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式電源轉換器 原理與實用設計技術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切換式電源轉換器:原理與實用設計技術(實例設計導向)
ISBN13:9789862972410
出版社:文笙
作者:吳義利-編
裝訂:平裝
規格:25.7cm*18cm*3cm (高/寬/厚)
版次:修訂4版
出版日:2022/12/01
中文圖書分類:發電機械
簡介
本書為作者二十幾年工作經驗與研究心得之分享,內容強調理論與實務兼具。
主要內容:
1.詳細說明常用電源轉換器之動作原理,涵蓋:降壓式、升壓式、降-升壓式、返馳式、順向式、推挽式、半橋式、全橋式(包括相移式全橋)、
CUK、SEPIC、ZETA、電流源輸入型電源轉換器、串接式電源轉換器QRPC、LLC諧振式、功因修正電路(PFC)與自震式電源等。
2.常用電源轉換器控制技術之原理介紹:主要有電壓模式控制與峰值電流模式控制,詳細介紹TL494與384X等IC之動作原理與應用技巧,此外還簡
介一些較為特殊之控制技術。
3.磁性元件之原理與設計技巧:包括鐵芯特性介紹,變壓器之原理與設計,電感器之原理與設計等。皆有設計實例,引導設計者以最快方式設計自
己所需之磁性元件。
4.穩定度分析與回授補償技術:詳細說明電壓模式與電源模式之小信號分析技術,詳列各主要轉換器之開迴路轉移函數,並介紹常用之三種補償電
路,以按部就班方式,詳述整個電路之補償技術,包括隔離式與非隔離式。完全無需再以嘗試錯誤的方式進行設計。
5.功率開關之介紹與應用技巧:以Si MOSFET與功率二極體為主,也介紹寬帶隙功率元件,如GaN FET、SiC MOSFET與SiC Diode,詳述其原理與實
際應用之技巧。
6.電路設計實例:詳列九種具代表性並經實測驗證無誤之實際電路,提供設計時之參考,裡面包括電路圖、材料表、變壓器與電感器設計資料以及
實測數據與波形。
此外,還包括許多與電源轉換器設計有關之資料,詳附於後面之附錄之中,可提供設計時之參考。
立即查看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Systems, Techniques and Technology (6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The updated 6th edition of the authoritative and comprehensive textbook to the field of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The revised and updated sixth edition of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contains information on the most recent advances related to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technologies, network architectures and new requirements of services and applications. The authors – noted experts on the topic – cover the state-of-the-art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 and examine the relevant topics concerning 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 technologies, concepts, techniques and algorithms. New to this edition is information on internetworking with the broadband satellite systems, more intensive coverage of Ka band technologies, GEO high throughput satellite (HTS), LEO constellations and the potential to support the current new broadband Internet services as well as future developments for glob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The authors offer details on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broadband networks in order to provide high-level researchers and professional engineers an authoritative reference. In addition, the book is designed in a user-friendly format. This important text:
Puts the focus on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 as well as the related applications and services
Provides an essential, comprehensive and authoritative updated guide to the topic
Contains new topics including the space segment, ground, ground satellite control and network management, relevant terrestrial networks and more
Includes helpful illustrations, tables and problems to enhance learning
Offers a summary at the beginning of each chapter to help understand the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discussed
Written for research students studying or researching in the areas related to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and networks, the updated sixth edition of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offers an essential guide to the most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field of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and references to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立即查看
COMMUNICATIONS RECEIVERS DSP,SOFTWARE RADUOS AND DESIGN (3版)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This is an all-in-one, authoritative guide to receivers of all kinds - the unrivaled source for engineers and technicians working with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s. This updated edition includes DSP techniques and explains the basic workings of software radios. It covers everything from front end systems to frequency generators and controllers, and contains hundreds of illustrations, diagrams, and mathematical equations.
原價:
1200
售價:
204
現省:
996元
立即查看
行動衛星通訊
作 者:林進豐
出版社別:五南
出版日期:2018/02/08(1版2刷)
ISBN:978-957-11-5006-2
書 號:5D99
頁 數:196
開 數:16K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針對行動衛星通訊進行編撰。行動衛星產業正逢勃發展,然而對於海洋、山區、偏遠地區、叢林、沙漠等地區及天空上的航空器,明顯地,地面上的蜂巢式行動通訊系統對於這些通訊環境並不適合。另一方面,隨著人類環保意識的抬頭,地面上的蜂巢式行動通訊系統基地台之建置也日益困難,因此行動衛星通訊扮演的角色也日漸重要。
本書的第一章敘述地面蜂巢式行動通訊系統的演進,第二章描述與其搭配的行動衛星通訊系統,諸如銥計畫與全球通。第三章和第四章則分別描述在無線電通訊設計中最重要的通訊通道與行動衛星通訊之通道特徵。第五章介紹影響到系統效能之鍵結分析、通道編碼機制和多工技術。第六章為第三代行動通訊系統寬頻分碼進階多工技術衛星版的技術特徵,第八章和第九章則分別介紹地面蜂巢式行動通訊系統與行動衛星通訊系統之核心網路架構。第十章介紹下一世代高速行動衛星網路。
本書適合大學相關科系作為教科書使用,與各通訊業界人士及對行動衛星通訊有興趣自修人士作為進修之用。
目錄
第一章 蜂巢式行動通訊系統演進
第一節 蜂巢概念
第二節 第一代行動通訊系統
第三節 第二代行動通訊系統
第四節 第三代行動通訊系統
參考文獻
第二章 行動衛星通訊系統演進
第一節 同步衛星系統
第二節 極小低軌道衛星系統
第三節 行動衛星通訊網路
參考文獻
第三章 通訊通道
第一節 傳輸失真(Transmission Loss)
第二節 無線電波傳遞的原理與特性
第三節 個人通訊系統設計
參考文獻
第四章 行動衛星通道
第一節 陸地行動衛星通道
第二節 航海行動衛星通道
第三節 Ka頻帶降雨量衰減效應
參考文獻
第五章 無線鏈路設計
第一節 鏈結分析
第二節 通道編碼機制
第三節 多使用者通訊技術
參考文獻
第六章 寬頻分碼進接多工技術
第一節 展頻攪亂與複數調變
第二節 CRC錯誤偵測/錯誤控制機制
第三節 WCDMA系統的形塑濾波器
第四節 功率控制、傳輸多集與交遞
第五節 實體通道與傳輸通道
參考文獻
第七章 衛星寬頻分碼進接多工技術
第一節 衛星寬頻分碼進接系統概述
第二節 行動衛星低軌道∕中軌道寬頻分碼進接多工系統規格
與地面寬頻分碼進接多工系統規格之比較
參考文獻
第八章 蜂巢式行動通訊系統網路架構
第一節 GSM 網路
第二節 GPRS 核心網路
第三節 WCDMA核心網路
參考文獻
第九章 衛星網路架構
第一節 銥計畫行動衛星網路
第二節 ETSI同步衛星行動無線介面規格
第三節 全球通行動衛星網路
第四節 衛星無線界面和無線資源管理策略
參考文獻
第十章 下一世代行動衛星通訊系統
第一節 實體層技術
第二節 未來衛星系統:架構、服務品質參數、資源管理
和跨階層設計(Cross-Layer design)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法律的限度-法治.權利的供給與需求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GPS衛星定位測量概論 (3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GPS衛星定位測量概論(三版)
作者:高書屏博士
出版社:詹氏
出版日期:2017/09/01
條碼:9789577055460
商品描述
本書以作者長年於中興大學土木系及研究所開設之「GPS全球定位系統概論」、「GPS衛星定位測量」課程為編撰基礎,並參考了GPS領域最新的書籍、論文與技術報告,以淺顯易懂的方式,使土木、測量、建築、水利等科系學子在利用此項新技術進行測量定位時有所參酌依循。此外,凡歷年土木與測量製圖類高普考、專技考試中與GPS相關內容之考題範例,亦列入各章節中供讀者參考。
目錄大綱
第一章 GPS緒論
1.1 GPS的源起及發展
1.2 GPS測量的定義及特點
1.3 GPS的系統架構
1.3.1 太空部份
1.3.2 地面控制部份
1.3.3 使用者部份
1.4 習題一
第二章 GPS定位基本原理
2.1 GPS定位原理
2.2 偽距測量
2.3 載波相位測量
2.3.1 GPS衛星的SA技術及AS技術
2.3.2 GPS信號結構和特性
2.4 絕對(單點)定位與相對定位測量
2.5 靜態與動態定位測量
2.6 差分DGPS測量
2.7 習題二
第三章 GPS衛星訊號和導航訊息
3.1 GPS的時間標準
3.2 GPS的訊號內涵及觀測資料
3.3 GPS的訊號頻率關係
3.3.1 GPS訊號編碼
3.3.2 C/A碼
3.3.3 P碼
3.3.4 M碼
3.4 GPS導航訊息
3.5 習題三
第四章 GPS接收儀的發展與性能分析
4.1 GPS接收儀的發展
4.2 GPS接收儀基本工作原理
4.3 GPS接收儀的規格
4.3.1 GPS接收儀至少應滿足之要求
4.3.2 基本結構
4.4 GPS接收儀的類別
4.5 GPS接收儀天線的基本要求
4.6 GPS接收儀開發的關鍵技術
4.7 GPS測量軟體應具備的功能
4.8 GPS接收儀之購置與選擇
4.8.1 慎重考慮是否要購置GPS接收儀
4.8.2 GPS接收儀的選擇
4.8.3 單頻接收儀與雙頻接收儀
4.8.4 單頻及雙頻接收儀的優、缺點
4.9 單星座接收儀與多星座接收儀
4.10 售後服務
4.11 習題四
第五章 GPS測量外業規劃
5.1 GPS測量作業規畫目的
5.1.1 點位選擇
5.1.2 點位踏勘
5.2 GPS靜態測量外業規劃
5.2.1 瞭解測區範圍
5.2.2 蒐集已知點資料
5.2.3 作業人員編組
5.2.4 資料處理作業編組
5.3 觀測時段的選擇
5.3.1 測量作業規劃
5.4 衛星數目與觀測時段
5.5 DOP與RDOP值
5.6 GPS控制網網形設計
5.6.1 GPS網形設計的一般原則
5.6.2 GPS網形設計的細部原則與方法
5.6.3 GPS控制網實例及精度分析
5.6.4 網形設計對GPS控制測量成本之影響分析
5.6.5 GPS網形設計精度與效益
5.7 習題五
第六章 GPS測量外業執行
6.1 GPS野外測量
6.1.1 衛星測站之選定
6.1.2 測站之設定
6.2 衛星定位儀操作程序
6.3 DGPS差分系統
6.4 RTK及其應用
6.4.1 RTK測量的作業模式
6.4.2 GPS動態測量原理
6.5 習題六
第七章 GPS定位誤差來源及處理模式
7.1 概述
7.2 影響GPS衛星定位測量精度因素
7.3 與衛星有關之誤差
7.3.1 衛星時錶誤差
7.3.2 衛星軌道誤差
7.3.3 幾何精度稀釋
7.4 與環境傳播有關之誤差
7.4.1 電離層傳播誤差
7.4.2 對流層延遲折射誤差
7.4.3 多路徑誤差
7.5 與接收儀有關之誤差
7.5.1 接收儀時錶誤差
7.5.2 接收儀設計誤差
7.5.3 接收儀內部誤差
7.5.4 天線相位中心偏差
7.5.5 載波相位的週波脫落
7.5.6 載波相位的週波未定值
7.6 其他誤差
7.6.1 參考站坐標誤差
7.6.2 測站誤差
7.6.3 選擇性效應(SA)及反愚效應(AS)
7.6.4 選效誤差
7.6.5 觀測誤差
7.6.6 地球潮汐影響和負荷潮影響
7.6.7 其他的系統誤差
7.7 GPS測量產品質量特性及相應比重的區分
7.8 習題七
第八章 GPS觀測資料處理及網形平差
8.1 GPS觀測資料處理
8.2 GPS觀測資料
8.3 GPS衛星觀測方程式及組合
8.4 GPS單點定位的數學模式
8.5 雙頻之線性組合
8.6 觀測差分法
8.6.1 一次差分
8.6.2 二次差分
8.6.3 三次差分
8.7 RTK定位原理與數學模式
8.8 虛擬參考站定位技術
8.9 習題八
第九章 GPS平面成果之轉換
9.1 GPS之坐標系統
9.2 台灣地區之坐標系統
9.2.1 地籍坐標系統
9.2.2 TWD67坐標系統
9.2.3 TWD97坐標系統
9.3 坐標轉換及坐標變換
9.3.1 坐標變換
9.3.2 坐標轉換(基準轉換)
9.4 習題九
第十章 GPS高程成果之轉換
10.1 概論
10.2 GPS測高之基本原理
10.3 GPS測高之誤差量
10.4 習題十
第十一章 GPS現代化發展及改進措施
11.1 GPS的現代化
11.2 GPS現代化計畫中的軍事及民用部份
11.3 GPS技術之發展趨勢
11.4 習題十一
第十二章 GPS在各領域之應用
12.1 GPS未來發展
12.2 GPS應用加速因素
12.3 GPS的功能與應用
12.4 GPS在測繪及地籍應用優點
12.5 GPS的應用遠景
12.6 習題十二
第十三章 其他類似GPS之系統介紹
13.1 GNSS系統
13.2 GLONASS系統
13.2.1 GLONASS系統緣起
13.2.2 GLONASS衛星系統結構
13.2.3 GPS/GLONASS系統對純GPS系統的改進
13.3 GALILEO系統
13.3.1 概述
13.3.2 發展歷史
13.3.3 計畫四階段
13.3.4 伽利略系統與GPS系統的區別
13.4 COMPASS系統
13.4.1 北斗系統發展階段
13.4.2 北斗導航衛星三大功能及優勢
13.5 習題十三
參考文獻
附錄 中英名詞對照
立即查看
心腦血管疾病飲食宜忌速查 <萬里機構>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