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科技設計:基因組學、機器人學與物聯網的UX設計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內容簡介
如果你正在找尋如何設計未來的洞見,未來就在這裡
-Dan Saffer, 《微互動 Microinteractions》一書作者
這本書對任何參與產品創新設計、創業家或研究未來技術應用的人都是必讀好書。主題內容涵蓋多種未來創新領域"
-Carla Diana, 創新技術專家與作者
數位與行動革命只是下一波技術創新的前奏,後續發展中的機械蠕蟲、皮膚崁入電腦與生化列印器官才是重點。在這本合輯中,設計家、工程師與研究人員共同討論他們對顛覆性科技的體驗設計方法。
設計不只是運用科技的基礎架構,必須以經濟生態圈與意外創造等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待。如果你是有創意、勇於挑戰複雜性的UX設計家或工程師,這本書將會帶給你啟示。
本書作者包含:
Stephen Anderson
Martin Charlier
Lisa deBettencourt
Jeff Faneuff
Andy Goodman
Camille Goudeseune
Bill Hartman
Erin Rae Hoffer
Steven Keating Brook Kennedy
Dirk Knemeyer
Barry Kudrowitz
Gershom Kutliroff
Michal Levin
Matt Nish-Lapidus
Marco Righetto
Juhan Sonin
Scott Stropkay
Scott Sullivan
Hunter Whitney
Yaron Yanai
產品目錄
第一章:創新科技設計
第二章:智慧材料:設計材料行為
第三章:控制手勢互動
第四章:時尚功能:可穿戴設計
第五章:以物品學習與思考
第六章:協作機器人的設計
第七章:設計新維度:神經科學與宇宙學的演進視覺化方法
第八章:可嵌入:可穿戴科技的下一個演化
第九章:互動物件原型設計
第十章:創新科技與玩具設計
第十一章:樂器設計
第十二章:為生命設計
第十三章:架構即介面:呼求互連環境的混合設計方法
第十四章:網路世界的設計:二十一世紀的實作
第十五章:設計規範的新責任:新科技的重要平衡物?
第十六章:設計人機關係
第十七章:設計幻想與合成生物學碰撞時的體驗及服務
第十八章:超越 3D 列印:增材製造的新維度
第十九章:成為專家的專家
第二十章:改變中的設計角色
立即查看
法律思維與案例研習—請求權基礎理論體系(2024年8月)2版7刷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立即查看
債法原理:基本理論債之發生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民法總則(王)
ISBN13:9787770284281
出版社:王澤鑑
作者:王澤鑑
裝訂/頁數:平裝/692頁
規格:21cm*15cm*2.8cm (高/寬/厚)
版次:修訂新版
出版日:2020/09/30
侵權行為法(增補版)
系列名:民法叢書
ISBN13:9787770284304
出版社:王澤鑑
作者:王澤鑑
裝訂/頁數:平裝/816頁
規格:21cm*15cm*3.5cm (高/寬/厚)
版次:增補版
出版日:2021/11/01
中國圖書分類:民法總則
債法原理:基本理論債之發生(增訂4版)
ISBN13:9787770284298
出版社:王澤鑑
作者:王澤鑑
裝訂/頁數:平裝/509頁
規格:21cm*15cm*2.7cm (高/寬/厚)
版次:增訂4版
出版日:2021/03/01
中國圖書分類:債及債權
法律思維與案例研習-請求權基礎理論體系
ISBN13:9787770284274
出版社:王澤鑑
作者:王澤鑑
裝訂/頁數:平裝/614頁
規格:21cm*15cm*3cm (高/寬/厚)
版次:二版
出版日:2020/02/01
中國圖書分類:物權
損害賠償
ISBN13:9787770284250
出版社:王澤鑑
作者:王澤鑑
裝訂/頁數:平裝/492頁
版次:3
出版日:2018/08/01
中國圖書分類:民法總則
不當得利
ISBN13:9787770284151
出版社:王澤鑑
作者:王澤鑑
裝訂/頁數:平裝/490頁
版次:增訂新版
出版日:2015/01/01
中國圖書分類:債及債權
民法物權
ISBN13:9787770284328
出版社:王澤鑑
作者:王澤鑑
裝訂/頁數:平裝/895頁
規格:21.5cm*15cm*3.8cm (高/寬/厚)
版次:四
出版日:2023/02/01
中文圖書分類:物權
民法概要(王)
ISBN13:9787770284144
出版社:王澤鑑
作者:王澤鑑
裝訂/頁數:平裝/775頁
版次:4
出版日:2013/08/01
中國圖書分類:民法
人格權法
ISBN13:9787770284205
出版社:王澤鑑
作者:王澤鑑
裝訂/頁數:平裝/576頁
規格:21cm (高)
出版日:2012/01/01
中國圖書分類:法學叢書
立即查看
資訊管理(Laudon 14/e) (1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資訊管理(第十四版)(Laudon 14/e)
+作者:董和昇譯(Laudon 14/e)
+年份:2022 年14 版
+ISBN:9786269602148
+書號:CS0447
+規格:16開/平裝/雙色
+頁數:456
+出版商:培生
1.透過各章之開章案例,引出所欲探索的主題。並從企業挑戰、企業解決方案、資訊系統、管理、科技,以及組織等六大元素,以兼具微觀與巨觀的角度,透過架構分析圖,點出貫穿整章的重點。
2.整合組織、科技,以及管理的觀點,描繪互動式案例,剖析資訊管理領域在實務上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並說明真實世界的解決方案。
3.介紹最新的資訊科技發展趨勢與組織應用的實例,包括: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電腦視覺系統、機器人學、深度學習、監督式學習、非監督式學習、邊緣運算、5G網路、一般資料保護規範(GDPR)、區塊鏈、資料湖泊,以及金融科技。
4.完整討論資訊管理的本質、架構與系統應用機制。透過組織、管理與連網企業、資訊科技基礎建設、數位時代的關鍵系統應用,以及建立與維護系統等四大單元,描繪資訊系統在企業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與相關的理論基礎。
5.各章章末之MIS專案實務演練,結合真實世界的公司治理問題,讓學生思考如何運用資訊科技來協助公司解決問題、強化營運效率,並創造組織的競爭優勢。
目錄
PART ONE 組織、管理與連網企業
第 1 章 現今全球企業的資訊系統
第 2 章 全球電子化企業與協同合作
第 3 章 資訊系統、組織與策略
第 4 章 資訊系統的道德與社會議題
PART TWO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
第 5 章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與新興科技
第 6 章 企業智慧的基礎:資料庫與資訊管理
第 7 章 電傳通訊、網際網路以及無線科技
第 8 章 資訊系統安全
PART THREE 數位時代的關鍵系統應用
第 9 章 達成營運卓越與貼近顧客:企業系統應用
第10章 電子商務:數位市場與數位商品
第11章 知識管理與人工智慧
第12章 強化決策制定
PART FOUR 建立與維護系統
第13章 建立資訊系統
第14章 管理專案與全球系統
立即查看
本書簡介
「國民法官」正式上路、開始實施,確認民眾可以票選總統、縣市首長、立委民代之外,進一步參與司法審判、決定是非善惡,完成民主國家以民為本、國民主權「人民頭家」的最後一哩路。刑事程序司法審判不再是法律人的獨舞戲台,而是人民代表詮釋公平正義的開放空間。國民法官主要參考日本「裁判員」制度,但人民參審的實現並非順風順水、一步到位。因此,本書比較分析日本裁判員的政策論理,參考評析該國經典案例的實務運用,以及回顧我國繼受學習過程的曲曲折折,期盼讀者藉由本書鑑往知來、掌握國民法官制度精要。
圖書目錄
國民法官 司法「頭家」
第一篇 國民法官的政策論理
第一章 卷證不併送 程序第二軌
壹、序 言/3
貳、問題所在/3
參、問題解析/4
一、偵審區隔 展現新貌/4
二、審前整理 檢辯主責/6
三、審理計畫 契約締結/7
肆、結 語/7
第二章 選任程序 一期一會
壹、序 言/11
貳、問題所在/11
參、問題解析/12
一、臺灣人民參審資格條件/12
二、日本人民參審「一期一會」/13
三、人民參審「三安政策」/14
肆、結 語/15
第三章 審前程序 君子之約
壹、序 言/18
貳、問題所在/19
參、問題解析/19
一、法官不能「公親變事主」/19
二、專家對話「君子之約」/21
肆、結 語/23
第四章 審判程序 起承轉合
壹、序 言/26
貳、問題所在/26
參、問題解析/27
一、國民法官法與現行程序之區別/27
二、國民法官的程序特色/28
肆、結 語/29
第五章 證據調查 三天審結
壹、序 言/33
貳、問題所在/34
參、問題解析/34
一、人民參審證據調查之不同/34
二、人民參審證據調查之特色/35
肆、結 語/37
第六章 判決評議 對話溝通
壹、序 言/40
貳、問題所在/40
參、問題解析/41
一、陪審參審 截長補短/41
二、判決評議「要對話」、「多溝通」/42
三、刑罰裁量「納民意」、「要公平」/44
肆、結 語/46
第二篇 國民法官的借鏡案例
第一章 告什麼 審什麼
壹、前 言/51
貳、案例事實/52
參、判決要旨/53
肆、判決評析/54
一、審判對象藉由訴因確認/55
二、事實變動牽引訴因變更/55
三、訴因變動取決基礎事實/56
伍、結 語/57
第二章 無罪推定 罪疑惟輕
壹、序 言/59
貳、案例事實/60
參、判決要旨/60
肆、判決評析/62
伍、結 語/64
第三章 事實認定 就事論事
壹、前 言/66
貳、案例事實/67
參、判決要旨/68
一、前科證據≒顯著特徵+高類似性/68
二、惡劣性格≠再犯證據/68
肆、判決評析/69
一、前科證據VS自然關聯性/69
二、前科證據≒人生插曲/71
伍、結 語/71
第四章 量刑評議 應具儀式感
壹、前 言/73
貳、案例事實/74
參、判決要旨/74
一、人民參審的法律感情/75
二、職業法官的量刑行情/75
肆、判決評析/76
一、尊重「死刑行情」確保公平/77
二、評議前應先討論「行情標準」/77
三、本案犯罪「無計畫性」/78
四、死刑量刑與「前科考量」/78
伍、結 語/79
第五章 人民參審 上訴救濟
壹、前 言/81
貳、案例事實/82
參、判決要旨/84
肆、判決法理/86
伍、結 語/90
第六章 人民參審與犯罪被害人
壹、前 言/92
貳、案例事實/92
參、判決要旨/93
肆、判決評析/94
一、訴訟參與被害人「權利」/94
二、檢察官與被害人「兩人三腳」/95
三、「損害賠償命令」~民刑糾紛一次解決/97
伍、結 論/97
第三篇 國民法官的前世今生
第一章 人民參審 時勢所趨
壹、司改潮流/103
貳、民眾為本/103
參、日本策略/104
肆、簡易、迅速、透明/106
伍、結 語/108
第二章 人民參審 司法轉機
壹、觀審政策辯證/110
貳、人民參審權利/111
參、人民攜手法官/112
肆、人民分擔責任/113
伍、結 語/113
第三章 人民參審 審議式民主
壹、國民主權/115
貳、司法民主/116
參、審議式民主/116
肆、觀審制度之辯證/118
伍、結 語/119
第四章 人民參審 刑訴配套
壹、人民參審 活化法庭/120
貳、人民參審 節奏分明/121
參、人民參審 起承轉合/121
肆、結 語/122
一、公平競爭─廢止「卷證併送制度」/123
二、開誠佈公─創設「證據開示制度」/123
三、自我負責─改變「證據調查方法」/123
第五章 人民參審 程序特色
壹、落實國民主權/125
貳、貫徹言詞審理/126
一、專家對話 君子之約/126
二、目視耳聞 即知其義/127
參、結 語/128
第六章 人民參審 正當程序
壹、憲法論據/130
貳、基本人權之共生/131
參、公平審判之調和/133
肆、獨立審判之維護/134
伍、人民負擔之控管/134
陸、選擇權之妥當性/135
柒、結 語/136
第四篇 國民法官與裁判員的交錯
第一章 裁判員制度運用的回顧與展望
壹、前 言/141
貳、裁判員制度的建置沿革/142
一、「司法改革審議會」基本構想之決策/142
二、司改推動本部「裁判員制度暨刑事檢討會」之制度規劃/144
參、裁判員之建置以及刑事司法改革/145
一、「精緻司法」實務運作及其反省/145
二、審判充實、迅速化對策及其與裁判員之互為體用/146
三、裁判員制度的贊同、定型以及司法改革進展/147
肆、就刑事程序的裨益及其制約/153
一、判例的發展/153
二、整體刑事程序下的調整約制/153
伍、結 語/155
第二章 裁判員制度現況及其課題
壹、問題所在/158
貳、開審陳述機能的變化/158
一、「聯想式開審陳述」/158
二、開審陳述應有的機能/161
參、審判程序之舉證及其課題/163
一、審判程序人證運用現況/163
二、被告人質問先行型審理/164
三、證人詰問/166
四、二次證據之使用/169
肆、結 語/171
第三章 日本人民參審現況與量刑思維
壹、前 言/173
貳、裁判員經驗感受/173
參、裁判員人選組成/180
肆、裁判員審理現況/186
伍、裁判員審理量刑趨勢/188
陸、量刑論理的沿革變動/193
柒、最高法院判例的意涵/196
捌、量刑範圍內之量刑判斷模式/199
玖、結 語/202
第四章 日本刑訴二審沿革與裁判員制度
壹、刑訴二審的意義/205
貳、法國、德國之上訴制度沿革/205
參、日本二審法制簡史/207
肆、現行刑事訴訟法與事後審論/208
伍、裁判員審判與上訴二審/211
一、立法過程中之討論/211
二、日本實務運用現況說明/213
三、實務運用現況分析/217
陸、結 語/222
第五章 日本裁判員制度上訴現況及其對臺灣的啟示
壹、裁判員制度建置後二審實務運用/223
一、日本刑事上訴制度概要/223
二、裁判員創設過程之政策抉擇/224
三、裁判員制度及二審事後審強化之論理/224
四、事實認定審查方法之最高法院判例/225
五、裁判員施行後二審實務運用現況/229
貳、裁判員制度審實務之評價/234
參、檢視國民法官法二審條文規範/237
一、臺日人民參審二審法制比較/237
二、國民法官法二審「特別規定」之問題/238
三、「人民參與審判規範意旨」之規範意涵/238
四、事實認定審查基準之限縮/238
五、聲請新證據調查之原則禁止/239
六、原則上二審自為判決/239
肆、結 語/239
附 錄 國民法官 制度密碼
壹、卷證不併送/241
貳、審前準備程序/241
參、證據開示程序/241
肆、審前說明程序/242
伍、審判程序/242
陸、開庭程序/242
柒、開審陳述/242
捌、證據調查/243
玖、論告辯論/243
拾、判決評議/243
拾壹、國民法官資格/243
拾貳、國民法官權利/244
拾參、國民法官義務/244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是國內第一部系統評介「質的研究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的專著,對目前國際社會科學界提出的有關理論問題以及新近發展出來的操作方式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並結合有關西方學者以及作者自己的研究實例對其進行了生動的展示和說明。「質的研究方法」目前在社會科學研究領域是與「量的研究方法」相提並論、交相輝映的一種研究方法,它要求研究者深入社會現象,透過親身體驗了解研究對象的存在方式和意義解釋,在原始資料的基礎之上建立相關理論。
因其理論性與實務性的結合,本書既可以作為社會科學(及其分支學科)方法論以及方法課程的教材,也可以提供從事社會科學研究的專業人員和業餘愛好者參考使用。
【目錄】
第一部分 質的研究的理論背景
第一章 導論--什麼是「質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質的研究的歷史發展--我從哪裡來?
第三章 質的研究的分類--我處於一種什麼狀態?
第二部分 質的研究的準備階段
第四章 質的研究的設計--我可以如何做?
第五章 研究設計的組成部分--我具體打算怎麼做?
第六章 研究對象的抽樣--我想找誰進行研究?
第七章 研究者個人因素對研究的影響--我是誰?
第八章 研究關係對研究的影響--我與被研究者是什麼關係?
第九章 進入研究現場--我如何與被研究者建立關係?
第三部分 質的研究的資料搜集
第十章 訪談--我如何瞭解被研究者的所思所想?
第十一章 訪談中的提問--我想知道什麼?
第十二章 訪談中的傾聽--我聽到了什麼?
第十三章 訪談中的回應--我應該如何與對方對話?
第十四章 焦點團體訪談--我如何組織一群人一起交談?
第十五章 觀察--我如何瞭解被研究者的所作所為?
第十六章 觀察的實施--我看到了什麼?
第十七章 搜集實物--我找到了什麼?
第四部分 質的研究的資料分析
第十八章 資料的整理和初步分析--我想到了什麼?
第十九章 資料的歸類和深入分析--我可以做什麼?
第二十章 質的研究中的理論建構--我可以說什麼?
第二十一章 研究結果的成文方式--我可以如何說我的故事?
第五部分 質的研究的檢測手段
第二十二章 質的研究的質量評價--我如何知道什麼是一個「好的研究」?
第二十三章 質的研究中的效度問題--我如何知道研究結果是否「真實」?
第二十四章 質的研究中的推論問題--我如何知道研究結果是否有「代表性」?
第二十五章 質的研究中的倫理道德問題--我如何知道研究是否符合道德規範?
第六部分 質的研究的發展前景
第二十六章 質的研究的發展趨勢--我們將往哪裡走?
第二十七章 質的研究與量的研究的結合--我們有什麼新的機遇?
立即查看
【簡介】
卓越資料科學的技巧
幫助您在資料科學領域中脫穎而出!
「Daniel再次創作了一部傑作,為資料科學家和業務主管之間搭建了有助創造價值的橋樑。本書就是實現資料科學能獲得商業成功的那本關鍵手冊。」
—Adri Purkayastha
BNP Paribas全球AI技術風險主管
「全面涵蓋從經濟學到廣告,甚至是流行病學等多個領域,以及如何實際應用資料科學技術。它開端於大多數書籍結束的地方,深入探討由資料洞察驅動的實際決策過程。是每位資料科學家書架上迫切需要的重要資源。」
—Brett Holleman
自由職業資料科學家
這本實用指南提供了傳統的資料工程和資料科學教育中常被忽略的技術和最佳實務。常見的迷思是,優秀的資料科學家是這個領域中「重大主題」的專家(機器學習和程式設計);但事實上,這些工具僅能帶我們走到一定程度而已。真正能區分頂尖資料科學家與普通資料科學家的,是他們對這些重大主題理解的細微差別,以及他們對商業產生影響的能力。
整體而言,本書內容能使在該領域工作的普通資料科學家和優秀資料科學家產生區別。作者Daniel Vaughan收集、擴展並應用這些技能來創造價值,並培訓來自不同公司和行業的資料科學家。
透過這本書,您將能夠:
‧確保您的資料科學工作流程能創造價值
‧設計可操作的、及時的、相關的指標
‧提供引人入勝的敘事,以獲得利益相關者的支持
‧使用模擬來確保您的機器學習演算法是解決問題的正確工具
‧識別、修正並預防資料洩漏
‧透過估算因果效應來了解增量性
【目錄】
第一部分 資料分析技術
第一章 摘要重點!用資料科學創造價值
第二章 度量設計
第三章 增長分解:理解順風和逆風
第四章 2×2 設計
第五章 建構業務案例
第六章 提升的奧祕
第七章 敘事
第八章 資料視覺化:選擇合適的圖表來傳達訊息
第二部分 機器學習
第九章 模擬和自助法
第十章 線性迴歸:回歸到基礎
第十一章 資料洩漏
第十二章 將模型投入生產
第十三章 機器學習講的故事
第十四章 從預測到決策
第十五章 增量性:資料科學的聖盃?
第十六章 A/B 測試
第十七章 大型語言模型與資料科學實務
立即查看
我的第一本韓語學習書:全亞洲巨星都是這樣學韓文 (附40音發音與口形影片+Youtor App內含VRP虛擬點讀筆)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專為沒有時間但渴望學好韓文的人們所設計的
韓語自學學習書!
零基礎適用!短時間就能學會!
用最有趣的內容,進行最輕鬆的學習,
一次學好40音、單字、會話、文法、句型!
由一群對韓語教學充滿熱忱的老師們編寫,
累積教過上萬名的學生認證,
學生群中不乏華語圈知名藝人、網紅,
是巨星們進軍全球市場的幕後推手!
連沒空專心學習的亞洲巨星們,
都能一看就懂、一學就會的韓語自學書!
連沒時間學韓文的亞洲巨星都能抽空學了,
你一定也可以!
■ 想跟上韓流的亞洲巨星們都盛讚!
用韓國人的日常學習基礎韓文,連結韓語與生活情境。用有趣又貼近生活的內容,無痛學習、一次學好基礎韓文。
■ 每天通告滿檔的亞洲巨星都肯定!
由外國語研究發展中心的韓文老師群編寫,從40音開始,循序漸進學習符合韓國語文能力測驗TOPIK初級程度的內容,一次學好聽說讀寫。
■ 只能用零碎時間學習的亞洲巨星,也能輕鬆開口說韓文!
以日常會話為學習主軸,搭配韓籍老師親錄音檔,邊聽邊跟著開口說,就算初學者也能馬上開口說韓文。
《我的第一本韓語學習書:全亞洲巨星都是這樣學韓文》
完全顛覆韓語學習的迷思!,
有趣內容、輕鬆學習,學習成果立即見效!
★最有效的方法★
透過看圖說、聽情境會話的方式,搭配40音筆順寫字練習、文法說明和單字,聽說讀寫四管齊下,韓文輕鬆學起來。
★最日常的主題★
全書分成14個最貼近日常的主題,再細分成不同的情境,保證有趣又實用。會話還有搭配豐富的插圖,讓你捨不到把書闔上。
★最系統的學習★
專為初學者設計,從40音、基礎文法、會話,進階學到中高級學習者才會的文法或句型。循序漸進地學習,才能打下最穩固的基礎。
★最標準的發音★
由專業韓籍老師親自錄製40音發音以及會話音檔,更拍攝40音發音口形影片,讓你能邊看、邊聽、邊唸,輕鬆說出一口溜韓語。只要手機下載Youtor App,馬上就能聽!
★最道地的會話★
透過韓國人的日常,學最貼近生活的韓語會話,再跟著音檔切換角色練習,讓你說出口的不再是艱澀的樣板韓語,而是生動的道地會話。
【使用說明】
《我的第一本韓語學習書:全亞洲巨星都是這樣學韓文》分成暖身篇和主題篇。
★ 暖身篇:主要學習韓語40音、發音規則和基礎文法
l 學習40音及其發音規則。
l 學習字母寫法及基礎單字。
l 學習韓文句子成分和結構。
★ 主題篇:用14大主題學會話、文法、句型及單字。
l 學習韓國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單字及會話。
l 學習用動詞及其形態變化,表達更具體的動作或狀態。
l 學習用形容詞及其形態變化表達人事物的模樣、狀態,及感情的表達方法。
《我的第一本韓語學習書:全亞洲巨星都是這樣學韓文》共有5大學習重點。
Point 1 學會書寫與口說──文字和發音
詳細說明40音的書寫順序和書寫方法,輕鬆記住韓語40音。在主題篇的學習內容中,會話底下皆標記有羅馬拼音,輔助學習發音。
Point 2 從生活中學習──日語會話
透過有趣的情境,在愉悅無壓力的氣氛下學會基礎韓語會話。而在會話中所出現的慣用語和單字等,也會做簡單的介紹及說明。
Point 3 系統化的學習──文法說明
會話中出現的文法或句型,另外拉出來完整說明,讓學習者更能了解文法的應用。另外,文法說明後還會舉出數個易於運用的例句,讓學習者能更快速吸收。
Point 4 立即應用的詞彙──單字整理
每個情境都會補充20~30個相關的單字,只要將單字套用到會話之中,就能變換出更多元化的用法,舉一反三學習才能讓語感提升。
Point 5 隨時聽隨時學習──口說音檔
韓籍老師親自錄製40音發音、會話的內容,可運用「Youtor App(內含虛擬點讀筆)」調整語速與循環播放的功能,就能跟著老師複誦練習。
★使用Youtor App,掃描頁碼旁QR Code就能下載及聆聽音檔。
★本書未提供CD,也未提供燒錄光碟服務。
[VRP虛擬點讀筆介紹]
1. 在哪裡下載「VRP虛擬點讀筆」?
(1)讀者可以掃描書中的QR Code連結,或是於App商城搜尋「Youtor」下載即可。
2. 為什麼會有「VRP虛擬點讀筆」?
(1)以往讀者購買語言學習工具書時,為了要聽隨書附贈的音檔,總是要拿出已經很少在用的CD播放器或利用電腦,又或是轉存到手機來使用,耗時又不方便。
(2)坊間當然也有推出「點讀筆」來改善此種學習上的不方便,但是一支筆加一本書往往就要二、三千元,且各家點讀筆又不相容,CP值真的很低。
(3)後來雖然有了利用QR Code掃描下載檔案至手機來聽取音檔的方式,但手機不僅必須要一直處在上網的狀態,且從掃描到聽取音檔的時間往往要花個5秒以上,很令人氣結。
(4)因此,我們為了同時解決讀者以上三種困擾,特別領先全球開發了「VRP虛擬點讀筆」,並獲得專利,希望這個輔助學習的工具,能讓讀者不僅不用再額外花錢,且使用率和相容性也是史上最高。
3. 「VRP虛擬點讀筆」就是這麼方便!
(1)讀者只要透過書中的QR Code連結,就能立即下載「Youtor App」。(僅限iPhone和Android二種系統手機)
(2)下載完成後,可至App目錄中搜尋需要的音檔或直接掃描內頁QR Code,將音檔一次從雲端下載至手機使用。
(3)當音檔已完成下載後,讀者只要拿出手機並開啟「Youtor App」(內含VRP虛擬點讀筆),就能隨時掃描書中頁面的QR Code立即讀取音檔(平均1秒內)且不需要開啟上網功能。
(4)「VRP虛擬點讀筆」就像是點讀筆一樣好用,還可以調整播放速度(0.8-1.2倍速),加強聽力練習。
(5)「VRP虛擬點讀筆」比點讀筆更好用,具有定時播放、背景播放的功能,也可以自動換頁或是手動點選想要的頁數,聆聽該頁音檔。
(6)如果讀者擔心音檔下載後太佔手機空間,也可以隨時刪除音檔,下次需要使用時再下載。購買本公司書籍的讀者等於有一個雲端的CD櫃可隨時使用。
(7)詳細使用及操作方法請見書中使用說明。
※本書未提供光碟燒錄服務。
※雖然我們努力做到完美,但也有可能因為手機的系統版本和「Youtor App」不相容導致無法安裝,在此必須和讀者說聲抱歉,若無法正常使用,請與本公司聯繫,由專人為您服務。
【目錄】
使用說明
作者序
【暖身篇】
01 韓語發音和文字 발음과 문자
字母和發音
韓語字的組成
一般變音規則
02 韓文字母練習 한글 연습
單母音
雙母音
單子音
雙子音
03 韓文基礎文法 한국어 기초 문법
韓文的句子成分
韓文的助詞和語尾
韓文的句子結構
韓文的終結語尾
【主題篇】
01 飲食 음식
買菜
自炊
訂餐
餐廳吃飯
外帶
02 服裝 옷
購買衣服
購買鞋子
購買化妝品
衣服送乾洗
修改衣服
03 居住 거주
找房子
租房子
家事分配
找水管工
找電工
04 交通 교통
問路
搭乘公車
搭乘地鐵
搭乘計程車
搭乘飛機
05 生活 생활
談論電子產品
去美容院
郵局寄包裹
銀行辦存摺
理髮店剪頭髮
06 學習 공부
寫作業
上課報告
考試成績
去圖書館
在圖書館閱讀
07 工作 일
求職
面試
上班
請假
辭職
08 運動 운동
討論喜歡的運動
去健身房
討論比賽
擅長的運動
運動計畫
09 娛樂 오락
看電視
看電影
唱KTV
酒館喝酒
咖啡廳聊是非
10 旅行 여행
討論旅行
預訂飯店
入住飯店
客房服務
入境手續
11 健康 건강
身體不適
醫院看病
藥局買藥
減肥
保持健康
12 社交 사교
寒暄問候
拜訪朋友
祝賀生日
參加婚禮
探病
13 通訊 통신
接打電話
收發郵件
收發傳真
14 購物 쇼핑
買禮物
討價還價
更換商品
立即查看
產品經理全方位敏捷實踐:從活用 Scrum 到強化 PM 心理素質, 成為 AI 無法取代的產品負責人(iThome鐵人賽系列書)【軟精裝】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內容簡介
前進高薪科技業必備!
快速掌握「產品經理通識」和「Scrum 敏捷開發」
本書內容改編自第 14 屆 iThome 鐵人賽 Agile 組優選系列文章《我們與敏捷的距離-30 天上手產品敏捷專案管理》。全書圍繞在「產品開發敏捷化」這個關鍵核心,帶領讀者了解產品思維、敏捷開發、Scrum 方法以及培養敏捷心理素質等重要主題。本書目標是幫助有志成為優秀產品經理的你,深入學習如何擁有產品思維,實踐敏捷開發以及掌握產品規劃能力,成為 AI 無法取代的產品負責人。
目標讀者
☑ 想要轉職軟體 PM 的你
⇒ 透過本書可學習產品開發的核心通識,以及軟體業界最常使用的敏捷開發模式。
☑ 新手產品負責人與 Scrum Master
⇒ 告別低效的瀑布式開發,了解敏捷開發的優點,並嘗試導入實際運行。
☑ 身處敏捷專案中,但總覺得見樹不見林的工程師及設計師朋友們
⇒ 透過本書通盤了解敏捷思維與 Scrum 框架,成為其他夥伴心目中好合作又強大的神隊友!
☑ 想進入理想中高薪科技業的新鮮人
⇒ 本書帶你了解如何評估市場機會、依據價值進行優先排序規劃產品,以及與不同職能角色、利害關係人溝通的眉角。
本書特色
● 透過豐富實戰案例,快速掌握產品經理職涯中必學的重要知識點與核心通識。
● 從零開始學會敏捷開發與 Scrum 方法,即使沒寫過程式、不是工程師背景也能輕鬆理解。
● 面對敏捷專案的高度不確定性,從心理學的角度提出可實踐的具體方法,讓你提升心理素質、打造敏捷體質,並能夠幫助團隊培養應對模糊環境的能力。
● 活學活用,獨家一人敏捷術!分享如何將敏捷方法改造成最符合自己的型態,靈活地應用於工作與日常生活中。
● 「敏捷災難現場錦囊」專欄:提供在實務上可能會遇到的問題錦囊妙計,打開後能夠立即派上用場。
● 「敏捷實踐心得」專欄:筆者將實務經驗內化後所進行的歸納總結,供你快速吸收精華。
● 「敏捷達人分享」專欄:分享各行各業敏捷達人的視角,幫助參考多元觀點,以在實務中能更加靈活應用敏捷方法。
目錄
Part I 通識篇-PM 職能必備的商業及設計思維
Chapter 01 了解二種 PM 的差異:產品經理與專案經理
1.1 產品經理的角色與工作內容
1.2 專案經理的角色與工作內容
1.3 二種 PM 的差異與相似之處
1.4 從人格特質判斷自己適合從事哪種 PM
1.5 台灣軟體業的 PM 往往能者多勞
1.6 重點摘要
1.7 練習題
Chapter 02 市場機會評估
2.1 什麼是市場機會
2.2 市場機會三要素
2.3 如何估計市場規模
2.4 評估市場機會的步驟
2.5 重點摘要
2.6 練習題
Chapter 03 了解你的使用者-適合 PM 入門的用戶研究方法
3.1 為什麼產品經理更需要做用戶研究
3.2 產品經理如何入門使用者研究方法
3.3 訪談法簡介
3.4 觀察法簡介
3.5 易用性測試簡介
3.6 A/B 測試簡介
3.7 重點摘要
3.8 練習題
Chapter 04 如何提出有價值的解決方案
4.1 尋找可能的機會點
4.2 持續尋找有價值的解決方案
4.3 如何從用戶行為流中尋找需求及洞見
4.4 驗證解決方案
4.5 從情境中找需求,在驗證中做優化
4.6 重點摘要
4.7 練習題
Chapter 05 如何決定產品開發優先順序
5.1 產品失敗常見的原因
5.2 成功的產品須循序漸進,滿足市場適配性
5.3 最小可行產品
5.4 資源有限,依商業價值制定產品功能排序
5.5 資源投入到錯誤的需求中,容易導致產品失敗
5.6 重點摘要
5.7 練習題
Chapter 06 如何與利害關係人及不同職能角色溝通合作
6.1 了解利害關係人
6.2 建立有效的溝通管道
6.3 適應不同職能角色的合作風格
6.4 解決衝突和解決問題的技巧
6.5 重點摘要
6.6 練習題
Chapter 07 軟體專案管理的傳統方法-瀑布式開發
7.1 瀑布式開發法流程
7.2 瀑布式開發法的歷史
7.3 瀑布式開發
7.4 瀑布式開發法的優點及適用場景
7.5 瀑布式開發法缺點
7.6 重點摘要
7.7 練習題
Chapter 08 曙光乍現-更具彈性的敏捷開發
8.1 傳統瀑布式開發的軟肋
8.2 Agile 敏捷宣言
8.3 敏捷開發價值觀
8.4 敏捷開發 12 原則
8.5 不同的二種開發思維
8.6 重點摘要
8.7 練習題
Part II 基礎篇-初探 Scrum
Chapter 09 實踐敏捷的具體開發框架-Scrum 簡介
9.1 Scrum 的由來
9.2 Scrum 與敏捷(Agile)的關係
9.3 其他常見的敏捷框架
9.4 Scrum 的優秀之處
9.5 Scrum 流程簡介
9.6 Scrum 的組成元素
9.7 重點摘要
9.8 練習題
Chapter 10 自組織團隊與利益關係人管理
10.1 Scrum 的三種角色
10.2 自組織的開發團隊
10.3 團隊人數建議
10.4 須特別關注的角色-利害關係人
10.5 重點摘要
10.6 練習題
Chapter 11 初探 Scrum 流程與衝刺週期
11.1 固定的衝刺週期
11.2 衝刺週期的長度
11.3 以時間軸了解 Scrum 的四大活動及三種產出物
11.4 Scrum Master 是帶領團隊前進的關鍵角色
11.5 重點摘要
11.6 練習題
Chapter 12 Scrum 產出物-產品待辦清單、衝刺清單與產品增量
12.1 產品待辦清單
12.2 有效表達待辦清單的方式-使用者故事
12.3 好的使用者故事原則
12.4 經過價值排序的待辦清單
12.5 衝刺待辦清單
12.6 產品增量
12.7 重點摘要
12.8 練習題
Chapter 13 Scrum 活動-衝刺規劃會議與點數估算
13.1 衝刺規劃會議
13.2 點數估算
13.3 一個衝刺適合安排的點數
13.4 估算的用途
13.5 估算點數三種常見型式
13.6 衝刺規劃產出物-衝刺清單
13.7 重點摘要
13.8 練習題
Chapter 14 Scrum 活動-每日站立會議
14.1 每天確認是否有朝著目標前行
14.2 進行站立會議的原則
14.3 每日站立會議的內容結構與流程
14.4 避免流於形式
14.5 重點摘要
14.6 練習題
Chapter 15 Scrum 活動-衝刺檢視會議
15.1 衝刺檢視會議目的
15.2 檢視會議的流程與步驟
15.3 讓衝刺檢視會議更成功的關鍵
15.4 效益與挑戰
15.5 重點摘要
15.6 練習題
Chapter 16 Scrum 活動-衝刺自省回顧會議
16.1 回顧過去並且建設性地積極自省
16.2 自省回顧與傳統專案管理結案檢討的差別
16.3 短週期、固定且多次的自省回顧好處
16.4 衝刺自省回顧的基本方法
16.5 如何避免自省回顧淪為批鬥大會
16.6 重點摘要
16.7 練習題
Part III 進階篇-深入理解 Scrum
Chapter 17 敏捷故事估點方法與工具-規劃撲克
17.1 規劃撲克介紹
17.2 費氏數列適合用作故事點的估算級距
17.3 規劃撲克的團體估算流程
17.4 導入規劃撲克估點的優點
17.5 重點摘要
17.6 練習題
Chapter 18 掌握團隊速率,看懂燃盡圖與燃起圖
18.1 團隊速率與衝剌燃盡圖
18.2 追蹤團隊的進展和目標達成情況
18.3 燃起圖
18.4 燃盡圖的常見現象
18.5 使用燃盡圖的例子
18.6 重點摘要
18.7 練習題
Chapter 19 把模糊的概念變的更具體-產品待辦清單精煉會議
19.1 產品待辦清單精煉會議目的
19.2 如何進行精煉
19.3 時程和頻率
19.4 典型的產品精煉會議議程
19.5 實際案例
19.6 重點摘要
19.7 練習題
Chapter 20 完成的定義與半成品的危害
20.1 定義什麼是「完成的定義」
20.2 你的完成不一定是我的完成
20.3 如何制定出各方都滿意的完成定義基準
20.4 常見的完成定義項目要求
20.5 團隊及關係人對完成的定義須有共識
20.6 重點摘要
20.7 練習題
Chapter 21 資訊同步利器-一目瞭然的 Scrum 工作看板
21.1 視覺化 Scrum 工作看板
21.2 如何打造 Scrum 工作看板
21.3 讓 Scrum 工作看板清楚易懂
21.4 數位形式的軟體 Scrum 看板
21.5 該選擇實體還是數位形式
21.6 重點摘要
21.7 練習題
Part IV 心理素質篇-為自己與團隊打造敏捷好體質
Chapter 22 霧卡時代,如何強化心理素質
22.1 霧卡時代的特點
22.2 過去曾經有效的方法為何失靈了
22.3 如何強化心理素質,穿越霧卡
22.4 專注在當下最必要之事
22.5 重點摘要
22.6 練習題
Chapter 23 應對敏捷挑戰,培養成長型思維
23.1 心智模式
23.2 支撐敏捷背後的心智模式
23.3 防禦型思維與成長型思維
23.4 脆弱的高自尊,是敏捷人的大敵
23.5 你喜歡被稱讚「努力」還是「聰明」
23.6 轉型敏捷人,就從培養成長型思維習慣開始
23.7 重點摘要
23.8 練習題
Chapter 24 當團隊陷入指責泥沼,溝通如何解套
24.1 互相指責,都是別人的錯
24.2 對錯思維塑造對立關系
24.3 承擔自己能承擔的責任
24.4 討論事情時如何對事不對人
24.5 重點摘要
24.6 練習題
Part V 活學活用篇-工作與生活,靈活用敏捷
Chapter 25 無懼老闆的心七十二變-敏捷極簡工作法
25.1 現代人為什麼事情總是做不完
25.2 建立「最小可行交付」意識
25.3 別瞎忙,得到反饋後再優化
25.4 別妄想多工,同時間做多件事只會效率更低落
25.5 重點摘要
25.6 練習題
Chapter 26 忙而不庸-製造敏捷勝利小循環
26.1 忙不好嗎-內卷化忙碌
26.2 忙好嗎-自我實現式忙碌
26.3 製造敏捷勝利小循環,進化到「自我實現式」忙碌
26.4 重點摘要
26.5 練習題
Chapter 27 生活工作不失衡-善用時間盒平衡人生各面向
27.1 為五斗米折斷腰-失衡的人生
27.2 借鑑敏捷開發平衡各項活動的方式
27.3 衡量人生五大面向時間盒
27.4 奪回人生掌控感-時間盒法
27.5 時間盒不夠用怎麼辦
27.6 重點摘要
27.7 練習題
Appendix A 結語-敏捷教會我的事
A.1 PM 職能教會我的事
A.2 敏捷教會我的事
A.3 產品團隊教會我的事
A.4 iThome 鐵人賽教會我的事
A.5 特別感謝
立即查看
SCRUM BOOT CAMP|23場工作現場的敏捷實戰演練 SCRUM BOOT CAMP THE BOOK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內容簡介
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幫助您了解Scrum實際運作的樣貌
Scrum是一種敏捷的軟體開發方式,已廣為大家接受。它總結了一些要點,包括該如何充分利用開發現場的人員能力,並將重點放在大家如何合作,所以非常簡單且容易導入。
實境模擬秀,幫助您了解如何應對與排除問題
本書除了說明Scrum的整體樣貌之外,更模擬工作現場的實際情境,以擬真的案例解說如何進行Scrum,以及如何應對及處理進行過程中所發生的種種問題。
以生動的方式詮釋「Scrum指南」
本書以「Scrum指南」為基礎,生動了詮釋Scrum的理論與價值觀。除了解釋基本規則之外,更詳細解說為什麼要遵守這些規則,能夠幫助您對Scrum有更加具體的體會與理解。
好評推薦
「書中針對許多敏捷相關的常見疑問,提出了解答。從前因到後果,都有著相當完整的說明。對於初次踏入敏捷的新手們,不失為一個不錯的指引。」-- 董大偉,微軟技術社群區域總監
「對於新手來說,本書生動的故事和插畫,可以讓你快速入門。至於Scrum 的熟手,書中各式各樣的狀況題,可讓你借鏡別的人作法,使你的解法更完善。你還在等什麼,快點來帶一本走。」 -- 敏捷三叔公 柯仁傑,台灣敏捷社群創始人
目錄
基礎篇|什麼是Scrum?
什麼是敏捷開發?
什麼是Scrum?
對功能和要求進行排序
誰是產品的負責人?
開發能用的產品
切成期間並重複
頻繁地計劃
完成每個Sprint
每天確認狀況
檢查成品
應該可以做得更好
幕後功臣
總結
實踐篇|如何才能順利進行?
Scene No.00 開發產品概要及人物介紹
Scene No.01 將角色套用在工作現場
Scene No.02 了解目標所在
Scene No.03 建立產品待辦清單
Scene No.04 進行估算
Scene No.05 讓估算更可靠
Scene No.06 制定未來計劃
Scene No.07 制定詳細計劃
Scene No.08 迅速處理風險
Scene No.09 充分掌握狀況
Scene No.10 弄清楚完成了什麼
Scene No.11 讓預測未來更容易
Scene No.12 釐清下一步要做什麼
Scene No.13 敦促大家自律
Scene No.14 提高速率
Scene No.15 讓問題更容易發現
Scene No.16 事先釐清意圖
Scene No.17 支援Scrum團隊
Scene No.18 持續改善狀態
Scene No.19 始終清楚了解未來的情況
Scene No.20 消除重工
Scene No.21 逐漸接近目標
Scene No.22 應對各種情況
Scene No.23 做出更可靠的判斷
立即查看
Agile 學習手冊:Scrum、XP、精實和看板方法 <O’REILLY>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多團隊高效協作密技:大規模敏捷開發方法Large Scale Scrum簡單學(iThome鐵人賽系列書)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喪屍Scrum生存指南:邁向真敏捷的復原之路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擺脫「喪屍 Scrum」,並從 Scrum 獲得真正的價值!
數以百萬計的專業人士都在使用 Scrum ──── 世界第一的敏捷軟體開發方法。即使如此,根據估計,約有超過 70% 的 Scrum 導入未能達到預期效果。許多 Scrum 團隊發現他們自己正在採用「喪屍 Scrum」流程,即使看起來像 Scrum,卻是如此緩慢、死氣沉沉且毫無樂趣,Scrum 並沒有在他們團隊中發揮作用。
《喪屍 Scrum 生存指南》揭示了 Scrum 經常觸礁的原因,並說明了如何強化 Scrum 的成效。本書以幽默、直觀且易於理解的方式,提供你擺脫喪屍 Scrum 的實踐方法、練習及工具。即使你周遭充斥著懷疑 Scrum 的聲音,這本指南仍將會幫助你在任何團隊中打造出更多使用者需要的項目、快速交付、持續改善、建立成功的互動,並且對你所做的事情感到更滿意。
• 了解喪屍 Scrum 如何感染團隊與組織、擴散的原因以及如何預防。
• 貼近利害關係人,了解什麼對他們是有價值的。
• 發現喪屍團隊無法學習的原因,並採取應對方法。
• 移除那些阻擋真正持續改善的特定阻礙。
• 打造自管理團隊,讓每個人都能發揮自我,而不是成為喪屍。
• 從本書 40 個以上的實驗中挑選一個實驗來進行改善。當中有許多實驗都是以「活化結構」為基礎設計。
【目錄】
Chapter 1 踏上征途
本書的目的
你需要這本書嗎?
本書的架構
刻不容緩:出發吧!
Chapter 2 急救箱
第一部分 (喪屍)Scrum
Chapter 3 喪屍 Scrum 入門指引
Scrum 的現況
喪屍 Scrum
喪屍 Scrum 還有希望嗎?
實驗:與團隊一起診斷
接下來呢?
Chapter 4 Scrum 的目的
這全都與複雜的適應性問題有關
問題
複雜的調適性問題
複雜性、不確定性及風險
經驗主義與過程控制理論
經驗主義與 Scrum 框架
Scrum 框架的可能性
Scrum:憑藉工作經驗不斷演進的最小邊界
喪屍Scrum 與效率思維
簡單的問題該如何處理?
接下來呢?
第二部分 打造利害關係人的需求
Chapter 5 症狀與原因
為什麼要費心讓利害關係人參與?
誰才是真正的利害關係人?
為什麼我們不讓利害關係人參與?
健康的 Scrum
接下來呢?
Chapter 6 實驗
實驗:了解你的利害關係人
實驗:讓利害關係人參與產品開發
實驗:專注於有價值的事物
接下來呢?
第三部分 快速交付
Chapter 7 症狀與原因
快速交付的好處
重點:無法快速交付是喪屍 Scrum 的徵兆
健康的 Scrum
接下來呢?
Chapter 8 實驗
建立透明度與急迫感的實驗
開始更頻繁交付的實驗
優化流程的實驗
接下來呢?
第四部分 持續改善
Chapter 9 症狀與原因
為何要持續改善?
為什麼我們無法持續改善?
健康的 Scrum
接下來呢?
Chapter 10 實驗
促進深度學習的實驗
使改善具體可行的實驗
建立改善配方
蒐集新資訊的實驗
打造學習環境的實驗
接下來呢?
第五部分 自組織
Chapter 11 症狀與原因
為何要自組織?
為什麼我們無法自組織?
健康的 Scrum:自組織的樣貌
接下來呢?
Chapter 12 實驗
增加自主性的實驗
鼓勵自組織的實驗
促進自我調整的實驗
尋找在地化解決方案
接下來呢?
Chapter 13 復原之路
全球性的運動
如果一切都無濟於事呢?
更多資源
結語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