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資訊
書名:通訊原理(第七版) 作者:繆紹綱(ZIEMER) 出版社:偉明 出版日期:2018/09/00 ISBN:9789869190329
詳細資訊
書名:通訊原理(第七版) 作者:繆紹綱(ZIEMER) 出版社:偉明 出版日期:2018/09/00 ISBN:9789869190329
為您推薦
人氣推薦!已有5位會員共同選購!!
【原文書】 書名:Field and Wave Electromagnetics 2/e (台灣印製版) 作者 : David K. Cheng 出版社:PEARSON ISBN:9789862803165 【中文翻譯書】 書名:電磁學 第二版 原文書名:Field and Wave Electromagnetics 2/E 譯者:李永勳 作者: David K. Cheng 出版社:偉明 ISBN : 9789579899109 目 錄: 1:電磁模型 2:向量分析 3:靜電場 4:靜電問題的解 5:穩定電流 6:靜磁場 7:時變場和馬克斯威爾方程式 8:平面電磁波 9:傳輸線的原理及應用 10:波導管及空腔共振器 11:天線與輻射系統 A:符號與單位 B:一些重要常數 C:圖表索引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原文書資訊 書名:Semiconductor Physics & Devices Basic Principles 4/E(IE) 作者: NEAMEN ISBN: 9780071089029 出版社: Mc Graw Hill 出版年: 2012年 中文書資訊 書名: 半導體物理與元件 (Semiconductor Physics & Devices Basic Principles) 作者: NEAMEN/ 楊賜麟 ISBN: 9789861578255 出版社: 東華 出版年: 2012年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中文翻譯書】 書名:控制系統工程 第七版 原文書名:Control Systems Engineering, 7/e 作者:Nise 翻譯:黃淳德/毛偉龍 出版社:滄海 出版日期:2017/00/00 ISBN:9789865647711 產品描述 ●介紹控制系統工程的理論與實務,強調實際應用此主題於回授系統的分析與設計。 ●各章節組織架構標準化,明確標示學習目標及實例研究目標。 ●編排組織靈活、彈性,可提供不同時數或不同學程學制的讀者研讀。 ●例題、技巧評估練習和實例研究貫穿整章。 ●強調電腦輔助分析和設計,提供合於現代化的學習模式。 ●增加MATLAB的Symbolic Math Toolbox。 ●章末增加Cyber探究實驗室、LabVIEW實驗、National Instruments公司的myDAQ實驗,進行Hardware Interface Laboratory的界面實驗。 ●新增Quanser虛擬實驗,以協助讀者更加了解控制系統原理。 ●大量不同層次及程度的作業習題,以協助讀者更進一步學習控制系統;亦加入連貫性的設計問題,可依進度做設計。 ●除課本習題外,也提供許多網路上的練習資源。 目錄大綱 第一章 介紹 第二章 頻率領域中的模型化 第三章 時間領域中的模型化 第四章 時間響應 第五章 多重子系統的簡化 第六章 穩定性 第七章 穩態誤差 第八章 根軌跡技巧 第九章 利用根軌跡設計 第十章 頻率響應技巧 第十一章 利用頻率響應設計 第十二章 利用狀態空間設計 (網路章節) 第十三章 數位控制系統 (網路章節) ※第 12、13章、附錄、部分習題 (解答) 及相關資料,請至「滄海圖書」 下載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原文書】 書名:Principles of Communications Systems Modulation and Noise 7/E 作者:Rodger E. Ziemer 出版社:JohnWiley ISBN:9781118078914 Synopsis Keeping up to date with the most current technologies in the field is essential for all effective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s. The updated 7th edition of Principles of Communications presents the reader with more in-chapter examples, providing for a more supportive framework for learning. Readers are exposed to digital data transmission techniques earlier in the book, so they can appreci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prior to learning about probability and stochastic processes. They will also find expanded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code examples, and additional MATLAB problems.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作(編/譯)者 : 繆紹綱 編譯 出版年份 : 2022 ISBN : 9789863783213 書號 : 2207A5 幾色 : 1 規格 : 16K 發行公司 : Pearson/高立 版權日期 : 2022/05/01 頁數 : 808 分別 : 授權書 本書編譯自 Oppenheim 等人所著 Signals and Systems 第二版,內容詳實完整、解說清晰,圖文編輯和範例的選取與表達都是一流之作,堪稱「信號與系統」的經典教科書,詳讀後絕對可奠立非常厚實的學理基礎。 本書內容共分為 9 章,內容包含:信號與系統、線性非時變系統、週期信號的傅立葉級數表示、連續時間傅立葉轉換、離散時間傅立葉轉換、信號和系統的時間和頻率特性、取樣、拉普拉斯轉換和 z 轉換。 原文第 8 章的「Communication Systems」與第 11 章的「Linear Feedback Systems」分別屬於通訊與控制領域的主要課題,就「信號與系統」的學習而言是進階的應用課題,故考量篇幅以及一般大多數讀者的需求,在本次的譯著中將這兩章的內容排除。希望本譯著能讓「信號與系統」的學理更快速地被華語文的讀者吸收,進而提升學習效率。 目錄 Chapter 1 信號與系統 Chapter 2 線性非時變系統 Chapter 3 週期信號的傅立葉級數表示 Chapter 4 連續時間傅立葉轉換 Chapter 5 離散時間傅立葉轉換 Chapter 6 信號和系統的時間和頻率特性 Chapter 7 取 樣 Chapter 8 拉普拉斯轉換 Chapter 9 z轉換 本章習題 參考書目 習題解答 中英文索引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通訊系統:類比與數位 ISBN13:9789863782384 出版社:高立 作者:Haykin(繆紹綱) 裝訂/頁數:平裝/592頁 版次:2 出版日:2020/06/00 內容簡介 通訊系統課程是各國多數大學電機、電子工程相關學系必修或選修的基礎課程。此課程通常會安排在大學三年級,建議讀者最好先具備微積分、電子學、訊號與系統以及機率論等課程的基礎。 由於此課程的重要性與學習上的門檻,因此原文作者有特別留意課程的安排與架構的規劃。在課程的敘述上儘量以簡明、準確為原則,並依照教學經驗與以往讀者們的反應,在二版安排有助於學習的大量範例、習題和實驗;並搭配精心設計的 Matlab 實驗習題,讓讀者以更快、更清楚的方式學會本書課程內容。此書中文編譯也遵循此一方向全書完整編譯,並配合中文讀者的學習背景與中文描述上的特性,適度潤飾與勘誤部分原著內容,讓中文版讀者能獲得最大的學習成果。 數學是解釋通訊原理非常重要的精準語言,它與一般文字的表達相輔相成,兩者在本書已呈現極適當的平衡,此回中文版本新書更是通訊系統入門教材中難得的佳作,想要學好此門課程的讀者千萬不可錯過。 目錄 Chapter 1 簡 介 Chapter 2 信號和系統的傅立葉表示 Chapter 3 振幅調制 Chapter 4 角度調制 Chapter 5 脈波調制:從類比到數位的過渡 Chapter 6 基帶資料傳輸 Chapter 7 數位帶通調制技術 Chapter 8 隨機信號與雜訊 Chapter 9 類比通訊中的雜訊 Chapter 10 數位通訊中的雜訊 Chapter 11 系統與雜訊計算 Appendix 1 功率比和分貝 Appendix 2 傅立葉級數 Appendix 3 貝索函數 Appendix 4 Q 函數及其與誤差函數的關係 Appendix 5 舒瓦茲不等式 Appendix 6 數學表 Appendix 7 第7~10 章中針對計算機實驗習題的MATLAB腳本 Appendix 8 練習題的答案 詞彙表 中英文索引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中文翻譯書】 書名:通訊系統 第五版 國際版 原文書名:Communication Systems 5/E 譯者: 翁萬德 江松茶 翁健二 作者:Simon Haykin , Michael Moher 出版社:全華 書號:06138 ISBN:9789572176450 內容簡介 原著是通訊系統領域的經典教本,備受學術界的推崇。新版的編排經大幅修訂,篇幅減至前版約一半,使內容更適切近年來的電機工程教育及產業需求。除了增加先驅人物的簡介專欄,也另闢專述應用面的「主題範例」小節,其他則包含如設計好的一般範例題、電腦實驗及豐富的章末習題,用來加強讀者對內容的理解 目錄 1 前言 1-1 1.1 通訊程序 1-1 1.2 分層的方式 1-2 1.3 主題範例—無線通訊 1-4 註解及參考文獻 1-8 2 傅立葉理論及通訊信號 2-1 2.1 簡介 2-1 2.2 傅立葉轉換 2-1 2.3 傅立葉轉換的性質 2-8 2.4 時間和頻率的相反關係 2-22 2.5 狄瑞克-得他函數 2-26 2.6 週期訊號的傅立葉轉換 2-33 2.7 訊號在線性系統的傳輸 2-36 2.8 濾波器 2-42 2.9 低通及帶通訊號 2-48 2.10 帶通系統 2-52 2.11 相位延遲與群體延遲 2-56 2.12 資訊源 2-58 2.13 傅立葉轉換的數值計算 2-60 2.14 主題範例—無線區域網路的通道估測 2-63 2.15 總結與討論 2-65 註解及參考文獻 2-66 本章習題 2-67 3 調幅 3-1 3.1 簡介 3-1 3.2 調幅 3-2 3.3 雙邊帶抑制載波調變 3-12 3.4 正交-載波多工 3-17 3.5 單邊帶與殘留邊帶的調變方法 3-18 3.6 主題範例—類比及數位電視的VSB 傳輸 3-21 3.7 頻率轉移 3-23 3.8 分頻多工 3-25 3.9 總結與討論 3-25 註解及參考文獻 3-26 本章習題 3-27 4 相位與頻率調變 4-1 4.1 簡介 4-1 4.2 基本定義 4-2 4.3 調頻(頻率調變) 4-9 4.4 鎖相迴路 4-29 4.5 調頻系統的非線性效應 4-36 4.6 超外差式接收器 4-38 4.7 主題範例—類比及數位調頻蜂巢式電話 4-40 4.8 總結與討論 4-42 註解及參考文獻 4-43 本章習題 4-43 5 隨機變數及程序 5-1 5.1 簡介 5-1 5.2 機率 5-2 5.3 隨機變數 5-6 5.4 統計平均 5-12 5.5 隨機程序 5-18 5.6 平均值,相關度,及共變異數函數 5-19 5.7 隨機程序經一個線性濾波器之傳輸 5-26 5.8 功率譜密度 5-27 5.9 高斯程序 5-33 5.10 雜訊 5-37 5.11 窄頻雜訊 5-47 5.12 主題範例—行動無線電通道的隨機模型 5-55 5.13 總結與討論 5-61 註解及參考文獻 5-63 本章習題 5-64 6 類比調變中之雜訊 6-1 6.1 簡介 6-1 6.2 接收器模型 6-2 6.3 雙邊帶抑制載波(DSB-SC)調變接收器中之雜訊 6-5 6.4 調幅接收器內的雜訊 6-7 6.5 調頻接收器內的雜訊 6-10 6.6 FM的預強與去強 6-24 6.7 主題範例—FM衛星通訊之通訊鍊路計算 6-28 6.8 總結與討論 6-33 註解及參考文獻 6-35 本章習題 6-36 7 類比信號之數位表示 7-1 7.1 簡介 7-1 7.2 為何要將類比信號源數位化? 7-2 7.3 取樣程序 7-3 7.4 脈波振幅調變(波幅調變) 7-9 7.5 分時多工 7-13 7.6 脈位調變 7-14 7.7 主題範例—在脈衝廣播中之PPM系統 7-22 7.8 量化過程 7-24 7.9 脈碼調變 7-28 7.10 差異調變 7-36 7.11 主題範例—影像的數位化與MPEG 7-41 7.12 總結與討論 7-43 註解及參考文獻 7-44 本章習題 7-45 8 數位信號之基頻帶傳輸 8-1 8.1 簡介 8-1 8.2 基頻帶脈波和匹配濾波器偵測 8-2 8.3 雜訊造成之錯誤機率 8-8 8.4 符間干擾 8-14 8.5 眼狀圖 8-18 8.6 無失真傳輸奈奎士準則 8-20 8.7 基頻帶M進制傳輸 8-27 8.8 跳接延遲線等化 8-28 8.9 主題範例—100BASE-TX—雙絞線上傳輸100Mbps 8-30 8.10 總結與討論 8-34 註解及參考文獻 8-34 本章習題 8-35 9 數位信號之帶通傳輸 9-1 9.1 簡介 9-1 9.2 帶通傳輸模型 9-2 9.3 二進位PSK及FSK傳輸 9-4 9.4 M進制傳輸系統 9-16 9.5 各種PSK及FSK系統之雜訊特性比較 9-22 9.6 主題範例—正交分頻多工(OFDM) 9-24 9.7 總結與討論 9-28 註解及參考文獻 9-29 本章習題 9-30 10 資訊與前向錯誤更正 10-1 10.1 簡介 10-1 10.2 不確定性、資訊和熵 10-3 10.3 訊號源編碼理論 10-7 10.4 無失真資料壓縮 10-9 10.5 主題範例—藍波立夫演算法與檔案壓縮 10-14 10.6 離散無記憶通道 10-16 10.7 通道容量 10-18 10.8 通道編碼定理 10-22 10.9 高斯通道容量 10-26 10.10 錯誤控制編碼 10-30 10.11 線性區塊碼 10-32 10.12 卷積碼 10-45 10.13 格狀編碼調變 10-51 10.14 加速碼 10-56 10.15 總結與討論 10-61 註解及參考文獻 10-62 本章習題 10-63 附錄:數學實用查表 附-1 術語表 術-1 參考書目 參-1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目錄】 第9章 頻率響應 第10章 回授 第11章 輸出級與功率放大器 第12章 運算放大器電路 第13章 濾波器與振盪器 第14章 CMOS 數位邏輯電路 第15章 數位設計:功率,速度,與面積 第16章 記憶體電路與時脈電路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自動控制 ISBN13:9786263282131 出版社:全華圖書 作者:姚賀騰 裝訂/頁數:平裝/528頁 規格:26cm*19cm*2.3cm (高/寬/厚) 重量:975克 版次:1 出版日:2022/06/16 中國圖書分類:自動控制工程 內容簡介 自動控制技術已經廣泛應用於自駕車、機器人、能源科技、智慧機械與智慧製造、交通、農業、化工、航太與航空等眾多領域,充分提升各領域效率,有效改善人類生活環境,提升人類生活品質與安全性。有鑑於近年來自控制控理論與技術對於未來生活會有重大影響,如何具有將自動控制觀念成功應用到各個不同領域的能力將是大學學生做研究與就業的重要能力。 本教材內容相當豐富,在建立為自動控制領域所用之基礎的前提下分成「自動控制導論」、「古典控制學的數學建模」、「古典控制學的系統描述」、「控制系統的時域響應分析」、「控制系統的穩定性與穩態誤差分析」、「根軌跡分析」、「線性系統的頻域響應」、「頻域響應的穩定性分析」、「控制系統的補償設計」、「現代控制學與狀態空間設計」等十大部分。本書的內容除了理論觀念外,亦搭配目前學術界與業界在自動控制最常用之電腦軟體Matlab進行分析與設計,將Matlab求解自動控制的各種程式融入到本書各章節中,透過Matlab求解與設計自動控制系統,相信對於讀者在未來做研究與解決實際工程自動控制問題會有很大幫助。 本書特色 1.本書內文豐富,說明完整扎實,理論講解詳細深入,並以實例搭配方塊流程圖,輔助說明自動控制原理。 2.內容介紹多種工業系統的自動控制,瞭解實際應用之處。 3.搭配MATLAB程式軟體,用電腦輔助運算驗證控制問題。 4.本書各章習題收錄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自動化工程師題庫Level 2」改編的考題。 目錄 CH1 自動控制導論 1-1 前言 1-2 自動控制的基本原理 1-3 工業系統的自動控制 1-4 控制系統的分類 1-5 控制系統的性能要求 1-6 控制系統的常見的外加作用訊號 1-7 控制系統的設計 1-8 MATLAB分析工具 CH2 古典控制學的數學建模 2-1 前言 2-2 控制系統的時域建模 2-3 拉氏轉換(Laplace transform) 2-4 控制系統之微分方程式求解 2-5 控制系統的轉移函數 2-6 常見元件或系統的轉移函數(選讀) CH3 古典控制學的系統描述 3-1 系統方塊圖與方塊圖化簡 3-2 訊號流程圖的組成及性質 3-3 梅森增益公式 3-4 MATLAB 進行方塊圖化簡 3-5 控制系統建模實例(選讀) CH4 控制系統的時域響應分析 4-1 時域響應分析的性能指標 4-2 一階系統的暫態響應分析 4-3 二階系統的時域分析 4-4 加入極(零) 點對於標準二階系統的影響 4-5 高階系統的時域分析 CH5 控制系統的穩定性與穩態誤差分析 5-1 線性系統的穩定性分析 5-2 穩態誤差計算 5-3 輸入干擾對穩態誤差影響 5-4 靈敏度分析 5-5 閉迴路與開迴路系統性能比較 5-6 控制系統時域響應實例(選讀) CH6 根軌跡分析 6-1 根軌跡的基本概念 6-2 根軌跡繪製的基本法則 6-3 根軌跡繪圖與MATLAB 指令練習 6-4 開迴路加入極點或零點之根軌跡變化 6-5 根軌跡應用實例(選讀) CH7 線性系統的頻域響應 7-1 頻域響應的基本概念 7-2 頻域響應的極座標圖(Polar diagram) 7-3 頻域響應的波德圖(Bode diagram) 7-4 頻域響應系統鑑別(system identification) CH8 頻域響應的穩定性分析 8-1 奈氏穩定準則的基本概念 8-2 相對穩定性 8-3 閉迴路系統的頻域響應性能 8-4 尼可士圖(Nichols chart) CH9 控制系統的補償設計 9-1 系統的補償問題 9-2 PID控制器參數調整 9-3 相位領先與落後補償器 9-4 相位領先與落後補償器之時域補償 9-5 相位領先與落後補償器之頻域補償 CH10 現代控制學與狀態空間設計 10-1 狀態空間中的系統描述 10-2 方塊圖與狀態空間 10-3 轉移函數的分解 10-4 從狀態方程式求解動態響應 10-5 全狀態回授的控制律設計 10-6 估測器設計 附錄 索 引 參考文獻 習題演練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中文書】 書名:訊號、系統與通訊原理 作者:武維疆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7/09/25 ISBN:9789571193663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涵蓋了三大部分: 1. 訊號與系統:訊號的分析與處理、雜訊的特性以及系統對於訊號的響應。 2. 調變技術與通訊理論:包含類比、數位調變與解調變技術以及性能分析。 3. 現代通訊系統:介紹多用戶通訊系統的原理以及演進過程。 本書包含作者多年之教學心得,定義嚴謹,論述完整,注重觀念分析,適合作為大學通訊科目之教科書,亦適合工程師及研究人員作為工具書。 完整收錄國內各大學通訊相關研究所以及高、普、特考通訊科目考古題,配合精彩之解題技巧,為有志升學或從事公職者必備之工具書籍,並提供讀者正確之準備方向。 目錄 第一章 通訊系統概論 1-1 通訊系統簡介 1-2 調變 1-3 編碼 1-4 多樣性技術 1-5 無線鏈路規劃 附錄 有關Decibel以及功率單位之說明 第二章 訊號與線性非時變系統 2-1 訊號之分類與處理 2-2 連續時間之Fourier分析 2-3 線性非時變系統 2-4 希爾伯轉換與帶通訊號 2-5 離散時間之 Fourier 分析 附錄 富利葉轉換之重要性質與常用的富利葉轉換對 第三章 機率系統與隨機訊號 3-1 全機率定理與貝氏定理 3-2 隨機變數與統計特性 3-3 常用的機率分布 3-4 隨機程序之意義與性質 3-5 隨機訊號與線性非時變系統 3-6 高斯隨機程序與白高斯雜訊 第四章 類比調變技術(1):線性調變 4-1 雙旁波帶抑制載波 4-2 振幅調變 4-3 單旁波帶 4-4 同調檢測接收系統之訊雜比 4-5 頻率轉移與超外差式接收機 第五章 類比調變技術(2):非線性調變 5-1 相位調變與頻率調變 5-2 FM 訊號之產生與解調 5-3 FM 接收機之性能分析 第六章 脈波編碼調變 6-1 取樣理論 6-2 量化 6-3 脈波編碼調變與分時多工系統 6-4 線碼 6-5 符號間的干擾與等化器 第七章 數位訊號檢測技術 7-1 匹配濾波器 7-2 二位元臆測測試 7-3 基頻二位元訊號在AWGN下的檢測及性能分析 7-4 訊號的向量表示法及Gram-Schmidt正交化過程 7-5 M-ary通訊系統 第八章 帶通系統中的數位調變與解調變技術 8-1 相移鍵 8-2 頻移鍵 8-3 幅移鍵 8-4 混合型調變 8-5 同步 8-6 非同調檢測技術 8-7 最小頻移鍵 8-9 功率頻譜與頻寬效益 附錄 A 聯集不等式 附錄B M-ary FSK 之位元錯誤率 附錄C 不同的調變方式下位元(符元)錯誤率的公式彙整 附錄D 不同的調變方式下頻寬效率的公式彙整 第九章 訊號源編碼與通道編碼 9-1 訊號源編碼 9-2 通道容量理論 9-3 通道編碼(1):線性方塊碼 9-4 通道編碼(2):迴旋碼 第十章 現代通訊系統 10-1 衛星通訊 10-2 展頻通訊 10-3 多用戶通訊技術 10-4 蜂巢式行動通訊系統 第十一章 網際網路導論 11-1 網路之基本概念 11-2 網路拓撲 11-3 通訊協定與網路分層式架構 11-4 網際網路連線與TCP/IP 11-5 網域名稱系統 11-6 網際網路電子郵件:SMTP 11-7 網路的存取技術:IEEE802.3與CSMA/CD 11-8 無線區域網路:IEEE 802.11b與CSMA/CA 參考資料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通訊原理(第四版) 作者:藍國桐 出版社:全華 出版日期:2015/08/00 ISBN:9789572199565 內容簡介 本書重點在介紹通訊系統的架構及原理,內容共有六章,分別是通訊原理的概念介紹及系統的描述、信號與頻譜、振幅調變(AM)、頻率調變(FM)、脈波調變、數位調變。適合私立大學、科大電子、電機系「通訊系統」、「通訊原理」課程使用。 本書特色 1.本書對通訊系統的架構、原理做全盤性的觀念介紹,且列舉各式通訊系統作為實例,如廣播、電話、傳真、數據機等。 2.本書重點在介紹通訊系統的架構與原理,內容分為六章,分別是通訊原理的概念介紹級系統的描述、信號與頻譜、振幅調變(AM)、頻率調變(FM)、脈波調變、數位調變,並在章末補充副載波的原理。 目錄 第1章 導 論 1.1 何謂通訊(Communication) 1.2 信號的種類 1.3 通訊系統簡介 第2章 信號與頻譜 2.1 信號的種類 2.2 傅氏級數(Fourier Series) 2.3 傅氏轉換(Fourier Transform) 2.4 連續頻譜的計算 2.5 功率頻譜 2.6 線性系統與濾波器 2.7 信號的正交性(orthogonal)及可區別性(distinguishability) 第3章 振幅調變 3.1 前 言 3.2 頻率遷移(frequency shift) 3.3 雙旁波帶大載波調變(Double SideBand Large Carrier; DSB-LC)─振幅調變(Amplitude Modulation;AM) 3.4 雙旁波帶抑制載波調變(Double SideBand Suppressed Carrier;DSB-SC) 3.5 單旁波帶調變(Single SideBand;SSB) 3.6 殘邊帶調變(Vestigial SideBand;VSB) 3.7 分頻多工(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FDM) 3.8 帶通傳輸分析(bandpass Transmission) 3.9 結 論 第4章 頻率調變 4.1 角度調變(angle modulation) 4.2 頻率調變(Frequency Modulation;FM) 4.3 FM信號的產生 4.4 FM信號的解調 4.5 調頻系統 第5章 脈波調變 5.1 前 言 5.2 取樣程序(sampling process) 5.3 脈波振幅調變(PAM) 5.4 其他種類的類比脈波調變 5.5 分時多工(TDM) 5.6 數位信號的功率頻譜 5.7 脈碼調變(PCM) 5.8 差異調變(DM) 第6章 數位調變 6.1 前 言 6.2 振幅鍵送(ASK) 6.3 相移鍵送(PSK) 6.4 頻移鍵送(FSK) 6.5 結 論 附 錄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車載通訊原理、服務與應用 作者:丁川康, 朱威達 出版社:東華 出版日期:2011/06/00 ISBN:9789574836628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本書的編排上分為五個部份。 第一個部份(第一章至第三章)為車載網路平台概略介紹,以讓讀者有整體的概念。 第二個部份(第四章至第七章)則是介紹車載通訊常使用的通訊協定及演算法。 第三個部份(第八章至第十一章)列述了車載網路常用的軟硬體元件。 第四個部份(第十二章至第十五章)介紹智慧型車輛的原理及其應用。 第五個部份(第十六章至第十八章)則介紹與車載網路相關的商業應用。 如此的編排可幫助讀者在短時間內對整個車載網路的通訊原理與應用有全面性的了解。另外,本書可用來當成車載網路課程的入門參考書,適合大學,科大電子、電機、資工、電通系高年級及研究所「車載資通訊」 課程使用,也適合從事電腦與通訊工程及電機資訊相關產業人士閱讀使用。 編者簡介 丁川康.朱威達.江傳文.李官陵.林正敏.林志浩.袁賢銘.張玉山.張耀中.連震杰.陳宜欣.陳青文.陳旻秀.彭勝龍.黃崇明.賴源正.楊勝仲.盧天麒.藍崑展 目錄 概 論 第1章 車載系統平台與架構 第2章 車載軟體元件技術 第3章 車載服務中介軟體與閘道框架 第4章 車載網路之單 / 多叢集頭演算法 第5章 道路網中快速路徑計算之技術 第6章 車載通訊系統中的空間資料庫 第7章 車載感測網路資料傳播技術介紹 第8章 車載執行緒管理與網路通訊 第9章 車載週邊裝置原理 第10章 智慧型車輛之感測器技術 第11章 車載通訊閘道器效能評估 第12章 計算智慧與電腦視覺在駕駛輔助系統之應用 第13章 以幾何包圍體階層法為基礎之車輛碰撞偵測技術 第14章 計算智慧技術於交通輔助系統之應用 第15章 車輛檢測的智慧型視覺系統 第16章 車用行動商務之價值鏈與商業模式 第17章 於車用行動商務平台上的QR 碼應用軟體開發 第18章 車載服務取得與應用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數位通訊原理:調變解調 ISBN13:9789571141633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林銀議 裝訂:平裝 規格:23cm*17cm*2.3cm (高/寬/厚) 版次:1 刷次:3 最新刷日期:1071001 出版日:2005/12/01 中國圖書分類:電氣工程 內容簡介 數位通訊系統最主要包括消息源編解碼、通道編解碼以及調變解調器三部份。本書介紹及探討調變解調之原理及技術,第二章介紹信號及線性非時變系統在時域及領域中的一些特性,第三章及第四章介紹隨機變數及隨機過程。調變的方式基本上可區分為脈波調變以及載波調變兩種方式,本書第五章及第六章針對這兩種調變方式作一介紹及探討。在脈波調變通道中,有些通道可能對於傳送的信號規格或形式有某些限制,一般都透過所謂的(d,k)調變編碼來改變記錄的脈波波形以符合通道的需求。本書第七章針對(d,k)調變碼的容量及其功率頻譜密度加以介紹及描述,並探討一些常用資料儲存系統的(d,k)編解碼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