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為賡續臺灣茶未來之發展,必須綜合運用科學研究成果及現代新技術進行產業升級,以機採茶菁為原料並透過智慧製茶程序產製高品質與產量穩定的臺灣茶為目標,從而建構一套完整的臺灣茶產銷體系,是目前茶產業科技研發面臨的重要挑戰,也是茶作科學研究成果的具體展現。基此,茶業改良場邀集研究同仁針對茶園之栽培與管理技術編輯成專書,兼具科學理論與實務,期能提供茶農朋友、農業推廣人員、農學相關科系學生及愛茶人士參考,並有助臺灣茶產業之永續發展。
【目錄】
01 緒論
02 臺灣茶樹起源
03 茶樹栽培環境
04 茶樹生長與發育
05 臺灣茶樹育種
06 臺灣主要茶樹品種
07 茶苗繁殖
08 茶園水土保持
09 茶園開墾與種植
10 茶園田間管理
11 茶樹剪枝技術
12 天然災害預防與管理
13 茶園病蟲草害及防治
14 茶葉採摘
15 茶園機械使用與保養
立即查看
臺灣茶葉感官品評實作手冊 (3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飲茶在東方已有五千年歷史,茶葉一般採用感官品評進行品質的分級,即由經過專業訓練的品評人員依靠視覺、嗅覺、味覺,即可判斷茶葉品質好壞。一般而言,只要通過一系列嚴謹的培訓課程及養成,隨時保持良好體能及感官能力的靈敏度,並在一個穩定的環境下,就能夠把茶葉的品質喝出來。茶葉感官品評長期以來都是用來評鑑茶葉品質與分級的重要方法,也是被茶業界所廣泛認同。
【目錄】
01 緒論
02 品評人員的素養、職業道德與倫理
03 感官品評原理
04 茶葉感官品評之相關化學成分
05 茶葉感官品評流程及所需設備
06 茶葉感官品評常用評語及茶類特色介紹
07 茶葉感官品評分級實務操作流程
08 臺灣特色茶風味輪
09 臺灣茶分類分級系統TAGs
附錄一 中華民國茶葉國家標準(CNS179)修訂草案
附錄二 臺灣茶區辦理優良茶比賽對COVID-19(新冠肺炎)因應指引
立即查看
日本社會與文化:茶如果再熱一點就更完美了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如果日本友人對您說:「茶如果再熱一點就更完美了!」您會聯想到什麼呢?
是對美好事物的堅持,還是重視氣氛緩和的表達習慣呢?這本書除了日本社會制度面的介紹,並帶給讀者一些值得深入探尋的文化議題。
「為何日本動漫中,校園生活的開始,都是櫻花紛飛的季節?」原來日本的學期制是這樣來的!
「在日劇《月薪嬌妻》中,談到性別在勞動職場的影響與差異,真的是這樣嗎?」
「關於日本人的群體主義與團結,有什麼故事可以分享嗎?」
「臺灣與日本文化中,好客與冷漠、意思表達的直接與模糊,有認知上的落差?」
日本是國人最喜愛的旅遊國家之一,與臺灣亦有密切的經貿往來,並同樣位於東亞的儒家文化圈,在全球化以及網路資訊發達的浪潮下,日本的流行文化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臺灣。本書由不同的主題帶領讀者深度了解日本,從行政區劃、自然環境、教育、政治、社會、企業經營、文化與運動、交通各面向,以及作者在日本居住時的親身體驗,從臺灣的角度,觀察日本社會文化的特色。
【目錄】
導讀
第一章 你好,日本!
第1 節 日本的行政劃分—都道府縣與地方
第2 節 日本的地理位置與鄰國關係
第3 節 說故事時間—初次訪日體驗談
第二章 數字會說話,解碼日本社會
第1 節 臺日相似處
第2 節 總人口與高齡化
第3 節 日本的經濟成長與停滯
第4 節 日本的貿易—從貿易立國到貿易逆差
第5 節 主要國人口的消長
第6 節 主要國經濟成長的變化
第三章 日本的自然面貌與在環保上的努力
第1 節 全球氣候異象
第2 節 日本在環保上的努力
第3 節 《京都議定書》與《巴黎協定》
第4 節 日本的替代能源
第5 節 說故事時間—日本人的垃圾分類
第四章 從教育制度看日本的校園生活:大學究竟好不好考呢?
第1節 日本的教育制度與特色
第2節 日本接受留學生政策與現況
第3節 日本大學的四學期制及其特色
第4節 日本人諾貝爾獎得主與特色
第五章 政治這件事,日本人怎麼看?
第1節 日本的政黨與政治
第2節 日本的選舉制度
第3節 說故事時間—冷清的競選活動
第4節 臺日文化大不同(與日本學生訪談紀錄)
第六章 社會差距背後的真相
第1節 社會差距與造成原因
第2節 如何衡量社會差距
第3節 主要國社會差距之演變
第4節 說故事時間—男尊女卑的日本社會
第七章 日本人的日常生活揭密、幾項觀點比較臺日社會
第1節 多面向探索日本的社會
第2節 日本社會的特色(個人觀點)
第3節 幾項觀點比較臺日社會
第4節 日本的十大社會問題
第八章 聊聊日本企業經營制度
第1節 企業經營的外部環境
第2節 企業經營的內部環境
第3節 日本企業的主要特色
第4節 日本企業的國際化問題
第九章 平價時尚的祕密:走進優衣庫
第1節 優衣庫的企業沿革
第2節 優衣庫的業界地位
第3節 優衣庫的商業模式
第4節 優衣庫的發展與策略
第5節 說故事時間—1990年代後期的優衣庫購物經驗談
第十章 休閒中體會生活的美學:世界遺產、祭典、溫泉、職業運動競賽
第1節 日本的世界遺產
第2節 日本著名的祭典
第3節 日本的溫泉
第4節 日本大規模職業運動—職棒與職足
第十一章 相撲,不只是比力氣
第1節 日本相撲發展沿革
第2節 力士之報酬
第3節 日本相撲的紀錄
第4節 說故事時間—參訪相撲訓練場所
第十二章 一起旅行吧!日本交通全攻略
第1節 從陸、海、空看日本的交通工具
第2節 日本JR周遊券
第3節 日本新幹線介紹
第4節 說故事時間—新幹線搭乘經驗談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茶、糖、樟腦業與台灣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二版)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十九世紀的台灣,原以中國大陸為主要貿易對象,是時米、糖乃出口大宗。然自淡水、打狗(今高雄)兩港於1860年後之開放對外通商,茶、糖、樟腦大量出口,至1895年台灣割日,三項商品出口值共占同時期全台出口總值之94%,並促成台灣之貿易對象遍及全球。本書即對1860-1895年間茶、糖、樟腦等三項關鍵性出口品之產銷,作一深入分析;進而指出台灣在此期間歷經了傳統經濟與世界經濟互相激盪、歷史重心北移、經濟更加仰賴貿易、本土資產階層崛興、族群關係變化等社會經濟變遷。此書原以《茶、糖、樟腦業與晚清台灣》為名,於1978年出版,獲教育部青年學術著作獎,廣受台灣史研究者重視;並在1986年6月《史聯雜誌》發表的台灣史著作被徵引次數統計中,名列第二;美日學者亦表推崇,認為相對其他中文著作,較能平衡論述中外經濟關係。此次增訂出版,作者更參酌近人研究成果,加以補充修正。全書對於了解台灣的歷史淵源、亞洲內部的經濟關係、台灣與世界經濟體系之關聯等議題,均有所助益。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