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太極易筋經
作者: 沈茂松
ISBN: 9789866727887
出版社: 文笙
重量: 1.01 Kg
#生活
#身心靈
定價: 800
售價: 760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簡介】 太極易筋經分為總篇、拉筋療傷篇、熱身拉筋篇、發勁熱身篇、丹田勁練法、單腳樁、太極站樁、收功篇、靜臥導引篇、趙堡太極忽靈架拳招詳述與由趙堡太極忽靈架拳招推衍的五行推手加陳氏太極拳新架拳招共十篇十三章。 【目錄】 序言 第一章太極易筋經發展背景 第一篇太極易筋經總篇 第二章太極易筋經總論 2.1內氣更迭 2.2五行勁 2.3位階神明之玄竅穴 2.4炁斂入骨的現象 2.5發勁路徑 2.6療傷的七傷拳與丹田勁 2.7以手領身及以身領手的發勁方法 2.8太極收功 2.9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 2.10練拳的禁忌 2.11太極易筋經的命名太極易筋經原理 2.12夢靨元神無意識下出竅之自治法 2.13鬼壓床的自救法 2.14困頓睡不醒的自治法 第二篇太極易筋經拉筋療傷篇 第三章拉筋療傷篇 3.1人體自我修護的保養學 3.2太極易筋經拉筋療傷篇的特色 3.3利用太極易筋經拉筋療傷篇助人療傷開筋 3.4太極易筋經拉筋療傷篇協助降低失眠及恢復精力 3.5太極易筋經拉筋療傷篇招式與三才氣調氣方法 3.5.1第一招、天地同壽 3.5.2第二招、舖天蓋地 3.5.3第三招、金龍探爪 3.5.4第四招、神龍擺尾 3.5.5第五招、嫦娥奔月 3.5.6第六招、神仙拜佛 3.5.7第七招、力拔山河 3.5.8第八招、放手一搏 3.5.9第九招、蹈光養晦 3.5.10第十招、童子拜佛 3.5.11第十一招、左扭轉乾坤 3.5.12第十二招、左力拔山河 3.5.13第十三招、左飛天 3.5.14第十四招、右扭轉乾坤 3.5.15第十五招、右力拔山河 3.5.16第十六招、右飛天 3.5.17第十七招、金龍探爪 3.5.18第十八招、天地同位 3.5.19第十九招、借花獻佛 3.5.20第二十招、右掌江山 3.5.21第二十一招、左掌江山 3.5.22第二十二招、天地開張 3.5.23第二十三招、天地同位 3.5.24第二十四招、右佛腳朝天 3.5.25第二十五招、左佛腳朝天 3.5.26第二十六招、金龍探爪 3.5.27第二十七招、席天幕地 3.5.28第二十八招、霸王扛鼎 3.5.29第二十九招、仰天長嘯 3.5.30第三十招、回歸太極 3.5.31第三十一招、天地同壽 3.5.32第三十二招、經外一招,天地通暢 第三篇太極易筋經熱身拉筋篇 第四章熱身拉筋篇 4.1開筋的技巧 4.2太極易筋經熱身拉筋招式 4.2.1第一招天地同壽 4.2.2第二招經緯萬方(共六式) 4.2.2.1數下導引 4.2.2.2九轉纏絲 4.2.2.3逆式呼吸 4.2.2.4甩手姿勢 4.2.2.5前甩功 4.2.2.6後甩功 4.2.2.7左右翻車甩功 4.2.2.8四平甩功 4.2.2.9天地甩功 4.2.2.10混沌甩功 4.2.2.11韻律調氣 4.2.2.12經緯萬方甩手功之練習目的與功效 4.2.3暮鼓晨鐘 4.2.3.1前暮鼓晨鐘 4.2.3.2左暮鼓晨鐘 4.2.3.3右暮鼓晨鐘 4.2.3.4暮鼓晨鐘後招 4.2.3.5暮鼓晨鐘功效 4.2.3.6韻律調氣 4.2.4第四招根基萬年 4.2.4.1左右輪轉膝蓋 4.2.4.2上下彎曲膝蓋 4.2.4.3韻律調氣 4.2.4.4雙腿左右拉弓 4.2.4.5左右敲擊雙腿 4.2.4.6前膝蓋按摩 4.2.4.7後膝凹按摩 4.2.5第五招氣沖雲霄 4.2.5.1韻律踏步 4.2.5.2韻律跳躍 4.2.5.3韻律走步調氣 4.2.6第六招拔肩開胸 4.2.6.1左右扣肩手 4.2.6.2左右反背手 4.2.6.3左右反肩手 4.2.6.4左右反扣手 4.2.6.5左右翻輪手 4.2.6.6雞冠手 4.2.6.7左右沉思手 4.2.6.8後背摩翅手 4.2.7第七招混沌初開 4.2.7.1右混沌初開 4.2.7.2左混沌初開 4.2.8第八招金龍探爪 4.2.8.1金龍探爪 4.2.8.2扭轉崑崙 第四篇太極易筋經單腳樁篇 第五章單腳樁篇 5.1右單腳樁 5.1.1右足鼎立 5.1.2左右胸腰褶疊 5.1.3左轉崑崙 5.1.4左踢腳 5.1.5左掛腿 5.1.6左右鬆背 5.1.7右單腳樁附記 5.2左單腳樁 5.2.1左足鼎立 5.2.2左右胸腰褶疊 5.2.3右轉崑崙 5.2.4右踢腳 5.2.5右掛腿 5.2.6左右鬆背 5.2.7左單腳樁附記 5.3根基鬆活 5.3.1韻律走步調氣 5.3.2暮鼓晨鐘後招 5.3.3左右敲擊雙腿 5.3.4前膝蓋按摩 5.3.5後膝凹按摩 5.4氣沖雲霄 5.4.1韻律踏步 5.4.2韻律跳躍 5.4.3韻律走步調氣 5.5拔肩開胸 5.5.1左右扣肩手 5.5.2左右反背手掌 5.5.3左右反肩手 5.5.4左右反扣手 5.5.5左右翻輪手 5.5.6雞冠手 5.5.7左右沉思手 5.5.8後背摩翅手 5.6混沌初開 5.6.1右混沌初開 5.6.2左混沌初開 5.7金龍探爪 5.7.1金龍探爪 5.7.2扭轉崑崙 第五篇太極易筋經太極站樁篇 第六章太極站樁篇 6.1正馬步 6.2左正馬步(左偏馬) 6.3右正馬步(右偏馬) 6.4左弓箭步 6.5左三七步 6.6右三七步 6.7右弓箭步 第六篇太極易筋經發勁熱身篇 第七章發勁熱身篇 7.1上下正纏勁(腎水勁) 7.1.1右上左下正纏勁 7.1.2左上右下正纏勁 7.2左右旋轉勁(脾土勁) 7.2.1右旋轉勁 7.2.2左旋轉勁 7.3上下側旋勁(心火勁) 7.3.1右上下側旋勁 7.3.2左上下側旋勁 7.4左右側橫勁(肝木勁) 7.4.1右側外橫勁 7.4.2右側內橫勁 7.4.3左測外橫勁 7.4.4左側內橫勁 7.5爆炸勁(肺金勁) 7.5.1前胸爆炸勁 7.5.2後背彈凸勁 第七篇太極易筋經丹田勁練法 第八章丹田勁練法 8.1丹田勁簡易熱身 8.1.1站著熱身 8.1.2躺著熱身 8.2丹田勁的練法 8.2.1小周天起勁導引 8.2.2大周天起勁導引 8.3丹田長短勁 8.4丹田勁收功 8.4.1放空導引 第八篇太極易筋經收功篇 第九章收功篇 9.1天地同壽 9.2鐵鎖橫江 9.3左右逢源 9.4胸腹圓融 9.5根基萬年未招 9.6韻律跳躍末招 9.6.1韻律踏步 9.6.2韻律跳躍末招 9.7韻律走路調氣 9.8暮鼓晨鐘 9.9太極收功 第九篇太極易經筋靜臥導引篇 第十章靜臥導引 10.1靜臥導引 10.2靈識放空 10.3位階神明靈視放光 10.4靜臥導引後記 第十篇趙堡太極拳忽雷架 第十一章趙堡太極拳忽雷架 11.1太極起式 11.2金剛搗碓 11.3攬扎衣 11.4六封四閉 11.5單鞭 11.6金剛搗碓 11.7白鶴亮翅 11.8摟膝斜行 11.9初收 11.10摟膝斜行 11.11再收 11.12演手肱捶 11.13金剛搗碓 11.14撇身錘 11.15合手 11.16出手 11.17肘底藏拳 11.18海底針 11.19倒捻肱 11.20白鶴亮翅 11.21摟膝斜行 11.22閃通背 11.23單鞭 11.24雲手 11.25高探馬 11.26右擦腳 11.27左擦腳 11.28轉身蹬跟 11.29舖地捶 11.30回頭望月 11.31二起腳 11.32抱膝蹬跟 11.33懷中抱月 11.34踢腳蹬跟 11.35鷂子翻身 11.36合手捶 11.37抱頭推山 11.38單鞭 11.39前招 11.40後招 11.41野馬分鬃 11.42玉女穿梭 11.43攬扎衣 11.44六封四閉 11.45單鞭 11.46雲手 11.47跌岔 11.48金雞獨立 11.49海底針 11.50倒捲肱 11.51白鶴亮翅 11.52摟膝斜行 11.53閃通背 11.54單鞭 11.55雲手 11.56高探馬 11.57十字腳 11.58指襠捶 11.59金剛搗碓 11.60攬扎衣 11.61六封四閉 11.62舖地錦 11.63合手 11.64翻花指襠捶 11.65金剛搗碓 11.66攬扎衣 11.67六封四閉 11.68單鞭 11.69左舖地錦 11.70上步七星 11.71卸步跨虎 11.72懷中抱月 11.73雙擺蓮 11.74回頭看花 11.75金剛搗碓 參考文獻

為您推薦

靈性護理 (1版)

靈性護理 (1版)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330 售價: 297 現省: 33元
立即查看
大易拳: 最有效的養生太極脊椎運動 (1版)

大易拳: 最有效的養生太極脊椎運動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480 售價: 408 現省: 72元
立即查看
鄭子太極拳功法概要 (1版)

鄭子太極拳功法概要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從基礎身形結構講起,由內及外建構周身功架,太極心法訣要大公開!   鄭子太極拳三十七式乃五絕宗師鄭曼青所創,   多作為養生、練氣之用,   一般人難以體悟其簡而約、易而深的精妙之處。   作為鄭子太極拳第四代正統傳人,   發心延續道統傳承,讓太極拳回歸傳統武術本質,   以武術的觀點鍛鍊身體,真正發揮太極妙用,   遂將二十餘年拳藝推手經驗歸納整理成冊,   為學生及薪傳同道們留下習拳心得。   功架姿勢與腿部肌肉群能力不足,   會先出現膝蓋疼痛;   雖已精熟套路動作規格及要領,   卻不知內在功法,也無法領會太極拳內在勁道;   將太極拳結合氣功玄學而另闢蹊徑,   造成太極拳是修練氣功或年長者專屬運動的誤解……   本書循序漸進,分為四大章節,   讓你練拳時有一個正確的方向與概念:   第一章是套路探討:包括身體的基本結構須知,及樁法、套路訓練要領。   第二章是推手功法探討:包括整勁、內勁、聽勁,和勁道及功架的關係。   第三章是體用觀念探討:談意念如何以意領形、以意領勁、以意領鬆,以及體用應敵之法和學拳心態。   第四章:以道法薪傳作為總結,並精要紀載鄭子三十七式套路演練心法。   願以此書與各界先進研討太極奧妙,為傳統武術奉獻一份心力。 本書特色   ◎作者師承王錦士大師,為鄭子太極拳正宗第四代傳人。現為中華國際薪傳鄭子太極拳總會副總教練,為太極傳承奉獻心力。   ◎從基礎功法教起,逐步推展、深入淺出,適合初學者作為入門之用。   ◎由淺入深,提點拳法各處精要,適合進階者互相印證,梳理自身關隘。 【目錄】 推薦序/黃俊傑 推薦序 領悟拳理 提升拳藝境界/林永發 自序 前言 習拳概述 第一章 套路功法探討 第一節 身形結構須知 一、頂頭懸 二、沉肩墜肘 三、鄭子美人手 四、含胸拔背 五、尾閭中正 六、鬆腰落胯 七、屈膝圓襠 八、落地生根 第二節 樁法訓練要領 一、渾元樁 二、掤手樁 三、單鞭樁 四、川步樁 第三節 單式訓練要領 一、雙按掌 二、踹腳 三、單腳雲手 第四節 套路訓練要領 一、平胯走步 二、立身中正 三、虛實分清 四、邁步如貓行 五、上下相隨 六、隨曲就伸 七、橫豎起落 八、周身一家 第二章 推手功法探討 第一節 勁道的類別 一、整勁 二、內勁 三、聽勁 第二節 勁道與功架之相關 一、勁與中定功架 二、勁與十字功架 三、勁與八方功架 四、勁與丹田的關係 第三章 體用觀念探討 第一節 意念三階 一、以意領形 二、以意領勁 三、以意領鬆 第二節 體用四法 一、結合 二、對應 三、順轉 四、化打 第三節 應敵三要 一、人剛我柔 二、人柔我剛 三、剛柔並濟 第四節 習拳五態 一、孔武有力的習拳者 二、孱弱無力的習拳者 三、為師善剛法者 四、為師善柔法者 五、為師剛柔並濟者 第四章 道法薪傳 第一節 修行之路 一、尊師重道 二、變化氣質 三、不爭之爭 第二節 功法傳承 鄭子37式套路演練心法 結語

原價: 320 售價: 240 現省: 80元
立即查看
小往大來話太極

小往大來話太極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300 售價: 225 現省: 75元
立即查看
無重力養生 太極鬆柔新生活:從生理、心理到心靈的徹底活化

無重力養生 太極鬆柔新生活:從生理、心理到心靈的徹底活化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360 售價: 306 現省: 54元
立即查看
心物合一:量子太極哲學圓融三諦三觀 (2版)

心物合一:量子太極哲學圓融三諦三觀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心物合一:量子太極哲學圓融三諦三觀 ISBN13:9789865220938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蔣志純 裝訂/頁數:平裝/304頁 規格:21cm*14.8cm*1.4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20/10/25 中國圖書分類:佛教教理 內容簡介   我們以往的研究領域是在半導體物理理論,有關能帶混合效應的部分。例如我們提出一個新的物理效應,也就是傳導帶及價帶藍道能階混合效應,此一新效應隨後被實驗確認。我們也首先提出一個新的物理守恆定律也就是藍道能階混合參數的守恆定律。我們還發現在wurtzite材料內有電子自旋簡併面的存在,而且證明它是由於Dresselhaus效應所造成的。簡併面的存在讓wurtzite材料成為製造RSL(Resonant spin lifetime)電晶體最好的材料。   本書是人類有史以來,首次嘗試使用「量子太極哲學心物合一論」來解釋佛學的一本書。首先我們先用「唯識量子力學法界緣起理論」介紹了一個「煩惱種子」的觀念,因而完美地解釋了《金剛經》。最令人驚訝的是,我們發現《金剛經》講的就是「量子糾纏」,在佛學中稱為「道種智」。我們還發現,只要將《金剛經》融入「天台宗圓融三諦三觀」理論中,「天台宗圓融三諦三觀」理論就可以成為一套非常完整的「純通教」理論。當然,「量子太極哲學心物合一論」還有待實驗證明方可確認。 目錄 自 序 前 言 第一部 唯識量子力學法界緣起 壹、簡介 貳、法界緣起理論 一、業緣起 二、法界緣起 三、有效實相、業及煩惱種子 四、實相混合及如來藏模型 五、真實空間與法界空間有效實相 六、三諦、六諦及四念處定義 七、定義專有名詞 參、唯識量子力學別教六念處 一、觀身不淨及觀法無我 二、觀受是苦及觀心不伏 三、觀心非不退轉 四、觀心非無上 肆、唯識量子力學中道佛性 一、一切法皆來自法界緣起或如來藏緣起理論 二、真實空間及法界空間有效實相 三、中道佛性 伍、一切種智與唯識量子力學純通教道種智 一、金剛經與加行位 二、唯識別教七念處與加行位 三、金剛經七障與加行位 四、金剛經道種智與畢竟空 五、一切種智與唯識量子力學純通教道種智 六、純通教與大乘凡位通教 第二部 量子哲學心物合一論 壹、簡介 貳、量子哲學與佛學 一、唯識量子力學與唯心論的藏識學 二、量子哲學心物合一論 三、量子哲學十維度的定義 四、量子哲學與心物合一論的藏識學 五、佛道可分成大乘道、菩薩道,與如來道 參、量子哲學與道德經 一、道同時生三無 二、道隨時間改變而生三 三、心物合一與法界緣起 肆、量子哲學圓融三諦三觀 一、心物合一與唯心論的圓融三諦(宇宙觀) 二、量子哲學大乘圓融三諦三觀(修行) 三、量子哲學法界圓融三諦三觀(修行) 目 錄III 四、量子哲學如來圓融三諦三觀(修行) 五、量子哲學圓融三諦三觀總結 伍、結論 一、量子哲學八念處 二、量子哲學與佛學間的關係 三、沒有精神文明的科學將毀滅人類 第三部 量子太極哲學圓融三諦三觀 壹、量子哲學重新詮釋佛學 一、圓別通三教地位菩薩階位平等無有差別 二、天台宗的無明惑 三、《量子哲學》與《心經》 四、太極圖與量子糾纏 貳、量子太極哲學看六道輪迴、畢竟空與涅槃 一、兩儀畢竟空與無極無餘涅槃 二、有餘涅槃中四象的定義 三、六道輪迴中八卦的定義 四、六道輪迴太極八卦圖 五、有餘涅槃太極四象圖 六、無餘涅槃太極無極圖與畢竟空太極兩儀圖 參、量子太極哲學看佛學 一、凡位修行 二、住位到第九地位菩薩的修行 三、賢聖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四、量子太極哲學重新詮釋佛學 肆、量子太極哲學重新詮釋圓融三諦三觀 一、定義心物合一論如來藏模型三觀中的三諦 二、量子太極哲學重新詮釋大乘圓融三諦三觀 三、量子太極哲學重新詮釋法界圓融三諦三觀 四、量子太極哲學重新詮釋如來圓融三諦三觀 五、量子太極哲學形成一套完整佛學理論 六、量子太極哲學三觀與天台宗三觀比較 伍、結論 附件一 附件二

原價: 380 售價: 342 現省: 38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