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能治療概論
系列名:職能治療05
ISBN13:9789866637957
出版社:新加坡商聖智學習亞洲私人有限公
作者:WILLIAM M. MARCIL
譯者:李杭茜
裝訂/頁數:平裝/264頁
規格:21cm*15cm (高/寬)
版次:1
出版日:2010/06/01
中國圖書分類:其他治療法
內容簡介
有興趣想要知道更多有關職能治療的知識嗎?這本平易近人、有著一般資訊的書,以容易閱讀、讓人享受的方式,定義且描述職能治療的範疇和世界。它著重在職能治療專業的歷史和演化,以及職能治療師(OT)和職能治療生(OTA)在醫療照護環境中的角色改變。本書亦呈現了職能治療師和職能治療生的一般學歷和執照要求、有關專業的倫理與執業的範疇,以及多元化的職能治療執業場所等相關資訊。
本書特色
◆ 首先探討職能治療專業的組成,接著討論關於學歷要求、專業期望和日常活動的特殊資訊。
◆ 書中有許多實例和軼事。這些資訊對於不熟悉這個專業的人而言,是很好的選擇,也能讓專職的醫療人員感覺耳目一新。
◆ 每章的開頭都有「本章目標」,列出章節內容的目的;結尾附上可從每章中學習到的重要概念,整理成「本章摘要」。
◆ 「職能治療師的一天」這特別的章節,藉由描述幾位職能治療師一天的工作行程來呈現這個專業的運作方式。
◆ 問與答專區(附錄A)列有人們經常問到的問題及其答案,能夠讓讀者隨時取得豐富的訊息。
目錄
PART 1 職能治療:是什麼?
CHAPTER 1 職能治療是什麼?
引言
定義職能治療
職能的重要性
職能治療師的多重角色
幽默感的幫助很大
本章摘要
CHAPTER 2 職能治療簡史
引言
現代醫學的簡潔前奏
道德治療運動的興衰
二十世紀早期與職能治療的誕生
戰火的洗禮:1917-1945,戰爭的年代
擺脫醫療模式
本章摘要
PART 2 職能治療:其工作內容為何?
CHAPTER 3 職能治療的基本概念
引言
定義職能
為達到最佳的健康狀態而保持職能角色間的平衡
時間管理技巧
職能治療如何協助個案
本章摘要
CHAPTER 4 職能治療教育
引言
教育程度的要求
學習課程
實習與真實的世界
成為有影響力的治療師所須具備的人格特質
本章摘要
CHAPTER 5 職能治療師在何種場合工作?
引言
心理社會工作
生理殘疾
小兒與學校系統
其他執業領域
本章摘要
CHAPTER 6 職能治療師如何融入醫療照護團隊?
引言
病人
家屬∕重要他人
醫師
護士
認證護佐
物理治療師
聽力及語言治療師
治療性娛樂與活動治療師
營養師
職業復健諮商師
老師
本章摘要
CHAPTER 7 職能治療的流程
引言
職能治療轉介與評鑑
評鑑過程
治療計畫
治療過程
結束個案的治療
本章摘要
CHAPTER 8 職能治療師常治療的疾病
引言
發展障礙
精神疾患
生理殘疾
本章摘要
CHAPTER 9 職能治療師的一天
引言
Sharon:門診治療
Kent:居家照護
Leigh Ann:學校治療
Anita:長期照護
Carlos:精神健康
本章摘要
附錄 A 有關職能治療常被問到的問題
附錄 B 職能治療之重要相關資訊
附錄 C 職能治療之延伸閱讀
立即查看
【簡介】
想了解中華文化必先讀《論語》,讀《論語》可從本書入門!
◎中國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主要記錄在《論語》中。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
兩千多年來,時空環境截然不同,為順應時代,
作者選擇適合當代中國人需要的《論語》內容,
簡單加以注釋,並譯成白話文。
從書中可以看出孔子超凡入聖的智慧,
溫故知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半部《論語》治天下,孔子的話,置於今日,仍是金科玉律,
重讀《論語》,除了個人,國家社會政治也會受益匪淺——
「君子寬容而不結黨營私,
小人結黨營私而不寬容。」
「用政令治理百姓,用刑罰使他們整齊劃一,
人民只會避免觸犯刑罰,可是沒有羞恥心。
用道德治理百姓,用禮節約束他們,
人民有羞恥心,而且人格端正。」
魯哀公問:「怎樣才能使百姓服從?」
孔子說:「用正直的人,不用邪惡的人,百姓就服從。
用邪惡的人,不用正直的人,百姓就不服從。」
【目錄】
前言
學而第一
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長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鄉黨第十
先進第十一
顏淵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憲問第十四
衛靈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陽貨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張第十九
堯曰第二十
看更多
立即查看
當代英文法習作─字詞用法與詞語搭配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跨境的文化觀察─冷戰到當代東亞社會的鏈結與脈動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國立臺北大學校長 李承嘉推薦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 吳文星推薦
國立臺北大學歷史系、日本霞山會共同出版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世界各國的歷史學者頻繁地使用全球史作為分析框架,有別於過往的世界史是以歐洲為中心,全球史是追求跨越傳統國家民族的界線,從相互的關聯性與跨區域的視角展開研究。
本書由臺灣、日本學者,包括歷史學、教育學、社會學、法學等跨領域,切分「歷史教育與歷史認識」、「媒體與文化的跨境」、「社會的發展動態與質變」三個面向,即
「歷史教育與歷史認識」:由歷史教科書—自我認識的變遷、跨時代人物的歷史認識—外部的跨境觀察、日本觀光客的臺灣認識—旅遊百年史的觀察,以橫向、縱向,立體思考,冷戰到當代的歷史教育與認識。
「媒體與文化的跨境」:透過香港報紙《華商報》、《星島日報》的分析研究,呈現出冷戰時期媒體的工具性及帶來的實質影響與變化。
「社會的發展動態與質變」:從教育改革、少子高齡化、跨國交流的基礎知識等三面向,思考全球化帶來的國際競爭與問題連鎖化的現象。
延續論叢第一號對近現代東亞各地歷史、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變遷的關懷,由跨境文化觀察視角,分析冷戰到當代東亞社會的鏈結與脈動,對於臺灣研究、中國研究、日本研究、東亞研究等,皆極具啟發。
【目錄】
校長序/李承嘉
推薦序/吳文星
理事長序/阿部純一
主任序/何淑宜
主編序/蔡龍保
歷史教育與歷史認識
吳文星 「認識臺灣(歷史篇)」與臺灣中學歷史教育之變革
林志宏 跨境的歷史認識—冷戰時期佐藤慎一郎的「中共觀察」與香港行
小牟田哲彥 日本人觀光客如何看待臺灣—臺灣旅遊百年史
媒體與文化的跨境
王超然 國共內戰期間中共的跨境傳播:以香港的《華商報》為核心
曾美芳 朦朧的認同與矛盾的政治意識:1967-1984《星島日報》「中國」報導立場的轉變
社會的動態發展與質變
林明煌 戰後東亞學校教育課程改革的發展與課題
澤田 東亞的少子高齡化與社會保障—從日本的「新資本主義」看中國的定位
山﨑直也 建構後疫情時代日臺教育交流的「知識」基礎設施:以臺灣研究者的SNET活動為中心
關鍵字索引
立即查看
當代中文課程課本+作業本 6-2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全系列教材共6冊,為全方位訓練學生華語能力的教材。第6冊則選材自真實語篇。涵蓋社會、科技、經濟、政治、文化、環境等多元主題,拓展學生對不同語體、領域的語言認知與運用。
程度:
本系列教材適合來台學習華語學生,並適用於海外高中或大學學習華語的學生。1~6冊的程度規劃相當於CEFR的A1-C1等級或ACTFL的Superior等級。
特色:
符合現代教學潮流,結合溝通式教學和任務導向學習。
課文緊貼日常生活真實情況,讓學習者在自然的語境下學習華語。
功能取向的詞類及句法解說,包括語法結構、解釋、例句、練習4個部分,輔助學習者正確地使用語言。
語言實踐提供明確的活動或任務,透過有趣的活動練習鞏固學習。
【目錄】
第六課貓熊角色
第七課感情世界
第八課奧運黑洞
第九課鄉關何處
第十課智慧與能力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