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創新管理標準化 | |||
作者: | 管孟忠 | |||
ISBN: | 9789869703086 | |||
出版社: | 翰蘆 | |||
書籍開數、尺寸: | 11x29.7x2.1 | |||
頁數: | 420 | |||
內文印刷顏色: | 單色 | |||
#商業與管理
|
定價: | ||||
售價: | 702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本書特色 「商標的取得」是支持品牌發展重要的法律權利,而「商標的管理與維護」,更是影響品牌價值的潛在因素,是企業重要的無形資產。品牌除了需要透過註冊商標取得權利之外,品牌擁有商標權之後,更須著重合於商標法規定,在品牌行銷時,正確、合規使用品牌商標,以確保品牌商標持續有效,具有捍衛品牌價值的權利,避免品牌商譽減損、品牌淡化等危機。 資策會科法所自2012年迄今持續協助企業針對品牌智財發展各項課題,包括:品牌識別設計、品牌通路布局、品牌行銷溝通等,發掘其中的品牌智財風險與機會,從降低品牌被控侵權、對抗仿冒,到經銷代理爭議等議題,協助企業建立商標管理機制,將品牌智財風險轉化為機會、助益鞏固品牌價值。 本所集結近10年多提供品牌企業智財支援的經驗,綜整歸納本書內容,透過品牌企業的視角,以品牌商標之「取得、保護、維護、運用」為架構,輔以國內外品牌智財案例,提出品牌發展各階段,必須留意的智財風險與因應作法。更提供「三大商標管理工具」,使品牌企業能利用管理工具,快速吸收與導入相關商標管理觀念與措施。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呈現,引導讀者建立或優化商標管理機制,保護品牌獨特性、穩固品牌競爭力,為品牌經營帶來加乘效益。 作者簡介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科技法律研究所 科技法律研究所及其前身,自1989年起即肩負科技及產業政策法制智庫、產業共通性法律制度推手的重責大任,堅持以精深的法律專業提供務實的解決方案。多年來更是持續協助政府打造優質的科技與新興產業發展法制環境,引領我國接軌國際、布局全球。本所創意智財中心自2007年起耕耘智慧財產領域,集結國際政策、法制研析、產業輔導、學研研發成果推廣及管理等經驗,打造創新規範、領航智財經營,持續提供智財多元服務,整備健全智財環境,茁壯產業發展。 出版序 環境保護與永續經營是近年來國際間重要的經濟發展議題。歐盟智慧財產局(EUIPO)於今(2023)年2月更新「歐盟綠色商標報告(Green EU Trade Marks Report)」,其中相關數據顯示綠商標件數於1996年僅約1,600件,比例不到商標申請總數的4%,但至2021年綠商標的佔比已超過商標申請總數的12%以上,接近1萬9,000件。這反映出企業對於永續議題的關注日漸增加,品牌企業與消費者也越來越重視可以展現品牌永續價值的「綠商標」。不僅國際間重視「綠化」,從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今(2023)年6月公布「我國近十年綠商標產業之比較分析」報告顯示,近十年來我國綠商標占所有商標申請總量的比例約15%。以前期(2013-2015年)平均約12.41%、中期(2016-2019年)平均約14.72%、後期(2020-2022年)平均約15.87%的方式持續成長,顯示品牌企業於我國也越來越重視發展減碳、綠能相關商品及服務,及其品牌「綠商標」的布局。 然而,即使品牌企業越來越重視「綠商標」布局,但依據本會科技法律研究所創意智財中心(下稱:本會科法所創智中心)十多年協助企業運用智財(特別是商標)保護品牌標識(LOGO),降低品牌經營常見的智財風險的經驗,發現仍有許多中小企業、新創品牌仍然存在商標被控侵權、欠缺商標取得要件, 品牌無法取得註冊商標保護的風險。另一方面,中大型企業、成熟品牌雖已有相對完整的品牌商標布局版圖,但卻面臨難以品牌商標彰顯與眾不同的品牌價值特色,無法因應品牌發展策略(如:發展ESG品牌),突顯與品牌策略連動的商標維權管理績效的問題。有鑑於此,本會科法所創智中心將十多年提供品牌企業智財輔導協助,包含如:協助企業由品牌標識設計、品牌通路布局、品牌行銷溝通等活動,發掘其中的品牌智財風險與因應對策,降低品牌被控侵權、無法對抗仿冒、經銷代理爭議等風險;發掘其中的商標管理績效,以作為行銷素材強化品牌價值,協助鞏固品牌形象、突顯品牌價值特色等的經驗,綜整歸納為本書內容。將品牌商標保護布局與維權管理化繁為簡,從商標對於品牌經營的必要性,到商標管理與品牌經營的連動,以品牌商標之「取得、保護、維護、運用」為架構,協助企業更具體了解品牌商標布局保護與維權管理的脈絡。 為輔助說明具體品牌經營有關之商標機會與風險,以及對應建議之管理手段,本書並納入經典的國內外品牌商標管理方式與時事案例,讓讀者能夠跟上品牌商標管理趨勢,創造品牌經營優勢。最後,透過實務工具篇提供三大工具及其查檢表(CHECKLIST),讓企業能直接應用於實務工作,用以輔助建置品牌商標管理機制。相信無論是新創品牌或老字號都能快速獲得最TOP的品牌商標管理術!協助企業透過品牌商標的取得、保護、維護到運用,讓世界看見台灣品牌力。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副執行長 蕭博仁 目錄 01商標管理的必要性 壹、商標重要性、相比其他智慧財產權的優勢 3 貳、商標涉及的相關風險、機會(案例式) 7 一、案例一:澳門終審法院審結宣告知名涼茶品牌商標因「未認真使用」而註冊失效 7 二、案例二:全球最大廚衛商品供應商以加幣340萬元(約新台幣7612萬元)處分旗下DANZE 商標權予其通路商 9 三、案例三:愛馬仕元宇宙商標侵權案 10 參、商標對於品牌價值評價之助益-從國際知名評價機構與ISO標準談起 13 一、ISO 10668 Brand valuation - Requirements for monetary brand valuation 13 二、ISO 20671-1 Brand evaluation - Part 1: Principles and fundamentals 14 三、ISO 10668與ISO 20671-1之法律(商標)評價面向 14 肆、小結 16 02商標管理機制 壹、管理機制架構:商標取得、保護、維護、運用與品牌經營流程的連動 19 貳、商標取得階段 19 一、組織應決定商標取得時機、來源與方式 20 二、檢視品牌是否具備商標取得之法律要件 23 三、研發紀錄(設計創作歷程) 31 四、成果審查 34 五、權利化 43 參、商標保護階段 47 一、委外與採購管理&合約審閱機制 47 二、合約審閱 55 三、爭議處理機制 56 肆、商標維護階段 61 一、品牌商標維護評估 61 二、品牌商標使用審查 63 伍、商標運用階段 67 一、概述 67 二、原則 68 陸、案例回顧-從ChatGPT看商標管理(代小結) 70 一、新聞摘要:「GPT」的商標權 70 二、商標管理機制相關重點 71 03工具篇 壹、簡介:組織可透過本章節的小工具對於組織進行自我檢視,或協助建立/強化商標管理 77 一、工具一:商標使用指引 77 二、工具二:商標授權管理要項 77 三、工具三:商標授權契約 77 貳、工具一:商標使用指引 78 一、商標使用指引的用處/目的 78 二、適用對象 79 三、適用情形 79 四、適用品牌商標 79 五、品牌商標權利聲明與標示 80 六、商標使用同一性 82 七、避免品牌商標通用化/淡化 86 八、組織應建立商標監督機制 89 九、組織應建立商標使用證據保存機制 90 十、小結 92 參、工具二:商標授權管理要項 93 一、為什麼要建立品牌授權管理機制 93 二、授權前 94 三、授權中 98 四、授權後 100 五、小結 102 肆、工具三:商標授權契約 104 一、基本約定 104 二、授權條件 105 三、商標使用管理與品質控管 106 四、智慧財產權條款 107 五、商標之維持與維護 108 六、爭議處理 108 七、庫存管理 109 八、小結 110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一、以個案引導主題:本版除第1章導論之外,每章章首會介紹一個新穎且有趣的個案,同時迎合國際趨勢更新「Netflix和串流服務之戰」、「Zeta能源公司和電池發展的『聖杯』」、「關於CRISPR-Cas9基因編輯的專利之爭」、「蘋果公司如何組織創新」、「麥格納國際公司的碳纖維『輕量化』計畫」五個個案。 二、廣而精實的內容:有系統性地說明創新的特性與趨勢,藉以引導企業擬定創新策略,最後教導企業執行創新流程,提出務實的建議與作法。 三、新增時事名詞:針對相關議題納入最近的時事名詞,如數位化(digitization)、策略性投資(strategic investment)、研發組合圖(R&D portfolio map)、專利主張實體(Patent Assertion Entity, PAE)、突破性創新者(breakthrough innovators)、腦力激盪法(brainstorming)、評價憂慮(evaluation apprehension)、產出限制(production blocking)、元分析(meta-analysis)、生產損失(production loss)、群體思維(group think)等概念。 四、結合本土個案:根據原文每章的主題,精心挑選相應的本土個案延伸學習,本版因應台灣企業及組織現況更新「富強鑫用動態能力培養創新」、「談台灣的行動支付」、「臺鹽華麗轉身成為生技業」、「國泰金控『What if We Could的創新思維』」、「談健豪印刷的組織轉型」、「看全聯數位轉型的策略部署」六個個 目錄 第1章 導論 第一篇 科技創新的產業動態 第2章 創新的來源 第3章 創新的類型與模式 第4章 標準之戰、模組化和平台之競爭 第5章 進入時機 第二篇 規劃科技創新策略 第6章 定義組織的策略方向 第7章 選擇創新專案 第8章 合作策略 第9章 保護創新 第三篇 執行科技創新策略 第10章 組織創新 第11章 新產品開發過程之管理 第12章 管理新產品開發團隊 第13章 制定部署策略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創新管理與新產品開發(第七版)(Trott 7/e) + 作者: 賴文祥編譯(Trott) + 年份: 2022 年7 版 + ISBN: 9786269505074 + 書號: MB0715C + 規格: 16開/平裝/單色 + 頁數: 464 + 出版商: 培生 近年來,創新管理議題成為潮流,許多企業及研究學者紛紛在此領域投注心力,因此越來越多人希望可以多瞭解此領域的專業知識。為了協助讀者能較容易瞭解創新管理的理論與實務,本書除了透過學理說明之外,同時搭配案例解析,期望能讓創新管理成為淺顯易懂的學說。以下為本書的幾項重要特色: 1.淺顯易懂的撰寫風格,協助讀者瞭解學理內容。 2.書內引用近期文獻,讓內容更加豐富細膩。 3.「企業實務」單元呈現真實案例,讓讀者瞭解真實企業的創新管理模式。 4.每章章首的「學習目標」,協助提醒讀者該章節的重點內容。 5.每章章末的「本章摘要」,提供讀者該章節的重點回顧。 6.各章節中呈現綜合廣泛的清楚圖示,協助讀者瞭解較為複雜的概念。 7.本書為適合大專院校學生使用的教材,並能提供給企業經營者做為企業創新管理的參考。 目錄 Part 1 創新管理的概念 Chapter 1 創新管理:緒論 Chapter 2 國家創新創業體系 Chapter 3 公營組織的改革創新 Chapter 4 企業內部的創新管理 Chapter 5 創新和作業管理 Part 2 將技術轉換成商業 Chapter 6 智慧財產管理 Chapter 7 管理組織的知識 Chapter 8 策略聯盟及網絡 Chapter 9 研發管理 Chapter 10 開放式創新與技術移轉 Part 3 新產品開發 Chapter 11 商業模式 Chapter 12 市場採納和技術擴散 Chapter 13 新產品開發 Chapter 14 市場研究對於新產品開發之影響 Chapter 15 新產品開發流程管理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科技與創新管理 作 / 譯 者 : 陳澤義 I S B N - 13 : 9789869897730 I S B N - 10 : 9869897738 類 別: 科技管理 版 次: 6 版 年 份: 2020 規 格: 505 頁 出 版 商: 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簡介 本書針對科技管理的重要議題,分成科技本論、技術取得與運用、技術創新、科技與創新倫理等四大部分,逐一切入科技管理的核心課題,並以作者對於相關期刊文獻的廣泛了解,鋪陳出深入淺出的推理架構,輔以台灣本土實例之印證,其中特別加入美國史丹佛研究院發展的情境預測、技術創新規劃、技術道路圖等內容,為本書之一大特色。 新版加入網際網路技術利用、創新型態及技術創新專案管理等章節,討論新零售、共創、群眾募資、社群媒體、臉書行動號召、即時動態、應對行為、電子商務營運及技術創新核心能力等內容,以使論述更為完整,內容更臻完善。本書適合作為大學院校與研究所有關科技管理、科技與創新管理、研究發展管理、創新管理、知識管理等課程之教科書或參考用書。 目錄 第一篇 科技本論 第1章 技術意義與特性 第2章 技術資源 第3章 技術能力 第4章 技術策略 第二篇 技術取得與運用 第5章 技術取得與移轉 第6章 技術學習 第7章 研發聯盟 第8章 研發團隊 第9章 技術利用 第三篇 技術創新 第10章 創新與創新思維 第11章 技術創新過程 第12章 技術創新預測 第13章 情境分析 第14章 技術創新規劃 第15章 技術道路圖 第16章 技術創新專業管理 第四篇 科技與創新倫理 第17章 績效評估與科技倫理 第18章 智慧財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