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彭真:毛澤東的「親密戰友」(1941-1966) (1版)
作者: 鍾延麟著
版次: 1
ISBN: 9789570875447
出版社: 聯經
出版日期: 2024/11
頁數: 808
定價: 950
售價: 855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為您推薦

新全民英檢保證班:中級寫作測驗 (1版)

新全民英檢保證班:中級寫作測驗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符合2021全民英檢題型設計,應考GEPT新題型的最佳利器!     本書內容:   ◎通過保證 最高難度+全新考題   題目多元、內容生活化,符合全民英檢出題方向,   難度稍微高於正式考試,目標游刃有餘一次通過!     ◎全新考題 命題精準,英檢模擬測驗必備!         ◎名家解析 釐清觀念,名師引導功力大增!   ◎應試錦囊 解題祕訣,十招技巧實用必學!   ◎舒適版面 版面易讀,老師學生輕鬆使用!   

原價: 250 售價: 213 現省: 37元
立即查看
唯情與理性的辯證:五四的反啟蒙 (1版)

唯情與理性的辯證:五四的反啟蒙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2019年正逢五四運動一百週年,對五四遺產的重新評價與禮讚 探索長期被主流論述遮蔽的唯情論及情感啟蒙論述,企圖還原一個完整的五四故事。情感與理性是否不相為謀,甚至水火不容?我們做決定之時,是否應該頭腦冷靜,亦即,不受情感干擾? 情感與理性的關係,從歐洲啟蒙時代就是知識分子論辯的課題,也是彭小妍在《唯情與理性的辯證:五四的反啟蒙》一書中所探討的五四啟蒙時代的重要議題。歐洲啟蒙時期有笛卡兒的理性主義,同時也有休姆與盧梭的情感主義。中國五四時期梁啟超、蔡元培所領導的人生觀派主張情感啟蒙與唯情論,大力批判科學派的啟蒙理性主義。彭小妍在《唯情與理性的辯證》一書裡探討五四轟動一時的「科學與玄學論戰」──亦即「科學與人生觀論戰」──旨在說明中國現代知識分子並未在全球情感與理性的永恆辯論中缺席;五四知識分子在認識論層面上承接先儒、啟發後進,與西方古今哲學相互發明,日後新儒家實一脈相承。研究五四的精神遺產,不要忘記當年唯情論及情感啟蒙運動對啟蒙理性主義的批判。 五四的啟蒙理性論述向來為研究主流,《唯情與理性的辯證》以五四反啟蒙論述為主軸,探討五四唯情論與啟蒙理性主義的辯證,開拓了一個嶄新的視野。本書從跨文化研究的角度追溯人生觀論述的歐亞連結脈絡,展現人生觀派發動的唯情論及情感啟蒙論述,上承歐洲啟蒙時期的情感論述,下接1960年代以來德勒茲發展的情動力概念以及李澤厚的「情本體」論。全書研究以唯情與理性的辯證,重新定義五四的知識論體系(episteme)。歷來主流論述以「全盤西化」、「拿來主義」描述五四一代,本書爬梳一般忽略的文獻資料,顯示五四知識分子在知識論上的跨文化串連,連通古今中西,打破了傳統/現代、中國/西方的二元論。重新認識五四知識界的唯情與理性辯證,目的是使現有的五四啟蒙理性論述複雜化,開展五四唯情論及情感啟蒙論述的知識論可能,更彰顯人生觀派知識分子與二戰前後新儒家興起的關聯。 《唯情與理性的辯證》顯示,唯情論與啟蒙理性的辯證共同構成了五四精神的真髓。本書所謂情感啟蒙,不僅牽涉到心理學或神經科學上的情感,更是五四唯情論所主張的唯情,牽涉到我與非我、主體與客體的相互關係,與西方的情動力是相通的;唯情論認為「情」是道德觀、人倫觀、社會觀、政治觀、國家觀、宇宙觀的關鍵。 《唯情與理性的辯證》共分六章,第一章〈「人生觀」與歐亞反啟蒙論述〉強調「人生觀」一詞作為跨文化語彙的重要性,掀起了五四時期的唯情與理性的辯證。第二章〈張東蓀《創化論》的翻譯──科學理性與「心」〉討論《創化論》的翻譯,使得「創造」、「直覺」、「綿延」等跨文化語彙,成為現代中國的日常用語,「創造社」的成立是最佳例子。哲學思想與文學的相互印證,是一個尚待開發的領域。本章結尾以徐復觀為例,探討戰後新儒家與人生觀論述的連結。第三章是〈梁漱溟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第四章是〈蔡元培美育運動的情感啟蒙──跨文化觀點〉。第五章〈朱謙之與袁家驊的「唯情論」──直覺與理智〉,也論及杜威的「自然主義形而上學」,說明杜威的經驗主義目的在主張「可驗證」的形上學。第六章〈方東美的《科學哲學與人生》──科哲合作,理情交得〉除討論五四期間有關方東美的中西方哲學、文學、藝術的嫻熟修養,也探討人生哲學在五四時代及其後的影響,其中最為重要的是無名氏六卷本的史詩式小說《無名書》(寫作於1945-1960)。   【目錄】 序 導 言 唯情與理性的辯證──五四的認識論 唯情論對唯心論、唯物論的批判 科學與人生觀論戰研究 五四啟蒙理性的檢討 反啟蒙思潮 跨文化語彙的方法論 本書架構 小結:我感故我在第一章 「人生觀」與歐亞反啟蒙論述 啟蒙哲學問題所在:主客二分 倭依鏗與張君勱,《中國與歐洲的人生問題》 倭伊鏗的《大思想家的人生觀》 「人生觀」的日譯 西田幾多郎:何謂生命? 梁啟超的人生觀論述 張君勱的人生觀論述 小結第二章 張東蓀《創化論》的翻譯 ──科學理性與「心」 張東蓀的翻譯理論 「詮知之學」與「釋生之學」 理智與生命 具體時間:「真時」 抽象時間 生之動力 《創化論》與創造社 《創化論》與人生觀派 徐復觀〈心的文化〉第三章 梁漱溟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 東方化、西方化:羅素 何謂生活? 文化的三條路線 印度唯識論與西方認識論 中國的形上學:直覺vs. 理智第四章 蔡元培美育運動的情感啟蒙──跨文化觀點 日本「美育」思想的跨文化性 中國的美育運動:王國維、蔡元培 《美育》雜誌 美育與「美的人生」:李石岑、蔡元培 小結:沈從文、冰心第五章 朱謙之與袁家驊的「唯情論」──直覺與理智 朱謙之的〈唯情哲學發端〉 真情之流:此意識中的現象世界,即內在本體 情存於一感一應之中 情的「已發」、「未發」(not yet)與無限可能 神即「美的本體」,「情」即本然之美 朱謙之與沈從文、吳稚暉、鷗外.鷗 袁家驊的《唯情哲學》 「情人」與「超人」 朱謙之的《一個唯情論者的宇宙觀及人生觀》 東西文化一元論 對心理學及辯證法的批判 司馬長風、黃建中 牟宗三、胡適與杜威 小結:唯情論與張競生的唯美主義第六章 方東美的《科學哲學與人生》──科哲合作,理情交得 哲學史與文學 近代科學的二元論 生物科學的啟發 何謂「情」? 笛卡兒的心物二元論與松果腺 情動力與唯情 「生命悲劇之二重奏」 人生哲學與五四及其後──吳稚暉、李石岑及無名氏等結 論 唯情論與與啟蒙理性──還原一個完整的「五四故事」 巴金:追求真情的五四人

原價: 620 售價: 558 現省: 62元
立即查看
樂觀上進的歐陽修(二版) (2版)

樂觀上進的歐陽修(二版)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歐陽修是中國偉大的文學家,他小時候是以「沙地為紙,蘆荻為筆」,來學習認字、寫字的,你知道為什麼嗎? 歐陽修從小家境窮苦,連紙筆都買不起,所以媽媽就在沙地上教他寫字。歐陽修從小養成了面對困難,勇於解決的態度,所以他一生都過著樂觀上進的生活。

原價: 150 售價: 135 現省: 15元
立即查看
我不想成為孩子童年的陰影啊!:推特女星身兼苦手媽咪的抗焦慮日常 (1版)

我不想成為孩子童年的陰影啊!:推特女星身兼苦手媽咪的抗焦慮日常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紐約時代雜誌˙育兒話題暢銷書, 時下最幽默的產前╱後的「育兒心靈雞湯」 暢銷書I Like You Just the Way I Am作者珍妮‧茉倫親身話題作, 從推特名人到地方媽媽的心路歷程? 集母性關愛、懷孕焦慮和潛在育兒災難的個人逗趣回憶  年輕漂亮的女作家兼演員,原本光鮮燦爛的生活在懷孕生下兒子後,全都變了。她必須「長大」變成一位負責任的「大人」,但是,如果她壓根不想要這些呢? 害怕這些責任的到來,只是意味著我很在乎這些事。如果是這樣,那我應該要出運了,對吧?對嗎? 電影版權已由華納兄弟買下並拍攝中。 由安海瑟威及蓋爾·博曼(Gail Berman)共同製作,小安本人也將出演本片!  預計邀請:相夫教子各界網紅及親子教養專家推薦  宅女小紅、林蔚昀、隔壁張太、黃縱寧、西喜 珍妮莫倫是一位住在紐約的作家和演員。兩年前,她的生活令人感到興奮、性感,有點古怪,百分之百的衝動型人生。她有一位每次擁抱都使她瘋狂的丈夫,即便偶爾需要穿上丈夫前女友的舊海灘長袍上和他一起出外散步。 然後他們有了兒子,希德,一夜之間,珍妮被迫長大:要學會負起責任,梳理她的頭髮,聽她的語音信箱,為了家庭準備好自己的身心靈,以應付所有可能接踵而來狗屁倒灶一籮筐事。 Live Fast Die Hot是一系列關於當你意識到某些事情構思完美推文更重要時,會發生什麼的故事。它跟隨珍妮來到摩洛哥,在那裡她開始尋求向自己證明她可以獨自旅行而不重演輪迴的情節。它展示了她面對的惡魔 - 其中大多數來自童年,少數來自精神領域。它最終在秘魯,在那裡珍妮決定,作為一個媽媽的焦慮,可能可以治癒自己,也可以是治癒無數女性的素材,於是從不讀育兒書的她,寫下了這本不一樣的生產育兒體驗日記。 【目錄】 作者的話 前言 1.先流後婚 2.夜間保母神秘習題 3.地方的阿嬤 4.睡狗屋 5.地毯歷險記 6.曼哈頓神秘萬寶路 7.他人的孩子即地獄 8.熟悉的陌生人 9.亞馬遜免運快速到貨 誌謝

原價: 380 售價: 342 現省: 38元
立即查看
浪蕩子美學與跨文化現代性(二版) (2版)

浪蕩子美學與跨文化現代性(二版)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The Dandy The Flâneur The Translator 一九三○年代,上海、東京、巴黎 浪蕩子、漫遊者、譯者以「跨文化現代性」重新思索「現代性」的本質 一個集合了人物、文類、觀念、語彙及文本的旅行故事 探明百年前外來元素究竟如何蛻變成本土的一部分本書探討源自於法國的「新感覺派」文風進入中國的歷程,重點置於在橫跨東西文化與地理的脈絡中,人物、文類、觀念、語彙與文本的流動鏈結。作者主要以現代性的三大推手:浪蕩子、漫遊者與文化翻譯者三者的故事,歸結出「跨文化的現代性」的觀念,企圖挑戰現有的語言與學科分界線。源自於法國的「新感覺派」文風的流行時間雖短,卻對一代中國與日本文學產生了無可比擬的影響。在橫跨東西文化與地理的脈絡中,人物、文類、觀念、語彙與文本互相流動鏈結,交織出一張錯綜複雜的網。現代性的三大推手:浪蕩子、漫遊者與文化翻譯者三者,共同描繪帶出一個「跨文化的現代性」的故事,挑戰我們現有認知中語言與學科的分界線。「以異性為自我的投射、致力於藝術的追求及自我的創造、持續不墜的跨文化實踐」是浪蕩子的三大特色。每一位在跨文化場域中致力創造自我、追求完美的男男女女,不都流著浪蕩子的血液?他們的追求與探索,產生的影響力跨越了國界,無遠弗屆。浪蕩子推動著的現代性,並非歷史上特定的時期。無論古今中外,任何人只要以突破傳統、追求創新為己任,都在從事跨文化實踐,都是現代性的推手。文化創造者時時處於現代性的門檻,生活、行動於文化前沿,在持續的越界行為中汲取靈感。跨文化場域是文化接觸、重疊的所在,是藝術家、文學家、譯者、思想家等,尋求表述模式來抒發創造能量的場所。本書探究跨文化場域中創造性轉化的可能性,討論的是語言、文學及文化的創造力,而非單純受外來文化的影響、摹仿、同化。

原價: 520 售價: 468 現省: 52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