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觸診技巧-表面解剖學的臨床應用 (1版)
作者: *吳威廷
版次: 1
ISBN: 9789863682547
出版社: 合記
出版日期: 2017/12
書籍開數、尺寸: 26*18.8
重量: 1.10 Kg
頁數: 432
內文印刷顏色: 全彩
#醫學
#基礎醫學
#解剖學與生理學
#健康科學
定價: 1200
售價: 1140
庫存: 庫存: 2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書名:觸診技巧-表面解剖學的臨床應用 作者:吳威廷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8 條碼:9789863682547 簡介: 近年來,對於臨床檢查和徒手治療介入的需求漸增,而就這兩者的發展卻有需倚賴於對人體表面解剖學的深入了解,才能確實掌握治療的觸點,進而達到真正療效。本書收錄超過800張的全彩圖片,除了說明人體的肌肉骨骼構造外,也提供一些簡易的治療方法,並附上明確與步驟化的診療說明。這是一本讓讀者能輕鬆掌握人體結構而,使觸診定位更加精確,進而提升徒手治療之技術,是物理治療相關領域的學生和臨床執業人員非常實用的參考讀物! 目錄: 第一章 基本準則/徐幼鈞、吳威廷 譯 3 ■ 為何臨床醫療人員需要表面解剖學? 3 ■ 我們可以從本書學到哪些表面解剖學知識? 3 ■ 表面解剖學可以在哪些地方使用? 3 評估關節或脊椎 3 實施特殊評估和介入性治療前的定位 4 局部治療韌帶或關節囊的基礎 4 ■ 臨床上的關聯性 4 ■ 觸診特性 4 ■ 何時應用表面解剖學? 5 ■ 先決條件 5 解剖學/地形構造學的背景 5 精準的觸診流程 5 經驗值 6 ■ 觸診的技巧與阻抗 6 觸診的中心概念 6 觸診時施加壓力 6 觸診技巧 7 觸診骨緣 7 觸診骨突起 8 觸診肌肉 8 觸診肌肉邊緣 9 觸診肌腱 9 觸診韌帶 10 觸診關節囊 11 觸診滑囊 11 觸診周邊神經 12 觸診血管(動脈) 12 ■ 觸診的工具 13 引導的結構 13 連結線 13 辨認觸診結構的配套措施 13 結構標記 14 執行時的標準姿勢 14 ■ 問題討論 15 第二章 肩部複合體/黃妤璇 譯 19 ■ 肩部區域的意義與功能 19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19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20 ■ 一般定向-後方 22 ■ 局部觸診-後側 24 ■ 局部觸診-外側 31 ■ 一般方向-前方 37 ■ 局部觸診-前內側 38 ■ 局部觸診-前外側 40 ■ 問題討論 50 第三章 肘部複合體/黃妤璇 譯 53 ■ 肘部複合體的意義與功能 53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53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53 ■ 一般定向-前側 57 ■ 局部觸診-前側 57 ■ 局部觸診-內側 61 ■ 局部觸診-外側 67 ■ 一般定向-後側肱骨 74 ■ 問題討論 76 第四章 手部/徐幼鈞、吳威廷 譯 79 ■ 手部的意義與功能 79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80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81 ■ 概論-背側 85 ■ 背側軟組織的局部觸診 89 ■ 背側腕骨的局部觸診 93 ■ 概論-掌側 99 ■ 掌側軟組織的局部觸診 100 ■ 掌側腕骨的局部觸診 103 ■ 問題討論 110 第五章 髖部與腹股溝區域/徐幼鈞、吳威廷 譯 113 ■ 髖部與腹股溝區域的意義與功能 113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113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113 ■ 局部觸診-外側 118 ■ 局部觸診-背側 120 ■ 局部觸診-前側 122 ■ 問題討論 131 第六章 膝關節/林紘毅 譯 135 ■ 膝關節的意義與功能 135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136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136 ■ 溫度上升之觸診 140 ■ 水腫之觸診 141 ■ 局部觸診-前側 142 ■ 局部觸診-內側 147 ■ 局部觸診-前內側的軟組織 149 ■ 局部觸診-外側 155 ■ 局部觸診-後側 162 ■ 問題討論 165 第七章 足部/林紘毅、徐幼鈞、吳威廷 譯 169 ■ 足部的意義與功能 169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171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172 ■ 足部內側緣的局部觸診 174 ■ 足部外側緣的局部觸診 183 ■ 足部背側的局部觸診 191 ■ 遠端後側小腿的局部觸診 196 ■ 問題討論 199 第八章 軟組織/林紘毅 譯 203 ■ 軟組織的意義與功能 203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203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203 ■ 觸診過程摘要 204 ■ 起始姿勢 206 ■ 困難及替代的起始姿勢 206 ■ 觸診技巧 207 ■ 評估和治療的訣竅 211 ■ 治療範例 213 ■ 問題討論 219 第九章 後骨盆區域/徐幼鈞、吳威廷 譯 223 ■ 骨盆區域的意義與功能 223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223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225 ■ 觸診過程摘要 233 ■ 觸診技巧-在骨頭上快速定位 234 ■ 觸診技巧-在肌肉上快速定位 237 ■ 局部觸診技巧 241 ■ 相位與投影 249 ■ 觸診骨盆-大轉子區域 253 ■ 評估和治療的訣竅 257 ■ 問題討論 258 第十章 腰椎/韓亭怡 譯 261 ■ 腰椎的意義與功能 261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262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263 ■ 觸診過程摘要 278 ■ 起始姿勢 278 ■ 困難及替代的起始姿勢 279 ■ 觸診技巧 279 ■ 評估和治療訣竅 284 ■ 問題討論 289 第十一章 胸椎及胸廓/韓亭怡 譯 293 ■ 胸椎的意義與功能 293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294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295 ■ 觸診過程摘要 304 ■ 起始姿勢 304 ■ 困難及替代的起始姿勢 304 ■ 後方觸診技巧 304 ■ 前方觸診技巧 322 ■ 問題討論 333 第十二章 頸椎/楊佩瑜 譯 337 ■ 頸椎的意義與功能 337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337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338 ■ 觸診過程摘要 352 ■ 起始姿勢 352 ■ 困難及替代的起始姿勢 354 ■ 後方觸診技巧 354 ■ 側面觸診技巧 370 ■ 前方觸診技巧 381 ■ 問題討論 386 第十三章 頭和下巴/楊佩瑜 譯 389 ■ 簡介 389 ■ 顳顎關節的意義與功能 389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389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389 ■ 顱骨的解剖 390 ■ 顱骨的觸診 390 ■ 下巴-顳顎關節 391 ■ 觸診顳顎關節 394 ■ 下巴肌肉的觸診 395 ■ 問題討論 405 參考書目 407 索引 413

為您推薦

解剖列車-專為徒手與動作治療師的肌筋膜經線 (4版)

解剖列車-專為徒手與動作治療師的肌筋膜經線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28

原價: 1200 售價: 1080 現省: 120元
立即查看
犬解剖指引(Guide to the Dissection of the Dog) (8版)

犬解剖指引(Guide to the Dissection of the Dog) (8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24

原價: 1103 售價: 993 現省: 110元
立即查看
水中復健與運動訓練(附DVD) (1版)

水中復健與運動訓練(附DVD)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水中復健與運動訓練(附DVD) 作者:曾怡珊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20 條碼:9789863683261 新書簡介: 在水療照護體系當中,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休閒治療師、按摩治療師等相關專業人員都扮演著重要角色。本書從水療相關專業人員的角色開始談起,逐步帶領讀者探討「水」的物理特性,以及「水中運動」相對於陸上運動來說可能對於人體(例如心肺、腎臟及其他系統)帶來的成效與影響。書中不僅回顧水療的發展歷史及相關研究,亦針對各項水療技術——哈勒維克水療法、巴德拉加茲環技術、水中太極、水指壓,提供詳細的原理介紹與實務說明。此外,在探究介入方法的同時,本書更著重討論如何基於個案本身的實際情況(例如截肢、偏癱、頸部損傷、多發性硬化症、類風溼性關節炎)提供「個人化調整」,以及如何適時為個案轉介、如何判斷個案是否不再需要水療團隊的服務。對於水療相關從業人員而言,本書是一本必讀的完整指南。 目錄: DVD光碟片內容 ix 貢獻者 xi 原著序 xii 致謝 xiv 推薦序 xv PART I 水療的核心要素 1 Chapter 1 緒論:水療介紹與發展史 3 水療與宗教儀式之歷史 4 現代水療之起源 7 水中復健之現況 8 水中運動療程的適應症及優勢 9 水中運動療程的禁忌症及注意事項 11 水中運動療程及設施 11 總結 14 Chapter 2 水療服務提供者之指引 15 萊頓水療團隊服務模式 16 執照、執業登記、認證及頭銜 16 水療團隊中各成員的功能 19 總結 24 Chapter 3 水的特質與治療性介入 25 水的物理性質 26 水的流體動力性質 31 總結 34 Chapter 4 浸泡與水中運動之生理效應 35 肺系統 36 心血管系統 38 腎臟系統 39 肌肉骨骼系統 40 神經肌肉系統 41 總結 42 PART II 哲學與技巧要素 43 Chapter 5 哈勒維克水療法的基本概念 45 歷史回顧 46 治療分類 49 哈勒維克水療法與ICF系統 50 學習階段 51 功能層面的應用 54 活動層面的應用 59 參與層面的應用 65 特定技巧訓練 65 總結 71 Chapter 6 巴德拉加茲環技術 73 物理治療性與機械性原理 74 本體感覺神經肌肉誘發技巧 75 適應症 76 治療目標 76 治療技巧的應用 77 治療時間 79 運動進程 79 動作模式 80 下肢模式 82 軀幹模式 90 上肢模式 95 總結 100 Chapter 7 水中太極 101 歷史回顧 102 呼吸模式 102 動作原則 105 站姿與動作模式 106 水中太極的益處 112 臨床應用 114 總結 116 Chapter 8 水指壓 117 歷史與哲學 118 治療進程 119 訓練及認證 122 生理效應 123 心理效應 124 治療應用 124 注意事項及禁忌症 125 總結 127 Chapter 9 游泳動作訓練與復健應用 129 水療計畫中的游泳訓練 130 游泳訓練的進程 132 姿勢回復技巧 133 靜態漂浮控制 137 懸浮技巧 138 轉換方向 138 游泳訓練裝備 138 泳式動作與個人化調整 141 損傷者的個人化調整 162 總結 175 PART III 個案要素 177 Chapter 10 評估與評量 179 臨床決策 180 初始評估與評量 181 醫療篩檢 186 知情同意 186 水中安全審查 187 生命徵象基本值資料 189 水中運動的計畫與進展紀錄 190 水中運動的結案 190 總結 191 Chapter 11 個別化水中心肺訓練 193 監測心血管表現 195 腦性麻痺 197 腦損傷與腦中風 198 多發性硬化症 200 類風濕性關節炎 201 懷孕 203 心肺疾病 204 纖維肌痛症 206 小兒麻痺 208 肥胖 208 老年人口 209 受傷運動員 213 總結 217 Chapter 12 神經肌肉訓練 219 神經肌肉疾病個案的復健 222 治療計畫的通則 226 神經復健的水中技巧應用 228 平衡和姿勢控制 234 水中健康計畫 237 總結 240 Chapter 13 核心肌肉骨骼訓練 241 機能解剖學 242 水療適應症 247 改善活動度的活動 247 改善肌肉表現的活動 257 強化核心肌群的心肺功能訓練 261 個別化的運動建議 263 總結 265 Chapter 14 上半身肌肉骨骼訓練 267 機能解剖學 268 水療適應症 273 改善活動度的活動 273 改善肌肉表現的活動 279 強化上半身肌群的心肺功能訓練 284 個別化的運動建議 284 總結 285 Chapter 15 下半身肌肉骨骼訓練 287 機能解剖學 288 水療適應症 292 改善活動度的活動 295 改善肌肉表現的活動 299 強化下半身肌群的心肺功能訓練 308 個別化的進階運動 308 總結 310 Chapter 16 案例討論-有特殊需求之患者 311 創傷性腦傷的產後婦女 312 脊柱裂的兒童 315 腦性麻痺併股骨折的男性 318 參考文獻 323 索引 341 關於編者 349 DVD使用指引 350

原價: 850 售價: 808 現省: 42元
立即查看
實用高級心臟救命術: 臨床操作指引 (2版)

實用高級心臟救命術: 臨床操作指引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實用高級心臟救命術:臨床操作指引(第二版)修訂本 312-043C/ 9789861267524 ISBN 9789861267524 作者/出版社 *尹彙文/合記 出版年代/版次 2021/ 2 重量:0.45kg  頁數:218 裝訂:平裝  開數:26x19cm  印刷:雙色 依據美國心臟醫學會2020年最新版本修訂 簡介 心肺復甦術已是全民運動,透過全球通用ACLS訓練準則的推廣,讓急救行動成為無國界的即時救命服務,亦是ACLS從認證到執行成效的成功關鍵。ACLS急救準則在2010年新版頒布後,將叫叫ABC修正為叫叫CAB,從急救的專業知識鋪陳為一般常識。本書作者將其十幾年來的教學經驗,依2010年 ACLS準則重新改寫第二版,從前版入門的實用操作手冊到台灣ACLS聯合委員會網站的eACLS版,2011年更朝美國AHA的認證更上一層樓,提供ACLS的實用急救概念讓學員能夠輕鬆學,達到提昇急重症的醫療品質。 目 錄 章碼章名作者頁碼 第 1章 急救通用流程 1 第 2章 心室纖維顫動及無脈搏心室心搏過速 11 第 3章 心律不整的判讀 19 第 4章 成人心肺復甦術與異物哽塞的處理 29 第 5章 電擊治療及自動電擊器(AED)使用 45 第 6章 呼吸道的處置 55 第 7章 無脈搏電氣活動及心律停止 69 第 8章 心搏過緩 77 第 9章 穩定型心搏過速 87 第 10章 不穩定型心搏過速 99 第 11章 休克與肺水腫的處理 105 第 12章 急性冠心症 111 第 13章 特殊狀況之急救 125 第 14章 急救用藥 141 第 15章 綜合演練 149 第 16章 學後自我評量與測驗解析 165

原價: 450 售價: 428 現省: 22元
立即查看
耳鼻喉科診斷室-臨床精要及開業指南(Essential ENT) (1版)

耳鼻喉科診斷室-臨床精要及開業指南(Essential ENT)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耳鼻喉科診療室-臨床精要及開業指南 作者:古偉裕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5 條碼:9789863680291 簡介: 目前國內有不少人深受耳鼻喉相關疾病所困擾,輕者可能影響生活品質,重者恐危及生命。本書依據解剖位置的不同分章探討,每章節包括相關的解剖學、生理學、檢查方法與疾病綜合討論,以提供耳鼻喉科相關疾病的簡要描述,包括臨床所見、診斷及內外科治療。全書內含豐富清晰的影像圖片,使讀者能迅速掌握重點及回顧耳鼻喉科基礎及臨床層面的知識。本版新增綜合論述及關鍵重點的整理,幫助您釐清常見的錯誤判斷,各章末還提供自我測驗,方便讀者貫通本學科的知識。對於想要快速掌握耳鼻喉科精華的讀者而言,是一本絕佳的參考用書。 前言: 本書的第二版在經過大幅更新及修訂後,指引讀者對耳鼻喉科診療獲得更先進的概念。在過去的十多年來,藉由對醫學生、一般開業醫及資淺耳鼻喉科醫師的教學中,讓我能更瞭解他們的學習需求,因此在本書及相關網頁資訊裡,我放進許多新的資訊及概念,希望讀者能覺得實用。 本版與第一版的編排一樣,試著以問題為導向的方式討論每一項主題,這樣能更切用於日常生活中的醫療狀況,並幫助學生知道該如何去面對測驗人員所可能提出的問題。各章節中的個案討論及關鍵重點可有助於強化記憶主題重點。有個新章節可幫助各位培養處理病患症狀的方法,這些症狀在行醫過程中常會碰到。大部份的章節會針對影響該部位的疾病做一「綜合論述」。這種安排並非要讓讀者強記這些冗長的內容,而是為了能更瞭解耳、鼻、喉疾病其中的差異。在每一篇綜合論述中,讀者將學會辨別較常見的狀況,在文中會以粗體字來表現。藉由系統分類,這些表單將有助讀者以更有組織的方式將知識及思考做整合。 清晰有架構的思考模式為臨床診療時的重要條件,不論我們的能力到哪裡,都會經常遇到沒有經歷過的新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特別是在急診時,醫學生需要良好的診療技巧及有組織的處理方式,這必須要扎根於良好的基本學理及常識。本書能夠提供您所需要的知識及大綱,還有許多基本常識,任您享用。 目錄: 致謝 v 前言 vii 譯者序 ix 1 耳鼻喉科疾病史及檢查 1 2 認識耳鼻喉科的檢查 13 3 口腔、扁桃腺及腺樣體 19 4 唾液腺 33 5 喉部 41 6 食道及吞嚥困難 65 7 甲狀腺 75 8 頸部 83 9 耳部 93 10 鼻及鼻咽部 127 11 副鼻竇 147 12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及愛滋病在耳鼻喉科方面的表現 157 13 耳鼻喉科處置 161 14 耳鼻喉科藥物學 169 附錄A:耳鼻喉科診療常用辭彙 173 附錄B:如何診斷耳鼻喉科常見症狀之整理 176 索引 183

原價: 750 售價: 713 現省: 37元
立即查看
肌肉起止點疼痛治療 (1版)

肌肉起止點疼痛治療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肌肉起止點疼痛治療 作者:鄭光亮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4 條碼:9789861269665 簡介 本書對身體各部位肌肉在臨床上的檢查、評估、診斷與治療論述非常詳盡,圖文並茂,深入淺出地分述了肌肉起止點疼痛之常用治療方法,以及頭頸部、上肢、胸背部、腰部、下肢等部位損傷的診斷與治療,並搭配中醫經絡理論,分析肌肉起止點與相關知識。書中結合作者多年的臨床治療經驗和心得,其獨到的理論觀點與技法,可廣為中西醫學系、復健、物理治療、職能治療等科系的學生,或是臨床醫師、治療師作為診斷治療的參考。 前言 本書以解剖基礎知識及生物力學理論和軟組織損傷特點為基礎,總結了近10多年中西醫結合治療各種軟組織損傷疼痛的經驗,結合作者30多年臨床經驗和心得,提出局部與整體(平衡療法)、以痛為腧(標靶治療)、肌肉起止疼痛治療(力學療法)、屈伸旋轉(極限療法)等觀點,與傳統的理療、推拿、按摩有所不同,從大手法到小手法,從整體到局部,從片或條狀到點上,大大減輕了復健師的體力消耗,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實為對軟組織損傷治療的一次變革。 該書共分為12章,圖文並茂,直觀、易學易懂,實用性強,是各大醫學院校的學生、骨外科治療師難得的一本好教材。若有不妥之處,請同行專家指正。 鄭光亮 校訂者序 本書對身體各部位肌肉在臨床上的檢查、評估、診斷與治療論述非常詳盡,搭配中醫經絡理論,深入淺出地分析肌肉起止點與相關知識,圖文並茂,內容涵蓋基礎與臨床醫學,可廣為中西醫學系、復健、物理治療、職能治療等科系的學生或是臨床醫師、治療師作為診斷治療的參考。 感謝合記圖書出版社邀請我審閱本書,於審閱工作盡力做到正確及符合原意,但仍難免疏漏,若有需要改正之處,尚祈讀者不吝賜教,以為再版之改進。 蘇國輝 謹識 物理治療師 國立陽明大學生理學研究所博士 國立陽明大學生理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目錄 第1章 肌肉起止點疼痛與生物力學 1 一、肌肉起止點的概念 1 二、肌肉的分類 2 三、生物力學的概念 3 四、肌肉的力學特性 4 五、韌帶和肌腱的力學性質 5 六、常見全身易受損肌群的肌肉起止點 12 第2章 肌肉起止點疼痛治療學的 理論基礎 35 一、軟組織損傷 35 二、無菌性炎症 39 三、位移 46 四、沾黏 47 第3章 肌肉關節運動解剖基礎 51 一、關節分類 51 二、關節的解剖基礎 53 三、關節的力學性能 58 四、關節的運動與靜止的時機 63 五、關節運動與靜止的利和弊 64 第4章 肌肉起止點與中醫經穴的關係 75 一、肌肉起止點與阿是穴的關係 75 二、肌肉起止點與十四經絡的關係 76 三、肌肉起止點與中醫經絡穴位的關係 98 第5章 檢驗學檢查與肌肉起止點影 像學檢查 101 一、檢驗學檢查 101 二、肌電圖檢查 108 三、超音波診斷 117 四、體表熱象圖檢查 119 五、X光檢查 123 六、CT掃描 132 七、MRI 137 八、椎管造影 142 九、CT椎管造影 143 十、放射電腦斷層掃描 144 十一、影像學資料的綜合判斷 149 第6章 常用肌肉起止點檢查法 153 一、頸部的檢查 153 二、上肢檢查法 187 三、胸背腰部檢查 286 四、髖部檢查 322 五、骨盆部檢查 366 六、膝部檢查 379 七、踝部和足的檢查 408 八、神經系統檢查 446 第7章 肌肉起止點疼痛治療的常用 方法 475 一、鄭氏療法 475 二、立體封閉(注射)療法 509 三、刀中刀療法 511 第8章 頭頸部損傷 519 一、顳肌損傷 519 二、咀嚼肌損傷 521 三、頸長肌損傷 524 四、頭長肌損傷 526 五、頸闊肌損傷 528 六、胸鎖乳突肌損傷 531 七、提肩胛肌損傷 534 八、枕下肌群損傷 537 九、斜方肌損傷 540 十、頭夾肌損傷 543 十一、前、中、後斜角肌損傷 545 第9章 上肢損傷 549 一、三角肌損傷 549 二、肱二頭肌損傷 552 三、肱三頭肌損傷 555 四、肱肌損傷 558 五、肘肌損傷 561 六、肱橈肌損傷 564 七、旋前圓肌損傷 566 八、旋後圓肌損傷 569 九、旋前方肌損傷 571 十、橈側屈腕肌損傷 573 十一、尺側屈腕肌損傷 576 十二、屈拇長肌損傷 578 第10章 胸背部損傷 581 一、棘上肌損傷 581 二、棘下肌損傷 584 三、小圓肌損傷 587 四、大圓肌損傷 589 五、肩胛下肌損傷 592 六、菱形肌損傷 595 七、胸大肌損傷 597 八、胸小肌損傷 600 九、前鋸肌損傷 602 十、背闊肌損傷 605 第11章 腰部損傷 609 一、豎脊肌損傷 609 二、腰方肌損傷 612 三、腰大肌損傷 615 四、棘肌損傷 617 五、髂腰肌損傷 620 六、臀大肌損傷 622 七、臀中肌損傷 624 八、臀小肌損傷 626 九、梨狀肌損傷 628 十、股方肌損傷 631 十一、海綿體肌損傷 634 第12章 下肢損傷 637 一、股四頭肌損傷 637 二、股二頭肌損傷 640 三、股內收肌損傷 643 四、股直肌損傷 646 五、內收長肌損傷 649 六、內收大肌損傷 654 七、半腱肌損傷 658 八、半膜肌損傷 661 九、闊筋膜張肌損傷 664 十、膕肌損傷 667 十一、腓腸肌損傷 670 十二、比目魚肌損傷 672 十三、脛骨前肌損傷 675 十四、腓骨長肌損傷 678 十五、脛骨後肌損傷 681 十六、足背肌損傷 684

原價: 350 售價: 333 現省: 17元
立即查看
疤痕解密-成因、類別與治療選擇(Scars and Scarring: Causes, Types and Treatment Options)402-004C/9789863681779 (1版)

疤痕解密-成因、類別與治療選擇(Scars and Scarring: Causes, Types and Treatment Options)402-004C/9789863681779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疤痕解密-成因、類別與治療選擇 作者:陳采汎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7 條碼:9789863681779 簡介: 人類對美的追求隨著醫學進展而不斷提升,各種傷病、懷孕及肥胖等生理變化所導致的皮膚疤痕,也因新治療技術而得以完善!本書是作者對疤痕研究的結晶,其融合了基礎理論與臨床實例,並依照疤痕的形態、疤痕形成的作用機轉及疤痕治療的反應予以分類說明,最後再按此分類架構來介紹各種適用的治療方式,像是新的雷射治療技術等。 本書有助於初學者在短時間內,對皮膚疤痕有全面性的了解;專業醫師與研究者能掌握最新的研究進展與方向,除此之外,針對書中案例均提供術前、術後對照的彩色照片以及參考書目以利讀者進一步延伸閱讀。 這是一本不僅可供皮膚科、整形外科、美容醫學科的醫師參考書,也適合作為醫學系、皮膚科、美容醫學科、整形外科、基礎醫學研究所、臨床醫學研究所學生的教科書的實用教材。 序言 「正常(Normal)」是一個在有統計概念以前,人類就已長久使用的統計名詞。 當一件事在大部分朋友或親戚身上都發生,人類就會說該事物「正常」;後來, 統計學家使用標準差的概念來定義何謂「正常」。總之,當你形容某件事為「正 常」,意謂大部分的人都擁有該特色或特徵。假設我們觀察到所有的人類都只有一隻眼睛,有一隻眼睛就會被認為是正常的;然而,因為多數人都擁有兩隻眼睛,就會將只有一隻眼睛的神秘生物當成怪獸。這種對正常的定義,是在沒有其他事物可以拿來跟人類自己比較,萬不得已的時候,所發展出來的。 隨著老化,每個人都一定會產生皺紋,因此,就定義上來說,皺紋是正常現 象;然而,諷刺的是,人類會想要消除皮膚上的皺紋也是正常的。當皮膚受傷到一定深度而啟動緊急修復系統時,必定會產生疤痕,疤痕的產生從統計的角度來看是正常的,但正常人類依舊想要消除疤痕。 我們在追求什麼呢?我們是在追求正常嗎?高血壓病人每天吃血壓藥是為了要 維持正常嗎?看起來似乎是這樣。然而,他們吃藥是為了能夠活到人類通常能活的歲數。簡單來說,雖然他們看似嘗試維持正常,事實上卻是想透過讓血壓變正常,以活得比原先一般高血壓病人所能存活的時間還來得長。人類內心深埋著一種動力,驅使我們追求一些並非正常之事,即使死亡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人們總期望能長生不死。同樣的,研究者和美容醫學的醫療從業者,一直試圖將正常事物轉變為不正常。即使皮膚受傷、隨時間老化是正常現象,他們仍試圖將有皺紋和疤痕的正常人類(統計上的多數),變成毫無皺紋的不正常人類(統計上的少數)。 人類的肉體總會凋零死去而化為有機分子在現實中奮戰著,而我們的內心則渴 望過去的美好,就如同我們時不時就會回想起過去的好日子。或許,我們心裡夢想著過去美好的日子,那些沒有憂傷、悔恨,沒有疾病、老化,沒有受傷、疤痕,沒有死亡,也沒有死後腐朽,那些一切尚未開始出問題的完美時刻。 本書編輯認為在開始思考疤痕與疤痕形成的過程之前,我們需要翻新何謂「正 常」這個概念。「正常」可能代表人類皮膚最原始、應該有的狀態。 即使在人類所追求的「正常」前面,統計顯得那麼無用;但如果沒有統計的 協助,我們不可能呈現治療和治療結果之間的關係,這正是疤痕治療研究特有的 難題。如果沒有發現這些難題並找到解決方法,我們就像是在疤痕治療迷宮中的 盲人。 人類除了追求生命的延續,更進一步追求美的時代已經來臨,人類發明了許多 治療疤痕的方法,本書雖未全部收錄,但幾乎涵蓋了大部份有效的治療選項,以及 目前關於疤痕如何形成的最新發現。我們依照疤痕的形態、疤痕的自然進程和疤痕 對治療的反應予以分類,並依此新的疤痕分類為架構來介紹各種治療方式及最新的 雷射治療。 編輯希望本書《疤痕解密:成因、類別與治療選擇》能為未來的疤痕治療研究 點一盞明燈;也期許本書能帶來更多對疤痕成因的了解,以提供更成功治療方式的 實際指引,讓往後更多人能重回皮膚最原本的狀態。 目錄 序言(Preface) v 提醒(Notice) vii 引言 1 Chapter 1 疤痕與結疤:成因、類別與治療選擇 3 Chapter 2 疤痕造成的心理衝擊25 疤痕的致病機轉39 Chapter 3 疤痕的致病機轉:概論 41 Chapter 4 傷口癒合過程中的氧化還原反應: 可做為預防疤痕產生的細胞保護性酶? 57 Chapter 5 表皮疤痕形成不只是發炎反應99 預防 107 Chapter 6 預防疤痕. 109 治療的選擇 121 Chapter 7 疤痕的放射治療 123 Chapter 8 疤痕的手術治療 131 Chapter 9 微創治療選項139 新的治療醫擇與疤痕分類169 Chapter 10 雷射:物理及原則 171 Chapter 11 疤痕的分類:傳統與創新179 Chapter 12 治療的選擇—合併治療: 併雷射及手術疤痕修整 187 Chapter 13 建議的治療方案 203 Chapter 14 膨脹紋 211 Chapter 15 疤痕治療之研究 223 索引(Index) 234

原價: 850 售價: 808 現省: 42元
立即查看
觸診與評估技巧:利用觸摸來評估與診斷(附CD-ROM) (1版)

觸診與評估技巧:利用觸摸來評估與診斷(附CD-ROM)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觸診與評估技巧:利用觸摸來評估與診斷(附CD-ROM)(Palpation and Assessment Skills 2/e) ISBN 9789861264097 作者/出版社 黃博靖 / 合記 出版年代/版次 2007/1 內容簡介 頁數:392 裝訂:平裝  開數:16K  印刷:雙色 圖:89  表:1 隨書附贈的光碟,主要內容為評估技巧的示範影片、圖片及原文,只要是書上標有光碟圖示的評估技巧,就可以在光碟中找到對應的影片及原文。讀者閱讀本書的同時,搭配光碟中的示範教學,將更容易習得觸診與評估技巧! 簡介: 在徒手治療中,觸診是徒手評估與治療的基礎,讀者於操作時要先學會巧妙敏感的觸摸技術,並對觸診後的結果作出正確的判斷。如果單從書內文字或插圖學習,是相當困難的,所以本書特別配合CD-ROM,利用CD-ROM實體的示範,提供更有效且更便利的學習。對於有興趣此領域或想習得觸診技巧的人及專業徒手的治療師是相當基本的技術性用書。 本書九大特點 ‧涵蓋所有組織和系統的觸診和評估,包含皮膚、肌肉組織,以及脊椎與骨盆。 ‧引導學生練習各種不同的觸診技巧。 ‧詳細描述所有的觸診技巧,並附有插圖,甚至在CD-ROM中還可找到影像檔。 ‧每一個技巧都附有練習題,並有自我評量的練習。 ‧指導初學者利用正確的方式來操作各項技巧,並提供額外的技術來增進其基礎知識。 ‧可以預期其評估的結果。而影像檔也有助於學生增進技巧。 ‧由非常專業的治療師與教授編撰而成,讓讀者在家和在臨床中也可以習得研討會的課程。 ‧採雙色列印,可以幫助學生清楚地區分本文和圖片中的練習項目。 ‧包含CD-ROM,可以輔助書本中的不足。 目錄: 隨書附贈的光碟裡有示範評估技巧的影片,只要是書上有光碟圖示的評估技巧就可以在光碟中找到對應的影片。如果要觀看光碟中的影片,只要在光碟中點選對應的圖示就可以了。這片光碟是與書本一起使用的,並沒有單獨販售。 原序 譯者序 譯者簡介 前言 貢獻者 專有名詞 特別主題一  使用適當的壓力(與肌筋膜疼痛指標,MPI) 第 一 章  目標─觸診能力 特別主題二  構造與功能:可分開嗎? 第 二 章  觸診精確度─幻想或事實? 特別主題三  視覺評估,優勢眼及其他論點 第 三 章  觸診之基本原則 特別主題四  反射及針灸穴位的型態學 第 四 章  皮膚的觸診及評估 特別主題五  如何辨別是肌肉還是關節所造成的問題 第 五 章  肌肉結構變化的觸診 特別主題六  紅、白與黑色反應 第 六 章  細微動作的觸診(包含腦脊髓液、能量及「組織是否有記憶?」) 特別主題七  評估硬膜受限 第 七 章  神經系統異常機械張力評估 特別主題八  疼痛的來源─是反射還是局部的疼痛? 第 八 章  簡介功能性觸診 特別主題九  關節副活動/「終點感覺」/活動度:是什麼? 第 九 章  觸診與評估關節(包含脊椎和骨盆) 特別主題十  叩擊觸診法 第 十 章  內臟觸診與呼吸功能評估 特別主題十一 傳統中醫脈搏的觸診 第 十一 章 非觸碰性觸診 特別主題十二 過度換氣 第 十二 章 觸診與精神狀態 附錄:Chapman所提到神經淋巴反射點的位置

原價: 1500 售價: 1425 現省: 75元
立即查看
(特價書)表體觸診圖譜:頸部、軀幹、上下肢表體解剖學 (3版)

(特價書)表體觸診圖譜:頸部、軀幹、上下肢表體解剖學 (3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1400 售價: 1260 現省: 140元
立即查看
肌肉骨骼觸診指引扳機點,移轉模式和牽張 第三版中文版(內附4小時數位課程影片) (3版)

肌肉骨骼觸診指引扳機點,移轉模式和牽張 第三版中文版(內附4小時數位課程影片) (3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是觸診藝術和科學的深入指南,為按摩評估和治療技術提供了清晰的解說。教您如何執行和有效率的觸診。並針對每一條肌肉說明肌肉的附著處、動作、觸診的步驟、觸診應注意的事項、扳機點及牽張。身體力學的章節詳細描述十項有效運用在臨床的原則。本書不僅提供了觸診的基本技術,更突顯了一系列獨特和創新的特點,使學習體驗更加深入且實用。 本書特色  新!新增骨科評估章節。  新!Evolve網站新增超過4小時的數位課程影片,由Muscolino博士親自示範骨骼和肌肉觸診的步驟。  獨特的!本章描述了牽張在有效治療中所扮演的角色,並且附上由病患自己執行牽張和治療師輔助牽張的圖示。  跟著步驟來執行肌肉觸診練習,讓觸診技術易於理解和記憶。  以全彩圖片加上插畫方式來呈現肌肉的觸診、肌肉的確切外觀,以及觸診時肌肉在皮膚下方的位置。  扳機點和轉診模式的插圖使讀者更容易識別位置,清晰呈現壓力點在肌肉上的位置以及受傷時疼痛輻射的區域。  「深入思考」問題幫助您培養臨床推理能力。  案例研究提供了實際應用知識的機會,促使讀者將學到的內容運用於實務中。 【目錄】 第一部分:評估 第1章 簡介 第2章 肌肉觸診的學問與技術 第3章 骨科評估測試 第二部分:治療技巧 第4章 覆貍M基礎按摩手法 第5章 扳機點的解剖學、生理學及治療 第6章 牽張 第7章 徒手治療師的人體力學 第三部分:骨頭的觸診及韌帶 第8章 上肢骨觸診及韌帶 第9章 身體中軸骨的觸診及韌帶 第10章 下肢骨的觸診及韌帶 第四部分:肌肉的觸診  第11章 肌肉觸診過程#1-肩帶肌肉的觸診  第12章 肌肉觸診過程#2-頸部肌肉的觸診  第13章 肌肉觸診過程#3-頭部肌肉的觸診  第14章 肌肉觸診過程#4-手臂肌肉的觸診  第15章 肌肉觸診過程#5-前臂肌肉的觸診  第16章 肌肉觸診過程#6-手內部肌肉的觸診  第17章 肌肉觸診過程#7-軀幹肌肉的觸診  第18章 肌肉觸診過程#8-骨盆肌肉的觸診  第19章 肌肉觸診過程#9-大腿肌肉的觸診  第20章 肌肉觸診過程#10-小腿肌肉的觸診  第21章 肌肉觸診過程#11-足部肌肉的觸診 索引

原價: 2500 售價: 2375 現省: 125元
立即查看
彩色圖說功能解剖學:骨骼肌肉系統解剖學、人體肌動學和操作治療觸診手法 (2版)

彩色圖說功能解剖學:骨骼肌肉系統解剖學、人體肌動學和操作治療觸診手法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重量:1.15kg 頁數:472 裝訂:平裝  開數:28 x 21 cm  印刷:彩色 圖:393 表:8 序: 當今越來越多按摩、身體保健與健身的專業人 員成為健康防護團隊的一分子,這些專業人員與醫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整脊師、照護師經理人、辯護律師、保險公司,和其他保健照護專業共同合作成為一個專業。因此,除了必須明白肌肉和關節的簡單功能之外,也要獲得更多範疇的知識;如此才能讓他們清楚地溝通,維持專業信譽且得到從事治療工作的保險給付。目前對治療正當性判定的新觀念, 需要「依成果為依據」,此種需求讓我們需要 更徹底去瞭解活蹦蹦的身體。   撰寫《彩色圖說功能解剖學:骨骼肌肉系統解剖學、人體肌動學和操作治療觸診手法第二版》一書,即用來協助探討人體動作和功用的學生們,讓他們明白解剖構造如何共同合作以完成動作,這對學習醫療保健的學生非常重要。透徹瞭解身體內的複雜協合特性,對探討人體動作和功用的學生們非常重要。這許多專業都需要治療師們擬定明確而有效的治療計畫。健身和運動專業人員常被請去分析複雜的動作模式,好讓運動員表現到最佳的狀態,且預防發生傷害。 除了這些實用利益外,明白功能解剖學之後,可讓我們有如藝術家般更明智瞭解人體動 作。深入瞭解解剖構造與功能間的關係,讓我們能開始將受試者的身體視為活生生、生氣蓬 勃、活動自如的傑作。《彩色圖說功能解剖學:骨骼肌肉系統解剖學、人體肌動學和操作治療 觸診手法》一書,可以幫助您去探究人體在啟動如步行,跑步、舉起物體和投擲等動作時,其間的相關結構和解剖之間的關係。 本書結構和內容 (Organization and Content) 《彩色圖說功能解剖學:骨骼肌肉系統解剖學、人體肌動學和操作治療觸診手法第二版》 的各章節編排係依「由下而上」的方式,說明各解剖部位;也就是說,先說明深層構造,再 加上一層層的構造。此種編排方式可協助讀者 明白靜態結構 (如骨骼、韌帶,和關節囊) 與肌肉功能的關係。在本書中將從淺層到深層說明肌肉,以便學習系統性的觸診技巧。《彩色圖說功能解剖學:骨骼肌肉系統解剖學、人體肌動學和操作治療觸診手法第二版》也會依功能將肌肉分群敘述,例如背闊肌與大圓肌是體內的相鄰肌肉,具有共同的肌肉止端,且執行相似的動作,因此會在第四章中依序說明這些肌肉。 本書前三章說明人體的組合方式,以及如何執行動作的方式。第一章討論和說明人體的基本構造和系統、解剖和動作的用語,第二章則更深入探討人體內的各類型骨骼和關節,包括基本構造、形狀和功能、分類和位置。第三章進一步解說骨骼肌,包括功能、性質、肌纖維方向和種類,所產生的不同類型收縮與其調節方式。在學習完這些介紹性的章節之後,您應該能瞭解人體的基本構造,和產生運動的方法;也將會學到討論這些觀念的一套語言。 其他六章各自探討人體的特定部位,這些章節依照一致的編輯方式,各章提供同一部位的相同型式資訊;此種編輯可讓您預知格式和 內容,也有助於快速簡便在各章節中查閱相關 的標題。 目錄 前言 x 譯者序 xv 致謝 xvii 第一章 人體簡介 (Introduction to the Human Body) 1 第二章 骨學與關節學 (Osteology and Arthrology) 29 第三章 肌肉學 (Myology) 54 第四章 肩部 (The Shoulder) 84 第五章 手肘、前臂、腕部和手部 (The Elbow, Forearm, Wrist, and Hand) 134 第六章 頭部、頸部、顏面 (Head, Neck, and Face) 199 第七章 軀幹 (Trunk) 257 第八章 骨盆、大腿和膝部 (Pelvis, Thigh, and Knee) 321 第九章 小腿、踝部和足部 (Leg, Ankle, and Foot) 382 詞彙 429 索引 437

原價: 1100 售價: 1045 現省: 55元
立即查看
漫畫圖解身體檢查:紐子醫師帶你聽、看、觸診全身 (1版)

漫畫圖解身體檢查:紐子醫師帶你聽、看、觸診全身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漫畫圖解身體檢查:紐子醫師帶你聽.看.觸診全身 ISBN 9789863682790 作者/出版社 *吳得進 出版年代/版次 2021/1 內容簡介 重量:0.45kg  頁數:180 裝訂:平裝  開數:21 x20 cm  印刷:雙色 簡介: 在科技先進的時代,醫師若不仰賴儀器只靠眼睛、耳朵和雙手要如何替病人做檢查,又能檢查出什麼?本書由森皆紐子醫師執筆,以詼諧的語調穿插逗趣生動的插畫解說,針對一般內科住院病人必須做的身體檢查為目標,教導如何以自己的五感替病人做檢查,進而發現病人身體問題。內容包含身體、臉部、頸部、胸部和腹部檢查方法。藉由本書可提供實習醫師、住院醫師、醫學生及醫療團隊的其他成員,能將醫師們的工作有效地轉換成自己醫院的行事規範,以及醫療行為準則。 目錄 漫畫圖解 身體檢查方法 前言 iv 本書的使用說明 vi 診察到底是蝦密 xii 01 身體的檢查方法 1 身體的檢查方法 2 視診 5 聽診 7 敲診 12 觸診 16 02 臉部的檢查方法 19 臉部的檢查方法 20 眼睛的檢查方法 21 口腔的檢查方法 26 記事欄:為何瞳孔放大表示「死亡狀態」 33 03 頸部的檢查方法 39 頸部的檢查方法 40 甲狀腺的檢查 42 頸部的淋巴結的檢查 47 頸動脈及頸靜脈的檢查 55 頸部僵硬 60 04 胸部的檢查方法 69 胸部表面的檢查方法 71 胸部的敲診 73 胸部的觸診 74 胸部的聽診 77 心臟的聲音 78 肺部(呼吸)的聲音 97 乳房的檢查方法 104 05 腹部的檢查方法 111 腹部的檢查方法 112 腹部的視診 114 腹部的聽診 116 腹部的觸診 118 肝臟的檢查方法 124 腎臟的檢查方法 129 闌尾炎 131 肛門指診 138 手腳的檢查方法 148 編後語 152 參考文獻 154 索引 155

原價: 380 售價: 361 現省: 19元
立即查看