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系統分析與設計(Tilley/Systems Analysis and Design(Shelly Cashman Series) 12e) (12版)
作者: Tilley
譯者: 鍾俊仁
版次: 12
ISBN: 9789579282628
出版社: 華泰
書籍開數、尺寸: 19x26x1.7
頁數: 440
內文印刷顏色: 單色
#資訊
#資訊科學與資訊系統
#編程與軟體開發
定價: 780
售價: 741
庫存: 庫存: 1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書名:系統分析與設計(Tilley/Systems Analysis and Design(Shelly Cashman Series) 12e) 作者:鍾俊仁(Tilley) 出版社:華泰 出版日期:2020/02/00 ISBN:9789579282628 內容簡介   《系統分析與設計》(第十二版)以務實且令人賞心悅目的方式展示資訊系統發展的知識,廣為各大學及技術學院,包括資訊管理、資訊科學及資訊工程等電腦相關科系,或是軟體開發的相關學程所採用。   本書除涵蓋系統分析與設計各階段的理論基礎與實際應用的技術,還有許多實際案例,詳細說明每項技術如何應用於實務上。   學生透過本書可以習得如何將商業需求轉換成支持公司策略目標的資訊系統。各章包含的實例與章節練習可訓練學生的分析推理、批判式思考,以及解決問題等能力。 目錄 第一篇 系統規劃 第1章 系統分析與設計簡介 第2章 分析企業個案 第3章 系統專案管理 第二篇 系統分析 第4章 需求工程 第5章 資料與流程塑模 第6章 物件塑模 第7章 開發策略 第三篇 系統設計 第8章 使用者介面設計 第9章 資料設計 第10章 系統架構 第四篇 系統建置 第11章 系統建置管理

為您推薦

機率學(Yates: Probability and Stochastic Processes: A Friendly Introduction for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s, 3/e) (3版)

機率學(Yates: Probability and Stochastic Processes: A Friendly Introduction for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s, 3/e) (3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原文書資訊 書名:Probability and Stochastic Processes: A Friendly Introduction for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s 3/E IE 2014 <JW> 作者: YATES ISBN: 9781118808719 出版社: John Wiley 出版年: 2014年 中文書資訊 書名: 機率學(Yates 3/E) Probability and Stochastic Processes 作者: Yates/ 賴玲瑩 ISBN: 9789865647230 出版社: 鼎隆 出版年: 2015年

原價: 450 售價: 419 現省: 31元
立即查看
物件導向系統分析與設計: 結合MDA與UML (8版)

物件導向系統分析與設計: 結合MDA與UML (8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八版主要增修如下: 全書之附錄用Enterprise Architect CASE Tool實作外,再加上以GPT-4將介面藍圖、介面詞彙與循序圖等生成使用者介面之程式碼 (HTML/CSS)與系統頁面,並可以進一步優化成雛形系統,以符合目前的潮流。 強化附錄3D的物件導向系統,始能清楚地連結物件導向的物件、類別、抽象化、封裝、繼承與同名異式等概念與物件導向程式關係。優化循序圖與行為狀態機圖之塑模方法論(建構原則)等,以提升內容之易用性與正確性。 本書明白揭示結合MDA與UML的物件導向分析與設計,擴充系統之動態行為與靜態結構塑模方法論,以強化物件導向系統分析與設計之實用性與易用性。此外,擴充MDA之轉換方法論及其與CASE工具之整合,以強化系統開發之自動化。內容編排共分四個部分: 首先介紹系統開發模式(例如瀑布、雛型、RUP、動態系統開發、Scrum與MDA等模式),以及模組化系統理論、物件導向技術、物件導向系統與實作,包括物件導向的基本概念(例如物件、類別、抽象化、封裝、繼承與同名異式等)、系統分析與設計塑模工具(如UML)與觀點。 接著開始介紹系統開發之需求分析與塑模步驟,包括介紹需求擷取方式、塑模工具與方法論、強韌分析,及其產出文件(模式)等。 再介紹物件導向系統分析與設計步驟,包括物件互動行為塑模、結構塑模、類別正規化等活動、塑模工具與方法論,及其產出模式等。 最後介紹結合MDA與UML,從系統分析、系統設計至程式模式的轉換步驟與方法論、系統元件與結構塑模工具與方法論,及其產出模式等。 文中以一個案例與CASE工具(含GPT-4),依上述步驟與方法論進行需求分析、物件導向系統分析與設計塑模,並依各步驟產出之模式進行資訊系統開發,使讀者能清楚瞭解結合MDA與UML進行物件導向系統分析與設計之完整與連貫的塑模概念、活動、模式產出與實作等。 教學配件:教師教學PowerPoint、教師手冊、題庫 本書搭配:線上題庫 【目錄】 CH01 資訊系統開發概論 CH02 資訊系統開發模式 CH03 物件導向技術 附錄3A:封裝之實作 附錄3B:繼承、抽象與多型之實作 附錄3C:多載之實作 附錄3D:從程序導向到物件導向系統:物件導向技術、思維與實作 CH04 需求分析 附錄4A:分析師的迷思——公主的月亮 附錄4B:資訊流圖 附錄4C:強韌分析 CH05 需求塑模案例 附錄5A:強韌分析──建構強韌圖 附錄5B:應用Enterprise Architect 繪製使用個案圖之實作 附錄5C:應用 Enterprise Architect 繪製活動圖之實作 附錄5D:應用 Enterprise Architect 繪製強韌圖之實作 CH06 物件互動行為塑模 附錄6A:時序圖 附錄6B:互動概觀圖 附錄6C:協定狀態機圖 CH07 物件互動行為塑模應用 附錄 7A:應用 Enterprise Architect 繪製循序圖之實作 附錄7B:應用Enterprise Architect 將循序圖轉溝通圖之實作 CH08 使用者介面塑模—結構與狀態 附錄8A:利用子狀態塑模複雜的使用者介面狀態 附錄8B:應用Enterprise Architect 繪製行為狀態機圖之實作 附錄8C:介面設計描述 CH09 物件結構塑模 附錄 9A:應用 Enterprise Architect 繪製類別圖之實作 試讀 附錄9B:套件圖 附錄9C:模型圖 CH10 類別正規化 CH11 模式驅動結構 附錄:應用 Enterprise Architect 進行 MDA 轉換之實作 試讀 案例11A:網路購書系統之實體類別圖轉MS SQL Server 2005 資料表 案例11B:網路購書系統之類別圖轉應用程式 CH12 MDA轉換案例 CH13 系統元件與結構塑模 附錄13A:應用 Enterprise Architect 繪製元件圖之實作 附錄13B:應用 Enterprise Architect 繪製部署圖之實作 附錄13C:複合結構圖 附錄13D:表現圖與網路架構圖 CH14 結論與展望

原價: 750 售價: 698 現省: 52元
立即查看
UML物件導向系統分析與設計 (5版)

UML物件導向系統分析與設計 (5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620 售價: 527 現省: 93元
立即查看
系統分析與設計-使用UML (1版)

系統分析與設計-使用UML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特色 1.基礎理論完整詳盡:從基本觀念到開發模式的歷史演進與特性,逐一詳述說明,使讀者快速掌握各類型開發模式的特性與脈絡。 2.塑模工具剖析詳盡:詳細介紹最新UML 2.5 版本的視圖,從基礎定義、圖示意義、圖形組合到使用時機,對應系統分析與設計的每個關鍵點。 3.實務經驗結合:結合作者豐富的實務經驗,以物件導向的觀點進行分析與設計,進而產出符合物件導向技術的文件。 內容簡介 本書的撰寫,著重在三個主軸: 一、完整介紹系統分析與設計的基礎理論。先從基本觀念,到開發模式的歷史演進與特性,逐一詳述說明,使讀者能快速掌握各類型開發模式的特性與脈絡。 二、掌握標準化的塑模工具。將 UML 最新 2.5 版本的視圖,做最完整詳盡地剖析,從最基礎的定義、圖示的意義,延續到圖形的組合。最後逐一介紹各個視圖的使用時機,對應系統分析與設計的每個關鍵點。 三、結合實務經驗與物件導向技術。系統分析與設計的學習必須能夠兼顧理論、設計與開發實務。尤其是以物件導向的觀點進行分析與設計,進而產出符合物件導向技術的文件。由於資訊系統更迭迅速,加上應用環境的複雜更勝以往,學習資訊技能的壓力日以倍增。必須能夠兼顧速成與紮實,才能儘快掌握整體所需的技能,取得資訊市場競爭的優勢。 【目錄】 【導論】 第一章 系統分析與設計概念 1-1 簡介 1-2 資訊系統 1-3 系統分析與設計 第二章 結構化開發模式 2-1 開發模式 2-2 資訊系統發展生命週期 2-3 瀑布模式 2-4 漸增模式 2-5 雛型模式 2-6 螺旋模式 2-7 同步模式 第三章 物件導向系統開發模式 3-1 物件導向的源起 3-2 物件導向程式語言的特性 3-3 敏捷開發 3-4 Scrum 3-5 統一軟體開發過程(RUP) 3-6 極限開發 【系統視圖標準】 第四章 統一塑模語言 4-1 UML 簡介 4-2 UML 特性 4-3 UML 的組成 4-4 事物 4-5 擴充機制 第五章 UML關係 5-1 關係 5-2 關聯關係 5-3 依賴關係 5-4 關係符號:一般化 5-5 關係符號:實現 5-6 CRC卡 第六章 UML 基礎圖形符號 6-1 參與者與使用案例 6-2 類別與物件 6-3 類別的特定圖示 6-4 訊息 6-5 介面 6-6 套件與元件 6-7 狀態 6-8 移轉 6-9 動作與活動 6-10 事件 6-11 判斷與同步條 第七章 UML 結構塑模視圖 7-1 視圖概觀 7-2 類別圖 7-3 物件圖 7-4 元件圖 7-5 部署圖 第八章 UML行為塑模視圖 8-1 使用案例圖 8-2 循序圖 8-3 循序圖的合併片段 8-4 循序圖常用的互動運算子 【專案】 第九章 專案管理 9-1 專案管理知識體系 9-2 角色與責任 9-3 專案計畫 9-4 專案執行 9-5 專案控管與完成 9-6 範例:數位典藏系統-專案規劃 第十章 專案確認與組織 10-1 專案成立的過程 10-2 專案立案 10-3 可行性分析 10-4 專案人事 10-5 專案準備與規劃 10-6 範例:數位典藏系統-系統需求與專案組織 【物件導向系統分析】 第十一章 系統需求調查 11-1 需求 11-2 分析模型 11-3 需求收集的困難點 11-4 系統化需求收集過程 11-5 利害關係人 11-6 目標受眾 11-7 需求收集方法 11-8 競爭力分析 11-9 範例:數位典藏系統-需求調查 第十二章 系統需求分析 12-1 事件 12-2 使用案例設計原則 12-3 撰寫使用案例 12-4 RUP 需求分析方法 12-5 建立邏輯模型的類別 12-6 建立程序模型 12-7 系統循序圖 12-8 操作合約 12-9 系統需求規格的撰寫 12-10 系統需求規格書內容建議項目 12-11 範例:數位典藏系統-系統分析 【物件導向系統設計】 第十三章 系統設計 13-1 系統設計 13-2 由分析進入設計 13-3 物件導向設計活動 13-4 設計策略 13-5 內聚與耦合 13-6 設計階段的循序圖 13-7 設計階段的類別圖 13-8 範例:數位典藏系統-系統設計 第十四章 使用介面設計 14-1 使用者介面與互動設計 14-2 介面設計 14-3 使用者經驗設計 14-4 設計工具 14-5 範例:數位典藏系統-介面設計 第十五章 資料庫設計 15-1 設計程序 15-2 正規化法 15-3 圖示法 15-4 資料庫設計實務 【開發與交付】 第十六章 實作 16-1 軟體建構 16-2 程式語言 16-3 命名規則 16-4 註解 16-5 強健的程式實作 16-6 組態管理 第十七章 測試 17-1測試 17-2 物件導向測試 17-3 功能性測試 17-4 非功能性測試 17-5 資安測試 第十八章 上線維運 18-1 環境建置與上線 18-2 教育訓練 18-3 變更管理 18-4 保固維護 18-5 專案評量 【附錄】 附錄 A starUML工具介紹 附錄 B 設計型樣 附錄 C 資通系統防護基準

原價: 590 售價: 519 現省: 71元
立即查看
圖解UML系統分析與設計 (1版)

圖解UML系統分析與設計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圖解UML系統分析與設計 系列名:圖解系列 ISBN13:9786263433915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余顯強 裝訂/頁數:平裝/272頁 規格:23cm*17cm*1.3cm (高/寬/厚) 重量:480克 版次:1 出版日:2022/10/28 中國圖書分類:電腦程式設計 內容簡介 一、完整介紹系統分析與設計的基礎理論。先從基本觀念,到開發模式的歷史演進與特性,逐一詳述說明,使讀者能快速掌握各類型開發模式的特性與脈絡。 二、掌握標準化的塑模工具。將UML最新2.5版本所有視圖做最完整詳盡地剖析,從最基礎的定義、圖示的意義,延續到圖形的組合。最後逐一介紹各個視圖的使用時機,與對應於系統分析與設計的每個關鍵點。 三、結合實務經驗與物件導向技術。系統分析與設計的學習必須能夠兼顧理論、設計與開發實務。尤其是以物件導向的觀點進行分析與設計,進而產出符合物件導向技術的文件。 由於資訊系統更迭迅速,加上應用環境的複雜更勝以往,學習資訊技能的壓力日以倍增。本書藉由圖文搭配、闡述關鍵重點,兼顧速成與紮實,轉化知道成為做到,取得資訊市場競爭的優勢。 本書特色 ■圖文搭配、重點整理,提高學習成效 ■輕鬆學習各類型開發模式的特性與脈絡 ■涵蓋UML最新2.5版本所有視圖的解說 ■完整介紹物件導向分析與設計的觀念與知識 ■循序漸進,熟悉物件導向分析與設計的階段任務與重點 目錄 第1 章 系統分析與設計概觀 1-1 簡介  1-2 內聚與耦合  1-3 資訊系統  1-4 何謂分析與設計  第2 章 開發模式 一、結構化系統開發模式  2-1 系統開發模式  2-2 資訊系統發展生命週期  2-3 瀑布模式  2-4 漸增模式  2-5 雛型模式  2-6 螺旋模式  2-7 同步模式 二、物件導向系統開發模式  2-8 物件導向的源起  2-9 物件導向程式語言的特性  2-10 敏捷開發  2-11 Scrum  2-12 統一軟體開發過程(RUP)  2-13 極限開發(XP)  三、物件導向分析與設計方法  2-14 物件導向分析與設計概念  2-15 結構化與物件導向分析設計之比較  2-16 OOA 方法  2-17 OOD 方法  2-18 OMT 方法  2-19 Booch 方法  2-20 OOSE 方法  第3 章 UML 基礎 3-1 統一塑模語言 UML  3-2 UML 特點  3-3 UML 的組成  3-4 事物  3-5 擴充機制  3-6 關係  3-7 關係符號:關聯  3-8 關係符號:依賴  3-9 依賴關係的造型  3-10 關係符號:一般化  3-11 關係符號:實現  第4 章 UML 基礎圖形符號 4-1 參與者  4-2 使用案例  4-3 合作  4-4 類別  4-5 類別的特定圖示  4-6 物件  4-7 訊息  4-8 介面  4-9 套件  4-10 元件  4-11 部件與埠  4-12 狀態  4-13 歷史狀態  4-14 移轉  4-15 活動  4-16 事件  4-17 事件與訊號  4-18 判斷與同步條  4-19 節點  第5 章 UML 視圖 5-1 UML 視圖類型  5-2 結構塑模視圖  5-3 行為塑模視圖  5-4 使用案例圖  5-5 使用案例設計原則(1)  5-6 使用案例設計原則(2)  5-7 使用案例之間的關係  5-8 類別圖  5-9 類別圖的內涵程度  5-10 類別圖的應用  5-11 物件圖  5-12 套件圖  5-13 循序圖  5-14 循序圖的合併片段  5-15 循序圖常用的互動運算子  5-16 溝通圖  5-17 時序圖  5-18 互動概觀圖  5-19 活動圖  5-20 活動圖的組成元素  5-21 狀態機圖  5-22 狀態機圖範例  5-23 組合結構圖  5-24 元件圖  5-25 部署圖  5-26 輪廓圖  第6 章 系統分析與設計 一、系統分析階段  6-1 系統需求分析  6-2 分析模型  6-3 需求收集的困難點  6-4 需求收集方法  6-5 系統化需求收集過程  6-6 尋找利害關係人  6-7 事件(1)  6-8 事件(2)  6-9 撰寫使用案例(1)  6-10 撰寫使用案例(2)  6-11 RUP 需求分析方法  6-12 建立邏輯模型的類別(1)  6-13 建立邏輯模型的類別(2)  6-14 建立程序模型  6-15 系統循序圖  6-16 操作合約  6-17 系統需求規格的撰寫  6-18 系統需求規格書內容建議項目  二、系統設計階段  6-19 系統設計  6-20 MVC 架構模式  6-21 設計階段的循序圖  6-22 設計階段的類別圖  第7 章 實作與測試 一、實作階段  7-1 程式語言  7-2 命名規則  7-3 註解  7-4 強健的程式實作  二、測試階段  7-5 測試  7-6 功能性測試  7-7 非功能性測試  附錄 A UML 工具軟體

原價: 350 售價: 298 現省: 52元
立即查看
圖解系統分析與設計(增訂版)(附範例光碟) (2版)

圖解系統分析與設計(增訂版)(附範例光碟)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圖解系統分析與設計(第二版增訂版)(附範例光碟) ISBN13:9786263282926 出版社:全華圖書 作者:李春雄 裝訂/頁數:平裝/448頁 規格:26cm*19cm*2cm (高/寬/厚) 重量:871克 出版日:2022/09/02 中國圖書分類:電腦;資料處理 本書詳盡的介紹的系統分析的理論、分析、設計與維護等,採用圖文並茂的方式說明「系統分析」的概念與知識,且每個單元後附有與該單元相關的評量測驗與「丙級電腦軟體應用」的題庫,讓讀者可以快速的了解系統分析與設計,以啟發學習動機;另可搭配本書上架至Google Play的「系統分析」的行動教材,增加學習的便利性。 目錄 第 1 章 資訊系統開發概論 1-1 為何企業需要資訊系統? 1-2 資訊系統與企業組織的關係 1-3 何謂資訊系統? 1-4 電腦化資訊系統 1-5 資訊系統開發的內外環境 第 2 章 資訊系統開發方法 2-1 資訊系統生命週期概論 2-2 系統發展生命週期(SDLC) 2-3 瀑布模式 (Waterfall Model) 2-4 雛型模式(Prototype Model 2-5 漸增模式(Incremental Model) 2-6 螺旋模式(Spiral Model) 2-7 同步模式(Concurrent Model) 第 3 章 調查規劃 3-1 資訊系統之專案計劃的起始原因 3-2 調查規劃 3-3 了解現行作業環境 3-4 蒐集系統背景資料 3-5 定義新系統的範圍與目標 3-6 訂立新系統工作時程 3-7 提出可行性及選擇最佳方案 3-8 撰寫「初步分析報告書」 3-9 實例探討與研究 第 4 章 系統分析 4-1 系統分析的概念 4-2 獲得使用者需求 4-3 數值分析法 4-4 資料流程分析 4-5 撰寫「軟體需求規格書」 4-6 實例探討與研究 第 5 章 流程塑模(DFD) 5-1 資料流程圖 5-2 資料流程圖的基本符號 5-3 資料流程圖的功能分解 5-4 系統環境圖(概圖)的繪製 5-5 主要功能圖 5-6 向下階層化 5-7 向上階層化 5-8 資料流程圖之繪製原則 5-9 建構資料流程圖繪製原則 5-10 實務專題製作 第 6 章 結構化系統分析與設計工具 6-1 結構化系統分析與設計工具 6-2 資料字典(Data Dictionary) 6-3 決策表(Decision Table) 6-4 決策樹(Decision Tree) 6-5 結構化英文(Structure English) 第 7 章 系統設計 7-1 系統設計的基本概念 7-2 輸出設計(Output Design) 7-3 輸入設計(Input Design) 7-4 資料庫設計(Data Base Design) 7-5 處理設計(Process Design) 7-6 控制設計(Control Design) 7-7 撰寫「系統設計規格書」 7-8 實例探討與研究 第 8 章 資料塑模 8-1 資料塑模設計 8-2 實體關係模式的概念 8-3 實體(Entity) 8-4 屬性(Attribute) 8-5 關係(Relationship) 8-6 情境轉換成E-R Model 8-7 將ER圖轉換成對應表格的法則 8-8 正規化(Normalization) 8-9 結語 第 9 章 系統製作 9-1 系統製作 9-2 撰寫程式 9-3 軟體測試(Testing) 9-4 軟體的四階段測試 9-5 系統轉換(System Conversion) 第 1 0 章 系統維護 10-1 系統維護的概念 10-2 系統維護生命週期 10-3 系統維護的需求 10-4 系統維護的類別 第 1 1 章 專題製作 11-1 資訊系統之專題製作介紹 11-2 摘要 11-2 研究動機與目的 11-3 文獻探討 11-4 系統分析與設計 11-5 系統實作與應用 11-6 討論與建議 第 1 2 章 系統文件製作 12-1 系統文件製作 12-2 系統文件的製作原則 12-3 系統開發各階段文件 12-4 可行性報告書(系統建議書) 12-5 軟體需求規格書 12-6 系統設計規格書 12-7 系統說明文件 12-8 程式說明文件 12-9 使用者手冊 12-10 操作者手冊

原價: 550 售價: 484 現省: 66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