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357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橋梁檢測基本理論 ISBN13:9789576555145 出版社:科技圖書 作者: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 裝訂/頁數:軟精/524頁 規格:26.5cm*19.5cm*2.3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13/06/01 中國圖書分類:橋樑工程 內容簡介 橋梁結構為交通系統中心之重要設施, 其在生命週期中之承載力、穩定性、安全性與服務性的確保, 為其養護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標。 在進行上述功能的診斷評估時,就必須依據有效而正確的檢測數據。 土木工程的非破壞檢測評估技術在國內外皆是一新興之學科,目前仍缺乏較完整深入的教材可作為訓練培育此類事業技術人員之用。 有鑑於此類診斷技術在未來處理老劣化結構的迫切需求性,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之非破壞檢測委員會邀集了國內於橋梁檢測評估的學者專家,分別就目視檢測、材料性質、上部結構、橋墩與基礎結構之非破壞檢測的基本理論、方法與應用實例撰寫成書,作為提升我國橋梁檢測評估科技之基礎。 目錄 序 第1 章 橋梁概論與維護管理 1.1 橋梁力學 1-1 1.1.1 橋梁設計載重 1-1 1.1.2 橋梁之載重作用反應 1-4 1.1.3 材料之載重作用反應 1-8 1.1.4 材料力學 1-10 1.1.5 橋梁變位 1-11 1.1.6 橋梁跨徑分類 1-12 1.1.7 主梁與橋面板之接合型式 1-14 1.2 橋梁構件與系統 1-15 1.2.1 橋梁主要構件 1-15 1.2.2 基本構件型式 1-15 1.2.3 連接構件 1-19 1.2.4 橋面板 1-20 1.2.5 上部結構 1-23 1.2.6 支承 1-27 1.2.7 下部結構 1-29 1.3 橋梁材料 1-32 1.3.1 砂石材料 1-32 1.3.2 石灰和水泥材料 1-33 1.3.3 混凝土 1-34 1.3.4 金屬材料 1-37 1.4 橋梁安全維護管理 1-39 1.4.1 橋梁施工監控 1-40 1.4.2 橋梁檢測 1-41 1.4.3 橋梁監測 1-41 1.4.4 橋梁維護與補強 1-42 1.5 參考文獻 1-45 第2 章 橋梁之劣化與損傷 2.1 凝土構材之劣化 2-1 2.1.1 鋼筋腐蝕 2-2 2.1.2 收縮 2-5 2.1.3 鹼質-粒料反應 2-6 2.1.4 硫酸鹽侵蝕 2-7 2.1.5 酸侵蝕 2-8 2.1.6 沉陷及移動 2-9 2.1.7 磨蝕 2-9 2.1.8 凍融 2-10 2.1.9 溫度效應 2-10 2.1.10 突發性加載 2-12 2.1.11 設計錯誤 2-13 2.1.12 施工錯誤 2-15 2.2 鋼構材之劣化 2-18 2.2.1 製造缺陷 2-18 2.2.2 焊接缺陷 2-18 2.2.3 疲勞應力產生之疲勞裂縫 2-23 2.2.4 鋼材之腐蝕 2-24 2.2.5 過大之應力、事故或災害造成變形 2-25 2.2.6 螺栓鬆動或脫落 2-26 2.2.7 塗裝劣化 2-27 2.3 上部結構之損傷模式 2-29 2.3.1 橋面板 2-29 2.3.2 橋面伸縮縫 2-31 2.3.3 大梁 2-33 2.3.4 支承 2-38 2.4 下部結構之損傷模式 2-41 2.4.1 橋墩 2-41 2.4.2 橋台與翼牆 2-43 2.4.3 橋梁基礎 2-44 2.5 特殊橋梁構件之損傷模式 2-48 2.5.1 I 型梁式鋼橋 2-48 2.5.2 箱型梁式鋼橋 2-48 2.5.3 其他型式鋼橋 2-51 2.5.4 預力混凝土橋系統 2-55 2.5.5 斜張橋系統 2-57 2.5.6 懸索橋系統 2-58 2.6 參考文獻 2-60 第3 章 感測器原理 3.1 應變計 3-1 3.1.1 電阻式應變計 3-1 3.1.2 光纖式應變計 3-7 3.2 位移感測器 3-10 3.2.1 磁阻變化式位移感測器 3-11 3.2.2 電阻式位移感測器 3-12 3.2.3 渦電流式位移感測器 3-13 3.2.4 光學式位移感測器 3-14 3.3 速度計 3-16 3.4 加速度計 3-22 3.4.1 加速度計原理 3-22 3.4.1 加速度計型式 3-23 3.5 壓力計定義 3-26 3.5.1 壓力計結構 3-26 3.5.2 壓力感測器種類 3-27 3.5.3 壓力感測器性能與特性 3-29 3.6 流量、流速計 3-31 3.6.1 流速量測 3-31 3.6.2 流量量測 3-33 3.7 溫度計 3-36 3.7.1 電阻式溫度計 3-37 3.7.2 電敏電阻溫度計 3-37 3.7.3 熱電偶溫度計 3-37 3.8 超音波探頭 3-40 3.8.1 壓電效應 3-40 3.8.2 壓電材料 3-40 3.8.3 探頭的基本構造 3-40 3.8.4 壓電材料厚度與頻率 3-41 3.8.5 超音波之近場與遠場 3-41 3.8.6 超音波探頭的種類 3-41 3.9 參考文獻 3-44 第4 章 應力波檢測原理 4.1 應力波理論 4-1 4.1.1 導論 4-1 4.1.2 應力波傳行為 4-1 4.1.3 應力波源特性 4-8 4.2 超音波法 4-13 4.2.1 脈波回波(PE)超音波檢測法之原理及應用 4-13 4.2.2 時差衍射(TOFD)超音波檢測法之原理及應用 4-16 4.2.3 相控陣超音波檢測(PAUT)法之原理及應用 4-19 4.3 敲擊回音法 4-25 4.3.1 敲擊回音法之基本原理(反射波之頻域分析法) 4-25 4.3.2 繞射波時域分析法 4-32 4.3.3 折射波時域分析法 4-38 4.3.4 正規化頻譜分析法 4-45 4.4 音洩法 4-49 4.4.1 音洩法概述 4-49 4.4.2 儀器設備 4-50 4.4.3 音洩事件的位置估算 4-53 4.4.3 音洩法目前的應用 4-57 4.5 衝擊反應法 4-60 4.5.1 方法概述 4-60 4.5.2 基礎理論背景 4-61 4.6 音波回音法 4-65 4.6.1 概述 4-65 4.6.2 基本原理 4-65 4.6.3 試驗設備與方法 4-68 4.6.4 音波回音法之優點與限制 4-70 4.6.5 混凝土波傳速度與品質之關係 4-72 4.7 跨孔音波檢層法 4-73 4.7.1 概述 4-73 4.7.2 基本原理 4-73 4.7.3 試驗設備與方法 4-75 4.6.4 音波回音法之優點與限制 4-78 4.8 平行震測法 4-80 4.8.1 方法概述 4-80 4.8.2 理論背景與修正因數 4-83 4.9 超震波法 4-87 4.9.1 原理方法 4-87 4.10 參考文獻 4-91 ...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內容簡介 如果你正在找尋如何設計未來的洞見,未來就在這裡 -Dan Saffer, 《微互動 Microinteractions》一書作者 這本書對任何參與產品創新設計、創業家或研究未來技術應用的人都是必讀好書。主題內容涵蓋多種未來創新領域" -Carla Diana, 創新技術專家與作者 數位與行動革命只是下一波技術創新的前奏,後續發展中的機械蠕蟲、皮膚崁入電腦與生化列印器官才是重點。在這本合輯中,設計家、工程師與研究人員共同討論他們對顛覆性科技的體驗設計方法。 設計不只是運用科技的基礎架構,必須以經濟生態圈與意外創造等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待。如果你是有創意、勇於挑戰複雜性的UX設計家或工程師,這本書將會帶給你啟示。 本書作者包含: Stephen Anderson Martin Charlier Lisa deBettencourt Jeff Faneuff Andy Goodman Camille Goudeseune Bill Hartman Erin Rae Hoffer Steven Keating Brook Kennedy Dirk Knemeyer Barry Kudrowitz Gershom Kutliroff Michal Levin Matt Nish-Lapidus Marco Righetto Juhan Sonin Scott Stropkay Scott Sullivan Hunter Whitney Yaron Yanai 產品目錄 第一章:創新科技設計 第二章:智慧材料:設計材料行為 第三章:控制手勢互動 第四章:時尚功能:可穿戴設計 第五章:以物品學習與思考 第六章:協作機器人的設計 第七章:設計新維度:神經科學與宇宙學的演進視覺化方法 第八章:可嵌入:可穿戴科技的下一個演化 第九章:互動物件原型設計 第十章:創新科技與玩具設計 第十一章:樂器設計 第十二章:為生命設計 第十三章:架構即介面:呼求互連環境的混合設計方法 第十四章:網路世界的設計:二十一世紀的實作 第十五章:設計規範的新責任:新科技的重要平衡物? 第十六章:設計人機關係 第十七章:設計幻想與合成生物學碰撞時的體驗及服務 第十八章:超越 3D 列印:增材製造的新維度 第十九章:成為專家的專家 第二十章:改變中的設計角色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植物保護是一門生物科學性質的專業領域,透過像人醫、獸醫一樣的診治方式,來預防或治療農林作物的疫病蟲害,維護農林產業的生產安全,提供人類賴以生存的營養來源和生活所需,但是大多數民眾對這個涵蓋國內植物疫病蟲害防治和邊境植物檢疫的領域並不熟悉。 植物保護科技基金會推動的工作之一,就是對民眾的植物防疫檢疫宣導教育推廣,並擬從小即灌輸植物保護的概念。其中一項就是規劃出版一套「植物保護」系列童書繪本,藉由不同主題的描繪,認識植物保護這項和農林產業息息相關的專業及其重要性。 《草莓公主想長大》是系列童書的第一本,以淺顯的圖文介紹「生物防治」的概念,即運用有益微生物和害蟲的天敵昆蟲來對抗疫病害蟲。草莓是大家喜愛的水果,也容易遭受疫病害蟲危害,並且常受到民眾關切它的食用安全。這本童書介紹了大湖草莓的起始來源,進一步說明草莓的栽培過程和會遭遇到的疫病害蟲,同時介紹了防治用的有益微生物和天敵昆蟲以及非化學農藥的防治資材。經由農友的細心照顧和運用生物防治方法,讓草莓公主順利地長大了。 希望這個系列童書繪本能夠讓小朋友和陪伴閱讀的親友,認識植物保護在農林生產上扮演的關鍵角色和貢獻,大家共同來維護農林產業和自然生態環境,也讓民眾能享受到質優安全的農林產品。 作者介紹 財團法人植物保護科技基金會 植物保護涵蓋國內植物病蟲害防疫及邊境植物檢疫,是維護農業生產安全和自然生態環境的一種作為。財團法人植物保護科技基金會成立於2001年7月,是一個公益的組織,成員多是植物保護專家。基金會成立的宗旨在促進植物保護科技之發展,推動相關技術方法之示範推廣、教育訓練與宣導,提供植物保護相關資訊服務與技術協助,促進國際資訊和技術交流合作,協助相關產業之技術發展與應用,協助改善農產品品質和生態環境,裨益我國農業及自然生態的永續發展。 行政院農業部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農業部苗栗農業改良場前身為臺灣總督府桑苗養成所,創立於1909年,原設在臺北市公館,現民族國中校區內。光復後,隸屬於臺灣行政長官公署農林處。自1949年改制為臺灣省政府農林廳蠶業改良場,1977年5月16日,為因應臺北市區與臺灣蠶業發展之需,遷至現址。1989年元月9日,奉命增辦蜜蜂試驗研究,為臺灣唯一之蠶蜂試驗研究機構。 繪者介紹 玉子日記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以及中興大學植物病理系學士。目前職業為接案創作者。大學時期有感於臺灣野生動物的處境,開始經營「玉子日記」粉絲專頁。以漫畫、繪圖呈現不同的生態議題,讓更多人看到並關心野生動物的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