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468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醫療經濟學 ISBN13:9789865713706 出版社:學富文化 作者:Frank A. Sloan;Chee-Ruey Hsieh 譯者:劉亞明 裝訂/頁數:平裝/50頁 規格:26cm*19cm*2.4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0/06/01 中國圖書分類:醫藥總論 內容簡介 醫療經濟學基本上是一門跨領域的學科,不僅要具有經濟學的基礎知識,也需要了解醫療體系的實際運作情形。因不同國家醫療體系的差異,導致所面臨的健康照護問題情境也會有所不同,這使得醫療經濟所討論的議題內容大部分較為在地化。因此,本書在先前國外已有的文獻基礎上,亦加入了該領域中較新或與臺灣相關的文獻與議題討論。例如,有關臺灣藥價差問題的探討。 此外,因許多醫療經濟學的研究是採用量化分析方法,本書在首章介紹了目前在該領域常用的因果推論數量方法,如差異中差異法、工具變數法與斷點迴歸設計等。至於行為經濟學的崛起,提供了研究健康行為新的切入角度,因此在健康行為的章節也簡要地介紹了行為經濟學的主要理論,與在健康照護上的相關應用。 本書有別於坊間其他中英文醫療經濟學教科書的內容是在第7至第9章的醫療糾紛、護士市場與製藥產業的討論;以及第10至12章以公私部門醫療籌資與照護提供比例的不同為架構,來探討不同國家的醫療體制。由這次席捲全球的COVID-19疫情可以發現,一個國家的醫療照護體制公私部門分佈的特性,與是否能夠有效防控疫情似乎存在一定程度的關聯性。 書中前半部內容主要在討論健康照護於需求面與供給面的傳統相關議題,如健康與健康行為、健康保險市場、醫療品質與糾紛、醫師、醫院、護士與藥品市場等。後半部內容則是以主題性的方式,討論各國醫療體系的特性、並介紹衡量醫療部門表現的經濟評估方法,以及從總體面討論醫療照護部門的角色。最後,希望藉由本書能夠搭起經濟與醫療之間的對話,激盪出對健康照護問題的創新思維模式。 目錄 著譯者序 iii 第1章 導論與綜覽 1 1.1 健康經濟學作為一個探索的學門 1 1.2 解釋醫療經濟學成長的因素 4 1.3 醫療的重要制度特性 9 1.4 政府對醫療市場的干預 16 1.5 數量分析基本方法 19 1.6 本書的四大部分:道路地圖 33 基本觀念 35 參考文獻 36 第2章 健康與健康行為 38 2.1 理性與其他經濟學的假設 39 2.2 健康生產函數 41 2.3 健康需求:健康作為一個資本存量 42 2.4 有關健康行為的消費者選擇:一般性的架構 51 2.5 行為經濟學的批判──理論與實證應用 53 2.6 彙總與結論 66 基本觀念 66 參考文獻 67 第3章 醫療服務需求 69 3.1 需求的基本經濟觀念 71 3.2 健康保險承保範圍之下的需求 73 3.3 時間價格的觀念 79 3.4 需求的實證研究 80 3.5 福利分析 95 3.6 個人醫療服務需求的其他決定因素 98 3.7 彙總與結論 99 基本觀念 100 參考文獻 100 第4章 私人健康保險需求 102 4.1 健康、健康保險與個人醫療服務使用之間的關係 103 4.2 保險的觀念與名詞 104 4.3 遞減的財富邊際效用與保險需求 106 4.4 保險需求模型 109 4.5 實證問題 114 4.6 逆向選擇 116 4.7 彙總與結論 122 基本觀念 123 參考文獻 123 第5章 醫師服務市場 126 5.1 醫學院產能以及醫師短缺與過剩的概念 127 5.2 醫師的長期供給 129 5.3 醫師的短期決策 140 5.4 差別訂價 151 5.5 彙總與結論 152 基本觀念 153 參考文獻 154 第6章 醫院 157 6.1 背景 158 6.2 不同的醫院行為模型 159 6.3 醫院權屬別與績效 165 6.4 醫院的管制 170 6.5 管制醫院以外的其他方法:提高醫院之間的競爭 180 6.6 彙總與結論 185 基本觀念 185 參考文獻 186 第7章 醫療品質與醫療事故 190 7.1 市場與市場失靈 190 7.2 醫療品質的特性 192 7.3 不良事件與過失傷害 196 7.4 供給面的品質維護及政府的監督與管制 198 7.5 強制通報失誤 200 7.6 侵權法作為改善病人安全與醫療品質的機制 202 7.7 醫療事故 209 7.8 醫療事故的訴訟會阻止醫源傷害嗎? 212 7.9 彙總與結論 217 基本觀念 218 參考文獻 219 第8章 在醫院與長期照護服務的護士 223 8.1 全球的護士勞動市場 224 8.2 護士的供給:太多或太少 228 8.3 護士對工資改變反應的實證估計 240 8.4 護士勞動供給的非工資決定因素 245 8.5 醫院服務生產過程中的護士 247 8.6 安養院服務生產過程中的護士 252 8.7 彙總與結論 257 基本觀念 258 參考文獻 258 第9章 製藥廠商 262 9.1 廠商有關研發投資的決策 263 9.2 新藥的定價 273 9.3 學名藥的加入及其結果 277 9.4 廣告 282 9.5 跨國訂價 286 9.6 新藥的發展:罕見疾病與盛行於低所得國家的疾病 293 9.7 臺灣的藥價差問題 297 9.8 彙總與結論 300 基本觀念 302 參考文獻 302 第10章 私部門籌資醫療服務財源 307 10.1 健康照護體系分析的理由 308 10.2 健康照護體系的分類 311 10.3 現金制度 320 10.4 私有制度:美國的經驗 322 10.5 單一付款人與多元付款人體系的比較 331 10.6 彙總與結論 334 基本觀念 334 參考文獻 335 第11章 政府籌資與私部門提供 338 11.1 政府作為保險付款人的角色:公部門提供健康保險的理由 339 11.2 支付制度的演變與結構:德國的強制健康保險 346 11.3 支付制度的演變與結構:美國的老人健保制度 349 11.4 支付制度的演變:美國的低收入戶福利保險 356 11.5 支付制度的演變:加拿大的醫療保險 358 11.6 亞太國家支付制度的演變 360 11.7 討論與結論 367 基本觀念 368 參考文獻 369 第12章 公部門提供與籌資 374 12.1 公部門提供醫療服務的理由 375 12.2 高所得國家公部門提供的實例 378 12.3 其他國家公部門提供個人醫療服務的實例 387 12.4 中國的醫療體系演進 392 12.5 醫療制度的比較與評估 400 12.6 總結 407 基本觀念 408 參考文獻 409 第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組隊合作:教你如何在知識經濟中學習、創新與競爭 作者:臺灣醫療品質協會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8 條碼:9789863682509 簡介: 組隊合作是醫療作業最常見的模式,是整合各醫療專業領域的不同觀念、技能及知識,並互相傾聽意見做出共同的決定。本書對於如何靈活有效的組隊執行、如何達成永續改善醫療品質及如何建構更優質化的醫療環境都有詳細的敘述,絕對是可作為國內推動品管圈活動最重要的參考資訊,也是醫院管理者學習新領導模式的導指引,更是值得醫界各個領域共同分享的一本好書。 序言: 我很樂意能為這本極為重要且適時的書撰寫序言,我知道Amy 做這件事已經超過十年了,很高興看到Amy把她的開創性研究和組隊合作的基礎整理完畢,並提出了裡頭重要的觀點。 首先讓我說明一下,為什麼這本書如此重要,各組織的領導和管理人員都應該要吸收每個章節的重點知識。儘管我們的文化傾向在實際需要時才組成團體和團隊,然後共同贏得或完成工作,團體和團隊合作已經是社會和社區的功能基礎。然而,這就是目前組織的悲劇,我們常開玩笑說,會議大多是浪費時間的, 而團體是沒有用的,因為它們分散了當責理念。我們建立了所有的激勵和推廣系統,甚至在團隊運動中,對於個人的表現也是如此,例如曲棍球、足球、籃球和美式足球,團隊中的明星球員獲得了媒體大幅的報導,還有大把金錢。這種文化偏見的結果是, 大多數領導人在主持會議或建立團隊時都是令人震驚的無能,然而,他們卻需要依賴團隊合作。本書強調「組隊合作」的過程, 是在有效協調合作的基礎之下,提供重要的見解及了解團隊合作的所需元素。 為什麼說這本書是適時的呢?因為世界變得越來越多元且複雜。複雜性是所有科學、工程、管理和組織發展技術演進的結果。 這意味著,要在技術複雜的環境中完成社會任何事情,都需要來自許多領域的訊息輸入和產生複雜的流程。反過來說,如果是個人的管理者,將不再能足夠了解決策和完成任務。事實上,他們會越來越依賴各種專家。這意味著他們必須了解「組隊合作」的過程,是將這些專家聚集在一起,並使他們能夠共同工作。這一點在健康照護領域上比任何地方都更為明顯,從醫院或社區衛生保健系統運行,到一場複雜的心臟手術,都需要高水準的組隊合作。 隨著發展日趨複雜,我們看到世界的文化變得更多元。我的意思是,從民族角度來看,大多數組織的員工都來自於各個不同文化的國家,從職業角度來看,如上所述的專業化,也會導致更強烈的職場文化。其中一些文化已經存在了很長的時間,並且困擾著組隊的努力,如醫生和護士之間存在的歧見。而其他歧見也已經開始出現,像是支持平等主義和開放思想,在資訊科技下成長的新世代,與傳統的層級管理文化和控制,兩者之間也出現了鴻溝。譬如一位在資訊流通快速的年代下出生的年輕工程師,以及另一位認為「知道」訊息是權力,是必須嚴格控制的經理,我們該如何讓兩者合作? 世界上有許多不同的民族、文化、語言和思想的問題,所以你需要的是,也是本書首要強調的-學習的能力。在當前與未來的世界裡,組隊與學習密切相關。規定一個團隊應該是什麼樣子、應該如何組織和運行的那套舊制度,將無法再取得成功。其中,舊制度強調群體組成-找出每個人的個人風格和能力,並將這些部分放在一起。最明顯的侷限就是,這個公式面對著複雜任務的變化時,難以提前做出決定,無法衡量要用什麼樣的個人風格和優勢與之競爭。其次,它將越來越難找到或招募到任何可能需要的人才。本書所強調的就是組隊合作,這套思維必須如此專注於如何利用團隊資源完成工作,而無可避免地,這會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組隊和學習是歷久不衰的,希望您能盡情享受學習。 《組織文化與領導(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的作者 Edgar H. Schein 目錄 前言 xv 理事長序 xviii 主編序 xxiii 譯者簡介 xxvi 引言 1 part one 組隊 (teaming) Chapter 1一種新的工作方式/李三剛 11 組隊是個動詞12 組織執行 15 學習的必要性19 學習團隊,組隊學習24 組織學習26 執行型學習30 流程知識光譜32 一種新的領導方式38 領導力摘要42 課程與行動42 Chapter 2 組隊學習、創新與競爭/鄭紹宇 45 組隊的流程50 四個有效組隊的支柱 51 組隊的益處56 社會和認知對組隊的障礙 60 當衝突升高 67 促進組隊的領導力行動 75 領導力摘要 78 課程與行動 79 part two 組織學習 (organizing to learn) Chapter 3 架構建置的力量/吳杰亮 83 認知架構 84 架構一個變革計畫 89 領導者的角色 93 團隊成員的角色 96 計畫目的 99 學習架構與執行架構 102 改變架構 104 領導力摘要 111 課程與行動 112 Chapter 4 讓團隊感到安全 / 黃鴻基 115 信任與尊重 118 組隊和學習的心理安全 125 階級組織對心理安全的效應 131 培育心理安全 135 領導力摘要 145 課程與行動 147 Chapter 5 失敗可以讓你更快成功 / 李建德 149 失敗的無可避免性 150 小失敗的重要性 151 為何由失敗學習是如此困難 154 失敗在流程知識光譜上的位置 160 將失敗的成因和內容相提並論 164 發展對失敗中的學習方法 168 從錯誤學習的策略 170 領導力摘要 182 課程與行動 183 Chapter 6 跨界合作 / 蔡鴻文 185 跨界組隊 191 可見和不可見的邊界 193 三種形式的邊界 197 組隊跨越常見的邊界 201 領導跨界溝通 212 領導力摘要 215 課程與行動 216 part three 學習型執行 (execution-as-learning) Chapter 7 將組隊及學習的概念融入工作中 / 邢世俊 221 學習型執行 222 運用流程知識光譜 229 Telco 面對轉變的背景 234 學習永不停止 240 保持學習的活力 252 領導力摘要 254 課程與行動 256 Chapter 8 領導力的實踐 / 鄭紹宇 257 席夢思常規生產的領導組隊 258 在兒童醫院的複雜操作中組隊合作 265 領導組隊追求 IDEO 的創新 276 領導力摘要 283 向前推動 285 註記 289 獻詞 309 關於作者 313 索引 315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不只美國人,全世界都在問:美國到底怎麼了? 《暴政》作者提摩希.史奈德鬼門關前走一遭親身體驗 受金權、政治操弄的崩壞醫療與崩解中的人權 「就像世界上所有發生過的事一樣,我會有如此遭遇並不是因為運氣差,而是整個系統都出了問題。」 「我自身的不適是有意義的,它幫助我了解這個社會的病。」 ──提摩希•史奈德 醫院是救治人的地方,但為何病人卻覺得自己被送進一個等死的系統? 美國高舉自由、人權、平等的大旗,卻連最根本的就醫人權都沒有? ▍自死亡邊界發出的沉痛呼籲 2019年12月29日,知名歷史學者提摩希.史奈德進了美國一間醫院的急診室。在接下來一連串被輕忽、充滿錯誤、被新型冠狀肺炎攪擾的就醫過程中,他深刻體會到自己身處的這個國家雖然高舉民主、自由、人權大旗,更協助世界各地將醫療確立為一項人權,但實際上是一敗塗地。病癒後,他寫下結合自身生命經驗、對比過去在他國醫療系統的體驗、歷史教訓,對美國利潤至上、政治帶風向的醫療體系提出沉痛呼籲。 ▍鞏固金權、罔顧人權的醫療體系 醫療是基本人權,但美國卻以冷冰冰的數據、利潤、政治煽動為導向,罔顧人性,醫生不得不將病人的疼痛視為商業的一環、該優先獲得醫療救助的人無法取得優先權,政治人物則將醫療視作籌碼。史奈德指出,這一切正是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爆發時,美國無法根據醫療專業做出恰當反應的主因,因為沒人在乎真實的醫病關係,而總統可以在推特上罔顧真相公然撒謊,告訴大家這病「很快就好」。 ▍「在美國,我們關於自由的故事,在出生的時候就死了。」 醫療體系病入膏肓,反映出美國社會的系統性問題:在文明國家,公民的健康是基本人權,但金權箝制下,社會福利日漸緊縮,而無效的醫療體系、忽視真相的系統、充滿謊言的政治,則從出生開始就箝制了公民身體、心靈與追求富足人生的自由。 專文推薦 陳美霞(臺灣公共衛生協會常務理事) 吳易叡(香港大學醫學倫理及人文學部總監) 仁心推薦 全球的瘟疫共時於史學家史奈德個人的生命經驗。在新冠病毒席捲世界之前,他已經因肝臟感染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在管線之間、塑膠布帘之後,原本大手大腳以宏觀視角分析屠殺與戰爭的歷史學者,被扯入醫療系統的夾縫之間苟延殘喘。史奈德的語言不再冷靜、自持,而以一種血肉之軀的憤怒為動力,向美國社會發問:連個人健康都無法保障的我們,有何自由的可能?我們究竟對自己的媒體、醫院做了什麼,又對自己的民主文化有何誤用,淪落至此? 這場大病,讓宏觀的歷史學者轉向身體髮膚的微觀照見。 這場瘟疫,讓國家社會真正的病症無所遁形。 ──許菁芳(作家) 即使躺在病榻上,作者仍不改過去的犀利批判與嚴謹分析,從自己在病房裡的遭遇探究美國醫療體系的種種問題,以及背後的資本主義體制如何使醫療商品化、帶來悲劇。雖然,臺灣有傲視全球的健保制度,透過稅制合理分配,讓人民能享相對完善與合理的照顧體系,但商品化與效益主義的價值仍然不斷招喚,不但使醫療人員陷入過勞的苦境,也威脅著全體人民。 ──管中祥(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 認識美國醫療系統的問題,感激為台臺灣高品質公衛與健保體系付出的每一個人。──蔡依橙(醫師、陪你看國際新聞 創辦人) 呂建德(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教授) 陳方隅(菜市場政治學共同編輯╱美國臺灣觀測站共同編輯) 楊斯棓(醫師╱《人生路引》作者) 葉浩(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管中祥(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台臺灣公民行動影音紀錄協會理事長) 劉紹華(中央研院民族所研究員) 顏擇雅(出版人╱作家) 【目錄】 各界推薦 推薦序1 美國良心知識分子對醫療體系的控訴 陳美霞 推薦序2 現代十日談:老調重彈抑或中年覺醒? 吳易叡 序幕 昂然獨立與彼此相連 引言 我們的「病」 第一課 醫療照護是人權 第二課 從新生之初開始自由 第三課 真相使人自由 第四課 醫療必須重新交給醫師 結語 復原之路 尾聲 憤怒與同理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