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基準法實務爭點
ISBN13:9789575118174
出版社:元照
作者:臺灣勞動法學會-主編;陳建文;姚妤嬙;邱冠喬;張義德;洪瑩容;邱靖棠;華育成;張詠善;李玉春;林俊宏;張清浩;翁瑋;李佑均;程居威;劉素吟;李有容;張軒豪;蔡菘萍;李瑞敏;李柏毅;葛百鈴;蔡麗-作
裝訂/頁數:平裝/344頁
規格:23cm*17cm*1.5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2/09/01
中國圖書分類:勞工生活及其權利
勞動基準法在臺灣勞動實務上有著相當廣泛的重要作用,累積有大量實務意見與爭議焦點,有系統的整理這些資訊係研究與運用該法的基礎工作。臺灣勞動法學會特別邀請學會內熟悉勞動法令的學者與律師們組成專業作者群,挑選了內容涵蓋勞動契約、工資工時、工作規則、職業災害、勞動契約終止等21個主題,整理解說實務見解發展及分析爭點,以方便各界進一步研究與運用勞動基準法。
序 言/陳建文
第一章 勞動契約
第1講 勞工之從屬性/陳建文
壹、「勞動從屬性」觀念與勞動法的發展/3
貳、「勞動從屬性」觀念的立法面發展/5
參、難以統一解釋的「勞工之從屬性」見解分歧/7
肆、「勞工之從屬性」在司法面的發展/12
伍、「勞工之從屬性」在勞工行政實務面的發展/20
第2講 定期勞動契約/姚妤嬙
壹、前 言/27
貳、何謂定期勞動契約?何謂不定期勞動契約?/27
參、「繼續性工作」之認定/28
肆、定期勞動契約之種類/30
伍、試用期之約定是否為定期勞動契約?/32
陸、接續簽訂定期勞動契約之適法性?/33
柒、替代性人力與定期契約/34
捌、研究助理、計畫助理與定期勞動契約/35
玖、定期勞動契約之終止/37
拾、結 論/38
第3講 勞動派遣/邱冠喬
壹、前 言/39
貳、勞動派遣的意義與立法歷程/40
參、爭點探討/43
肆、結 論/50
第4講 試用期間/張義德
壹、試用期間之意義/53
貳、爭點1:試用勞動之法律性質為何?/54
參、爭點2:定期勞動契約得否約定試用期間?/56
肆、試用期間中之權利義務關係/56
伍、試用勞工之「解僱」相關爭議/59
陸、代結語──本文見解/64
第5講 最低服務年限/洪瑩容
壹、前 言/67
貳、最低服務年限約款之效力/68
參、附論:違約金條款/79
肆、其他相關問題/82
第6講 離職後競業禁止/邱靖棠、華育成
壹、前 言/85
貳、勞基法增訂前後概覽/85
參、離職後競業禁止約款重要爭點/88
肆、結 論/97
第二章 工資與工時、休假
第7講 工資之認定/張詠善
壹、前 言/101
貳、爭點1:工資之定義/102
參、爭點2:勞務對價性之內容/105
肆、爭點3:經常性之內容/106
伍、爭點4:勞雇有關非工資約定之合法性/107
陸、爭點5:勞動事件法第37條之影響/110
第8講 工資之保護與無薪假/李玉春
壹、基本工資之保障/113
貳、工資給付原則/115
參、工資資訊之提供與保存/119
肆、同工同酬與同值同酬/120
伍、工資債權之保障/120
陸、年度終了之獎金及紅利/122
柒、無薪假/122
第9講 工作時間之認定/林俊宏
壹、前 言/125
貳、工作時間之判斷基準/126
參、法定工時制度:原則規範/132
肆、法定工時制度:例外類型/134
伍、休息與請休假/137
陸、結 語/138
第10講 加班費爭議訴訟:控制標準及統包式報酬制/張清浩
壹、問題說明/141
貳、問題分析/141
參、最高法院對於加班費控制標準見解之演變/143
肆、何謂「兩造已另行議定」工資?/145
伍、行政法院對加班費控制標準的見解/147
陸、學說皆認同勞動基準法第24條、第39條為強制規定/147
柒、統包式報酬制合法性判斷及其效果/149
第11講 正常工時除外規定:勞基法第84條之1/翁 瑋
壹、前 言/153
貳、勞基法第84條之1適用要件/154
參、結 論/165
第12講 特別休假/李佑均
壹、前 言/167
貳、勞基法第38條主要爭點/168
參、結 論/178
第三章/工作規則與雇主人事權
第13講 工作規則/程居威、華育成
壹、前 言/183
貳、工作規則重要爭點/185
參、結 論/196
第14講 調職之合法性/劉素吟
壹、概 說/197
貳、調職之定義/198
參、調職之依據/199
肆、調職之原則/202
伍、調職之類型/204
第15講 懲戒與績效考核/李有容
壹、懲 戒/211
貳、績效考核/224
第四章/職業災害
第16講 職業災害之認定/張軒豪
壹、前 言/233
貳、職業災害之定義/234
參、職業災害之認定基準/238
肆、通勤災害是否應視為職業災害?/243
伍、結 論/246
第17講 職業災害補償/蔡菘萍
壹、前 言/249
貳、職業災害補償責任之性質及有無「與有過失」之適用/249
參、勞動基準法第59條各款之補償責任/250
肆、雇主依勞動基準法可抵充之範圍/253
伍、雇主依勞動基準法第60條主張抵充之對象?/256
陸、雇主依勞工保險條例所為給付得抵充勞動基準法之補償責任?/257
柒、事業單位與承攬人間之連帶責任/258
捌、要派單位與派遣單位間之連帶責任/259
玖、結 語/259
第五章/勞動契約之終止
第18講 勞動契約之終止──勞基法第11條/李瑞敏
壹、概 說/263
貳、勞基法第11條各款實務見解/264
參、資遣最後手段性原則之適用──兼論安置義務/271
肆、辦理資遣之相關程序/275
伍、結 語/282
第19講 勞動契約之終止──勞基法第12條/李柏毅
壹、前 言/283
貳、勞基法第12條第1項各款/283
參、勞基法第12條第2項除斥期間/292
肆、結 語/294
第20講 勞雇雙方合意終止勞動契約/葛百鈴
壹、勞動契約消滅之原因/295
貳、合意終止契約類型之爭點/297
參、合意終止契約效力之爭點/304
第21講 退 休/蔡麗秋
壹、前 言/307
貳、退休制度簡介/308
參、重要爭點介紹/309
肆、結 語/319
立即查看
本書特色
本書理論闡述,層次分明,務求詳盡,並與實務見解融會貫串,前瞻與實用兼顧,引註多而新,是進修物權法之最佳素材,研究物權法之重要指南,經由實務案例之引用及評析,更使物權法奠基於實際,內容生活化、實用化。本書另闢「延伸探討」,引領新思維,開啟新視野,或以不同視角,審思爭議問題,拋磚引玉,增添物權法園地之綠意花香。又擔保物權乃企業融資之重要工具,本書就擔保物權論述最詳,並講究可操作性,實為融資實務之法學寶典。
目錄
修訂八版序 i
修訂七版序 v
修訂六版序 ix
修訂五版序 xi
修訂四版序(上冊) xiii
修訂二版序 xv
初版序(上冊) xvii
本書主要簡略用語 xxv
第一篇 序 論 1
第二篇 本 論 11
第一章 物權通則 11
第一節 物權之意義 11
第二節 物權之客體 15
第三節 物權之特性 27
第四節 物權之效力 30
第五節 物權之種類 38
第一項 物權法定主義 38
第二項 物權之分類 46
第六節 物權之變動 50
第一項 概 說 50
第二項 物權變動之公示原則與公信原則 52
第三項 物權行為 56
第一款 物權行為之立法主義 56
第二款 物權行為之意義及特性 59
第四項 物權變動之要件 66
第一款 不動產物權變動之要件 67
第一目 因法律行為之不動產物權變動 67
第二目 非因法律行為之不動產物權變動 78
第三目 登記之推定力與公信力 91
第二款 動產物權變動之要件 101
第五項 物權消滅之原因 108
第一款 混 同 108
第二款 拋 棄 112
第三款 其他消滅原因 114
第二章 所 有 權 117
第一節 通 則 117
第一項 所有權概說 117
第二項 所有權之意義與性質 120
第三項 所有權之權能 122
第四項 所有權之保護 127
第一款 所有權物上請求權之意義及要件 128
第二款 所有權物上請求權之效果及費用負擔 137
第三款 所有權物上請求權之實務問題 141
第四款 所有權物上請求權之相關問題 154
第五項 取得時效 160
第一款 所有權之取得時效 160
第二款 其他財產權之取得時效 176
第二節 不動產所有權 188
第一項 不動產所有權之範圍 188
第二項 相鄰關係 197
第一款 序 說 197
第二款 鄰地損害之防免 203
第三款 關於用水之相鄰關係 208
第四款 鄰地使用 213
第五款 越界之相鄰關係 235
第三項 區分所有建築物 245
第一款 序 說 245
第二款 區分所有建築物之所有關係 248
第三款 區分所有建築物之用益與處分關係 267
第四款 約定專用部分之專用權 275
第五款 區分所有建築物之管理關係 281
第六款 區分所有建築物屬同一人所有之準用 289
第七款 區分所有建築物正中宅門之使用 291
第八款 實務問題研討 292
第三節 動產所有權 301
第一項 善意取得 302
第二項 先 占 315
第三項 拾得遺失物 318
第四項 發見埋藏物 332
第五項 添 附 336
第一款 附 合 339
第二款 混 合 348
第三款 加 工 349
第四款 添附之求償關係 354
第四節 共 有 359
第一項 概 說 359
第二項 分別共有 362
第一款 應有部分之意義及性質 362
第二款 共有之內部關係 364
第一目 共有物之用益權及所得利益之分配 365
第二目 應有部分之處分 366
第三目 共有物之處分 377
第四目 共有物之管理 390
第五目 共有物之費用負擔 410
第三款 共有之外部關係 411
第四款 共有物之分割 415
第一目 分割請求權 416
第二目 請求分割之方法 421
第三目 分割之效力 438
第三項 公同共有 449
第四項 準 共 有 467
第三章 占 有 475
第一節 序 說 475
第一項 意義與機能 475
第二項 占有之成立 483
第三項 占有之種類 490
第四項 占有之變更 503
第二節 占有之取得 509
第一項 占有之原始取得 509
第二項 占有之繼受取得 509
第一款 繼受取得之原因 510
第二款 繼受取得之效力 512
第三節 占有之效力 517
第一項 占有權利之推定 517
第二項 善意取得 522
第三項 占有物之使用收益 541
第四項 占有人與回復請求人之權利義務 543
第一款 善意占有人與回復請求人之權利義務 546
第二款 惡意占有人與回復請求人之權利義務 549
第三款 與其他請求權之關係 553
第五項 占有之保護 559
第一款 占有人之自力救濟權 560
第二款 占有之物上請求權 563
第三款 共同占有之保護 576
第四節 占有之消滅 578
第五節 準占有 582
第四章 地 上 權 589
第一節 用益物權總說 589
第二節 普通地上權序說 593
第三節 地上權之取得 602
第四節 地上權之期間 609
第五節 地上權之效力 615
第一項 地上權人之權利 615
第二項 地上權人之義務 623
第六節 地上權之消滅 629
第一項 消滅之原因 629
第二項 消滅之效果 634
第七節 區分地上權 646
本書主要參考書目 659
立即查看
本書特色
本書理論闡述,層次分明,務求詳盡,並與實務見解融會貫串,前瞻與實用兼顧,引註多而新,是進修物權法之最佳素材,研究物權法之重要指南,經由實務案例之引用及評析,更使物權法奠基於實際,內容生活化、實用化。本書另闢「延伸探討」,引領新思維,開啟新視野,或以不同視角,審思爭議問題,拋磚引玉,增添物權法園地之綠意花香。又擔保物權乃企業融資之重要工具,本書就擔保物權論述最詳,並講究可操作性,實為融資實務之法學寶典。
目錄
修訂八版序 i
修訂七版序 v
修訂六版序 ix
修訂五版序 xi
修訂四版序(下冊) xiii
修訂二版序 xv
初版序(下冊) xvii
本書主要簡略用語 xxv
第五章 農 育 權 1
第一節 序 說 1
第二節 農育權之取得 5
第三節 農育權之效力 7
第一項 農育權人之權利 7
第二項 農育權人之義務 11
第四節 農育權之消滅 13
第一項 消滅之原因 13
第二項 消滅之效果 16
第六章 不動產役權 19
第一節 序 說 19
第二節 不動產役權之種類 25
第三節 不動產役權之特性 33
第四節 不動產役權之取得 39
第五節 不動產役權之效力 47
第一項 不動產役權人之權利義務 47
第二項 供役不動產所有人之權利義務 54
第六節 不動產役權之消滅 57
第七節 用益權人之不動產役權 63
第八節 自己不動產役權 66
第七章 典 權 69
第一節 序 說 69
第二節 典權之取得 74
第一項 基於法律行為而取得 74
第二項 基於法律行為以外之原因而取得 75
第三節 典權之期限 77
第四節 典權之效力 80
第一項 典權人之權利義務 80
第一款 典權人之權利 80
第二款 典權人之義務 91
第二項 出典人之權利義務 94
第一款 出典人之權利 94
第二款 出典人之義務 102
第五節 典權之消滅 104
第八章 抵 押 權 107
第一節 擔保物權總說 107
第二節 普通抵押權序說 135
第一項 普通抵押權之意義 135
第二項 抵押權之發展 137
第三項 普通抵押權之特性 143
第三節 普通抵押權之取得 158
第四節 普通抵押權之效力 170
第一項 普通抵押權擔保債權之範圍 170
第二項 普通抵押權標的物之範圍 175
第三項 抵押人之權利 200
第四項 抵押權人之權利 210
第一款 普通抵押權之次序 210
第二款 普通抵押權之處分 221
第三款 普通抵押權之保護 224
第五項 普通抵押權之實行 237
第一款 法院拍賣抵押物之公實行程序 239
第一目 許可拍賣抵押物之聲請 239
第二目 拍賣之強制執行程序 250
第三目 實行(抵押物拍賣)之效果 258
第二款 抵押權實行之私實行程序 285
第六項 共同普通抵押權 292
第一款 序 說 292
第二款 共同普通抵押權之成立 297
第三款 共同普通抵押權之效力 298
第七項 物上保證人與債務人或保證人之法律關係 318
第五節 抵押權之消滅 327
第六節 最高限額抵押權 330
第一項 序 說 330
第二項 最高限額抵押權之設定 338
第三項 最高限額抵押權之效力 347
第四項 最高限額抵押權之變更 356
第五項 最高限額抵押權之確定 372
第六項 最高限額抵押權之準共有 394
第七項 共同最高限額抵押權 399
第八項 最高限額抵押權之實行 403
第九項 最高限額抵押權之消滅 405
第七節 其他抵押權 407
第一項 權利抵押權 407
第二項 承攬人之抵押權 411
第三項 法定抵押權 425
第四項 動產抵押權 427
第九章 質 權 439
第一節 序 說 439
第二節 動產質權 445
第一項 動產質權之意義 445
第二項 動產質權之取得 447
第三項 動產質權之效力 455
第一款 動產質權擔保債權之範圍 455
第二款 動產質權標的物之範圍 457
第三款 出質人之權利義務 459
第四款 質權人之權利 461
第五款 動產質權之實行 473
第六款 質權人之義務 478
第四項 動產質權之消滅 480
第五項 特殊質權 483
第三節 權利質權 487
第一項 概 說 487
第二項 權利質權之取得 489
第三項 權利質權之效力 507
第一款 權利質權效力之範圍 507
第二款 出質人之權利義務 511
第三款 質權人之權利義務 515
第四款 權利質權之實行 518
第一目 債權質權之實行 519
第二目 有價證券質權之實行 525
第三目 其他權利質權之實行 528
第五款 第三債務人之權利義務 529
第四項 權利質權之消滅 532
第十章 留 置 權 535
第一節 序 說 535
第二節 留置權之取得 543
第一項 留置權成立之積極要件 543
第二項 留置權成立之消極要件 552
第三節 留置權之效力 556
第一項 留置權效力之範圍 556
第二項 留置權人之權利義務 557
第三項 留置權之實行 564
第四項 留置物所有人之權利義務 568
第四節 留置權之消滅 570
第五節 特殊留置權 574
第十一章 讓與擔保 579
第一節 序 說 579
第二節 不動產讓與擔保 589
第一項 讓與擔保之取得 589
第二項 讓與擔保之效力 591
第三項 讓與擔保之消滅 604
第三節 動產讓與擔保 606
第四節 債權讓與擔保 618
本書主要參考書目 627
附錄一 他項權利證明書 635
附錄二 土地登記謄本 636
附錄三 建物登記謄本 638
立即查看
刑法各論(上)(修訂版) (5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刑法各論(上)(修訂五版)
作者:甘添貴
出版社:三民
出版日期:2019/09/00
ISBN:9789571466750
內容簡介
我國刑法典分則編共有36章之犯罪規定,大體上得將其分為侵害國家法益之犯罪、侵害社會法益之犯罪以及侵害個人法益之犯罪。因體系甚為龐雜,犯罪類型眾多,本書爰將其分為上、下二卷分別加以論述。「上卷」係以侵害個人法益之犯罪作為論述之範圍,除侵害有關人格專屬法益之犯罪外,並兼及有關財產非專屬法益之犯罪。書中有諸多論點雖係摘取自拙著《體系刑法各論》第1、2卷之精華,但仍加以大幅度改寫,並增加不少司法實務及個人之最新見解。「下卷」則以侵害社會法益及國家法益之犯罪作為論述之對象,除參酌舊著《刑法各論(上)》之部分見解外,無論深度及廣度,均與舊著有相當大之差異,希能有助於讀者之參酌與理解。
目錄
第一篇 序 論
第二篇 侵害個人法益之犯罪
第一章 殺人罪
第二章 傷害罪
第三章 墮胎罪
第四章 遺棄罪
第五章 妨害自由罪
第六章 妨害名譽及信用罪
第七章 妨害秘密罪
第八章 竊盜罪
第九章 搶奪強盜及海盜罪
第十章 侵占罪
第十一章 詐欺背信及重利罪
第十二章 恐嚇及擄人勒贖罪
第十三章 贓物罪
第十四章 毀棄損壞罪
第十五章 妨害電腦使用罪
刑法各論(下)(修訂五版)
叢書:法律
ISBN13:9789571474496
替代書名:Criminal Law—Specific Provisions
出版社:三民書局
作者:甘添貴-著
裝訂/頁數:平裝/568頁
規格:23.2cm*17.2cm*2.7cm (高/寬/厚)
版次:五
出版日:2022/08/31
中國圖書分類:刑法
內容簡介
我國刑法典分則編共有36章之犯罪規定,大體上得將其分為侵害國家法益之犯罪、侵害社會法益之犯罪以及侵害個人法益之犯罪。因體系甚為龐雜,犯罪類型眾多,本書爰將其分為上、下二卷分別加以論述。「上卷」係以侵害個人法益之犯罪作為論述之範圍,除侵害有關人格專屬法益之犯罪外,並兼及有關財產非專屬法益之犯罪。書中有諸多論點雖係摘取自拙著《體系刑法各論》第1、2卷之精華,但仍加以大幅度改寫,並增加不少司法實務及個人之最新見解。「下卷」則以侵害社會法益及國家法益之犯罪作為論述之對象,除參酌舊著《刑法各論(上)》之部分見解外,無論深度及廣度,均與舊著有相當大之差異,希能有助於讀者之參酌與理解。
目錄
第三篇侵害社會法益之犯罪
第一章公共危險罪
第一節放火及失火罪
第二節決水罪
第三節妨害交通罪
第四節危險物罪
第五節妨害公共衛生罪
第六節妨害保護安全設備罪
第七節其他公共危險罪
第二章妨害公共信用之犯罪
第一節偽造貨幣罪
第二節偽造有價證券罪
第三節偽造度量衡罪
第四節偽造文書印文罪
第三章妨害性自主罪
第四章妨害善良風俗之犯罪
第一節妨害風化罪
第二節妨害婚姻及家庭罪
第三節褻瀆祀典及侵害墳墓屍體罪
第四節賭博罪
第五章妨害國民經濟及健康之犯罪
第一節妨害農工商罪
第二節鴉片罪
第四篇侵害國家法益之犯罪
第一章侵害國家權力作用之犯罪
第一節瀆職罪
第二節妨害公務罪
第三節妨害投票罪
第四節妨害秩序罪
第五節脫逃罪
第六節藏匿人犯湮滅證據罪
第七節偽證及誣告罪
第二章侵害國家存在與安全之犯罪
第一節內亂罪
第二節外患罪
第三節妨害國交罪
立即查看
刑法各論(下)(修訂版) (5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刑法各論(上)(修訂五版)
作者:甘添貴
出版社:三民
出版日期:2019/09/00
ISBN:9789571466750
內容簡介
我國刑法典分則編共有36章之犯罪規定,大體上得將其分為侵害國家法益之犯罪、侵害社會法益之犯罪以及侵害個人法益之犯罪。因體系甚為龐雜,犯罪類型眾多,本書爰將其分為上、下二卷分別加以論述。「上卷」係以侵害個人法益之犯罪作為論述之範圍,除侵害有關人格專屬法益之犯罪外,並兼及有關財產非專屬法益之犯罪。書中有諸多論點雖係摘取自拙著《體系刑法各論》第1、2卷之精華,但仍加以大幅度改寫,並增加不少司法實務及個人之最新見解。「下卷」則以侵害社會法益及國家法益之犯罪作為論述之對象,除參酌舊著《刑法各論(上)》之部分見解外,無論深度及廣度,均與舊著有相當大之差異,希能有助於讀者之參酌與理解。
目錄
第一篇 序 論
第二篇 侵害個人法益之犯罪
第一章 殺人罪
第二章 傷害罪
第三章 墮胎罪
第四章 遺棄罪
第五章 妨害自由罪
第六章 妨害名譽及信用罪
第七章 妨害秘密罪
第八章 竊盜罪
第九章 搶奪強盜及海盜罪
第十章 侵占罪
第十一章 詐欺背信及重利罪
第十二章 恐嚇及擄人勒贖罪
第十三章 贓物罪
第十四章 毀棄損壞罪
第十五章 妨害電腦使用罪
刑法各論(下)(修訂五版)
叢書:法律
ISBN13:9789571474496
替代書名:Criminal Law—Specific Provisions
出版社:三民書局
作者:甘添貴-著
裝訂/頁數:平裝/568頁
規格:23.2cm*17.2cm*2.7cm (高/寬/厚)
版次:五
出版日:2022/08/31
中國圖書分類:刑法
內容簡介
我國刑法典分則編共有36章之犯罪規定,大體上得將其分為侵害國家法益之犯罪、侵害社會法益之犯罪以及侵害個人法益之犯罪。因體系甚為龐雜,犯罪類型眾多,本書爰將其分為上、下二卷分別加以論述。「上卷」係以侵害個人法益之犯罪作為論述之範圍,除侵害有關人格專屬法益之犯罪外,並兼及有關財產非專屬法益之犯罪。書中有諸多論點雖係摘取自拙著《體系刑法各論》第1、2卷之精華,但仍加以大幅度改寫,並增加不少司法實務及個人之最新見解。「下卷」則以侵害社會法益及國家法益之犯罪作為論述之對象,除參酌舊著《刑法各論(上)》之部分見解外,無論深度及廣度,均與舊著有相當大之差異,希能有助於讀者之參酌與理解。
目錄
第三篇侵害社會法益之犯罪
第一章公共危險罪
第一節放火及失火罪
第二節決水罪
第三節妨害交通罪
第四節危險物罪
第五節妨害公共衛生罪
第六節妨害保護安全設備罪
第七節其他公共危險罪
第二章妨害公共信用之犯罪
第一節偽造貨幣罪
第二節偽造有價證券罪
第三節偽造度量衡罪
第四節偽造文書印文罪
第三章妨害性自主罪
第四章妨害善良風俗之犯罪
第一節妨害風化罪
第二節妨害婚姻及家庭罪
第三節褻瀆祀典及侵害墳墓屍體罪
第四節賭博罪
第五章妨害國民經濟及健康之犯罪
第一節妨害農工商罪
第二節鴉片罪
第四篇侵害國家法益之犯罪
第一章侵害國家權力作用之犯罪
第一節瀆職罪
第二節妨害公務罪
第三節妨害投票罪
第四節妨害秩序罪
第五節脫逃罪
第六節藏匿人犯湮滅證據罪
第七節偽證及誣告罪
第二章侵害國家存在與安全之犯罪
第一節內亂罪
第二節外患罪
第三節妨害國交罪
立即查看
World Link Book 4 with Online Practice 4/E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World Link Book 4 with Online Practice 4/E
作者:Douglas
出版社:CENGAGE
出版日期:2021/00/00
ISBN:9780357502266
Task-based課程架構設計,集結所需之單字、文法、句型練習, 搭配聽力、口說、閱讀、寫作活動,全方位整合英文能力訓練
單元目標搭配CEF Can DO 能力指標重新規劃 每單元兩課循環式練習,提供5種不同風格的教學影片,有效提升
英語溝通力
▶ 每3 個單元後的Real World Link 綜合練習,強化英語學習成效
Global Voices
▶ 由NGL 團隊針對各地文化拍攝,提供最真實 的語境學習
Warm Up Video
▶結合國家地理雜誌照片與影片,輔以循序漸進 的練習題,增進學習興趣與動機。
Speaking Strategy
▶新增例句錄音檔,讓學習者透過模仿複述, 有效提高口語流利度
Academic Skill ▶第2-4 冊新增Academic Skill 學習內容
Writing Models▶每單元新增寫作練習範例。World Link Intro, 4/e with My World Link Online
立即查看
【簡介】
這部影響深遠的經典傳播學著作已出版第七版,在大數據、演算法文化、人工智慧、全球平台治理、串流媒體和大眾自我傳播的時代,持續思索「大眾」媒體和傳播以及媒體理論的重要性,並關注更多面向的多樣性,大幅拓寬領域敘事引用的觀點和資料來源的廣度,以反映媒體製作世界的變化,為研究二十一世紀的媒體和大眾傳播領域之重要參考書,期能啟發各個世代的學生、媒體和大眾傳播學者。
【目錄】
序言
如何使用本書
第一篇 先導
1 緒論
2 大眾媒體的興衰與復返
第二篇 理論
3 大眾傳播的概念和模式
4 媒體與社會理論
5 媒體、大眾傳播與文化
6 新媒體理論
第三篇 結構
7 媒體結構與績效表現:原理與問責
8 媒體經濟學與治理
9 全球大眾傳播
第四篇 組織
10 媒體組織:結構和影響
11 媒體文化的產製
第五篇 內容
12 媒體內容:問題、概念和分析方法
13 媒體類型、格式和文本
第六篇 閱聽人
14 閱聽人理論與研究傳統
15 閱聽人形構與經驗
第七篇 效果
16 媒體效果的過程和模式
17 媒體效果的典律
第八篇 結語
18 未來
解釋名詞
參考文獻
作者索引
名詞索引
立即查看
大眾傳播理論:基礎、發展與未來 (6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第一篇 大眾傳播理論緒論
第1章 了解大眾傳播理論
第2章 大眾傳播理論的四個時期
第二篇 大眾社會與大眾文化的時期
第3章 媒體工業的崛起和大眾社會理論
第4章 宣傳時期媒體理論的興起
第5章 大眾傳播的規範性理論
第三篇 有限效果論的興起與衰弱
第6章 有限效果理論的出現
第7章 有限效果理論:效果與兒童
第8章 批判與文化理論
第四篇 當代傳播理論──尋求共識和面對挑戰
第9章 觀眾理論
第10章 日常生活中媒體角色的理論
第11章 社會中的意義呈現
第12章 傳播理論的未來趨勢
立即查看
大眾傳播理論(精) 1989 <三民>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大眾傳播與社會變遷 1994 <三民>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