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340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那些對話、往來、抗衡、離亂,留下了許多非常不一樣的思想風景,影響了那時代許多哲學家的一生,以及現在的我們…… 在德國萊茵河畔的哲學咖啡館,評論作家蔡慶樺為我們推開哲學世界的大門,思考康德、黑格爾、馬克思、韋伯、海德格、高達美、鄂蘭……馬克思如何以「不在場博士」方式取得學位?又為何說《資本論》是「那個狗屎」? 康德是流浪博士始祖?每天傍晚都和友人聚會對談…… 費希特大學都沒讀完,後來卻成為王牌教授! 黑格爾、謝林、荷爾德林這三位室友,最後都拋下神學,追求個人志趣去了…… 海德格迷戀鄉村、看似沉靜,卻與學生鄂蘭有一段不平等的感情! 高達美晚年仍好學不倦,週週去旁聽後進教授的冷門課……哲學時常予人高不可攀之感,尤其德國哲人們,更有玄奧的「美名」,作者蔡慶樺專研歐陸思想(尤其當代德國思想),在德文世界中考掘,推開了世界的界限。他常在臉書、天下獨立評論、香港01哲學等網路發表歐陸哲學家、文人的思想精華,以及社會觀察。《萊茵河哲學咖啡館》即是他閒暇時遍讀群書的創作。 蔡慶樺對思想家、文人的生活和人際脈絡,以及其間的故事、趣事,也非常感興趣,因為生活日常與思想的蘊釀、創作的歷程,環環相扣,更能讓人明白大時代背景與趨勢下的文化發展。華格納、馬克思、費希特、黑格爾、高達美、海德格、鄂蘭……與他們的作品,在他輕鬆的隨筆描摩下,個個都充滿對生命的熱情。透過將思想家的影像立體化,讀者們更能感受到他所見學的理論的生命力,以及德國思想裡最迷人的東西。本書特色:鑽研到底,哲學終究還是得從自己說起 康德選擇不離開柯尼斯堡,也許是因為他的學究脾氣。他極不喜歡變動,要求一切都按照自己的節奏進行。 費希特幾乎一字不差地複述出牧師講道內容,讓父親雇主驚訝於其聰穎,便送他去上學,使他得以脫離一般農村小孩的命運。 黑格爾臨終前在病床上說:「只有一個人理解我。」然而說完這句話後,他又惱怒地接著說:「不,他也不理解我。」 韋伯問有志於進入大學教書的年輕學者:「你真的相信,你能夠年復一年看著平庸之輩一個接一個爬到比你高的位置,而既不憤恨又無挫折感嗎?」 海德格一生都迷戀著鄉間,拒絕了柏林大學的職務,寧願選擇留在黑森林的邊境城市。可是這樣的人卻一直有些激動的質素,擾動著別人、自己也從不安靜下來。 人們會說,就算我插手也改變不了什麼。但是鄂蘭認為,即使改變不了什麼,也不表示我們可以認為那與我們無關;我們有這樣的義務──你必須走向那個施加惡行者,問他:「我看到了這一切,請告訴我,為什麼必須做這些事?」 【目錄】 序:歡迎光臨萊茵河哲學咖啡館導言:什麼是德意志?一個德意志的疑問 華格納的問題 華格納的答案:在地、傳統、自由、非民主 從華格納的德意志思考今日的德意志 結語:以天才作為脫罪證明 題外話:哲學家不能缺少華格納德國思想家 1 沃爾夫 日耳曼人之師 德國第一個思想學派 康德的繆斯2 康德 我生命中最愛的那些人 開明專制 柯尼斯堡 大學校長 卡里寧格勒的哲學家?3 費希特 天才少年 法國大革命 成為大學教授 告德意志民族演說 柏林大學校長4 黑格爾 謎般的哲學手稿 勤讀盧梭的神學院學生 哲學共同體 沒有人理解我 離開神職之路 杜賓根的傳奇 黑格爾與莎士比亞 黑格爾教授開設邏輯與形上學課程5 海涅 失敗的法律人 記者生涯 對祖國的愛恨 作為公共知識分子海涅6 馬克思 那個狗屎終於要完成了 出版史 這說的正是閣下的事 回到馬克思主義 真實的生命 我們說不同的語言 世界記憶資產7 韋伯 非典型法律人 勤勞的學術人 學術生涯乃是一場發狂、無把握的冒險8 海德格 海德格的失眠 只有哲學能夠抵抗哲學 對哲學家來講,這就是生活和世界的那種不可思議性 朋友今安在?9 高達美 布雷斯勞 馬堡 弗萊堡10 安德斯 什麼都能寫的男孩 與鄂蘭的婚姻 流亡 悲劇11 鄂蘭 遇見鄂蘭 獨裁統治下的個人責任 沒有人有權利服從 科學的責任 德意志思考12 「我不是馬克思主義者!」 謹向諸位推薦來自特里爾的馬克思先生 動盪的一生 自白 可是馬克思沒寫過,這個體系上還得加上獨裁體制啊! 一八四八年革命 洪水在我之後13 邪惡,醉醺醺,可是聰敏,約瑟夫‧羅特 我的德文教材 從記者到文學家 流亡巴黎 邪惡的人愛傷心的歌14 問題與答案 問題比答案重要 康德的四個問題 哲學史上知名的問題與答案15 哲學家與政治 「帶領領袖」的人 向威廉・阿爾曼致敬16 為什麼我們留在鄉間?為什麼不? 海德格的黑森林小木屋 對孤獨之愛 德布林的亞歷山大廣場 城市與鄉間 都會猶太人的刻板印象 在城市裡流浪 共振的自我與他者17 來杯拿鐵瑪奇朵 「回到事物自身!」 對於不起眼事物的鍾愛 文明化的進程 拿鐵瑪奇朵與消逝的青春 法蘭克福學派的逝去時光 帶著驚奇觀看世界18 布伯──勇敢地活著 來自黑朋海姆的拉比 我與你 邂逅於無神的時代 愛 勇氣19 對話與理解 對話 我們都失去了對話的能力 老學生 柏拉圖主義者20 教養 有用或無用 古典的教養概念 哲學的教養概念 半調子教養 文化國族 當代的教養21 我們這一代人的良知衝突──德國弗萊堡大學的「海德格教席」風波 海德格教席 青年教授制度 德國哲學的陰暗章節22 不安時代中人文社會科學的困境 不安的生命 無用之學 蘭花之學 維持姿態如此困難23 那個躁動的漫長夏天──德國左派青年反叛史 破損生活的出路何在? 追尋左派青年的生活軌跡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幫助您了解身體與心靈的相互關聯性,啟動生命力量,創造幸福人生。 ◎運用十大心靈力量系統,開發心靈潛能,透視身心靈的成功寶典。 ◎心靈力量有多大,成就的威力就有多強!活出圓滿自信的自己,成就當下一切。 在人類的心靈中,一直存在著無限的寶藏與力量,只要了解、開發及善用它, 不但可以成就當下的夢想,進而能提升生命的進化。 作者根據多年的諮詢經驗,統整了我們可以開發運用的十個心靈力量: 1.愛、2.快樂、3.領袖力、4.使命、5.純真、 6.目標動力、7.直覺力、8.放下、9.寬恕、10.夢想。 在每個心靈力量的陳述裡, 協助讀者發現生命潛在的獨特本質與價值; 幫助讀者穿越現有身體與心靈的障礙,讓自己活得更美好, 同時透過分享,也讓周圍的人生活得更美好。 因為,所有生命的事件都在喚醒人的存在價值, 而所有價值的展現都在利益自己及他人, 只要為自己許下這份心願,生命就會開始有所不同。 這本書,希望讓人們能找到不同以往的身心靈鑰匙, 去啟動更巨大、更有力量的身體與心靈機制,來成就所想要的目標。 在本書中,你將學習到如何「發現自己」、「改變自己」、「圓滿自己」, 藉由往內探索的心靈擴張,並且對應相關的身體問題之所在。 從而讓自己持續進階,去實現所想要的目標與夢想。 ★本書可以幫助您 .更深入地覺知自我的身體與心靈運作的阻礙以及解決之道。 .啟動改變的力量,邁向更幸福成功的人生。 .協助你透視身體與心靈運作的成功寶典。 .透過數十個生命改變案例,讓你從中領略全新的見解或觀點。 .接受、發展與給出美好的自我價值。 .藉由了解十大心靈力量系統與身體的關聯性及部位,重新去理解自我的慣性與障礙。 .從根源著手,創造前所未有的進階。 ★賜教信箱:konan09211968@gmail.com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5073.pdf 【目錄】 推薦序一 與更好的自己相遇 宋富美(退休法官、亞洲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推薦序二 找回身心靈的平衡與和諧 鍾典晏(安侯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 推薦序三 正念寶盒 篤定夢想 陳汪全(寶石建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國際扶輪3490地區2022-2023年度地區總監) 推薦序四 當愛起航,萬事不難,不可思議的身體能量 李麗燕(大誠保險經紀人股份有限公司行銷協理/扶輪社3490地區2022—2023年度助理總監/扶輪社3490地區2024—2025年度地區職業服務主委) 推薦序五 輕易啟動夢想能量.達到人生巔峰時刻 魏麗香(哥斯大黎加聖荷西大學自然醫學研究所博士暨助理教授) 前言 開啟身體與心靈的幸福旅程 致謝 寶盒一 愛 寶盒二 領袖力 寶盒三 快樂 寶盒四 直覺力 寶盒五 目標動力 寶盒六 使命 寶盒七 純真 寶盒八 放下 寶盒九 寬恕 寶盒十 夢想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最珍貴的天賦,是上天賜給我們的力量,是宇宙每天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各種際遇。 ◎人生每個經歷,都是必然;遇到的每個人,都是貴人;走過的每一步,都算數。 ◎謹以此書獻給堅強的你,柔軟的你,努力讓靈魂更自由的你。 經過數十年不同宗教哲學的修行,我深刻體會, 越想深入了解這世界,越多新的謎團則相繼浮出; 越想接近造物主,越發覺得祂無法理解且難以親近。 因著那加給我們力量的主,讓我得了祕訣, 將一路走來,踢到或絆倒的每一塊石頭, 經年累月,逐漸砌成一座強大的內在宮殿…… 昔日從天而降的落石,堆疊成宮殿支柱, 撐起我的內在空間,容許它更寬敞…… 作者論述跨度很大,蒙太奇式的呈現──各個片段的思緒領悟論述回憶反思觀察感受並行共存,讀者像是進到心緒裡,直接接觸;或者,像首詩,節奏轉場之間留白,讓讀者參與感受詮釋並填補,如此便與作者共同存在那被建構起的向度裡。很奇妙! ──榮格分析師 李佳怡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5479.pdf 【目錄】 前言 道歉的真義 相對邪惡與絕對邪惡 原諒那個五歲男孩 試著了解 關於恐懼 我在說誰的話 心魔 我見你在人群發光 兩忘江湖 走過死蔭幽谷 後記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欲望的美學》──前所未有的「心靈使用手冊」! 是作者彭明輝的心靈追尋傳記、 暢銷書《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進階版續集! 獻給「尋找心靈入口的人」!心靈的捷徑不在洞窟裡,不在良知裡,而在文學、藝術、哲學鋪成的文化史中! 請跟著彭明輝老師, 跨越哲學、文學與藝術,探索內心的情感、欲望與靈性, 認識自欺欺人的陷阱與幻覺,瞭解古今哲人精神昇華的管道! 藉由梭羅、陶淵明和華茲華斯作品中的精華,刻劃心靈與精神世界的實況;透過托爾斯泰、杜斯妥也夫斯基和卡繆的小說,以及塞尚、梵谷和貝多芬的書信與作品,呈現人類內心世界的淵深、遼闊與崇高;引述科學、哲學界的重要發現與歷史事實,深入淺出地勾勒人性的關鍵事實。 彭明輝帶領你一路探索屬於自己的「欲望的美學」! 這本精簡版的「心靈使用手冊」從更深刻、寬廣的視野進一步詮釋「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勾勒出值得嚮往、追求的生命願景,以及值得我們花一輩子去累積的能力。 據說神跟我們分享祂的靈,然而卻沒有附贈心靈使用手冊,以至於我們在自由意志與亞當、夏娃的原罪裡折騰,走不出靈肉衝突的煎熬。 這本心靈使用手冊可以讓我們瞭解如何與自己的各種可欲相處,以及如何善待身邊親人的可欲和軟弱──在必要的時候,給予自己和他們關鍵的支持和鼓勵,而不是誤導他們去飛蛾撲火;在自己和他們軟弱時,給予諒解和安慰,而不是苛責或縱容。 在人文與藝術領域摸索了將近五十年之後,彭明輝在前賢的生命裡感受到深刻、莊嚴、崇高的情懷,因而篤信唯有兼融文學、藝術與哲思的薰陶,才能培養出洞視內心活動的敏銳自我覺察,促成心靈的成長和精神、情感的昇華,從而獲得內在的滿足並提升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也唯有在培養出這些能力之後,才能自主地調節生理與心理的本能欲望,使它們獲得適切的滿足而避免對人性產生不必要的壓迫,同時又不會耽溺於本能欲望而辜負個人更高的生命意義與價值。 《欲望的美學》就是這些心得的精華,扼要爬梳哲學、文學與繪畫世界裡最具啟發性的作品和線索,力求將它們呈現得自成體系、由淺入深、思緒流暢,而且清晰好讀。 ▍他們的生命,他們的美學 我到樹林裡去,因為我想要完全清醒而自覺地活,徹底專注於生命中絕不可或缺的本質,看看我能不能從中獲得教誨,而不是在臨終時才發現我根本未曾活過。──梭羅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陶淵明根據「自我並非外在賦予的」這個想法,我認為只有一個務實的推論:我們必須創造出自我,就像在創造一件藝術品。──傅柯 有兩件事,我們越是頻繁而冷靜地凝想,心靈越是充滿歷久彌新且與日俱增的敬畏和崇拜:在我們頭上星光閃耀的天空,以及在我們心裡的道德律。雖然它們隱蔽在暗處或我難以企及的超越性領域裡,我不需要去尋找或者臆測它們;它們出現在我眼前,跟我的存在的覺醒直接連結在一起。──康德我們應該要做的事情是,把語言從它們在形上學裡的應用帶回到它們在日常生裡活的應用。──維根斯坦重要的是瞭解我自己。重要的是去尋找對我而言是真實的真理,去尋找我可以為之生、為之死的信念。這就是我目前認為最重要的事。──齊克果一個人活著的目的,無非就是迂迴地透過藝術或愛或充滿熱情的作品,去重新發現那開啟他心靈的一個或兩個影像。──卡繆偉大小說的時代裡所散發出來的光芒永遠不會黯淡,因為人們一再忘記人類的存在,所以小說家的發現再怎麼古老都能持續地讓人感到震驚。──米蘭.昆德拉藝術並非複製我們所看見的,它讓我們看見原本看不見的。──保羅.克利我們只能用短暫的每一天去證實自己成長的目標及其理由。我們只能靠著自己去回答自己的存在,因此我們都想要為自己的存在掌舵,而不容許自己的存在變成未經深思的意外。──尼采 【目錄】 序:心靈使用手冊 1 楔子 剪不斷,理還亂——千古難題,靈欲之爭 第一部 如詩般優美、神聖的生命 2 另類的可欲,更高的嚮往——如詩般優美、神聖的生命 3 豬的快樂,貝多芬的痛苦——可欲與幸福的等級 4 情感的昇華,精神的殿堂——崇高之美 5 結廬在人境,心遠地自偏——生命的風格與品味 6 文明的初衷,情與欲的美學——詩的無邪與淫奔 第二部 歷史的智慧與諫言——完美世界的陷阱與幻覺 7 靈性的渴望與幻象——人性與聖潔的最短距離 8 「滅盡人欲」的代價——虛無、偽善,且不幸福 9 最危險的魅惑——想當然爾的真理,自以為是的良知 10 柯尼斯堡的象牙塔,可敬且可畏的人生——聖潔而不幸福 11 欲望的科學,取法乎下的幸福——科學的佐證與濫用 12 人類一思索,上帝就發笑——理性的幻覺與矛盾(上) 13 人類一思索,上帝就發笑——理性的幻覺與矛盾(下) 14 事實、臆測、想望與抉擇——文化、品味與獨斷論 15 黑暗的時代,價值的崩解——虛無主義的崛起與挑戰 16 告別天堂與永恆,超越自欺與虛無——此世可得的幸福 第三部 人文的底蘊,心靈世界的門徑 17 活出生命最好的可能——自我實現與自我的美學 18 人性的舞台,心靈的視窗——歷史裡的人文瞭望 19 靈性與詩情,品味與覺察——文學世界裡的生命消息 20 心靈的顏色,畫家的慧眼——生命的另一種洞見 21 聆聽內心的聲音,走出當代的困境——心靈底藴與自我覺察 22 羚羊掛角,無跡可尋——通往心靈世界的門徑 重要參考書目與名畫中英文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