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340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史上第一本『融入美國人生活』的文法書! 跟著在地美國人的日常對話 讓你的英文文法跟母語人士一樣渾然天成! 為什麼每本文法書,一翻開來就是 SV、SVO、SVC…五大句型? 有沒有辦法不要「水 water 是不可數名詞不能加 s」的死背文法規則? 學文法絕對不能只靠死背硬記!趕快忘掉那些惱人的文法公式, 現在開始用美國人的方式學文法,讓你擁有真正的文法實力! 文法不是死的知識,而是會因情境發生變化的活用觀念, 唯有學會:「Grammar in Use 實際運用下的文法」 和 「Grammar in Context 根據情境使用的文法」 才能讓你回歸文法最純粹的本質 不必想、不必背,只憑直覺就能自然用對、流利表達! 你還在用傳統的方法學英文嗎?只靠死背一道道規則是學不好英文文法的! 從現在開始就用生活情境暢快貫通惱人的文法概念吧! ★ 美國人都是這樣學文法!與生活結合、實際運用才是關鍵! 美國人在學習英語時,是透過生活中的日常來學習新的單字和文法,因此學習是內化與養成英文單字和文法的過程,漸漸將這些概念在大腦中架構出來,自然地表達出正確的句子! 本書解析亞洲學生學習英語的迷思,打破學習英語文法必需從五大句型學習的概念,並從名詞相關的文法開始,讓讀者能夠學習最道地的美式英語文法、會話。作者指出學英語文法不能死記硬背,要從美國母語人士的角度來思考文法規則,強調學習文法是內化與養成(Acquisition)的過程,並透過情境例句、對話加深印象,並根據這些情境來講出「對」的句子,所以學會正確的文法同時也能增進會話力。 ‧ 什麼是 Grammar in Use? Grammar-in-Use 可以解釋為「實際運用下的文法」。與其學會所有與構成主詞或受詞的名詞部分有關的文法,不如只學習實際運用度高的文法就好了。因此,這本書以 Grammar-in-Use 為基礎,只收錄進行會話時會用到的內容,所以不會和市面上的英文文法書一樣,以五大句型為主來進行說明,也不會過度使用專有名詞讓讀者混亂,只會介紹讓讀者能夠用在對話中精準表達所需的重要內容。例如:集合名詞、群集名詞,如果單看這兩個文法術語,會讓很多人覺得「為什麼明明是中文但我怎麼看不懂」,導致越學疑問越多。但如果看實際的運用狀況,就會發現其實很難搞混,請看以下的句子和文法解釋: ‧Our team is going to be the winner! 我們這組會是贏家!(集合名詞) → 將 our team 視為一個單位(unit),因此要用單數動詞,這就是集合名詞的用法。 ‧Our team are full of energy! 我們這組充滿活力!(群集名詞) → 將 our team 視為一群組員(team members),因此要用複數動詞,這就是群集名詞的用法。 在例句中,可以看到第一句的主詞代表一個單位,所以要用集合名詞的用法;第二句的主詞代表一群組員,所以要用群集名詞的用法。透過這兩個例句,我們就可以輕鬆地了解這兩個讓人頭痛的文法專有名詞,不用再被繁複的文法說明所混淆。 ‧ 什麼是 Grammar in Contexts? Grammar-in-Context 的意思,準確來說是「根據情境使用的文法」。也就是透過句子的情境來理解文法。舉例來說,從 love 這個抽象名詞來看,大家提到抽象名詞可能只會想到「不可數名詞」這個文法概念,但其實 love 可以根據情境來決定是否可數,請看以下的例句: Do you believe in love? 你相信愛的存在嗎? How many real loves do you think you can find in this lifetime? 你覺得一生中你能找到幾個真愛? 第一個句子的 love 是「抽象名詞」,大家都可以理解這裡指的是「抽象的愛」;然而第二個句子中的 love 卻可以用複數的型態表示,這是因為這裡的 love 是「愛人」的意思,所以是可數名詞。換言之,我們在學習 love 這個單字時,必須要利用例句的情境來理解這個單字真正的意思,而不是把字義背下來卻不知道如何使用這個單字。因此在這本書中,會利用可透過句子情境來理解的會話,來讓讀者理解重要的文法點。 ★ 本書把重點放在會左右句子整體文法架構的名詞上,實際在運用時,名詞會根據不同情境而改變使用方式,本書透過詳細解說與道地生活會話,帶領學習者在各種情境下實際使用、練習有運用到文法觀念的句子,讓學習者能夠在生活中自然運用正確的文法、建立自己的「文法直覺」! 本書特色 ◆ 用美國人的思考觀點,詳細解析英語文法概念 作者透過輕鬆、幽默的敘述講解美國人的思考觀念,帶著讀者一起學習讓人摸不著頭緒的文法概念,讓讀者能在面對不熟悉的文法概念時,以美國人的價值觀來判斷文法觀念。例如,在判斷名詞是否可數時,不能透過死記硬背,要用生活上的情境、常理來理解為什麼在這個情況下的名詞要用可數、不可數。之後讀者在使用英語時,可以用清晰的思緒來架構所要表達的英語,講出正確的文法。 ◆ 用道地的美國日常生活對話,學習文法正確的使用方式 除了詳細的文法解析,本書還收錄多篇道地的英語對話,每篇文法章節根據不同的文法概念設計不同的英語對話,讓讀者在理解文法之後,可以馬上閱讀生活對話中正確的文法使用方式。唯有透過會話、例句的情境,才能徹底了解相關文法,因此,這些句子根據實際情境而寫出來的。這些會話之中蘊含著美國人的思考方式和情感表達,因此比起單純用來學習文法,這些會話例句具有更深層的意義,作者強調只要文法運用正確,就能流暢地說英文,提升會話能力。 ◆ 收錄美國人慣用表達與生活用字,學會最道地的英文表達 對話中也補充許多美國人慣用表達、生活用字,例如:coke-bottle glasses(鏡片很厚的眼鏡)、toss and turn(翻來覆去、睡不著)、take off(離開)等,這些表達都是非常道地的美式英語表達,在平時學習英文的書籍可能不太常見,因此本書讓讀者能夠一邊學習名詞相關的文法,一邊記住學校不會教的英語表達,讓你的會話能力達到美國人都會讚嘆的境界! ◆ 透過「我有問題!」專欄,用簡單、清楚的回答,解決你的學習疑問 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很多疑惑,同時這些問題是其他人想知道的。在本書中不時出現的「我有問題!」專欄,收錄了與書中內容有關、也是學習者們最想知道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也是作者利用多年的教學經驗整理出了最常被學生們問到的問題,在書中會給予最簡單、清楚而且正確的答案。只要好好學習這些內容,各位的英語實力一定會瞬間突飛猛進! ◆ 補充五篇語言學習理論,讓你更理解學習外語的過程,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很多困難以及疑問,如果我們能夠了解會發生這種情況的背景或理論,就更能輕鬆理解,並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同樣地,我們一直努力想要流利地對話,但這樣表達真的是正確的嗎?此外,我們碰到某些情況時,應該要怎麼應對才好,這些都會在「語言學習理論」中介紹。語言學習理論並不是主修語言的人才需要學習,這些理論能幫助我們更確切掌握在學習中會碰到的情況,並朝正確的方向學習。 ◆ 以QR碼線上線上音檔方式,收錄慢版及自然版會話 MP3,一邊聽、一邊唸,學習更有效 書中的每一段會話旁都附上了 QR 碼,只要用手機一掃就能聽到道地美式發音的對話 MP3。特別的是,本書收錄了兩個版本的 MP3,分別是排除了大部分的情感、口音、連音且唸得比平常說話速度更慢的慢版,以及用美國人平常說話時的語速、語調、連音及語感自然對話的自然版。慢版是針對將個別單字準確發音,仔細聆聽會對培養英文聽力很有幫助,而聆聽自然版則是能聽到相當生動的會話。可依照自己當下的需求選擇適合的音檔,一邊聽、一邊唸,同步提升英文聽力和會話能力。本書亦提供可一次下載全書 MP3 的 QR 碼,不需註冊會員,或額外安裝自己不熟悉的播放 APP,省去每次聽音檔都要掃描的麻煩!(註:由於 iOS 系統對檔案下載的限制,iPhone 用戶需升級至 iOS 13 以上,方可使用全書完整打包下載連結。)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中文翻譯書】 書名: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方法之應用(第二版) 原文書名 : Understanding Research 2/E 作者:Neuman 翻譯:郭思餘 出版社:雙葉 出版日期:2018/09/00 ISBN:9789579096287 內容簡介 本書著重在理論與實務的整合運用。不論是從進行研究或者判讀研究成果的角度,均以清晰的架構呈現。新版中除了提供與時俱進的圖表、實務運用案例和學術研究成果外,在單元的編排上也提供更有系統的整理。在既有的輔助專欄之外,各章節新增闢「集思廣益」單元,以幫助讀者思考、分析所學概念,並在各章末附上「快摘要點」,以條列式說明的方式,提供讀者更迅速就手的章節單元整體概念。對於有心學習研究方法的讀者來說,本書實為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本書特色 研究案例重新篩選、更新:讓讀者了解科學研究是一門與時俱進,不斷更新的學問。 新闢集思廣益、快摘要點:對章節概念進行整理,幫助讀者更容易閱讀及了解。 針對臺灣學術研究及學習現況:列入部份本土研究案例,以提供更貼近生活的參考。 目錄 第01章 為什麼要做研究 1.1 我們根據什麼做決定 1.2 何謂實證社會研究,又為何受到推崇 1.3 社會研究有哪些類型 1.4 研究的目的為何,又如何運用研究 1.5 研究過程中的步驟有哪些 第02章 規劃研究 2.1 如何挑選研究主題 2.2 何謂、為何與如何進行文獻探討 2.3 文獻探討的六個步驟 2.4 如何聚焦於研究問題 2.5 如何設計研究計畫書 第03章 做個注重倫理的研究者 3.1 何謂道德義務 3.2 以人作為研究對象的相關倫理議題 3.3 研究贊助者如何影響研究倫理 3.4 政治對研究的影響 3.5 「價值中立」與「客觀」的研究 第04章 抽樣 4.1 為什麼我們使用樣本 4.2 非隨機樣本的類型與應用 4.3 用以討論隨機抽樣的用詞 4.4 抽出一個簡單隨機樣本 4.5 隨機樣本的類型與功用 4.6 在困難或特殊狀況中抽樣 4.7 由樣本推論到母體 第05章 測量社會生活 5.1 為什麼要測量 5.2 我們如何使社會的各個面向現形 5.3 我們使用數字或文字測量 5.4 我們如何建立良好的測量 5.5 質化測量的原則是什麼 5.6 量化測量的原則是什麼 5.7 我們如何建構使用指數與量表 第06章 調查法 6.1 什麼是社會調查 6.2 我們如何進行調查 6.3 寫出好的調查題目 6.4 如何設計一份有效率的問卷 6.5 不同調查形式的優點和缺點 6.6 如何進行調查訪談 6.7 如何在進行調查的時候符合倫理 第07章 實驗法 7.1 實驗法在什麼時候最有用處 7.2 為什麼要將人隨機分配 7.3 我們如何在實驗中運用變項 7.4 如何將各個部分整合進實驗設計中 7.5 何謂實驗效度及其重要性 7.6 我們如何從實驗成果的比較中學習 7.7 如何在實驗進行時遵循倫理規範 第08章 非反應式測量的研究 8.1 怎麼研究是非反應式的 8.2 你如何運用研究中的實體證據 8.3 你如何找出傳播訊息中所埋藏的內容 8.4 你如何挖掘既存統計資料探勘來回答新問題 8.5 使用二手資料來源回答研究問題 8.6 如何進行合乎倫理規範的非反應式研究 第09章 理解數字 9.1 如何準備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9.2 你如何敘述量化結果 9.3 單變項統計 9.4 雙變項統計 9.5 超越敘述:推論統計 第10章 在自然環境中觀察人們 10.1 什麼是田野研究 10.2 如何在田野中研究人們 10.3 如何開始進行田野研究 10.4 在田野中該做什麼 10.5 觀測與蒐集資料 10.6 研究如何作結 10.7 倫理規範與田野研究者 10.8 焦點團體 第11章 回顧過去與橫跨文化 11.1 歷史比較研究 11.2 如何進行 H-C 研究 11.3 如何進行對過去的研究 11.4 如何進行跨文化比較的研究 11.5 如何做一個合乎倫理的 H-C 研究者 第12章 撰寫研究報告 12.1 為何撰寫報告 12.2 如何進行撰寫的過程 12.3 如何撰寫因果關係 12.4 如何撰寫一份量化研究報告 12.5 如何撰寫一份質化研究報告 12.6 如何準備研究計畫書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行動研究法:教師研究者的指引 ISBN13:9789866624025 出版社:學富文化 作者:蔡美華 譯 裝訂:平裝 出版日:2008/05/01 中國圖書分類:教育總論 內容簡介 本書除附錄(三篇)外,共有九章,以介紹行動研究的理論開始,再就研究主題的決定,資料蒐集的信度、效度、可概括性的考量、研究倫理等予以探討;繼則論及資料的分析和詮釋、剖析行動研究報告撰寫的體例,體系一貫而完備;最後,就行動研究與教育變革,行動研究的分享、批判和在線上發表加以申述,更加突顯行動研究的價值與貢獻。此外,本書各章一開始所揭示的研究目標與短文,及章末的進一步思考的問題,均對行動研究的進行,有莫大的啟示和參考價值。 目錄 第1章 瞭解行動研究 1 是什麼激發缺乏動機學生的動機? 2 教育研究概覽 4 界定行動研究 7 行動研究的起源 8 行動研究的學理基礎 8 行動研究的目的和理論基礎 12 行動研究合理化:行動研究對實務的影響 14 促使行動研究成為日常教學實務的一部分 18 行動研究的過程 20 摘要 26 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26 第2章 決定焦點領域 27 互動式的青少年劇團 28 釐清一般觀念與焦點領域 31 探索 32 相關文獻探討 35 行動研究計畫 56 摘要 61 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61 第3章 資料蒐集技術 63 行動研究的反思 64 質的資料蒐集技術 69 透過直接觀察以獲得經驗 72 探求:研究者發問的時機 78 檢查:使用和做紀錄 86 量的資料蒐集技術 91 必要時整編焦點領域與行動研究計畫 96 摘要 97 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98 第4章 資料蒐集考量的因素:效度、信度和可概括性 99 改進學生對乘法事實的了解和動機 100 效度 105 信度 118 可概括性 118 執行行動研究的個人偏見 120 摘要 121 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121 第5章 研究倫理 123 使用科技以提昇數學的成就 124 研究的倫理學 127 做對的事:倫理在行動研究中的角色 132 摘要 141 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141 第6章 資料分析與詮釋 143 強調不重視等第的學習 144 進行分析和反思 150 分析與詮釋的角色 152 資料分析技術 153 資料詮釋技術 170 聰明的與人分享您的詮釋 173 摘要 174 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174 第7章 教育變革的行動計畫 175 反思入學的規準 176 發展行動計畫 179 教師研究者面對的某些挑戰 188 助長教育的變革 192 透過所有這一切的工作,教師獲得什麼? 197 摘要 198 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199 第8章 撰寫行動研究報告 201 我為何該正式撰寫我的行動研究報告? 203 體例與格式 204 附有註釋之行動研究論文樣張 205 儀式和寫作 214 行動研究報告大綱 218 行動研究報告的其他結構 218 投稿至期刊的一般指引 221 摘要 232 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233 第9章 分享、批判與發表線上行動研究 235 反省反思式教學 237 分享行動研究 239 分享電子化行動研究的手段 240 使用網際網路作連結 242 我能使用哪些不同類型的線上資源? 242 線上行動研究:挑戰與警惕 252 但它是真正的研究嗎?—— 判斷行動研究的規準 255 個人的反思 257 發表—— 開慶功宴的時間到了! 258 這只是開頭而已! 260 摘要 261 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261 附錄A 行動中的行動研究:Curtis小學的個案研究與論文評論 263 場景:Curtis小學—— 一所專業發展的學校 264 焦點領域:建構閱讀的意義 265 文獻探討 266 創立行動計畫 267 創造閱讀的意義 267 分享發現 275 評論行動研究 275 行動研究的發表 278 後語 278 摘要 279 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279 附錄B 描述統計與行動研究 281 以描述統計計算所算得的! 281 附錄C 視覺化地呈現資料 293 範例一:寫作者工作坊與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學生的寫作工作及態度 294 範例二:數學的操弄式教學 297 範例三:書本的分享對學生閱讀動機的影響 300 範例四:映射教師「制握」與「移動」的圖示 302 範例五:概念圖 303 摘要 303 參考文獻 305 英漢索引 313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實務專題製作:企業研究方法的實踐(第六版)【含部分章節及附錄內容QR Code】 作者:楊政學 出版社:新文京 出版日期:2019/06/00 ISBN:9789864305087 內容簡介 本書將實務專題製作的流程步驟,依序以個別單章的內容來詳述,希望提供讀者清晰且有系統的思惟模式,並進一步對實務專題製作有系統性的瞭解。 書中在第一章淺談實務專題製作之後,第二章起即為學生執行實務專題製作或企業研究方法報告的流程步驟。除可供「實務專題製作」、「企業研究方法」或「研究方法」等課程的講授外,同時可供學生執行實務專題製作時的流程手冊,並作為輔助教師指導專題學生的參考手冊,是一本實用的工具書。 全書分為15章,第一章淺談實務專題製作,為讀者建立概念,做為學習實務專題製作的基底;第二、三章分別是主題確認、擬訂計畫書,引導讀者進行研習的規劃;第四章到第七章依序為規劃研究設計、選擇研究方法、如何蒐集資料、如何正確抽樣,帶領讀者認識製作一個專題所需的環節與步驟;第八章到第十一章則闡述個案研討的編輯、分析與研討架構、個案分析工具、模式設計與應用、操作架構與信效度等完成專題製作所需的架構與工具。第十二章到十四章分別是旅館業、量販業與觀光業的實務個案專題及分析,提供讀者完整實務專題製作的範例。 全書架構所呈現的教材份量,適合單一學期課程,乃至整個學年教學之選用,不至於讓授課教師與修課學生,感到有教材過多的壓力。每一章節在內文頁空白處,編排有重要名詞與重點摘錄的提示方框,以增加教學引導與閱讀學習的效果。各章節末尾,更是列有本章重點摘錄,用以整理該章的學習重點。此外,各章末也列有測驗題庫、問題與討論,以期加深學生課堂的學習成效,並提供教師課堂討論及自學讀者思維整合的參考。本書此次改版新增是非題及選擇題,並附上解答 為了避免篇幅過鉅,書中僅印出第十四章觀光業個案,第十二、十三兩章則以PDF檔收錄於雲端空間,讀者只要掃瞄QR code,便可下載內文,提高使用的方便性,同時教師可依課程進行情況選擇是否講授,對讀者而言則是更為完整的研讀。最後,第十五章則引導讀者如何撰寫及發表研究報告。 本書自2004年初版發行以來,受到許多學校任課教師採用為課程指定教科書,作者亦廣納各方意見並依最新資訊,屢以修訂改版。第六版除依最新資訊及個案修訂更新之外,各章增加了是非題及選擇題,並附上解答,可供授課教師出題考試參考,也可供讀者自行驗收學習成效。此外將原先以隨書光碟提供的第12、13兩章內容以及參考文獻、索引、附錄等改放在雲端空間,提供讀者掃瞄QR code下載閱讀,不必拿著光碟找光碟機讀取。 目錄 Ch 01 淺談實務專題製作 1.1 實務專題製作緣起 1.2 實務專題製作意涵 1.3 實務專題製作目的 1.4 實務專題製作流程 1.5 實務專題製作省思 1.6 本書撰寫內容架構 Ch 02 主題確定 2.1 適當題目特性 2.2 選擇題目原則 2.3 研究題目來源 2.4 搜尋題目方式 2.5 搜尋題目資訊 2.6 主題確定程序 Ch 03 擬訂計畫書 3.1 尋求企業合作意願 3.2 擬訂專題研習計畫 3.3 專題製作時程安排 3.4 專題製作評量考核 Ch 04 規劃研究設計 4.1 研究設計的定義 4.2 研究設計的功能 4.3 名詞意涵的釐清 4.4 研究設計的評選 4.5 研究設計的類型 Ch 05 選擇研究方法 5.1 研究方法類型 5.2 研究方法整合 5.3 量化研究方法 5.4 質化研究方法 Ch 06 如何蒐集資料 6.1 資料類型與蒐集 6.2 資料蒐集的方法 6.3 觀察法應用 6.4 訪談法應用 6.5 調查法應用 6.6 實驗法應用 Ch 07 如何正確抽樣 7.1 抽樣性質與理由 7.2 抽樣程序設計 7.3 機率抽樣方法 7.4 非機率抽樣方法 7.5 抽樣方法選擇 Ch 08 進行個案研討 8.1 個案編輯架構 8.2 個案分析架構 8.3 個案研討架構 Ch 09 個案分析工具 9.1 SWOT 分析 9.2 SATTY 分析 9.3 成長策略 9.4 波特五力分析 9.5 波特基本競爭策略 9.6 成長/占有率矩陣 Ch 10 模式設計與應用 10.1 實務模式設計理念 10.2 文獻分析應用實例 10.3 深度訪談應用實例 10.4 問卷調查應用實例 10.5 實務模式建構實例 Ch 11 操作架構與信效度 11.1 操作架構意涵 11.2 信度與效度的意涵 11.3 信度與效度的討論 11.4 信度與效度的提升 Ch 12 旅館業個案(掃描QR code下載閱讀) 12.1 研究設計與資料蒐集 12.2 個案編輯與分析 12.3 知識管理架構建立 12.4 個案實證分析 12.5 結論與建議 Ch 13 量販業個案(掃描QR code下載閱讀) 13.1 研究設計與資料蒐集 13.2 個案編輯與分析 13.3 調查問卷設計概念 13.4 問卷調查統計分析 13.5 結論與建議 Ch 14 觀光業個案 14.1 研究設計與資料蒐集 14.2 個案編輯與分析 14.3 實務模式架構 14.4 個案實證分析 14.5 結論與建議 Ch 15 報告撰寫與發表 15.1 書面報告內容 15.2 書面報告撰述 15.3 口頭發表內容 15.4 簡報資料製作 15.5 報告撰寫倫理 參考文獻(掃描QR code下載閱讀) 索引(掃描QR code下載閱讀) 附錄(掃描QR code下載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