及其釋明—以最高法院106年度台抗字第362號民事裁定為例【陳瑋佑,台灣法學雜誌第394期、台灣法學雜誌第370期】 1-6
勞動事件之民事保全程序制度—實務發展及勞動事件法施行後最高法院相關民事裁判之評析【沈冠伶,台灣法學雜誌第397期】 1-10
Chapter2 訴訟標的理論與判決效力客觀範圍
Topic1 一部請求2-2
一部請求之判決對於餘額請求之效力—最高法院八十九年度臺上字第七一號判決評釋【沈冠伶,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1期】 2-3
一部請求及餘額另訴之許可性【姜世明,台灣法學雜誌第153期】 2-8
Topic2 既判力客觀範圍與爭點效2-12
一、既判力客觀範圍(兼論重複起訴禁止原則) 2-12
重複起訴禁止原則與既判力客觀範圍【許士宦,程序保障與闡明義務】 2-12
二、爭點效 2-18
判決理由中判斷之拘束力—最高法院九三年度台上字第一五〇七號判決、九六年度台上字第二六六號判決及相關下級審裁判之評析【沈冠伶,台灣法學雜誌第129期】 2-18
爭點效之主觀範圍與第三人之程序參與—最高法院101年度台上字第994號判決及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1701號判決之評釋【沈冠伶,台灣法學雜誌第239期】 2-23
Topic3 執行力客觀範圍2-30
執行力客觀範圍擴張之法律構造:兼論其與既判力客觀範圍之異同【許士宦,臺大法學論叢第38卷第1期】 2-30
執行力客觀範圍擴張論之生成【許士宦,台灣法學雜誌第329期】 2-37
Chapter3 訴訟擔當與判決效力主觀範圍
Topic1 法定訴訟擔當3-2
一、代位訴訟 3-2
債權人代位訴訟、保險代位訴訟與法定訴訟擔當—最高法院九九年度台抗字第三六○號裁定及相關裁判之評釋【沈冠伶,台灣法學雜誌第165期】 3-3
二、當事人恆定主義 3-10
既判力及於訴訟繫屬中從原告受讓系爭物之第三人【許士宦,台灣法學雜誌第169期】 3-10
既判力及於言詞辯論終結後從原告受讓系爭物之第三人【許士宦,台灣法學雜誌第181期】 3-18
判決效力及於訴訟繫屬中系爭物之善意受讓人【許士宦,月旦法學教室第98期】 3-26
假處分之當事人恆定效與本案判決效力之擴張【許士宦,台灣法學雜誌第365期】 3-30
Topic2 意定訴訟擔當3-35
一、非法人團體之一般論 3-35
非法人團體之當事人能力、當事人適格及其判決效力—交錯於實體法與程序法之問題【沈冠伶,政大法學評論第120期】 3-35
二、合夥 3-42
合夥所受裁判之效力不及於已退夥之合夥人(上)、(下)—最高法院101年度台上字第328號判決評釋【許士宦,台灣法學雜誌第219、221期】 3-42
對於合夥團體起訴之效力及於合夥人—最高法院104年度台抗字第795號裁定評釋【許士宦,台灣法學雜誌第341期】 3-47
Topic3 特殊形態3-50
以管委會為被告之確定判決效力之主觀範圍—評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790號民事判決【姜世明,月旦裁判時報第89期】 3-50
Chapter4 訴之客觀合併、變更追加與反訴
Topic1 訴之客觀合併4-2
訴客觀合併之類型論—基於當事人程序處分權之觀點【沈冠伶,月旦法學雜誌第254期】 4-3
競合請求權之訴訟上預備、選擇或競合合併【許士宦,審判對象與適時審判】 4-8
從重疊合併到選擇合併—民事訴訟法修正後審判實務上訴客觀合併型態之重構1【許士宦,台灣法學雜誌第131期】 4-13
Topic2 訴之變更追加4-17
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與訴之變更、追加【許士宦,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04期】 4-18
當事人之追加—最高法院九十一年度台抗字第八號裁定之評釋【沈冠伶,月旦法學雜誌第126期】 4-25
第二審程序基於請求基礎事實同一之當事人追加—最高法院106年度第13次民事庭會議決議評釋【許士宦,月旦裁判時報第66期】 4-33
Topic3 反訴4-36
民事訴訟上第三人參與訴訟之比較研究【陳瑋佑,臺大法學論叢第48卷第1期】 4-36
Chapter5 多數當事人之紛爭解決機制
Topic1 團體訴訟5-2
多數紛爭當事人之權利救濟程序—從選定當事人制度到團體訴訟【沈冠伶,訴訟權保障與裁判外紛爭處理】 5-2
選定當事人制度之變革—兼論團體訴訟【姜世明,月旦法學雜誌第96期】 5-10
消費爭議與消費訴訟【楊淑文等,民事訴訟法之研討u】 5-14
勞動團體訴訟之發展及制度變革:兼論消費者團體訴訟制度之修正【沈冠伶,臺大法學論叢第49卷第4期】 5-19
Topic2 共同訴訟5-23
論繼承債權之訴訟上請求—評最高法院一○四年第三次民庭決議1之固有必要共同訴訟肯定說【陳瑋佑,月旦法學雜誌第254期】 5-23
民事訴訟法第56條之1強制固有必要共同訴訟與民法第828條修正前後之互動(上)、(下)【吳從周,台灣法學雜誌第201、203期】 5-30
類似必要共同訴訟與共同訴訟人之上訴—最高法院九八年度台上字第一二八三號判決及相關裁判【沈冠伶,台灣法學雜誌第153期】 5-37
主觀預備合併之上訴—最高法院98年度臺上字第1486號判決評釋【沈冠伶,台灣法學雜誌第191期】 5-43
Chapter6 第三人程序參與
Topic 訴訟參加6-2
參加訴訟之判決效【許士宦,月旦法學雜誌第254期】 6-3
輔助參加之確定判決效力—既判力、爭點效抑或參加效?【劉明生,月旦法學雜誌第265期】 6-6
Chapter7 爭點整理與舉證責任
Topic1 主張階段之爭點整理7-2
一、最上位爭點整理 7-3
訴訟標的特定之爭點整理—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948號判決評釋【許士宦,台灣法學雜誌第205期】 7-3
二、事實上爭點整理 7-9
集中審理之爭點整理—依一貫性審查及可證性審查之法律思維【許士宦,月旦法學教室第117期】 7-9
一貫性審查之要件事實—爭點整理之法律思維方法1【許士宦,台灣法學雜誌第389期】 7-13
三、爭點簡化協議 7-19
...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