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資訊
【簡介】 從《法華經》的架構,作者以親身經歷的所見所聞, 探究宗教交談在人間的種種可能, 或許可以替不同意識形態的衝突提供一個交流與合作的可能。 《法華經》人稱經中之王,在佛法流布的紀錄上,《法華經》是佛陀生命晚期最後八年的說法內容。在歷史考證上,《法華經》出現在公元前後,是小乘佛教進入大乘佛教的重要關鍵,從強調個人修持、離苦得樂的「阿羅漢」層次,擴展到幫助世界解脫的「菩薩」境界,直到覺悟成「佛」。 全書二十八品,佛陀鼓勵不同層次的修行人,讚嘆不同世界的覺悟者,不斷破除許多既定概念:無論學識高低、性別差異、年齡資歷、善惡好壞、甚至時間與空間等限制,「超越」的發展出「與神對話」、「與神同在」的覺悟境界,最後匯流成法花盛開的美好天堂。 著名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即是其中一篇,觀世音菩薩以三十三種化身尋聲救苦,恰恰呼應了宗教交談的開始,是從「聆聽」開始,是友誼、是服務,正是菩薩的慈悲本懷。 換言之,對於佛教徒來說,宗教交談是大乘佛法的具體實踐。對於不同宗教徒而言,宗教交談可以擴大自己信仰的深度與廣度。 【目錄】 推薦序:打開窗,讓風吹進來/嚴長壽 前言:我是無名小卒! 你是誰? 虛擬實境讀法華 序品第一 一名佛教徒在梵蒂岡的夢幻旅程 方便品第二 聖神的風吹向何方 譬喻品第三 醫院CEO的導演功課 信解品第四 去掉「佛」,就覺悟了 藥草喻品第五 不只是醫院,也不只是農夫 授記品第六 五十年修來的一場宗教交談 化城喻品第七 在南韓所舉行的「和平特別諮詢會議」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被遺忘的時光,在愛爾蘭 附文 天主給「散者人」的一個希望 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宗教人深刻的靈性交流──懷念維生先生 法師品第十 祖先洗禮與超薦拔度 附文 今天的台灣絕對不是一九七六年的台灣(杜維浩處長演講稿) 見寶塔品第十一 博士級的宗教交談 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兩個女人合力在做美麗的事 勸持品第十三 聖婚祝福與純愛運動 安樂行品第十四 台東泰源部落營造經驗 從地湧出品第十五 人與人及神與神之間 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六祖點了哪顆心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一次讀懂《金剛經》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咫尺天涯到天涯咫尺──第一次基督宗教與道教民間信仰的對話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芳療是一場美麗的修行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天主教的常不輕菩薩──馬天賜神父 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要改變的不是制度 囑累品第二十二 我是人,我追求幸福 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 「真愛人、全犧牲、常喜樂」的松喬神父 附文 若瑟醫院的老爹──松喬神父 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 「台灣歡樂頌」計畫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攜手開拓扶貧新路 陀羅尼品第二十六 我在伊斯坦堡所看到的葛蘭運動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看不見的台東 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 花房瑪麗亞 後序 圖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