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土地使用規劃 (1版)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都市土地使用規劃
Urban Land Use Planning (5e)
作 者:PhilipR.Berke 、DavidR.Godschalk 、EdwardJ.Kaiser 、DanielA.Rodriguez
譯 者:薩支平
出版社別:五南
出版日期:2021/10/19(1版9刷)
ISBN:978-957-11-5516-6
書 號:1K36
頁 數:557
開 數:16K
內容簡介
如何才能創造出永續、適合居住的未來生活地點?
土地使用規劃如何影響人類聚落的都市開發過程?
什麼方法可應用在規劃工程中並得到永續的產出結果?
這些問題架構,就是本書的主要方向,
目的是要呈現製作土地使用規劃的方法與技術,
並解釋何以規劃能夠在都會地區、城鎮和鄉村地區,
創造出增進人類永續發展的聚落。
本書巧妙地平衡了實務工作與理想的土地使用規劃願景,並包括了如何將永續發展的三個 E(經濟、環境,和公平;economy, environment, equity)納入至永續社區、考量適居性標的的各種方法、運輸與土地使用之整合、在規劃支援系統中應用數位媒體,以及基於分析和公共參與的集體設計。
本書更提出一個模型藉以說明並整合利益衝突關係人間的歧異;解釋應如何建立規劃支援系統,才得以評量未來的狀況、評估政策的選項、創造願景,最後提出研擬計畫的方法論,以影響未來的土地使用變遷。
目錄
第一部分 土地使用規劃的概念架構
第一章 建構土地使用規劃的程序
土地使用規劃的工作領域
價值觀、規劃與永續的社區
土地使用的價值觀
土地使用規劃方案
規劃的核心功能
結論
註解
參考文獻
第二章 透過永續三稜鏡模型來制定計畫
管理土地使用的變遷
規劃與永續發展的張力
永續發展與適居社區
永續的三稜鏡模型
達到永續三稜鏡的中心
結論
註解
參考文獻
第三章 優質的計畫要包括什麼?
計畫的核心目標
多階段過程產出的各種計畫類型
評估計畫品質的準則
潛在的限制
結論
附錄
註解
參考文獻
第二部分 總覽規劃支援系統的建立
第四章 規劃支援系統
規劃支援系統的技術
規劃支援系統的功能
計畫製作過程中的情報
結論
註解
參考文獻
第五章 人口與經濟
如何應用人口與經濟分析
人口與經濟的資料來源
分析人口與就業的方法
「假設」的關鍵角色
「預測」應具備的特質
結論
註解
參考文獻
第六章 環境系統
環境資料登錄與分類
分析環境資訊
結論
註解
參考文獻
第七章 土地使用系統
造成土地使用變遷的力量
土地供給的登錄與分類
未來土地使用的分析
土地使用情報
結論
註解
參考文獻
第八章 運輸與基磐設施系統
社區設施的角色
運輸設施
自來水、污水處理和學校設施
結論
註解
參考文獻
第九章 社區狀態報告
準備社區狀態報告
彙整關鍵的研究發現
建立社區共識
不斷地參與工作
結論
註解
參考文獻
第三部分 綜覽土地使用計畫的研擬
第十章 計畫研擬過程
研擬計畫前的準備
研擬計畫過程中各階段產生的計畫項目
設計土地使用之空間排列
各土地使用在設計過程中的考量順序
結論
註解
參考資料
第十一章 地區性土地政策計畫
地區性土地政策計畫的概念與目的
地區性土地政策規劃的整體程序
在土地政策地圖上劃定開放空間保育地區
劃定都市成長與再開發政策地區
為每種政策地區研擬執行政策
彙整成為綜合的地區性土地政策計畫
結論
參考文獻
第十二章 社區土地使用設計:就業與商業中心
土地使用與活動中心的類型
土地使用與活動中心形式的調配
規劃社區就業與商業活動中心的空間結構
結論
參考文獻
第十三章 社區土地使用設計:住宅社區
提出住宅社區的願景
居住用地的規劃過程
結論
參考文獻
第十四章 小地區計畫
小地區計畫的本質與目的
小地區計畫的類型
小地區計畫是長的什麼模樣?
製作小地區計畫的過程
結論
參考文獻
第十五章 開發管理
開發管理的概念
開發管理計畫與方案之設計
參與的過程
技術分析
選擇工具
執行
結論
註解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書名:城鄉規劃讓生活更美好:理念篇
作者:韓乾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9/05/01
ISBN:9789577632920
內容簡介
✮國寶級城鄉規劃大師的集大成✮
以台灣在地觀察與城鄉規劃的經典理論作對話,本書是作者對這片土地最溫柔的告白,知識豐富又富含洞見。
許多社會、經濟、環境與健康疾病問題,直接關聯到我們如何建造和管理我們生活的社區與城市。
我們在城鄉規劃上所犯的最大錯誤,就是忽視那些難以用經濟價值衡量的土地,有多麼價值連城。
城市的每一個罅隙,都可能隱藏著一個可供再利用的故事或潛力,成為一種新式的都市資產。從更廣義的城市經濟、社會和政治角度看,我們可以從文化資產發展出經濟利益。我們甚至可以從顏色、聲音、氣味,到看起來是什麼樣子,來看一個城市的文化。城市有如一個具有延展性的工藝品,讓人覺得是有性格、有感情的有機體,而不是一部生硬呆板的機器。
如果讓你閉上眼睛冥想,你能看見二十五年,甚至五十年後人們的城鄉生活會是什麼樣子嗎?
本書重點不在於介紹與探討有關城鄉土地使用規劃與管制的政策、法規、方法與技術,而在於培養學生與從事實際工作的朋友,以及有志趣從事城鄉規劃或設計的朋友,有關城鄉土地使用規劃的基本思想、理念與作為。因為政策、法規、方法與技術會隨著時間改變。而思想與理念是傳之久遠的。
作者近期正全力著手本書系列作:《城鄉規劃讓生活更美好:實踐篇》的書寫,敬請期待,實踐讓城鄉規劃更完整!
目錄
推薦序:高承恕
推薦序:李秉乾
推薦序:賴世剛
推薦序:劉廣珠
推薦序:莊睦雄
作者序
第一章 善待土地,是城鄉規劃的第一步
我們必須把人造環境與自然環境看作是一個整體的系統。
第二章 你知道城市是如何形成的嗎?
城市的功能是什麼?城市要達成的目的是什麼?
第三章 這些是我們需要城鄉規劃的理由
規劃的重點不在於發展出一套樣版式的規劃程序模式,而是在於先培養一個理
想的規劃理念與願景。
第四章 回首來時路,那些改變城市的人與他們的思想
一個人所擁有的想像力,終將能夠改變歷史。
第五章 珍雅各讓你的生活更美好
她的規劃理念與原則,並不是基於什麼高深的規劃理論,而是根據她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所體會到的城市經驗。
第六章 城市文化,那些藏在磚牆與街角的故事
文化讓我們知道我們是誰,包括我們整體的信仰、態度與習慣。通俗一點說,是如何過日子、飲食、表現感情、在都市地區的行為。
第七章 原來土地與環境也講究倫理呀!
土地倫理就是當你做一件事情時,能夠保持生物界的完整、穩定和美,就對了,否則就錯了。
第八章 原來城市也要呼吸
開放空間並不是為了建築物而存在的,它本身就是一個建築物,只是沒有頂蓋罷了。周邊的建築物是提供給在開放空間活動的人,遮風避雨及取暖的設施。
第九章 未來城市規劃要有什麼新點子?
新都市主義的基本原則,在於告訴我們,應該如何過我們的都市生活,如何把城市的硬體設計,和社會的目標、社區意識聯接起來,提供另一種生活方式。
第十章 氣候變遷下的明日城市
我們傳統的都市規劃做法,是用工程的方式使單一元素最佳化,並不注意它與整體系統中其他元素之間的關係。
立即查看
生態規劃設計理念在海峽兩岸土地開發管理與城鄉規劃設計的實踐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2015「TEAM20」兩岸建築與規劃新人獎暨城市發展策略與方法論壇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1200
售價:
1080
現省:
120元
立即查看
水彩行跡:走過城鄉水文的印記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有別於一般風景繪畫的書籍,本書從多方視角探討「水文景觀」的水彩創作。作者以跨領域概念導入景觀設計美學,並整合文化地景調查與創作哲思,從學理基礎到技法實務,從取材到構圖,有系統地分析創作思維與技法步驟。內容理性與感性兼具,收率五百餘幅繪畫圖像,搭配百餘幅攝影實景,為作者彙整近十年教學研究之論述,以及走過各地城鄉水文的取景創作記錄。
本書適合從事水彩創作研究、教學以及學習人士參考,也適合愛好風景水彩、旅遊繪畫者閱讀,邀請您一起進入「水文景觀」的水彩世界!
目次
推薦序—人文美學與水彩創作
推薦序—水彩詮釋城鄉水文之美
自序
第一章 迂迴的水彩心路
一、緣起
二、藝術?設計?
三、教學的啟示
第二章 人文與水文的空間美學
一、水文景觀的藝術
二、臨水人文空間的視覺美學
三、水景美學—從景觀到繪畫
第三章 記憶轉述—風景畫的取材與後製
一、文化地景概說
二、旅行創作的時空距離
三、人文水景的轉述與詮釋
第四章 觀念與技法—水文景觀的水彩創作
一、水景的水彩創作思維
二、水景環境的人文區域性格分析
三、取材與取景的構思
四、彩繪布局與構圖
五、水體與景深
第五章 水彩行跡
一、古鹽鎮的運河
二、泰國水上市集
三、漁影舟舢
四、城鄉印記
五、訪古尋幽
六、山海意趣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