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設計產品的智慧財產權保護(修訂四版) 作者:林佳瑩 出版社:元照 出版日期:2019/03/01 ISBN:9789575110741 內容簡介 .用來保護設計產品的智慧財產權法律很多,但能受到保護的前提是創作者必須了解這些法律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說明著作權法、商標法以及專利法等相關法律的基本概念,也提供了許多智慧財產法院實際案例供創作者參考。 .另外,也針對創作者最關心的問題,列出了許多簽署授權契約時應該注意的事項,以及如何具體行使權利的方法。本書是從事產品設計的個人和公司不能錯過的一本好書。 .本次改版,加入了最近幾年與設計產品相關的法院判決(如:抄襲行李箱設計案件(Rimowa百褶設計)、抄襲手作包紙型案件(森林朋友好提包案)等)、更新了一些判決的最新發展(如:賴和基金會與聯合百科公司間的電子資料庫侵權訴訟等)。 目錄 推薦序/蔡明誠 四版序 作者序 Chapter 1 法律如何保護我的設計產品? (一)著作權法/ 2 (二)商標法/ 2 (三)專利法/ 3 (四)公平交易法/ 4 (五)營業秘密法/ 5 (六)契 約/ 6 Chapter 2 設計產品如何取得智慧財產權的保護? (一)著作權/17 1.無須向智慧財產局申請登記,著作完成時即享有著作權/17 2.著作權保護期間:50年/20 3.著作權保護的基本要件:原創性/25 4.保護「表達」expression,不保護「概念」idea/40 5.著作的種類/43 6.著作權=著作財產權+著作人格權/63 7.誰擁有著作權?/79 (二)商標權/88 1.須向智慧財產局登記註冊始受保護/88 2.商標權保護期間:10年(得延展,實際上可受永久保護)/89 3.商標註冊:商標+指定商品服務類別/90 4.商標權保護的基本要件:識別性/91 5.新型態的商標/113 6.商標不得註冊事由/138 7.他人得向智慧財產局提出「異議」或「評定」主張「撤銷」商標權/151 8.他人得向智慧財產局申請「廢止」商標權/176 (三)設計專利權(新式樣專利權)/180 1.須向智慧財產局登記始受保護/181 2.設計專利保護期間:12年/182 3.設計專利:物品+造型/182 4.設計專利保護的基本要件:新穎性+創作性/183 5.無法取得設計專利的事由/193 6.設計專利的權利保護範圍/193 7.誰擁有設計專利權?/196 8.設計專利權的標示/198 9.他人得向智慧財產局提起「舉發」以撤銷專利權/201 Chapter 3 如何判斷別人是否侵害了我的智慧財產權? (一)著作權侵害/211 1.抄襲:接觸+實質近似/211 2.非「合理使用」/225 (二)商標權侵害/228 1.直接侵害行為/228 2.間接侵害行為(視為商標權侵害)/260 3.例外情況下不構成商標權的侵害/268 4.商標法原則上允許「真品平行輸入」,但如非原裝銷售,仍可能構成商標權的侵害/270 (三)設計專利權侵害/275 Chapter 4 我可以主張哪些權利? (一)著作權/289 1.侵害他人著作權之刑事責任/289 2.侵害他人著作權之民事責任/290 (二)商標權/297 1.侵害他人商標權之刑事責任/297 2.侵害他人商標權之民事責任/298 3.設計專利權/303 Chapter 5 我應該採取哪些法律行動? (一)蒐 證/305 (二)警告信函/305 (三)保全程序/305 (四)民刑事訴訟程序/306 Chapter 6 如何有效利用我的智慧財產權? (一)智慧財產權的轉讓/307 (二)智慧財產權的授權/310 (三)授權契約應注意事項/311 1.授權目的/311 2.授權期間/313 3.授權地區/317 4.授權內容/318 5.授權利用方式/318 6.專屬或非專屬授權/321 7.可否再授權/326 8.權利金之計算、報告與查核/328 9.擔保條款/328 10.違約條款/329 11.終止授權條款/329 12.授權契約期間屆滿或終止授權後的安排/340 13.品質控管(Quality Control)/341 14.訴訟管轄與準據法/343 15.授權登記/343 Chapter 7 被他人主張侵害智慧財產權的時候怎麼辦? (一)對方是否為智慧財產權人?/347 (二)對方是否有智慧財產權?/347 (三)自己是否有侵害的行為?/348 (四)自己是否為合理使用範圍?/348 (五)自己是否有故意過失?/348 (六)要不要提起行政程序?/354 (七)有無刑事責任?/356 (八)有無和解可能?/358 Chapter 8 結 論/359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打動人心的產品設計:頂尖設計師打造成功產品的黃金法則 ISBN13:9789864761135 出版社:美商歐萊禮 作者:Scott Hurff 譯者:楊仁和 裝訂/頁數:平裝/328頁 規格:23cm*18.5cm*2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16/08/31 中國圖書分類:工業美術 簡介 「在這個快速變動的領域中,Scott Hurff無私分享深具啟發且切實可行的真知灼見 。」 — Randy J. Hunt,Etsy設計副總 「這是一本生動活潑、簡單易讀的設計指南,引導你一步步地走過現代化的產品設計流程,取材自一些當前頂尖設計師的親身實踐。兼顧理論概述與操作指引,這本書的深刻內涵讓每個人都能夠打造出人見人愛的絕妙產品。」 - Dan Saffer,《Microinteractions》(O'Reilly)的作者 如何創造成功打動用戶的產品?藉由這本實用的書籍,你將師法這個領域當中最優秀的一些產品設計師,從Facebook和LinkedIn等業界巨擘,一直到鋒芒畢露的後起之秀都有。你將明白如何發掘及理解用戶的痛楚,並且學習如何運用相關的研究成果,引導團隊一步步地走過整個產品建構流程。這本書專為設計師、產品經理以及想要跟設計師充分溝通的人們而撰寫,對任何致力於產品建構的人員來說,這本書絕對是非讀不可的實務寶典。 ‧確切瞭解你的用戶是誰、想要什麼以及如何建構令他們心滿意足的產品 ‧瞭解成功產品設計師所運用的框架與原則 ‧將五個狀態(five states)整合到每個UI畫面,以提高轉換率,並且減少使用者察覺的加載時間 ‧Apple、Amazon與LinkedIn利用發掘會議技術(discover meeting technique),幫助團隊解決正確的問題,並且更快速且靈活地進行決策 ‧透過瞭解人們如何握持裝置及完成工作,設計滿足各種form factor(尺寸規格)的有效介面 ‧瞭解成功產品設計師如何建構有效的原型(prototype),確切捕捉至關重要的用戶反饋 ‧運用最新的心理學研究成果,創造令人愛不釋手且觸動心弦的操作體驗 目錄 前言 Chapter 1 產品為何存在? Chapter 2 如何打造人們想要的產品? Chapter 3 我們在打造什麼? Chapter 4 使用者介面從文字開始 Chapter 5 切實可行的王牌理論 Chapter 6 介面設計的技術性細節 Chapter 7 操作體驗心理學 Chapter 8 解讀反饋意見並且升級你的產品 Chapter 9 交付是一門藝術及科學附錄:延伸閱讀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國內外業界專家撰文推薦 .台灣互動設計協會(IxDA Taiwan)常務理事、台灣使用者經驗設計協會(UXTW)理事/Max Chen .悠識數位顧問、用戶體驗策略教練暨創辦人/蔡明哲Richard .Tungsten CEO/Chris Desjardins Amazone暢銷金榜 原書翻譯12國語言 在資訊爆炸、設計變化快速的時代裡,懂得善用心理學的設計師,才真正掌握了與使用者溝通的密碼。 《使用者體驗法則》不只是一本解說UX心理學原則的工具書,更是一場跨越學理與實務的設計美學巡禮。作者Jon Yablonski以精準、優雅且具高度實用性的方式,整理了10項設計師必懂的心理學法則。不說教、極易懂,而且句句直擊UX核心,讓每一位設計師都能在實作過程中找到靈感與依據。 無論你是UI/UX設計師、產品設計師,還是對體驗設計充滿熱情的開發者,《使用者體驗法則》都能讓你的靈感直擊使用的的心。 「《使用者體驗法則》是一本極具價值的資源,不論是對剛踏入使用者體驗領域的新手,還是資深的設計專業人士都適用。這本書鼓勵設計工作者們深入探究為什麼要這樣設計的「原因」,而不僅僅是復刻現有的設計模式。」 - Chris Desjardins,Tungsten CEO 對使用者體驗設計師而言,了解心理學或許是最有價值的非設計技能之一,特別是使用者行為及其與數位介面互動的心理學。如果不是遵循人類感知和處理周圍世界的「認知藍圖」,至是一昧地強迫使用者適應非人性化的設計,再精緻優雅的設計,最終也可能會失敗。 在這本新版中,你將學習如何運用關鍵的心理學原則,來打造更以人為本、更直觀的產品與體驗。作者Jon Yablonski解構了常見的應用程式和使用者體驗,為UX設計師提供了清晰的範例,說明如何設計出符合人類感知和處理程序的數位介面。 你將學習到: .心理學如何與新科技(例如AI和空間運算技術)產生關聯 .UX設計師最實用的心理學原則。 .這些心理學原則與 UX 啟發式設計之間的關聯。 .學習可預測的心理模型技巧,費茲法則、雅各布法則及希克法則。 .探討在設計中運用心理學的道德影響。 .在設計流程中應用心理學原則的實用框架。 這個更新版深入探討了支配書中所討論原則的基礎心理學概念,並附有UX方法和技術。範例也已更新,以確保所分析的應用程式和體驗仍具熟悉感和相關性。 【目錄】 推薦序 譯者序 前言 第1章:雅各布法則(Jakob's Law) 第2章:費茲法則(Fitts’s Law) 第3章:米勒法則(Miller's Law) 第4章:希克法則(Hick's Law) 第5章:波斯特爾法則(Postel’s Law) 第6章:峰終定律(Peak-End Rule) 第7章:美學易用性效應(Aesthetic–Usability Effect) 第8章:馮雷斯多夫效應(Von Restorff Effect) 第9章:特斯勒法則(Tesler’s Law) 第10章:多爾蒂門檻(Doherty Threshold) 第11章:在設計中應用心理學原則 第12章: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索引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