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315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最完整的中醫經絡x西醫人體解剖的圖解經典 ★14經絡部位、73關鍵穴位,養生祛病、精氣神調養快速上手! ★作者親繪超過300張全書人體解剖及穴位精緻插圖 ★獨家贈送全彩人體經絡交會圖海報2張,自用保養、專業施術皆可應用! 【內容簡介】中醫理論與西方醫學的交會,經脈穴位的全新理解! 作者吉田啓取得針師、灸師執照後,前往北京的中醫院任職; 隨著臨床經驗累積與多次解剖學培訓,以及對醫療的精進之心, 執業時,他不斷研究《黃帝內經》如何與西醫的人體結構整合、相互應用! 本書便是他從《黃帝內經》出發,輔以《奇經八脈考》, 深入淺出地分享自身對氣血、陰陽、津液、臟腑、經絡的理解, 以及肺、大腸、胃、脾、心、小腸、膀胱、腎、心包、三焦、膽、肝、陰蹻、陽蹻等經脈與穴位, 並佐以解剖學基底來對應。 透過器官、肌肉、骨骼等等對應看不見的經脈、穴位, 連結中西醫學的角度審視身心與疾病。 全新的闡述、實證有效的病症和運用方法, 是一本由概念到取穴都更為精準實用的全面性圖典。 從基礎到活用,以現代西醫語言讀透傳統中醫經典!【本書特色】 ★獨家贈送全彩海報:特製人體14經絡交會圖2張(人體正面×1、背面×1;37.8*51.8 cm),經脈穴位快易懂! ★貫通7大中醫基礎:陰陽、氣、血、津液、臟腑、經絡、穴位,觀念一次到位! ★實踐身體保健應用:14經絡、73穴位,主治近300種適應症,從頭到腳改善不適! ★作者親繪全書插圖:300+張簡單易懂、中西整合經絡圖,圖文對照更輕鬆! 【以下族群,本書能幫助你全方位理解!】 ★針灸師、中醫相關科系學生 ★物理治療師、傳統整復推拿師 ★瑜伽教師、運動健身教練 ★按摩養生療法工作者 【審訂推薦】「在審校過程中,嘴角不時揚起會心的笑,理出中醫經絡的知音竟是位日本醫生。此書讓民眾對中醫理論與施做的認識更清楚,醫生及相關從業人員可以此書為臨床治療圭臬,難得好書。」--高雄長庚醫院中醫針灸科臨床專任助理教授 邱顯學 【讀者推廣好評】「我是神經外科醫生,對針灸有興趣,所以買了這本書,希望可以幫助緊張型頭痛的患者自行按摩或改善。書中講解了陰陽、五行、穴位、經絡等基礎,可以感受到作者非凡的中醫知識。」--48歲西醫「我對中醫很感興趣,但不太懂它是如何運作的,這本書讓我對中醫的認識注入了新的理解。按摩、針灸和運動等各個領域的讀者都會有所共鳴。」--54歲上班族 「一本讓人了解經絡概念的傑作,細緻出色的插圖令人印象深刻。」--42歲上班族「這本書以易於理解的方式解釋中醫和解剖學,在跟病人解釋時可以當作有用的參考資料。」--39歲中醫師 【人體14經絡交會圖 全彩海報*2張】 內含兩張全彩海報── 人體正面海報1張 (頭部、耳部、手部、胸腹、腿部、足部)、 人體背面海報1張(後腦、手部、背部、下腹、腿部、足部)。 濃縮了豐富的解剖學與經絡知識,快速掌握人體73個關鍵穴位和主要經脈。 全彩印製,紙材細緻,能張貼於牆上,隨時對照圖典內容,幫助快速理解應用。 尺寸:37.8*51.8 cm 【目錄】 Introduction導讀 中醫醫學的基礎 01:陰陽論──無法獨自運行 02:氣──支持恆定性的力量 03:血──生命之水 . 04:津液──流動的水不會腐壞 05:臟腑──體內的陰陽 06:經絡──氣血循環的通道 07:經筋──鑿刻在肌肉上的動作 08:個人淺見──針灸專攻的是什麼? Chapter 01 肺 01:肺──自律神經的操控者 02:手太陰肺經(Lung meridian) LU01 中府 LU07 列缺 LU09 太淵 03:手太陰經筋 Chapter 02 大腸 01:大腸──頭部與腹部的對話1 02:手陽明大腸經(Large intestine meridian) LI04 合谷 LI11 曲池 LI20 迎香 03:手陽明經筋 Chapter 03 胃 01:胃──五臟六腑之海 02:足陽明胃經(Stomach meridian) ST04 地倉 ST08 頭維 ST12 缺盆 ST25 天樞 ST30 氣衝 ST34 梁丘 ST36 足三里 ST40 豐隆 ST44 內庭 03:足陽明經筋 ST07 下關 Chapter 04 脾 01:脾──虛實一體的臟腑 02:足太陰脾經(Spleen meridian) SP04 公孫 SP06 三陰交 SP09 陰陵泉 03:足太陰經筋 SP21 大包 Chapter 05 心 01:心──心位於何處? 02:手少陰心經(Heart meridian) HT05 通里 HT07 神門 03:手少陰經筋 Chapter 06 小腸 01:小腸──頭部與腹部的對話2 02:手太陽小腸經(Small intestine meridian) SI03 後溪 SI06 養老 SI09 肩貞 SI11 天宗 SI16 天窗 03:手太陽經筋 Chapter 07 膀胱 01:膀胱──成長的路徑 02:足太陽膀胱經(Bladder meridian) BL01 睛明 BL02 攢竹 BL10 天柱 BL12 風門 BL13 ∼ 28 背俞穴 BL13 肺俞 BL15 心俞 BL18 肝俞 BL20 脾俞 BL23 腎俞 BL43 膏肓 BL51 肓門 BL53 胞肓 BL40 委中 BL58 飛揚 BL60 崑崙 BL62 申脈 BL67 至陰 03:足太陽經筋 Chapter 08 腎 01:腎──生命之根、生身之本 02:足少陰腎經(Kidney meridian) KI01 湧泉 KI06 照海 KI16 肓俞 03:足少陰經筋 Chapter 09 心包 01:心包──孕育喜悅的臟器 02:手厥陰心包經(Pericardium meridian) PC06 內關 PC08 勞宮 03:手厥陰經筋(手心主之筋) Chapter 10 三焦 01:三焦──位在邊界的謎團 02:手少陽三焦經(Triple Energizer meridian) TE03 中渚 TE05 外關 TE15 天髎 TE17 翳風 TE21 耳門 03:手少陽經筋 Chapter 11 膽 01:膽──中正之火 02:足少陽膽經(Gallbladder meridian) GB03 上關 GB12 完骨 GB20 風池 GB26 帶脈 GB29 居髎 GB30 環跳 GB34 陽陵泉 GB39 懸鐘 GB41 足臨泣 03:足少陽經筋 Chapter 12 肝 01:肝──軍師的後勤 02:足厥陰肝經(Liver meridian) LR03 太衝 LR08 曲泉 LR09 陰包 03:足厥陰經筋 Chapter 13 奇經八脈 01:奇經八脈──經絡的發育生物學 02:任脈(Conception Vessel) CV04 關元 CV12 中脘 CV17 膻中 03:督脈(Governor Vessel) GV09 至陽 GV14 大椎 GV20 百會 參考文獻 東方醫學類索引 西方醫學類索引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黃帝內經表解記憶法:清楚的歸納表格.深入解析.化繁為簡,讓您記憶起來倍感輕鬆 作者:喬文彪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4 條碼:9789861269962 簡介: 《黃帝內經》是中國傳統醫學相當具代表性之作品,其內容涵概有中醫學的理論架構、學術思想和思維方式,爲中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本書廣博精深,作者為了拉近讀者與傳統中醫知識的距離,針對《黃帝內經》進行歸納與分析,特別擇其精要,由題解、古文、注釋、分析及複習思考題等五個部分,並配合圖表解析爲主,簡明扼要,是一本值得中醫相關科系學生、中醫師及任何有興趣之讀者,在學習中國傳統醫學時最佳的選擇! 前言 《黃帝內經》(簡稱《內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醫學專著,它比較全面地闡述了中醫學的理論體系、學術思想和思考方法,為中醫學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2000年以來,歷代醫家正是在《內經》所創立的理論、確定的治則、應用的技術與方法論的指導下,透過不斷探索、實踐與創新,才使中醫學術得以持續健全發展,而且,時至今日仍有學術研究和指導臨床實踐的重要價值,是學習中醫學的必讀之書,也是高等中醫藥院校的主要課程之一,更是申請中醫師資格、升等的常考科目。但其文字古奧,內容廣博精深,給現代人學習《內經》造成了巨大的困難。 有鑒於此,編者以中國大陸21世紀課程教材《內經講義》(王洪圖主編)為藍本,編寫了《黃帝內經表解記憶法》一書,緊扣教學大綱,按照《內經》原文順序,先《素問》、後《靈樞》,對《內經》的主要內容進行了圖解和直覺的歸納分析,以圖表解析為主,使經文通俗易懂而不失經旨,理論條理清晰而不致呆板,可起舉一反三之功,以期能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興趣,方便理解經文,加深對《內經》理論的掌握和發揮。本書可作為《內經》教學參考材料,便於教師授課;亦可作為學習《內經》的入門讀物,便於學生學習。全書編寫由題解、原文、注釋、分析、複習思考題五個部分組成,題解以簡練的語言介紹本篇題目含義、經文的主要內容;原文按照經文所述之內容作劃分;注釋主要對疑難字詞進行解釋,包括句讀、音義和校注;分析是本書的重點,先以精鍊的語句總結概括經文主旨,然後用直覺、圖示的圖表闡釋《內經》的義理,並融入編者長期教學中的一些新體認,力求簡明扼要,重點突出,便於理解和記憶;複習思考題是針對本篇主要內容、重點理論提出的,是學習者在學習完本篇經文後檢驗學習效果的「試金石」。本書的編寫汲取了學術界同行前輩的研究心得,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 此書是編者多年來學習、研究、傳授《內經》的心得體會,在工作過程中,雖然勤勤勉勉、殫精竭慮,不敢有絲毫懈怠,但因學識所限,管窺之見,難識全貌,難盡人意之處肯定有之,懇請讀者、專家予以批評指正,以便今後能更臻完善。 編 者 目錄 上篇 概論 一、《黃帝內經》釋名……………………………………………………2 二、《黃帝內經》成書時代………………………………………………3 三、《黃帝內經》沿革……………………………………………………4 四、《黃帝內經》的注家與注本…………………………………………5 下篇 原文選讀 素問˙上古天真論篇第一…………………………………………………8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17 素問˙生氣通天論篇第三…………………………………………………24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36 素問˙靈蘭秘典論篇第八…………………………………………………56 素問˙六節藏象論篇第九(節選)………………………………………60 素問˙五臟別論篇第十一…………………………………………………65 素問˙異法方宜論篇第十二………………………………………………71 素問˙湯液醪醴論篇第十四………………………………………………75 素問˙脈要精微論篇第十七(節選)……………………………………81 素問˙平人氣象論篇第十八(節選)……………………………………96 素問˙玉機真臟論篇第十九(節選)…………………………………107 素問˙經脈別論篇第二十一(節選)…………………………………116 素問˙臟氣法時論篇第二十二(節選)………………………………123 素問˙太陰陽明論篇第二十九…………………………………………128 素問˙熱論篇第三十一…………………………………………………134 素問˙評熱病論篇第三十三……………………………………………142 素問˙咳論篇第三十八…………………………………………………149 素問˙舉痛論篇第三十九………………………………………………155 素問˙風論篇第四十二…………………………………………………162 素問˙痺論篇第四十三…………………………………………………169 素問˙痿論篇第四十四…………………………………………………178 素問˙骨空論篇第六十…………………………………………………184 素問˙調經論篇第六十二(節選)……………………………………194 素問˙標本病傳論篇第六十五(節選)………………………………208 素問˙至真要大論篇第七十四(節選)………………………………213 靈樞˙本神第八…………………………………………………………229 靈樞˙經脈第十…………………………………………………………236 靈樞˙營衛生會第十八…………………………………………………257 靈樞˙決氣第三十………………………………………………………265 靈樞˙血絡論第三十九…………………………………………………269 靈樞˙天年第五十四……………………………………………………274 靈樞˙水脹第五十七……………………………………………………279 靈樞˙百病始生第六十六………………………………………………285 靈樞˙九針論第七十八…………………………………………………295 參考文獻 ………………………………………………………………302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看圖說故事學養生-淺顯易懂的黃帝內經養生秘笈 作者:王惟恒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9 條碼:9789863683001 簡介: 『看圖說故事學養生─淺顯易懂的黃帝內經養生秘笈』這本書是精選了中國古代之醫學聖經—《黃帝內經》的養生精華,內容分別從養生觀、養生原則、心理養生、四時養生與飲食養生,以及起居養生與五臟保養等觀念談起,用字化繁為簡闡述其艱深之理論,並使用清楚理解的文字說明輔以淺顯易懂的圖解,讓讀者能從中一窺中醫養生之精髓。除此之外,作者同時亦結合現代保養與抗衰老觀念,讓讀者可融合此經典養生精華,輕鬆掌握養生秘訣。 序言: 《黃帝內經》(簡稱《內經》)是中國古代醫學的經典著作。它整體地體現了二千多年前人們對人體與四時季候關係的獨特見解,以及人體各部分互為對應的整體觀念,是結合中國傳統醫學、古代養生學的理論基礎。然而,這部經典著作中引用大量專用術語和艱深的理論,加上文辭艱奧,現代人難以領悟出其中真諦。那麼,如何將《內經》中的養生精華呈獻給廣大讀者呢?為了使廣大中醫藥愛好者能很快地瞭解和學習、運用《內經》的養生方法,我們盡量化解書中的難懂之處與讀者之間的隔閡,編寫了本書,以期廣傳《內經》中的養生精華。 書中精選《內經》養生觀、養生原則、心理養生、四時養生、飲食養生、起居養生、五臟保養等養生精華和行之有效的抗衰老方法。內容豐富,圖文並茂,匠心獨運,不失為讀者養生保健的絕佳讀本。 目錄: 《內經》養生觀 1 一、《內經》對衰老的認識 2 人類的自然壽命—天年 2 陰陽失調與衰老 3 臟腑盛衰與衰老 5 精、氣、神與衰老 6 二、《內經》中的養生觀 8 順應四時適環境 8 調節心緒暢情懷 9 強調飲食有節 10 注重陰陽平衡 11 培補人體的正氣 12 不治已病治未病 13 《內經》養生原則 15 一、協調陰陽至關重要 16 調節陰陽 防微杜漸 16 中度陰陽失調要及時調理 18 二、堅固五臟 身體安康 21 五臟堅固,功能協調是健康的保證 21 養生的兩個關鍵:調養脾胃與保精護腎 22 保護好我們的心 28 呵護好我們的肺 30 保養好我們的肝 32 健腦益智人不老 34 三、暢通經絡 和於術數 40 暢通經絡身體健 40 和於術數與氣功養生 41 《內經》心理養生法 55 一、七情太過對身心健康的危害 56 七情太過傷害五臟 56 七情太過有礙氣血運行 57 二、學會調節我們的情緒 58 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58 《內經》四時養生法 63 一、春季養生 64 春季養生的要點 64 春季要重視精神調養 65 春季食養,養肝為先 66 春季慎避風邪侵襲 67 二、夏季養生 68 夏季養生要點 68 夏日要注重「清心」養神 69 夏日食養宜「清補」 70 盛夏季節防中暑 71 夏季須防腸胃病 72 冬病夏治防咳喘 73 三、秋季養生 74 秋季養生四宜 74 秋季的精神調養 75 秋季要養陰 76 秋季如何防「秋燥」 77 秋季的起居調養與運動保健 78 秋宜多練健鼻功 79 四、冬季養生 80 冬季養生要點 80 冬季養生重養腎 81 冬季的精神調養 82 冬季的起居調養 83 冬季的運動保健 84 冬季的飲食調養 85 三九嚴寒防凍瘡 86 寒冷季節防中風 87 冬季要防止肺心病發作 88 《內經》飲食養生法 89 一、食養原則與方法 90 合理膳食,「五」字為要 90 飲食有節,定時定量 97 一日三餐,不失法度 98 二、《內經》食療原則與方法 102 藥補不如食補 102 食療養生的重要意義 103 食療須明辨食物的四氣五味 105 食物的味道:五味與功能 106 食療須明辨宜忌 107 食療養生與補法 109 中老年幾種常見病證的食療 114 《內經》起居養生法 135 一、勞逸結合,運動養生 136 《內經》談四季起居養生 136 運動養生,勞逸適度 137 二、寤寐有時,睡眠養生 138 睡眠與健康的關係 138 睡眠養生要領 139 三、生活和諧,房事養生 148 節慾保精促長壽 148 「節慾」≠「絕慾」 149 性生活保健要點 150 問與答 人體內的陰與陽 /4 注重保養精氣神 /7 輕度陰陽失調的調養 /17 陽虛體質者的調養 /19 陰虛體質者的調養 /20 健脾—顧護「胃氣」人安康 /23 益腎—保護我們的「命根子」 /25 保精護腎的簡便方法:叩齒咽津食「玉泉」 /26 護心—延長人體「發動機」的壽命 /29 養肺—清潤防燥安度秋 /31 保肝—歲安體健在於春 /33 補精生髓,腦力不衰 /35 指壓經穴健腦益智 /37 健腦自我推拿九法 /38 經絡養生的基本方式 /42 推薦「312」經絡養生法 /47 坐功十二段錦的介紹 /49 涵養正氣基本功—保神金丹「六字訣」 /52 學會制怒 /59 疏泄消愁法 /60 不宜過度悲哀 /61 養生須「戒躁」 /62 五穀為養 /91 五果為助 /92 五畜為益 /93 五菜為充 /94 五味調和 /95 飲食養生「五色配」 /96 不要忘記吃早餐 /99 晚餐貪食必傷身 /100 細嚼慢嚥好處多 /101 《內經》中的食療方 /104 少氣無力的人如何補(氣虛體質) /110 血虛體弱的人如何補(血虛體質) /111 怕冷陽虛的人如何補(陽虛體質) /112 煩熱陰虛的人如何補(陰虛體質) /113 慢性支氣管炎的食療 /114 高血壓病人的食療 /117 冠心病患者的食療 /119 高脂血症的食療 /122 肥胖症的食療 /125 糖尿病的食療 /128 習慣性便秘的食療 /131 有助睡眠的保健措施—福壽操 /142 消除失眠的煩惱 /143 中老年陽痿怎麼辦 //151 遺精怎麼辦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