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本給國內翻譯教師的教學指引,
從為什麼要教理論、如何教翻譯,到執行翻譯研究的方法,
為國內的翻譯教學奠定學術地位!
近年來翻譯系所深受學生喜愛,各大專院校在這股趨勢潮流下廣設翻譯系所,全台有超過百餘所大專院校提供相關的翻譯學程與課程,然而這其中大部分的師資是來自英語系所的教師,老師們雖有豐富的學養,卻少有翻譯教學的專業訓練,教學時難免會有徬徨無助之感。
為了幫助教師們解決課堂上「要教什麼?」「該怎麼教?」的困擾,臺師大翻譯所廖柏森教授在系列暢銷書《英中筆譯1:基礎翻譯理論與技巧》《英中筆譯2:各類文體翻譯實務》中,為教師解答了要教什麼的疑惑,現進一步以這本《英中筆譯教學:理論、實務與研究》,提供翻譯該怎麼教的方法。
全書先從中西翻譯學派切入,闡述理論與教學的共存關係,接著再進入教學的實際操作,從翻譯技巧、教學法、評量方式逐一說明,並提供教案實例,實際演示如何在課堂上執行翻譯教學。最後,提供多元的研究方法,期待國內學者能有更豐富的發表,以擴大國內翻譯教學的研究視野,取得更進一步的學術地位。
本書特色
中英理論學派,完整建構
從嚴復的「信、達、雅」,到錢鍾書的「翻譯化境」,從美國語言學家Nida 的「形式對等與動態對等」,到比利時學者Lefevere 的「翻譯即重寫」,囊括所有重要翻譯理論。
各種教法教材,一次備齊
從傳輸式及溝通式翻譯教學法的理論,到詞彙、單句、多句的翻譯技巧解析,再到翻譯檔案教學、語料庫輔助翻譯教學、電腦輔助翻譯教學等教學法,完整建構翻譯教學的理論與操作。
翻譯教學教案,實作演練
提供步驟清楚的教案設計,分為教案提要、教學簡案和教學詳案三部分,以提供教師詳盡的翻譯教學指引,並以一則真實的教學教案作為實際操作示範。
多元研究方法,比較分析
分別介紹實驗法、調查法、訪談法、觀察法及放聲思考法等研究方法,並透過案例概述各自的執行過程及重要概念,提供給有志執行研究的教師、學者參考。
適用對象
■ 教授翻譯相關課程的大專院校教師
■ 對翻譯教學理論和方法有興趣的自學者
立即查看
英中新聞筆譯: 編譯實務技巧與應用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內容簡介
「新聞翻譯」一直是英語或新聞系所的熱門課程,連帶的也讓新聞編譯這工作,成為許多學生心所嚮往的理想職業。但可惜的是,這個行業所需要的編譯技巧,跟大部分翻譯課堂上所學相去甚遠!
主要原因在於課堂教授的新聞翻譯,著重於提升學生的基礎中英轉換技能,偏重信達雅的翻譯要求。但新聞職場上的編譯要求,強調的卻是譯者的「編譯」功力,除了最基本的中英文轉換能力,更需要譯者對原文摘要刪減,將來源不同的新聞稿,整合成一篇國內讀者容易理解的中文新聞。「這需要靠譯者的慧心巧思,按新聞事件訊息的重要性與邏輯重新排列組合,難度遠比單篇全文翻譯更高,但學生卻很少接受編譯的訓練。」
為了幫助有志於此的讀者培養所需技能,也為了讓國內翻譯教學的教材更臻完整,師大翻譯所廖柏森教授帶領各界翻譯好手,由新聞編譯的實務角度,從英文新聞最小的單位詞彙翻譯開始,再依次介紹句型、標題、導言、引述等新聞翻譯的重點,透過10大新聞類別實際操作,完整示範新聞編譯的技巧應用。不論面對的是傳統媒體或新興網媒,譯者都可以在本書中獲得應有的翻譯理論及實務技巧,完整建立起一位出色的新聞編譯所需要的基本功。
本書特色
█ 從新聞業界實務編譯的角度出發,介紹國內媒體中譯外電新聞時的作法及翻譯考量。
█ 從詞彙到句型,從標題、導言到引述,由淺入深一一解析英文新聞翻譯的所有面向。
█ 內容豐富多元,涵蓋政治、財經、科技、社會、災難、娛樂、運動、社論、專題報導以及藝文評論等10大新聞類別。
適用對象
█ 教授新聞及翻譯相關課程的大專院校及教學機構
█ 欲報考新聞、翻譯等相關研究所及高普考的考生
█ 對翻譯有興趣,想了解國內新聞編譯作法的讀者
立即查看
英文譯中文,難;中文譯英文,更難!
中譯英不只是英文寫作。
臺師大翻譯研究所廖柏森教授再次帶領翻譯菁英,
樹立華人中英筆譯教材新標竿!
繼《英中筆譯1:基礎翻譯理論與技巧》和《英中筆譯2:各類文體翻譯實務》已成為國內翻譯及英文相關系所的課堂指定用書之後,針對中譯英教學領域,臺師大譯研所廖柏森教授再次召集七位教學經驗豐富的博士生,編寫出國內第一本兼具理論與實務、專為國人打造的中譯英教科書。
本書所設定的讀者群,需具備相當程度的英文文法和寫作能力,因此全書內容著重中英語言和文本的對比分析、詞句和篇章的翻譯方法,以及各種文類翻譯的解說和應用。
●最專業的作者群
作者群皆具備豐富的翻譯與教學經驗,多位作者更在國內知名大專院校任教,深切了解師生課堂上的需求。此外,其中兩位作者為英語母語的博士生兼資深譯者,英文譯文中某些細微語意和風格更能掌握。
●由簡入繁,兼顧理論與實務練習
強調中英語言結構的比較分析,透過對中英文差異的了解,便於讀者更有效率執行英譯,並能論述英譯的方法和過程。
●一次掌握各類型文章的特色與翻譯原則
針對影視、新聞、餐旅、散文等文體,一一分析其特色,說明翻譯原則與策略,並附相關譯文評析。這些題材與同學生活經驗貼近,更容易啟發其學習動機。
●翻譯方法多樣,評析譯文更客觀
採取多種翻譯方法作為評析譯文的基礎,使讀者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而不是只憑著個人直覺好惡來英譯。
●譯例豐富多樣,名家作品一網打盡
使用大量中英譯例,語言單位從詞彙、單句、多句、段落到不同文類的篇章等,另外也精心挑選出版譯文作為譯例,包括許多翻譯名家的作品,再經由作者詳實分析解說,有時亦提出修訂原譯文的建議等,可擴大讀者從事英譯的視角。
適用對象
●教授翻譯相關課程的大專院校與教學機構
●欲報考翻譯研究所或中英文翻譯能力檢定考試的同學
●對翻譯有興趣、想要自學翻譯的社會人士
立即查看
英中筆譯(2):各類文體翻譯實務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一次掌握各類型文章的特色與翻譯訣竅
針對散文、詩歌、新聞、財經、科技、影視、運動七大類文體,一一分析各種文體的特色,然後提出適當的翻譯方法。讀完本書將可大幅增進英文閱讀寫作以及翻譯功力!
◎兼顧理論與實務練習
第一章首先簡介中西譯史譯論,掌握基本的翻譯概念後,接下來各章介紹各種文體的特色與譯法,並提供大量練習,達到理論與實務的完美平衡。
◎最專業的作者群
所有作者都具備豐富的翻譯與教學經驗,其中多位作者更在國內知名大專院校任教,因此能夠在第一線體會翻譯課程的上課需求,從而針對老師與學生雙方面的需求,編寫出最適合的教科書。
◎易讀易懂,自學無障礙
說明清楚,少用抽象術語,多用實例,搭配練習、笑話等單元,讓學習不枯燥乏味,在輕鬆的氣氛中奠定堅實的基礎,朝向專業譯者之路邁進。
就像把翻譯研究所的老師請回家上課!
師大翻譯所所長廖柏森教授領軍,
《英中筆譯1》專業作者群好評第二集,各類文章的翻譯就看這一本!
《英中筆譯1:基礎翻譯理論與技巧》一書出版後,深獲讀者好評,並獲得眾多翻譯課程老師採用為教科書。如今更進一步推出《英中筆譯2:各類文體翻譯實務》,可以說是前書的進階版,探討的內容更為深入廣泛,從句子邁入段落篇章的翻譯,為有志於從事翻譯的讀者奠定堅實的基礎。
本書針對散文、詩歌、新聞、財經、科技、影視、運動等不同文體,一一解析各文體的特色,再提出相應的翻譯原則及策略,並搭配大量翻譯練習、譯例及解說。同時為了建立讀者對翻譯的基本概念,在第一章簡介中西譯史及譯論,可說是兼顧理論與實務。
由於本書八位作者各有不同的專精領域,讀完本書相當於吸收了八位專業作者的精華,猶如把翻譯所的師資群請回家,上完一整期包含各種文體領域的完整課程!
全書架構完整,條理分明,解說文字平易近人,目標是讓讀者在輕鬆的氣氛中學到最多東西,不僅適合用作教科書,也適合自學。
建議本書可以搭配《英中筆譯1》使用,先了解基礎的翻譯相關知識及技巧,再進入本書段落篇章的翻譯練習。對於已有翻譯基礎或程度較高者,也可以直接使用本書,書中對各種文體的分析,不僅可以提升讀者的翻譯意識,對於英文閱讀及寫作技巧,也有很大的幫助,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優質學習書!
適用對象
■ 教授翻譯相關課程的大專院校及教學機構
■ 欲報考翻譯研究所或教育部中英文翻譯能力檢定考試的同學
■ 對翻譯有興趣、想要自學翻譯的社會人士
國內外翻譯系所主任教授,一致肯定推薦!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前系主任‧
銘傳大學華語教學系前系主任 王世平教授
網羅了當今相關重要且實用的課題,可以教讀者現學現用。
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張嘉倩教授
深度與廣度兼具……譯例豐富,取材廣泛,貼近台灣翻譯學子的生活,是真正屬於台灣翻譯學子的教科書。
英國新堡大學現代語言學院口筆譯研究所 吳紹銓教授
簡直就像把翻譯研究所的教室連同老師教授請到家裡來了!
立即查看
英中筆譯(1):基礎翻譯理論與技巧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 最專業的作者群
所有作者都具備豐富的翻譯與教學經驗,其中多位作者更在國內知名大專院校任教,因此能夠在第一線體會翻譯課程的上課需求,從而針對老師與學生雙方面的需求,編寫出最適合的教科書。
■ 兼顧理論與實務練習
本書第一章首先介紹基礎的翻譯理論,接著第二章分析比較中英文的特徵,先掌握基本的概念後,再一一分項說明各種翻譯方法與技巧,並提供大量練習,達到理論與實務的完美平衡。
■ 易讀易懂,初學、自學無障礙
說明清楚,少用抽象術語,多用實例,搭配練習、笑話等單元,讓學習不枯燥乏味,在輕鬆的氣氛中奠定堅實的學術基礎,增進翻譯意識與翻譯能力。
「翻譯」該教什麼?該如何教?為何要如此教?
第一本!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廖柏森教授領軍,
針對國內翻譯課程量身打造,結合基礎理論與實務練習的教材。
「翻譯該教什麼?該如何教?為何要如此教?」針對這一連串疑問,師大翻譯所廖柏森教授說:「要有自己的觀點和聲音,才能傳承在地的翻譯書寫傳統與思維型態,產出符合台灣本地閱讀品味的譯文。」
然而,目前市面上國人編製的翻譯教科書寥寥可數,而且品質參差不齊;大陸或國外的相關書籍,又往往不能切合本土的需求。在長期仰賴外國學者的論述和譯法的情況下,像類似「……工作取得重大成就」、「……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發揮巨大的作用」、「……做出偉大的貢獻」、「對社會經濟的發展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等這類冗贅用字,已滲入我們的生活而不自覺。
教科書不只是一種技術性的內容,用以傳遞領域知識,它還會反映一個文化的意識型態,傳達社會的價值觀和信念,讓學生建構共同觀念和集體記憶。有鑑於此,廖柏森教授發起多位兼具豐富翻譯與教學經驗的博士生,合力撰寫了這本教科書,目標是「提升學習興趣、奠定理論基礎、熟悉從單詞到多句的基本翻譯技巧」。
為了達到以上三大目標,本書煞費苦心設計了不同的單元,從課前暖身到課中、課後的練習,皆以最輕鬆易懂的方式講解,少用抽象術語,並且搭配大量生活化的例子與「翻譯鬧笑話」等單元,即使是自學者,也能透過本書逐步培養翻譯相關的知識和能力。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