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會議與展覽產業:理論與實務
作者: George G、Fenich
譯者: 蔣家皓
ISBN: 9789862263808
出版社: 大碩教育
定價: 500
售價: 450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為您推薦

全球會議與展覽

全球會議與展覽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480 售價: 432 現省: 48元
立即查看
活動行銷─節慶、會議、展覽與觀光專案

活動行銷─節慶、會議、展覽與觀光專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350 售價: 315 現省: 35元
立即查看
國際會議與會展產業概論 (2版)

國際會議與會展產業概論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國際會議與會展產業概論 ISBN13:9789865222024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方偉達 裝訂/頁數:平裝/368頁 規格:23cm*17cm*2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20/09/25 中國圖書分類:事務管理 內容簡介 隨書並附贈最新300題會展模擬試題 最完備、最權威的會展書   這是一本國際會議與會展概論,不僅擁有大量圖文搭配,且是理論與實務、案例討論與分析的絕佳好書。   本書探討國際會議管理者應具備的基礎知識,致力培養國際會議市場化所需人才,並希望管理者能具備國際會議規劃、設計、管理、經營及接待五大方向的基本理論、知識及技能。在專業學習的實際案例中,有系統地介紹國際會議規劃與管理、大型會議及展覽活動策劃、旅遊服務接待、社交基本禮儀等,企盼讀者在詳讀本書後,有志於從事國際會議管理及會展產業等相關部門。   全書共分七章,從國際會議導論、會議與展覽產業、國際會展和節慶觀光、國際會展組織管理、國際會議規劃、國際會議設計、國際會展績效評估等。作者以實務觀點探討國際會議及其會展活動管理的操作,從會議爭取、簽約、籌備、議事規劃、場地規劃、財務規劃,到報名、接機、接待、報到、餐飲、旅遊及住宿規劃所衍生的專業問題,進行案例討論,並且進行實務分析。   配合近年正夯的會展考證,隨書並附贈300題會展模擬試題,讓本書理論與實務兼具,是一本兼具國際會議與會展概論的圖文搭配的絕佳好書。   依據不同行業別的需要,本書還可提供下列人士選讀相關章節:   1.國際會展產業的經營者:會議規劃、設計、管理、經營和接待五大產業的經營者。   2.國際會展相關產業的研究者:學者專家、大學(專)校院學生、觀光餐旅、會議展覽、經營管理,以及休閒遊憩等相關領域研究人員。 名人推薦   前交通部觀光局局長   (蘇校長是國內會展領域的教育開創者與領航者)   中華大學觀光學院創院榮譽院長 蘇成田教授◎推薦 目錄 推薦序 (3) 自 序 (5) 第一章 國際會議與展覽導論 001 第一節 什麼是會議? 001 第二節 國際會議的歷史發展 005 第三節 會議和展覽的定義 015 第四節 國際會展簽約文件 026 第五節 國際會展的最新發展 028 小 結 034 本章關鍵詞 035 問題與討論 036 第二章 會議與展覽產業 037 第一節 會展產業的屬性 038 第二節 會展產業的管理 042 第三節 會展產業經濟影響 046 第四節 會展產業巿場趨勢 055 小 結 072 本章關鍵詞 072 問題與討論 073 第三章 節慶觀光和國際會展 075 第一節 節慶的意涵 076 第二節 會展、觀光與節慶 081 第三節 地方觀光節慶活動 084 第四節 會展與節慶管理 092 第五節 節慶活動檢討與建議 093 小 結 099 本章關鍵詞 099 問題與討論 099 第四章 國際會展組織管理 101 第一節 組織領導 101 第二節 組織領導理論 110 第三節 組織發展 121 第四節 組織人力 131 小 結 142 本章關鍵詞 143 問題與討論 143 第五章 國際會議規劃 145 第一節 什麼是國際會議規劃? 145 第二節 國際會議預算 159 第三節 國際會議籌備 165 小 結 191 本章關鍵詞 191 問題與討論 192 第六章 國際會議設計 193 第一節 什麼是國際會議設計? 193 第二節 接送設計 195 第三節 住宿設計 200 第四節 會場設計 204 第五節 流程設計 230 第六節 餐飲安排 243 小 結 250 本章關鍵詞 251 問題與討論 251 第七章 國際會展績效評估 253 第一節 績效管理 253 第二節 策略績效評估 260 第三節 組織績效評估與認證 264 第四節 專案績效評估 271 小 結 281 本章關鍵詞 281 問題與討論 282 附錄一 名詞解釋 283 附錄二 臺灣會展產業推動單位網站 284 附錄三 臺灣地方觀光節慶簡表(2016~2020) 285 附錄四 臺灣國際展覽場館 304 附錄五 國際會議室設置原則 305 附錄六 臺灣例行國際展覽活動 307 附錄七 國際組織在臺灣簽署綠色宣言(範例) 309 參考書目 312 《國際會議與會展產業概論》模擬題庫 319

原價: 400 售價: 340 現省: 60元
立即查看
南海周邊國家教育:發展脈絡與議題 (1版)

南海周邊國家教育:發展脈絡與議題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500 售價: 475 現省: 25元
立即查看
社會代議的崛起:臺灣政治與社會的平行發展

社會代議的崛起:臺灣政治與社會的平行發展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社會代議的崛起:臺灣政治與社會的平行發展 作者:趙永茂 出版社:翰蘆 出版日期:2018/08/10 ISBN:9789869675826 【內容簡介】 沒有堅固的政治監督與公共參與基礎,就不會有健全的民主政治。   民主政治的成熟與深化,主要建築在公民社會是否有成熟的公共參與;如果沒有發展成民主社會,就不會有堅固的政治監督與公共參與基礎,也不會有健全的民主政治。因此,在這些發展基礎之上,國家便會逐漸從以政商代議、政黨與政商利益為主的國家,發展成為以國家、社會長期利益為主的政治;也會從選舉動員(政黨與政商動員)國家,發展成為公民社會治理與政策動員的國家;並從政商代議國家,發展成為新公共代議國家。   在公共治理與地方治理的過程中,經由對政黨權力與能力、以及對政商結合的結構的批評,也會促成專業、私利與公共利益的合作與平衡,並從這些私利與公共利益的衝突及治理協議過程中,加深政治、政黨與代議者的權力責任,進而轉化政治與社會的衝突,而達成了政黨、政治與社會之間的協力合作與信任。甚至進一步也會促進各階層社會代表與代議者,與政黨及各階層議會代議者之間的協力合作與信任。經由這些公共治理參與的過程,更將有助於政經社會反省、和解與協力合作的增長,因而共同連結新政治、新政黨與新社會力量的發展,推展新政經社會的未來。 【目錄】 ◎導論 第一部臺灣政治與社會的協力軌跡 ◎臺灣政治與社會的平行民主重構:對臺灣代議民主與政黨政治的反思 壹、前言 貳、從派系、政商代議國家到新公共代議國家 參、美國代議體制的反思與公共治理時代的來臨 肆、臺灣政商代議體制與政黨政治的反思 伍、臺灣後代議政治下社會代議的融合 ◎全球化下東亞都會代議政體的反思:以社會代議輔助政治代議 壹、全球化中政商代議下都會發展的問題 貳、從英美國家的反思中檢討東亞失衡的都會發展 參、公民及專業社會興起對東亞都會發展的衝擊 肆、代議政治與社會代議的融合 伍、結論 ◎民主治理的建構基礎與問題 壹、前言 貳、民主治理產生的政治背景 參、民主治理建構的幾個意涵 肆、民主治理的發展階段與問題 第二部臺灣地方政治與社會自治的重要性及未來發展 ◎地方自治的重要性與地方民主轉型 壹、前言 貳、地方政府與政治的重要性 參、地方政府與自治的職能與管理問題 肆、地方分權的發展趨勢 伍、地方治理對傳統地方自治發展的衝擊 陸、府際關係對地方自主權與自治發展的衝擊 柒、結論 ◎地方與區域治理發展的趨勢與挑戰 壹、前言 貳、地方與區域治理的發展背景與主要論述 參、地方治理的發展趨勢與案例分析 肆、地方與區域治理發展對臺灣的啟發-代結論 ◎臺灣地方政治與制度的改革工程 壹、前言 貳、我國地方自治與自治制度的發展階段 參、地方自治發展趨勢與我國未來地方自治及其制度的改革工程 肆、結論 ◎里的定位以及與區、社區發展協會的關係 壹、前言 貳、里的定位問題 參、里與社區發展協會的關係 肆、政府改造與民主治理理念下的整合途徑 伍、結論 ◎我國區里治理網絡關係探討:以臺北市松山區基層建議案為例 壹、前言 貳、研究設計 參、政策網絡與網絡治理 肆、臺北市基層提案制度與實務運作方式 伍、松山區基層提案網絡治理關係的探討與分析 陸、松山區基層提案反映出區公所制度與治理結構的相關問題探討 柒、結論與建議 ◎氣候變遷與地方治理 壹、氣候變遷對全球各地的影響 貳、地方治理如何因應氣候變遷 參、建構地方綠化、低碳社會及防救災網絡 肆、結論 ◎臺灣直轄市分權治理之研究 壹、前言 貳、臺灣直轄市與區制度之沿革 參、從縣改制直轄市之變化 肆、國外大都會之治理與啟發 伍、市政集權對於民主政治之影響 陸、結論 ◎府際治理:由東京首都圈經驗論臺灣發展 壹、前言 貳、府際治理理論 參、東京都首都圈的「垂直型府際治理」 肆、東京都首都圈的「水平型府際治理」 伍、日本首都圈府際治理經驗對於臺灣發展之啟示 第三部臺灣地方自治與民主化發展的挫折與轉型 ◎地方派系依侍結構的演變與特質:高雄縣內門鄉的個案分析 壹、前言 貳、文獻回顧與分析架構 參、內門鄉地方派系的發展 肆、內門鄉派系依侍結構的演變與特質 伍、結論 ◎屏東縣地方派系與政黨、縣行政權以及縣立法權之關係(2006-2010) 壹、緒論 貳、文獻回顧與相關理論 參、屏東地方派系與政黨及縣行政權之關係:三種互動模式及其發展與演變 肆、屏東地方派系與縣立法權(縣議會)之關係 伍、結論 ◎臺南地區地方勢力變遷與政黨政治發展 壹、緒論 貳、五都合併升格之回顧 參、臺南的地方政治發展 肆、縣市合併後地方勢力對地方政治的影響 伍、結論 ◎臺灣地方派系的形成、轉型與未來 壹、臺灣地方派系的形成背景、支持結構與特性 貳、解嚴後地方派系的轉型與特性 參、2000年政黨輪替後臺灣地方派系的發展 肆、臺灣地方派系與地方政治的未來 ◎廢除鄉鎮市長選舉?還是積極轉型與改革? 壹、鄉鎮市長官派的主要論述與背景 貳、轉型中的臺灣地方政治與社會 參、鄉鎮市自治的重要性與世界發展趨勢 肆、當前臺灣鄉鎮及縣市改革與發展的幾個重大議題 伍、地方政治的變革及未來 陸、結論

原價: 600 售價: 540 現省: 60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