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資訊
<姆斯>SPICE電子電路模擬(五版) <鼎茂> 5/E 張文清 9789862269268
詳細資訊
<姆斯>SPICE電子電路模擬(五版) <鼎茂> 5/E 張文清 9789862269268
為您推薦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電腦輔助電子電路設計-使用Spice與OrCAD PSpice(第五版) 作(譯)者: 鄭群星 出版商:全華 出版日:2022/3/7 ISBN(13碼):9786263280571 書號:0512904 膠裝 / 616頁 / 16 K / 單色 ■ 本書特色 1.本書獨樹一格,內容包含Spice及OrCAD PSpice的使用方法與模擬分析。 2.針對不同的輸入方式,分別對使用文字描述方式(Netlist)模擬電路及繪圖方式模擬電路,加以詳細介紹。 3.本書著重於理論觀念,從元件設定至電路分析及模擬都講說詳細 4.採用step by step的方式說明,使初學者輕鬆瞭解操作的步驟,並有實例的介紹。 ■ 內容簡介 本書為目前市場最新OrCAD PSpice 17.4版,其內容第一至七章為基礎分析,第八至十二章為進階分析,針對Spice及OrCAD PSpice不同的輸入方式,對文字描述方式及繪圖方式模擬電路,加以詳細介紹,並採用step by step方式說明,使讀者更容易瞭解。 ■ 目錄 05129037目錄 第一章 簡介 1-1 電子電路模擬程式的發展過程 1-1-1 SPICE 1 1-1-2 SPICE 2 1-1-3 SPICE 3 1-1-4 PSPICE 1-1-5 DESIGN CENTER 1-1-6 OrCAD PSpice 1-1-7 其他種SPICE之改良版本之模擬程式 1-2 SPICE模擬電路程式之功能 1-3 OrCAD PSpice電路模擬程式之功能 1-4 電路描述模擬的方式 1-4-1 使用SPICE及OrCAD PSpice電路描述模擬的方式 1-5 OrCAD PSpice繪圖模擬的方式 1-5-1 如何進入OrCAD PSpice繪圖視窗 1-5-2 繪圖及模擬 第二章 電路描述格式及規則 2-1 概述 2-2 SPICE及OrCAD PSpice的輸入電路描述結構 2-3 SPICE及OrCAD PSpice的輸入電路描述規則 2-3-1 標題行的描述規則 2-3-2 註解行的描述規則 2-3-3 元件行的描述規則 第三章 被動元件的描述規則及取用 3-1 電阻器 3-1-1 電阻器元件的描述 3-1-2 OrCAD PSpice電阻器模型參數設定描述 3-1-3 取用電阻元件的方式 3-1-4 設定或更改元件名稱及元件值 3-1-5 取用具有模型參數的電阻元件 3-2 電容器 3-2-1 電容器的描述 3-2-2 OrCAD PSpice電容器模型參數設定描述 3-2-3 取用電容元件的方式 3-2-4 設定或更改元件名稱及元件值 3-2-5 電容值初值之設定 3-2-6 取用具有模型參數的電容元件 3-3 電感器(HENRY) 3-3-1 電感器元件描述 3-3-2 OrCAD PSpice電感器模型參數設定描述 3-3-3 取用電感元件的方式 3-3-4 設定或更改元件名稱及元件值 3-3-5 電感器初值的設定 3-3-6 取用具有模型參數的電感元件 3-4 互感元件(變壓器) 3-4-1 互感元件(變壓器)的描述 3-4-2 OrCAD PSpice互感元件模型參數設定描述 3-4-3 取用互感元件的方式 3-4-4 設定或更改元件名稱及元件值 3-4-5 變壓器初級圈次級圈電感量及交連值之設定及修改 3-5 傳輸線 3-5-1 傳輸線描述 3-5-2 OrCAD PSpice傳輸線(有損失)元件模型參數設定描述 3-5-3 取用傳輸線元件的方式 3-5-4 設定或更改傳輸線的名稱 3-5-5 傳輸線的波長,延遲時間及特性阻抗的設定 第四章 獨立電源元件 4-1 獨立電壓及電流電源之描述 4-1-1 OrCAD PSpice獨立電壓及電流電源元件的取用 4–2 暫態分析獨立電壓電源及電流電源之函數波形描述 4-2-1 脈波函數電源 4-2-2 正弦波函數電源 4-2-3 指數波函數電源 4-2-4 分段線性波函數電源 4-2-5 單一頻率的調頻波函數 4-3 OrCAD PSpice可適用各種波形之電源元件(VSRC及ISRC)的取用 4-4 OrCAD PSpice接地元件 4-5 OrCAD PSpice直流符號元件 第五章 控制電源元件及其描述 5-1 線性控制電源 5-2 非線性控制電源 5-3 電壓控制電壓電源描述 5-3-1 OrCAD PSpice電壓控制電壓電源元件 5-4 電壓控制電流電源 5-4-1 OrCAD PSpice電壓控制電流電源元件 5-5 電流控制電流電源 5-5-1 OrCAD PSpice 線性電流控制電流電源元件 5-5-2 OrCAD PSpice 非線性電流控制電流電源元件 5-6 電流控制電壓電源 5-7 電壓控制開關 5-7-1 電壓控制開關元件描述 5-7-2 電壓控制開關之模型參數設定描述 5-7-3 OrCAD PSpice電壓控制開關元件 5-8 電流控制開關 5-8-1 電流控制開關元件描述 5-8-2 電流控制開關之模型參數設定描述 5-8-3 OrCAD PSpice電流控制開關元件 5-9 OrCAD PSpice時間控制開關 5-10 控制電源應用的實例 第六章 半導體元件及其描述 6-1 二極體元件 6-1-1 二極體元件描述 6-1-2 二極體元件之模型參數設定描述 6-1-3 OrCAD PSpice 二極體元件 6-1-4 OrCAD PSpice 二極體元件模型參數的設定與修改 6-2 雙極性電晶體元件 6-2-1 雙極性電晶體元件描述 6-2-2 雙極性電晶體元件之模型參數設定描述 6-2-3 OrCAD PSpice 電晶體元件 6-2-4 OrCAD PSpice 電晶體元件模型參數的設定與修改 6-3 接合場效電晶體 6-3-1 接合場效電晶體元件描述 6-3-2 接合場效電晶體之模型參數設定描述 6-3-3 OrCAD PSpice 接合場效電晶體元件 6-3-4 OrCAD PSpice 接合場效電晶體元件模型參數的設定與修改 6-4 金屬氧化物場效電晶體元件描述及取用 6-4-1 金屬氧化物場效電晶體元件描述 6-4-2 金屬氧化物半導體之模型參數設定描述 6-4-3 OrCAD PSpice金屬氧化物場效電晶體半導體元件 6-4-4 OrCAD PSpice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元件模型參數的設定與修改 6-5 砷化鎵場效電晶體元件描述及取用 6-5-1 砷化鎵場效電晶體元件描述 6-5-2 砷化鎵場效電晶體之模型參數設定描述 6-5-3 OrCAD PSpice 砷化鎵場效電晶體元件 6-5-4 OrCAD PSpice 砷化鎵場效電晶體元件模型參數之設定與修改 第七章 模擬電路分析的種類及輸出格式 7-1 模擬電路分析輸出變數描述 7-1-1 直流分析及暫態分析輸出變數描述 7-1-2 交流分析輸出變數描述 7-2 直流分析 7-3 偏壓點分析 7-3-1 偏壓點分析描述格式 7-3-2 偏壓點分析實例介紹 7-4 小信號直流轉移函數分析 7-4-1 小信號直流轉移函數分析描述 7-4-2 小信號直流轉移函數分析之實例 ...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中文書】 書名:HSpice積體電路設計分析與模擬導論 第三版 作者 : 蕭培墉 吳孟賢 出版社:東華 ISBN:9789574836857 目錄 第一章 HSpice 概論 第二章 PC 版 Star-HSpice 軟體簡介 第三章 HSpice 輸入檔的語法與撰寫 第四章 電路元件的基本語法與模型參數 第五章 工作點分析與直流分析 第六章 暫態分析 第七章 交流分析 第八章 數位電路模擬 第九章 完整分析設計與模擬 第十章 模擬結果輸出的相關陳述 第十一章 最壞狀況與最佳化分析 第十二章 HSpiceV-2004.03-SP1 與 CosmosScope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中文翻譯書】 書名:性格心理學:理論與研究 第三版 原文書名 : Personality Theory & Research 12/E 作者:Pervin/Cervone 翻譯:葉光輝 出版社:雙葉 出版日期:2017/08/31 ISBN:9789865668921 內容簡介 兼顧多元與整合的性格心理學…… 從本書的第一版發行至今已有40個年頭,雖然隨著心理學領域持續進展,書中所介紹的性格理論各有興衰,但它們共同見證了性格研究在心理學領域中得以持續發展的特殊優勢--以「完整的個人」為基本研究單位、為個人心理運作的「個別差異」提供完整理論,成為各種心理學次領域知識的匯聚核心。而Cervone與Pervin兩位作者在最新版中也透過既有的書籍結構編排巧思、各種最新研究成果的添補,繼續呈現出性格心理學與時俱進、跨領域整合的兩大特徵。 性格心理學:理論與研究(三版)作為教學用書,仍承襲先前各版的特色,強調理論與研究間相輔相成的關係,大量運用當代豐富的實徵研究與個案資料,深入介紹了性格心理學界歷來具代表性的理論取向,並藉由各種不同角度或特定研究議題對各理論取向進行分析比較,以凸顯其各自的優勢、侷限與彼此之間的異同,引導讀者能思考多元理論觀點並存的必要性,以及整合的可能性。 目錄 第01章 性格理論:從日常觀察到系統理論 性格理論家的五大目標 為什麼要唸性格心理學 定義性格 性格理論的探問:人的性格由什麼組成、如何運作及行為成因 以科學方式解答性格問題:結構、歷程、發展與治療改變 性格理論的重要議題 評估性格理論 性格心理學理論:簡介 第02章 性格的科學研究 性格心理學的研究資料 研究的目標:信度、效度、倫理行為 三種常用的研究方法 性格理論與性格研究 性格衡鑑及 Jim 的個案 第03章 心理動力論:Freud 的心理分析取向性格理論 Sigmund Freud(1856-1939)生平簡介 Freud 之人性觀 Freud 的性格科學觀 Freud 的心理分析式性格理論 第04章 心理動力論:Freud 理論的應用與評估 心理動力取向之性格衡鑑:投射測驗 心理病理學 心理改變 Jim 的案例 相關理論觀點及晚近發展 理論評價 第05章 現象學理論取向:Carl Rogers 的個人中心性格理論 Carl R. Rogers(1902-1987):生平簡介 Rogers 之人性觀 Rogers 的性格科學觀 Carl Rogers 的性格理論 第06章 Rogers 的現象學理論:應用、相關概念與當代研究 臨床應用 Jim 的案例 相關的理論觀點 相關理論與研究的晚近發展 理論評價 第07章 性格特質論:Allport、Cattell 與 Eysenck 特質論重要學者概覽 特質論之人性觀 特質論之性格科學觀 特質論者共通的基本觀點 Gordon W. Allport(1897-1967)之特質論 確認主要特質相度:因素分析 Raymond B. Cattell(1905-1998)之因素分析特質論 Hans J. Eysenck(1916-1997)的三因素理論 第08章 性格特質論的應用 性格的大五因素模型:研究證據 大五因素論 成長與發展 或許還漏了一個?六因素模型 Jim 的案例 個人與情境之爭論 理論評價 第09章 性格的生理基礎 氣質 演化、演化心理學與性格 基因與性格 心情、情緒與大腦 可塑性:生理歷程是原因也是結果 探討「高階」心理運作功能的神經科學研究 第10章 行為主義及學習取向 行為主義之人性觀 行為主義之性格科學觀 Watson、Pavlov 與古典制約 Skinner 的操作制約理論 理論評價 第11章 認知論取向:George A. Kelly 的個人構念性格理論 George A. Kelly(1905-1966):生平簡介 Kelly 之性格科學觀 Kelly 之人性觀 George A. Kelly 的性格理論 臨床應用 Jim 的案例 相關觀點及近期發展 理論評價 第12章 社會認知論:Bandura 與 Mischel 社會認知論與其他理論之比較 相關學者生平簡介 社會認知論之人性觀 社會認知論之性格科學觀 社會認知取向的性格理論:結構 社會認知的性格理論:歷程 社會認知論對成長、發展之觀點 第13章 社會認知論:應用、相關理論概念與當代研究 性格的認知成分:信念、目標及評估標準 壓力與因應 Jim 的案例 理論評價 主要貢獻與總結 第14章 情境脈絡中的性格:人際關係、文化與生命全程發展 人際關係 面對學業與社交之挑戰:樂觀主義策略及防衛性悲觀 情境脈絡中的性格一致性 社經脈絡下的性格發展 跨生命全程的性格運作 文化中的個人 實務應用脈絡中的性格運作 結語 第15章 評價性格:理論與研究 結構、歷程、發展及治療的改變 Jim 的案例 對性格理論和研究的批判評價 最後總結:理論如同工具箱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內聖與外王:儒家思想的完成與開展 作者:黃光國 出版社:心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11/00 ISBN:9789861918488 內容簡介 儒家思想的內容包括「關係論」、「心性論」和「天道觀」三大部分。漢代董仲舒提出「三綱五常」之說後,「關係論」便已經宣告完成;但因為儒家是追求「內在超越」的文化系統,很難建構「客觀知識」來闡述自己的論點;宋代之後,儒家第二期的發展便分裂為主張「道問學」的程朱一系,以及主張「尊德性」的陸王一系。儒家第三期的發展方向,應當是以儒家文化作為主體,吸納作為西方文明之菁華的科學哲學,建構「含攝文化的社會科學理論」,來說明它自身,尤其是「心性論」。基於這樣的見解,本書建構了一系列的「含攝文化的理論」,試圖破解儒家思想發展史上的「千古難題」,希望儒家文化可以藉此而獲得進一步的開展。 目錄 第一部分:中西文化的交會 第一章 良知理性的分裂 第二章 人類中心主義的危機 第三章 新「外王之道」:文化分析的知識論策略 第二部:傳承儒家的科學進路 第四章 「自我」與「關係」的普世性理論 第五章 「四端」與「五常」:儒家的倫理與道德 第六章 自性的心理動力模型 第三部:儒家思想的完成 第七章 儒家的「千古難題」 第八章 宋明儒者的「天」、「道」觀 第九章 「心」與「性」:朱子學與陽明學的定位 第四部:形塑現代人的認同 第十章 「中西會通」中的「離根理性」 第十一章 儒家的「道德空間」 第十二章 「自我」與「自性」:認同的形塑 第十三章 忠與孝:「仁道」中的兩種社會認同 第十四章 「中庸」理性:行道天涯 參考文獻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