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都市計畫概要 (1版)
作者: 于明誠
版次: 1
ISBN: 9789577050571
出版社: 詹氏
出版日期: 2015/01
書籍開數、尺寸: 19x26.5x2.8
重量: 1.19 Kg
頁數: 559
內文印刷顏色: 單色
#建築、設計與藝術
#都市計畫
定價: 450
售價: 405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書名:都市計畫概要 作者:于明誠 出版社:詹氏 出版日期:2015/01/01 條碼:9789577050571 內容簡介 全書共23章節,本書主要分為(1)都市計畫概論、(2)規劃觀念和都市規劃程序、(3)都市計畫制定程序、(4)都市計畫的實施、(5)鄰里單、(6)都市、(7)都會區發展之分析、(8)土地使用計畫、(9)土地使用分區管制、(10)台北市現行有關都市土地使用強度管制法規、(11)交通運輸計畫、(12)從都市計畫觀點論都市運輸規劃的方法與程序、(13)交通擁擠問題及程序、(14)都市汔車交通問題及其對策、(15)大眾捷運系統、(16)大眾捷運系統之接運系統規劃設計、(17)運輸設施對土地使用影響之研究。 目錄 一 都市計畫概論 都市計畫之基本概念 都市計畫分類 應擬定都市計畫地區 都市計畫擬定機構及主管機關 當今都市發展與計畫之趨勢 二 規劃觀念和都市規劃程序 規劃的意義 系統規劃的意義及程序 傳統與現代規劃理念 都市規畫程序 目前都市規劃程序上的缺失 現代都市規劃的趨勢 三 都市計畫製定程序 擬定都市計畫的步驟 我國現行的都市計畫制度 都市計畫制定流程 主要主畫與細部計畫核定流程 四 都市計畫的實施 都市計畫實施的必要性 都市計畫實施的基礎 都市計畫實施後通盤檢討 五 鄰里單元 傳統鄰里型態及特徵 傳統鄰里的解體及其原因 鄰里單元思想的形成及演變 鄰里單元的意義與功能 鄰里單元觀念在台灣之引用性形 結論 六 都市 都市的起源與發展 都市的定義 都市的重要性 都市的機能 都市化 都市的擴展模式 都市成長的理論 都市問題 七 都會區發展之分析 都市發展背景之認識 都會區形成原因及特徵 都會區發展模式理論 台北都會區之發展策略 都會區發展的問題 台北都會區之問題及其處理方式 都會區發展建議 八 土地使用計畫 土地使用計畫之意議與目的 土地使用型態的構成 土地使用計畫之影響因素與系統 都市土地使用計畫之準備工作 土地使用計畫的要件 土地使用計畫研究項目 土地使用技術研究的一般程序 土地使用設計計畫 如何製定合理的土地使用計畫 九 土地使用分區管制 土地使用分區管制之歷史發展沿革 土地使用分區管制之觀念 台灣都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現況 創新的土地使用管制觀念及方式 十 台北市現行有關都市土地使用強度管制法規 概述 相關法規種類 相關法規內容之比較 十一 交通運輸計畫 運輸與交通 旅次分析 道路系統規劃與設計 都市道路系統規劃與設計 十二 從都市計畫觀點論都市運輸規劃的方法與程序 都市計畫與都市運輸規劃之關係 都市運輸與土地使用之關係 都市運輸規劃之方法與程序 都市運輸與土地使用之整合規劃 結語 十三 交通擁擠問題及其對策 都市地區交通擁擠 擁擠問題之解決方案 運輸系統管理 十四 都市汽車交通問題及其對策 都市發展與交通的轉變 汽車進步的背景 汽道化所帶來的影響 如何減少汽車 小客車迅速成長之課題與對策 十五 大眾捷運系統 大眾捷運系統之意義 美國大眾捷運系統實例探討 台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的展望 大眾捷運系統的效益 建議與結論 十六 大眾捷運系統之接運系統規劃設計 大眾捷運之接運系統規劃 接運系統之特性與分配 接運系統實質設施之設計 可行方案之評估與選擇 方案之實施 結論及建議 十七 運輸設施對土地使用影響之研究 運輸設施與土地使用之關係 運輸設施對土地使用之影響 運輸設施與土地使用之配合發展 結語與建議 十八 公共設施計畫 公共設施計畫之內涵 公共設施計畫的合理性 公共設施之分類 公共設施需求的探討 公共設施的標準 公共設施用地取得問題 十九 公園 公圍系統之架構 公園綠地 國家公園 台灣地區國家公園法令與管理體制探討 二十 分斯分區發展計畫與財務計畫 前言 分斯分區發展計畫的內涵及特性 分斯分區發展計畫之規劃程序 分期分區發展計畫實施情況之檢討 財務計畫之重要性 二十一 都市更新 都市更新的內涵 都市更新的型態 各國都市更新發展概況 台灣地區都市更新發展概況

為您推薦

形的發想建築造型提案─獨棟&集合住宅 200 PLUS

形的發想建築造型提案─獨棟&集合住宅 200 PLUS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形的發想 建築造型提案─獨棟&集合住宅200 PLUS 作者:黃光進 出版社:詹氏 出版日期:2016/07/12 條碼:9789577055095 內容簡介 造型發想的思路並非無跡可尋, 透過手繪的快速表現特性,筆者一次展示了建築造型變化的無可限量 243個建築設計的造型發想 本書筆者自執業以來,陸續接受百餘家其他事務所及建設公司委託,專責建築外觀造型設計工作,對於建築造型設計過程中必得面臨的多項挑戰,逐年發展出工作性極高的設計邏輯及提案策略。 本書以手繪作為表現工具,因應各住宅實案設計出多端變化的造型提案,透過大量瀏覽這些設計原型,讀者可逐步熟悉建築造型切割的基本手法,掌握造型變化的核心與面向,進而融會各式設計風格之可能,為建築造型開啟更豐富而多元的嘗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黃光進 啟蒙: 自幼喜歡繪畫及野外泥塑遊戲,成長過程中對藝術及美學漸有認識及偏好;高中時期選讀理工組,至大學選系時,選擇工程及藝術美學兼備之科系(建築系)就讀,自此踏入建築之途。 立志: 大學建築科系時期,筆者除研讀建築工程外,一方面鑽研繪畫及雕塑美學,並勤於建築繪圖之技巧練習,常幫助同學、學長及教授繪圖,遂此練就一身「手上功夫」(速寫),就此奠定終身職志之基礎,成為筆者日後執行建築師業務時最有利之溝通工具。 執業: 大學畢業後,於建築師執業期間,除執行自己事務所承接之業務外,亦接受其他事務所及建設公司委託,專責於建築外觀造型設計工作,歷經多年,配合之建築師事務所及建設公司已達百餘家,事務所之業務也漸漸偏重於外觀造型設計。 集成: 筆者執業多年,累積些許作品已於市面建築完成,有的只是完成設計之作,製作本書期為執業生涯留下紀錄,故利用閒暇之餘,將作品彙整成冊,與同好分享。 目錄 243案例之設計原型索引表 關於.建築造型提案Q & A Q 1:現在的數位繪圖工具這麼多,為什麼非得學手繪設計圖? Q 2:設計師如何提昇手繪圖(速寫)繪圖能力? Q 3:設計靈感枯竭了怎麼辦?應該從何處著手汲取造型設計的靈感? Q 4:作為一位專業的建築外觀造型設計師,具體的工作任務是什麼? Q 5:建築外觀之構思設計有一定的方法及程序嗎? Q 6:如何快速建立建築量體雛型?事前又該蒐集到哪些資料? Q 7:面對對建築造型沒有特定想法的業主,設計者如何準備首次提案? Q 8:學校競評圖的提案模式與業界接案作業有無不同? Q 9:如何為建築量體選擇有利的角度繪製設計圖? Q10:進行造型設計時, 可透過哪些設計策略增加建築物於綠建築獎勵申請上的優勢? Case.1 / 4 層獨棟住宅 Case.2 / 3 層獨棟住宅 Case.3 / 4 層雙併住宅 Case.4 / 3 層連棟店鋪住宅 Case.5 / 7 層住宅大樓 Case.6 / 7 層多戶住宅 Case.7 / 8 層多戶住宅 Case.8 / 8 層多戶住宅 Case.9 / 9 層住宅大樓 Case.10 / 10 層住宅大樓 Case.11 / 10 層住宅大樓 Case.12 / 10 層住宅大樓 Case.13 / 10 層住宅大樓 Case.14 / 13 層住宅大樓 Case.15 / 12 層住宅大樓 Case.16 / 11 層住宅大樓 Case.17 / 24 層住宅大樓 Case 1-17 / 案例定稿.彩圖展示

原價: 420 售價: 378 現省: 42元
立即查看
Vibration of Axially Loaded Structures (1版)

Vibration of Axially Loaded Structures (1版)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This book concerns the vibration and the stability of slender structural components. The loss of stability of structures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structural mechanics and is presented here in terms of dynamic behavior. A variety of structural components are analyzed with a view to predict their response to various (primarily axial) loading conditions. A number of different techniques are presented, with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from the laboratory. The book presents methods by which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vibration and buckling on various structures can be assessed. Incorporates a wide range of realistic examples of structures and loadings Includes analytical,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Cross references methods between vibrations and buckling

原價: 1750 售價: 105 現省: 1645元
立即查看
圖解都市景觀 (1版)

圖解都市景觀 (1版)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圖解都市景觀 作者:蔡燕寶 譯 出版社:詹氏 出版日期:2020/03/01 條碼:9789577051257 內容簡介 本書之目的並非在於轉用基礎命題或造型課題方式引導,而且也不根據整體都市造型發展計劃構想。 本書重點在於都市景觀形成之細部單元,即"造型單元"-其形成或毀損-對於我們每日身處的環境景象而言意義深遠。另外一項選定本書主題因素乃根據以下之實例:都市計劃處理過程中-設置大空間的,抽象的以及步驟上一覽無遺的,小空間的等等問題上的應用-必須透過經驗與知識的融會貫通以求得洞悉與總覽。 對於學生而言,以反覆的方法,亦即由其自信的個別單元著手進行,並逐步地進入多層面而繁複的計劃與造型作業中。關於這種由理解細部再到掌握整體的方式,也就是個別疑點所獲致的方案包含了許多主體性的問題,例如-比例放大的問題-,然後再回歸到大範圍的造型課題上。 同時亦須考慮的是,於都市計劃的日常實務中,執行的任務範圍較少涉及大的都市計劃關聯性造型,而通常所涉及的乃是"精密作工"方面。 嚴謹而確實的細部造型設計,對於建造都市整體景觀造型的協調而言,有其絕對的必要,並藉有效的助益過程以達成任務。 目錄 鄉村、地方,都市景象之現況調查與分析 景象之造型特徵 自然照觀與聚落型態之造型特徵 都市景象於造型上之特徵 道路空間於都市造型上之特徵 建築物於都市造型上之特徵 與都市造型相關的構想 都市造型的一般性處理方式 自然環境中建造策略之設置 由計畫觀點看地形 由計畫觀點看河渠流向 由計畫觀點植裁 野地高處之建造基地的選擇 基地平面之配置以景觀協調性之評定為依據 山坡地建築之設置 自然環境中的建築群 從聚落外緣至外圍景觀的造型 建造於既存建築物環境結構中之新設建築 由都市建造之觀點出發的建築物造型 於眼睛高度之視線莊園內的建物空間與細部造型 空間界限之造型效應 屋頂形式之造型效應 街道與街道空間之造型 與自然景觀配合的道路措施 與街道景觀配合的道路措施 從道路到交通安寧與住宅區環境改善的改造方式 配合地形構造的道路走向 街道隔音設施之造型 從開放的景觀轉移到聚落領域的道路景觀造型 住宅區域之入口空間的景觀造型 道路空間的造型 廣場空間之造型 步道之造型 都市步道可視為多種生活體驗之範圍 步道之造型與設計參考準則 於步道上之設施與造型細部 水可視為都市景觀中一種體驗之要素 樹木可視為景觀造型之要素 樹木之美,活力與機能 樹木可視為道路與廣場景觀造型要素 適合於各種場所的樹種類 時間流轉中樹木成長之變化 住宅環境之設施與造型 於住宅環境中之體驗及活動空間與諸設備之結構 住宅環境之擴展形式 住宅環境中之各項設施之距離及其所需時間 住宅環境中之遊戲場 住宅區造型 獨棟住宅區域之低密度,開放型建築形式 基地分割與建築上所呈現的特徵 連結方式所造成之區域典型特徵 聚落的景觀,特徵及其造型 過渡區域可視為住宅區內一種造型的要素 具過渡區域性質之前庭 具過渡區域性質之住宅庭園 連結道路之設計與造型 高密度配置之住宅區域 住宅型態與土地分劃的的個性化特徵 整體配置中的住宅位置-以日照立場的考量 連結方式所造成的區域典型特徵 都市建造上建築的基本形式 典型的建築形式 過渡區域視為住宅環境中之造型要素 具過渡區域性質之前庭 具過渡區域性質之住宅庭園 停車場與車庫之設計與造型 建築物立面之造型與空間形成方式 並連房屋中轉角地之建築造型 連鎖或並列房屋之轉角地處理 樓層方式之住宅範圍 具有特徵的建築形態 各種建築型態互相組合的配置 1920至1980年間之集合住宅的變遷 建築,道路網及開放空間之造型相互間的關係 建築群配置構造-建議之計劃例 具過渡區域性質之前庭 具過渡區域性質之住宅庭園,平台,中庭 連結形式之區域典型特徵 停車場的設計與造型-能夠自由利用的室外停車場 集合車庫的設計與造型 生活服務區的造型 從都市計畫的立場看生活服務設施之評估 生活服務設施及其區域之基本配置結構 獨立商店,其建築之特徵與連結之方式 商店街,其建築特徵與連結之方式 道路沿線上商店街之配置與連結方式 徒步專用區域內商店街之配置與連結 集合商店,其建築特徵及連結方式 集合商店內之各項機能配置 多層之集合商店 集合商店之造型 商店之立面造型 商店正立面之建築設計與造型 商店建築與商店街之特殊型態 具複合機能結構之中心設施 工商業混合區域 於混合區之建築型態的特徵 連結方式之典型特徵 各項機能的基本配置形態 混合使用建築之設計與造型例子 工商業混合區-造型的例子 區域典型之設計與造型上的特徵 建造計畫或準則中的造型決策 內容索引 參考文獻

原價: 350 售價: 315 現省: 35元
立即查看
都市及區域計劃法規考題精解-都市計畫技術職系考前終極逆襲攻略 (1版)

都市及區域計劃法規考題精解-都市計畫技術職系考前終極逆襲攻略 (1版)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630 售價: 567 現省: 63元
立即查看
圖解營建法規(國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及都市更新條例彙編) (10版)

圖解營建法規(國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及都市更新條例彙編) (10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1300 售價: 1170 現省: 130元
立即查看
台灣都市計畫講習錄

台灣都市計畫講習錄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台灣都市計畫講習錄 作者:黃世孟 出版社:詹氏 出版日期:1993/10/01 條碼:9789575750152 目錄 出版序∕導讀 壹、致詞 貳、都市計畫概況 參、建築管理講義 肆、台灣都市計畫令講義 序論 第一章 緒言 第二章 都市計畫法制的沿革 第一編 都市計畫 第一章 都市計畫 第二章 都市計畫區域 第三章 台灣都市計畫委員會 第四章 都市計畫事業 第五章 都市計畫事業財源 第六章 公用徵收制度 第七章 土地進入權及障礙物拆除權 第八章 強制徵收 第九章 公告、告示及更正認可 第二編 地域地區及建築物之管制 緒論 建築法規之使命 第一章 用途別地域 第二章 風景地區及風紀地區 第三章 地域、地區之設定與既存建築物 第四章 美觀地區 第五章 防火地區 第六章 建築線 第七章 建築物之用地 第八章 建築物之高度 第九章 建築基地內之空地 第十章 特殊建築物 第十一章 工程之執行 第十二章 依行政處分方式對建築物採取之措置 第十三章 罰則 第十四章 計畫令第二章之效力 第三編 土地重劃 緒論 第一章 土地重劃之意義 第二章 土地重劃之種類 第三章 任意的土地重劃 第四章 強制的土地重劃 第五章 有關土地重劃之權利義務 第六章 換地處分 第七章 重劃施行地之地租 第八章 土地重劃登記 第九章 損害補償及異議之提出 第十章 監督及罰則 伍、都市計畫理論與實務 第一章 都市計畫 都市計畫之目的 都市計畫之沿革 都市計畫之動向 第二章 都市計畫調查 第三章 都市計畫區域 區域之意義 決定區域之標準 決定區域之調查資料 決定區域之實際作法 第四章 都市計畫之內容 第五章 街道 街道機能 街道種類 街道系統 街道寬度 決定街道之標準 第六章 公園 公園之目的 公園之種類 決定公園之標準 第七章 地域制 概說 用途別地域 容積地域 指定地域之基準 決定地域之調查資料 地域制之效果 第八章 地區制 風景地區 美觀地區 防火地區 風紀地區 第九章 建築線制度 建築線之意義 法定建築線 指定建築線 建築線之效果 第十章 土地重劃 意義 目的 特徵 種類 利益 陸、建築講義 一、緒言 二、概說 三、構造強度條文之解釋 概說 木構造 石構造、磚構造及混凝土構造 鐵構造及鋼骨構造 鋼筋混凝土構造 強度計算 柒、土地重劃整理實務概說 第一、申請核准事務 關於整理施行地區 調查及手續事項 第二、事業實施 施行委員之選任 帳簿類之製作 收支預算經費之編成 整理施行報告 土地分割申報 工程開工及完工報告書 整理前之土地評定 移轉物件之補償 對無收益地之補償 整理費用之徵收 第三、換地設計 土地評價法 劃地分劃 換地設計上之用語 換地設計之準備事項 換地例 換地預定地之指定 第四、確定測量 第五、換地處分核准申請事務 段區變便名稱之更改及地號之整理設定 換地說明書之製作 整理確定圖之製作 第六、要申請申告及報告事項 捌、都市計畫概況一般調查 一、改?前之狀態 二、改隸後之沿革 三、現在之狀況 四、人口增加之趨勢 五、施工認可與計畫之必要性 六、需要建立都市計畫之市街 七、需要擴張計畫之市街 八、一般調查資料 地理調查 市街歷史之調查 人口調查 土地調查 土地利用狀況調查 有關交通之調查 有關衛生之調查 有關經濟方面之調查 玖、附錄 一、「台灣都市計畫令」譯文 二、「台灣都市計畫令施行規則」譯文

原價: 500 售價: 450 現省: 50元
立即查看
都市計畫法規及歷年考題精解

都市計畫法規及歷年考題精解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600 售價: 540 現省: 60元
立即查看
圖解都市計畫 (1版)

圖解都市計畫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圖解都市計畫 作者:蔡燕寶 譯 出版社:詹氏 出版日期:2018/07/01 條碼:9789577051462 內容簡介 都市建造設計之發展,計畫步驟之過程與內容 都市建造之現況調查 與計畫區有關之計畫先置作業 地圖資料 計畫區域 地形 地基結構-地質學上的構成 建設用基地的負載能力 地下水位 土質 有害物質淤積於土地上-長期的負擔 水域 植栽分配 氣候及環境影響因素 影響及零星氣候風土的變化-"都市氣候變化" 地域受光照與庇蔭的狀況 風的作用 依風候風土之影響因素為觀點的計畫之區域的適宜性 環境的負荷 環境協調項目檢驗(uvp) 地面使用方式 建築方式 連接方式 計畫區域有關行人與腳踏車交通方面的連接方式 計畫區域有關動力車輛的交通連接方式 計畫區域內之公共交通工具之連接方式 計畫區域內道路與街巷的負荷 計畫區域範圍的社會性與技術性環境結構設施 社會性環圍結構設施 供應項目與服務項目 技術性的環圍結構設施 土地所有權與地面調查 建造計畫執行時的社會性與經濟性 評估 地圖資料/資訊來源之總覽表 現況調查必備之查核事項表 分析與目標設定 計畫區域之空間上與機能上的關係 土地之取得∕進行程序 計畫區域內根據各不同用途之適性所進行之分析評估 必須維護保留之因素的分析配置圖 衝突狀況之分析 計畫平面配置圖 都市建造之設計 設計方式之要項 計畫狀況-比例圖 符合比例與計畫圖面的計畫表現方式 計畫例 I:一項住宅區之計畫 計畫例 II:一項住宅區之計畫-行政區的發展 計畫例 III:一個小型都市之計畫 都市建造設計中環境計畫之目標 設計進行之大網 基層建設、問題之提出、原因及其效應 交通型態 評估徵象 評估 交通關係之外的評估標準之影響 交通建造設施之相互關係 有關於交通型態與交通流量之目的地之空間配置 交通與使用分區間之相互關係 徒步者之交通 步道連結之設計準則 步道設計所需之機能上、空間上的出發點 徒步者的安全 舒適性 道路與目的地的關係與配置 步行道路之造型 都市中步道連結之構造形式 道路連結之結構 步道計畫必備之設計標準 步道的佈局、尺寸、細部造型 步道與集合住宅連接道路寬度 步道的容許坡度 有關於步道寬度之補充 樓梯 樓梯之坡度 樓梯坡度的標準值 分隔線與隔絕方式 行人過渡道路 步道高架橋 人行地下道 步行者專用坡道之坡度 平面計畫上之步道的處理 步道表面的鋪設 人行步道上之植樹 腳踏車道、設施與尺寸規範 公共旅客近程交通運輸系統 施客遠程交通系統之特徵∕一覽表 交通型態之比較式評估 計畫上之注意事項 汽車交通 道路網的構造 環狀道路的連結方式 囊底路所構成的連結方式 交通網路構的階段區分 連結道路之計畫評估 道路橫剖面 獨立的步行者與腳踏車專用道路 車輛可通行之住宅區道路 鄰接道路 住宅區供活動性質使用道路 住宅區集散道路 住宅區之連接道路 住宅區之連接道路之典型 開放設施及其所需費用之間的關係 道路的連接與交叉及基本型態 道路的連接-平面方式的連接 道路的交叉-平面方式的交叉 道路的連接與交叉-立體交叉 車輛方向轉換空間之造型與尺寸 行駛道路的設計因子 交通類型 交通流量的圖式化(交通負荷量) 停止的交通設施 問題的討論 室外停車場與車庫的配置及空間安排 供私用小汽車用之停車場 配置與尺度 戶外停車場及其連結路面 戶外停車場之配置與造型 自用小汽車的停車篷 自用小汽車的車庫 集合式車庫 形態與配置方式 住宅區域之各種停車型態 公共停車間作為地下停車間的形式 設置與尺度 停車庫及其鄰接住宅之機能上與造型上的關係 停車大樓 停車場設計的標準值 交通安寧問題 問題的提出 源由 目標的設定 對應措施 對應措施與其效應之摘要表 對應措施-舉例 綜合性的對應策施 綜合性的對應策施-細部造型 "住宅道路"的造型與敷設方式 市中心之住宅區的交通安寧計畫實施例子 先前準備的調查工作 分析項目 計畫 結合一項交通安寧之設施以改善住宅環境的措施 交通道路的交通安寧設施 都市計畫中的噪音防制 問題的源由 交通噪音 交通密度與噪音等級之關係 減緩噪音侵擾建築物所需之對策及其影響因素 供建造區域所需的計畫標準噪音等級 道路照明 市區內之外部空間 都市建造設計之空間的意義 都市與環境之外部空間的機能 計畫目標 設計處理方式及其影響外部空間造型之比較 住宅區域 計畫之出發點 居住及其環境 獨戶獨院之住宅 專門術語釋意,密度值 摘要有關獨戶獨院住宅之數值等資料 範例集粹 都市計畫上之評估準則 獨立之獨戶獨院住宅、雙併住宅 連續住宅、連鎖住宅 中庭式住宅 高層住宅中的生活與出發點 各種多層住宅形態例 概要-多層住宅之密度 平台式住宅-出發點 各類平台式住宅之例 混合區與商業區 計畫有關之發展遠景 商業與服務業在空間上與機能性之安排有關的設計論斷 計畫之例 社會及文化設施-摘要表 生活服務設施-摘要表 內容索引

原價: 400 售價: 360 現省: 40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