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人機境介面工適學設計 (7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人因工程:人機境介面工適學設計(第七版)
+作者:許勝雄/彭游/吳水丕等編著
+年份:2022 年7 版
+ISBN:9786269505098
+書號:IE0274
+規格:16開/平裝/雙色
+頁數:592
+出版商:滄海
「科技來自人性」或「顧客導向經營理念」之所謂「使用者中心設計」,若非空泛的行銷訴求,便須憑藉紮實有據的知識基礎予以具體構想實現。
「人因工程」又稱「工適學」,致力於產品或系統的使用者所涉及的人性因素 (即人員之物理、生理、生物力學、心理、社會以及文化等因素) 之研究與應用,俾體現易懂易學、好用好記、提升效率、確保安全、減輕疲勞、增進舒適、激發動機、衛護人性尊嚴等價值。
本書近二十五萬字,穿插圖表二百餘幅,涵蓋豐富、論述精要、結構明晰、深淺適配,可供相關執業人士作為參考書,也適合大專院校「人因工程」課程相關科目採為教科書。
目錄
第一篇 導論
第一章 人因工程/工適學概說
第二章 人因工程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 工程應用的人體測計
第二篇 人性因素的基礎知識
第四章 人員的感覺歷程
第五章 人員的資訊輸入與處理
第六章 人員的體力活動
第三篇 人機介面的設計問題
第七章 顯示裝置之設計
第八章 語音傳遞系統之設計
第九章 控制裝置之設計
第十章 手工具和手操作器具之設計
第十一章 作業空間與空間配置
第四篇 環境條件
第十二章 工作場所之照明
第十三章 噪音及其防制
第十四章 氣溫等大氣狀況
第十五章 震動運動與方位知覺
立即查看
法律思維與案例研習—請求權基礎理論體系(2024年8月)2版7刷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立即查看
Scrum 實踐者應該知道的 97件事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內容簡介
透過全球各地專家的豐富經驗和積累智慧,提高你對Scrum的理解。這本獨特的書集結了眾多資深實踐者的實際經驗,匯集成97篇文章。這些資深實踐者皆曾運用Scrum處理過特定問題和挑戰,能為我們提供豐富專業的知識。
你將了解有關此框架的規則和角色,以及使用Scrum的戰術、策略與特定模式;此外,本書還提供了實戰故事。你也將獲得有關如何在工作中應用和調整Scrum的見解。這本指南特別適合剛接觸Scrum,以及想要評估和更加理解此框架的人。
目錄
前言
第一部分:開始、採用、重複
1. 沒人告訴你的Scrum五件事 -- Marc Loeffer
2. 思維遠比實踐重要 -- Gil Broza
3. 事實上,Scrum本身不是重點 -- Stacia Viscardi
4. Scrum很單純,直接用就對了! -- Ken Schwaber
5. 在你的Scrum中,從問為什麼開始 -- Peter Goetz & Uwe Schirmer
6. 調適前先採用 -- Steve Berczuk
7. 定期回歸到可能有用的最單純方法 -- Todd Miller
8. Scrum適用於多據點的開發模式嗎? -- Pete Deemer
9. 了解多Scrum團隊與多團隊Scrum的不同 -- Markus Gaertner
10. 你會怎麼定義「完成」? -- Gunther Verheyen
11. 我如何學會停止擔憂並開始使用Scrum -- Simon Reindl
第二部分:產品創造價值
12. 最終失敗的⋯⋯成功專案 -- Ralph Jocham & Don McGreal
13. 回答這個問題:「你的產品是什麼?」-- Ellen Gottesdiener
14. Scrum:把控制權交還給業務 -- Rafael Sabbagh
15. 小心產品管理真空 -- Ralph Jocham & Don McGreal
16. 使用Flow框架將Scrum擴展到整個組織 -- Mik Kersten
17. 將商業價值擺在前方與中心 -- Alan O'Callaghan
18. 產品負責人不該是資訊障礙 -- Markus Gaertner
19. 掌握「拒絕」的藝術以最大化價值 -- Willem Vermaak & Robbin Schuurman
20. 透過產品待辦清單來溝通優先需求 -- James O. Coplien
21. 為什麼你的產品待辦清單頂端沒有使用者故事 -- James O. Coplien
22. 留心你的成果;注重價值。--Jeff Patton
第三部分:協作是關鍵
23. 我們可以從足球流氓身上學到什麼? -- Jasper Lamers
24. 然後奇蹟就發生了 -- Konstantin Razumovsky
25. 將客戶視為最優先的決策考量 -- Mitch Lacey
26. 你的團隊有在合作嗎? -- Rich Hundhausen
27. 「那不是我的工作!」 -- Markus Gaertner
28. 昆蟲才需要專業化分工 -- James O. Coplien
29. 有害的數位工具:衝刺待辦清單 -- Bas Vodde
30. 有害的數位工具:Jira -- Bas Vodde
31. 重視利用率的不良影響 -- Daniel Heinen & Konstantin Ribel
32. 成為散發資訊的團隊 -- Len Lagestee
第四部分:開發是多面向的工作
33. 敏捷不是只有衝刺而已 -- James W. Grenning
34. Patricia的產品管理障礙 -- Chris Lukassen
35. 評估產品待辦項目的五個階段 -- Len Lagestee
36. 三個對於使用者故事的常見誤解 -- Marcus Raitner
37. 什麼是濫用者故事 -- Judy Neher
38. 你的衝刺規劃裡有什麼? -- Rich Hundhausen
39. 脫離電子工具的衝刺待辦清單會更好 -- Mark Levison
40. 測試是一種團隊運動 -- Lisa Crispin
41. 重新思考臭蟲 -- Rich Hundhausen
42. 產品待辦清單精煉是一項重要的團隊活動 -- Anu Smalley
43. 自動化敏捷 -- David Starr
44. 長青樹 -- Jesse Houwing
第五部分:事件與會議不同
45. 衝刺是為了取得進展,而不是成為新的跑步機 -- Jutta Eckstein
46. 如何進行有效的衝刺規劃 -- Luis Gonçalves
47. 衝刺目標能提供目的(而不僅止於完成工作清單) -- Mark Levison
48.衝刺目標:Scrum的失落之鑰 -- Ralph Jocham & Don McGreal
49. 每日Scrum是開發者的敏捷心跳 -- James O. Coplien
50. 衝刺審查不是一個階段關卡 -- Dave West
51. 衝刺審查的目的就只是為了收集回饋 -- Rafael Sabbagh
52. 只有展示不夠──實際部署以獲得更好的回饋 -- Sanjay Saini
53. 進行衝刺回顧並將其結構化 -- Steve Berczuk
54. 最重要的事與你所認為的不同 -- Bob Hartman
第六部分:精熟度至關重要
55. 了解Scrum Master的角色 -- Luis Gonçalves
56. 我如何學會Scrum Master與我本身無關 -- Ryan Ripley
57. 僕人式領導(Servant-Leadership)須從內部開始 -- Bob Galen
58. 邊線上的宮廷小丑 -- Marcus Raitner
59. 作為教練的Scrum Master -- Geoff Watts
60. 作為技術教練的Scrum Master -- Bas Vodde
61. Scrum Master不是障礙獵人 -- Derek Davidson
62. 障礙剖析 -- Len Lagestee
63. Scrum Master最重要的工具 -- Stephanie Ockerman
64. 遇到困難時⋯⋯就採用緊急措施! -- Bob Galen
65. 主動不做任何事(其實是件苦差事) -- Bas Vodde
66. 運用#ScrumMasterWay概念來指引Scrum Master踏上永無止境的旅程 -- Zuzi Šochová
第七部分:人類都太人性化了
67. 團隊不只是技術能力的集合 -- Uwe Schirmer
68. 人是障礙嗎? -- Bob Galen
69. 人性如何使本已錯綜複雜的問題變得過於複雜 -- Stijn Decneut
70. 如何為「啊哈!」時刻設計你的Scrum -- Stijn Decneut
71. 使用腦科學來製作你的Scrum事件魔法棒 -- Evelien Acun-Roos
72. 站立的力量 -- Linda Rising
73. 在家工作的效果 -- Daniel James Gullo
74. 溫和的改變方式 -- Chris Lukassen
第八部分:價值驅動行為
75. Scrum的重點在於行為,而非流程 -- Gunther Verheyen
76. 自我組織的意義 -- Michael K. Spayd
77. 將開發缺陷視為珍寶(開放的價值) -- Jorgen Hesselberg
78. 「那在這裡不管用!」 -- Derek Davidson
79. 五個卓越價值使你成為更人性化的Scrum Master -- Hiren Doshi
80. 第六個Scrum價值觀 -- Derek Davidson
第九部分:組織化設計
81. 敏捷領導力與文化設計 -- Ron Eringa
82. Scrum就是「敏捷領導力」 -- Andreas Schliep & Peter Beck
83. Scrum也與組織改善有關 -- Kurt Bittner
84. 網路與尊重 -- Paul Oldfield
85. 在安全(但非過度安全)環境中工作的力量 -- Jasper Lamers
86. 敏捷領導力的三位一體 -- Marcus Raitner
87. 驅動敏捷轉型的「MetaScrum」模式 -- Alan O'Callaghan
88. Scrum與組織化設計實戰 -- Fabio Panzavolta
89. 思考大規模 -- James O. Coplien
第十部分:Scrum的延伸
90. Scrum的起源可能與你所想的不同 -- Rafael Sabbagh
91. 「常設會議」 -- Bob Warfield
92. Scrum:解決問題與科學方法實戰 -- Si Alhir
93. Scrum事件是確保豐收的儀式 -- Jasper Lamers
94. 我們如何使用Scrum來與外部機構協作 -- Eric Naiburg
95. Scrum在警察工作中的應用 -- Sjoerd Kranendonk
96. 生而敏捷:教室中的Scrum案例 -- Arno Delhij
97. 在教育領域中應用敏捷:eduScrum -- Willy Wijnands
作者群
Scrum詞彙表
索引
立即查看
債法原理:基本理論債之發生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民法總則(王)
ISBN13:9787770284281
出版社:王澤鑑
作者:王澤鑑
裝訂/頁數:平裝/692頁
規格:21cm*15cm*2.8cm (高/寬/厚)
版次:修訂新版
出版日:2020/09/30
侵權行為法(增補版)
系列名:民法叢書
ISBN13:9787770284304
出版社:王澤鑑
作者:王澤鑑
裝訂/頁數:平裝/816頁
規格:21cm*15cm*3.5cm (高/寬/厚)
版次:增補版
出版日:2021/11/01
中國圖書分類:民法總則
債法原理:基本理論債之發生(增訂4版)
ISBN13:9787770284298
出版社:王澤鑑
作者:王澤鑑
裝訂/頁數:平裝/509頁
規格:21cm*15cm*2.7cm (高/寬/厚)
版次:增訂4版
出版日:2021/03/01
中國圖書分類:債及債權
法律思維與案例研習-請求權基礎理論體系
ISBN13:9787770284274
出版社:王澤鑑
作者:王澤鑑
裝訂/頁數:平裝/614頁
規格:21cm*15cm*3cm (高/寬/厚)
版次:二版
出版日:2020/02/01
中國圖書分類:物權
損害賠償
ISBN13:9787770284250
出版社:王澤鑑
作者:王澤鑑
裝訂/頁數:平裝/492頁
版次:3
出版日:2018/08/01
中國圖書分類:民法總則
不當得利
ISBN13:9787770284151
出版社:王澤鑑
作者:王澤鑑
裝訂/頁數:平裝/490頁
版次:增訂新版
出版日:2015/01/01
中國圖書分類:債及債權
民法物權
ISBN13:9787770284328
出版社:王澤鑑
作者:王澤鑑
裝訂/頁數:平裝/895頁
規格:21.5cm*15cm*3.8cm (高/寬/厚)
版次:四
出版日:2023/02/01
中文圖書分類:物權
民法概要(王)
ISBN13:9787770284144
出版社:王澤鑑
作者:王澤鑑
裝訂/頁數:平裝/775頁
版次:4
出版日:2013/08/01
中國圖書分類:民法
人格權法
ISBN13:9787770284205
出版社:王澤鑑
作者:王澤鑑
裝訂/頁數:平裝/576頁
規格:21cm (高)
出版日:2012/01/01
中國圖書分類:法學叢書
立即查看
資訊管理(Laudon 14/e) (1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資訊管理(第十四版)(Laudon 14/e)
+作者:董和昇譯(Laudon 14/e)
+年份:2022 年14 版
+ISBN:9786269602148
+書號:CS0447
+規格:16開/平裝/雙色
+頁數:456
+出版商:培生
1.透過各章之開章案例,引出所欲探索的主題。並從企業挑戰、企業解決方案、資訊系統、管理、科技,以及組織等六大元素,以兼具微觀與巨觀的角度,透過架構分析圖,點出貫穿整章的重點。
2.整合組織、科技,以及管理的觀點,描繪互動式案例,剖析資訊管理領域在實務上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並說明真實世界的解決方案。
3.介紹最新的資訊科技發展趨勢與組織應用的實例,包括: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電腦視覺系統、機器人學、深度學習、監督式學習、非監督式學習、邊緣運算、5G網路、一般資料保護規範(GDPR)、區塊鏈、資料湖泊,以及金融科技。
4.完整討論資訊管理的本質、架構與系統應用機制。透過組織、管理與連網企業、資訊科技基礎建設、數位時代的關鍵系統應用,以及建立與維護系統等四大單元,描繪資訊系統在企業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與相關的理論基礎。
5.各章章末之MIS專案實務演練,結合真實世界的公司治理問題,讓學生思考如何運用資訊科技來協助公司解決問題、強化營運效率,並創造組織的競爭優勢。
目錄
PART ONE 組織、管理與連網企業
第 1 章 現今全球企業的資訊系統
第 2 章 全球電子化企業與協同合作
第 3 章 資訊系統、組織與策略
第 4 章 資訊系統的道德與社會議題
PART TWO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
第 5 章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與新興科技
第 6 章 企業智慧的基礎:資料庫與資訊管理
第 7 章 電傳通訊、網際網路以及無線科技
第 8 章 資訊系統安全
PART THREE 數位時代的關鍵系統應用
第 9 章 達成營運卓越與貼近顧客:企業系統應用
第10章 電子商務:數位市場與數位商品
第11章 知識管理與人工智慧
第12章 強化決策制定
PART FOUR 建立與維護系統
第13章 建立資訊系統
第14章 管理專案與全球系統
立即查看
本書簡介
「國民法官」正式上路、開始實施,確認民眾可以票選總統、縣市首長、立委民代之外,進一步參與司法審判、決定是非善惡,完成民主國家以民為本、國民主權「人民頭家」的最後一哩路。刑事程序司法審判不再是法律人的獨舞戲台,而是人民代表詮釋公平正義的開放空間。國民法官主要參考日本「裁判員」制度,但人民參審的實現並非順風順水、一步到位。因此,本書比較分析日本裁判員的政策論理,參考評析該國經典案例的實務運用,以及回顧我國繼受學習過程的曲曲折折,期盼讀者藉由本書鑑往知來、掌握國民法官制度精要。
圖書目錄
國民法官 司法「頭家」
第一篇 國民法官的政策論理
第一章 卷證不併送 程序第二軌
壹、序 言/3
貳、問題所在/3
參、問題解析/4
一、偵審區隔 展現新貌/4
二、審前整理 檢辯主責/6
三、審理計畫 契約締結/7
肆、結 語/7
第二章 選任程序 一期一會
壹、序 言/11
貳、問題所在/11
參、問題解析/12
一、臺灣人民參審資格條件/12
二、日本人民參審「一期一會」/13
三、人民參審「三安政策」/14
肆、結 語/15
第三章 審前程序 君子之約
壹、序 言/18
貳、問題所在/19
參、問題解析/19
一、法官不能「公親變事主」/19
二、專家對話「君子之約」/21
肆、結 語/23
第四章 審判程序 起承轉合
壹、序 言/26
貳、問題所在/26
參、問題解析/27
一、國民法官法與現行程序之區別/27
二、國民法官的程序特色/28
肆、結 語/29
第五章 證據調查 三天審結
壹、序 言/33
貳、問題所在/34
參、問題解析/34
一、人民參審證據調查之不同/34
二、人民參審證據調查之特色/35
肆、結 語/37
第六章 判決評議 對話溝通
壹、序 言/40
貳、問題所在/40
參、問題解析/41
一、陪審參審 截長補短/41
二、判決評議「要對話」、「多溝通」/42
三、刑罰裁量「納民意」、「要公平」/44
肆、結 語/46
第二篇 國民法官的借鏡案例
第一章 告什麼 審什麼
壹、前 言/51
貳、案例事實/52
參、判決要旨/53
肆、判決評析/54
一、審判對象藉由訴因確認/55
二、事實變動牽引訴因變更/55
三、訴因變動取決基礎事實/56
伍、結 語/57
第二章 無罪推定 罪疑惟輕
壹、序 言/59
貳、案例事實/60
參、判決要旨/60
肆、判決評析/62
伍、結 語/64
第三章 事實認定 就事論事
壹、前 言/66
貳、案例事實/67
參、判決要旨/68
一、前科證據≒顯著特徵+高類似性/68
二、惡劣性格≠再犯證據/68
肆、判決評析/69
一、前科證據VS自然關聯性/69
二、前科證據≒人生插曲/71
伍、結 語/71
第四章 量刑評議 應具儀式感
壹、前 言/73
貳、案例事實/74
參、判決要旨/74
一、人民參審的法律感情/75
二、職業法官的量刑行情/75
肆、判決評析/76
一、尊重「死刑行情」確保公平/77
二、評議前應先討論「行情標準」/77
三、本案犯罪「無計畫性」/78
四、死刑量刑與「前科考量」/78
伍、結 語/79
第五章 人民參審 上訴救濟
壹、前 言/81
貳、案例事實/82
參、判決要旨/84
肆、判決法理/86
伍、結 語/90
第六章 人民參審與犯罪被害人
壹、前 言/92
貳、案例事實/92
參、判決要旨/93
肆、判決評析/94
一、訴訟參與被害人「權利」/94
二、檢察官與被害人「兩人三腳」/95
三、「損害賠償命令」~民刑糾紛一次解決/97
伍、結 論/97
第三篇 國民法官的前世今生
第一章 人民參審 時勢所趨
壹、司改潮流/103
貳、民眾為本/103
參、日本策略/104
肆、簡易、迅速、透明/106
伍、結 語/108
第二章 人民參審 司法轉機
壹、觀審政策辯證/110
貳、人民參審權利/111
參、人民攜手法官/112
肆、人民分擔責任/113
伍、結 語/113
第三章 人民參審 審議式民主
壹、國民主權/115
貳、司法民主/116
參、審議式民主/116
肆、觀審制度之辯證/118
伍、結 語/119
第四章 人民參審 刑訴配套
壹、人民參審 活化法庭/120
貳、人民參審 節奏分明/121
參、人民參審 起承轉合/121
肆、結 語/122
一、公平競爭─廢止「卷證併送制度」/123
二、開誠佈公─創設「證據開示制度」/123
三、自我負責─改變「證據調查方法」/123
第五章 人民參審 程序特色
壹、落實國民主權/125
貳、貫徹言詞審理/126
一、專家對話 君子之約/126
二、目視耳聞 即知其義/127
參、結 語/128
第六章 人民參審 正當程序
壹、憲法論據/130
貳、基本人權之共生/131
參、公平審判之調和/133
肆、獨立審判之維護/134
伍、人民負擔之控管/134
陸、選擇權之妥當性/135
柒、結 語/136
第四篇 國民法官與裁判員的交錯
第一章 裁判員制度運用的回顧與展望
壹、前 言/141
貳、裁判員制度的建置沿革/142
一、「司法改革審議會」基本構想之決策/142
二、司改推動本部「裁判員制度暨刑事檢討會」之制度規劃/144
參、裁判員之建置以及刑事司法改革/145
一、「精緻司法」實務運作及其反省/145
二、審判充實、迅速化對策及其與裁判員之互為體用/146
三、裁判員制度的贊同、定型以及司法改革進展/147
肆、就刑事程序的裨益及其制約/153
一、判例的發展/153
二、整體刑事程序下的調整約制/153
伍、結 語/155
第二章 裁判員制度現況及其課題
壹、問題所在/158
貳、開審陳述機能的變化/158
一、「聯想式開審陳述」/158
二、開審陳述應有的機能/161
參、審判程序之舉證及其課題/163
一、審判程序人證運用現況/163
二、被告人質問先行型審理/164
三、證人詰問/166
四、二次證據之使用/169
肆、結 語/171
第三章 日本人民參審現況與量刑思維
壹、前 言/173
貳、裁判員經驗感受/173
參、裁判員人選組成/180
肆、裁判員審理現況/186
伍、裁判員審理量刑趨勢/188
陸、量刑論理的沿革變動/193
柒、最高法院判例的意涵/196
捌、量刑範圍內之量刑判斷模式/199
玖、結 語/202
第四章 日本刑訴二審沿革與裁判員制度
壹、刑訴二審的意義/205
貳、法國、德國之上訴制度沿革/205
參、日本二審法制簡史/207
肆、現行刑事訴訟法與事後審論/208
伍、裁判員審判與上訴二審/211
一、立法過程中之討論/211
二、日本實務運用現況說明/213
三、實務運用現況分析/217
陸、結 語/222
第五章 日本裁判員制度上訴現況及其對臺灣的啟示
壹、裁判員制度建置後二審實務運用/223
一、日本刑事上訴制度概要/223
二、裁判員創設過程之政策抉擇/224
三、裁判員制度及二審事後審強化之論理/224
四、事實認定審查方法之最高法院判例/225
五、裁判員施行後二審實務運用現況/229
貳、裁判員制度審實務之評價/234
參、檢視國民法官法二審條文規範/237
一、臺日人民參審二審法制比較/237
二、國民法官法二審「特別規定」之問題/238
三、「人民參與審判規範意旨」之規範意涵/238
四、事實認定審查基準之限縮/238
五、聲請新證據調查之原則禁止/239
六、原則上二審自為判決/239
肆、結 語/239
附 錄 國民法官 制度密碼
壹、卷證不併送/241
貳、審前準備程序/241
參、證據開示程序/241
肆、審前說明程序/242
伍、審判程序/242
陸、開庭程序/242
柒、開審陳述/242
捌、證據調查/243
玖、論告辯論/243
拾、判決評議/243
拾壹、國民法官資格/243
拾貳、國民法官權利/244
拾參、國民法官義務/244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是國內第一部系統評介「質的研究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的專著,對目前國際社會科學界提出的有關理論問題以及新近發展出來的操作方式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並結合有關西方學者以及作者自己的研究實例對其進行了生動的展示和說明。「質的研究方法」目前在社會科學研究領域是與「量的研究方法」相提並論、交相輝映的一種研究方法,它要求研究者深入社會現象,透過親身體驗了解研究對象的存在方式和意義解釋,在原始資料的基礎之上建立相關理論。
因其理論性與實務性的結合,本書既可以作為社會科學(及其分支學科)方法論以及方法課程的教材,也可以提供從事社會科學研究的專業人員和業餘愛好者參考使用。
【目錄】
第一部分 質的研究的理論背景
第一章 導論--什麼是「質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質的研究的歷史發展--我從哪裡來?
第三章 質的研究的分類--我處於一種什麼狀態?
第二部分 質的研究的準備階段
第四章 質的研究的設計--我可以如何做?
第五章 研究設計的組成部分--我具體打算怎麼做?
第六章 研究對象的抽樣--我想找誰進行研究?
第七章 研究者個人因素對研究的影響--我是誰?
第八章 研究關係對研究的影響--我與被研究者是什麼關係?
第九章 進入研究現場--我如何與被研究者建立關係?
第三部分 質的研究的資料搜集
第十章 訪談--我如何瞭解被研究者的所思所想?
第十一章 訪談中的提問--我想知道什麼?
第十二章 訪談中的傾聽--我聽到了什麼?
第十三章 訪談中的回應--我應該如何與對方對話?
第十四章 焦點團體訪談--我如何組織一群人一起交談?
第十五章 觀察--我如何瞭解被研究者的所作所為?
第十六章 觀察的實施--我看到了什麼?
第十七章 搜集實物--我找到了什麼?
第四部分 質的研究的資料分析
第十八章 資料的整理和初步分析--我想到了什麼?
第十九章 資料的歸類和深入分析--我可以做什麼?
第二十章 質的研究中的理論建構--我可以說什麼?
第二十一章 研究結果的成文方式--我可以如何說我的故事?
第五部分 質的研究的檢測手段
第二十二章 質的研究的質量評價--我如何知道什麼是一個「好的研究」?
第二十三章 質的研究中的效度問題--我如何知道研究結果是否「真實」?
第二十四章 質的研究中的推論問題--我如何知道研究結果是否有「代表性」?
第二十五章 質的研究中的倫理道德問題--我如何知道研究是否符合道德規範?
第六部分 質的研究的發展前景
第二十六章 質的研究的發展趨勢--我們將往哪裡走?
第二十七章 質的研究與量的研究的結合--我們有什麼新的機遇?
立即查看
【簡介】
卓越資料科學的技巧
幫助您在資料科學領域中脫穎而出!
「Daniel再次創作了一部傑作,為資料科學家和業務主管之間搭建了有助創造價值的橋樑。本書就是實現資料科學能獲得商業成功的那本關鍵手冊。」
—Adri Purkayastha
BNP Paribas全球AI技術風險主管
「全面涵蓋從經濟學到廣告,甚至是流行病學等多個領域,以及如何實際應用資料科學技術。它開端於大多數書籍結束的地方,深入探討由資料洞察驅動的實際決策過程。是每位資料科學家書架上迫切需要的重要資源。」
—Brett Holleman
自由職業資料科學家
這本實用指南提供了傳統的資料工程和資料科學教育中常被忽略的技術和最佳實務。常見的迷思是,優秀的資料科學家是這個領域中「重大主題」的專家(機器學習和程式設計);但事實上,這些工具僅能帶我們走到一定程度而已。真正能區分頂尖資料科學家與普通資料科學家的,是他們對這些重大主題理解的細微差別,以及他們對商業產生影響的能力。
整體而言,本書內容能使在該領域工作的普通資料科學家和優秀資料科學家產生區別。作者Daniel Vaughan收集、擴展並應用這些技能來創造價值,並培訓來自不同公司和行業的資料科學家。
透過這本書,您將能夠:
‧確保您的資料科學工作流程能創造價值
‧設計可操作的、及時的、相關的指標
‧提供引人入勝的敘事,以獲得利益相關者的支持
‧使用模擬來確保您的機器學習演算法是解決問題的正確工具
‧識別、修正並預防資料洩漏
‧透過估算因果效應來了解增量性
【目錄】
第一部分 資料分析技術
第一章 摘要重點!用資料科學創造價值
第二章 度量設計
第三章 增長分解:理解順風和逆風
第四章 2×2 設計
第五章 建構業務案例
第六章 提升的奧祕
第七章 敘事
第八章 資料視覺化:選擇合適的圖表來傳達訊息
第二部分 機器學習
第九章 模擬和自助法
第十章 線性迴歸:回歸到基礎
第十一章 資料洩漏
第十二章 將模型投入生產
第十三章 機器學習講的故事
第十四章 從預測到決策
第十五章 增量性:資料科學的聖盃?
第十六章 A/B 測試
第十七章 大型語言模型與資料科學實務
立即查看
我的第一本韓語學習書:全亞洲巨星都是這樣學韓文 (附40音發音與口形影片+Youtor App內含VRP虛擬點讀筆)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專為沒有時間但渴望學好韓文的人們所設計的
韓語自學學習書!
零基礎適用!短時間就能學會!
用最有趣的內容,進行最輕鬆的學習,
一次學好40音、單字、會話、文法、句型!
由一群對韓語教學充滿熱忱的老師們編寫,
累積教過上萬名的學生認證,
學生群中不乏華語圈知名藝人、網紅,
是巨星們進軍全球市場的幕後推手!
連沒空專心學習的亞洲巨星們,
都能一看就懂、一學就會的韓語自學書!
連沒時間學韓文的亞洲巨星都能抽空學了,
你一定也可以!
■ 想跟上韓流的亞洲巨星們都盛讚!
用韓國人的日常學習基礎韓文,連結韓語與生活情境。用有趣又貼近生活的內容,無痛學習、一次學好基礎韓文。
■ 每天通告滿檔的亞洲巨星都肯定!
由外國語研究發展中心的韓文老師群編寫,從40音開始,循序漸進學習符合韓國語文能力測驗TOPIK初級程度的內容,一次學好聽說讀寫。
■ 只能用零碎時間學習的亞洲巨星,也能輕鬆開口說韓文!
以日常會話為學習主軸,搭配韓籍老師親錄音檔,邊聽邊跟著開口說,就算初學者也能馬上開口說韓文。
《我的第一本韓語學習書:全亞洲巨星都是這樣學韓文》
完全顛覆韓語學習的迷思!,
有趣內容、輕鬆學習,學習成果立即見效!
★最有效的方法★
透過看圖說、聽情境會話的方式,搭配40音筆順寫字練習、文法說明和單字,聽說讀寫四管齊下,韓文輕鬆學起來。
★最日常的主題★
全書分成14個最貼近日常的主題,再細分成不同的情境,保證有趣又實用。會話還有搭配豐富的插圖,讓你捨不到把書闔上。
★最系統的學習★
專為初學者設計,從40音、基礎文法、會話,進階學到中高級學習者才會的文法或句型。循序漸進地學習,才能打下最穩固的基礎。
★最標準的發音★
由專業韓籍老師親自錄製40音發音以及會話音檔,更拍攝40音發音口形影片,讓你能邊看、邊聽、邊唸,輕鬆說出一口溜韓語。只要手機下載Youtor App,馬上就能聽!
★最道地的會話★
透過韓國人的日常,學最貼近生活的韓語會話,再跟著音檔切換角色練習,讓你說出口的不再是艱澀的樣板韓語,而是生動的道地會話。
【使用說明】
《我的第一本韓語學習書:全亞洲巨星都是這樣學韓文》分成暖身篇和主題篇。
★ 暖身篇:主要學習韓語40音、發音規則和基礎文法
l 學習40音及其發音規則。
l 學習字母寫法及基礎單字。
l 學習韓文句子成分和結構。
★ 主題篇:用14大主題學會話、文法、句型及單字。
l 學習韓國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單字及會話。
l 學習用動詞及其形態變化,表達更具體的動作或狀態。
l 學習用形容詞及其形態變化表達人事物的模樣、狀態,及感情的表達方法。
《我的第一本韓語學習書:全亞洲巨星都是這樣學韓文》共有5大學習重點。
Point 1 學會書寫與口說──文字和發音
詳細說明40音的書寫順序和書寫方法,輕鬆記住韓語40音。在主題篇的學習內容中,會話底下皆標記有羅馬拼音,輔助學習發音。
Point 2 從生活中學習──日語會話
透過有趣的情境,在愉悅無壓力的氣氛下學會基礎韓語會話。而在會話中所出現的慣用語和單字等,也會做簡單的介紹及說明。
Point 3 系統化的學習──文法說明
會話中出現的文法或句型,另外拉出來完整說明,讓學習者更能了解文法的應用。另外,文法說明後還會舉出數個易於運用的例句,讓學習者能更快速吸收。
Point 4 立即應用的詞彙──單字整理
每個情境都會補充20~30個相關的單字,只要將單字套用到會話之中,就能變換出更多元化的用法,舉一反三學習才能讓語感提升。
Point 5 隨時聽隨時學習──口說音檔
韓籍老師親自錄製40音發音、會話的內容,可運用「Youtor App(內含虛擬點讀筆)」調整語速與循環播放的功能,就能跟著老師複誦練習。
★使用Youtor App,掃描頁碼旁QR Code就能下載及聆聽音檔。
★本書未提供CD,也未提供燒錄光碟服務。
[VRP虛擬點讀筆介紹]
1. 在哪裡下載「VRP虛擬點讀筆」?
(1)讀者可以掃描書中的QR Code連結,或是於App商城搜尋「Youtor」下載即可。
2. 為什麼會有「VRP虛擬點讀筆」?
(1)以往讀者購買語言學習工具書時,為了要聽隨書附贈的音檔,總是要拿出已經很少在用的CD播放器或利用電腦,又或是轉存到手機來使用,耗時又不方便。
(2)坊間當然也有推出「點讀筆」來改善此種學習上的不方便,但是一支筆加一本書往往就要二、三千元,且各家點讀筆又不相容,CP值真的很低。
(3)後來雖然有了利用QR Code掃描下載檔案至手機來聽取音檔的方式,但手機不僅必須要一直處在上網的狀態,且從掃描到聽取音檔的時間往往要花個5秒以上,很令人氣結。
(4)因此,我們為了同時解決讀者以上三種困擾,特別領先全球開發了「VRP虛擬點讀筆」,並獲得專利,希望這個輔助學習的工具,能讓讀者不僅不用再額外花錢,且使用率和相容性也是史上最高。
3. 「VRP虛擬點讀筆」就是這麼方便!
(1)讀者只要透過書中的QR Code連結,就能立即下載「Youtor App」。(僅限iPhone和Android二種系統手機)
(2)下載完成後,可至App目錄中搜尋需要的音檔或直接掃描內頁QR Code,將音檔一次從雲端下載至手機使用。
(3)當音檔已完成下載後,讀者只要拿出手機並開啟「Youtor App」(內含VRP虛擬點讀筆),就能隨時掃描書中頁面的QR Code立即讀取音檔(平均1秒內)且不需要開啟上網功能。
(4)「VRP虛擬點讀筆」就像是點讀筆一樣好用,還可以調整播放速度(0.8-1.2倍速),加強聽力練習。
(5)「VRP虛擬點讀筆」比點讀筆更好用,具有定時播放、背景播放的功能,也可以自動換頁或是手動點選想要的頁數,聆聽該頁音檔。
(6)如果讀者擔心音檔下載後太佔手機空間,也可以隨時刪除音檔,下次需要使用時再下載。購買本公司書籍的讀者等於有一個雲端的CD櫃可隨時使用。
(7)詳細使用及操作方法請見書中使用說明。
※本書未提供光碟燒錄服務。
※雖然我們努力做到完美,但也有可能因為手機的系統版本和「Youtor App」不相容導致無法安裝,在此必須和讀者說聲抱歉,若無法正常使用,請與本公司聯繫,由專人為您服務。
【目錄】
使用說明
作者序
【暖身篇】
01 韓語發音和文字 발음과 문자
字母和發音
韓語字的組成
一般變音規則
02 韓文字母練習 한글 연습
單母音
雙母音
單子音
雙子音
03 韓文基礎文法 한국어 기초 문법
韓文的句子成分
韓文的助詞和語尾
韓文的句子結構
韓文的終結語尾
【主題篇】
01 飲食 음식
買菜
自炊
訂餐
餐廳吃飯
外帶
02 服裝 옷
購買衣服
購買鞋子
購買化妝品
衣服送乾洗
修改衣服
03 居住 거주
找房子
租房子
家事分配
找水管工
找電工
04 交通 교통
問路
搭乘公車
搭乘地鐵
搭乘計程車
搭乘飛機
05 生活 생활
談論電子產品
去美容院
郵局寄包裹
銀行辦存摺
理髮店剪頭髮
06 學習 공부
寫作業
上課報告
考試成績
去圖書館
在圖書館閱讀
07 工作 일
求職
面試
上班
請假
辭職
08 運動 운동
討論喜歡的運動
去健身房
討論比賽
擅長的運動
運動計畫
09 娛樂 오락
看電視
看電影
唱KTV
酒館喝酒
咖啡廳聊是非
10 旅行 여행
討論旅行
預訂飯店
入住飯店
客房服務
入境手續
11 健康 건강
身體不適
醫院看病
藥局買藥
減肥
保持健康
12 社交 사교
寒暄問候
拜訪朋友
祝賀生日
參加婚禮
探病
13 通訊 통신
接打電話
收發郵件
收發傳真
14 購物 쇼핑
買禮物
討價還價
更換商品
立即查看
創意與創新:方法對了人人都可以是設計師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中文書】
書名:創意與創新:方法對了人人都可以是設計師
作者: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出版社:東華書局
出版日期:2016/09/02
ISBN:9789574838714
內容簡介
創意的初衷
創意的初衷,來自於有感覺的生活體驗,透過對於熱愛生活的熱情與初衷,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問題時,學習開始會擇善固執的去想 創意方式來解決,最後克服所有的困境,而我們辛苦所產生的創意,初衷就是要讓我們的生活能更加美好而已。所以透過書中從第一單元到最後一單元的創意操作步 驟,只為了一個最單純的初衷-美好的生活。所以,創意發想絕對不是一個工作,而應該是要在享受生活的狀態下,輕鬆且愉悅地讓創意自然而然產出,所以此書雖 然談的是創意產出的操作流程,但其實也可以說是重新檢視我們生活中的不滿足在哪,讓我們的生活可以因為創意,而讓生活變的更便利、更快樂,而好的創意,是 沒有一定的答案的,而真正的答案,是來自於生活中的細心體會及細新的觀察。所以,希望能透過本書精心規劃的創意發想流程,讓大家能能輕鬆地透過書中活潑的 圖文敘述,有效地發掘出生活中的潛藏問題,並以人為本去發想創意。
本書特色
1.觀察
學習如何觀察生活中的潛在問題
2.發掘
透過思考法來發掘出問題的解決方式
3.表達
透過繪圖練習,來清楚陳述創意的操作
4.獨創
透過麥克筆技法教學,將所發掘的問題變成創意設計
5.整合
練習歸納出創意的使用方式、材質色彩、差異性及成本控管
目錄
司長序
校長序
前言 創意的年代,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設計師
創意發想漏斗
1. 日常生活的觀察與創意發掘
2. 何謂創意與創新及創意思考法簡介
3. 題目選定及腦力激盪法之運用
4. 創意的市場調查及資料蒐集
5. 創意構想提出
6. 創意設計案例分析:議題、提案、功能
7. 創意繪圖的表達方式
8. 設計流程方法介紹
9. 構想評估探討——針對可行性
10. 構想評估探討——針對成本控管
11. 構想評估探討——針對美學、品質
後記 創意的初衷
立即查看
服務業管理: 服務科學、設計與創新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系統性的章節結構和明確的學習重點,讓學習者能明確地知道每章的學習目標和所要掌握的知識結構。
每章由「服務新頭腦」單元來引導學習,透過生活中的實例刺激學習者對服務與日常生活的聯繫,激發學習者的興趣和學習動機。
內容以條列式撰寫並搭配圖表解說,文字簡明、清晰,方便學習者理解和把握要點。
各章章節中穿插「服務聲量計」單元來輔助學習,引導學習者透過現實生活的實例來理解服務行銷和管理,並瞭解其實際應用。
每章章末皆有習題設計,透過多種題型來強化學習者的學習效果。
【目錄】
第1篇 瞭解服務
Chapter 1 服務的定義與內涵
Chapter 2 何謂服務與價值
Chapter 3 服務經濟關鍵與策略
第2篇 顧客服務與關係管理
Chapter 4 服務核心與團隊
Chapter 5 顧客關係管理
Chapter 6 服務流程與溝通
Chapter 7 服務失誤與等待管理
第3篇 服務行銷管理
Chapter 8 服務行銷策略與傳遞
Chapter 9 服務定價與收益
Chapter 10 服務推廣與顧客教育
第4篇 服務科學與創新
Chapter 11 服務科學與哲學
Chapter 12 服務設計、創新與共創
立即查看
阿茲海默症其實離你不遠:創新科技讓你提前預防失智症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AMA先進微控制器應用認證中高級學科研讀攻略<台科大(勁園)>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保險行銷:傳統與科技創新實務個案 (3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內容簡介
◎保險行銷學是架構於一般行銷原理之上,並納入保險產業特色的專業知識。
◎保險行銷是一門實務學科,著重於應用層面。本書在各章節後面皆附有保險行銷實務個案及分析,供讀者參考。
◎兩岸保險市場交流密切,相互了解有其必要性,本書在個案教材的選取上兩岸並重。
◎第三版依保險行銷領域最新趨勢修訂,並新增〈網路保險行銷〉、〈保險行銷的風險與管理〉等內容。
作者將歷年保險行銷教學中所準備教材、講義與個案,做一有系統的整理撰寫。內容特色主要有三點,其一是保險行銷的本質仍以行銷原理為基礎,故本書編排上先講述章節中必須理解的行銷理論,再以此為基礎延伸至保險行銷領域。其二是保險行銷為一門實務性質學科,著重於應用層面,故本書在相關章節後面加入保險行銷實務個案,並附簡短的個案分析以供讀者參考。其三是兩岸保險市場交流密切,保險專業就業市場不再侷限於台灣,對於中國大陸保險市場的理解已不可輕忽。所以本書在個案教材的選取上兩岸並重,中國大陸的個案亦盡量沿用中國大陸保險市場用語。
【目錄】
三版序
二版序
初版序
Chapter 1 保險行銷概論
第一節 保險行銷定義
第二節 保險行銷程序
第三節 保險行銷特色
課後個案研討
Chapter 2 保險行銷管理
第一節 保險行銷管理
第二節 保險行銷管理程序
課後個案研討
Chapter 3 保險行銷市場
第一節 保險行銷市場結構
第二節 保險行銷市場總體環境
第三節 保險行銷市場個體環境
第四節 保險行銷環境的特點與分析
課後個案研討
Chapter 4 保險市場需求與保險購買者行為
第一節 保險客戶的特點
第二節 保險市場需求類型
第三節 保險市場需求衡量
第四節 保險消費市場之組成
第五節 保險消費者購買決策
第六節 影響保險消費者購買行為之因素
課後個案研討
Chapter 5 保險目標市場行銷
第一節 保險目標市場行銷的意義
第二節 保險市場區隔
第三節 保險目標市場選擇
第四節 保險行銷定位
第五節 保險市場定位選擇
課後個案研討
Chapter 6 保險產品策略
第一節 保險產品的定義及內涵
第二節 保險產品組合
第三節 保險服務品質
第四節 保險產品開發過程
第五節 保險產品生命週期
課後個案研討
Chapter 7 保險促銷策略
第一節 保險促銷之意涵及目標
第二節 保險廣告
第三節 保險公關
第四節 保險銷售促進
第五節 保險人員銷售
第六節 保險整合行銷
課後個案研討
Chapter 8 保險訂價策略
第一節 保險業特徵對保險訂價之影響
第二節 保險訂價及其限制
第三節 保險訂價之微調
課後個案研討
Chapter 9 保險通路策略
第一節 保險行銷通路之意義
第二節 保險行銷通路的特點
第三節 保險行銷通路階層
第四節 保險行銷通路結構
第五節 銀行保險通路
第六節 保險行銷通路類別與擴展
課後個案研討
Chapter 10 網路保險行銷
第一節 網路保險行銷概念
第二節 網路保險行銷的功能與網站建設
第三節 網路保險行銷的策略與分析
課後個案研討
Chapter 11 保險行銷的風險與管理
第一節 保險行銷風險概述
第二節 保險行銷風險分類
第三節 保險行銷風險管理
課後個案研討
Chapter 12 保險服務人員與保戶關係
第一節 人員銷售與銷售概念
第二節 保險服務品質之衡量準則
第三節 保險業務員服務品質之衡量準則
第四節 保險客戶關係發展
第五節 保險客戶關係之鞏固
課後個案研討
Chapter 13 保險服務遞送
第一節 發展與選擇保險準客戶
第二節 保險銷售服務遞送策略
第三節 顧問式的保險銷售服務遞送
課後個案研討
Chapter 14 保險科技行銷
第一節 科技環境變遷與消費行為
第二節 科技環境變遷與保險行銷
課後個案研討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