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本書網羅近十年律師、司法官、法研所、國考刑法等試題,另配合刑法修正,除逐題予以舊題新解,更加入作者自擬的題型。
在編排上,本書不採取傳統總則、分則體系編排,而是採取「法益」的編排方式,由個人法益(包含生命、財產)、社會法益、國家法益等順序編排,將刑法總則打散於各章節當中,以方便考生更易綜合、全盤的瞭解,且於每一章節前面都會有簡單的基本概念講解及複習。
本書除在擬答之後補充最新、重要的實務見解,也在註腳處更新學者的文章,標明學者的看法,除了複習相關概念外,也能達到知新的效果,避免遭到突襲。另延伸閱讀學習,也可以按圖索驥,找出原典更深入的閱讀。本書適合以律師、司法官為考試目標,也適合其他想更深入加強刑法概念、測驗自己實力的高普考、司特三四等考生。另外,若想多練習基礎題型,可參考作者另著《刑法基礎篇解題書》一書;建議可再搭配《刑法爭點解讀》,透過爭點整理的方式,幫助讀者快速理解刑法的體系架構,在準備應試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書特色如下:
一、精選試題
網羅近十年律師、司法官、法研所及國考刑法等試題,依「法益」的編排方式,分析考題趨勢,不僅掌握歷屆考題,同時複習觀念,是成功奪榜的致勝關鍵。
二、旭說從頭
本書針對重要概念,爬梳實務與學說爭議,陪讀者一起進入人生的戰場。
三、關鍵字搜尋
透過詳細分析題目「明示」、「暗示」的關鍵字,並與爭點作連結,讓考生一看到關鍵字,能立即反應出爭點。
四、實戰解析
針對考題解析命題趨勢,深入解析試題精隨,透過作者淺白易懂文字,讓讀者快速吸收並掌握答題技巧。
五、實務補給
許多考題皆由實務見解改編而來,本書蒐集憲法法庭裁判、最高法院重要決議、判例、值得參考價值裁判及高等法院法律座談會決議,補充重要實務見解,提升應考實力。
六、叨叨旭旭
本書作者透過叮嚀,除傳授實例題答題技巧外,釐清易錯觀念,提醒讀者易錯及易混淆觀念,不要掉入陷阱。
七、有圖有真相
將易混淆及重要考點,以體系圖、心智圖、表格、流程圖等方式,將困難的刑法爭議,轉化成易懂圖表,考前快速複習不再煩惱。
【目錄】
第1編 刑法學習方法與解題說明
第1章 刑法學習方法
第一節 刑法總則-抽象概念的理解
第二節 刑法分則-具體爭點的整理
第2章 解題說明
第一節 審題及時間分配的重要
第二節 下標兩大方法
第三節 下標三大特定
第四節 善用關鍵字及罐頭文句
第五節 千萬別「漏」點
第3章 破解新制一百分題型
第一節 考選部評分重點說明
第二節 結語:以成為夠格的實務工作者為目標
第2編 個人法益犯罪
第1章 保護人格法益犯罪
第一節 生命身體之保護
第二節 侵害生命身體之危險犯
第三節 自由權之保護
第四節 社會活動主體之人的保護
第2章 保護財產法益犯罪
第一節 財產犯罪之區辨
第二節 個別財產法益保護
第三節 整體財產法益保護
第3編 社會法益犯罪
第1章 保護公共安全法益犯罪
第一節 公共平穩之保護
第二節 放火罪
第三節 往來安全之保護
第四節 公眾健康之保護
第2章 保護公共信用法益犯罪
第一節 作成名義真正文書之保護
第二節 內容真實文書之保護
第3章 保護善良風俗法益犯罪
第一節 性道德感情之保護
第二節 妨害家庭犯罪
第4章 電腦與網路安全機制信賴之保護
第4編 國家法益犯罪
第1章 保護國家權力作用法益犯罪
第一節 瀆職罪
第二節 妨害國家權力作用犯罪
第三節 司法權正當行使之保護
第5編 競合
第6編 沒收
第7編 刑法之效力
第1章 地的效力
第2章 時的效力
立即查看
考點式民事訴訟法一本通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本書擺脫傳統教科書的體例,自主體論及客體論切入,彙整作者教學多年的心血結晶,有許多上課時備受同學好評的審題技巧與分析、如何兼顧實務及不同學說間衝突的答題訣竅、答題模版建立,以及各種作者獨創的體系架構、分析圖表,並透過大量考古題的演練分析,讓同學得以快速掌握民事訴訟法最核心、最精華的考點,助你過關斬將、無往不利!
本次改版除加入「112年律司及112、113年高考類科、法研所等相關最新試題」之外,並加入數則難度頗高,但以往學說、實務未詳加探討之新議題。其中難度最高,也是此次作者耗費最多心力的議題當屬「任意訴訟擔當制度下,實質當事人之事後程序保障」,此部分非但涉及最高法院109年度台抗字第257號具參考價值裁判,更是近年民訴研討會探討之主題,學說及實務見解十分混亂,作者彙整相關見解後,於內文全部重新增修、改寫,並加入若干評析意見,希望幫助同學整合理解。
另有鑑於近年司律多次以實務見解作為出題方向,此次改版作者特別於Part Ⅵ單元新增「近年重要實務見解提示」,彙整大法庭裁定及最高法院可供研究裁判,並加入若干評析意見,幫助同學在考前全面盤點;至於同學最頭痛的龐大期刊文獻,作者於「Part Ⅵ近年重要期刊彙整及重點提示」單元,將各式期刊文獻依性質區分為三大類型,並從中篩選、標示重要性、整理列表,收錄範圍亦即時更新至2024年8月。
本書亦涵蓋了部分民事訴訟法與家事事件法的對比,希望能真正發揮「一本通」的功能,但本書係以民事訴訟法為中心,如欲對家事事件法有進一步了解,另可參閱作者所著《家事事件法爭點解題一本通》,破解民訴法與家事法兩者之手法及脈絡均相通,同學應可快速掌握。
【目錄】
PART I 第三人程序保障理論
一、民訴§401:既判力相對性原則之絕對性化
主題1 基礎理論建構
主題2 特殊案例下,不同概念之競合(訴訟擔當vs.類似必要共同訴訟)
主題3 特殊版之法定訴訟擔當型態(§401I中段vs.§401II之差異)
二、家事法§48:對世效之相對效力化
主題1 家事§48I但書第1款「確認婚姻無效、婚姻關係存在或不存在訴訟」
主題2 家事§48I但書第3款「認領子女訴訟(民法§1067)」
PART II 涉及民法特殊議題之訴訟型態
一、合夥
主題1 非法人團體
主題2 判決效力之認定(既判力vs.執行力)
主題3 退夥之特殊議題
二、共有
主題1 民法§821請求範圍之限制
主題2 共有物分割
三、主債務人保證人、連帶保證、連帶債務
主題1 基礎題型:共同訴訟之三種基本出題方式
主題2 變化題型:判決效力擴張vs.反射效
主題3 訴訟參加vs.當事人變更追加vs.第三人反訴
PART III 多數當事人訴訟制度
一、非法人團體
主題1 祭祀公業
主題2 管委會
二、選定當事人
主題1 傳統選定當事人
主題2 分組選定與共同訴訟之關係
主題3 選定當事人之訴訟聲明(傳統型vs.新型態)
三、現代型紛爭
主題1 民訴§44-3公益法人提起之不作為訴訟
主題2 消保法§50「消保團體提起之損害賠償訴訟」
主題3 現代型紛爭證據提出制度及舉證責任減輕
PART IV 客體論-爭點整理方法及步驟
一、相關法規
二、爭點整理之步驟
第一節 訴訟標的特定、訴訟標的理論-兼論確定判決效力
一、訴訟標的特定
二、常見之訴訟標的理論
三、客體論三階層架構
主題1 一事不再理(另起程序型之考題設計)
主題2 變更追加、新攻防提出之區別(同一程序型之考題設計)(vs.失權效之關係)
主題3 「訴訟標的」與「攻防方法」是否均得排列順序(條件關係)
四、確定判決效力
主題1 民訴:既判力遮斷效(針對同一訴訟標的下之不同攻防方法)
主題2 家事法:確定判決失權效(針對同一身分關係之不同訴訟標的)
五、訴訟上抵銷之特殊情形(§400II)
主題1 「訴訟上抵銷」與「訴訟外抵銷」之區別
主題2 反對抵銷(即原告就「被告提出之抵銷抗辯」再提出第三權利關係,主張抵銷該「被告之抵銷抗辯」)
主題3 「訴訟上抵銷」之既判力範圍
第二節 舉證責任分配之原則及特殊案例之調整
一、舉證責任分配之原則
二、特殊案例之舉證責任調整
主題1 票據與原因關係
主題2 不當得利
主題3 醫療糾紛
主題4 民法§767「所有物返還請求權」之舉證責任
主題5 債務不履行
第三節 法律適用(法官知法原則)
一、錯誤法律見解表明
主題1 契約性質之主張與認定錯誤之情形
主題2 特別規定與普通規定之適用
主題3 民法§184 vs.民法§188之關係
二、權利自認(協議)
PART V 上訴審程序-以失權效相關議題為中心
一、上訴利益
主題1 雖形式上勝訴,但實質非真正勝訴(訴訟上抵銷)
主題2 雖屬原告勝訴,但該裁判附有條件並非完全勝訴
主題3 新實體不服說之特殊情形
二、上訴不可分
主題1 一般型
主題2 特殊型:預備合併(附隨一體性)
三、失權效(以攻防方法為限制對象)
主題1 基礎型(失權效之三層次架構)
主題2 綜合型(失權效vs.變更追加、爭點簡化協議)
主題3 家事法適用失權效之特殊性
PART VI 近年重要實務見解及期刊彙整
【壹、近年重要實務見解提示】
【貳、近年重要期刊彙整及重點提示】
一、前言
二、近年重要期刊彙整表
三、近年重要期刊重點提示
立即查看
就是這本刑法分則體系+解題書 (10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關於本書
▶ 使用說明──打底複習、進階補充的好幫手!
▷ 體系:將積累的刑法知識作更詳細、有架構的完整「輸入(input)」
內文 |構成本書最重要的部分,為刑分必備的基本知識
圖示 |植基於內文,並將重點化為圖表,幫助消化、理解
爭點 |將非常愛考的部分加以整理,快速掌握考試風向
專題研究|將較複雜的理論知識單獨出來,作為進階挑戰
▷ 解題:消化、吸收後,對於刑法考題、爭點精準「輸出(output)」
題目|筆者精選與體系內文相關的重要題型,讀完馬上練習
分析|解析試題的重要考點,幫助讀者梳理思緒、掌握考情
擬答|以精鍊的文字涵攝本題,提供一份在考試時間內能夠完成的必勝範本!
▷ 作者的話:筆者如何思考刑法問題的私房心得,不藏私!通通報你知~
▶ 寫作宗旨──無邊無際的命題範圍、變化莫測的考試爭點,周易教你如何應對!
↖ 上榜 ↗
必 | 廣泛涉獵為主,深入理解為輔 | 戰
勝 | 備考分秒必爭,高效的減法哲學 | 無
心 | 不只單向吸收,行有餘力也要探求原典 | 不
法 | 背誦是理解的手段之一,但絕非理解本身 | 勝
✦改版重點(僅擷取113年部分)
▶ 更新必讀實務、學說見解
▷ 強制猥褻罪vs性觸摸罪
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2171號判決
▷ 公然侮辱罪成立的限縮
憲法法庭113年憲判字第3號判決
▷ 無故取得電磁紀錄罪之「致生損害」的判斷
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655號判決
▷侮辱公務員罪及侮辱職務罪案
憲法法庭113年憲判字第5號判決
▷聚集三人以上施強暴脅迫罪
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1717號判決
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2353號判決
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1998號判決
▷抽象危險犯的合憲性檢驗與實質適性解釋—評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2376號刑事判決
謝煜偉,當代法律第29期,2024年5月
▷違背義務遺棄罪與危險犯──臺灣高等法院112年度上訴字第2399號判決評釋
徐育安,新學林法學第3期,2024年6月
▷當頭棒喝
蔡聖偉,月旦法學教室第260期,2024年6月
▷(公然)侮辱罪合憲之評析—兼評113年憲判字第3、5號判決
邱忠義,月旦律評第27期,2024年6月
▷Call客類型的戀愛詐欺──簡評臺灣高等法院107年上易字第2126號刑事判決
黃士軒,台灣法律人第36期,2024年6月
▷謊報權狀遺失vs.使公務員登載不實—評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2522號刑事
判決
蔡聖偉,新學林法學第3期,2024年6月
▶ 新增值得一練的重要試題(僅擷取113年部分)
▷ 113司律(節錄)
▷ 113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人員(四等)
▷ 113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人員(三等)
▷ 113警察升等—行政警察人員(警正)
▷ 113普考—法律廉政
▷ 113高考—法律廉政(三等)
▷ 113中正
【目錄】
本書使用說明 I
司律二試變革之應對 III
刑法分則規範體系 V
1侵害個人專屬法益犯罪(刑§§221~229-1、271~319-6)
〔第一節〕生命、身體法益 1-4
第一項 生命法益綜覽 1-5
專題研究—實質適性犯於刑法第294條之適用 1-10
第二項 身體法益綜覽 1-13
第三項 條文釋義 1-14
專題研究—義憤殺人與正當防衛 1-19
專題研究—承諾標準說vs.免責標準說 1-29
專題研究—聚眾鬥毆罪之修法評析 1-63
〔第二節〕自由法益 1-70
第一項 刑法對於自由的保護 1-70
第二項 條文釋義 1-70
專題研究—對於強制罪「強暴」概念之不同理解 1-77
專題研究—對於強制罪「脅迫」概念之不同理解 1-84
專題研究—剝奪行動自由罪之行為客體 1-94
專題研究—剝奪行動自由罪加重結果犯之定性—行為續生或結果續生? 1-96
〔第三節〕性自主法益 1-108
第一項 概說—從妨害風化走向妨害性自主 1-108
第二項 現行刑法中各種性侵害態樣 1-115
第三項 條文釋義 1-117
專題研究—強制性交罪「脅迫」惡害內容之限制程度 1-122
專題研究—強制性交猥褻罪「其他違反意願之方法」之解釋 1-125
專題研究—行為人以詐術取得被害人同意而性交,是否違反意願? 1-137
專題研究—被害人清醒但不知性交,是否屬違反被害人意願而構成強制性交罪? 1-144
專題研究—強制性交罪與乘機性交罪成罪範圍之疑慮 1-166
專題研究—濫用地位之類型化 1-172
〔第四節〕名譽法益 1-175
第一項 名譽法益的定性 1-175
第二項 名譽持有人 1-175
第三項 條文釋義 1-177
〔第五節〕秘密、隱私法益 1-202
第一項 概說 1-202
第二項 條文釋義 1-203
專題研究—便利窺視竊聽竊錄罪有無共犯從屬性理論之適用? 1-219
〔第六節〕人格權、性隱私法益 1-221
第一項 「性影像」之立法定義 1-221
第二項 刑法分則第28章之1「妨害性隱私及不實性影像罪章」 1-222
2侵害個人非專屬法益犯罪(財產犯罪)(刑§§320~357)
〔第一節〕概說 2-4
第一項 財產犯罪前理解1—刑法的財產概念 2-4
第二項 財產犯罪前理解2—個別財產犯罪與整體財產犯罪 2-6
〔第二節〕個別財產法益 2-8
第一項 類型 2-8
第二項 取得型犯罪 2-11
專題研究—債權人未經債務人同意,取走債務人之物品或金錢,是否具有不法意圖? 2-26
專題研究—物品對人的社會性歸屬—持有內涵之定性 2-31
專題研究—何謂「兇器」? 2-39
專題研究—可推理脅迫(konkludente Drohung) 2-51
第三項 侵占型犯罪 2-84
專題研究—侵占罪中「侵占」之意義為何? 2-87
第四項 毀損型犯罪 2-95
〔第三節〕整體財產法益 2-102
第一項 普通詐欺罪(刑§339) 2-102
專題研究—巧取公職(公職詐欺)之相關問題 2-126
專題研究—詐欺罪財產損害的另一種認定方式—
「功能的財產概念」之理解 2-128
第二項 加重詐欺罪(刑§339-4) 2-135
第三項 對自動收費設備詐欺罪(刑§339-1) 2-141
專題研究—實務對於收費設備詐欺罪「不正方法」之案例探討 2-145
第四項 對自動付款設備詐欺罪(刑§339-2) 2-150
第五項 對電腦設備詐欺罪(刑§339-3) 2-156
第六項 背信罪(刑§342) 2-165
第七項 重利罪(刑§344) 2-171
第八項 加重重利罪(刑§344-1) 2-174
第九項 恐嚇取財罪(刑§346) 2-174
專題研究—「合法惡害告知」於恐嚇取財罪之思考 2-179
第十項 擄人勒贖罪(刑§347) 2-188
第十一項 準擄人勒贖罪(刑§348-1) 2-202
〔第四節〕財產追及與違法狀態維持 2-203
第一項 贓物罪之結構:後行犯 2-203
第二項 贓物罪之行為主體 2-204
第三項 贓物罪之行為客體 2-205
第四項 贓物罪之行為態樣 2-207
3侵害社會法益犯罪(刑§§173~220、230~270、358~363)
〔第一節〕 公共安全法益1—放火失火 3-4
第一項 概說 3-4
專題研究—公共危險罪章的「危險」,所指為何? 3-4
第二項 條文釋義 3-8
專題研究—刑法第173、174條放火罪與互斥、排他關係之錯誤 3-12
〔第二節〕公共安全法益2—妨害交通 3-24
第一項 概說 3-24
第二項 條文釋義 3-24
專題研究—妨害公眾往來安全罪之限縮解釋—「妨害交通手段」之意圖 3-30
專題研究—「酒精濃度」於不能安全駕駛罪中之性質 3-38
〔第三節〕 公共安全法益3—公共場所安全 3-82
第一項 概說 3-82
第二項 行為客體 3-82
第三項 行為 3-82
第四項 結果 3-83
〔第四節〕 公共安全法益4—公共衛生 3-84
第一項 概說 3-84
第二項 條文釋義 3-84
〔第五節〕 公共安全法益5—資訊安全 3-92
第一項 電腦犯罪的規範演變 3-92
第二項 保護法益的解釋難題 3-93
第三項 條文釋義 3-95
〔第六節〕 公共信用法益—文書印文、有價證券與貨幣 3-101
第一項 偽造文書印文系列 3-101
專題研究—有形偽造之相關問題 3-113
第二項 偽造有價證券系列 3-125
專題研究—若行為人對於其他附屬證券行為進行偽造,是否構成偽造有價證券罪? 3-128
第三項 偽造貨幣系列 3-136
〔第七節〕 善良風俗法益1—妨害風化 3-139
第一項 概說 3-139
第二項 條文釋義 3-140
〔第八節〕 善良風俗法益2—妨害婚姻家庭 3-146
◎ 條文釋義 3-146
專題研究—「惡意之私圖」作為限定略誘罪之處罰功能 3-149
〔第九節〕 善良風俗法益3—妨害健全經濟風俗 3-152
◎ 條文釋義 3-152
4侵害國家法益犯罪(刑§§100~172)
〔第一節〕 公務員執行職務之公正法益 4-4
第一項 保護法益 4-4
第二項 規範態樣 4-6
第三項 條文釋義 4-7
專題研究—對價關係 4-12
專題研究—怠於查報違建之利益,是否屬於圖利罪之「利益」?—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大字第3214號裁定之分析 4-47
〔第二節〕公務圓滑進行法益 4-61
第一項 概說 4-61
第二項 條文釋義 4-61
〔第三節〕人民參政權正常行使法益 4-75
◎ 條文釋義 4-75
〔第四節〕公共秩序法益 4-89
第一項 聚集三人以上不解散罪(刑§149) 4-89
第二項 聚集三人以上施強暴或脅迫罪(刑§150) 4-92
專題研究—聚眾犯(聚合犯)之結構分析—以刑法第150條為例 4-101
第三項 恐嚇公眾罪(刑§151) 4-111
第四項 煽惑他人犯罪或違法抗命罪(刑§153) 4-112
第五項 僭行公務員職權罪(刑§158)、冒用公務員服章官銜罪(刑§159) 4-116
第六項 公然損壞中華民國國旗罪(刑§160I) 4-117
〔第五節〕 刑事司法權正確行使法益 4-119
第一項 概說 4-119
第二項 條文釋義 4-119
附錄—歷屆試題索引 1
立即查看
票據法
系列名:律司‧高考法制‧法研所
ISBN13:9789578148710
出版社:高點文化
作者:賴宏宗
裝訂/頁數:平裝/656頁
規格:23cm*17cm*3.3cm (高/寬/厚)
版次:11
出版日:2020/11/01
中國圖書分類:公司法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本書為全面性著作,以期使讀者能同時兼顧「實體面的法學實力」及「程序面的答題能力」,作者於此詳加整理教科書、期刊論文、實務見解、教科書例題、國家考試試題、法律研究所考試試題。因作者本身同時兼具學術及實務背景,故本書不但所含內容既廣且深,且作者能以極平易近人的寫作方式,帶領讀者自淺而深地研習票據法,以助讀者兼顧國考及法研所考試之準備。
本書取材及內容涵蓋以下:
(一)教科書部分:本書大量參考梁宇賢、李欽賢、王志誠、曾宛如、王文宇、楊竹生等教授之著作,並整合鄭洋一、曾世雄、陳世榮、鄭玉波、楊與齡、劉興善、施文森等教授之看法,廣度及深度俱足。
(二)期刊論文部分:大量補充學者之文章及特別見解,使讀者省去自行蒐集及重新理解期刊論文之不便。
(三)實務見解部分:收錄重要之實務見解,並為讀者以粗體字標明重點所在,使讀者能快速掌握實務之核心及結論。
(四)試題部分:除解說「教科書例題」、「國家考試試題」之外,並蒐集「法研所考試試題」,細細解說獨特見解之處。
(五)主題式考前重點複習:此單元之內容涵蓋記憶題型及申論題型常考之重點,並整合圖表,使讀者能於考前一天,及考前的一個小時,快速地以「主題式」的方法複習,熟悉考點。
(六)綜合演練專章(一)──律師/司法官考試之「選擇」題型:作者從109~99年試題中挑選具代表性的試題,並說明各選項之正確或錯誤之理由,以使讀者知悉國家考試之出題模式及深度為何。至於全面之考題範圍及解答,建議可搭配作者所著之《考點式票據法一本通》乙書演練。
(七)綜合演練專章(二)──國家考試之「申論」題型:作者為讀者精心挑選多年具代表性、高複雜性之國家考試申論綜合題型試題(本版新增至109年之高考法制及地特法制試題),帶領讀者以分析爭點或判斷試題重心所在之方式,進行完整之解題。
(八)各學者特有學說&法研所考試相關議題:就某些學者獨有之見解,主要出現於法研所試題,作者特意將其與國家考試之共通議題予以區隔,讓讀者能依己需求來加強研讀之範圍。
另建議搭配作者所著之《圖解式法典-票據法》,透過案例分析的圖示方法,釐清複雜的構成要件,並且理解不同法條間之關係與體系,快速掌握法條重點。
目錄
主題式考前重點複習
起手式 基礎功
第壹編 總論
第一章 「票據權利」與「票據關係主體」(主觀面)
第二章 票據之法律關係(客觀面)
第三章 票據行為(一)─基礎說明
第四章 票據行為(二)─票據行為性質之爭論及票據行為之「交付要件」
第五章 票據行為(三)─票據行為之「實質要件」
第六章 票據行為(四)─票據行為之「形式要件」
第七章 票據行為(五)─票據行為之代理
第八章 票據行為(六)─票據行為之特性
第九章 票據之瑕疵─偽造、變造、塗銷、毀損
第十章 票據權利之取得、行使與保全
第十一章 票據之抗辯
第十二章 票據之喪失及救濟
第十三章 票據時效
第十四章 票據之利益償還請求權
第貳編 各論-「匯票」
第一章 概說─意義及種類
第二章 發票
第三章 背書
第四章 承兌
第五章 參加承兌
第六章 保證
第七章 到期日
第八章 付款
第九章 參加付款
第十章 追索權
第參編 各論-「本票」
第一章 概說─意義及種類
第二章 本票之發票
第三章 本票之見票
第四章 本票之強制執行
第五章 甲存本票
第六章 本票準用匯票之規定
第肆編 各論-「支票」
第一章 概說─意義、種類、支票之法律關係
第二章 支票之發票
第三章 支票之付款提示
第四章 支票之付款
第五章 特殊支票之一─保付支票
第六章 特殊支票之二─平行線支票
第七章 特殊支票之三─遠期支票
第八章 支票之追索權
支票準用匯票之規定
附錄一 綜合演練專章(一)-律師/司法官考試之「選擇」題型」
附錄二 綜合演練專章(二)-國家考試之「申論」題型
附錄三 各學者特有學說&法研所考試相關議題
第一章 李欽賢教授之學說
第二章 曾宛如教授之學說
第三章 王志誠教授之學說
第四章 梁宇賢教授之學說
附錄四 票據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總說明
立即查看
【民法概要】解題一本通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考試用書】
書名:司法四等書記官、執達員、執行員:民法概要解題一本通
作者:李叡廸 律師
出版社:高點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9862693971
內容簡介
作者曾分析整理近十幾年來司特四等與高普考各類科之民法申論考題。分析結果顯示,命題內容變化其實不大。雖偶有突襲性的題目,但整體而言均相當基本。因此縱然讀者無法在一定準備時間內大幅度提升民法實力,只要透過大量練習,考生只要掌握題目爭點與相關法條,獲得取得水準以上之分數並非難事。
就申論題型之作答而言,最重要的是掌握所有考點,其次為答題架構之鋪陳,最後才是各爭點之論述。讀者應透過歷屆試題之練習與檢討,培養快速判斷爭點與鋪成答題架構之能力。至於論述爭點之部分,則應著重訓練依答題時間決定答題內容多寡之能力。
本書特色如下:
1. 完整收錄民國93年迄今司特四等與高普考各類科之民法申論考題。
2. 收錄試題均附有命題年度、考試別與類科,幫助讀者掌握各類科命題趨勢。
3. 收錄試題皆依特定主題分類,讀者可就特定爭點學習,提高準備效率。
4. 每題均附有詳解與相關概念說明,可供讀者自我檢討之參考。
立即查看
民事訴訟法爭點解題一本通 (7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民事訴訟法爭點解題一本通
系列名:律師‧司法官‧法研所
ISBN13:9786263344839
出版社:高點文化
作者:許恒輔
裝訂/頁數:平裝/384頁
規格:23cm*17cm*2cm (高/寬/厚)
版次:7
出版日:2023/05/11
中文圖書分類:民事訴訟法
內容簡介
本書係針對法研所、國考趨勢而設計,依法條的基本概念,用最扼要的說明加以闡釋,以節省讀者閱讀時間,惟就重要實務見解及學說爭議,加以整理、分類,以利讀者用最精簡的時間做最有效率地複習,一方面免去自行搜集資料的時間;二方面亦可就各章節之重點做最有效率地閱讀,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次改版就實務見解及考題部分,大量刪除年度較為「古老」且重要程度已不高之早期見解及題目,改以最新考題(100年改制後之考題)為主軸,以期能更貼近命題趨勢。
此外,每章節末尚有例題演練,透過實例題的模擬,更能強化考生對抽象法學概念的具體應用!希望藉由本書之編排特色,能夠使考生在準備民事訴訟法的考試上更加得心應手。
讀者除研讀本書做複習參考外,另也可搭配作者所著《民事訴訟法(上)》、《民事訴訟法(下)》,一起研讀,可強化建構有關民事訴訟法的重點,減少考生收集資料及自我摸索的時間,有助於考生在考試上能做更周延之準備,及增加考生實力及對民訴認識之廣度及深度。
目錄
第一編 通則
第一章 緒 論
第二章 法 院
第三章 當事人能力與當事人適格
第四章 共同訴訟
第五章 訴訟擔當
第六章 訴訟參加與主參加訴訟
第七章 訴訟代理人與輔佐人
第八章 訴訟能力
第九章 訴訟費用
第十章 期日期間
第十一章 送 達
第十二章 訴訟程序之停止
第十三章 言詞辯論程序與民事訴訟法上之審理原則
第十四章 判決概論
第二編 一審程序
第一章 起 訴
第二章 證 據
第三章 爭點整理及一貫性審查、重要性審查
第四章 判 決
第三編 訴訟上和解
第四編 上訴審程序
第一章 二審程序
第二章 三審程序
第五編 抗告程序
第六編 再審程序及第三人撤銷訴訟
第七編 特殊訴訟程序
第八編 督促程序
第九編 保全程序
第十編 公示催告程序
第十一編 家事事件程序
立即查看
民法總則申論題:解題一本通 (7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民法總則申論題解題一本通
系列名:高考三級‧三等特考
ISBN13:9789862692585
出版社:高點文化
作者:李律師
裝訂/頁數:平裝/544頁
規格:23cm*17cm*2.6cm (高/寬/厚)
版次:7
出版日:2021/02/01
中國圖書分類:民法總則
內容簡介
作者分析近十年之高普考各類科民法總則試題發現,歷屆考點皆非常固定,即相同爭點重覆命題機率極高,讀者只要針對特定爭點學習,如此不僅節省準備時間,亦有助於獲得高分。
為此,作者為協助讀者掌握此一命題特性,本書整理出所有曾命題之爭點,以利讀者在短時間內掌握考試重點。此外,本書大量收錄附有詳解之歷屆試題,亦可作為考古題練習與考前衝刺之參考資料。
本書特色如下:
1.分析整理近十年各類科「民法總則」曾命題之爭點。
2.廣泛收錄國考試題題並加以詳解,供讀者自行檢討之用。
3.爭點主題式寫作,幫助同學聚焦爭點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目錄
第一章 法 例
第二章 住居所
第三章 權利之種類
第四章 權利客體──物
第五章 權利主體──自然人
第六章 權利主體──法人
第七章 法律行為之基本概念
第八章 法律行為成立要件──要式性與要物性
第九章 法律行為生效要件──標的之適法、可能、確定
第十章 法律行為生效要件──行為能力
第十一章 法律行為生效要件──意思表示健全無瑕疵
第十二章 條件及期限
第十三章 代 理
第十四章 法律行為之無效、得撤銷與效力未定
第十五章 消滅時效
第十六章 權利之行使
附 錄 名詞解釋
立即查看
國考起跑線—建構式爭點解題 民法物權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定位為一本體系解題書,係以民法體系為骨幹,講解國考熱門考點,並藉由「爭點」此一小單元精準點出重要爭點,簡練地呈現相關學說、實務見解,幫助讀者掌握考試重點、建立爭點意識。再輔以本書收錄之近年考古題,將所學運用在答題上,加深學習印象、提升答題技巧。
【目錄】
Chapter 1 通則
Section 1 物權法定原則
壹、意義
貳、違反之效果
Section 2 物權變動之要件
壹、動產
貳、不動產
實例演練 106高考三等地政
Section 3 善意取得
壹、公示原則與公信原則
貳、善意取得之要件
參、動產之善意取得
實例演練 104高考三等地政
實例演練 105地特四等地政
肆、不動產之善意取得
實例演練 104鐵路員級
Section 4 物權之消滅
壹、混同
貳、拋棄
Chapter 2 所有權
Section 1 所有權通則
壹、物上請求權
實例演練 106地特四等地政
實例演練 105鐵路員級
實例演練 105鐵路高員三級
實例演練 106地特三等戶政
貳、取得時效
實例演練 105地特四等地政
實例演練 106薦任、員級晉高員級
實例演練 108地特三等地政
Section 2 不動產相鄰關係
壹、基礎概念
貳、鄰地通行權
實例演練 106原民四等地政
實例演練 106司特三等
參、越界建築
實例演練 104身障四等地政
實例演練 106不動產估價師
Section 3 建築物區分所有
壹、基礎概念
貳、所有權關係
參、使用收益關係
肆、處分關係
伍、繼受人之權利義務
實例演練 105鐵路員級
實例演練 106原民三等地政
Section 4 動產所有權
壹、添附之種類
實例演練 104身障四等地政
貳、添附之效果
實例演練 104關務三等財稅行政、關稅法務
實例演練 108普考地政
實例演練 109普考財稅行政、商業行政
實例演練 105身障四等書記官
實例演練 104高考三等地政
Chapter 3 共有
Section 1 共有之內部關係
壹、概說
貳、共有物之使用、收益與管理
實例演練 104公路員級
實例演練 節錄104司特四等
實例演練 104身障三等法制、財稅行政
實例演練 105司特四等
參、應有部分之處分
實例演練 105地特四等地政
肆、共有物之處分
實例演練 105普考地政
實例演練 104地特四等地政
實例演練 102司特四等
實例演練 106檢察事務官
Section 2 共有之外部關係
Section 3 共有物之分割
壹、共有物分割請求權
實例演練 106身障四等地政
貳、分割之方法
實例演練 104普考地政
參、分割之效力
實例演練 104身障四等地政
實例演練 104專技高考不動產估價
實例演練 105高考三等地政
Section 4 公同共有
壹、公同共有之成立
實例演練 104鐵路員級
貳、公同共有之內部關係
實例演練 104地特四等地政
實例演練 106高考三等地政
參、公同共有之外部關係
實例演練 106地特四等財稅行政
肆、公同共有之消滅
實例演練 106普考地政
Chapter 4 抵押權
Section 1 抵押權之特性
壹、從屬性
實例演練 104鐵路員級
貳、不可分性
參、物上代位性
實例演練 104身障四等地政
Section 2 抵押權之效力
壹、被擔保債權之範圍
貳、抵押物之範圍
參、抵押人之權利
實例演練 106地特四等地政
肆、抵押權之次序
實例演練 107地特三等地政
伍、抵押權之保全
實例演練 105鐵路員級
Section 3 抵押權之實行
壹、實行方式
實例演練 106身障四等地政
貳、拍賣標的物之擴張:併付拍賣
實例演練 104地特三等地政
實例演練 104地特三等地政
實例演練 106地特三等地政
參、拍賣之效果
實例演練 106普考地政士
實例演練 106身障三等地政
Section 4 共同抵押權
壹、基礎概念
貳、共同抵押權之實行
實例演練 108地特四等地政
Section 5 抵押權之消滅
實例演練 105不動產經紀人
Section 6 最高限額抵押權
壹、最高限額抵押權之概述
實例演練 104地特四等地政
貳、最高限額抵押權之效力
實例演練 104司特四等
參、最高限額抵押權之變更
實例演練 106普考地政
肆、最高限額抵押權之確定
實例演練 104普考地政
伍、最高限額抵押權之消滅
Section 7 權利抵押權
Chapter 5 用益物權
Section 1 普通地上權
壹、地上權之定義
貳、地上權之期間
實例演練 106普考地政
參、地上權之效力
實例演練 104普考地政
實例演練 105身障三等地政
肆、地上權之消滅
實例演練 104原民四等地政
Section 2 區分地上權
壹、區分地上權之定義
貳、區分地上權之效力
實例演練 106原民四等地政
參、區分地上權之消滅
Section 3 農育權
壹、農育權之定義
貳、農育權之期間
參、農育權之效力
肆、農育權之消滅
Section 4 不動產役權
壹、不動產役權之定義‧
貳、不動產役權之特性‧
參、不動產役權之時效取得
實例演練 104原民四等地政
肆、不動產役權之效力
伍、不動產役權之消滅
Section 5 典權
壹、典權之定義‧
貳、典物之回贖
參、典權之效力
肆、典權之消滅、存續
Chapter 6 質權
Section 1 動產質權
壹、動產質權之定義
貳、動產質權之取得
參、動產質權之效力
實例演練 105民間公證人
肆、動產質權之消滅
實例演練 105普考地政
Section 2 權利質權
壹、權利質權之定義
貳、權利質權之取得
參、權利質權之效力
實例演練 105普考財稅行政、商業行政
肆、權利質權之消滅
Chapter 7 占有
Section 1 占有回復關係
壹、基礎概念
貳、善意占有人
參、惡意占有人
實例演練 節錄105高考三等財稅行政、法制等
實例演練 104原民四等地政
Section 2 占有人物上請求權
立即查看
國考起跑線—建構式爭點解題 民總、債法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定位為一本體系解題書,係以民法體系為骨幹,講解國考熱門考點,並藉由「爭點」此一小單元精準點出重要爭點,簡練地呈現相關學說、實務見解,幫助讀者掌握考試重點、建立爭點意識。再輔以本書收錄之近年考古題,將所學運用在答題上,加深學習印象、提升答題技巧。
【目錄】
─民總編─
Chapter 1 權利主體與客體
Section 1 權利主體
壹、自然人
實例演練 108地特三等戶政
實例演練 103原民三等財稅行政、法制
實例演練 104鐵路人員員級運輸營業
Section 2 權利客體
壹、不動產與動產
Chapter 2 法律行為
Section 1 成立要件及生效要件
壹、法律行為之成立要件
貳、法律行為之生效要件
實例演練 106地特三等一般行政、一般民政、社會行政
實例演練 105鐵路人員高員三級
Section 2 法律行為之種類
壹、負擔行為
貳、處分行為
Chapter 3 行為能力
Section 1 完全行為能力
壹、行為能力之定義
貳、完全行為能力人
實例演練 改編104身障三等一般行政、人事行政
參、輔助宣告
實例演練 改編105高考民間公證人
實例演練 110司法三等公證人、行政執行官、司法事務官、書記官
實例演練 104原民三等一般行政、一般民政、人事行政
Section 2 限制行為能力
壹、不必得法定代理人允許之法律行為
貳、應得法定代理人允許之法律行為
實例演練 104高考三級戶政
實例演練 105高考三級戶政
實例演練 改編105原民三等一般行政、一般民政
實例演練 104高考三級一般行政、一般民政、人事行政
Chapter 4 意思表示
Section 1 意思表示之生效
壹、無相對人之意思表示
貳、有相對人之意思表示
實例演練 104普考戶政
Section 2 意思表示之瑕疵
壹、意思表示不一致
實例演練 105地特三等一般行政、一般民政、人事行政
實例演練 108原民四等財稅行政
實例演練 106關務三等財稅行政、關稅法務
實例演練 107司法三等家事調查官
實例演練 110年高考三級戶政
貳、意思表示不自由
實例演練 105司法四等書記官、執達員、執行員
實例演練 105高考三級一般行政、一般民政、人事行政
Chapter 5 代理
Section 1 有權代理
壹、 代理之要件
貳、代理之法律效果
實例演練 104公務薦任戶政
實例演練 改編107地特三等財稅行政、法制、商業行政
實例演練 改編107關務三等關稅法務
Section 2 自己代理與雙方代理
壹、自己代理
貳、雙方代理
實例演練 106司法三等行政執行官、司法事務官、書記官
實例演練 108高考三級戶政
Section 3 無權代理
壹、狹義無權代理
貳、表見代理
實例演練 107地特三等地政
實例演練 105地特三等戶政
實例演練 106地特三等戶政
實例演練 107司法三等檢察事務官
Chapter 6 消滅時效
壹、消滅時效之意義
貳、消滅時效之客體
參、消滅時效之期間
肆、消滅時效之起算
伍、時效中斷與不完成
實例演練 112身障四等財稅行政
實例演練 107身障四等書記官
實例演練 107地特三等一般行政、一般民政、人事行政
實例演練 106普考戶政
實例演練 104三等退除役一般行政、人事行政
實例演練 108原民三等財稅行政
─債法編─
第一部分 債編總則
Chapter 7 緒論
Section 1 債之基本原則
壹、債權平等原則
貳、債權相對性原則
實例演練 106身障四等執達員
Section 2 縱看債編體系
Chapter 8 債之發生
Section 1 前言
Section 2 契約
壹、契約之成立
實例演練 106高考三級一般行政、一般民政、人事行政
實例演練 106司法四等書記官、執達員、執行員
參、懸賞廣告
實例演練 101年司法特考三等行政執行官
肆、定型化契約
實例演練 104原民三等一般行政、一般民政、人事行政
Section 3 締約上之過失
壹、概說
貳、適用問題
參、損害賠償
實例演練 節錄105高考三級法制
Section 4 無因管理
壹、概說
貳、要件
參、類型
實例演練 104稅務四等財稅行政
實例演練 104公務薦任法制
Section 5 不當得利
壹、概說
貳、體系
參、類型
實例演練 105身障三等地政
實例演練 105高考二級一般行政
實例演練 106普考財稅行政、商業行政
肆、返還客體
伍、返還範圍
實例演練 105地特四等財稅行政、商業行政
實例演練 105司法四等書記官、執達員、執行員
Section 6 侵權行為
壹、概說
貳、體系
參、一般之侵權責任
肆、特殊之侵權責任
實例演練 110原民三等一般行政
實例演練 節錄104身障四等財稅行政
實例演練 105司法三等檢事官
實例演練 107普考財稅行政、商業行政
實例演練 106高考三級公平交易管理
伍、侵權行為之賠償方法與範圍
實例演練 106鐵路人員高員三級材料管理
實例演練 108司特三等行政執行官、司事官、書記官
陸、人格權之侵權責任
實例演練 104身障四等書記官
實例演練 107高考三級公平交易管理
實例演練 112司法三等公證人、行政執行官、司法事務官
柒、消滅時效
實例演練 107司法四等法院書記官、執達員、執行員
實例演練 108普考財稅行政
Chapter 9 債之效力
Section 1 前言
Section 2 履行輔助人
壹、概說
貳、要件
Section 3 給付不能
壹、概說
貳、自始給付不能
參、嗣後給付不能
實例演練 105民間公證人
實例演練 105關務三等財稅行政、關稅法務
實例演練 106司法三等檢察事務官
Section 4 給付遲延
壹、概說
貳、要件
參、法律效果
實例演練 節錄105鐵路人員高員三級材料管理、運輸營業
肆、受領遲延
實例演練 107身障四等書記官
Section 5 不完全給付
壹、概說
貳、要件
參、法律效果
肆、拒絕給付之定位
Section 6 債務不履行之損害賠償
壹、概說
貳、損害賠償之範圍
參、讓與請求權
肆、違約金
Chapter 10 第三人契約
Section 1 第三人利益契約
壹、概說
貳、類型
參、真正利益第三人契約之法律關係
實例演練 108關務三等 財稅行政、關稅法務
實例演練 105司法三等公證人、司法事務官、書記官
Section 2 第三人負擔契
壹、意義
貳、債務人之責任
Chapter 11 債之移轉
Section 1 債權讓與
壹、概說
貳、意義
參、要件
肆、債權讓與之效力
實例演練 106身障四等財稅行政
伍、債權雙重讓與
實例演練 106身障三等財稅行政
Section 2 債務承擔
壹、概說
貳、類型
Chapter 12 債之保全與抗辯權
Section 1 前言
Section 2 抗辯權
壹、同時履行抗辯權
貳、不安抗辯權
Section 3 代位權
壹、意義
貳、要件
參、行使方法
實例演練 105鐵路員級運輸營業
Section 4 撤銷權
壹、意義
貳、要件
實例演練 106關務三等財稅行政、關稅法務
Chapter 13 債之消滅
Section 1 前言
Section 2 清償
壹、意義
貳、要件
實例演練 104普考財稅行政、商業行政
第二部分 債編各論
Chapter 14 緒論
Chapter 15 買賣契約
Section 1 前言
Section 2 買賣契約之效力
壹、出賣人之義務
貳、買受人之義務
實例演練 112司法四等書記官、執達員、執行員
實例演練 107身障三等財稅行政
Section 3 危險負擔
壹、概說
貳、危險負擔之原則
實例演練 104高考三級財稅行政、法制、公平交易管理、商業行政、智慧財產行政
Chapter 16 贈與契約
Section 1 贈與契約之成立
壹、依據
貳、撤銷權
Section 2 贈與契約之效力
壹、受贈人之給付請求權
貳、債務不履行
參、瑕疵擔保責任
實例演練 106退除役一般行政、人事行政
Chapter 17 租賃契約
Section 1 租賃契約之成立
Section 2 租賃契約之效力
壹、契約雙方之義務
貳、債務不履行
參、瑕疵擔保責任
肆、債之保全
伍、契約主體之變更
實例演練 109原民三等財稅行政
陸、轉租
實例演練 107司法三等檢察事務官
柒、法定默示更新
Chapter 18 承攬契約
Section 1 承攬契約之成立
Section 2 承攬契約之效力
壹、契約雙方之義務
實例演練 109高考三級財稅行政、法制、商業行政、智慧財產行政
實例演練 109身障四等執達員
貳、債務不履行
實例演練 108司特三等司法事務官
實例演練 105司法三等公證人、司法事務官、書記官
參、瑕疵擔保責任
實例演練 105鐵路人員高員三級材料管理、運輸營業
肆、危險負擔
Section 3 承攬契約之消滅
壹、法定終止
貳、任意終止
Chapter 19 委任契約
Section 1 委任契約之成立
Section 2 委任契約之效力
壹、契約雙方之義務
貳、債務不履行
Section 3 委任契約之消滅
壹、法定終止
貳、意定終止
專論 借名登記契約
Section 1 借名登記契約之成立
Section 2 借名登記契約之效力
壹、內部效力
貳、外部效力
實例演練 105高考三級地政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