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他們》1979越中邊界戰爭小說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第一部探討1979越中邊界戰爭的經典歷史小說
立即查看
【簡介】
AI世代的性平權益何在?媒體內容如何呈現、維護並彰顯AI世代的基本人權?
《AI世代性平傳播倫理》集結學者、媒體主管、公部門立法者、私部門專業人士,從台灣性平立法發展與實踐提出己見,記錄AI世代性平傳播法規倫理與實務案例。
【目錄】
序 i
觀念篇 1
Chapter 1 AI世代性平實踐──從媒體監督軍民性暴力事件談起∕黃葳威 3
一、前言 4
二、性別角色與刻板印象 7
三、軍民性平暴力事件分析 16
四、結論與討論 21
Chapter 2 職場性平運動省思∕劉梅君 27
一、臺灣性別平權運動成果顯著,但近來的民調也令人擔心 28
二、性別刻板印象及角色分工對女性的不利後果 31
三、職場中女性專屬的障礙與挑戰 34
四、結構性障礙的因應與突破 37
五、對女性職涯造成極大威脅的greedy jobs,對男性是兩面刃! 38
六、小結 39
Chapter 3 AI世代性平展望∕葉大華 41
Chapter 4 兒少性別發展與媒體∕丁雪茵 57
Chapter 5 AI世代性平圖像∕賴月蜜 63
Chapter 6 AI世代性別圖像∕王淑芬 69
實務篇 77
Chapter 7 平等與媒介守門∕張立 79
Chapter 8 AI與新聞媒體∕楊海蘭 85
Chapter 9 媒體與性別∕周佩虹 91
Chapter 10 AI世代性平新聞∕王己由 97
Chapter 11 電視新聞的性別議題觀察∕王若庭 105
一、新聞的性平概念概論 106
二、新聞的性平法規與自律守則 106
三、新聞倡議性平概念舉例 107
四、新聞監督公眾人物性平發言 109
五、檢視新聞畫面當中的性平元素 112
六、新聞的性平議題觀察小結 114
Chapter 12 時代所趨下的女力行銷與傳播∕楊可凡 119
Chapter 13 補習班師生權勢性暴力∕黃葳威 137
一、前言 138
二、性暴力特徵與樣態 139
三、權勢性暴力 144
四、臺灣法院補習班師生性暴力判決 146
五、結論與討論 155
立即查看
翻譯與傳播 Translations and communications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是作者繼《翻譯與脈絡》(2009)與《翻譯與評介》(2016)之後,納入書林「譯學叢書」的第三本著作。〈自序〉提綱挈領,綜覽全局。四十多篇文章分為六輯,並有訪談與後記。
輯一「翻譯乃大道」之名出自作者的文學與翻譯啟蒙師余光中教授,既以實例說明譯論、譯作、譯史,也以此彰顯翻譯的重要與譯者的貢獻。輯二「經典與現代」呈現翻譯如何連接古今、溝通中西,讓經典於新時代煥發新生命。輯三「向前輩致敬」記述作者在文學與翻譯之道所受惠的師長與前輩。輯四「序言與導讀」既涉及臺灣的外文學門建制史,也包含歷史、禪修、文學、翻譯(史)等譯作之評介。輯五「疑義與評析」揭示華文世界廣受矚目的兩個翻譯獎項(香港的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與臺灣的梁實秋文學獎)之評審與意義。輯六「華美的再現」聚焦美國弱勢族裔文學(尤其華裔與臺裔)、文化與歷史再現。
訪談〈「三者」合一的譯行譯念〉從翻譯者、研究者、授業者的角度針對作者進行深入問答。後記〈我的青春翻譯夢〉從2024年反思作者1979年對臺灣翻譯界的觀察與期盼,並對比現況。多篇文章之「附識」以當下觀點回顧、補充、說明,形成昔今之對話。
全書內容豐富、取徑多元,並附珍貴照片與圖文資料,顯現了一位翻譯實踐者與論述者的關懷,力求推動「文普」與「譯普」,提升翻譯與譯者的地位。
【目錄】
自序
【輯一】翻譯乃大道
003 千呼萬喚,誰與爭鋒?!──余光中著《翻譯乃大道,譯者獨憔悴》
008 附錄:余幼珊《翻譯乃大道,譯者獨憔悴》編後記
011 余譯鉤沉──余光中譯《老人與海/錄事巴托比》
019 一代中文大師的英文博雅讀本──余光中編著《余光中的英文課》
035 柯南與克難:為臺灣翻譯史探查真相──賴慈芸著《翻譯偵探事務所》
046 低眉信手續續彈──宋瑛堂著《譯者即叛徒?》
【輯二】經典與現代
061 古道新義──林耀福譯《希臘之道》
066 研下知疫──瘟疫的文學再現與生命反思
086 以詩歌面對生死──張綺容編譯《死亡賦格》
099 張揚經典,華采譯注──張華譯注《解讀.愛麗絲》
104 召喚黑人靈魂的先知杜博依斯──何文敬譯注《黑人的靈魂》
112 文豪與譯家畢生最後力作──彭懷棟譯注《浮士德博士》
117 譯注經典的另類來生──《格理弗遊記》經典譯注版的再生緣
128 陪我們長大的《格理弗遊記》真相竟然是?──專訪翻譯學家單德興 (林承勳主訪)
136 當訪談遇上大學指考──翻譯成為國文科考題之意義與省思
【輯三】向前輩致敬
153 譯事.譯緣──我與楊牧先生的翻譯因緣
162 中西文學之間得傳道人──追念李達三老師
179 一心一意傳香火──敬悼劉紹銘教授
187 獨此一家,別無分號的「王式教學法」──紀念王文興老師之一
193 未竟的訪談──紀念王文興老師之二
200 王文興的文學世界──紀念王文興老師之三
211 不可思議的文學因緣──紀念齊邦媛老師之一
219 齊邦媛老師與比較文學的因緣──紀念齊邦媛老師之二
226 與文偕老,邦之媛也──追憶齊邦媛老師與《巨河流》背後的故事
239 呼喚文藝復興──高行健演講暨座談會引言
【輯四】序言與導讀
251 文研大業,薪火相傳──蔡振興編《文學薪傳:臺灣的英美文學研究(2001-2022)》
269 外文學門的故事與重生──一位資深參與者及觀察者的回顧與反思
282 時代歷史與個人敘事──方德萬著《戰火中國》
297 箭藝.禪心.達道──海瑞格著《箭藝與禪心》
308 邁向美麗新世界?──愛特伍著《瘋狂亞當三部曲》
316 穿梭於幽明之間──愛特伍著《與死者協商》
328 觀賞翻譯繩索上的舞技──艾斯蘭揚著《鋼索上的譯者》
337 翻譯鋼索上的舞技──王翎譯《鋼索上的譯者》
348 譯異與傳思,逾越與愉悅──王震宇編《譯鄉聲影:文化、書寫、影像的跨界敘事》
【輯五】疑義與評析
365 六譯並進的余光中──第六屆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翻譯專題講座
383 向余光中教授致敬──第七屆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翻譯專題講座
394 思想的翻譯,行動的翻譯──第三十四屆師大梁實秋文學大師獎「翻譯大師獎」總評
405 不容譯者獨憔悴──李斯毅譯《慾望莊園》
【輯六】華美的再現
417 無法遺忘的不平之鳴──張純如著《美國華人史》
433 華美的先行者──黃秀玲著《華美:華美及離散華文文學論文集》
453 內之內與外之外──游朝凱著《內景唐人街》
464 惜少作‧見老成──馮品佳著《美國族裔女性成長小說》
470 亞/美環境人文與人文環境──陳淑卿編《亞/美環境人文:農業‧物種‧全球環境變遷》
附編
477 訪談 「三者」合一的譯行譯念──單德興教授訪談錄(孫艷主訪)
519 後記 我的青春翻譯夢──回顧與反思
531 原文出處
看更多
立即查看
新聞傳播、兩岸關係與美利堅:台灣觀點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醫藥幽靈:大藥廠如何干預醫療知識的生產、傳播與消費(全新封面版)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深入探訪製藥產業,反思醫藥體系的幕後難題──
・為了讓藥物看起來更有效,藥廠會替換研究指標、挑選受試族群,更改臨床試驗的設計?
・標準化的試驗與治療過程,能讓藥物被有效監管,卻犧牲了個體的醫療差異?
・行銷=打好關係+大量廣告?辦論壇、出資研究,讓整體醫療數據對藥廠更有利?
為了探討製藥產業如何對臨床研究產生影響,哲學暨社會學者希斯蒙都(Sergio Sismondo)從政治經濟學觀點切入,匿名訪談藥廠研究員、從業人員及醫師,親身參與藥廠會議、爬梳法律文件,追索並揭露醫藥產業鏈的可議之處──藥廠贊助醫學研究、控制臨床試驗以建立科學證據,並透過操作期刊等知識媒介,結合意見領袖(KOL)、病友團體的影響力,推動有利藥廠的醫學觀點和治療方針。
此外希斯蒙都也提出「裝配行銷」的概念,揭示藥廠如何透過環環相扣的行銷策略,彷彿幕後幽靈般,拼裝出一個共同維護藥廠利益的醫療市場:不僅推銷藥品,藥廠更創造需求、形塑疾病。
本書的核心質問在於:當藥廠不僅是藥物的生產者,更是醫學知識的塑造者時,其中的權力運作將如何影響我們對疾病、藥物及治療方式的認知?全書深入解析醫藥體系前沿的運作,希望喚起病患、醫師與社會的警覺,促成資訊透明化及法規的制定,突破利益導向的產業鏈盲點。
【目錄】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