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資訊
【簡介】 人體解剖學+附冊(共二冊) 【目錄】
定價: | ||||
售價: | 1663元 | |||
庫存: | 有庫存: >=5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詳細資訊
【簡介】 人體解剖學+附冊(共二冊) 【目錄】
為您推薦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生理學是研究身體運作的學問,例如呼吸、消化、循環、泌尿等系統,想要對疾病的肇因、症狀及治療之道有深入認識,是絕對離不開對生理學科的瞭解。本書延續了前幾版的傳統與方針,將生理學主題做詳盡介紹,以適合修習生理學的學子閱讀,此外,在內容編排上亦更新資訊且以更容易讓讀者理解與記憶的形式呈現,並且在各章節末納入簡短的主要觀念,鼓勵讀者先停下來思考這一章節的內容,然後循序漸進下一章節,相信這些修改會使得這本了不起的教科書更易於閱讀及授課。 目錄 1. 恆定:人體生理學架構 1 2. 身體的化學組成及其與生理學的關聯 21 3. 細胞結構、蛋白質與代謝路徑 45 細胞構造 46 蛋白質合成、分解與分泌 57 蛋白質與配體的互動 66 化學反應與酵素 71 代謝路徑 78 4. 溶質與水穿越細胞膜的移動 95 5. 細胞傳訊生理 118 6. 神經傳訊與神經系統的結構 136 神經系統的細胞 137 膜電位 143 突觸 158 神經系統的結構 172 7. 感覺生理 190 一般原理 191 特定感覺系統 201 8. 意識、腦與行為 234 9. 肌肉 257 骨骼肌 258 平滑肌與心肌 286 10. 身體動作的控制 300 11. 內分泌系統 319 激素的一般性質與激素控制系統 320 下視丘與腦下腺 332 甲狀腺 338 內分泌對壓力的反應 343 生長的內分泌控制 347 鈣離子恆定的內分泌控制 351 12. 心血管生理 361 循環系統的一般特性 362 心臟 371 血管系統 389 心血管功能的整合:體動脈壓的調節 409 健康與疾病的心血管型態 430 凝血作用:防止血液流失 430 13. 呼吸生理 445 14. 腎臟以及水與無機離子的調節 490 腎臟生理的基本原理 491 離子與水平衡的調節 505 氫離子的調節 523 15. 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534 16. 有機代謝及能量平衡的調節 574 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代謝的控制與整合 575 全身能量平衡的調節 589 體溫的調節 594 17. 生殖 604 配子生成、性別決定及性分化總覽;生殖內分泌學的一般原理 605 男性生殖生理 614 女性生殖生理 624 懷孕、避孕、不孕,以及一生中激素的變化 637 18. 免疫系統 659 19. 醫學生理:以臨床病例做整合 697 附錄A A-1 附錄B A-42 附錄C A-46 名詞解釋/索引 GI-1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圖解復健照護技巧(第七版)(Patient Care Skills 7e) 460-079C/9789863684275 ISBN 9789863684275 作者/出版社 *蔡鴻儒/合記 出版年代/版次 2021/7 重量:1.05kg 頁數:464 裝訂:平裝 開數:26 x 21 cm 印刷:單色 譯者: 黃孟雯.陳怡靜.劉映芊.陳奕穎.黃瀞儀.尤姿婷.羅翔莙.郭姮妤.蕭品郁 .蔡鴻儒.周玉萍 圖 :190 表:19 序 (Preface) 作為於1982年首次出版這本物理治療教科書的作者,令人興奮的是,在三十二年後的今天,第七版問世。這項工作的持續是一個家庭的計畫。我們的女兒Sarah在出版的第一年出生,在較早的版本中一直是攝影的示範者,目前她已成為本書最後三個版本的攝影者。 對於物理治療師、物理治療提供者和其他醫療保健提供者能持續接受本書,我們感到非常幸運。很高興同事信任我們,在過去的三十年間讓我們協助教育新一代的物理治療師及物理治療生。我們有幸能夠收到並繼續尋求使用過本書較早版本的學生和同行的批判性評論和建議。我們讚賞並感謝那些提供訊息和批判性評論的人,這些訊息和評論為我們邁向七版的過程中提供了幫助。 與先前的版本一樣,雖然無法完全含括,但是大多數的步驟與變化都已增訂在本書中。所有病人的介入都有很多選擇。在多種方法或程序中進行選擇時,最重要的考慮因素是使用對病人和物理治療師/生最安全、最有益的方法。在某些情況下,這將需要修改先前學習的程序。就一切情況而論,實務將會發展出安全、有效能的表現。 我們發現,在教授這些程序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學習程序的具體細節與良好的身體力學、病人處理,以及病人和物理治療師/生安全性的一般原則。在各種病人照護的情境下應用程序時,可能需要協助學生解決問題。為了幫助學生學習和解決問題,活動建議和個案研究將繼續包含在本書中。講師可以造訪講師資源中心(www.pearsonhighered.com),為學生查找有關諸如身體力學、被動關節活動、轉位和以移行輔助設備行走等主題的影片。 關於第七版,我們對第1章和第2章進行了廣泛的修訂。第1章介紹了在過去的五十年中推動復健的立法。第2章更強調溝通和文件檔案編寫技巧。 每個章節透過所描述的執行步驟的基本概括說明,以及呈現一系列步驟通用的一般原則或準則來介紹。以相似的格式重複本書中的指導用語,增強通用性的應用。每個步驟為逐步講解且以簡要方式作說明。按照特定程序的說明順序進行操作,減少本書中大量解釋的需求,並為學生提供視覺化的參考,以確定他們正在執行的步驟順序是否與顯示的步驟順序相符。我們認知到可能需要調整步驟,以滿足病人和物理治療師/生的能力和需求。每章都以複習問題作為結尾,為學生提供了測試新獲得知識的機會。複習問題也可以用來當作學習指南,在開始閱讀本章內容之前先閱讀複習問題。 最後,我們希望對病人和物理治療師/生一詞進行說明。我們在全文中使用病人一詞來指接受照護的人。此術語以其一般含義,一致的貫穿於全文中。在本書中,我們一直使用物理治療師/生來指提供照護的人。在物理治療師將照護委託給物理治療生之前(從我們的觀點)要進行決策的情況下,我們僅使用物理治療師一術語。 我們希望除了物理治療師和物理治療生之外,許多醫療保健提供者,包括家庭保健助手、醫療助理、護理師、護理師助手、療養院服務員、職能治療師、職能治療生,以及醫院工作者,都將能執行這些程序。因此,我們希望本書對提供照護的從業人員以及接受照護的許多人有用處。 Mary Alice Duesterhaus Minor Scott Duesterhaus Minor Potsdam, NY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 本書特色 ‧收集近五年護理師專技高考試題,掌握出題方向及內容。 ‧重要內容及考題出處及考試類別皆以黑體字標示。 ‧為繼續升學、高考最佳選擇。 相關產品 ‧ 新編生理學(五版) ‧ 解剖生理學(四版) ‧ 新護理師寶典(九)解剖生理學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呼吸循環系統物理治療基礎實務 ISBN13:9789865640422 出版社:金名圖書 作者:吳英黛 編著;簡盟月 校訂 裝訂/頁數:平裝/760頁 規格:26cm*19cm*3.3cm (高/寬/厚) 版次:4 出版日:2016/07/01 中國圖書分類:呼吸系統疾病 本書一直是國內呼吸循環領域重要教科書,也列為國考指定參考用書。讀者可以發現本書自出版後,幾乎2~3年就會修訂新版本,這是因為吳老師愛讀新書、隨時吸收新知,也喜愛整理教材、為學生設計不同課程,並安排新的學習活動,總希望提供讀者們最新的呼吸循環物理治療實證知識。 目錄 四版序 初版序 第一部份 心血管系統物理治療 第一章 心臟血管系統之構造與功能 1 第二章 肌肉活動與運動反應 17 第三章 運動訓練原則、計畫與效果 35 第四章 心臟復健 53 第五章 缺血性心臟病 77 第六章 缺血性心臟病之物理治療評估 99 第七章 缺血性心臟病之物理治療計畫 117 第八章 非缺血性心臟病及其物理治療 143 第九章 心臟移植及其物理治療 173 第十章 血管病變及其物理治療 193 第二部份 胸腔物理治療 第十一章 呼吸系統的構造與功能 215 第十二章 胸腔物理治療之評估 233 第十三章 胸腔物理治療之基本技術 251 第十四章 肺部復健 283 第十五章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之物理治療 303 第十六章 外科手術後之胸腔物理治療 327 第十七章 限制性及其他肺部疾病之物理治療 349 第十八章 機械輔助呼吸之簡介 365 第十九章 使用呼吸器病人之物理治療 385 第二十章 小兒之胸腔物理治療 405 第二十一章 脊髓損傷病人的呼吸功能復健 423 第三部份 綜合應用 第二十二章 肺臟和心肺移植患者之物理治療 439 第二十三章 其他移植患者之物理治療 457 第二十四章 呼吸循環系統物理治療之臨床實證 481 第二十五章 呼吸循環系統疾患常用藥物 501 第二十六章 癌症照護 529 第二十七章 病例討論 549 第四部份 健康促進 第二十八章 身體活動、體適能與健康 567 第二十九章 中老年人常見慢性疾病之運動處方和訓練 587 第三十章 預防運動傷害與增進健康行為 613 附 錄 附錄一 心臟病人物理治療衛教資料 629 附錄二 呼吸系統病人物理治療衛教資料 641 附錄三 問題導向之個案學習(學生版和教師版) 647 附錄四 臨床檢驗之參考值 671 附錄五 常用之醫學縮寫名詞 675 附錄六 常用醫學字彙 687 附錄七 相關醫學專業團體及重要文獻 693 附錄八 自我評量 695 索 引 741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原文書】 書名:Human Anatomy 9/E 作者:MARIEB 出版日期 : 2019/08/00 出版社:PEARSON ISBN:9781292314471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Bruce & Borgs 心理社會參考架構-以職能為主的實務理論.模式和方法 作者:鄭彩君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9 條碼:9789863683117 簡介: 人類的心理、情感和社會因素相互作用,影響人們的職能生活,進而影響社會心理健康。本書提供完善的模式與架構,深入探討心理社會的實務模式及其廣泛的應用,並善用對職能、人、環境和跨專業層級的介入,來解決與人類職能相關的心理社會問題。不論對職能治療科系學生或已在健康和社會領域執業的臨床職能治療師,這絕對是一本能增進專業知識並強化技能的最佳利器。 緒論: 歡迎閱讀本書的此版。我們希望您了解此版本與以前的版本一樣,提供有助於職能治療師解決與人類職能相關的心理社會問題之模式和實務方法。在這個版本中,我們保留了許多先前版本的特色,但你也會發現許多重要的差異。 本書由位於不同國家的四位職能治療師所編輯和編寫。擴大編者和作者群的決定是有目的的,反映了我們致力在心理社會領域提供更廣泛的(儘管不是全面的)知識和實務發展的國際應用範圍。此外,本書內容是搭配輔助教材編撰而成,可供教師於學校單位使用。 與早期版本類似,本書探討了心理治療的心理社會模式及其在職能治療各種領域的應用,而不僅僅是將實務聚焦在已有心理疾病的人們之需求。在某些章節中,我們努力強調特定模式與心理疾病的人們一起實踐的相關性,特別是在這個群體所歷經的問題一直以來無法解決的情況下。 早期版本的許多重要的心理社會實務模式都有提供且進行更新;但有幾個顯著的差異。我們根據他們介入以創造改變:職能、人、環境和跨學科的層級來組織模式和實務方法。作為其關注的核心領域,本文中提出的職能模式或方法,焦點集中於人們日常生活中「他們做什麼」。我們探索這些與心理社會職能治療實務相關並為其提供訊息的模式之要素。第二組模式反映了那些以人為本的介入。也就是說,他們理解職能中的優勢和問題主要來自個人的特徵或本質,並且所建議的治療過程是依據改變中或建立中的特徵。這些以人為本的模式是本書先前版本的重點。第三組模式和方法著重於心理社會背景和環境,以及引起職能的積極改變。在某些情況下,這些環境模式不屬於狹隘的「臨床」實務的定義,用來鼓勵職能治療師參與族群層級的實務。最後,我們提供一小組實務模式是界定為跨專業。跨專業模式提供了心理社會實務議題、實務語言和方法來發展概念化的方法,這些方法跨越專業的界線共享。 心理社會的健康是所有人類健康和安適的基本要素,我們知道職能治療師服務的人們其職能生活都會影響心理、情感和社會因素,反之也會受到其影響。職能治療師在當代健康和社會領域的實務需具備知識、態度與技能方面,以確認和解決這些社會心理因素。我們希望本書提供的訊息、資源與實務實例,將有助於建立此勝任能力的基礎。 目錄: 致謝 vii 關於編者 viii 貢獻之作者 ix 譯者簡介 x 緒論 xi Section I 心理社會職能治療導論 1 Chapter 1 定義職能治療中的心理社會架構 3 Chapter 2 職能治療心理社會實務的演變 17 Section II 跨專業模式及架構 35 Chapter 3 復元架構 37 Chapter 4 失能的跨專業模式 57 Section III 職能模式與架構 73 Chapter 5 職能與意義 75 Chapter 6 職能驅力與動機 93 Chapter 7 人-環境-職能模式應用於心理健康 107 Chapter 8 加拿大賦能職能的三重模式架構 123 Chapter 9 人類職能模式 135 Chapter 10 參與型式 153 Section IV 以人為本的模式與架構 175 Chapter 11 學習與職能 177 Chapter 12 思考歷程與職能 191 Chapter 13 表達與職能(心理動力觀點) 211 Chapter 14 因應與職能 227 Section V 環境-階層模式及架構 243 Chapter 15 為精神障礙者尋求健康促進及福祉 245 Chapter 16 與心理健康有關的組織文化架構 265 Chapter 17 發展職能公義的社區 285 財務披露 303 索引 305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本版在精神疾病的診斷、病理及治療上都依據最新的研究及資訊做了更新。依據 2022 年《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文本修訂本(DSM-5-TR)的精神疾病分類為基礎,介紹各種精神疾病臨床描述及病症,並且以綜合的觀點整合各個精神疾病的生物、認知、行為和社會情感的最新研究,呈現出心理病理學的病因和最有效的心理及生物療法。本書著重研究和臨床應用之間的平衡,讀者可以同時深入了解臨床工作者和科學家每天面臨的複雜挑戰。 資料的整合及撰寫的方式更能帶動思考及學習: 1. 依據 DSM-5-TR 及研究修訂各個精神疾病的病症及病因:例如,用「對比迴避模式」解釋為什麼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擔憂;用「海馬迴的活性、大小,以及大腦區域之間的連結」詮釋創傷後壓力症的神經生物因子。 2. 以研究證據的新發現重新整合生物、心理及社會的病因:例如,憂鬱的研究顯示,早期的逆境會影響負向認知風格、皮質醇水準、關鍵神經區域的活動,以及多巴胺和血清素系統的功能。 3. 依據療效研究更新心理及生物治療:例如,創傷後壓力症暴露療法的輔助療法包括更直接地關注認知、情緒調節訓練和眼球運動;有關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治療憂鬱症、思覺失調症等新資訊。 【目錄】 第01章 緒論與歷史回顧 精神疾病與汙名化 精神疾病的定義 心理病理學的早期歷史 當代觀點的歷史前因 我們從歷史中學習到了什麼? 心理健康專業 第02章 心理病理學的目前趨勢 遺傳的影響 神經科學的影響 認知行為的影響 社會情緒的影響 第03章 診斷與衡鑑 診斷與衡鑑的基石:信度與效度 診斷 心理衡鑑 神經生物衡鑑 文化、種族的多樣性與衡鑑 第04章 心理病理學的研究方法 科學、理論與假說 心理病理學的研究方法 實驗研究法的例子:治療結果研究 在心理病理學研究中的類比法 多重研究結果的整合 第05章 情緒障礙症 憂鬱症的臨床描述與流行病學 雙相情緒障礙症的臨床描述與流行病學 情緒障礙症的病因 情緒障礙症的治療 自殺 第06章 焦慮症 焦慮與恐懼的情緒 焦慮症的臨床描述 焦慮症的性別與社會文化因子 焦慮症的共同影響 各個特定焦慮症的病因 焦慮症的治療 第07章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與創傷及壓力相關障礙症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的臨床描述與流行病學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的病因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的治療 創傷後壓力症與急性壓力症的臨床描述及盛行率 創傷後壓力症的病因 創傷後壓力症與急性壓力症的治療 第08章 「解離症」與「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 解離症的臨床描述與流行病學 解離症的病因 解離症的治療 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的臨床描述 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的病因 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的治療 第09章 思覺失調症 思覺失調症的臨床描述 思覺失調症的病因 思覺失調症的治療 第10章 物質使用障礙症 概述:物質使用的數量 臨床描述:酒精、香菸與大麻使用障礙症 臨床描述:鴉片劑、興奮劑與其他藥物使用障礙症 物質使用障礙症的病因 物質使用障礙症的治療 預防物質使用障礙症 第11章 飲食障礙症 飲食障礙症的臨床描述 飲食障礙症的病因 飲食障礙症的治療 第12章 性障礙症 性常模與性行為 性功能障礙的臨床描述 性功能障礙的病因 性功能障礙的治療 性偏好症的臨床描述 性偏好症的病因 性偏好症的治療與社區預防 第13章 兒童期障礙症 兒童期障礙症的分類與診斷 外化行為障礙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與行為規範障礙症 內化行為障礙症:憂鬱症與焦慮症 特定學習障礙症與智能不足 自閉症類群障礙症 第14章 老年生活與認知類障礙症 老化:迷思、議題與方法 老年期的精神疾病 失智症 譫妄 第15章 人格障礙症 DSM-5-TR 的分類取向 DSM-5-TR 對人格障礙症的替代模式 跨人格障礙症的共同風險因子 奇特/古怪類群的臨床描述與病因 戲劇性/不穩定類群的臨床描述與病因 焦慮/恐懼類群的臨床描述與病因 人格障礙症的治療 第16章 法律與倫理議題 刑事安置 受審能力 心神喪失、智能不足與死刑 民事安置 治療與研究面臨的倫理困境 第01章 緒論與歷史回顧 精神疾病與汙名化 精神疾病的定義 心理病理學的早期歷史 當代觀點的歷史前因 我們從歷史中學習到了什麼? 心理健康專業 第02章 心理病理學的目前趨勢 遺傳的影響 神經科學的影響 認知行為的影響 社會情緒的影響 第03章 診斷與衡鑑 診斷與衡鑑的基石:信度與效度 診斷 心理衡鑑 神經生物衡鑑 文化、種族的多樣性與衡鑑 第04章 心理病理學的研究方法 科學、理論與假說 心理病理學的研究方法 實驗研究法的例子:治療結果研究 在心理病理學研究中的類比法 多重研究結果的整合 第05章 情緒障礙症 憂鬱症的臨床描述與流行病學 雙相情緒障礙症的臨床描述與流行病學 情緒障礙症的病因 情緒障礙症的治療 自殺 第06章 焦慮症 焦慮與恐懼的情緒 焦慮症的臨床描述 焦慮症的性別與社會文化因子 焦慮症的共同影響 各個特定焦慮症的病因 焦慮症的治療 第07章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與創傷及壓力相關障礙症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的臨床描述與流行病學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的病因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症的治療 創傷後壓力症與急性壓力症的臨床描述及盛行率 創傷後壓力症的病因 創傷後壓力症與急性壓力症的治療 第08章 「解離症」與「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 解離症的臨床描述與流行病學 解離症的病因 解離症的治療 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的臨床描述 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的病因 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的治療 第09章 思覺失調症 思覺失調症的臨床描述 思覺失調症的病因 思覺失調症的治療 第10章 物質使用障礙症 概述:物質使用的數量 臨床描述:酒精、香菸與大麻使用障礙症 臨床描述:鴉片劑、興奮劑與其他藥物使用障礙症 物質使用障礙症的病因 物質使用障礙症的治療 預防物質使用障礙症 第11章 飲食障礙症 飲食障礙症的臨床描述 飲食障礙症的病因 飲食障礙症的治療 第12章 性障礙症 性常模與性行為 性功能障礙的臨床描述 性功能障礙的病因 性功能障礙的治療 性偏好症的臨床描述 性偏好症的病因 性偏好症的治療與社區預防 第13章 兒童期障礙症 兒童期障礙症的分類與診斷 外化行為障礙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與行為規範障礙症 內化行為障礙症:憂鬱症與焦慮症 特定學習障礙症與智能不足 自閉症類群障礙症 第14章 老年生活與認知類障礙症 老化:迷思、議題與方法 老年期的精神疾病 失智症 譫妄 第15章 人格障礙症 DSM-5-TR 的分類取向 DSM-5-TR 對人格障礙症的替代模式 跨人格障礙症的共同風險因子 奇特/古怪類群的臨床描述與病因 戲劇性/不穩定類群的臨床描述與病因 焦慮/恐懼類群的臨床描述與病因 人格障礙症的治療 第16章 法律與倫理議題 刑事安置 受審能力 心神喪失、智能不足與死刑 民事安置 治療與研究面臨的倫理困境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最新團體動力學在職能治療的應用-團體介入的理論基礎與實務 作者:李柏森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9 條碼:9789863682752 簡介: 目前已有實證顯示,讓個案參與設計良好的治療性團體,且透過評估來建立個案的自我效能、社交參與、溝通及團體互動技巧,能促使個案產生改變,並可帶來極佳的治療成效。本書長銷達25年之久,且一直持續關注並更新團體介入的方法,提供職能治療團體之設計、領導風格之指導方針,以及以理論為基礎的團體應用指引。對職能治療相關學系之學生、教師及臨床從業人員而言,這本書絕對是必備的工具書。 序言: 相較於二十多年前本書第一版剛發行時,今日探討團體介入的職能治療的文獻已是經常可見。再者,現今職能治療團體的對象不僅只針對成人個案的心理衛生,還包括各種在身體、神經和健全發展上有狀況的兒童、青少年和老年人。我們可以推測部分原因在於職能治療服務的資金來源更具彈性,允許醫療保險或公共資源得以給付團體介入的費用。更重要的是,現在有大量的證據顯示團體介入的效果,特別是當職能治療團體的領導者能巧妙地推動社會和情緒的支持,這對於個案在面對健康挑戰時持續努力是至關重要的 (Bandura, 2001)。此外,這些團體因為提供自主管理和自主效能而具有高成本效益,這兩者皆是預防疾病和保持良好狀態、遠離醫院或昂貴的機構、生活在自己的社區中的重要因素(如 the Well Elderly Study, Clark et al., 2011)。 在第五版中,有些內容有了改變,而其他則保持相同。進行職能治療團體的基本方法仍然沒有改變,這是因為 Cole 的七個步驟在國內和國際上都得到了廣泛的教導和使用,並且它們仍然如同最初一樣有效。這七個步驟主要是一種教學工具,讓專業學生準備好領導最高層級的治療團體,而不會讓成員錯過任何學習的機會。這些步驟總是會考慮到不同的個案、文化、族群、治療環境和參考架構來進行調整。它們的彈性使這些步驟成為實務上經得起考驗的工具。團體動力學的基礎根源同樣保持不變,更多新研究所拓展的領域將有助我們了解不同類型的團體是如何運作以及什麼樣的特質使團體具治療性。職能治療團體介入背後更廣泛的理論將在第三章進行討論,例如以個案為中心的實務、複雜理論和非線性科學。考慮到 2014 年更新的職能治療團體動力學:團體介入的理論基礎與實務應用,第三版 (American Occupational Therapy Association),整本書因而進行了更新。 在第二篇中,前五個參考架構維持大類別,保留基礎知識並增加新的發展和證據。所有的理論章節都包含有文獻中發表的許多新的團體介入的例子。按照審訂者的要求,特別著重於新增了兒童和青少年團體。在第十章中簡短概述以職能為基礎的模式包含有五項更新:人類職能模式、職能適應模式、人-環境-職能模式/人-環境-職能-表現模式、人類表現生態模式及川流模式,還有新發表的團體例子。 在第三篇中-,根據審訂者的要求,增加關於安適、復元和創傷照護的額外章節。為反應當前的實務而更新團體規章,包含經過課堂測試的新工作表(感謝 Quinnipiac 大學 Tufano 教授和 DeFrancesco 教授)。學生在專業發展和文化能力方面的實驗室經驗維持像以前一樣(因為他們仍然被廣泛使用),而社區服務學習項目已經納入現今的例子。 所以,此版本的更新,增加了很多內容,但刪除的內容卻很少。活動範例和學習活動仍然維持在同個位置,因此教師在長期課程和課堂活動中可以提供這些活動。本書針對團體動力學所提供的更新重點在於「如何增進自我管理及自我效能」。這是一項近年備受關注的議題,是以 Bandura 的社會認知理論為基礎發展而來,對於安適、復元和創傷照護模式影響深遠。這些可能對我們專業的未來至關重要,希望更多的職能治療師能夠以此為中心去建構團體介入。 目錄: Section I 學習團體技巧 1 Chapter 1 團體領導:Cole 的七個步驟形式 3 Chapter 2 了解團體動力學 29 Chapter 3 以個案為中心的團體 59 Chapter 4 團體與第三版職能治療實務架構 101 Section II 選定的參考架構和模式之團體實務指引 123 Chapter 5 精神動力治療方式 127 Chapter 6 行為認知的連續體 155 Chapter 7 Allen 的認知障礙團體 195 Chapter 8 發展性治療方式 221 Chapter 9 感覺動作治療方式 253 Chapter 10 人類職能模式與其它職能為基礎的模式 285 Section III 規劃職能治療團體 321 Chapter 11 書寫團體計畫書 323 Chapter 12 團體的實習室經驗 347 Chapter 13 一個發展文化能力的團體經驗 367 Chapter 14 社區介入:一個針對學生的服務學習經驗 397 Chapter 15 安康、復元和創傷告知照護 405 Appendix A 任務導向團體作為治療的情境 427 Appendix B 發展團體的概念與應用 433 Appendix C Mosey 氏的調適技巧 437 Appendix D 職能治療實務架構節錄 439 Appendix E 以理論為基礎的團體領導指引 441 Appendix F 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第二版)簡介 443 索引 445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是由馮琮涵教授邀集多位從事解剖學教學多年的教師,依據個人的專長以及豐富的教學經驗共同編著而成。內容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介紹人體各個系統的重要構造,以及其功能運作,讓學習能夠連貫。全書章節架構完整,內容配合圖片、表格或流程圖,加強讀者對解剖構造的理解,以增進學習效果,進而對解剖學產生興趣。 各章節中的「臨床應用」以及「臨床常見名詞」等單元,會介紹許多重要而且常見的臨床相關疾病,使讀者在了解正常的結構與功能之後,可以進一步了解當器官系統發生異常時,會造成的變化與疾病產生的原因。章末均有「重點摘要」,將該章重點條列整理,讓讀者複習時事半功倍,最後以「學習評量」,讓讀者驗收學習成果並啟發讀者的思考與判斷。 全書編排精緻,搭配豐富的精美解剖彩圖,讓閱讀、學習更順暢。 此外,本書將「大體解剖教學影片」與《人體解剖學》教科書結合,掃描書上的QR Code,隱藏在書中的實際解剖影片即可透過你的手機,魔法般的躍上書面,是一本「會動」的人體解剖學! 本書自2021年第一版出版以來,承蒙各界專家學者的全力支持,並不吝提供修訂建議與指正疏誤。第二版希望藉由更正勘誤,讓內容更加精進,以提升讀者專業知識。 【目錄】 Chapter 1 緒論 1-1 何謂解剖學 1-2 人體的構造階層 1-3 解剖學術語 1-4 身體體腔與體膜 Chapter 2 細胞 2-1 細胞的構造 2-2 細胞膜 2-3 細胞質 2-4 細胞核 2-5 細胞週期 Chapter 3 組織 3-1 原胚層的發育 3-2 上皮組織 3-3 結締組織 3-4 肌肉組織 3-5 神經組織 3-6 膜 Chapter 4 皮膚系統 4-1 皮膚 4-2 皮膚的附屬構造 Chapter 5 骨骼系統 5-1 骨骼系統的功能 5-2 骨骼的類型與結構 5-3 骨骼的發育 5-4 骨骼表面標記 5-5 骨骼系統的區分 5-6 中軸骨骼 5-7 附肢骨骼 Chapter 6 關節 6-1 關節的分類 6-2 纖維關節 6-3 軟骨關節 6-4 滑液關節 6-5 重要的人體關節 Chapter 7 肌肉系統 7-1 肌肉組織概論 7-2 肌肉組織構造 7-3 骨骼肌與運動 7-4 肌肉的命名方式 7-5 人體主要的骨骼肌 Chapter 8 神經系統 8-1 神經系統的組成 8-2 神經組織 8-3 神經生理學 8-4 腦與腦神經 8-5 脊髓與脊神經 8-6 自主神經系統 Chapter 9 感覺 9-1 感覺概論 9-2 軀體感覺 9-3 內臟感覺 9-4 特殊感覺 Chapter 10 血液 10-1 血液的特徵與功能 10-2 血液的組成 10-3 止血 10-4 血型 Chapter 11 心臟血管系統 11-1 心臟 11-2 血管 11-3 循環路徑 Chapter 12 淋巴系統 12-1 淋巴系統 12-2 淋巴組織與器官 Chapter 13 呼吸系統 13-1 呼吸器官 13-2 呼吸機制 13-3 呼吸的調節 Chapter 14 消化系統 14-1 構造與功能 14-2 口腔 14-3 咽與食道 14-4 腹腔與腹膜 14-5 胃 14-6 小腸 14-7 大腸 14-8 胰臟、肝臟及膽囊 Chapter 15 泌尿系統 15-1 腎臟 15-2 輸尿管 15-3 膀胱 15-4 尿道 Chapter 16 內分泌系統 16-1 內分泌系統概論 16-2 下丘腦與腦下腺 16-3 甲狀腺 16-4 副甲狀腺 16-5 腎上腺 16-6 胰臟 16-7 性腺 16-8 松果腺 16-9 其他內分泌組織 Chapter 17 生殖系統 17-1 男性生殖系統 17-2 女性生殖系統 Chapter 18 發育解剖學 18-1 胚胎前期 18-2 胚胎期 18-3 胎兒期 18-4 懷孕時母體的變化 18-5 分娩 18-6 新生兒的調適 索引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由 McGraw-Hill Education 出版的第六版《人體解剖學Human Anatomy》是由三位資深的作者Michael P. McKinley博士、Valerie Dean O’Loughlin博士、Elizabeth E. Pennefather-O’Brien博士及負責本書的團隊成員,各自貢獻了不同的專業技能而完成本版教科書及相關的輔助教材。 本書納入了一些全球性的修訂內容,藉以加強學生的理解和學習。學習輔助工具的特色有助於學習計畫、加強學習並提高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在每一章的最後有一套精心設計的學習輔助教材,可以幫助學生複習章節的內容,並利用他們所學的知識評量他們對重要概念的掌握。學生閱讀章節概要及完成自我挑戰的習題,就是一種評量學習很好的方法。 人體解剖學是一個具有多層次且複雜迷人的領域。這門學科很難教學,學生們也很難學習,常常會被大量的文字內容所淹沒而失去興趣。但是這本人體解剖學作者群藉著清晰的文字、精確且引人入勝的插圖說明而引導學生認識人體精密的構造,這就是閱讀起來愉悅、容易理解、可以有效率的學習,且在視覺上吸引讀者的一本好書。 【目錄】 Chapter 1 解剖學緒論 1 Chapter 2 細胞:構造與功能的基本單位 23 Chapter 3 胚胎學 54 Chapter 4 組織構造的階層 80 Chapter 5 體被系統 117 Chapter 6 軟骨及硬骨 144 Chapter 7 中軸骨 170 Chapter 8 附肢骨 216 Chapter 9 關節 248 Chapter 10 肌肉組織及其構造 283 Chapter 11 中軸肌肉 316 Chapter 12 附肢肌肉 347 Chapter 13 表面解剖學 390 Chapter 14 神經組織 407 Chapter 15 腦部與腦神經 431 Chapter 16 脊髓和脊神經 477 Chapter 17 神經路徑和整合功能 508 Chapter 18 自主神經系統 530 Chapter 19 感覺:一般和特殊感覺 552 Chapter 20 內分泌系統 595 Chapter 21 血液 625 Chapter 22 心臟 645 Chapter 23 血管與循環 673 Chapter 24 淋巴系統 714 Chapter 25 呼吸系統 737 Chapter 26 消化系統 769 Chapter 27 泌尿系統 806 Chapter 28 生殖系統 830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給小朋友看的人體解剖學(Childrens guide to the Human Body)(適合6-12歲) 2011-013C/9789861263786 ISBN 9789861263786 作者/出版社 陳牧君 / 合記 出版年代/版次 2007/1 頁數:80 裝訂:精裝 開數:29.4 x 23. 印刷:彩色 圖:243 簡介: ~讓小朋友輕輕鬆鬆瞭解我們身體裡面的結構與生理運作~ 你對你的身體有多瞭解呢? 你知道你的腦部含有一億個細胞嗎? 你知道我們體內含有很多益菌嗎? 你知道什麼是「有趣的骨頭」嗎? 你知道在考試之前如何放鬆自己嗎? 這些所有的知識都「隱藏」在這本圖文並茂的書裡等你挖掘它們,讓我們一起來探索這個最複雜的生命體—人類身體—的運作方式吧! 本書四大特點: ˙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強調自我保健的重要性。 ˙以特別的文字方塊說明醫學知識如何維持我們的健康與舒適。 ˙詳細的圖形標示出人體內部的運作方式。 ˙超過兩百張的圖片,並應用漂亮的影像藝術。 本書含有最容易入門、充滿樂趣且頗具權威的人體介紹,是小朋友瞭解自己身體,進而知道如何維持健康的最佳讀物! 目錄: 身體的骨架 皮膚、毛髮與指甲 骨頭與牙齒 關節 肌肉 身體的器官 身體的恆定 血液循環 心臟 血液 天然屏障 抵禦感染 呼吸 進食 消化 廢物的處理 荷爾蒙 控制系統 腦 神經系統 訊號處理 自動自發的身體 學習與記憶 知覺 觸覺 視覺 聽覺 味覺與嗅覺 生命週期 細胞 染色體與基因 分析藍圖 生殖與受精 發育中的胎兒 成長 從兒童到成人 瞭解影像技術 索引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