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391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集結海內外華語文教學領域專家學者的研究為華語教學領域拓展研究方向與研究方法 《華語文教學的多元視野與跨界思考》全書呈現「多元視野與跨界思考」的精神,內容從理論視野到教學現場,並從學習者和師資培訓等不同角度出發,突破傳統的教學設計與評估方法。全新的見解、多元的視角,提供華語文教學界的研究者深入、跨界的觀點和啟發。 【目錄】 序 第一編 從理論視野到教學實踐 1. 華語文教材的本質性標準:一元論抑或二元論/白樂桑 2. 華語文理論應用於實務上的取捨—以詞與非詞的判定為例/陳立元 3. 從類型學的比較看對韓華語教學需要考慮的問題/嚴翼相 4. 華語賓語前置的結構位置/邱力璟第二編 從學習者到教學啟示 5. 外籍學生華語特殊結構習得之研究:以把、比、被為例/陳純音 6. 語料庫為本的華語學習者關係子句產出研究/張莉萍 7. 論英語、日語和韓語為母語的華語學習者「都」的習得/王萸芳、謝妙玲、徐淑瑛 8. 構式成語的語法結構、認知歷程和華語教學啟示/劉德馨第三編 從師資培訓到教學現場 9. 線上華語教學必備技能培訓之研究報告/曾妙芬 10. 逆向設計(Backward Design)及PBL應用於商務華語師資培訓研究/彭妮絲 11. 教學思辨能力初探—以中文作為二語教學為例/劉力嘉 12. 在日常課堂條件下利用真實語料進行語法語用教學的理論與實踐/陶紅印 13. 華語課堂「嗎」問句回應研究:從回應與修補看課室言談與互動/蔡宜妮 作者簡介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全球視野與多元文化 ISBN13:9789864308125 出版社:新文京開發出版 作者:朱介國 裝訂/頁數:平裝/140頁 規格:23cm*17cm*0.9cm (高/寬/厚) 重量:277克 出版日:2022/02/25 中國圖書分類:高等教育課程 內容簡介 本書以「全球視野」與「多元文化」兩大角度切入探討目前全球國際局勢。「世界大勢」從國際關係理論進入,加入了現實主義、新現實主義、自由主義、新自由主義、建構主義、全球主義等,六種理論,藉而認識國際關係的運作與處理。 作者運用多年的教學經驗,以及對國際時事的關注與專業分析,帶領讀者認識國際格局對世界的影響,從中體認到各國重要的衝突問題,如:如:「耶路撒冷之爭」、「北韓之核武發展」、「南海危機」,以及最新國際事件「烏克蘭危機」、「新冠肺炎影響」等,並且帶領讀者省思全球問題,如:人口老化現象、人才外流……等。 「多元文化」的主題則是從「認識多元文化」開始,目的在使學生略知各國人民的習性與傾向,並簡略介紹世界的主要文明內涵,以探究文明或文化的衝突對於世界的影響。我們必須「脫掉有色眼鏡」、「去除偏見」與「建立同理心」,才能真正欣賞各國文明,而與各種文化的人和平相處,進而搭起友誼的橋樑。 每章章末皆附有問題與討論,作者皆有設計開放性問答,老師可與學生在學習過後互相討論,腦力激盪、激發思考,增加課堂上的互動與學習。問題與討論無標準答案,不提供解答給購書讀者。 目錄 導論 Chapter 01 認識國際關係理論 1-1 古典現實主義學派 1-2 新現實主義學派 1-3 自由主義學派 1-4 新自由主義學派 1-5 建構主義學派 1-6 全球主義學派 Chapter 02 認識國際格局 2-1 從多極到兩極 2-2 從兩極到單極 2-3 單極之中的多極現象 2-4 一超多強的競合關係 問題與討論 Chapter 03 認識今日衝突焦點 3-1 耶路撒冷之爭 3-2 北韓之核武發展 3-3 南海危機 3-4 烏克蘭危機 3-5 新冠肺炎影響 問題與討論 Chapter 04 認識國際區域聯盟 4-1 亞洲的區域聯盟 4-2 歐洲的區域聯盟 4-3 美洲的區域聯盟 4-4 非洲的區域聯盟 4-5 中東的區域聯盟 4-6 跨洲際的區域聯盟 問題與討論 Chapter 05 認識人口老化社會 5-1 世界衛生組織對三種人口老化社會的定義 5-2 聯合國對世界人口老化的預測 5-3 聯合國對世界總出生率的預測 5-4 人口老化對PSR的影響 5-5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人口老化問題 問題與討論 Chapter 06 認識經濟全球化與全球移民議題 6-1 經濟全球化 6-2 全球移民議題 問題與討論 Chapter 07 認識多元文化 7-1 何謂多元文化 7-2 三種文化學說 問題與討論 Chapter 08 搭起友誼的橋梁 8-1 文化多元,故與各國人士相處,應因地制宜 8-2 要克服文化衝擊 問題與討論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社會科學概論:多元觀點的透視(第二版) 作者:謝國斌, 何祥如 出版社:新文京 出版日期:2015/07/00 ISBN:9789864300402 內容簡介 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引導讀者認識有趣且多元之社會科學知識領域,適合社會科學的初學者閱讀,以及大專院校做為通識課程教材。 做為社會科學最初步的入門書籍,作者以相當通俗白話的口吻撰寫,並沒有像一般的社會科學論著一樣,做引經據典的長篇論述或統計數據的引用。全書以社會科學「多元觀點」的本質為軸線,作為串連不同學門的基礎,這是本書最大的特色。 全書共十六章,第一章至第六章勾勒出社會科學知識領域的大致樣貌,第一章先介紹社會科學的意義並闡釋多元觀點的精神;第二章以國家起源為例,介紹社會思想家的觀點;第三章介紹孔德、涂爾幹、韋伯等重要的社會科學思想家;第四章闡明科學哲學的意義及典範;第五章及第六章分別講述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以及如何著手進行研究。 第七章起介紹社會學、政治學、人類學、心理學、教育學、經濟學等社會科學中十分重要的基礎學門,其中第七章到第九章闡述社會學的意義及社會階層、族群關係等社會學的重要議題;第十章與第十一章介紹政治的基本概念及民主政治;第十二至十五章則各以一章引導讀者認識人類學、心理學、教育學與、國際政治經濟學。這些學門雖然還無法構成社會科學知識領域完整的形象,但相信已足以勾勒出大致的樣貌。希望本書除了能讓讀者得到一些知識的累積之外,也能有系統地建構出社會科學知識領域的大致樣貌,並培養其批判思考的能力。 第二版對於第一版中某些論點加以強化、補足,並依最新資訊及社會科學的發展更新內容,期能以更完整、更新穎的面貌就教於讀者。 目錄 Chapter 01導論 第一節 社會科學的意義 第二節 社會科學的科際分工與整合 第三節 多元觀點的透視 第四節 多元觀點教與學的幾個建議 Chapter 02 社會思想家的觀點—以國家的起源為例 第一節 KWL學習策略 第二節 思想家對國家的看法 第三節 三位思想家國家論之比較 Chapter 03 重要社會科學思想家 第一節 孔德(Auguste Comte, 1798 -1857) 第二節 涂爾幹(Emile Durkheim, 1858-1917) 第三節 韋伯(Max Weber, 1864-1920) Chapter 04 科學哲學 第一節 科學哲學的意義 第二節 典範的意義 第三節 科學哲學的四大典範 Chapter 05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第一節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意義與重要性 第二節 打開社會科學之門的工具箱 第三節 常見的社會科學資料蒐集方法 Chapter 06 社會科學研究者之養成 第一節 研究前之準備工作─問自己四個問題 第二節 研究的類型 第三節 研究的途徑 第四節 效度與信度 第五節 研究計畫之擬定 Chapter 07 社會學 第一節 什麼是社會學? 第二節 社會學的四大理論觀點 Chapter 08 社會學的重要議題(一):社會階層 第一節 社會階層的定義與觀點 第二節 社會階層制度 第三節 社會階層的劃分 第四節 社會階層流動 Chapter 09 社會學的重要議題(二):族群關係 第一節 族群的定義 第二節 族群的形成與維繫 第三節 族群關係 第四節 族群同化的層面 Chapter 10 政治學(一):政治的基本概念 第一節 多元的政治定義 第二節 綜合性的政治定義 第三節 政治運作的場合 Chapter 11 政治學(二):民主政治 第一節 民主政治的意義 第二節 多元的民主政治型態 Chapter 12 人類學 第一節 人類學的意義 第二節 人類學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三節 本土人類學的議題─台灣的南島民族 第四節 文化多樣性的重要 Chapter 13 心理學 第一節 什麼是心理學? 第二節 多元的心理學模式 第三節 其他重要心理學理論 Chapter 14 教育學 第一節 教育學的意義與觀點 第二節 台灣教育制度的發展 第三節 教育的功能 第四節 多元的智能與機會 Chapter 15 國際政治經濟學 第一節 經濟學的意義與範疇 第二節 經濟發展 第三節 有錢的國家與貧窮的國家 第四節 經濟發展與危急的地球 Chapter 16 社會科學研究者之養成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何謂研究者? 第三節 成為合格研究者的蛻變歷程 第四節 認清社會科學多元的本質 第五節 結語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臺灣多視角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Taiwan 作者: 臺灣大學文學院語文中心中國語文組CLD 出版社:新學林 出版日期:2023/05/15 語言:繁體中文 內容簡介 透過這本書,走入臺灣各場域,學習並應用華語能力進行跨界交流 從臺灣視角出發,連結全球現象與議題 憑藉多元素材進行各種開放性討論,激發不同角度的觀點表達 優化華語能力的輸入與輸出 本書內容涵蓋四大主題,每個大主題領域由三個層面的次主題組成,每個次主題 再由兩個文本內容展開多元情境設計。全書共四大單元十二課,談及人文景觀、節慶風俗、海洋族群、大眾生活、性別平等、產業改造、科技農場、旅遊觀光、虛擬科技、醫療保險,社會福利、政治發展、教育萬象、國際志工、城市活化,青年追夢、新住民文化、經濟區塊鏈、價值觀質變等。這些情境,由一群臺灣大學國際學院的研究生展開,帶領本書學習者進入不同場域中探究,在跨場域中進行跨文化交流。 本書的編寫設計呈現多元體裁,包括對話、短文、雜誌撰文、現場演講,電子郵件email、部落格寫作blog、臉書貼文facebook、網路平台直播live stream、播客頻道podcast、影音視頻vlog,視訊會議conference call等,希望幫助學習者透過這些實用的語言呈現載體形式來演練華語交流。 程度: 本書的華語能力水平適合高級初階到高級高階,根據國家教育研究院臺灣華語文能力基準Taiwan Benchmarks for the Chinese Language TBCL 三等七級詞表編寫,以第五級與第六級為主,同時亦配合國家華語測驗工作委員會華語文能力測驗Test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OCFL 華語八千詞標準,主要收列高階級(B2),兼收部分進階級(B1)與流利級(C1)。 本書特色 反映在全球快速跨域流動的潮流中學習華語的新樣貌 優化由臺灣視角連結真實世界的華語應用能力 兼顧面對面溝通與網路載體應用的華語交流形式 目錄 推薦序 前言 第一單元 族群文化、風俗節慶、人文景觀 1 Unit 1 Ethnic Cultures, Customs & Festivals, Human Landscape 第一課 多元族群的福爾摩沙 2 Lesson 1 A Multi-Ethnic Formosa 對話 誰是臺灣人? 3 Who Is Taiwanese? 短文 柯里斯看臺灣 14 View of Taiwan from Chris 第二課 精彩熱鬧的節慶 28 Lesson 2 Vibrant & Lively Festivals 對話 千萬別錯過的體驗! 29 Don’t Miss Out on These Experiences! 短文 本土化與國際化 44 Localization & Internationalization 第三課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60 Lesson 3 Better to Travel Far and Wide than Read Long and Plenty 對話 環島遊臺灣 61 Travel Around Taiwan 短文 遊江南,體驗新舊融合 76 Jiangnan Trip: A Fusion of the Old and the New 第二單元 社會現象、後疫時代、娛樂休閒 95 Unit 2 Societal Situation, Post-Pandemic Era, Entertainment and Leisure 第四課 婚禮與婚姻觀 96 Lesson 4 Marriage & Weddings 對話 婚禮上做什麼事? 97 Wedding Etiquette 短文 「不婚」好不好? 111 Is It Okay to "Not Get Married"? 第五課 後疫情時代,我們的「新」生活 127 Lesson 5 A New Life in the Post-Pandemic Era 對話 從疫情中走出來 128 Recovery from the Pandemic 短文 受疫情衝擊的各行各業 141 How Did the Pandemic Impact Different Industries? 第六課 娛樂與休閒 157 Lesson 6 Recreational & Leisure Activities 對話 網路直播與影音頻道 158 Live Streaming & Video/Audio Channels 短文 都會居民的休閒活動 172 Urban Leisure Activities 第三單元 政經局勢、產業創新、未來科技 189 Unit 3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ituation, Industry Innovation, Future Technology 第七課 聽見人民的聲音 190 Lesson 7 Listen to the People 對話 年輕世代看政治 191 Next Generation Politics 短文 網民力量大 205 Power of the Internet 第八課 經濟產業的發展與轉型 221 Lesson 8 Development &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ies 對話 企業家的經驗談 222 Experiences from Entrepreneurs 短文 站在臺灣看世界 235 The World from a Taiwanese Perspective 第九課 未來的潮流:智慧科技 252 Lesson 9 Future Trend: Smart Technology 對話 未來的世界 253 World of the Future 短文 歡迎來到智慧城市 266 Welcome to the Smart City 第四單元 教育學習、社會福利、城市永續 285 Unit 4 Education & Study, Social Welfare, Urban Sustainability 第十課 學校怎麼教? 286 Lesson 10 How Do Schools Educate Students? 對話 當一個終身學習者 287 Being a Lifelong Learner 短文 聽播客,談教育 301 Podcast Episode, Discussion on Education ... 詳細資料 ISBN:9789865263492 叢書系列:華語學習教材 規格:平裝 / 464頁 / 21 x 28 x 2.32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語言學習> 中文/方言> 華語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