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創造思考的教室:概念為本的課程與教學
作者: Erickson
譯者: 劉恆昌
ISBN: 9789861918495
出版社: 心理
出版日期: 2018/10
書籍開數、尺寸: 17x23x1.44
頁數: 288
內文印刷顏色: 單色
#教育
#教學實務
#課程設計
定價: 320
售價: 272
庫存: 庫存: 2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書名:創造思考的教室:概念為本的課程與教學 作者:Erickson(劉恆昌) 出版社: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8/11/27 ISBN:9789861918495 內容簡介   「這本書機敏、睿智又激勵人心。藉著提醒我們學科的本質,本書向學科致敬;抱持教師透過瞭解教學的力量而成為更好的人的信念,本書向教師致敬;藉著期盼地球的子民暨未來世界的繼承者成為守護地球的明智思考者,本書向學生致敬。」   ─ 卡若‧安‧湯琳森(Carol Ann Tomlinson)威廉‧柯雷‧派瑞許二世講座教授維吉尼亞大學柯芮教育學院   「當事實性與程序性知識距離我們僅有一指之遙,教育需要聚焦於可遷移的概念性理解以孕育脈絡化與高階層次的思考,這本必備之書將概念為本的學習所需的精明奧妙轉譯成可執行的教室實作。」   ─ 查爾斯‧法德爾(Charles Fadel)《四維度的教育》(Four-Dimensional Education)與《二十一世紀技能》( 21th Century Skills)作者課程重新設計中心創辦人哈佛教育學院訪問學人             超越事實的思考!   如果我們希望學生獲得智識啟發、能夠有創意的解決問題、可以克服事物的複雜性,那麼,知道事實還不夠——其關鍵在於概念性理解。概念為本的課程重新攫取學生與生俱來對世界的好奇心,並提供吸引心神投入的驚喜感受。   本書介紹了概念為本的課程與教學最新的思想領導,教育工作者將學習到如何   ● 符合嚴謹的學業標準要求   ● 運用知識性結構與歷程性結構以設計教學單元   ● 透過歸納式教學吸引學生投入探究   ● 找出概念透鏡並雕琢高品質的通則   以及,探索深度層次的學習,以成為一位概念為本的專家教師。 目錄 ‧ 圖表目次 ‧ 關於作者 ‧ 關於譯者 ‧ 前奏(榮恩‧睿察) ‧ 謝辭 ‧ 出版社謝辭 ‧ 序曲 ‧ 致繁體中文版讀者 ‧ 中文版推薦文 ‧ 教師社群推薦語 ‧ 譯者序 思考的統整 學習的遷移 ‧ 啟發智識 智識品格與智識傾向 1. 創造性思考 2. 批判性思考 3. 反思性(後設認知)思考 4. 概念性思考 ‧ 各學科的思考與操作方法 ‧ 會思考的教師和學生 ‧ 彙總 ‧ 延伸思考 CHAPTER1 思考的教室 ‧ 教室快照 ‧ 運作中的腦 ‧ 綜效性思考 概念透鏡的威力 CHAPTER 2 知識性結構與歷程性結構 ‧ 知識性結構 數學科主題與概念的註解 知識性結構的組成元素 ‧ 歷程性結構 歷程性結構的組成元素 ‧ 知識與歷程之間的關係 ‧ 教育工作者的範式轉移 ‧ 逐年塑造概念性理解 ‧ 彙總 ‧ 延伸思考 CHAPTER 3 設計概念為本的課程單元 ‧ 跨學科與學科內單元設計 ‧ 概念為本的單元設計步驟 ‧ 比較主題為本與概念為本的單元 ‧ 瞭解單元網絡 ‧ 逐年升級的概念性理解 ‧ 是活動還是理解的評量? ‧ 單元設計的問答 ‧ 彙總 ‧ 延伸思考 CHAPTER 4 概念為本教學單元中的探究式學習 ‧ 演繹式與歸納式教學 ‧ 探究式學習 ‧ 設計概念為本教學單元的困難與解決方案 ‧ 社會研究與英文語言藝術的跨學科教學單元計畫 概念為本的英文語言藝術教學單元計畫 概念為本的社會研究教學單元計畫 ‧ 如何使我的教學單元更加以概念為本? ‧ 彙總 ‧ 延伸思考 ‧ 可行的解決方法:修改二維度拼字課 CHAPTER 5 發展中的概念為本教師與自我評量 ‧ 概念為本之旅 ‧ 教師的態度與信念 ‧ 發展中概念為本教師的規準 瞭解概念為本的課程與教學 概念為本的單元規劃 概念為本的教學單元計畫 概念為本的教學 ‧ 概念為本教學單元中的 差異化教學 ‧ 流言與流言終結者 ‧ 彙總 ‧ 延伸思考 │資源│ ‧ 資源 A 概念為本的課程:術語彙編 概念為本與國際文憑組織的術語對照 ‧ 資源 B 第二階與第三階通則的動詞樣本 ‧ 資源 C 概念為本的圖形組織工具 ‧ 資源 D-1 概念為本的課程:單元設計步驟 ‧ 資源 D-2 概念為本的課程:單元規劃範本 ‧ 資源 D-3 概念為本的課程:單元範例與單元終點評量 ‧ 資源 D-3.1 單元範例:圓幾何學 ‧ 資源 D-3.2 單元範例:我們真的被波浪包圍嗎? ‧ 資源 D-3.3 單元範例:在遊戲中發展語言 ‧ 資源 D-3.4 單元範例:英文語言藝術 ‧ 資源 D-4.1 概念為本的教學單元計畫範本 ‧ 資源 D-4.2 概念為本的教學單元計畫範例 ‧ 資源 E 概念為本課程單元的評估檢核表 ‧ 資源 F 中學階段數學通則 ‧ 資源 G 早期美國殖民史:歷史單元網絡 │經常查詢的問題│ │參考文獻│

為您推薦

邁向概念為本的課程與教學-如何整合內容與歷程 (1版)

邁向概念為本的課程與教學-如何整合內容與歷程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邁向概念為本的課程與教學-如何整合內容與歷程 系列名:課程教學 ISBN13:9789860744194 替代書名:Transitioning to Concept-Based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How to Bring Content and Process Together 出版社:心理 作者:琳恩‧艾瑞克森;洛薏絲‧蘭寧-作;劉恆昌-審閱 譯者:李秀芬;林曦平;李丕寧 裝訂/頁數:平裝/226頁 規格:23cm*17cm*1.5cm (高/寬/厚) 重量:460克 出版日:2021/08/23 中國圖書分類:教學 內容簡介   「所有閱讀這本書的讀者,將能夠從全方位理解概念為本課程的意義與價值。本書清楚解釋如何和學生有效交流並吸引他們投入批判性思考,幫助他們成為具有生產力的公民與終身學習者。」   — 凱倫‧柯育奇 (Karen Creech)   維吉尼亞州里斯堡勞敦郡   可托克汀(Catoctin)小學教師   「高中學科主席們:請注意!為了扣合CCSS(各州共同核心標準)和NGSS(新世代科學標準)期許的目標而重新設計課程之前,你會希望跟學區課程督學還有老師們共讀這本書。」   — 卡若‧史賓賽博士 (Dr. Carol Spencer)   佛蒙特州弗金斯城愛迪遜西北督導聯盟   K-12課程主任   設計21世紀課程與教學的前瞻模式                        你如何看出孩子正在思考?凝視他的雙眼——孩子的雙眼會發亮,閃爍著終於領悟重要學科內容背後重要想法(big idea)的轉化瞬間。如果這樣的經驗極少在你的學校發生,那麼你需要一套探究導向並以想法為中心的課程與教學模式,而且現在就需要!   藉由概念為本的課程,琳恩‧艾瑞克森與洛薏絲‧蘭寧示範了如何跳脫粗淺教完內容與低階技能練習,以啟動吸引智識投入的教學,吸引學生去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新的洞見包括:   ● 如何跨越學科與年級設計並實施概念為本的課程與教學?   ● 為什麼在任何有效的概念為本課程中,內容和歷程是兩個不同但同樣重要的面向?   ● 如何確保學生培養出最重要的綜效性思考技能?   為了滿足21世紀變化多端的需求,我們都在尋求最佳的課程與教學模式,而它……就在這裡。 目錄 序曲 CHAPTER 01 課程設計 從目標本位模式到概念為本的模式 ‧ 作者對教育趨勢擺盪的簡短回顧 ‧ KUDs在概念為本模式中的價值 教師 學生 行政人員 家長 ‧ 傳統內容目標的問題 CHAPTER 02 二維度與三維度的課程模式 ‧ 比對二維度與三維度的課程模式 ‧ 簡介知識性結構與歷程性結構 ‧ 歷程與知識的交互作用 ‧ 比對教學敘述 CHAPTER 03 知識性結構 ‧ 瞭解知識性結構中的各種關係 ‧ 知識性結構如何引導課程設計 ‧ 設計國家、州或地區層級的學科課程架構 ‧ 數學是強調概念的學科 ‧ 概念和學科專屬通則的範例 CHAPTER 04 歷程性結構 ‧ 歷程性結構 ‧ 歷程性結構如何引導課程與教學 CHAPTER 05 發展中的概念為本教師 ‧ 銜接「知道」、「會做」與「理解」間的落差 ‧ 協作的概念為本教學單元計畫 ‧ 描述優質教學的通用術語 符合所有學習者需求的教學單元屬性 教學策略 / 技巧 教學單元設計 ‧ 發展中的概念為本教師 ‧ 發展中的概念為本教師規準在教師評鑑計畫中占有一席之地嗎? CHAPTER 06 發展中的概念為本學生 ‧ 你怎麼看思考? ‧ 批判性思考與概念為本教學之間的關係 ‧ 批判性思考的發展 ‧ 發展中的概念為本學生 ‧ 為什麼分成這些類別? CHAPTER 07 教師對概念為本的教學法需要瞭解什麼? ‧ 概念為本課程與教學的本質及實施原因 ‧ 如何實施概念為本的課程與教學 概念為本的單元:跨學科單元與單一學科單元 促進深度理解的評量 ‧ 概念為本教學法的四個重要特色 綜效性思考 概念透鏡 歸納式教學與演繹式教學的對照 引導問題 ‧ 優質的教學法 ‧ 概念為本的教室 CHAPTER 08 校長和教學輔導教師需要瞭解什麼? 在學校實施並延續概念為本的課程與教學模式 ‧ 創造課程實施的條件 ‧ 教師進修 ‧ 伴隨績效責任的教師支持:建立系統面的綜效 ‧ 蒐集並分析「對」的資料 CHAPTER 09 學區領導人對於概念為本的課程設計需要瞭解什麼? ‧ 學區領導人對於概念為本課程與教學的分享 CHAPTER 10 摘要與未來之路 ‧ 課程與教學:經線 ‧ 概念為本的學習:緯線 ‧ 前進之途 資源 ‧ 資源 A 概念為本的數學單元 ‧ 資源 B 概念為本的自然科學單元 ‧ 資源 C 概念為本的藝術單元 ‧ 資源 D 概念為本的外語單元 ‧ 資源 E 概念為本的音樂單元 ‧ 資源 F 調整第七章的學習活動 參考文獻

原價: 350 售價: 298 現省: 52元
立即查看
整合運用差異化教學和重理解的課程設計

整合運用差異化教學和重理解的課程設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整合運用差異化教學和重理解的課程設計 系列名:課程、學習與教學 ISBN13:9789860744569 替代書名:Integrating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 Understanding by Design: Connecting Content and Kids 出版社:心理 作者:Carol Ann Tomlinson;Jay McTighe 譯者:侯秋玲 裝訂/頁數:平裝/240頁 規格:23cm*17cm (高/寬) 重量:420克 出版日:2022/01/19 中國圖書分類:教學 內容簡介   老師每一天都在奮鬥,想要帶給學生高品質的教學。然而,條目繁瑣的學科課程內容標準及伴隨而來的績效責任考試,讓許多教育者備受困擾,感覺教學被重新導向到可能把師生都搞得筋疲力盡的方向。教育者需要一個模式,一方面肯定課程標準的核心必要性,另一方面也確保學生真正理解學科內容並以有意義的方式應用所學。對許多教育者來說,重理解的課程設計(UbD)滿足了這樣的需求。   同時,老師們也發現,越來越難以忽略教室裡學生的多元差異,老師若是只給學生「上菜服務」一種課程(就算是優質的課程),卻沒考慮到學生多元不同的學習需求,通常沒有幾個老師會覺得他們的教學工作有效或令人滿意。對許多教育者而言,差異化教學(DI)提供了一個好架構,在規劃教學時納入學生的多元差異此一關鍵要素,來處理和滿足學生的多元學習需求。   本書整合這兩個模式,提供讀者全新觀點來看待教育者面對的兩大挑戰――在課程標準主宰的時代設計強而有力的課程,並確保各式各樣的學生在課業學習上都能成功。每個模式都強化另一個模式,重理解的課程設計主要是課程設計的模式,焦點放在我們教的是什麼(what);差異化教學主要是教學設計的模式,焦點放在我們教的是誰(who)、我們在哪裡教(where)及我們如何教(how)。本書作者告訴你如何整合運用逆向設計和差異化教學原則,打造能夠教導所有學生學習核心知識技能的課程與教學計畫。   以有意義的方式連結學科內容和學生,是老師每一天努力做到的事情。UbD和DI攜手合作,提供發展課程與教學的架構、工具和指導原則,幫助老師達成這個目標,帶給學生最好、最有效的教與學。 目錄 1 UbD和DI:不可或缺的夥伴關係 2 教學裡真正重要的是什麼?(學生) 3 學習裡真正重要的是什麼?(內容) 4 規劃成功學習時,真正重要的是什麼? 5 在多元差異的教室裡,考量學習的證據 6 結合UbD進行回應式教學 7 在多元學業能力的教室裡,為理解而教 8 評分與成績報告 9 整合UbD和DI看課程與教學 10 朝整合運用UbD和DI前進 附錄 參考文獻

原價: 300 售價: 255 現省: 45元
立即查看
概念為本的探究實作:促進理解與遷移的策略寶庫

概念為本的探究實作:促進理解與遷移的策略寶庫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概念為本的探究實作:促進理解與遷移的策略寶庫 系列名:課程教學 ISBN13:9789860744323 替代書名:Concept-Based Inquiry in Action: Strategies to Promote Transferable Understanding 出版社:心理 作者:卡拉.馬修;瑞秋.法蘭奇 譯者:劉恆昌;李壹明 裝訂/頁數:平裝/352頁 規格:26cm*19cm*2cm (高/寬/厚) 重量:750克 版次:1 出版日:2021/11/18 中國圖書分類:教學 內容簡介   所有學生都應該擁有運用概念思考的機會,但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夠自己看出概念之間的關係。教師要如何建構思考的教室,讓學生的思考從事實層級進展到概念層級呢?   《概念為本的探究實作》提供了答案。在本書中,卡拉‧馬修和瑞秋‧法蘭奇結合理論與實務創造出一套嶄新的探究架構,運用概念為本的探究來促進深入的理解。其關鍵在於運用教師、學生自己或師生共同設計的引導問題來幫助學生探究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係。不論是新進或資深的教育工作者,作者逐步引領他們實施教學策略以落實探究為本的學習,進而促進任何K-12課堂中的理解。   本書與搭配的網站富含下列促進概念性理解的建構與遷移的必要資源:   ● 搭配概念為本探究各個階段的無數實用教學策略,並可因應不同對象加以改編   ● 呈現每一章重要觀念的視覺筆記   ● 顯示全球各地K-12課堂中概念為本探究實作的教學策略與教師訪談影片   ● 提供在課堂中運用的資料組織圖、錨形圖範例及可複製表格資源等模板,以輔助教學策略   ● 展示如何在單元中整合概念為本探究各個階段的規劃表格範例   在現今如此錯綜複雜的世界,教師作為概念性理解的引導者角色從未如此迫切。《概念為本的探究實作》提供教師所需的工具,以圍繞著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係組織並聚焦學生的學習,為深入理解奠立基礎。 名人推薦   「這本書正是此刻我的學校迫切需要,用來幫助教育工作者以書面的概念為本課程為基礎,使教導的課程更上層樓——以達到最高的層級。」—內孚.柯騰(Neville Kirton),哥倫比亞波哥大市 哥倫比亞英國學院中學部副校長   「這本書充滿了策略、插畫、圖表和照片,著實提供你需要的洞見以幫助學生更瞭解所學,加上那麼多可以在課堂運用的點子,本書是教育工作者必讀。」—阿曼妲.麥基(Amanda McKee),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姜森維爾市 姜森維爾高中九年級代數/幾何教師 中學部授證講師/輔導教師 目錄 序曲 從學生思考到教師行動 CHAPTER 01 概念為本探究的基礎 ‧ 結合探究為本與概念為本的學習 ‧ 第一部分:探討探究為本的學習 ‧ 概念為本探究中的探究取徑 ‧ 第二部分:探討概念為本的學習 ‧ 用概念來組織學習 ‧ 知識性與歷程性結構 ‧ 以知識與歷程為基礎的學科 CHAPTER 02 概念為本的探究 ‧ 概念為本的探究模型 ‧ 概念為本的探究階段 ‧ 探究的複雜性 ‧ 概念為本的探究與歸納式取徑 ‧ 創造概念為本探究的文化 CHAPTER 03 規劃概念為本的探究 ‧ 概念為本的探究有哪些基本規劃步驟? ‧ 教師如何強化自己對單元的理解? ‧ 引導問題在概念為本的探究中扮演什麼角色? ‧ 概念為本探究各個階段在課程單元中的樣貌? ‧ 概念為本探究的節奏 ‧ 探究階段如何幫助教師規劃概念為本的探究? ‧ 建立跨學科連結的取徑有哪些? CHAPTER 04 投入 ‧ 運用投入策略啟動先備知識 ‧ 運用策略引發學生學習動機 ‧ 初步問題,初步思考 ‧ 重新思考我們對投入策略的使用 ‧ 投入策略表 ‧ 意見為基礎的策略 ‧ 體驗型策略 ‧ 討論為基礎的策略 ‧ 投入階段的評量 CHAPTER 05 聚焦 ‧ 運用概念形成策略使探究聚焦 ‧ 概念提供廣度與深度 ‧ 概念性思考的層級 ‧ 有效的概念形成實作 ‧ 概念形成策略:演繹式取徑與歸納式取徑 ‧ 選擇概念形成的策略 ‧ 概念形成的策略 ‧ 聚焦階段的評量 CHAPTER 06 調查 ‧ 真實事例的威力 ‧ 個案研究取徑 ‧ 聚焦於技能發展 ‧ 寫在策略之前 ‧ 調查的策略與資源 ‧ 調查階段的評量 CHAPTER 07 組織 ‧ 運用組織圖來建構意義 ‧ 認知負荷理論和組織資料的重要性 ‧ 再現與概念性理解 ‧ 共享發現形成探究者社群 ‧ 寫在策略之前 ‧ 組織與再現的策略 ‧ 組織階段的評量 CHAPTER 08 建立通則 ‧ 建構通則的歸納式取徑 ‧ 發展強大的通則 ‧ 搭建思考的鷹架 ‧ 記錄通則的重要性 ‧ 討論的重要性 ‧ 寫在策略之前 ‧ 建立通則的策略 ‧ 建立通則階段的評量 CHAPTER 09 遷移 ‧ 深化理解的遷移 ‧ 測試並證明通則 ‧ 瞭解新的事件與情境 ‧ 預測及假設 ‧ 應用所學 ‧ 採取行動 ‧ 遷移的策略 ‧ 遷移階段的評量 CHAPTER 10 反思 ‧ 反思的力量 ‧ 反思循環 ‧ 奠立能動性 ‧ 貫穿探究歷程的反思 ‧ 反思的策略 ‧ 評量貫穿探究階段的反思 CHAPTER 11 結束感言 ‧ 願景:創造思考的教室 ‧ 瞭解與改編 |資源| ‧ 資源 A 概念為本探究的術語彙編 ‧ 資源 B 概念為本的探究規劃表 ‧ 資源 C 概念為本的探究規劃表範例:工業化單元 ‧ 參考文獻

原價: 450 售價: 383 現省: 67元
立即查看
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 (6版)

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 (6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600 售價: 510 現省: 90元
立即查看
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簡明版) (1版)

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簡明版)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400 售價: 340 現省: 60元
立即查看
我思故舞在:創造性舞蹈教案的思考脈絡與方法 (1版)

我思故舞在:創造性舞蹈教案的思考脈絡與方法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做一個會思考的舞蹈人─如果我能影響一位老師,那麼這些老師就能影響更多的孩子。 本書首重「切換思考路徑與引導」,啟發讀者編寫創造性舞蹈教案的思路,以及設計教案的基礎概念。能初步掌握一堂完整課程的架構,加上教師的教學原則運用與經驗積累,完成一堂有趣又富含教育目的的創造性舞蹈課不是件難事。 創造性舞蹈素有教育性舞蹈的美稱,因此在設計課程時,必須兼具教育性、藝術性甚至社會價值的思維。透過課堂的腦力激盪與動身體的過程,會讓學生有想像、思考與創意的練習空間,可以激發出各種學習能力。同時因為舞蹈本身就是種人體美感的培養,再透過不同文化薰陶,更能達到舞蹈本身具有潛移默化的藝術性,以意義的舞蹈體驗豐富學生的知識與視野。 【目錄】 一、楔子 二、前言 本書重點特色 如何閱讀與使用本書 三、序—散播「做一個會思考的舞蹈人」種子 四、創意與創藝 什麼是創造性舞蹈 創造定義價值 五、創造性舞蹈教案 本章大綱 教案是什麼 何謂創造性舞蹈教案 創造性舞蹈教案設計理念與原則 1.課程設計理念 2.課程設計原則 創造性舞蹈教案標準 為何要寫教案 1.提供教學者使用—穩妥教師心緒 2.幫助學生學習—激發學生創意 3.促進教學與學習的效果—教學交流素材 我的教案之路 六、寫教案卡關的原因與解決方法 本章大綱 卡關原因 1.沒有足夠時間 2.求好心切,擔心寫不好 3.腦袋缺乏靈感?少了好奇心? 4.不理解教學目標與探索要素 5.只想坐享其成 6.無從下筆,不知道要寫什麼? 7.寫不完一則教案 8.害怕寫教案 9.誤認文筆好才能產出教案 10.過於貪心想多塞材料 11.太在意授課對象年齡 解決方法 1.重新思考 2.分解教案 3.尋找啟發 4.採用不同的解決策略 5.詢問有經驗者 七、教案設計前的準備 本章大綱 何謂動作元素 何謂探索要素 何謂教學重點與教學內容 1.教學重點 2.教學內容 拉邦動作分析理論 設計課程前應有的基礎觀念 單堂課、學期課或工作坊課程架構 不同年齡層的教育設計理論 熟悉與教案設計相關的教學策略 八、醞釀—寫好教案的方法 本章大綱 1.留心生活 2.大量閱讀 3.時時磨練 4.自我挑戰 5.保持輕鬆狀態,擁有開放的心 6.隨時隨地 7.Just do it 九、模型—解鎖教案設計 本章大綱 仿寫臨摹 奪胎換骨,點鐵成金 水平思考 拆解組合法 KJ 法(KJ Method) 歸納演繹 心智圖 九宮格曼陀羅 Osborn 奧斯本檢核法 SCAMPER 奔馳法 和田十二法 結語 十、教案設計、教學實施與其他問題集 關於教案設計 關於教學實施 其他提問 十一、案例實踐分享與學員反饋 魔王營—創造性舞蹈教案設計思維啟發工作坊 訂製化課程—蔓莎舞蹈學校創造性舞蹈工作坊 參考資料

原價: 420 售價: 357 現省: 63元
立即查看
思考力與創造力教學大解密 (1版)

思考力與創造力教學大解密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520 售價: 468 現省: 52元
立即查看
思考的藝術:批判與創造思考

思考的藝術:批判與創造思考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430 售價: 366 現省: 64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