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から見た日本事情 地理・歴史・宗教・思想編 (1版)
人氣推薦!已有9位會員共同選購!!
台湾から見た日本事情:地理・歴史・宗教・思想編
ISBN13:9789863211921
出版社:大新
作者:于乃明;田世民;辻本雅史;林孟蓉;張惟綜;曹景惠;楊素霞;蕭玉燕;賴鈺菁;簡曉花
裝訂:平裝
規格:26cm*18cm*0.7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0/06/15
中國圖書分類:日語
內容簡介
台灣人理解日本現勢不可或缺的良書!
為台灣人量身打造的日本文化教科書,
透過對照台日文化差異,令讀者更進一步了解日本!
本系列針對日常生活、人文社會、政經產業等各個領域,帶領讀者從台灣的角度認識並理解日本。
除了各課主述內容之外,也透過關鍵字、學習重點、想想看、小常識等專欄加深讀者印象,強化學習效果。
全書以日文撰寫並標注假名,書末附有中譯,方便學習者自我學習及延伸閱讀,並且在加深理解台灣的同時,更進一步窺探日本、認識日本。
本系列可搭配智慧筆,學習文化之餘更能練習聽力,加深印象。
本書特色
●從台灣角度看日本
別於市面上相關書籍,首次以台灣角度介紹日本事情,對照台日差異,加深學習印象。
●學習主題豐富多元
主題從日本的食衣住行到政經現況,題材豐富。多方位講解各課主題,並透過課前學習重點、課後「想想看」等,引領讀者思考。
●課末附相關小常識
各課於最後補充該課之相關小常識,擴充閱讀知識。加深讀者對該課的理解程度。
●提供完整中日對照
除各課提示單字及註解之外,並於書末完整收錄課文之中文翻譯。
立即查看
台湾から見た日本事情:言語・文化編 (1版)
人氣推薦!已有8位會員共同選購!!
書名:台湾から見た日本事情:言語・文化編
作者:北川修一, 李偉煌
出版社:大新書局
出版日期:2018/09/00
ISBN:9789863211631
內容簡介
台灣人理解日本現勢不可或缺的良書!
為台灣人量身打造的日本文化教科書,
透過對照台日文化差異,令讀者更進一步了解日本!
本系列針對日常生活、人文社會、政經產業等各個領域,帶領讀者從台灣的角度認識並理解日本。
除了各課主述內容之外,也透過關鍵字、學習重點、想想看、小常識等專欄加深讀者印象,強化學習效果。
全書以日文撰寫並標注假名,書末附有中譯,方便學習者自我學習及延伸閱讀,並且在加深理解台灣的同時,更進一步窺探日本、認識日本。
本系列可搭配智慧筆,學習文化之餘更能練習聽力,加深印象。
本書特色
●從台灣角度看日本
別於市面上相關書籍,首次以台灣角度介紹日本事情,對照台日差異,加深學習印象。
●學習主題豐富多元
主題從日本的食衣住行到政經現況,題材豐富。多方位講解各課主題,並透過課前學習重點、課後「想想看」等,引領讀者思考。
●課末附相關小常識
各課於最後補充該課之相關小常識,擴充閱讀知識。加深讀者對該課的理解程度。
●提供完整中日對照
除各課提示單字及註解之外,並於書末完整收錄課文之中文翻譯。
立即查看
台湾から見た日本事情 政治・経済・産業・科学技術編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台灣人理解日本現勢不可或缺的良書!
為台灣人量身打造的日本文化教科書,
透過對照台日文化差異,令讀者更進一步了解日本!
本系列針對日常生活、人文社會、政經產業等各個領域,帶領讀者從台灣的角度認識並理解日本。
除了各課主述內容之外,也透過關鍵字、學習重點、想想看、小常識等專欄加深讀者印象,強化學習效果。
全書以日文撰寫並標注假名,書末附有中譯,方便學習者自我學習及延伸閱讀,並且在加深理解台灣的同時,更進一步窺探日本、認識日本。
本系列可搭配智慧筆,學習文化之餘更能練習聽力,加深印象。
本書四大特色:
●從台灣角度看日本
別於市面上相關書籍,首次以台灣角度介紹日本事情,對照台日差異,加深學習印象。
●學習主題豐富多元
主題從日本的食衣住行到政經現況,題材豐富。多方位講解各課主題,並透過課前學習重點、課後「想想看」等,引領讀者思考。
●課末附相關小常識
各課於最後補充該課之相關小常識,擴充閱讀知識。加深讀者對該課的理解程度。
●提供完整中日對照
除各課提示單字及註解之外,並於書末完整收錄課文之中文翻譯。
立即查看
圖解民法
系列名:圖解系列-法律
ISBN13:9786263178816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楊智傑
裝訂/頁數:平裝/336頁
規格:23cm*17cm*1.9cm (高/寬/厚)
版次:4
出版日:2022/07/01
中國圖書分類:民法
內容簡介
作者擅長寫作通俗法律文章,其繼「圖解憲法」及「圖解法律」之後,又一姊妹作,用一頁文、一頁圖的方式,輕鬆講解民法重要概念。文章部分,作者打破法律人的文言文,用一般人可以接受的通順文字,說明最精華的民法知識。圖表部分,作者將複雜的法律概念與條文,化約為簡單的關係圖、樹枝圖、概念圖、流程圖,以及許多比較表格。
目錄
第一章 總則編
unit 1-1 民法的範圍
unit 1-2 民法基本原則
unit 1-3 民法原則的改變
unit 1-4 民法的法源
unit 1-5 權利分類
unit 1-6 權利作用
unit 1-7 法例
unit 1-8 權利能力
unit 1-9 死亡宣告(一)
unit 1-10 死亡宣告(二)
unit 1-11 行為能力
unit 1-12 限制行為能力人
unit 1-13 受監護宣告
unit 1-14 監護宣告與輔助宣告
unit 1-15 人格權
unit 1-16 住所
unit 1-17 法人(一)
unit 1-18 法人(二)
unit 1-19 物(一)
unit 1-20 物(二)
unit 1-21 法律行為與意思表示
unit 1-22 法律行為分類
unit 1-23 法律行為的限制
unit 1-24 法律行為的效力與方式
unit 1-25 意思表示生效與解釋
unit 1-26 虛偽意思表示
unit 1-27 錯誤與誤傳
unit 1-28 詐欺及脅迫
unit 1-29 代理
unit 1-30 無權代理與表見代理
unit 1-31 無效、撤銷及承認
unit 1-32 無權處分
unit 1-33 條件
unit 1-34 期限與期間
unit 1-35 消滅時效
unit 1-36 權利的行使
第二章 債權總論
unit 2-1 債權
unit 2-2 契約的成立
unit 2-3 懸賞廣告
unit 2-4 無因管理
unit 2-5 不當得利
unit 2-6 不當得利的返還
unit 2-7 侵權行為(一)
unit 2-8 侵權行為(二)
unit 2-9 特殊侵權行為(一)
unit 2-10 特殊侵權行為(二)
unit 2-11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unit 2-12 種類之債、貨幣之債與利息之債
unit 2-13 選擇之債
unit 2-14 損害賠償之債
unit 2-15 債務不履行的歸責
unit 2-16 給付遲延
unit 2-17 給付不能(一)
unit 2-18 給付不能(二)
unit 2-19 不完全給付
unit 2-20 債權人的代位權
unit 2-21 債權人的撤銷權
unit 2-22 締約過失責任與定型化契約
unit 2-23 契約的確保
unit 2-24 契約的解除
unit 2-25 同時履行抗辯
unit 2-26 第三人契約
unit 2-27 可分與不可分之債
unit 2-28 連帶債務
unit 2-29 債權讓與
unit 2-30 清償
unit 2-31 提存
unit 2-32 抵銷
unit 2-33 免除與混同
第三章 債編各論
unit 3-1 契約種類
unit 3-2 買賣契約(一)
unit 3-3 買賣契約(二)
unit 3-4 特種買賣契約
unit 3-5 互易與交互計算
unit 3-6 贈與
unit 3-7 租賃
unit 3-8 使用借貸
unit 3-9 消費借貸
unit 3-10 僱傭
unit 3-11 承攬(一)
unit 3-12 承攬(二)
unit 3-13 旅遊
unit 3-14 出版
unit 3-15 委任
unit 3-16 經理人及代辦商
unit 3-17 居間
unit 3-18 行紀
unit 3-19 一般寄託
unit 3-20 特殊寄託
unit 3-21 倉庫
unit 3-22 貨品運送
unit 3-23 旅客運送及承攬運送
unit 3-24 合夥
unit 3-25 隱名合夥
unit 3-26 合會
unit 3-27 指示證券
unit 3-28 無記名證券
unit 3-29 終身定期金
unit 3-30 和解
unit 3-31 保證契約
unit 3-32 人事保證
第四章 物權編
unit 4-1 物權概述
unit 4-2 物權的效力
unit 4-3 物權變動
unit 4-4 善意取得
unit 4-5 物權之消滅
unit 4-6 所有權
unit 4-7 取得時效
unit 4-8 不動產相鄰關係(一)
unit 4-9 不動產相鄰關係(二)
unit 4-10 動產所有權
unit 4-11 添附
unit 4-12 分別共有(一)
unit 4-13 分別共有(二)
unit 4-14 共有物的分割
unit 4-15 公同共有
unit 4-16 地上權(一)
unit 4-17 地上權(二)
unit 4-18 農育權
unit 4-19 不動產役權(一)
unit 4-20 不動產役權(二)
unit 4-21 典權
unit 4-22 擔保物權
unit 4-23 抵押權(一)
unit 4-24 抵押權(二)
unit 4-25 抵押權(三)
unit 4-26 最高限額抵押權
unit 4-27 質權(一)
unit 4-28 質權(二)
unit 4-29 留置權
unit 4-30 占有 (一)
unit 4-31 占有 (二)
unit 4-32 占有 (三)
第五章 親屬編
unit 5-1 血親、親等
unit 5-2 姻親
unit 5-3 婚約
unit 5-4 結婚
unit 5-5 結婚的效力
unit 5-6 離婚
unit 5-7 夫妻財產制
unit 5-8 法定財產制
unit 5-9 共同財產制、分別財產制
unit 5-10 父母子女關係
unit 5-11 收養
unit 5-12 親權
unit 5-13 監護
unit 5-14 意定監護
unit 5-15 扶養
unit 5-16 家、親屬會議
第六章 親屬編
unit 6-1 繼承
unit 6-2 繼承順序
unit 6-3 繼承權喪失、繼承回復請求權
unit 6-4 應繼分
unit 6-5 限定繼承、拋棄繼承
unit 6-6 遺產分割
unit 6-7 分割之實行
unit 6-8 無人繼承財產的管理
unit 6-9 遺囑
unit 6-10 遺囑的生效與撤回
unit 6-11 遺囑的執行
unit 6-12 遺贈
unit 6-13 特留分
立即查看
台湾茶鑑定法: 官能審査ハンドブック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茶は東洋において5000年前から飲まれてきた。その長い歴史の中で、茶の品質の等級分けは、官能審査によって行われるのが一般的である。そこでは、専門的な訓練を受けた品評員が、視覚、嗅覚、味覚によって品質の良否を判断する。厳しい訓練プログラムと養成を経て、良好な体力と感覚の感度を維持しつつ、且つ落ち着いた環境であれば、茶の品質は判断することができる。官能審査は、茶の品質を鑑定し等級分けするための重要な方法であり、茶業界でも広く認められている。
【目錄】
01 緒論
02 品評員の素養、職業道徳と倫理
03 官能審査の原理
04 官能審査に関連する化学成分
05 官能審査の流れと必要設備
06 官能審査用語と台湾茶の特色
07 官能審査による等級分けの手順
08 台湾茶フレーバーホイール
09 台湾茶分類分級制度TAGs
参考資料 中華民国茶葉国家標準(CNS 179:2021 N1007)分類原則
立即查看
台中ECFA締結後の台日産業提携の発展- 台湾と三重県の産業提携を中心にして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