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417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本書介紹阿德勒個體心理學中的社會情懷、對他人關心、學會交朋友的重要性,以及我們生活中需要被他人需要等主題。 ◎社會情懷是阿德勒心理學理論最大的貢獻,要解決生命加諸於人類的生活挑戰,人們需要預備好與他人同舟共濟並持續追求理想。 ◎家人和學校能根據本書,引導孩子「預備」好將來在各種生命任務中和人際合作的能力,能在自我關注和關懷他人中做抉擇。 阿德勒認為人類有「歸屬感、長進、意義和鼓勵」四個心理需求, Betty Lou Bettner博士提出相對的四個關鍵能力C: Belong歸屬感→Connect連結 Improve長進→Capable能力 Significant意義→Count價值 Encouragement鼓勵→Courage勇氣 與人交往、發展親密關係(連結); 獨立自主、享受工作(能力); 在助人的同時找到生命的意義(價值); 也因而越來越自信和堅忍(勇氣)。 具備四C,便能完成人生的三大任務: 社會、工作、親密(友誼、工作、愛情)。 四C如今已多方應用在教養、兒童遊戲治療、青少年輔導、創傷治療、 家長及教師諮詢、教師專業社群、組織成員態度檢核、公共衛生等。 四C不但可用來估評個人及社群團體的關係效能, 也可運用在臨床諮商或企業組織變革的目標和策略。 ★本書為曾貝露教授《四C人生:阿德勒心理健康雕塑手冊》譯作系列五冊的第三冊,歡迎全系列閱讀,全盤掌握阿德勒大師心理學的理論與運用。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7253663.pdf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不僅呈現了美國醫院管理制度的成熟模式,更展示了在台灣社區型醫院中整合醫學的發展過程。可以是推動整合醫學制度擴展到社區的重要參考,同時也為分級醫療的順利推進提供了借鑑。期待著透過整合與轉銜,讓更多病人及家屬受益,實現全民健康的目標。 【目錄】 作者序 推薦序 陳彥元 劉志光 盛望徽 余尚儒 方基存 第一部曲 1-1國際大勢:整合醫學的興起 1-2整合醫學是什麼,給每一位職涯選擇的你 1-3千挑萬選:建立整合醫學團隊 1-4承上啟下:醫療網的關鍵樞紐 1-5德雷莎精神:弱勢族群的避風港 第二部曲 2-6住院代言人:醫病共享 聰明就醫 2-7以人為中心:以需求為導向的整合 2-8教練式領導:團隊的OKR 2-9全程守護神:機構與居家醫療 2-10整合醫學與安寧:實務整合 2-11從生到死:預立醫療照護諮商 2-12弱勢的守護網:社工與社福 2-13堅強的堡壘:護理站運作與管理 2-14出院準備:全人全家全社區 2-15個案管理:關懷與責任的延續 第三部曲 3-16 疫起走過、任重道遠:整合醫學科參與防疫經驗 3-17 永續經營:整合醫學對健保的呼籲 第四部曲-彩色附錄照片 整合醫學在中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對道家式的養生哲學、倫理關懷,綜合描述出一個相互關連的新圖像,以鬆解道家長期被視為超人文、乏倫理的超人間性格。本書將嘗試證成道家的超越不離人間、養生不離倫理、自然不離人文, 並持續保持它對人文僵化、倫理異化的批判性格。 《莊子》養生哲學,並非純屬延年益壽的個我保存,亦非呼吸導引一技一藝的養生偏方,而是關涉整個主體或自我的徹底轉化。而主體的轉化猶如庖丁所面對的龐大牛體之錯綜結構與迷宮內裡,無法簡化處理也無法技術解決。因此徹底處理養生的關鍵課題,便要涉及處理「主體我」與「人間世」各種倫理政治、社會文化的共構性之複雜課題。 本書撰寫的主要企圖有二:一是希望替當代人最為關心的養生課題,提供一個身心雙養的哲學修養視域,以能為當代人的失養狀態提供治療,藉此呈現道家養生哲學的古典新義;二是希望為當代人的倫理虛無,提供原初性與批判性的新倫理思維,尤其從原初倫理與規範倫理的否定辯證關係、他者關懷與差異倫理的通達關係,嘗試給當代人的倫理困境提供道家的省思角度。 本書將回應學界長期以來的兩重偏見:一是認為道家不具倫理向度的積極關懷;二是認為道家只具隱世避禍的自我養生。為化解這兩重偏見,本書一則積極詮釋建構道家的多重倫理內涵,二則嘗試連貫道家的養生哲學和倫理關懷。 【目錄】 自序 為「當代新道家」再鋪橋造路—倫理與養生的內聖外王之路 第一章 道家的「原初倫理」與「差異倫理」導論—納受罪惡與卑污的渾沌玄水 一、道家和神話面對罪惡的差異:化除代罪羔羊的儀式暴力 二、語言分類對倫理規範的創設與罪惡污穢的賤斥 三、原初倫理:批判「舊道德」以敞開「新道德」 四、差異倫理:從「賤斥他者」到「納悅他者」 五、渾沌玄水的「和光同塵」:非染非淨、非善非惡 六、含容萬物、無言獨化、善惡兩忘的自然更新 第二章 詩意棲居與原初倫理—老莊的柔弱無用與海德格的泰然任之 一、導論:跨文化環境霧霾需要跨文化資源來澄清 二、海德格對「天地人神」棲居於「物」的原初倫理之沉思 三、海德格「世界之世界化」與老莊「即氣化即物化」的關聯性宇宙 四、《老子》「慈柔儉嗇」與《莊子》「虛而待物」的原初倫理性格 五、結論:無害於物、與物為春的詩意棲居 第三章 原初倫理與規範倫理—《老子》的渾沌玄德與他者關懷 一、渾沌之道的「無有玄同」之弔詭邏輯與神話溯源 二、渾沌之道對倫理價值的重估潛力 三、規範倫理的暴力與原初倫理的治療 四、「柔弱勝剛強」的他者倫理關懷 五、結論:在渾沌與秩序之間 第四章 他者關懷與差異倫理—〈德充符〉對醜惡的文學書寫 一、《莊子》對微觀形上學之拯救:天地一指,萬物一馬 二、列維納斯與《莊子》遊乎域外而相遇他方 三、列維納斯對「同者思維」的破除與「他者倫理」的關懷 四、《莊子》的氣化差異與物化多元:天道的形上同一性之破除 五、從成心之知到兩行差異:《莊子》的同者批判與差異倫理 六、解構舊道德,打開新道德:從規範倫理到他者倫理 七、《莊子》的醜惡書寫與他者倫理—以〈德充符〉形殘人物為例 八、結論 第五章 質文辯證與倫理重估—《莊子》對禮之真意的弔詭反思 一、導論:儒、道對周文禮制的差異思考 二、禮教正名的開顯與遮蔽:孔子的理想性與老莊的批判性 三、《莊子》對「禮之本」的批判反思:文與質、俗與真、人與天的否定辯證 四、《莊子》「緣情制禮」的喪禮美學儀式與「才全德不形」的質文觀 五、老莊的渾沌思維與特納的「閾限」思維的跨文化對話:結構與非—結構的否定辯證 六、結論:從莊子的「天人不相勝」與孟柯的「力量與官能之頡抗」思考「質與文」的弔詭性 第六章 童真遊戲與倫理呼喚—《莊子》的視點轉換與遊戲轉化 一、緣起:柔弱勝剛強的黃色小鴨快樂出航 二、即物而道、與物逍遙的美學遊戲 三、惠施與莊周的差異:從技術到藝術的遊戲轉化 四、黃色小鴨把大人變小孩,把商港變成大浴缸 五、看見「無」、看見「空」的視覺轉換與語言遊戲 六、視覺、認知、語言的三位一體性:如何同時看見小鴨與小兔 七、黃色小鴨、放牛吃草、魚樂濠梁的物我遊戲與原初倫理 第七章 關係性自由與弔詭性修養—《莊子》〈逍遙遊〉的小大之辯與三無智慧 一、〈逍遙遊〉解題:關係中的逍遙 二、遊化於天地之間:上與造物遊,下與世俗處 三、學鳩與大鵬的小大之辯: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四、三無智慧: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五、「鞭其後者」的弔詭修養:不住兩邊的否定辯證之主體化運動 六、結論:「相與於無相與,相為於無相為」的關係性自由與關係性豐饒 第八章 養生哲學與倫理政治—《莊子》的遊化主體與義命回應 一、前言:在養生現象的流行風潮下,重返《莊子》的養生哲學 二、〈養生主〉的文惠君興發了什麼養生啟示 三、「技進於道」的養生領悟:人際牛體與主體轉化 四、文惠君領悟的養生主旨:權力蠻牛與遊化主體 五、主體我的內在構成:「知—言—心」的交纏共構 六、主體我的外在處境:刀不離牛與人不離世 七、虛化主體、平淡主體的養生哲學—去工夫的工夫 八、結論:《莊子》的「養生」具有「安死」效益 第九章 天人之間與養生達生—《莊子》技進於道的天理與物性 一、禮文雅層與庶民勞動的不同身體模態 二、技進於道的人與天 三、技進於道的天理與物性 四、以天合天的主客與物我 五、畢來德的人天機制、主客融合的再檢討 第十章 養生療癒與平淡主體—《莊子》的夢喻書寫與身心修養 一、人生競奪耗損與養生宗主:以「知」做為失養之分析 二、人生失養的情熾圖象:「其寐魂交,其覺形開」 三、人生善養的精神圖象:「其寢不夢,其覺無憂」 四、主體淡化與氣化交換的兩個夢喻:弔詭之夢與物化之夢 五、從變形之夢到文學虛構:跨域與顛覆的齊物空間與夢敍事 六、結論:道通為一的五重夢寓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