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本書簡介 .本次改版補充最新的保險法第116條修正條文以及最高法院大法庭關於人壽保險契約得由法院以執行命令加以終止,命保險公司償付解約金,以進行強制執行之裁定。 .案例性的教學法,對於學習極具啟發性,輔以相關學理的介紹和實務判決的印證,對於學習效果有極大的幫助。 .本書之撰寫係以法律系學生及實務工作者為主要對象,除講述保險契約法之基本原理之外,更蒐集整理相關案例及判決見解,俾便讀者得以掌握保險法學理在實際案例上的運用成果。 圖書目錄 八版序 初版序 使用說明 第一編 總 論 第一章 緒 論 壹、保險法的性質/3 貳、保險之概念與分類/13 第二章 保險契約之性質 壹、雙務契約/46 貳、不要式契約、諾成契約/47 參、最大善意契約/56 肆、附合契約/62 第三章 保險利益 壹、意 義/98 貳、功能(作用)/99 參、學說發展/101 肆、適用範圍/105 伍、分 類/107 陸、存在對象/119 柒、存在時點/122 捌、變 動/124 第四章 保險契約之當事人、關係人、輔助人 壹、保險契約當事人/128 貳、保險契約的關係人/130 參、保險輔助人/147 第五章 要保人之義務 壹、給付保險費/161 貳、告知義務/186 參、危險增加及通知義務/233 肆、危險發生之通知義務/248 伍、救助義務/255 陸、約定行為義務(特約條款)/256 柒、協力義務/264 第六章 保險人之義務 壹、危險承擔/270 貳、負擔必要費用/302 第二編 損害保險 第七章 損害保險總論 壹、概 說/306 貳、利得禁止原則的規範/307 參、與保險價額有關的規範/328 肆、救助義務與救助費用償還的規範/338 伍、調查與證明損失之費用負擔的規範/344 第八章 保險代位 壹、立法理由/347 貳、要 件/349 參、效 力/357 肆、再保險與保險代位/366 第九章 複保險與保險競合 壹、複保險/375 貳、保險競合/391 第十章 火災保險 壹、概 說/397 貳、種 類/398 參、承保之危險/399 肆、保險損害/403 伍、契約之履行與終止/407 陸、其他險種之準用/411 第十一章 責任保險 壹、概 說/416 貳、一般責任保險/418 參、強制汽車責任保險/441 第十二章 保證保險 壹、概 說/504 貳、誠實保證保險/506 參、確實保證保險/519 肆、保證保險與保險代位/521 第三編 人身保險 第十三章 人壽保險 壹、概 說/526 貳、人壽保險之種類/527 參、道德危險之防止/529 肆、契約效力的特別規定/550 伍、保單價值準備金之權益保障/560 第十四章 其他人身保險 壹、健康保險/575 貳、傷害保險/589 參、年金保險/628 索 引/633 附 錄 保險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總說明/639 主要參考書籍/663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本次改版重點】 配合前版至今3年來的修法以及實務上重要的新見解進行修改,同時在部分環節增添些許內容。改動幅度較大者,像是【第二講】關於加重或減輕刑罰規定的審查架構建議,以及在【第六講】案例演練中所加入的國考案例:《狀似斷腕》。 這是一本犯罪審查體系的完整版使用說明書,主要任務就是解說如何進行完整的犯罪審查,以及怎樣把刑法課堂上所學到的抽象知識、理論,合乎犯罪階層體系地運用在具體案例中。打個比方,本書也就是要教導初學者如何蹲好刑法的馬步、如何打出刑法拳術的完整套路。儘管武林大會上不會有蹲馬步這項競賽,但不表示初學者無需學會並熟練這項基本功。此外,本書也同時整理了法律適用的基本觀念與一般性原則,適合作為法學院新生入門的基礎參考讀物。 目錄 【第一講】法律人的養成及考試 壹、本書定位:基本功教學/3 貳、法律人的學習目標與考試制度/6 一、考試目的為何?/6 二、台灣刑法教學的演進/9 【第二講】案例解析方法指引 壹、案例審查者的任務/15 貳、鑑定模式vs. 判決模式/18 參、法律適用的一般原則/20 一、法律語言的精準要求/20 二、法律適用與邏輯三段論法/24 三、涵攝/27 四、法律爭點的處理/33 五、事實不明的處理:罪疑唯輕原則/45 肆、處理刑法實例題的特殊原則/51 一、我國刑法典的適用準則/51 二、以個別犯罪參與者的人別作為單位/52 三、標題的寫法/54 四、個別罪名間的先後審查順序/58 五、加重或減輕刑罰規定的審查/62 六、犯罪審查架構:三階or 二階?/68 七、小結/71 【第三講】犯罪審查體系概說 壹、審查清單的功能/75 貳、體系演進的回顧與展望/78 參、三階層犯罪審查體系的基本架構/80 肆、不法與罪責的區分實益/82 伍、犯罪審查流程圖/84 【第四講】各種犯罪類型的審查架構 壹、故意作為既遂犯/89 一、前審查階層:行為/89 二、構成要件該當性/92 三、違法性/117 四、罪責/128 五、客觀可罰性條件/144 六、限制刑罰事由/148 七、審查流程簡表/152 貳、未遂犯/157 一、未遂理論的意義/157 二、現行法的設計/158 三、所謂的「前審查階層」/159 四、構成要件該當性/165 五、違法性與罪責/173 六、限制刑罰事由/176 參、正犯與共犯/190 一、犯罪參與體系:區分制度/190 二、正犯與共犯的區分爭議/191 三、參與者間審查順序的安排/194 四、正犯/196 五、共犯/202 六、刑法第31條的適用/209 肆、過失犯/219 一、概念釐清/219 二、理論史簡介/221 三、過失作為犯的審查架構/230 四、結果加重犯的審查/237 伍、不作為犯/244 一、純正不作為犯與不純正不作為犯/244 二、不純正不作為犯的犯罪結構/245 【第五講】錯誤與競合問題的處理 壹、錯誤問題的處理/263 一、鳥瞰錯誤理論/263 二、關於構成要件該當事實的錯誤/265 三、關於阻卻違法事實的錯誤(容許構成要件錯誤)/275 四、剩餘的事實錯誤類型/283 五、關於行為違法屬性的錯誤(禁止錯誤)/284 貳、競合關係的處理/287 一、概說/287 二、行為單數vs.行為複數/290 三、真正競合vs.不真正競合/293 四、不真正競合(含單一之構成要件實現)/299 五、審查技術提示/304 【第六講】案例演練 使用說明/315 1.雙重揍/317 2.在劫難逃/322 3.真假之姦/328 4.無毒有嘔/335 5.醉無可赦/344 6.刎頸之教/349 7.錯上加錯/356 8.謀財之悼/362 9.血上加雙/370 10.狀似斷腕/379 11.要命的招牌/392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現代人力資源管理(Dessler/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16e) 作 / 譯 者 : 方世榮 I S B N - 13 : 9786269513536 I S B N - 10 : 6269513537 類 別: 人力資源管理 版 次: 16 版 年 份: 2022 規 格: 567 頁 出 版 商: 華泰文化 / Pearson Education 內容簡介 本版秉持以往各版的寫作風格,力求清晰易讀、條理分明,強調以新穎的人力資源課題與實際案例,囊括領域重要趨勢與策略性觀點,予以精闢解析;本次改版重點除編修各章內容結構,同時更新HR實務範例,使讀者掌握最新人力資源管理領域的現況與發展。 新版單元簡介: 一、「提升績效:以人力資源為利潤中心」:收錄以削減成本或提升收入等方式,為公司增添獲利的人力管理實例。 二、「提升績效:直線經理和小企業的人力資源工具」:說明管理者可用來提升工作績效的工具與實務案例。 三、「提升績效:全球人力資源實務」:介紹全球各地的公司如何運用HR實務來改善績效,並說明其所面臨的跨國管理挑戰。 四、「提升績效:策略脈絡」:根據每章首HR策略模型輔以案例,解析管理者如何運用策略影響員工行為,達成公司目標。 五、「多元職場指南」:為多元職場的管理者提供相關議題之務實見解。 六、「提供給管理者的員工敬業指南」:列舉管理者在HR領域的各層面中,用來增進員工敬業度的實際做法。 目錄 第1章 人力資源管理導論 第2章 人力資源管理策略與績效 第3章 工作分析與人才管理流程 第4章 人事規劃與召募 第5章 測驗與甄選 第6章 面談應徵者 第7章 員工的訓練與發展 第8章 績效管理與評估 第9章 管理職涯與留才 第10章 建立策略性的薪酬計畫 第11章 績效薪酬與財務獎勵 第12章 福利與服務 第13章 培養良好的員工關係 第14章 勞工關係與集體協商 第15章 管理全球人力資源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國際海洋法(下冊) 系列名:入門教科書系列 ISBN13:9789862958292 出版社:新學林 作者:姜皇池 裝訂/頁數:平裝/1719頁 規格:23cm*17cm*4.5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18/04/01 中國圖書分類:國際人格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臺灣四面環海且船舶遍佈全球,面臨眾多海洋問題,海洋法研究,迫切需要,然一般海洋法導論,所提供資訊,較為精簡,本書提供詳盡資料。另一方面,《海洋法公約》通過三十餘年後,國際社會相關實踐與規範亦多所變遷,對新近發展,本次修訂亦進行完整介紹與分析。本書毫無疑問是最新與最為詳盡完整之海洋法書籍,可供有志於學習海洋法人士做入門教材。 目錄 修訂二版序 序 本書使用英文略語表 凡 例 表索引 圖索引 第拾貳章 內陸國與地理上不利國 907 第一節 引 言 907 第二節 內陸國與地理不利國概念之發展 911 第三節 內陸國的航行權 917 第四節 內陸國進入海洋相關問題 923 第五節 內陸國與地理不利國參與開發海洋資源 934 第六節 結 論 943 第拾參章 海域劃界 949 第一節 引 言 949 第二節 領海界線 952 第三節 毗連區劃界 963 第四節 大陸架與專屬經濟區 965 第五節 劃界之國家實踐 1016 第六節 合作安排 1025 第七節 結 論 1030 第拾肆章 區 域 1039 第一節 引 言 1039 第二節 區域與人類共同繼承財產概念 1041 第三節 《海洋法公約》相關條款之背景 1045 第四節 迷你條約體系與互惠機制 1059 第五節 《海洋法公約》第十一部分與《深海床協定》 1066 第六節 當今海洋法有關區域之體制與法律原則 1075 第七節 結 論 1117 第拾伍章 航 行 1123 第一節 引 言 1123 第二節 船舶國籍 1125 第三節 船旗國義務 1152 第四節 航行權利 1154 第五節 船舶安全 1156 第六節 港口國管制 1174 第七節 其他國際海事組織所通過公約 1190 第拾陸章 海洋生物資源的養護與管理 1197 第一節 緒 論 1197 第二節 一九五八年前後所建立之體系 1199 第三節 漁業管轄權之擴張與第三屆海洋法會議 1204 第四節 後《海洋法公約》相關發展與 當代捕魚國際規範文件 1249 第五節 結 論 1309 第拾柒章 海洋環境之保護與保全 1317 第一節 概 論 1317 第二節 海洋環境污染源與污染物質 1320 第三節 有關海洋污染國際法規範架構 1326 第四節 當代海洋法依污染源所進行規範 1336 第五節 對特別區域海洋環境之保護 1462 第六節 結論與展望 1475 第拾捌章 海洋科學研究 1481 第一節 引 言 1481 第二節 海洋科學研究規範之歷史發展 1485 第三節 一九八二年《海洋法公約》所建立之體系 1502 第四節 海洋科技轉讓 1550 第五節 結 論 1554 第拾玖章 海洋軍事活動 1565 第一節 導 言 1565 第二節 海洋法與戰爭法 1567 第三節 和平時期之海洋軍事利用 1584 第四節 有關和平時期軍事利用的特別條約 1605 第五節 海洋之非軍事化 1619 第六節 結 論 1620 第貳拾章 海洋爭端和平解決 1627 第一節 引 言 1627 第二節 海洋法相關條文之立法背景與因由 1628 第三節 《海洋法公約》之爭端解決機制與程序 1632 第四節 結 論 1706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題型破解》完整收錄重要題型,以體系化的編排方式呈現,以擬真的版面、字數作答,輔以關鍵字句提醒,陪您一起破解難題,找到打開國考大門的鑰匙。 1.精選並收錄會計師、檢事官及高考考題,非律師司法官考生亦可使用 2.大量附隨例題,一網打盡相同爭點,練習效果加倍 3.分析解構鉅細靡遺,作答前先掌握題目關鍵字 4.旁徵博引的豐富答題參考,建構完整的證券交易法體系 【目錄】 本書使用方法 ‧1 Chapter 1 有價證券之募集、發行與私募 第一節 有價證券認定 ‧1-4 題型 1-1-1 證交法上有價證券 【86會計師第一次檢覈考第3題】 ‧1-6 Try again 【92政大財經法組第1題】 ‧1-8 Try again 【91會計師第二次檢覈考第2題】 ‧1-8 題型 1-1-2 投資契約【95會計師第2題】 ‧1-9 Try again 【89會計師第二次檢覈考第1題】 ‧1-12 Try again 【97台大己組第2題節錄】 ‧1-13 題型 1-1-3 票券【83會計師第4題】 ‧1-13 題型 1-1-4 股條【89檢事官財經組第1題】 ‧1-16 第二節 募集與發行 ‧1-20 題型 1-2-1 對特定人私募與對不特定人募集之區分 【99公費留學第2題】 ‧1-21 Try again 【104司法官第5題節錄】 ‧1-24 Try again 【100東吳E組第2題】 ‧1-25 Try again 【96高考三級商業行政第2題】 ‧1-26 Try again 【94政大財經法組第2題】 ‧1-27 題型 1-2-2 「發行」之意義【90會計師第二次檢覈考第3題】 ‧1-27 題型 1-2-3 再次發行【91檢事官財經組第2題】 ‧1-30 題型 1-2-4 證券發行之管制─申報生效制 【95政大財經法組第4題】 ‧1-33 Try again 【94政大財經法組第1題】 ‧1-36 第三節 私募 ‧1-37 題型 1-3-1 私募制度之規定【99東吳E組第1題】 ‧1-37 Try again 【113台大丙組第3題】 ‧1-40 Try again 【100北大財經法組第4題】 ‧1-41 題型 1-3-2 轉售限制之例外規定【100東吳E組第1題】 ‧1-43 Try again 【93政大財經法組第3題】 ‧1-46 Try again 【109司法官、律師第3題節錄】 ‧1-48 題型 1-3-3 私募與內線交易之關係、違反轉售限制之效力 【99北大財經法組第6題】 ‧1-49 Try again 【104東吳E組第4題】 ‧1-55 題型 1-3-4 私募與短線交易之關係、違反轉售限制之效力 【100司法官第5題】 ‧1-55 Try again 【99北大財經法組第5題節錄】 ‧1-60 Chapter 2 公開收購及場外交易之禁止 第一節 公開收購 ‧2-5 題型 2-1-1 大量取得股份之方式【100北大財經法組第2題】 ‧2-5 Try again 【112司法官、律師第3題節錄】 ‧2-9 Try again 【100高考三級商業行政第1題】 ‧2-10 題型 2-1-2 公開收購與強制公開收購 【99檢事官財經組第2題】 ‧2-11 Try again 【96 政大財經法組第4題】 ‧2-13 題型 2-1-3 強制公開收購【96會計師第2題】 ‧2-14 Try again 【103司法官第5題節錄】 ‧2-17 題型 2-1-4 公開收購之應賣人任意撤銷應賣權 【102台大己組第3題節錄】 ‧2-18 題型 2-1-5 公開收購制度之檢討 【91會計師第二次檢覈考第3題】 ‧2-20 Try again 【105北大財經法組第3題】 ‧2-24 第二節 場外交易之禁止 ‧2-27 題型 2-2-1 違反場外交易禁止之效力1 【109司法官、律師第3題節錄】 ‧2-27 題型 2-2-2 違反場外交易禁止之效力2 【101司法官第5題】 ‧2-30 Try again 【104台大法研所丙、辛組第2題】 ‧2-33 Try again 【94台大己組第2題節錄】 ‧2-34 Chapter 3 公開發行公司及內部人之管理 第一節 股東會特別規定及董監事資格 ‧3-4 題型 3-1-1 不得以臨時動議提出之議案 【98政大財經法組第2題】 ‧3-5 題型 3-1-2 董事、監察人之消極資格1【102律師第5題】 ‧3-8 Try again 【108台大己組第2題節錄】 ‧3-12 題型 3-1-3 董事、監察人之消極資格2【106律師第1題節錄】 ‧3-13 第二節 獨立董事及審計委員會 ‧3-17 題型 3-2-1 獨立董事職權功能1【96台大己組第4題】 ‧3-17 題型 3-2-2 獨立董事職權功能2【107司法官第2題】 ‧3-21 題型 3-2-3 審計委員會職權與決議方式 【99高考三級商業行政第1題】 ‧3-24 Try again 【96公費留學第4題】 ‧3-27 題型 3-2-4 獨立董事及審計委員會之相關問題 【100台大己組第3題】 ‧3-28 題型 3-2-5 獨立董事及審計委員會之程序制度 【113司法官、律師第3題】 ‧3-32 Try again 【112司法官、律師第3題節錄】 ‧3-35 題型 3-2-6 獨立董事及審計委員會之制度檢討 【98政大財經法組第1題】 ‧3-37 Try again 【113台大己組第2題】 ‧3-40 Try again 【110東吳E組第3題】 ‧3-42 Try again 【101北大財經法組第4題】 ‧3-43 題型 3-2-7 報酬委員會【103北大財經法組第1題】 ‧3-44 第三節 董監事持股成數之要求 ‧3-50 題型 3-3-1 董監事持股成數之規範對象及制度檢討 【94台大己組第2題節錄】 ‧3-50 第四節 內部人轉讓持股 ‧3-54 題型 3-4-1 轉讓股權之限制─轉讓對象之特定人範圍 【98東吳E組第1題】 ‧3-54 Try again 【93會計師第4題】 ‧3-57 題型 3-4-2 受益所有人【94會計師第一次檢覈考第4題】 ‧3-58 Try again 【100檢事官財經組第1題】 ‧3-59 第五節 公積之特別規定 ‧3-60 題型 3-5-1 證交法上公積之特別規定 【88會計師第二次檢覈考第2題】 ‧3-60 Try again 【86會計師第3題】 ‧3-62 第六節 委託書制度 ‧3-65 題型 3-6-1 委託書用紙【87會計師第4題節錄】 ‧3-65 題型 3-6-2 委託書之規範目的及制度檢討 【93台大己組第2題】 ‧3-67 Try again 【96檢事官財經組第3題】 ‧3-72 Try again 【93政大財經法組第4題】 ‧3-73 題型 3-6-3 徵求行為及代理股數之限制【99台大己組第4題】 ‧3-74 第七節 庫藏股 ‧3-78 題型 3-7-1 庫藏股之決議作成及買回限制 【102北大財經法組第1題】 ‧3-78 Try again 【93檢事官財經組第2題】 ‧3-81 Try again 【93台大己組第4題】 ‧3-82 Chapter 4 資訊公開 第一節 公開原則及公開之條件 ‧4-4 題型 4-1-1 資訊揭露制度之要求【98政大財經法組第3題】 ‧4-4 第二節 公開說明書不實記載之民事責任 ‧4-8 題型 4-2-1 請求權人範圍之認定【110台大丙組第3題】 ‧4-8 Try again 【96東吳E組第3題】 ‧4-14 題型 4-2-2 賠償義務人之範圍【108台大己組第2題節錄】 ‧4-16 題型 4-2-3 上市公開說明書之類推適用 【102 北大財經法組第 3 題】 ‧4-21 Try again 【104 司法官第 5 題節錄】 ‧4-27 Try again 【99 東吳 E 組第 2 題】 ‧4-28 第三節 繼續公開 ‧4-30 題型 4-3-1 繼續公開內容【98地特三等商業行政第3題】 ‧4-30 題型 4-3-2 大量取得股權申報制度【96政大財經法組第3題】 ‧4-33 第四節 資訊不實之民事賠償責任 ‧4-36 題型 4-4-1 因果關係認定1【105司法官第5題】 ‧4-36 Try again 【94會計師第二次檢覈考第3題】 ‧4-42 題型 4-4-2 因果關係認定2 【107北大財經法組第3題】 ‧4-43 Try again 【101北大財經法組第2題】 ‧4-46 題型 4-4-3 持有人範圍之認定【97公費留學第2題】 ‧4-48 Try again 【101政大財經法組第2題】 ‧4-51 Try again 【97台大己組第2題節錄】 ‧4-52 題型 4-4-4 資訊不實之賠償義務人及責任類型 【100台大己組第2題】 ‧4-53 Try again 【103北大財經法組第2題】 ‧4-57 Try again 【102台大己組第4題】 ‧4-58 Try again 【109政大財經法組第2題】 ‧4-59 題型 4-4-5 資訊不實之客體認定1—財務預測 【104律師第4題】 ‧4-63 題型 4-4-6 資訊不實之客體認定2—重大性判斷標準 【111司法官、律師第3題】 ‧4-66 Try again 【112台大丙組第1題】 ‧4-74 題型 4-4-7 損害賠償計算方法【110司法官、律師第3題】 ‧4-77 題型 4-4-8 民事賠償責任之認定1【112政大財經法組第2題】 ‧4-81 題型 4-4-9 民事賠償責任之認定2【102司法官第5題】 ‧4-86 題型 4-4-10 民事賠償責任之認定3【103東吳E組第1題】 ‧4-92 題型 4-4-11 外國公司之準用【104台大己組第4題】 ‧4-98 Chapter 5 證券市場上公平交易機制 第一節 操縱市場之禁止 ‧5-5 題型 5-1-1 違約不交割【97會計師第2題】 ‧5-6 題型 5-1-2 沖洗買賣【96公費留學第3題】 ‧5-10 題型 5-1-3 連續交易─ 主觀意圖認定1:誘使他人買賣 之意圖【99政大財經法組第1題】 ‧5-14 Try again 【102政大財經法組第2題】 ‧5-19 題型 5-1-4 連續交易─主觀意圖2:基於其他理由之抗 辯及民事損害賠償要件【100北大財經法組第1題】 ‧5-20 Try again 【97政大財經法組第1題】 ‧5-27 題型 5-1-5 連續交易─客觀要件「高價買入、低價賣出」 之認定【98公費留學第2題】 ‧5-30 題型 5-1-6 連續交易─整合題【103律師第5題】 ‧5-32 題型 5-1-7 散布流言【84委任升等證券管理第3題節錄】 ‧5-36 題型 5-1-8 操縱市場制度之檢討【105台大己組第3題】 ‧5-39 第二節 短線交易之禁止 ‧5-44 題型 5-2-1 短線交易之立法目的與主體 【98高考三級商業行政第1題】 ‧5-44 題型 5-2-2 「取得」行為之認定1【99台大己組第3題】 ‧5-47 題型 5-2-3 「取得」行為之認定2【98北大財經法組第3題】 ‧5-53 Try again 【109北大財經法組第3題節錄】 ‧5-57 題型 5-2-4 受益所有人之準用【100北大財經法組第3題】 ‧5-59 Try again 【105律師第4題】 ‧5-66 題型 5-2-5 歸入權計算—基本型【97東吳E組第2題】 ‧5-68 題型 5-2-6 歸入權計算—進階型【98政大財經法組第4題】 ‧5-75 第三節 內線交易之禁止 ‧5-80 題型 5-3-1 行為主體1—內部人【99會計師第2題】 ‧5-81 Try again 【110北大財經法組第3題】 ‧5-83 題型 5-3-2 行為主體2—基於職業獲悉消息之人 【97政大財經法組第2題】 ‧5-85 題型 5-3-3 行為主體3—間接消息受領人(遠端消息受領人) 【111政大財經法組第3題】 ‧5-91 Try again 【111台大丙組第3題】 ‧5-96 Try again 【107台大己組第3題】 ‧5-98 Try again 【106政大財經法組第2題】 ‧5-100 Try again 【106北大財經法組第3題】 ‧5-102 題型 5-3-4 行為主體4—間接消息受領人(消息傳遞理論) 【106律師第1題節錄】 ‧5-102 Try again 【103台大己組第3題】 ‧5-105 Try again 【103政大財經法組第2題】 ‧5-106 Try again 【102台大己組第3題節錄】 ‧5-107 Try again 【98東吳E組第4題】 ‧5-109 Try again 【92台大己組第3題】 ‧5-110 Try again 【99司法預試第5題】 ‧5-111 Try again 【92政大財經法組第4題】 ‧5-112 Try again 【91檢事官財經組第3題】 ‧5-112 Try again 【86高考二級金融法組第4題】 ‧5-112 題型 5-3-5 行為主體5—法人【101台大己組第2題】 ‧5-113 Try again 【103司法官第5題節錄】 ‧5-118 題型 5-3-6 重大消息之認定【98北大財經法組第4題】 ‧5-119 題型 5-3-7 「影響該證券之市場供求」—政府重大政策 【96檢事官財經組第1題】 ‧5-125 Try again 【102北大財經法組第2題】 ‧5-127 Try again 【95檢事官財經組第3題】 ‧5-128 題型 5-3-8 重大消息之成立時點1【100政大財經法組第2題】 ‧5-129 題型 5-3-9 重大消息之成立時點2【100律師第5題】 ‧5-135 Try again 【107政大財經法組第2題】 ‧5-140 題型 5-3-10 重大消息之成立時點3【107律師第2題】 ‧5-142 Try again 【100東吳E組第3題】 ‧5-145 Try again 【99政大財經法組第3題】 ‧5-146 Try again 【98台大己組第4題】 ‧5-148 題型 5-3-11 公開方式及時點【108 司律第 2 題】 ‧5-150 Try again 【96 台大己組第 3 題節錄】 ‧5-155 題型 5-3-12 非自行性買賣及無獲利之抗辯 【89檢事官財經組第3題】 ‧5-156 Try again 【100檢事官財經組第3題】 ‧5-158 Try again 【109北大財經法組第3題節錄】 ‧5-159 題型 5-3-13 預定之交易計畫抗辯1【109台大辛組第3題】 ‧5-159 Try again 【105政大財經法組第2題】 ‧5-164 Try again 【99政大財經法組第2題】 ‧5-164 Try again 【98公費留學第1題】 ‧5-164 題型 5-3-14 預定之交易計畫抗辯2【101律師第5題】 ‧5-165 Try again 【104政大財經法組第3題】 ‧5-169 題型 5-3-15 民事損害賠償之計算【83會計師第3題】 ‧5-170 題型 5-3-16 刑事犯罪所得加重處罰條件 【101北大財經法組第1題】 ‧5-173 Try again 【104 政大財經法組第 2 題】 ‧5-175 Try again 【108 北大財經法組第 3 題】 ‧5-179 第四節 掏空公司資產 ‧5-180 題型 5-4-1 非常規交易【104台大己組第3題】 ‧5-180 Try again 【112台大己組第3題】 ‧5-185 第五節 證交法上民、刑事責任之整合題型 ‧5-189 題型 5-5-1 不法行為認定1【106司法官第1題】 ‧5-189 題型 5-5-2 不法行為認定2【99政大財經法組第4題】 ‧5-195 題型 5-5-3 不法行為認定3【93台大己組第3題】 ‧5-198 題型 5-5-4 不法行為認定4【97台大己組第4題】 ‧5-202 題型 5-5-5 不法行為認定5【98台大己組第3題】 ‧5-207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本書增訂第三版之付梓,除增訂新近這七年來證券交易法適用上較具爭議之議題外,亦保留及更新原書對於實務上熱門之討論課題,全書共計十九章,主要內容包括對有價證券範圍之定義與界定爭議、公募及私募之區分與實務爭議案例探討、庫藏股之規範與實務、公司治理之新趨勢與規範重點、證券商業務之擴大與管理實務、實質關係人與內部人員股權管理課題,以及操縱股市行情、內線交易禁止、掏空公司資產與非常規交易、財務報告虛偽隱匿犯罪行為之構成要件與加重處罰等重要議題,新版並納入金融機構董事、監察人及經理人兼任禁止之探討,同時亦就相關證券市場募集、發行與交易活動觸及之民、刑事及行政責任構成與實務爭議作更深入之探討,希望本書之出版能以深入之論述與具體之建議意見提供各界有益之參考。 作者簡介 郭土木 學歷: 一、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學士、法律研究所法學碩士、法學博士 二、民國73年高考金融法務及格 三、民國87年證券分析人員認可合格 經歷: 一、天主教輔仁大學法律學院專任教授兼院長、學術副院長、財經法律系主任、財經法律研究所所長、原住民碩士在職專班主任、進修部法律系系主任 二、原財政部證券暨期貨管理委員會第二、三、四、五、七組科員、專員、稽核、科長、專門委員、副組長、法務室主任、第四組組長 三、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暨期貨局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組組長、法律事務處副處長、處長 四、高雄大學、輔仁大學、東吳大學、銘傳大學、淡江大學、實踐大學、空中大學、台北商業技術學院兼任講師、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 五、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廉政委員、訴願會執行秘書、台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審議委員、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櫃檯買賣中心上櫃審議委員 六、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會計師懲戒委員會委員、會計師懲戒覆審委員會執行秘書 七、仲裁協會仲裁委員、台北地方法院調解委員;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審計準則委員會委員、證券商業同業公會顧問及法律委員會召集人、會計師同業公會法律顧問 八、考試院考選部國家考試典試、命題、口試委員;財團法人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金融研訓院、金融犯罪防制中心甄試出題及訓練課程講座 九、法官學院、司法官學院及全國律師公會證券交易、期貨交易及金融法規課程講座 十、元大證券、元大期貨、元大人壽、第一證券、日友環保、富譯時尚、太極影音、逸昌科技獨立董事;中央投資、醣基生技、欣耀生技董事;中廣、易達通科技監察人 現職: 一、美國華盛頓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Law Center訪問學者 二、天主教輔仁大學法律學院兼任榮譽講座教授 三、國立政治大學、私立東吳大學會計系兼任教授 四、私立東吳大學、銘傳大學法律研究所兼任教授 五、新北市市政府法規委員會委員 六、台北市會計師同業公會法律顧問 七、中華郵政公司法律顧問 八、鑽石生技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九、夠麻吉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 十、合作金庫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 著作: 一、上市公司公開發行股票公司證券商董事監察人經理人大股東股權之管理(1989年9月自版) 二、期貨及認股權憑證交易刑事責任之探討(1997年4月自版) 三、懲與治──美國華爾街共同基金與分析師弊案剖析(與覃正祥合著,2004年7月自版);懲與治──保險篇(與覃正祥合著,2006年9月自版) 四、金融管理法規(上)、(下)(三民書局,2006年7月出版) 五、期貨交易管理法規(2007年9月自版、2016年3月增修再版) 六、證券交易法論著選輯(2011年2月自版,2016年7月增修再版) 七、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理論與實務(五南書局,2020年8月岀版) 增修三版序 在長達十多年之專任法學教授及院長行政工作之後,得獲美國華盛頓DC喬治敦(Georgetown)大學法律中心William Treanor院長之邀請,到華府擔任訪問學者一年,除一圓出國學習之宿願外,也希望有充實自我及深層體會美國文化、科學與風土民情的機會,從三月櫻花盛開時來到這個政治、文化與知識薈萃中心以來,已經進入炎炎之盛夏,期間一本初衷依規劃參訪附近各知名學術與研究殿堂,並積極參與相關之學術與研討活動,由於法律中心鄰近白宮、國會山莊與圖書館,可廣泛及深入蒐集到相關行政、立法與司法之第一手資訊,希望藉此行能以之結合以往在教學與工作之經驗,重新再思考與整理,尤其在證券交易法之領域,回想自一九八七年加入證券管理之行列已服公職滿二十五年,及轉任輔大專任法學教育工作以來,迄今已將近四十年,期間幾乎都與證券交易法規融合在一起,深自覺得榮幸與感懷,因此也希望能把握這一非常難得的機遇將本書作徹底的增修,身處在這全世界之政治、金融之立法與司法的舞台中心時刻惕勵應戮力以赴,經埋首於圖書館將近半年,如今證券交易法論著新書增修已完竣即將付梓,實感無比欣慰。 我國證券交易法立法當年,主要參照美國一九三三年之證券法及一九三四年證券交易法而來,期間也融入司法案例見解與主管機關之相關法規實務規範,現行國內證券金融市場之繁榮與健全運作體制,證券交易法規能夠發揮其應有之治理效果可謂居功厥偉,然隨著時代環境之進步與金融創新,尤其是不斷的面對新的問題與解決問題之需要,證券交易法規之配合增修更是責無旁貸與大家共同努力之目標,本書此次之增修調整也力求能理論與實務結合。至於原書名之論著選輯因論文累積愈來愈多,無法全部蒐羅納入,故調整以證券交易法規內容之基本議題及爭議較激烈部分為範圍,並改以證券交易法論著為書名。 本書之增修基於作者之工作實務經驗與教學研究心得,並參酌國內各家知名學者之論著而成,希望能以更大之視野與更周延之思考,以呈現更具體之內容與建議意見提供各界參考,在此要特別感謝元大集團馬董維建、維辰的邀請,擔任三任的獨立董事機會,在證券、期貨與人壽業務上賦予豐富充實之參與經驗;同時也要感謝富邦集團蔡大董明忠在我擔任院長期間對輔大法律學院之鼎力贊助,並引薦其恩師的邀請,讓我有機會到美國華府遊學與增長視野。另外對於輔大、東吳及銘傳大學法律研究所同學與所指導之博、碩士同學,在課程上與研討中能不時的提供有益之建議與激發我研究思維,以及內人廖賢淑小姐願意陪我遠渡重洋到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從事長達一年的訪問研究亦同表無限之謝意。期盼本書之論述與建議能提供各界與將來增修之有益參考,然鑒於學植有限,疏漏難免,若有不周尚呈各位前輩先進不吝指正賜教。 郭土木 謹序於 美國華盛頓 喬治敦大學 法律中心 圖書館 2023年9月14日 目錄 增修三版序 i 增修再版序 iii 自 序 v 第一章 我國證券發行與交易標的有價證券之探討 1 壹、前 言 1 貳、有價證券之定義 2 參、國外有價證券之範圍 5 肆、有價證券之種類 11 伍、我國證券交易法有價證券之範圍 13 陸、我國證券交易法有價證券之爭議 19 柒、結構式金融商品是否為證券交易法之有價證券 21 捌、籌備中公司發行之股份過渡性質之有價證券 28 玖、禮券適用吸收存款與有價證券募集資金之探討 29 拾、尚未經主管機關核定之有價證券是否為證券交易法之有價證券 33 拾壹、結論與建議 44 第二章 有價證券募集與私募及其民刑事責任 47 壹、前 言 47 貳、公開招募與私募之定義 49 參、我國現行法有關私募之規定 50 肆、美日有關公開招募與募私募規定之立法例 52 伍、私募有價證券之規範與再轉讓之限制 56 陸、公開招募與私募有價證券參考價格 70 柒、公開招募與私募有價證券之實務問題 72 捌、結論與建議 87 第三章 證券交易法有關庫藏股之管理 89 壹、前 言 89 貳、庫藏股定義與規定 90 參、公司買回自己股份之用途 91 肆、公司買回股份之決策 96 伍、公司買回股份之方法 98 陸、買回數量與價格之限制 101 柒、買回股份轉讓予員工 104 捌、公司買回自己股份之轉讓股東權行使 107 玖、單日買回數量之限制 107 拾、員工認股課稅 108 拾壹、母子公司交叉持股之問題 109 第四章 董監事持股成數與內部人員股權管理 111 壹、概 說 111 貳、公司機關間之運作 112 參、企業所有與企業經營分合之關係 113 肆、企業所有與企業經營分離之外國立法例 121 伍、我國董、監事持股比率之有關規定 124 陸、違反董、監事持股比率之法律效果 127 柒、內部人員持股轉讓之規範 135 捌、內部人員持股異動申報之規範 149 第五章 實質負責人與最終受益人之規範與監理 155 壹、前 言 155 貳、現行法令架構下負責人之種類範圍與定義 156 參、美國、香港與新加坡最終受益人之立法例 165 肆、法院及主管機關對於公司負責人之認定標準 168 伍、我國現行法令對公司負責人之監理模式及其法律責任之追究 170 陸、未來法規修正方向及可能監理模式之探討 173 柒、結 論 176 第六章 產金分離與金融機構董監事經理人兼任禁止之規範* 177 壹、緣 起 177 貳、立法理由及立法例 178 參、國外之立法例 181 肆、金融機構涵義之範圍 183 伍、投資關係之定義 192 陸、政府或法人為股東之適用 195 柒、董事、監察人或經理人之規範範圍 197 捌、違反兼任禁止之法律責任 200 玖、違反兼任禁止後之表見代理或無因管理 208 拾、結論與建議 211 第七章 公司治理與永續經營之法令架構 213 壹、前 言 213 貳、公司治理與永續經營之定義及內容 216 參、我國公司治理與永續經營法令架構之探討 236 肆、結 論 268 第八章 證券商之財務業務與人員之管理 269 壹、前 言 269 貳、證券商之種類及業務 270 參、證券商之設立 284 肆、證券商財務業務之管理 288 伍、證券經紀商之業務管理 297 陸、證券承銷商之業務管理 300 柒、證券自營商之財務業務管理 306 捌、證券商負責人與從業人員不得為之行為規範 310 玖、證券商違規之行政處分規定 314 拾、證券商違規侵權行為之民事連帶賠償責任 319 第九章 有價證券信用與借貸交易管理法令架構之探討 321 壹、前 言 321 貳、證券信用交易發展之沿革 322 參、美、日及其他國家信用交易之架構 324 肆、信用交易及有價證券借貸業務之法令規範 326 伍、信用交易之相關法律問題爭議 331 陸、結論與建議 369 第十章 內部人員短線交易利益之歸入權 371 壹、概 說 371 貳、內部人員交易歸入權之美國立法例 373 參、我國證券交易法第157條規定之討論 386 肆、檢討改進 402 第十一章 內部人員利用內幕消息交易之禁止 405 壹、前 言 405 貳、內線交易禁止之立法理由 406 參、違反內線交易禁止之法律責任基礎 414 肆、美國1934年證券交易法第10條第2項及規則10b-5之規定 416 伍、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第166條之規定 418 陸、大陸及其他國家之立法例 421 柒、我國證券交易法內線交易禁止之規定 423 捌、犯罪所得加重之探討 447 玖、結 論 454 第十二章 論操縱市場之態樣與法律責任 457 壹、前 言 457 貳、美、日立法例 458 參、我國證券交易法操縱市場之刑事責任 463 肆、證券交易法操縱行為禁止之犯罪構成要件 466 伍、犯罪獲取之財物或財產上利益金額之認定 489 陸、結論與建議 497 第十三章 非常規交易利益輸送與掏空公司資產 499 壹、前 言 499 貳、刑法侵占背信罪與非常規交易掏空公司資產之本質及法益 500 參、證券交易法非常規交易與掏空公司資產之構成要件 510 肆、證券交易法非常規交易與掏空公司資產之刑事政策探究 528 伍、結論與建議 534 第十四章 證券交易法財務報告虛偽隱匿之刑事責任 539 壹、前 言 539 貳、我國財務報告之法律責任體系 541 參、美國實務判斷證券詐欺、財務文件不實所生民、刑事責任之原則 551 肆、證券交易法財務報告刑事責任適用辨析 566 伍、結論與建議 576 第十五章 企業併購訊息與內線交易重大消息明確點認定之探討 579 壹、前 言 579 貳、企業併購訊息與內線交易禁止之適用 582 參、企業併購與內線交易重大訊息之認定 589 肆、企業併購流程與重大訊息明確點之認定 603 伍、結論與建議 608 第十六章 證券及期貨交易先跑行為法律責任之探討 611 壹、前 言 611 貳、定 義 612 參、先跑行為之構成要件 614 肆、先跑行為之行政法律責任探討 629 伍、先跑行為之刑事法律責任探討 632 陸、先跑行為之民事法律責任探討 636 柒、結 論 638 第十七章 敵意併購之內線交易及操縱法律適用問題探討 639 壹、前 言 639 貳、非合意併購之意義與實務運作 641 參、公開收購股權與內線交易禁止 647 肆、公開收購股權與操縱市場行情 656 伍、公開收購股權與操縱市場行情相關案例分析 674 陸、結論與建議 679 第十八章 跨國上市櫃有關股東權益保護之法律適用與衝突 681 壹、前 言 681 貳、跨國上市櫃之定義與實務運作 682 參、跨國上市櫃民事爭議之法律適用 684 肆、跨國上市櫃行政監督管理之法律適用 693 伍、跨國上市櫃民事爭議之法律適用 698 陸、結論與建議 714 第十九章 金融管理法規與私法體系調和之探討 719 壹、前 言 719 貳、民法第71條之體系地位與適用標準 720 參、金融管理強行規定效力之實務見解評析 726 肆、民法規定引介金融法規 740 伍、結 論 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