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459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特點: 1.最新理論為綱:不像很多同類書籍,仍以索緒耳的組合/聚合為綱,本書以最新理論為綱較好。 2.文句簡潔明快:文句增一分不可,減一分不行,使一般讀者很快進入狀況;作者運用語言之能力極佳。 3.舉例適當:所舉諸例皆具說服力。 4.理論切合實際:理論與漢語、英語實際情況結合得很成功。 魯國堯 南京大學漢語言文字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音韻學研究會會長 在結繩記事的時代就已有語言學,今天語言學領域不但涵蓋語言分析及語言結構,更企圖把研究主題延伸到認知科學的版圖,而且在語音合成(sound synthesis)的分析及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方面尤有貢獻。語言學也兼及社會文化及心理的層面,一方面積極從社會結構及男女性別差異等面向來解構語言和社會的關係,另一方面,語言學也直探我們的心理深處,希望能從語言訊息處理過程來理解語言和人類心理活動之間的互動。 本書先從現代語言學探索的兩個問題入門,其次界定語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或語言本能(linguistic instinct)及語言使用(linguistic performance)的分野,據此將現代語言學分為理論語言學(theoretical linguistics)及應用語言學(applied linguistics)。探索「語言能力」的部分稱為理論語言學,涵蓋了語音學、音韻學、構詞學、句法學及語義學等五個主題,分別見於本書二到六章。其他的語言學專業,如社會語言學、語用學、神經語言學、心理語言學、語言習得和第二語言習得等共六個主題,則為本書七到十二章。末章為歷史語言學,探究語言的改變及語言的分類。書末附有極實用之「名詞解釋」。 目錄 目次 自序 緒論 一、現代語言學的目標 二、語言知識 三、通用語法 四、語言能力和語言使用 第一章 語音結構 一、基本背景 二、發音器官和語音的分類 三、子音 四、子音:發音方式的分類 五、母音 六、超音段 七、摘要 第二章 音韻學 一、音段與音位 二、辨異徵性 三、音韻的理論架構 四、自主音段的音韻理論 五、音韻理論的發展:優選理論簡介 六、摘要 第三章 詞彙及其結構 一、詞彙的內在結構 二、構詞的方法 三、構詞和語言類別 四、摘要 第四章 句子結構 一、句子的基本概念 二、漢語句子結構的特性 三、句子的類別 四、簡單句的形式 五、複句的結構形式 六、幾種特殊句結構 七、結語 第五章 語義的表述與傳達 一、語義的本質 二、單詞的語義表達 三、語義和句子 四、非關句法的語義 五、句子的真假 六、摘要 第六章 語用學和言談分析 一、預設 二、衍推 三、指代詞 四、語言行為理論 五、言談與言談分析 六、摘要 第七章 語言和社會之間的互動 一、語言:社會鏡子 二、語言、方言、口音 三、區域性方言 四、語言地圖 五、語言接觸 六、社會性方言 七、語言和性別 八、語域和稱詞 九、禁忌語和委婉語 十、語言和文化:薩皮爾沃夫假設 十一、摘要 第八章 大腦和語言 一、人腦的結構 二、神經語言學的研究方法 三、失語症 四、失語症與語言學理論 五、摘要 第九章 語言和訊息的處理 一、基本背景 二、輸入 三、心理語言學的研究方法 四、心理語言學的理論 五、心理語言學的幾個議題 六、摘要 第十章 語言習得 一、語言習得的理論 二、語言習得的階段 三、語法習得 四、和語言習得有關的議題 五、摘要 第十一章 第二語言習得 一、第二語言的定義 二、第二語言習得的理論 三、台灣的英語教學:教學法及教學環境 四、影響台灣學生學習英語的其他因素 五、摘要 第十二章 歷史語言學 一、語言和語言的進化 二、英語簡史 三、語言的改變 四、漢語小史 五、語言擬構 六、語言改變的原因 七、歷史語言學的相關理論 八、摘要 參考書目 本書所用之語言學名詞中英對照及解釋 名詞索引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語言學概論(四版) 叢書:英文 ISBN13:9789571473826 替代書名:An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出版社:三民書局 作者:謝國平-著 裝訂/頁數:平裝/464頁 規格:23.2cm*17.2cm*2.2cm (高/寬/厚) 版次:四 出版日:2022/06/01 中國圖書分類:語言學總論 內容簡介 本書是為一般大專程度學生而寫的語言學入門書。 全書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介紹語言的特點、起源、動物的傳訊能力、語言學的研究方法與特徵及範圍。 第二部分介紹語言各層次的結構及研究這些結構的學科,其中包括語音學、音韻學、構詞學、句法學、語意學、語用學、歷史比較語言學等。 第三部分介紹主要的應用語言學,包括社會語言學、心理語言學、語言規劃及語言障礙等。 本書以專業文獻為基礎,文字淺易,對語言學系和一般學科的學生而言,極具實用價值。 目錄 再版說明 增訂新版序 原序 第一章 緒論:人類的語言 1-1 語言:人類有別於其他生物的主要特點 1-2 語言的特徵 1-3 語言的定義 1-4 語言能力與說話行為 1-5 語法 1-6 口語與文字 1-7 有關語言的兩點觀點 1-8 為什麼要研究語言? 複習問題 第二章 語言的起源 2-1 語言是神所賜的? 2-2 語言是人類發展的結果? 2-2-1 模仿聲音理論 2-2-2 情緒呼叫理論 2-2-3 合作勞動理論 2-2-4 手勢理論 複習問題 第三章 動物的傳訊能力 3-1 蜜蜂的傳訊系統 3-1-1 圓形舞動 3-1-2 搖尾舞動 3-2 鳥類的傳訊系統 3-3 靈長類的傳訊系統 3-4 會說話的猩猩? 3-5 語言與動物傳訊系統的比較 複習問題 第四章 語言學是什麼? 4-1 一般的定義 4-2 語言學研究方法與特徵 4-3 語言學的範圍 複習問題 第五章 語音學 5-1 引言 5-2 語言的連鎖歷程 5-3 語音學的分類 5-4 聲學語音學:語音的物理基礎 5-4-1 研究聲學語音學的理由 5-4-2 聲波與語音 5-4-3 音調與音強 5-4-4 語音的音質 5-5 發音語音學 5-5-1 發音的生理基礎 5-5-2 母音 5-5-3 子音 5-5-4 超音段 5-6 聽覺語音學 5-6-1 微小詮釋者:大腦詮釋語訊的模式 5-6-2 影響語音感知的物理及生理因素 5-7 結語 複習問題 第六章 音韻學 6-1 音位:具有辨義功能的聲音 6-2 記錄語音方法的層次 6-3 辨音成分:語音描述的基本單位 6-3-1 為什麼要使用辨音成分呢? 6-3-2 通用辨音成分 6-4 可預測的辨音成分 6-5 語音組合法 6-6 音韻規律 6-6-1 同化律 6-6-2 辨音成分增加律 6-6-3 省略音段律 6-6-4 音段增加律 6-6-5 音段移位律 6-7 音韻規律的功能 6-8 音韻規律的形式化 6-9 基底形式 6-10 音節 6-10-1 音節是什麼? 6-10-2 音節之重要性 6-10-3 音節結構 6-11 多層次音韻學 6-12 詞彙音韻學 複習問題 第七章 構詞學 7-1 詞與單字 7-2 詞類與詞群 7-3 構詞學與詞位的種類 7-4 詞的結構 7-5 構詞的方式 7-6 詞彙結構方式與語言分類 7-7 詞庫與音韻:詞彙音韻學 複習問題 第八章 句法學 8-1 句法的問題 8-2 句子的結構 8-3 句法的能力與句子結構 8-4 句法規律 8-5 變形語法 8-5-1 詞組律 8-5-1 變形律 8-5-1 句法成分、語意成分與共存限制 8-6 變形的種類 8-6-1 刪略 8-6-2 加插變形 8-6-3 代換變形 8-6-4 移位變形 8-7 變形句法學理論的分化 8-8 變形語法學的發展 8-8-1 語法理論充分性的三個層次 8-8-2 主導變形語法發展的一些因素 8-8-3 GB理論 複習問題 第九章 語意學 9-1 語意學是什麼? 9-2 語意成分 9-3 語意的共同特性 9-3-1 同義 9-3-2 多義 9-3-3 前設 9-3-4 意義與指涉 9-3-5 變形語法中的語意部門 複習問題 第十章 語用學 10-1 語用學是什麼? 10-2 語言行為 10-3 語言行為的種類 10-4 語言行為的方式 10-5 其他語用現象 10-6 語用的理論 10-7 非表意行為的種類 複習問題 第十一章 語言的變化 11-1 引言 11-2 語言變化的原因 11-2-1 系統方面 11-2-2 生理與發音方面 11-2-3 社會與心理方面 11-3 語言變化的種類 11-3-1 語音的變化 11-3-2 詞彙的變化 11-3-3 語法的變化 11-4 語言變化的規律性及其描述方式 11-5 歷史比較語言學 11-6 主要的語言族系 11-7 語言古生物學 複習問題 第十二章 社會語言學 12-1 引言 12-2 語言在地區上的差異:方言 12-3 語言與社會階層 12-4 語言與使用場合:不同的體裁 12-5 語言與性別 12-6 語言的接觸 12-7 語言與國家 12-8 社會語言學調查的方法 複習問題 第十三章 心理語言學 13-1 引言 13-2 語言的心理基礎及歷程 13-2-1 辨音成分的心理真實性 13-2-2 詞組結構的心理真實性 13-2-3 深層(基底)結構的心理真實性 13-2-4 變形律的心理真實性 13-2-5 語音的感知 13-2-6 語言的理解 13-2-7 語言訊息的記憶 13-2-8 句子的產生 13-2-9 語誤與句子的產生 13-3 兒童語言習得 13-3-1 語言先於語法 13-3-2 單字句的語意 13-3-3 語言與認知發展 13-3-4 語音的發展 13-3-5 語法的發展 13-3-6 語言習得的理論 13-4 第二語言習得 13-5 人類大腦與語言 13-6 語言的認知 13-6-1 語言、說話與思想 13-6-2 語言:思想的工具 13-6-3 語言:認知發展的工具 複習問題 第十四章 語言規劃 14-1 引言 14-2 語言問題 14-3 語言是國家資源之一 14-4 語言規劃 14-4-1 語言規劃的定義 14-4-2 語言規劃的歷史 14-4-3 語言規劃與開發中的國家 14-5 語言與教育 複習問題 第十五章 語言學與語言障礙 15-1 引言 15-2 語言學與語言障礙 15-2-1 語言學與語音/音韻障礙 15-2-2 語言學與其他語言障礙 複習問題 參考書目 索引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日語語言學概論 作者:王敏東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9571180731 內容簡介 本書由語言學角度導入日語在世界各語言中的位置,再融入日本傳統國語學及日本語學概念,從日語發音(音聲‧音韻)、文字、語彙、文法、文章(談話)、表現等各層面剖析日語,並就社會語言學、語言與文化、語料庫與計量語言學及認知、語言教育觀點分別討論日本語學的不同面向。每一章內容安排由淺入深,除各領域基礎知識的介紹外,並附有練習題幫助學習。 各章以中文撰寫且附上日本語學重要概念或專有名詞的日文,書末並羅列日本語學上重要概念的中、日文索引。本書也提供導遊、領隊考試試題中與日本語學相關主題之文章考題訊息,除為日本語學實用之佐證外,亦可為同學應考之參考。 目錄 前言 兼凡例 第一章 語言學中的日本語學 001 一 語言的來源 001 二 語言的親族關係及語言的類型 002 三 日語的語言人口 004 四 日本語學概述 005 第二章 音聲、音韻 011 一 音聲與音韻 011 二 音聲 012 三 音韻 017 四 小結與展望 021 第三章 文字、標記 027 一 標記 028 二 文字的體系 029 三 漢字、假名、羅馬字 030 四 標點符號 035 第四章 語彙 043 一 語及語構成 044 二 語彙量 047 三 語義 051 四 語種 054 五 位相 059 六 新語、流行語、死語 061 七 範例關係、統合關係、共起關係 063 八 語史 064 九 辭典 065 十 日本語彙的特色及文化 068 十一 小結與展望 070 第五章 文法 083 一 詞類 084 二 句子的構造與種類 086 三 國語文法與日語教育文法 088 四 態、相、時、法 090 五 語用論 099 第六章 文章、談話分析 107 一 文章的類型與性格 108 二 談話分析 110 三 小結與展望 112 第七章 社會語言學 117 一 地域方言 118 二 社會方言 120 第八章 表現 131 一 待遇表現與敬語 131 二 慣用表現 135 三 小結與展望 140 第九章 語料庫與計量語言學 147 一 語料庫 148 二 利用統計(計量)的研究例 153 第十章 語言、文化、腦與認知 161 一 異文化溝通 161 二 腦與語言 163 三 認知 166 四 小結與展望 171 第十一章 語言教育 179 一 語言習得 179 二 雙語 180 三 誤用分析 184 四 日語教育 189 五 小結與展望 190 導遊、領隊考試試題中與日本語學相關之考題(不含文法、敬語) 102 年 領隊考試 選擇題慣用表現。導遊考試 選擇題慣用表現。 101 年 領隊考試 選擇題慣用表現。導遊考試 選擇題慣用表現。 100 年 領隊考試 選擇題慣用表現、讀解問題語源(「真っ赤なウソ」)。導遊考試 選擇題慣用表現。 99 年 領隊考試 選擇題慣用表現、讀解問題非語言的溝通、異文化溝通 98 年 領隊考試 選擇題慣用表現。 導遊考試 選擇題慣用表現。 97 年 領隊考試 選擇題慣用表現。 導遊考試 選擇題慣用表現、讀解問題認知。 96 年 領隊考試 選擇題慣用表現。 導遊考試 選擇題慣用表現。 95 年 領隊考試 選擇題慣用表現、讀解問題辭書、翻譯 94 年 領隊考試 選擇題、讀解問題慣用表現。 導遊考試 選擇題慣用表現。 93 年 領隊考試 選擇題慣用表現 後記 201 中文索引(筆劃順) 203 日文索引(50 音順) 216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語言學概論(2版) 作者:葛本儀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7/08/00 ISBN: 9789571190907 內容簡介 語言學即研究人類語言的科學,即從理論上闡釋語言的性質、結構和功能,並透過考察語言及其在生活中應用的現象,來揭示語言存在的來源和發展的規律。經由語言學的學習,可以幫助人們學習新的語言、理解文學作品,並有助於科技方面電腦對自然語言的處理技術進步。 「語言學概論」則是語言學的基礎理論課程。本書即針對學生學習的方向就語言學的基礎理論與知識,理論與實務結合。內容包括語言學的定義與功用、語言的本質、起源與發展、語音、語義、詞彙、語法、語用、文字等,書末並附有國際音標、漢語拼音字母和國際音標對照表,以及世界語言系屬表,供讀者參考。 本書可作為大學中文系的語言學基礎課程教材,也是準備中文研究所考試和社會人士自學的實用參考書。 目錄 第一章 導 論 第1節 什麼是語言學 第2節 語言學的功用 第二章 語言的本質 第1節 語言是一種符號系統 第2節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 第3節 語言是思維工具 第4節 語言的性質 第5節 語言的靜態和動態存在形式 第6節 語言的基礎 第三章 語言的起源 第1節 勞動創造了語言 第2節 關於原始語言 第四章 語言的發展 第1節 什麼是語言的發展 第2節 語言發展的歷史情況 第3節 語言發展的共時情況 第五章 語 音 第1節 語音的屬性 第2節 元音和輔音 第3節 語音的組合 第4節 語音的韻律特徵 第5節 音 位 第6節 語音的演變和發展 第六章 語 義 第1節 意義和語義 第2節 語義單位 第3節 語義聚合 第4節 語義的組合 第5節 語義的發展變化 第七章 詞 彙 第1節 詞、詞彙 第2節 詞的產生 第3節 詞彙的發展 第八章 語法 第1節 語法的性質及其單位 第2節 語法形式和語法意義 第3節 詞 法 第4節 句 法 第5節 語法的發展 第九章 語 用 第1節 語用與語用研究概說 第2節 語境的特點與功用 第3節 言語行為 第4節 合作原則與會話含義 第十章 文 字 第1節 文字是記錄語言的書寫符號系統 第2節 文字的性質和作用 第3節 文字的起源和發展 第4節 漢字概說 第5節 關於文字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